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2022综合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2综合野外实习报告3篇综合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验名称:1、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2、西宁野生动物园动物认知实习二、实习目的:1、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通过实习活动,进一步感性的认知植物的群落数量特征,了解动物形态特征,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加深对植物群落、动物的认识。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学习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
4、初步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实习意义:1、野外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课堂的拓展和延伸。
2、实习提高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系统的归纳概括植物群落的特征。
3、通过野外实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丰富大学生活,扩大知识面,激发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实习用具:钢卷尺(2m);皮卷尺;方格纸;记录表格;铅笔。
五、实习方法:此法开始使用小样方,随后用一组逐渐扩大的巢式样方,逐一统计每个样方面积内的植物总数,并以种的数目为纵坐标,样方面积为横坐标,绘制种——面积曲线。
此曲线开始陡峭上升,而后水平延伸,有时会再上升。
曲线开始平伸的一点即为群落最小面积,它可以作为样方面积大小的初步标准。
方法步骤1.依实地场所的具体情况,选取两种不同的群落(如灌丛、草原、草甸),按巢式样方操作过程逐级扩大样方面积,同时逐级统计每级样方中主物的种类数量,将表中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制成种——面积曲线,找出最小样方面积。
2.以最小面积作为一个样方面积单位,设置若干个样方,并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种类不再增加时的样方数量就是调查该群落时的最少样方数量。
上述调查数据记入表-2。
3.以最小面积和最少样方数量作为群落数量调查时确定取样的样方数量的基本参考依据。
六、实习内容:1、青海大学西山——7月通过调查西山植物群落数量的特征,感性认知植物群落特征。
野外生存实习报告
野外生存实习报告精选野外生存实习报告3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野外生存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外生存实习报告篇1地点:湖北省黄梅县时间:20__年11月6~8日活动流程20__年11月6日中午十二点半,全体成员准时整装在教一楼门前集中。
刘老师做出发前的动员,主要强调了这次活动的纪律,最核心的问题是活动中绝对服从小队长的领导。
下午一点整,各组开始出发,计划于下午6点前到达目的地黄梅县,搭帐篷,露宿。
五点钟到了地点:于是我们开始搭帐篷:貌似帐篷不怎么好搭。
就数那晚睡的踏实~晚饭自理,饭后自由活动,小组队员相互认识,互相了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其实我们组是最棒的。
次日进行4小时的山地穿越与岩降,主要是体力和毅力上的考验,途中有些同学体力不支,但是大家相互搀扶,没有一个人掉队。
下午我们学习扎竹筏。
经过大家齐心合力,最终顺利的完成了这项特殊任务。
结束后全队集中进行总结,晚上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10月7日,正是我们学校的校庆日,我们在野外生存中度过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
第三天,我们早早起来,准备一天的活动,这天是最后一天,整体来说时间还是比较紧迫,大家也是丝毫没有松懈,认真完成每项项目。
团队协作其中一个项目是孤岛求生:7个人靠着三块不大的木板到达另一地点,中途脚不可以触地。
全队的气氛和士气都很良好,这导致在山地穿越中,我组队员紧凑联系,行军中队员始终保证不拉开距离,尤其是在下山时,松树叶落了一地,走起来路特别滑,一不留神就会滑倒,于是我组队员手拉手,不让队员滑倒,最终顺利到达指定地点总之,在团队协作方面,我认识到,协作不仅需要有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与人协作的品质。
在最多的时候我们都处于某一个团队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软对的精神,这才是发挥实力取得成功的最有利武器。
适应能力活动所在地是山区,和市区的天气差别较大。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_1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的目的:(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的意义: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时间:6月21日至25日三、实习的内容(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3)写实习报告(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四、实习的体会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
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
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
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
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
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五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二、实习地点:____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实习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__x地区生态环境及垂直土壤分布差异条件对天然植被的影响。
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作用。
通过实地考察,熟练运用课本知识,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调查的能力,团队分工及其团队协作能力。
实习出行路线:南宁(都南高速公路至府城出口,经府城、雷江二级公路)——__x旅游区大门区——__x旅游区。
四、实习地概况4.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及历史沿革1965年7月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__x林场,归属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委托南宁地区林业局代管。
