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树树种生长量差异研究

合集下载

亚寒带针叶林树种的特征

亚寒带针叶林树种的特征

亚寒带针叶林树种的特征亚寒带针叶林是指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一种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北部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主要是针叶树,它们适应了严寒的气候条件,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首先,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具有很好的抗寒性。

这些树种通常具有厚重而硬质的皮质,以保护自身免受严寒的侵袭。

树皮一般为深色,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有助于树木保持稳定的体温。

同时,树种的树干和树枝也较为粗壮,以增加抵抗风雪的能力。

其次,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通常具有较小的叶子。

这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在干燥的环境中减少水分的流失。

小叶子还可以减少风的吹袭,提高针叶树的抗风能力。

另外,针叶树的叶子通常呈现出长而细的形态,这是为了增大表面积,以便更好地吸收阳光。

第三,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具有耐寒的特点。

它们适应了低温和短暂的生长季节,能够承受极寒的冬季和较低的夏季温度。

树木在冬季会进入休眠状态,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以节省能量和水分的消耗。

在春季到来时,树种会迅速恢复生长,并尽快开花和繁殖。

此外,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通常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们能够适应贫瘠和酸性的土壤,如冻土、沼泽地和岩石等环境。

针叶树的根系通常较为发达,并可以穿透冻土层,以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此外,树种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耐受寒冷、盐碱等恶劣环境条件。

最后,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这些树种包括松树、云杉、冷杉、冷杉等,被广泛用于木材生产、家具制造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针叶树还可以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和水资源管理等。

同时,这些树种也是许多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总之,亚寒带针叶林的树种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耐寒性和抗逆性等特征,适应了严寒的气候条件。

它们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对水分和营养的利用效率较高。

针叶树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

谈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及对策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重点林区之一。

针叶树种是黑龙江省造林树种,在人工造林中占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 针叶树种栽造成地力衰退、造林树种单一、经营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针叶树种林分的质量。

本文分析了针叶树种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为针叶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维持合理的针叶树种群体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栽培技术;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拥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余脉,素有“绿色金库”之称。

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均居东北三省前列, 针叶树种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营林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

1.针叶树种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1.1针叶树种生长质量下降由于针叶树种诸如红松、红皮云山、樟子松等经济效益高,山区林农又具有栽植针叶树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许多林场针叶树种采伐后又继续种植针叶树种,一些林场至今已是第3代、第4代连续栽针叶树种。

于是出现了新问题,第1~2代针叶林长势呈现蓬勃旺盛、郁郁葱葱的景象,在第3~4代针叶林则生长不良、未老先衰、低矮发黄。

针叶林生长量一代不如一代,地力逐渐衰退。

根据调查,在针叶林多代连栽地,出现造林成活率下降和幼林生长不正常的现象。

致使针叶人工林长期生长力受阻,严重地影响到针叶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1.2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针叶人工林纯林对土壤肥力要求高、耗肥大,造成土壤中氮素供应不足,引起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氮、磷转化不平衡,土壤黏粒含量逐次降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壤养分贮量减少,林地生物活性降低,营养物质转化变缓,林地生态失调,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衰退。

针叶人工林连栽后土壤腐殖质含量减少,土壤腐殖质品质变差,土壤中松结合态腐殖质所占比例及土壤腐殖质中松结合态和紧结合态比值呈下降趋势,土壤腐殖质化程度降低。

针叶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境不断恶化,从而直接影响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吸收,导致林分针叶树种个体生长量下降,于是出现针叶树林分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作者:陆理通王德水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14年第05期摘要:为掌握闽北地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以福建省松溪县362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算每个样地林木单株年均生长量;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采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龄组单株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组间差异显著,马尾松组间差异极为显著,阔叶树各龄组年均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森林类型;龄组;年均生长量中图分类号:S7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4-0032-03林木的生长量,除了因地域、气候、土壤及各种人为因素(如初植密度、幼林抚育、采伐)综合影响变化外,还因林龄变化呈现不同差异性[1];生产实践中,往往根据林木不同年龄的生长特点,将林分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龄组。

