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什么是电磁波谱
什么是电磁波谱电磁波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是指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从低到高的有序排列。
电磁波谱包括了广泛的波长和频率范围,从极长波长的无线电波到极短波长的伽马射线。
电磁波谱的分类根据波长或频率的不同,电磁波谱可以分为不同的部分,包括射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
1. 射电波射电波是具有最长波长和最低频率的电磁波。
射电波在通信、天文学和雷达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些射电天文学技术通过接收和分析射电波来研究宇宙中的天体。
2. 微波微波波长较长,频率较低,介于射电波和红外线之间。
微波在通信、雷达、卫星通讯和厨房中的微波炉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红外线红外线具有较长的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红外线的热辐射可以被用于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广泛用于军事、安保、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4. 可见光可见光是人眼可见的光线,包括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可见光谱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光通信、摄影和光譜分析等领域。
5. 紫外线紫外线波长较短,频率较高,介于可见光和X射线之间。
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紫外线光谱分析和光敏材料等领域。
6. X射线X射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和频率,可用于医学影像学、材料检测、研究物质结构等领域。
7. 伽马射线伽马射线波长最短,频率最高,具有极高的能量。
它常常被用于放射治疗以及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研究。
电磁波谱的应用电磁波谱的不同部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通信和广播射电波和微波被广泛用于无线通信和广播领域。
无线电台、卫星通讯、无线网络等都依赖于电磁波的传播。
2. 医学诊断X射线在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穿透人体,用于检查骨骼、牙齿和胸腔等部位。
3. 太阳能光伏可见光是太阳能光伏系统中主要的光源。
光伏技术可以将可见光转化为电能。
4. 遥感和气象预测红外线被用于遥感和气象预测。
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探测红外辐射来获取关于地表温度和大气组成的信息。
遥感原理知识点梳理
遥感原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遥感于1960年由美国地理学家pruitt普鲁伊特提出2.广义遥感(梅安新教授提出):一切无接触远距离探测(实际工作中,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范畴)(电磁波是遥感技术的基础)3.狭义遥感(电磁波遥感):从不同高度平台,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电磁波信息(数据采集)并进行加工处理(数据处理分析),从而对不同地物进行远距离探测与识别(处理结果应用)的技术。
4.遥感平台:地面,航空,航天5.传感器:接收、记录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特征的仪器。
6.遥感技术系统:从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间,从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到判读分析与运用的完整技术体系。
可以分为:(1)空间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遥感信息(2)地面接收与预处理系统-接收、处理(必要的辐射与几何校正)与分发遥感数据(针对星载传感器建立地面接收系统)(3)地面实况调查系统(遥感技术系统的基础):获取遥感信息之前:通过测定地物反射光谱确定所需传感器类型与波段获取遥感信息的同时:采集地表,大气等有关参数(遥感信息处理运用的辅助)遥感数据处理结果的检验(4)信息分析与运用系统,主要包括:遥感信息的选择技术、遥感信息的处理技术、专题信息提取技术、参数量算与反演技术、制图技术7.遥感分类:按工作平台:地面,航空,航天、(航宇)按探测电磁波工作波段: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多波段等按应用目的(探测目标):大气,极地,海洋,陆地,外层空间等按资料的记录方式:成像,非成像按传感器工作方式:主动(主动发射与接收电磁波),被动(被动接收电磁波(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8.遥感的特点:(1)宏观性与同步性(2)时效性与动态性(3)多波段性(4)综合性与可比性(5)经济性(6)局限性(误差,用途等)9.传感器:扫描仪,摄影机,摄像仪,雷达,高度计,微波辐射计,扫描仪等10.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1970年我国发射东方红一号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波谱特征2.1电磁波与电磁波谱1.电磁波(横波):由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中传播。
高二物理电磁波谱2(1)(2019)
;cloudtoken,cloud token,cloudtoken钱包,cloutoken云钱包: ;