1975年自治区林业厅和南宁地区行署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林场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森林资源。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__x林场改建为自然保护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__x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属事业单位,隶属关系不变。
20__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__年8月隶属南宁市林业局主管。
保护区人员编制218人。
4.2、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区类型以北回归线上保存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为特色,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频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以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宣传教育为主要管理任务,适度开展多种经营和森林生态旅游。
所辖部分区域是广西大学的实习科研基地,为此我们得以在此实习参观。
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络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4.2.1、重要保护价值__x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或生物地理上具有突击的代表性,森林植被保存之好,植被类型如此之多,实在罕见。
其多样性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
__x保护区是199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地。
__x目前已知有植物209科764属20__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94种。
__x的动植物物种占广西已知种数的比例都在30%以上,形成了小面积高密度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希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悉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情况,做好相关知识准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注意安全3.实习时要认真听讲,勤于观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3篇)
2023年10月大学生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实习正是理论知识与实地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从理论到实际,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次飞跃。
我们有了理论知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很高的分析实际眼前的问题,只有把学到的理论应验于实地,用理论来知道实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地貌学。
这种从理论上的认识到真正亲临现场去分析问题,就是一次飞跃。
因此,作为一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学生,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程,把自己对每一种地貌类型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
这次实习无疑巩固了地貌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热诚,让同学们学以致用,能够用书本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上的一些问题,提高同学们的野外作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2.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3地点肇庆市七星岩公园三水木棉围岗美东岗村三榕峡公路旁二肇庆地区主要地貌类型第一天,经过几个小时从珠海到肇庆的车程,在白土镇安顿好,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这里的七星岩公园,考察七个秀丽的喀斯特石峰。
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近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尤其是流水侵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石受风化成土,最终土山出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
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七座石灰岩山峰。
七星岩风景区具体由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七座喀斯特奇峰以及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等五个大湖组成。
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____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总结8篇篇1一、实习概况本次动物学野外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研究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提升我们对动物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
实习地点位于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为期一个月,涵盖了野外调查、标本采集、生态观察等多个环节。
参与本次实习的师生共计XX人,分为XX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二、实习内容1. 野外调查在实习导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调查。
通过徒步穿越森林、河流和草原,我们观察到了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活动习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动物行为学、生态学等知识,对动物的行为模式、食性、繁殖习性等进行了详细记录。
2. 标本采集与鉴定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并实践了标本采集与鉴定技能。
通过采集动物标本,我们对动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制作标本的方法,将采集到的动物制作成标本,以便日后复习和研究。
3. 生态观察生态观察是本次实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态环境,了解了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我们记录了动物的栖息地特征、食物来源、天敌等生态因子,为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的动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践中,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提高了野外生存技能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野外生存技能,如野外露营、烹饪、定向等。