在福建省一般以经济成熟或数量成熟为主要依据划分用材林龄组,以中径材为例,杉木幼龄林(1~10年)、中龄林(11~20年)、近熟林(21~25年)、成熟林(26~35年),35年以上为过熟林;马尾松和阔叶树幼龄林(1~10年)、中龄林(11~20年)、近熟林(21~30年)、成熟林(31~50年),51年以上为过熟林。

目前,国内对单个树种生物量随林龄变化的研究不少,但对各树种生长量随林龄变化差异性研究不多,特别是随着区域变化,其气候、土壤及人为活动因素均不一致,造成林龄对林木生长量影响幅度也不一致。

因此,本文通过对闽北地区松溪县境内的362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掌握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的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旨为闽北地区林业生产计划及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调查地概况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地处武夷山南麓洞宫山余脉,多为丘陵和低山地貌,最高海拔1 349.5 m。

3种松树同束针叶的变异性研究

3种松树同束针叶的变异性研究
过, 同一枝条上的不同针束的针叶差别更大 , 这与针
束在枝条上的着生位置和针叶年龄有关。如油松的
最大针叶与最小针 叶长度相 差 3 m,重量相差 -m 3
O0 3 , .3 g差异可 达 3%。 9 0
表1 3种松树 同束针叶长度 、 鲜重的变异性
1 2 3 4
0 6 白皮松最大相差 0 m 第 7束)为该束平 . %; 6 .m ( 5 ,
均针 叶长度的 0 5 华 I松最大相差 0 m 第 8 . %; 上 8 I .m ( 6 束)为该束平均针叶长度的 0 2 , . %。也就是说 , 4 松树
光 良好的 1 年生枝条上的针束为研究对象 。 0 年 21 1
最长针叶的鲜重不一定最大。同柬针叶的变异性 与针叶的叶龄 、 对位置无关 , 相 说明针叶 变异性是从发育早期就 出现 了, 同束针 叶的差异也不是针叶生长微环境差异造成的。由此推 测, 且 同束针 叶的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具有随机性 。
关键词: 松树 ; 同柬针 叶; 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 : 9 . 1S 9 . 3S7 1 5 , 2 .+ S7 1 4 , 7 1 4 , 9 . 4 S7 23 1 2 2 2
油松、三针一束的白皮松和五针一束的华 山松为代 表树种,对 3 种松树同束针叶的生长变异性进行 了 研究。
2 结果 与分析
21 同束 针叶 的长度 和鲜 重变 异性 分析 .
1 材 料 与 方法
11 试 验材料 .
由3 种松树 同束针叶的长度测定结果( 1发 表 ) 现, 大部分同束针叶几乎是等长的, 油松最大长度相 差不超过 0 /( 9 , . m1第 束)为该束平均针叶长度 的 7 ] 在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内选取生长 良好 , 树龄在 2— 0 0 3 年的油松 (iu t u e r i 、 Pnsa i f m s b a o ) 白皮松( .ugaa和华山松 ( .r ad )南部见 Pb ne ) n 1 a ni , 9 m i