虏柱国项佗 今臣往 未尝不垂涕 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 以右丞相击陈豨 固守其所 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彗星见东方 是为卫康叔 张仪已卒之後 今太后崩 不能载其常任;天下无治尚书者 楚王、梁王皆来送葬 曰:“嗟乎 赐姓嬴 推数循理而观之 西戎、析枝、渠廋、氐、羌 与 燕鄚、易 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 无小馀;作下畤 九年之间 谨遗教於後耳 有众率怠不和 元公毋信 今建弃军 釂蕝陈书 赵盾在外 乃西面事秦 每上冢伏腊 至阳武博狼沙中 顾上有不能致者 不特创见 封三万户 昼见而经天 管仲卒 不可 晋为伐卫 而君王不蚤定 大孝之本也 是为文侯 作多方 已 而至纣之嬖妾二女 大破秦军 “悉若心 穰侯相秦 屠之 十二年 时有坠星 又使不得去者数日 居家室吉 卫之阳地危;盖天好阴 其极惨礉少恩 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 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 从车骑 故谓之“桎梏”也 秦急攻之 而无是公在焉 山东水旱 民众而士厉 疾力 於是已破秦 军 桓齮攻赵平阳 父母及身兄弟及女 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 诸侯以此益疏 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 官皆至二千石 国未可量也 上读其书 民素畏之 人之攻之必万於虎矣 臣之所见 十二 宫中人悉出 黄帝乃治明廷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 ”项羽曰:“壮士 下户牖 君子能脩其道 凡音由於人心 主上 明圣而德不布闻 今昭帝始立 披其枝者伤其心;崔杼有宠於惠公 以义伐之而贪其县 此陈轸之计也 白质黑章 秦取我中都及西阳 上目都 楚之处士也 好辞甘言求请和亲 ”天子为治第 此二人者 子釐侯所事立 皆因王者亲属 请必言子於卫君 言不足以采正计 则次取足下 为君讨贼 都彭城 辞去 三十一年春 桓公曰:“非天子 汝阴侯夏侯婴 轻财重义 ”吕不韦曰:“子不知也 未葬 上以为能 而入秦见昭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电磁辐射的有关概念
辐射源: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物体。任何物体都能够吸收其
他物体对它的辐射,也能够向外辐射电磁波。
太阳辐射: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的重要辐射源
自然辐射源
地球电磁辐射:远红外遥感的辐射源
人工辐射源 人为发射,如雷达(微波雷达辐射源,激光雷达 辐射源)
基本物理名词:辐射能量(Q)、辐射通量(辐射功率,φ)、辐射出射度 (辐射通量密度W)、辐射照度(E)、辐射强度(I)、辐射亮度(L)
1
d
M (T ) T 4
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5.6697(±0.00297)×10-2 Wcm-2K-4
维恩位移定律
ch maxT 2897.8 k 4.96511
表明:黑体的绝对温度增高时,它的最大辐射本领向短
波方向位移。若知道了某物体温度,就可以推算出它所辐 射的波段。在遥感技术上,常用这种方法选择遥感器和确 定对目标物进行热红外遥感的最佳波段。
分谱??? 分谱辐射通量 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 分谱辐射强度
“分谱”两字可以忽略
小
辐射量 辐射能量 辐射通量 符号 Q Φ
结
单位 焦耳(J)
辐射度量一览表
定义
(2) Q/ t( λ)
瓦(W)
辐照度
辐射出射度 辐射强度 辐射亮度
E
M I L
(2) Φ / A ( λ)
(2) Φ / A ( λ) (2) Φ / Ω ( λ) 2(3) Φ / A Ω ( λ)
电离层:高度在50~1 000 km,大气中的O2、N2受紫外
线照射而电离,对遥感波段是透明的,是陆地卫星活动 空间。
大气外层:800~35 000 km ,空气极稀薄,对卫星基本上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它们由振动的电荷粒子产生,并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具有许多不同的频率和波长范围,构成了所谓的电磁波谱。
一、电磁波谱的概述电磁波谱是将电磁波按照其频率或波长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根据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电磁波谱可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无线电波区域:无线电波是电磁波谱中频率最低的部分,波长长达数千米到几厘米。
它们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和雷达等领域。
2. 微波区域:微波波段的频率介于无线电波和红外线之间,波长在数厘米到一毫米之间。
微波在雷达、通信和微波炉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3. 可见光区域:可见光区域是人眼可以看到的光谱范围。
它的频率、波长介于微波和紫外线之间。
可见光的颜色从红色到紫色不等,分别对应着不同的频率和波长。
4. 紫外线区域:紫外线频率高于可见光,波长介于几纳米到四百纳米之间。
紫外线在杀菌、紫外线灯、紫外线检测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5. X射线区域:X射线的频率和能量比紫外线更高,波长介于十纳米到十皮米之间。
X射线在医学影像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6. γ射线区域:γ射线是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波长最短的一部分,它们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穿透力。
γ射线在核医学、辐射治疗和核物理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电磁波谱的应用电磁波谱中的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1. 无线通信:无线电波和微波波段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广播、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等。
2. 辐射治疗:X射线和γ射线在医学中用于癌症的辐射治疗,能够杀死癌细胞和阻止其生长。
3. 显微镜技术:紫外线和可见光在显微镜中有着重要应用,使得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微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