这些技能不仅为我们在野外实习中提供了便利,也为我们今后的户外活动和探险奠定了基础。
3. 丰富了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通过实地观察野生动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我们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平衡,也关乎人类的未来。
因此,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实习时间较短虽然本次实习为期一个月,但仍有部分同学反映实习时间较短,无法充分了解和研究某些动物。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野外实习报告锦集十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外实习报告篇1实习概况:此次野外实习地点选在距北京市西南六十公里的房山县周口店镇的山口村一带,测区内主要有周张公路(周口店----张坊)和通往燕山石化的主要公路两条,另外有三条以货运为主的铁路从测区穿过,交通比较方便.该地为山区,居民地大多位于山间盆地,其中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遗址坐落在周口店镇以西一公里的龙骨山上,该镇耕地较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则以水泥,采煤等到重工业和矿山采业为主.该地区气候湿热,雨季在七,八月份.测区的具体范围是:南至实习驻地----地矿部探工所北500米,北至良各庄村,西以山为界,东至迎风坡,大致形成北宽南窄的狭长地带,面积大约为1000*1500平方米.测区内包括三条铁路,一条公路,一条河流及大量的居民地,地物比较丰富;另外,两侧的山体亦表现出较好的地貌形态.周口店测量实习的主要任务:1 每小组完成一幅40CM*50CM,比例尺为了1:1000的地形图测绘任务,并提交整饰后的聚脂薄膜图;2 完成首级控制测量(一级测距导线,三四等水准测量),并计算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X,Y,H);首级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从八月二十三号至二十八为期五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首级控制测量.首级控制分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两部分.在平面控制测量中,主要由指导老师,以及王金星和周锋两位师兄带领我们完成.使用的仪器为所带的仪器里精度最高的全站仪.路线是从已知高程点开始,沿铁路向北行进大约2—3公里之后,再向东转至山上,在山上布控了D09 D09之后,又从山上下来向南进发,最后经过山口村的东边界和南边界后,与已知高程点实现了闭合.因为对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一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测距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15毫米,测角中误差绝对值不得超过5秒,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则须小于或等于1:14000,所以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小心翼翼,而且平面控制测量决定了以后的图根控制测量和碎步测量,更不容我们有丝毫大意了.每一测站,在精准的调平对中以后,我们都会进行两次测回,争取在短时间内尽可能的降低误差.最后内业计算后,不论是角度闭合差,测角中误差,还是全长闭合差均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符合要求.而高程控制测量则由我们独立完成,高程控制要求精度不高,仅仅为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是DS3水准仪.测量过程是建立在平面控制测量基础之上,沿以上路线进行高程测量.每一测站,采用设立偶数个子测站以消除尺垫的影响,采用”后前前后”的读尺方式以消除仪器和标尺下沉带来的误差.经过内业计算后,得出高差闭合差为-23.5毫米,路线长度为了37133.8米,则三等闭合差不应超过24.3毫米,同样符合要求.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质量评定:在地形测量中,仅仅依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地形测图,其点的密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工作.图根点是在等级控制点下加密的,是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图根控制测量也分为两个方面,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对平面和高程进行同时施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我们组采用的是附合导线和支导线两种方法).进行图根测量,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慎重选点.于是在选点前,我们首先对测区进行踏勘,以求了解测区的现状,地形类别,测区界线,已有控制点的可利用情况等.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为我们以后的测图的顺利进行埋下了伏笔.然而,毕竟经验不足,仍旧出现了问题.比如布点过少,布点不均匀.当到后来将图展至图纸上,这些问题便暴露的一览无余.图纸上的有些方格内拥有3-4个点,而有的方格内则是一个点也没有.所以综合来看,图根测量是不令人满意的.大比例尺(1:1000)地形图测绘的技术方法及成果质量评定:在绘制地形图的时候,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方法和符号表示,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主要是按照国家测绘局制定的,现行的{1;500 1;1000 1;20xx地形图图示}执行的.施测碎步点时采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的方法进行测绘.测图有一些要求,例如基本等到高距为1米;水平角,垂直角度的计数精确至1分,半测回测量,距离测量的精度不低于图上下级0.1毫米(实地10厘米),以及测定地物点的最大长度为100米,测量地形点时最大长度为150米等等,要求并不是太高,所以任务还是被完成的比较圆满.地形图测图的技术总结:1:碎步点选择上,选的点应选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方.比如选在地物的转折,拐角处,或线状地物的始末位置.表示地貌的碎步点应选在坡度变化处.要综合取舍地物和地貌,其原则是:凡按测图比例尺计算,在图上小于1毫米的地物和地貌细部均可省去.但是,一些具有方位意义和较大使用价值的独立地物(独立树,电线杆,水塔等)不能省略,一些线状地物(公路,铁路,沟渠)亦不能省去.在复杂的地形处选点时,立尺员应绘出立尺点及其周围的地形示意图,以供绘图时参考.2:观测上,各碎步点距测站的距离可用视距测量的方法,高差可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得.在同一测站上,每测出15—20碎步点,必须瞄准起始目标,检查零方向,其角值差不得超过5秒.3:绘图上,使用半圆仪按照极坐标的方法展绘碎步点.绘图时,例半圆仪的直边对准起始目标,在半圆仪直边处画一短线,此线便是图纸上的零方向标志线.碎步点展在图纸上,应标有高程注记,以高程的小数点代表点位,注记至分米.字头方向一律向北,字体不大于1.5毫米.通过实习,自己在专业思想上的最大收获:理论总是与实践相结合的,没有周口店这四周的实习,我们就很难从理解测量学的本质.