几种阔叶树种生长量差异研究

几种阔叶树种生长量差异研究

2015年11月防 护 林 科 技N o v .,2015第11期(总146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11(S u m N o .146)文章编号:1005-5215(2015)11-0034-03收稿日期:2015-08-18作者简介:陈志敏(1967-),男,山东莒县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规划新型技术研究.几种阔叶树种生长量差异研究陈志敏1,束德翠1,徐春玉1,张靖2,张德全2(1.山东省莒县林业局,山东日照276500;2.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济南250014)摘 要 利用全国森林清查调查材料,用数理统计方法,检验白杨㊁黑杨㊁泡桐㊁刺槐㊁栎类和其他杂木等各阔叶树生长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各树种间指标波动性区别不大,刺槐㊁栎类树种表现出与其他树种有显著性差异㊂关键词 生长量;阔叶树;差异显著中图分类号:S 758.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11.012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G r o w t ho f S e v e r a l B r o a d -l e a v e dT r e e sC h e nZ h i m i n 1,S h uD e c u i 1,X uC h u n y u 1,Z h a n g J i n g 2,Z h a n g D e qu a n 2(1.F o r e s t r y B u r e a uo f J uC o u n t r y o f 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e ,R i z h a o 276500,C h i n a ;2.F o r e s t r y S u r v e y a n dP l a n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e ,J i n a n25001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g r o w t h f o r P o p u l u s a l b a ,P o p u l u s n i g r a ,P a u l o w n i a f o r t u n e i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Q u e r -c u s s p p .a n dw e ed t re e sw e r e d e t e r m i n e db a s e d o n s u r v e y d a t a of C h i n a f o r e s t a s s e s s m e n t b y u s i ng m a th e m a ti c s s t a -t i s t i cm e t h o d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u n d u l a t o r y p r o p e r t y o f i n d e x a m o n g e a c h s p e c i e s i s n o t b i g ;R o b i n i a p s e u d o a c a c i a ,Q u e r c u s s p p .h a v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w i t ho t h e r s pe c i e s .K e y w o r d s g r o w t h ;b r o a d -l e a v e d t r e e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按照森林演替规律,山东省山区的针叶树种植被最终要被以栎类树种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树种所代替,演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于营养空间的争夺,在针叶树木以其更强的抗旱生理特性达到郁闭成林后,由于土壤㊁气候条件得到了改善,阔叶树种开始侵入,由于阔叶树种有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即蓄积生长率较高),树势高大,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主要是对光照的争夺,存活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而树木分化及演替的主要成因则是对光照的竞争㊂在当今的林业发展规划中,强调适地适树的原则,即不仅要求成活成材,而且把生长量也列入了考量指标,即在保证成活成材的同时,还要达到更高的木材生长量,以取得较高的社会㊁经济㊁生态三者综合效益㊂本文就生态生理相似的阔叶树种,进行生长差异性研究,用以分析它们取得较高社会㊁经济㊁生态三者综合效益的可能性㊂1 材料来源材料主要源自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1988㊁1992㊁1997㊁2002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及一些其他关于阔叶树种及作物生长机理资料㊂2 研究方法充分利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卡片资料,搜集关于白杨㊁黑杨㊁泡桐㊁刺槐㊁栎类㊁其他杂木㊁落叶松林分的卡片资料,进行输机,用电子表格格式,只保留样地号㊁平均年龄(符号A ,单位a )㊁平均胸径(符号D ,单位c m )㊁平均高(符号H ,单位m )㊁林分蓄积(符号M ,单位0.0001m 3)项目,并用公式算出年平均胸径生长量D =D /A (单位c m a-1),树高平均生长量H =H /A (单位m a -1),用公式Z =M /A计算出平均年均生长量(单位0.0001m 