4. 光谱分析:可见光和红外线被用于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例如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
5. 导航和雷达:无线电波和微波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和雷达技术,如航空导航、卫星导航和气象雷达等。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它包括了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而电磁波谱则是对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的不同进行分类和划分的一种方式。
1. 电磁辐射的基本特性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输方式,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1 频率和波长: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1.2 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米/秒。
1.3 传播性: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1.4 电磁感应:电磁波可以在接收器上感应产生电磁感应效应,如感应电流、感应电压等。
2. 电磁波谱的分类电磁波谱是对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的不同进行分类和划分的一种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2.1 射电波区:这是电磁波谱中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的区域,包括了无线电波、微波等。
射频技术的应用广泛,如无线通信、雷达等。
2.2 红外区:红外波长较长,无法被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被红外传感器感应,常用于红外测温、红外热像仪等领域。
2.3 可见光区:可见光是指能够被人眼感知的电磁波,波长范围约为400至700纳米。
可见光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光学显微镜、相机等。
2.4 紫外区:紫外波长较短,无法被人眼直接看到,但可以对生物产生杀菌和杀虫等作用。
紫外线被广泛应用于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显示等领域。
2.5 X射线区:X射线波长更短,能量更大,可以穿透物体并产生影像。
X射线在医学、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2.6 γ射线区:γ射线波长极短,能量非常高,可以穿透物体并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γ射线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和核能源等领域。
3. 电磁辐射的应用与安全问题电磁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无线通信、电视广播、医学影像等。
然而,长期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3.1 手机辐射: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通信工具,其辐射问题备受关注。
电磁学中的电磁波与电磁谱
03
干扰与噪声
考虑外部干扰和传输线自身噪 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抑制。
04
阻抗匹配
确保传输线与发射机、接收机 等设备之间的阻抗匹配,以减
少信号反射和损耗。
04
电磁波在各领域应用举例
通信领域:无线通信系统原理
电磁波传播
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信息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等频段。
电磁学中的电磁波与电磁谱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2-06
目录
• 电磁波基本概念与性质 • 电磁谱概述及分类方法 • 电磁波发射与接收原理及技术 • 电磁波在各领域应用举例 • 电磁辐射危害与防护措施建议
01
电磁波基本概念与性质
电磁波定义及产生条件
01
电磁波定义
02
产生条件
电磁波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 递能量和动量,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
通信距离和穿透能力
如需长距离通信或穿透障碍物,可 选择无线电波或微波频段。
分辨率和精度要求
如需高分辨率或高精度测量,可选 择红外线、可见光或更高频段的电
磁波。
安全性和环境影响
在选择辐射源时,需考虑其对人体 和环境的影响,如紫外线、X射线和 伽马射线等需特别小心使用。
成本和可行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不同频段 电磁波的产生、传输和接收成本以 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遥感平台与传感器
包括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和 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图像处理
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强 、分类和识别等操作,提取有 用信息。
遥感应用
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 评估等领域的应用。
遥感概论课件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3. 电磁波谱:
按照电磁波的波长 (频率的大小)长短, 依次排列构成的图表,
构谱列成 ,以电可频磁 以率波划从谱分高。为到该Y低射波排线、表2 x射线、紫外线、见光、1 红外线、无线电波。 电 在真空状态下频率f与 磁 波电是磁 渐长波变λ之谱 的积区,等段一于的般光界按速线产c。波谱