测量学本身就是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一门课程.仅仅知道书上的条条框框是不太实际的,因为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实践当中去,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去解决书上没有的问题.在实地,复杂的地形,变幻莫测的天气,甚至是能否与当地居民搞好人际关系等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测量工作的成与败.而这些是不可能从课本上学到的,也不是别人可以交会的,必须由我们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贴切的感受到这些虽不能从理论里得知却远远比课本复杂的野外情况的重要性.实习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在这里不得不提,而且一再重复的就是选点布控,到底应该如何选点呢?我想这是我在周口店实习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像其它的环节,无非就是测与绘,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思考,但是选点布控则不同,它需要你对实习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对测区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后面要干什么,当然会让你摸不着头脑,而若对测区不大了解,就会出现上面提到布点不均,布点过多或过少的问题.这就是此次周口店实习的问题所在,也是实习过程中做得不足之处.结束语:记得八月十九号清晨,当许多同学还沉浸暑期的睡梦当中的时候,而我们测绘专业的学生们却已经坐上中巴车,前往周口店,准备为期四周的令人兴奋又带有少许神秘的实习生活.来到周口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虽说山不大不高,但对于一个身处平原地区的我来说,倒也算是一种”奇观”了.安排了食宿之后,很快,王老师便将任务下发.具体任务是分时段进行,每段时间各有其必要的任务,时间安排得当,比如一开始的首级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再到后来的碎步测量,前后紧紧衔接,一环扣一环,一切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可以说实习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影响实习进度的问题,而同学们也没有辜负带队老师们的殷切之心,自励自勉,勤勤恳恳,没有一个组愿意落在别人后面,没有一个组愿意未完工就想到休息.最终在师生的努力下,答案可想而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尽管实习时间由原来的六周压缩至四周,但是我们仍旧做到了我们应该做到但似乎又有那么一点难度的事!短短的二十八天,确实是短暂的,然而发生的故事却是数也数不清.欢声,笑语,甚至哭泣,落泪,在现在看来,可以用一个情字概括吧.大家在一起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相处,尤其是分在一个组的同学们意义或许更加非凡,虽然已是同窗二年,但是在周口店则全然不同,因为大家荣辱与共,因为大家同属一个小小的只有五个人的团体,在那里,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是五分之一,你是小组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这样的话其实一点都不过分,想想看,大家每天一同外出,一同工作,一同吃饭,当黑夜渐渐代替白天的时候,我们又一同返回基地,大家就好像是捆绑在一起一样,你在哪里,那么我就会在哪里!在周口店,我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四周里,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欢乐,一起承受实习的艰难,甚至是彼此之间有时候也会互相埋怨,争吵不休.然而一切的一切确确实实都是美好的.不提欢乐的事了,就拿有时候发生摩擦的事来说吧,发生这样的事情,倒不是因为大家在考虑自身利益,去争谁干的多,谁干的少,而是都希望能把手头的活儿做的perfect precisely,所以当成员在工作中产生不同的方法时,暴风雨便降临了.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不是吗?争吵过后,再次谈天说地,将往事一笑置之,大家不但没有相互怨恨,反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友谊更近了一步.何等的胸襟,不是吗?四周的生活就是这样,快快乐乐,简简单单.野外实习报告篇2一、实习概况:时间:xx地点:茶马古道、猪儿嘴、青衣江边、陆王沟、老君岗、龙门乡时间:xx地点:太平桥、太平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喷珠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实习工具:工具箱、地质罗盘仪、锤子、盐酸等指导老师:xxx二、实习内容: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处于成都平原向康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集锦7篇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集锦7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
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
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
重新建井,预计全面投产。
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
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
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
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
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
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
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
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习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
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
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
动物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野外实习报告•相关推荐动物野外实习报告(通用8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野外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的实践能力提高,在实习的过程中我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自然现象,学习、实践野外工作方法,识别常见物种,采集标本,观察了解动物以及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一定的研究性工作,收集数据,分析、讨论,写作实习报告。
二、实习日记20xx年7月11日昨天刚考完试,今天我们就要去野外实习了。
昨天整个神经还绷得紧紧地,今天就想欢呼,因为可以到外面去接触大自然了。
早上六点钟还没到就醒来了,因为很激动,很兴奋。