3),用N 代表样地检尺木(胸径大于5c m 的活立木)株数,所有这些数据均列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㊂由于报送所有材料均以667m 2方形样地(样点为样地西南角点,样地方向为坐标方位角的东西南北的正方形)为调查样本单元,而且样本抽样采用1ʒ5地形图双公里网(1988年为2k mˑ2k m ,其余年份为2k mˑ2k m )机械布点的办法,经调查所有样地,均遵从正态分布,用2个方差齐性检验的办法来验证各个树种间各数量指标的差异显著性,进行一对一的比较检验㊂用各组内实验次数不等的情况下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检验总体各因素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的F 检验(由于公式及运算过程烦琐,笔者采用计算机的电子表格计算完成,予以省略,只给出计算结果)㊂用F 检验说明树种品种的分化程度,也就是其退化程度和种质的稳定程度㊂用两两对照的办法,如果有一个样本数不足30,进行小样本方法的t 检验,如果两个样本数均高于30,则进行大样本方法的正态分布(u )检验㊂用大样本小样本检验的办法,得出树种品种的生长量㊂经过数据核算,样本数大于3,就能满足精度90%以上的要求(过程从略)㊂经过核实每一树种的样本均高于这一数值,因此样本数量符合精度90%以上的研究精度要求㊂3 研究结果表1 F 检验结果DDHHMZN备注F 2-11.131.041.341.072.032.13*1.052.07(0.1)F 3-11.851.32.15*1.171.79*2.6*1.281.67(0.1)F 3-21.071.42*1.41*1.86***3.68***7.87***1.241.38,1.52,1.79F 4-11.082.73***2.02*2.39**1.131.8*1.241.76,2.03,2.7F 4-21.222.6***1.51**2.55***1.79***3.83***1.181.36,1.48,1.76F 4-32**3.55***1.062.04**1.59*4.7***1.031.5,1.69,2.1F 5-11.275.71***2.46*7.61***2.171.541.272.32,2.93,4.85F 5-21.445.48***1.848.15***1.073.28**1.322.07,2.56,4.01F 5-32.36*7.44***1.146.51***1.214**1.612.16,2.7,4.25F 5-41.182.091.213.19**1.921.171.562.12,2.64,4.12F 6-11.72.62**1.273.23**1.94*1.091.291.94,2.32,3.31F 6-21.52.51***1.053.46***1.042.33**1.241.68,1.84,2.42F 6-31.093.42***1.69*2.76***1.082.84***1.011.69,2.01,2.72F 6-41.83**1.041.59*1.351.72*1.65*1.051.57,1.78,2.27F 6-52.162.181.932.351.112.41*1.642.2,2.77,4.41F 7-11.034.32*1.52.571.014.6*1.233.3,4.74,10.1F 7-21.14.15*2.012.762.059.82***1.173.12,4.39,9.08F 7-31.85.63**3.23*2.21.8211.97***1.043.17,4.5,9.38F 7-41.111.593.04**1.081.142.55**1.011.97,2.4,3.41F 7-51.311.323.69*2.962.192.991.553.3,4.74,10.1F 7-61.651.651.911.261.974.21*1.063.21,4.56,9.55F T407.7***462.9***304.5***286.9**6390***3452***142.8***3.11,4.37,9.043.1 各指标的波动性研究通过材料整理取舍,经过计算机计算,反复核实无误后,得出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㊂其中用1,2,3,4,5,6,7分别代表白杨㊁黑杨㊁泡桐㊁刺槐㊁栎类㊁其他杂木㊁落叶松,其中落叶松作为该研究的对照树种㊂F 2-1是指白杨与黑杨样本的比较,依此类推㊂表2 小样本检验结果D DHHMZNt αt 2-10.551.340.591.51.84*2.07**1.75*1.65,1.96,2.58,3.69t 3-12.17**4.23****1.621.061.171.77* 0.671.68,2.02,2.7,3.55t 4-11.225.91****2.13**5.74****0.222.62**1.241.67,2,2.66,3.46t 5-10.964.87****1.81*5.2****1.081.642.51**1.73,2.09,2.85,3.85t 5-20.983.78**** 1.89*3.72****0.241.79*1.61.65,1.96,2.58,3.69t 5-32.84*** 8.24****1.427.15****0.312.54**4.37****1.68,2.02,2.7,3.55t 5-40.023.94****1.053.9****1.69*0.273.18***1.67,2,2.66,3.46t 6-11.43.54***0.194.43****2.3**0.010.531.7,2.04,2.75,3.65t 6-21.53.8****0.284.12****0.571.85*1.041.65,1.96,2.58,3.69t 6-30.869.26****2.31**6.94****1.642.44**1.651.67,2,2.66,3.46t 6-43.82****1.573.09***0.253.95****3.12***0.821.67,2,2.66,3.46t 6-52.05**4.54****2.35** 4.94****0.81.78*2.9***1.7,2.04,2.75,3.65t 7-10.563.24***0.652.65**2.43**0.963.48***1.75,2.13,2.95,4.07t 7-21.084.36****0.983.68****0.251.98**3.14***1.65,1.96,2.58,3.69t 