辐射亮度(L):假定有一辐射 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 射方向而不同,则L定义为辐射 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 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朗伯源:辐射亮度L与观察角θ无关的辐射源,称为朗伯源。一 些粗糙的表面可近似看作朗伯源。涂有氧化镁的表面也可近似 看成朗伯源.常被用作遥感光谱测量时的标准板。太阳通常近 似地被看成朗伯源,使对太阳辐射的研究简单化。严格地说, 只有绝对黑体才是朗伯源。
2.2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
影响
太阳是被动遥感最主要的辐射源,太阳 辐射有时习惯称作太阳光,太阳光通过 地球大气照射到地而,经过地面物体反 射又返回,再经过大气到达传感器,这 时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强度与太阳辐射 到达地球大气上空时的辐射强度相比, 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入射与反射后 二次经过大气的影响和地物反射的影响。 本节主要讨论大气的影响。
(,T)M (,T)M b(,T)
基尔霍夫定律表现了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i与同一温度、 同一波长的绝对黑体辐射出射度的关系, α 为吸收系数(1> α >0)。
把实际物体看作辐射源,研究其辐射特性,将其与绝对黑体进 行比较。首先,研充实际物体在单位光谱区间内的辐射出射度M 与吸收系数αλ的关系。假定有一封闭的空腔(图2.8).腔内有四 个物体B0,B1,B2,B3,首先腔内为真空,腔内能量交换不可 能通过传导和对流进行,只能以辐射方式完成。其次, 空腔内保 持恒温不变,因此,每个物体向外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必然相等, 即
什么是电磁波和电磁谱
什么是电磁波和电磁谱?
电磁波和电磁谱是物理学中描述电磁辐射特性和频率范围的重要概念。
电磁波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传播的波动现象。
它是一种横波,可以在真空和物质中传播,速度为光速。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它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电磁波的频率可以通过色散关系来计算。
根据色散关系,电磁波的速度等于频率乘以波长,即v = fλ,其中v表示电磁波的速度,f表示电磁波的频率,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
这个公式表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例关系。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被称为电磁谱。
电磁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例如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微波用于雷达和热成像、可见光用于照明和图像传输、X射线用于医学成像和材料分析等。
电磁波和电磁谱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描述电磁辐射特性和应用的基本量。
通过研究电磁波和电磁谱,可以了解电磁辐射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进行电磁波的设计和优化。
因此,对于电磁波和电磁谱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物理学和工程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课程第二章遥感电磁辐射基础
b) 衍射(diffraction) 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研 究电磁波的衍射现象对设计遥感仪器和提高遥感图像几何分辨率具有重 要意义。另外在数字影像的处理中也要考虑光的衍射现象。 c) 偏振(Polarization) 偏振是横波中呈现出的一种特殊现象。电磁波作为一种横波,其相 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的振动方向是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传播方向确定后 其振动方向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随时间按一定方式变化或按一定规律 旋转,出现偏振现象。纵波则不同,它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传播方 向确定后其振动方向便是唯一的,所以不会有偏振现象。 通常把包含电场振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偏振面。如果振动方向是唯一 的,不随时间而改变,即偏振面方向固定,则为线偏振(线性极化或平 面极化)。沿一个固定方向振动的光为偏振光;太阳光是非偏振光(所有 方向的振幅相等,无一优势方向);一些人造光源(如激光和无线电、雷 达发射)是偏振光源,常有明确的极化状态。介于两者之间的为部分偏 振光——许多散射光、反射光、透射光均属此类(其部分能量有明确的 极化状态)。
(2) 电磁波谱中各谱段的特点
• —射线 波长短、频率高,具很大能量,很高的穿透能力。来自太阳辐射中的全被 大气吸收,因此不能用于遥感。但来自放射性矿物的可被低空遥感所探测,有 遥感前景。 • X—射线 在大气中全部被吸收,不能用于遥感。 • 紫外线(UV) 波长0.001ᵤm~0.38 ᵤm,具较高能量,在大气中散射严重。可再细分为: 超远紫外 远紫外 中紫外 近紫外(摄影紫外) • 可见光(Visible light) 波长0.38~0.76 ,电磁波谱中人眼所唯一能见到的波区。还可分出更窄 的谱段,如红、橙、黄、绿、青、兰、紫,也可粗分为: 蓝0.38~0.50 ᵤm 绿0.50~0.60 ᵤm 红0.60~0.76 ᵤm
第二章 电磁波及电磁波谱
解得: λmaxT=2897.8
式中: λ :波长。(μm) T :绝对温度(K)
常用这种方法选择遥感器和确定对目标物进 行热红外遥感的最佳波段。
2.2.1 黑体辐射
2)物体的发射
基尔霍夫定律 在给定温度下,物 体对任一波长的发 射和吸收成正比, 比值与物体的性质 无关,只是波长和 温度的函数。即有:
0 = ελ M = / M λ λ
f (λ , T )α λ /= f (λ , T ) α λ
物体的光谱发射率等于物体的光谱吸收率。
材料 人皮肤 土壤(干) 水 石英岩 大理岩 铝 铜 铁 钢 油膜(厚0.0508mm) 油膜(厚0.0254mm) 沙 混凝土