上车的时候已经8点了,出发前一天我买了很多话梅,因为怕晕车。
8:30车子开动了,我们的第一站是防城港的跨海大桥。
经过两个多钟头,我们进入了防城港市。
进入防港市后,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道路,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大海。
看到海我激动了。
在跨海大桥那里,我们最忙的一件事就是拍照。
这里的海风很大,吹乱了我们的头发,但吹不乱我们愉快的心情。
停了十几二十分钟之后,我们又要出发了,我们的下一站是怪石滩。
一个钟头后我们抵达了怪石滩,这里果然名副其实,远远望去有许多的怪石扎根在海边,一波海浪袭来,溅起了几米高的水花,美丽眩人!在怪石滩,我们脱了鞋子,欢快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中,尽情的与海浪玩耍。
但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采集标本。
在学校之前我们已经分好了两组,一组是负责采集昆虫标本,一组是负责采集鱼类与软体类标本。
大家在玩够了之后都开始很认真的在海边采集动物标本。
有的同学拿着铲子挖螃蟹、有的同学拿着水桶捡贝壳、有的同学拿着网捕鱼、还有人拿着毒瓶抓虫子,大家各忙各的,不亦乐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采集,我们在怪石滩的任务总算完成了。
在上车之前我们把采集的标本经过酒精处理后,贴了上标签。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多篇】
野外实习报告三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宏伟博大、丰富多彩的泰山自然综合体。
在泰山本部和泰山西麓(泰安至济南的公路两侧),因地势高差大,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等原因,致使自然地理要素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显著,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各级自然综合体。
因此,泰山自然地理实习点集中安排在这个地域;利于集中获得较多的自然地理信息,达到野外实习目的。
主要实习内容为自然地理的综合实习,考察研究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自然综合体总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各自然要素在构景方面的成因和价值;进一步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本区野外实习的方法主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点为主的方法,以路线调查为线索,以典型地段调查为重点,深人研究,揭示规律。
在路线考察过程中,主要采用综合同步序列法,即沿实习线路绘制综合剖面图,选用合适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绘制剖面图,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岩性、土壤、水文、植被等使用不同符号表示在相应的剖面图上。
典型地段再作重点详细考察,做出详细记录。
典型地段的实习点重点考察的目的在于掌握各类自然综合体主要特征、成因,分析各要素的构景价值。
考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实习点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2、露头岩石岩性,风化壳厚度及成因(属残积、坡积、洪积、还是冲积等);地表形态属何种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现代固体运动形式,属侵蚀的应说明侵蚀方式(剥蚀、片蚀、沟蚀等)及侵蚀强度,属堆积应说明堆积方式、坡度、坡向。
4、确定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质地,表层有机质含量等。
5、植被类型,建群种,优势种,郁闭度及盖度,平均高度,乔木林树龄,胸径等,古树名木及价值。
6、自然综合体总体评价,构景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及合理化建议。
8月25日-9月2日,由衣华鹏、李世泰、金秉福、3位教师带队,带20__级国土和20__级地理信息系统本科2个班共69人,到泰山进行了为期9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2.1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3.实习区域概况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
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合集9篇
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合集9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目的地形图是野外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对地理工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从根本上说,地形图野外应用是一种技能,并且只有通过野外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读图、用图和填图的实践,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形图知识,并且还可以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地形图野外应用的技能。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野外工作,地理考察时使用地形图打下一定的基础。
并通过野外实习的具体行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2、要求要求根据野外实习计划,实习的时间为1-2天,在实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地图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地形图的识图、用图和填图的基本方法,并达到有较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要求每组填绘一张地形利用现状图和野外实习小结。
二、实习前的准备工作1、地形图每小组领一份1∶1万比例尺《松茂》地形图。
2、使用仪器与工具使用仪器与工具罗盘、直尺、橡皮、图板、三角板、铅笔、望眼镜、高度计、GPS、胶布、图钉三、实习内容与方法步骤1、识图1)熟读地形图上各类地物符号2)通过实习观察,通过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了解制图综合的特点。
3)在实习区内,熟悉地形的六种基本形态。
(植被、地貌、水文、人文、居民、交通)2、地图与实地对照(1)标定地图①利用指北针标定: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磁北方向线(磁子午线、PPˊ连线)上标定,在地图的南、北内图廓线上,各绘有的一个小圆圈“⊕”,并分别以磁南(P)磁北(Pˊ)表示,有的地图P ˊ在北图廓外的分度尺上,这两点的连线,就是本图幅的方向线。
标定时,使指北针直尺边切于磁北方向线,准星朝向地图的上方,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准指标,地图即以标定。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如直长的的铁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标定地图,应先在地图上找到这段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形与实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动地图,使图上直长地物符号与实习直长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即以标定。