7-30.513.37***2.29**2.95***1.161.271.77*1.7,2.04,2.75,3.65t 7-40.142.14*2.73** 0.572.57**0.683.98****1.67,2,2.66,3.46t 7-54.4****0.93.71***0.072.42**2.54***4.29****1.75,2.13,2.95,4.07t 7-62.9***7.78****4.1**** 8.28****2.95***1.83*6.94****1.71,2.06,2.78,3.71从表1中可以看出,方差齐性检验中,胸径生长量白杨与黑杨㊁栎类与刺槐㊁其他杂木与刺槐㊁其他杂木与栎类,作为对照树种的落叶松与刺槐㊁栎类㊁其他杂木之间两两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显著性差异㊂树高生长除黑杨与白杨之间以及其他杂木与栎类㊁刺槐之间,作为对照的53 第11期 陈志敏等 几种阔叶树种生长量差异研究落叶松与所有其他树种无显著差别外,其余均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㊂蓄积生长量除栎类与白杨㊁刺槐之间,其他杂木与白杨之间,落叶松与泡桐和刺槐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㊂说明各树种间指标差异波动性变化较大,其中栎类与泡桐之间㊁刺槐与白杨之间㊁其他杂木与泡桐之间差异较大,作为对照的落叶松与其他树种之间差异较大,说明表现最为稳定的应当是泡桐,其次是白杨㊁黑杨㊂从中可以看出,刺槐㊁栎类㊁其他杂木种内分化较为严重,栎类表现尤甚,作为对照树种的落叶松相对阔叶树种来说,它的种内分化也很大,即栎类㊁刺槐㊁其他杂木林分质量有下降的趋势㊂但是阔叶树总的方差检验F值(用F T表示)各指标都较大,尤其是以蓄积及其年生长量数值最大,说明各树种间的生长指标差异较大㊂3.2阔叶类各树种品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性研究用t代表小样本检验,t2-1代表2(黑杨)对1 (白杨)的指标比较,表2中所列数据为所验指标的比较t值㊂有一个树种(品种)样本数小于30的就进行t值检验,两个树种样本数均高于30的,则进行大样本检验,符号含义与小样本类似,用u值进行比较检验㊂表3大样本检验结果D D H H M Z N uαu3-23.18***5.85***5.11***1.021.360.154.68***1.645(0.1),1.96(0.05),2.58(0.01) u4-23.9***17.36***6.69***16.85***5.23***11.93***1.431.645(0.1),1.96(0.05),2.58(0.01) u4-34.66***11.8***0.588.31***1.66*4.19***3.03***1.645(0.1),1.96(0.05),2.58(0.01)从表2㊁表3中不难看出,除黑杨㊁白杨之间大部分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差异性,有的差异极显著,差异显著可靠性最高达到99.9%(数字上标含有4个*的),1个*代表90%的可靠性,2个*代表有95%的可靠性,3个*代表有99%的可靠性㊂各生长量指标除黑杨与白杨之间表现相对差异性较小外,其余均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落叶松作为对照树种,也表现出与各自阔叶树种的较大差异性,其中胸径年均生长量指标表现更为突出,由于受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胸径的测量精度较高,年均胸径生长量从大到小排序为:泡桐(32),黑杨(20),白杨(17),其他杂木(9.19),刺槐(8),落叶松(4.93),栎类(3.9)㊂但是由于株数及树高㊁树木形数的差异,反应生长量更为精确的指标应当是蓄积量年均生长量,标准地蓄积量年均生长量排序为:泡桐(368),黑杨(358),其他杂木(172),白杨(171),落叶松(117),刺槐(95),栎类(88)㊂单从生长量这一指标来看,造林树种要淘汰的首选栎类,但是它作为一个温性落叶阔叶林树种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山区土壤瘠薄以及人们的过度破坏所致,作为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特别是直播造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以保护和发展㊂从蓄积年生长量来看,泡桐与黑杨,其他杂木与白杨,落叶松㊁刺槐㊁栎类三者之间差异较小㊂刺槐和栎类生长量反而低于针叶树的落叶松,因此对面积较大的刺槐要控制其发展规模,提倡有性繁殖,选择优良家系,不断提高种苗品质,逐步消除根孽繁殖㊂4讨论与说明通过检验表明,阔叶树种中,可适当控制刺槐种植规模,逐步消除它的无性繁殖,推行有性繁殖㊂提倡发展泡桐和黑杨,作为对照的落叶松也可适当发展㊂笔者并不主张对表现不好的树种坚决剔除的做法,可对有培育前途的树种家系进行种质资源保护,防止其种质资源退化,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㊂建议包括黑杨在内的所有树种,均要进行有性繁殖,进行优良家系的试验,并对良好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和保护,对于杨树品种要力求高产㊁稳产㊁高质,不要一味图新,对发现的好品种,可通过有性繁殖的方法加以保护,以防种质资源的退化㊂本研究用方差齐性检验的办法来验证技术指标变化的相对稳定性,用小样本㊁大样本检验来研究各指标的差异性,大部分年均指标比样地总的调查指标表现更为突出,因此选定合理的验证指标及尺度尤为重要㊂由于技术资料及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本研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实际应用中应从际出发,根据当地生产实践经验加以修正与验正,以把此课题的研究更加引向深入,向着更高的顶点前进㊂参考文献:[1]周光裕.山东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2]沈长泗,陈金敏,张志华,等.采用树木年轮资料重建山东沂山地区200多年来的湿润指数[J].地理研究,1998(2):39-4563防护林科技2015年。