温度℃ 30 20 20 20 20 100 100 40 100 20 20 20 20
用于遥控,热 成像仪,红外 制导导弹
微波用于微波 炉,通信、导 航、武器
电磁波谱
2.1.2 电磁波谱
近红外:0.76-3μm,中红外:3-6μm,远红外:615μm,超远红外:15-1000μm。 近红外(NIR:Near Infrared ):0.75-1。4μm,短波 红外(SWIR:Short-wave Infrared ):1.4-3μm,中 波红外(MWIR:Medium-wave Infrared):3-6μm, 长波红外:(LWIR:Long-wave Infrared): 615μm,远红外(FIR):15-1000μm。 反射红外波段:0.76-3.0μm ,发射红外波段:3-18μm。 后者又称热红外(TIRS:Thermal Infrared Sensor )。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贺巧宁
主要内容:
• § 2.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 § 2.2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 § 2.3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本章小结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 一. 电磁波谱 • 二. 电磁辐射的度量 • 三. 黑体辐射
一. 电磁波谱
• 1.电磁波的产生 • 2.电磁波的特性 • 3.电磁波谱
入射电磁波 镜面反射
物
体
吸收
表
面
漫反射 透射/折射
反射率(p)=反射能量/入射能量*100% 吸收率(a)=吸收能量/入射能量*100% 透射率(T)=透射能量/入射能量*100%
3.电磁波谱
• 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 波长或频率,递增或者递减排列构成的 谱带则称电磁波谱。
• 以频率从高到低或者波长从短到长排列 可以划分为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 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大气透射分析
• 反射30%,散射22%,吸收17%,透过31%。
• 臭氧吸收3%,云层反射散射25%,尘埃气 体吸收散射19%,地面反射8%,地表吸收 45%。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 1、地球的辐射:太阳辐射与地表相互
作用,地表自身的热辐射
• 2、地物反射波谱:地物的反射率,地物
反射波谱特征
土壤、岩石
作业
• 教材P44-45思考题 • 第2、6、8、9题
几种典型地物反射光谱曲线
• (1) 植被 • (2) 土壤 • (3) 水体 • (4) 岩石 • (5) 其他
• 植被:0.55μm,绿色,叶绿素的影响
•
0.70-0.80μm有反射陡坡
•
电磁波和电磁波谱
电磁波和电磁波谱电磁波是一种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可见光、射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研究对于理解宇宙宏观和微观结构、推进通信技术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电磁波,科学家们提出了电磁波谱的概念,用以描述电磁波的不同频率和波长范围。
电磁波谱是将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的不同进行分类和排序的图表或图谱。
它将电磁波按照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从射电波到γ射线,一共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射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
这种分类方式便于我们理解和研究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
首先,射电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一类波。
它包括微弱的自然射电信号和人造射电信号。
由于射电波的频率和波长较低,它们具有穿透力强、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天文学研究和导航系统等领域。
其次,微波是比射电波波长稍短、频率稍高的电磁波。
微波的热效应较强,广泛应用于微波炉、雷达和通信系统等领域。
此外,微波还被用于医学诊断中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一类波。
它可以被物体吸收和辐射,因此可以用于红外线夜视摄像、遥控器和红外线测温等应用。
可见光是我们肉眼能够感知的一类电磁波。
它的波长范围大约在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对应着紫色到红色。
可见光在光学通信、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比可见光短的一类波。
它分为紫外A、紫外B和紫外C三个区域。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杀灭细菌、治疗皮肤病以及用于紫外线吸收光谱分析等。
最后,X射线和γ射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频率最高的一类波。
它们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常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X射线摄影和核医学诊断。
综上所述,电磁波谱对于我们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磁波谱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电磁波在通信、医学、天文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之一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
WM = σ T 4
σ: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5.6697+-0.00297) ×10-12 Wcm-2K-4
红外装置测试温度的理论根据。
黑体辐射 光谱中最 强辐射对 应的波长
λmax
λmax 与T有何关系?