野外考察实习报告3篇
野外考察实习报告3篇野外考察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地点:凤凰古城(二):实习时间:(三):实习的目:1.学习并掌握野外实习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不仅开阔了视野,使课堂上所学饿知识和理论得到印证,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地理学问题会引发我们去思索、去探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4沿途中的地理景观,能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实习加强我们对区域地理的理解,了解凤凰的旅游发展能力,以及凤凰的人文资源,了解苗族风俗。
(四):实习内容:全面了解凤凰的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河川水文、植被状况、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自然人文现象,并依此研究分析凤凰旅游开发的具备的历史和自然优势,思考凤凰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五)实习方法:采取教师指导和个人独立钻研相结合,小组活动和集体讨论想结合的方式,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
(六):实习路线一凤凰古城概况(万寿宫):位于沙湾,旧为江西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年间。
前临沱江水,背靠青龙山。
院内的遐昌阁高耸,河边的万名塔拱卫。
阁楼飞檐斗拱,建筑古雅典朴,风韵别致。
(天王庙又名三候祠):在东门外观景山麓,嘉庆三年修建。
从东门井登山进庙,有石阶100级,右侧有三个台阶,原各有一马一夫,大小与真人真马一般,工艺精巧。
庙内有大戏台,昔日常有戏班来县演出,是城内一个娱乐场所。
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长年香火不绝。
1911年11月凤凰响应辛亥革命,田应会等曾在天王庙聚义。
建国后戏台、神像、夫、马均被拆毁。
1962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庙宇。
(文庙):位于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
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
保存的大成殿飞檐翘角,蟠龙矫绕。
朱漆金纹,浮雕飞动。
(朝阳宫):位于西门坳,旧为陈家祠堂,建于民国4年(1915)前有高大的门墙,粉红色的墙壁上有12副浮塑。
2021年野外实习报告范文汇总5篇
2021年野外实习报告范文汇总5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习,勘探工作目的是: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习的任务是:(1)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天气情况五:水文地质情况(1)在缝山针公园内无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本地区,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泄山洪,有时会发生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为景观用水。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6篇
野外实习报告锦集6篇野外实习报告篇1实习概况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20__-11-3,晴。
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__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
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1、__国家森林公园概况__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__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
小__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2、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
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023关于地质野外实习报告4篇
2023关于地质野外实习报告4篇地质野外实习报告篇1第一章绪论此次实习的城市为杭州市,地点西湖景区;这里是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明古城,旅游胜地。
在实习中我们还可以“苦中作乐,游山玩水”此次实习自然是不虚此行。
我们此次野外观察实习共5天,具体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3日。
为了方便我们的实习,我们借住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学生公寓。
按约定我们每天上午7:30在不同的地点集合,然后根据实习线路一起出发,完成每日的实习任务即可回到公寓。
整理好每日的野外实习记录笔记。
6月29日实习线路南山公墓――玉皇顶;主要实习任务:认识叶家塘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性及其所含化石;观察小背斜、小平卧褶皱,玉皇山向斜。
这一天我们定了定了5个点,在得意亭处观察了叶家塘组岩性,在收费亭处观察了黄龙组岩性,在停车场处定了黄龙组和船山组的分界点,然后来到了紫来洞,进行了对溶洞形成的描述.在离休息亭东南100m处观察了断层,并对断层进行了产状测量,和正逆判断。
第一天实习就算结束了。
这一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在野外辨别三大岩类,怎样测量产状,怎样辨别正逆断层等,通过这一天实习,让我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
6月30日,今日路线起于石屋洞途径水乐洞、烟霞洞再到南高峰顶。
由于天气恶劣,加大了我们实习的难度,再加上突遇暴雨,改变了原定实习计划,于是今日定了四个点分别为石屋洞的构造观测点,水乐洞岩溶观测点,烟霞洞溶洞观察点,南高峰岩性观察点。
此行我们途径青龙山、烟霞三洞,并观察了青龙山背斜,南高峰的向斜,了解了烟霞三洞的成因以及水乐洞附近灰岩中的缝合线的形成。
7月1日,今日路线起于紫云洞终于宝石山,今日任务为:了解紫云洞的成因,观察其岩性,到宝石山学习后方交汇定点法。
在紫云洞我们观察到崩塌的岩洞有断层,有三组解理面,是熔结凝灰岩,断层间有角砾,有擦痕,没有位移的为解理,有位移的为断层,断层附近也有小的解理。
从栖霞岭至初阳台的石阶及其附近有大量的碧玉分布,故宝石山就是由此而得名。
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篇
野外实习报告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章:绪言(1)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华县刘家河村南,县城东约五公里处, 山门距陇海铁路华县火车站和西潼高速公路出口7公里,距101省道仅2.2公里,均有等级公路相接,交通便利.山势东连小夫峪,西交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