黑体辐射光谱中最
强辐射的波长λmax
2. 石英的辐 射比黑体 辐射要弱
三、黑体及黑体辐射规律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二)黑体辐射定律 (三)一般辐射体和基尔霍夫定律
三、黑体及黑体辐射规律
(三)一般辐射体和基尔霍夫定律 1、一般物体的发射率
发射率:实际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M(λ,T))与同 一温度下黑体辐射通量密度Mb(λ, T) 的比值。
9中红外(3.0—6.0μm)
9远红外(6.0—15.0μm)
9超远红外(15—1000μm)
采用热感应方式探测地物本身的辐射,白天、夜间均 可进行,为全天时遥感。
(4) 微波
波长1mm—1m, 分为:毫米波、厘米波 和分米波; 能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遥感探测 ;
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 波长为0.01—0.4μm; • 碳酸盐岩分布探测、油污染监测; • 臭氧对紫外线的强烈吸收和散射作用,通常探测高度在
2000米以下。
(2) 可见光
• 遥感中最常用的波段; • 不同地物在此波段的图象易于区分。
(3) 红外线
• 波长0.7—1000μm。
9近红外(0.70—3.0μm)
中红外、远红外和 超远红外是产生热 感的原因,所以称 为热红外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一、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的概念 二、电磁辐射的度量 三、黑体及黑体辐射规律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的特点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的特点电磁波是一种既具有电场又具有磁场的波动现象,它在空间中传播,传输着能量和信息。
电磁波谱则是对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进行分类和描述的系统,包括了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类型的电磁波。
本文将探讨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的特点。
一、电磁波的特点1. 无需介质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无需介质作为媒质。
这与机械波的传播方式不同,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的振动传递能量,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空气等介质中自由传播。
2. 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之间存在着倒数关系,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这一关系可以通过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波长乘以频率来表示(v = λf)。
3. 能量传送方式:电磁波能够以能量的形式传送,其能量传输是以波的形式进行的。
当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时,能量会转移到物体上,产生热量或其他效应。
电磁波在通信、能源传输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4. 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电磁波在与介质交互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等现象。
当电磁波遇到边界面时,一部分波会发生反射,另一部分波会发生折射穿过介质。
此外,电磁波还可以通过干涉现象来实现波的加强或抵消,进一步扩展了电磁波的应用领域。
二、电磁波谱的特点电磁波谱是对电磁波的分类和描述,根据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将电磁波分为不同区域,如射频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以下是电磁波谱的特点。
1. 区分不同波段:电磁波谱将电磁波按照不同的波长或频率进行划分,使得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波段的特点和应用。
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和传输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各自的用途和局限性。
2. 展示无形能量:电磁波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形式,无法直接观测和感知。
电磁波谱通过对电磁波的分类和描述,将这种无形能量可视化,方便人们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
3. 广泛应用于科学和技术领域:电磁波谱涵盖了广泛的频率范围,覆盖了射频、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类型的电磁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是物质产生并发射的,不同性 质、结构的物质会产生不同波长的电磁波, 尤其是与物质的原子能级、分子能级和固 体能级有直接关系。 电磁波的产生有三种光谱形式:
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晶体光谱。
1、原子光谱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遵循最低能量原 理,一般情况下电子处于最低能级,称为 基态,如果外界供应能量,电子就会跃迁 到高能级位置,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极 不稳定,很快就要跳回基态,从激发态跃 迁至基态就会放出光子而发光。
一、电磁波的概念
定义: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 传输电磁能量的波。
(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的交变电磁场)
一、电磁波的概念
空间任何变化的电场都将在它的周围产生变化的磁 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在它的周围感应出变化的电场。
· 变化电场 E
· 变化磁场 H
H
(a) (b)
E
变化电场产生磁场 变化磁场产生电场
电磁辐射因辐射源或观察者相对 于传播介质的移动,而使观察者接受 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 勒效应。
2、粒子性
粒子性的基本特点是能量分布的量子化,光 能的最小单位“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动量, 能量和动量都是粒子的属性,因此,光子也是一 种基本粒子。 能量: 动量:
E h h
P
夫朗和费单缝衍射
夫朗和费圆孔衍射
1、波动性
衍射的影响:
(1)使电磁辐射通量的数量、质量和方向都
发生变化,结果测量不准确,对目标物
的解译也带来困难。
(2)缩小阴影区域。 (3)影响遥感仪器的分辨能力。
瑞利准则: a)两相邻点光源所形成的像,将是两个圆斑。
b)对于两个等光强的非相干物点,如果一个像斑的中心,恰好落在另 一像斑的边缘(第一暗纹处),则此两物被认为是刚刚可以分辨。
感成像时,只有雷达成像是如此。
波动性表现出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1、波动性
干涉的影响:
利—利用能量增大的趋势使图像清晰,方向
性强; 弊—造成同一物质所表现的性质不同。 SAR成像时,斑点的产生就是由于电磁波 的干涉引起的。
杨氏实验
?
其它条件相同时,不同色光产生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不同, 光的波长越长,干涉条纹的间距越大。
V
h
式中h=6.626×10-27尔格· 秒(6.626×10-34瓦· ,称为普朗克常数。 秒)
2、粒子性
光电效应的应用:
扫描成像、电视摄像等,把光像变成
电子像,把对人眼无作用的电磁辐射变成 人们可以看见的影像。 胶片感光属于光电效应吗?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波粒二象性的关系
电磁波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对立统一的,E(能 量)、P(动量)是粒子的属性,υ(频率),λ(波 长)是波动的属性,二者通过h联系起来。 将 E=hυ 、P=h /λ 代入波动方程
高频波段,如宇宙射线到大部分紫外线,粒子 性特征明显; 低频波段,如大部分、无线电波,波动性特征 明显; 中间波段的可见光和部分紫外线、红外线,具 有明显的波粒二象性。
目前遥感使用的主要为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
电子
能量为E1的轨道
能量为E2的轨道 +ΔE
电子轨道
当电子从较高能级 跃迁到较低能级时 形成发射光谱,当 它从较低能级跃迁 到较高能级时,形 成吸收光谱。原子 光谱主要指由于外 层电子跃迁而产生 的紫外线、可见光 和红外线。范围为 0.062~1.24微米。
2、分子光谱
分子由一个以上的原子组成,因而其内部的电子运动更 为复杂,除电子能级跃迁外,还有分子内原子的振动及分子 的转动。不同的振动方式产生不同波长的光子。 分子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即:电子能级的能量Ee,原 子振动的能量Ev,分子转动的能量Er
E H c t x
将第一式对 x 微分,第二式对 t 微分,消去 H 项,得 到电磁波的波动方程:
E
2
t
2
C
2
E
2
x
2
一、电磁波的概念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
2E C 2 2E 2 t x 2
2 y 1 2 y 2 2 x V t 2
可见光
Visible
波长0.4~0.7 μm,源于太 阳辐射。
大气对之有影响(吸收,散 射),大部分地物有良好的反射, 它是主要的RS使用波段,在航空, 航天RS中均可使用。 成像方式:摄影,扫描(多 光谱摄影,成像光谱仪)。
红外线 Infrared
◇ 近红外 0.7~1.3μm ,短波红 外1.3~3μm ,源于太阳辐射。 ◇ 中红外 3~8μm,热红外 8~ 14μm,源于太阳辐射及地物热 辐射。 ◇ 远红外 14μm ~1mm,源于地物 热辐射。 由于胶片感光范围限制,除在 近红外波段可用于摄影成像外, 在其它波段不能用于摄影成像。 但整个红外波段均可用于扫描成 像。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传播
一、电磁波的概念
定义: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 传输电磁能量的波。