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
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
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
少华山自然地理概况:少华山山势主体呈现为中细蜂腰形。
腰部为岩浆侵入的火成岩、变质岩构造,即属于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的东段。
该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少华山区的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和花岗岩等火成岩,同时又有少数的沉积岩和变质岩。
其褶皱形态多样断层形式多样其中南坡严重北坡稍好。
其中的植被多为温带落叶及阔叶林。
(2)实习任务①掌握野外观察,描述岩石的一般方法,观察描述实习区域常见岩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点。
②观察少华山地貌及地理现象:河流山体特征。
③观察岩层产状要素,褶皱和节理。
④使用地质罗盘测岩层产状。
(3)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使我们获得实习区基本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特点。
(4)实习工具:铁锤、地质罗盘、放大镜。
(5)实习要求认真观察地理现象,实习期间大胆细心。
合理使用测量仪器,要有科学严谨的实习精神。
野外注意安全,进入山区注意防火事宜。
(6)实习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境内少华山,第二章:岩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2011级学号222011318011143姓名芮小亮指导教师沈立成吕瑜良刘苏成绩2015 年5 月20 日一、实习目的:1、野外综合实习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对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综合的观察、分析和研究。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类型、水文气候特征、干热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类型以及峨眉山气候、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异等内容,夯实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地理课堂教学积累素材;2、立足所学地理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观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野外综合实习,初步掌握野外综合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习单位、时间和地点1、实习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实习时间:2015年4月21日—2015年4月30日;3、实习区域:(1)重庆北碚-云南昆明段铁路沿线(途径綦江、赶水、桐梓、遵义、贵阳、安顺、六盘水、宣威、曲靖等)(2)云南省昆明市区(3)云南省西山龙门景区(4)云南省路南石林自然遗产、地质公园(5)云南省九乡溶洞地质公园(6)云南省民族村(7)云南省滇池(8)金沙江干热河谷区(9)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风景区+峨眉山博物馆)(10)峨眉山-重庆段四川盆地地形区三、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过程概述整个地理综合实习为期10天,围绕中国西南地区自然和人文特征展开,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地区,重点考察云南喀斯特地貌、金沙江干热河谷、峨眉山气候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等内容。
具体时间安排、地点和任务如下:四、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其成因分析1.峨眉山概述1.1位置概述峨眉山(103.48°E,29.59°N)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北面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约 160 km,西距峨眉山市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
景区面积154 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相对高差2600米,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9.3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1]。
地势陡峭,风景秀丽,号称“峨眉天下秀”。
1.2气候气象概述峨眉山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陡然高出的峨眉山主峰,阻挡东南面来的潮湿、温暖气流的长驱直入,使峨眉山区常年多雨、多雾、少日照,常年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
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在峨眉平原拔地而起,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垂直气候带,温差大,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显示,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
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这在同一纬度的自然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玉树琼花”的奇观。
山顶和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
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
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1.3植被概述峨眉山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为各种植物的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峨眉山154平方公里的“绿岛”中,珍藏着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分布着高等植物280科,3700余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以上,占四川植物物种总数的1/3。
其中包括苔藓植物70科196属400余种(含变种、变型等分类单位),蕨类植物45科105属430余种,种子植物165科970属2870余种。
具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及垂直带谱,从山麓向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暗针叶林,森林覆盖率达87%。
首批被国家列为保护植物的有珙桐、桫椤、银杏、独叶草、连香树、领春木等31种。
第三纪以前延续下来的、保持一定原始形状的古老种类,如木兰、木莲、木犀、含笑、万寿竹、石楠、铁杉、五味子等是与北美相对立的间断分布类群,具有极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2.峨眉山垂直地带性特点及成因2.1气候的垂直地带性特点及成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按照水热状况参照自然植被和土壤水分,峨眉山东坡可划分为四个垂直气候带:海拔1500米以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 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
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2]。
以下用具体数值说明:表1.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对照表(1951-1980):(单位:°C)注:①年平均温度:17.2°C(山脚);年极值:3°C(山顶)从气温上看,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且坡度也较大,从峨眉山山麓到金顶,气温垂直变化显著,依次可划分为亚热带(海拔1200m以下,年均温度为17.2℃)、温带(海拔1200m-2200m,年平均温度为13.1℃)、亚寒带(海拔2200m-3047m,年平均温度为7.6℃)和寒带(海拔3047m以上,年平均温度为3.0℃)。
与之相对应的气候带垂直分异也较为明显: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月均温约6.9℃,7月均温26.℃)暖温带气候(海拔1500m-2100m)、中温带气候(海拔2100m-2500m)、亚寒带气候(海拔2 500m以上)其中,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约有半年被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
表2.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雨量对照表(1951-1980):从降雨上看,峨眉山与临近地区相比,雨量多得多,这主要得益于山地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形成的地形雨。
峨眉山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年降水量1922mm。
表3.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湿度对照表(1951-1980):从湿度上看,峨眉山平均湿度在86%,个别月份达到93%,而峨眉城区为80%。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峨眉山山体高大,使空气在不同高度凝结成云雾,使其空气湿度大大增加。
表4.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日照对照表(1951-1980):(单位:h)从日照上看,峨眉山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峨眉山地质博物馆2.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及成因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垂直分带明显。
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
峨眉山土壤的垂直差异,决定了峨眉山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既有地带性,又有局部特有性。
按照地带性规律,从海拔890米直至绝顶分布规律大致如下:①海拔890~1 700米,也就是牛心寺——万年寺——茶棚子——仙峰寺地带,主要为山地黄壤;②海拔1 700~2 200米,也就是洗象池上——罗汉坡地带,为山地黄棕壤;③海拔2 200~2 900米,也就是至梳妆台附近,为山地暗棕壤;海拔2 900米至绝顶,为山地暗棕壤和灰化土。
按照非地带性规律,峨眉平原至万年寺以下低山丘陵区,主要是紫色土,黄泥土。
同时在海拔800~1 250米之间,局部地方还存在着零星的黄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
峨眉山区各种山地土壤类型是峨眉山特定为生态环境下形成的产物。
成土过程的复杂性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是山区成土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决定的。
因此,峨眉山土壤发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处于密切联系状态。
峨眉山是盆周边缘山地,山地气候特征显著。
随着地形的抬升,气候类型沿垂直方向不断更替,出现复杂多样的山地气候类型。
峨眉山山麓低山丘陵带,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全年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常绿阔叶林木的生长。
由山麓向上,气候类型依次更替为山地北亚热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
从山麓到山顶水平距离仅18km左右,高差悬殊达2600m:左右地形的急剧变化引起各气候因子明显地垂直变化。
气候因子的垂直变化,影响土壤水热状况的再分配,从而影响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规律显著。
2.3植被的垂直地带性特点及成因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正属雨屏区,山麓年降雨量3593.8毫米。
山地最高点海拔为3099米。
由于海拔高,植被垂直分布现象明显,由上到下植被垂直分布规律为:①1500米以下:为偏湿性常绿阔叶林。
该类型建群种以樟科的桢楠、壳斗科的小叶青冈、交让木科的交让木等为主,种类极其丰富。
特别在900米以下的沟谷,因水热条件优越,则多榕属、梧桐科、樟科、木本蕨类—桫椤等热带的成分。
②1500—1800米: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
该类型建群种以较耐寒的壳斗科的峨眉栲、全苞石砾为主。
③1800—2100米: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群落外貌为深绿和鲜绿混杂。
常绿树种以峨眉栲、全苞石砾为主;落叶树以鹅耳枥、桦木为主外,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具有大量珙桐、莲香、水青树、领春木等残遗植物。
④2100—2500米:山地针阔混交林。
该群落落叶树种以鹅耳枥、桦木为主。
针叶树则以峨眉冷杉占绝对优势,另有铁杉。
林下多方竹、箭竹、杜鹃等下木。
⑤25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
针叶树为峨眉冷杉,林下多箭竹。
但此类型在山顶部全遭破坏,目前大面积分布的是次生的以箭竹为主的亚高山草甸[3]。
峨眉山地形复杂。
峨眉山山势高耸。
孤峰突起。
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7.9米。
相对海拔2658 米。
山体坡度大,一般在40°以上,悬岩绝壁,峡谷急流很多。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显著。
峨眉山高耸的地势,对南来的气流有抬升作用,使峨眉山温度、雨量、湿度垂直差异明显,与临近地区较颇为特殊。
首先,从温度来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年较差越小,山麓地带的峨眉县年平均气温17.2℃,而山顶的金顶年平均气温3.1℃,山麓年较差19.3℃,山顶则为18℃,第二,以雨量来看,峨眉山与临近地区相比,雨量多的多,这主要是因为山地对气流抬升作用产生一定数量的地形雨而致,峨眉山年降水量1959.8mm,峨眉县1593.8mm,两地相差366mm。
降水大部分集中于夏季。
第三,从湿度来看,峨眉山平均湿度为86%,个别月份达93%。
而峨眉县城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