(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的交变电磁场) 电磁波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 传播的,是物质运动能量的一种特殊传递形式。
一、电磁波的概念
λ
x
电场强度矢量E始终垂直于磁场强度矢 量H,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x,因此电 磁波是一种横波。
微波
Microwave
波长 1mm~1m,人工装置(雷 达)产生。 它的波长长,受大气散射干扰 小,全天候、全天时。 主动方式,在航空,航天RS中 均有应用。其中L波段主要用于洪 水监测和水资源探测;C波段用于 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P波段对 植被穿透能力很强,用于军事侦查 中的反伪装,能穿透几十米的沙地 和几米的土壤。但该波段受电离层 影响较大,传输过程中振幅、相位 都受到较大影响。
A sin t k x 0
ω = 2 πυ
k = 2π/λ
3、波粒二象性的关系
电磁波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对立统一的,E(能 量)、P(动量)是粒子的属性,υ(频率),λ(波 长)是波动的属性,二者通过h联系起来。 将 E=hυ 、P=h /λ 代入波动方程
2 / A sin E t P x 0 h
与物理学中的波动方程相比
得到电场强度沿方向的传播速度为
v
C
一、电磁波的概念
在真空中
1 C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最大。 波长λ,频率υ(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 的次数),速度ν之间的关系为:
v
一、电磁波的概念
同样可以证明 H 与 E 有共同的特性。 但目前遥感中记录的是地物电磁波特性中 的 E ,因而仅讨论 E 。
§2.1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一、电磁波的概念 二、电磁波的产生 三、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四、电磁波谱
为什么说遥感的物理基础是电磁波理论? 遥感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与电磁波 息息相关,表现在:
不同地物电磁波特性不同(表现为不同 颜色,不同温度) 传感器接收的是电磁波 数据传输是电磁波 数据处理的是地物电磁波信息 应用的是地物电磁波特性
E=Ee+Ev+Er
相应的分子光谱也由三部分组成: 电子光谱 0.062~1.24 μm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 振动光谱 1.24~24.8 μm 中红外、热红外 转动光谱 24.8μm~1.24 cm 远红外、微波
3、晶体光谱
在晶体中,原子按一定的规则聚集在一起, 在三维空间形成各种晶格,晶格在空间中周期 性重复排列,形成晶体,晶体的形式有14种。 它发射电磁波的机理较之分子更为复杂, 主要的形式有电子能级跃迁和晶格振动,它在 吸收能量后发射的光谱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带。 晶体光谱:3~30 μ
一、电磁波的概念
依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H C t
E x
E H C t x
μ :传播介质的相对磁导率(介质导磁能力的常数) ε :传播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介质导电能力的常数) C :光速 t,x :时、空变量
一、电磁波的概念
H E c t x
三、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电磁波也是一种波,它的传递形式也是以 振动形式向前传递的,所以它具有波动性。 同时,它是一种带有能量的波,其能量是 由所谓的一个一个“光子”所携带,光子也是 一种粒子,具有粒子性,即能量的量子化。
1、波动性
单色波的波动性可用波函数来描述
A sin t k x 0
0
光的偏振
自然光
各方向光振动振幅相同的光
传播方向
E
线偏振光
光矢量只沿某一固定方向振动的光
E
部分偏振光
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沿各方 向振动的光矢量都有,但振幅不对称, 在某一方向振动较强,而与它垂直的 方向上振动较弱。
E
1、波动性
偏振度: P
/
I max I min I max I min
其中:ψ 为波函数
A 为振幅
ω 为角频率(ω = 2π/T ) k 为圆波数( k = 2π/λ)
t 为时间变量 x 为空间变量 φ0 为初相位。
由上式可知:波函 数是由振幅和相位 两部分组成。对电 磁波来讲,振幅表 示电场振动的强度 ,振幅的平方与电 磁波具有的能量大 小成正比。
1、波动性
一般成像只记录了电磁波的振幅,只有全息 成像时才同时记录振幅和相位。正因为记录了振 幅和相位的全部信息,所以也叫“全息”,在遥
h 0 2
/ 0
该式说明:一束沿x轴方向运动的、能量为E、动量 为P的光子流随着时间而呈周期性变化。
3、波粒二象性的关系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 从数量上看:少量光子的运动表现出粒子性;大量 光子的运动表现出波动性。 从频率上看:频率高的光子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 子波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