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第4期(总第412期)2024年4月农业技术与装备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No.4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廖莲花(三江侗族自治县国营牛浪坡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545500)摘要研究了遗传改良对杉木针叶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改良后的杉木针叶长度较改良前增加了25.54%,改良后的杉木针叶宽度较改良前增加了14.29%,改良后的杉木针叶着生密度较改良前降低了14.17%。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明显减少杉木种实的长度、宽度和苞鳞尺寸、百粒质量。

同时,改良后的杉木种实出籽率显著增加。

球果长度减少比例为7.34%,球果宽度减少比例为5.64%,苞鳞长度减少比例为9.95%,苞鳞宽度减少比例为7.12%,百粒质量减少比例为13.64%,出籽率增加比例为51.63%。

结果表明,遗传改良可以有效改善杉木的针叶和种实特性,本研究对于推动杉木遗传改良的发展和促进杉木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遗传改良;杉木;针叶;种实中图分类号S792.39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4.04.037Effect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n Needle and Seed Trai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iao Lianhua(Niulangpo Forest Farm of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Liuzhou545500,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n the needle and seed trai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ere studied.Genetic im‐prov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ngth,width,scale size and100grain mas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e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edle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Key words:genetic improvement;Cunninghamia lanceolata;needle;seed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在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针叶树与阔叶树生长和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针叶树与阔叶树生长和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针叶树与阔叶树生长和适应性的比较研究在世界上,植物的种类繁多。

其中,针叶树和阔叶树是两类常见的植物。

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差别,这些差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生长和适应性。

本文将对针叶树和阔叶树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它们生长和适应性方面的不同之处。

生长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针叶树和阔叶树在生长方面的不同之处。

针叶树是指生长在针叶林中的树种,如松树、云杉、杉木等。

它们的叶子形状成针状,较为细长。

因为它们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中,这种叶子形状可以保持水分,减少水分蒸发,从而适应严寒的气候。

其次,针叶树种子较小,可以轻易地被风吹走,从而在更远的距离扩散。

它们的根很深,可以吸收来自深处的营养以及水分。

此外,针叶树在生长期间也很耐寒。

阔叶树生长的环境则是更为温和的地区,如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它们的叶子形状比较宽阔,表皮薄且柔软。

这种叶子形状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温和高湿的环境,增加通透性和让水分更容易从叶子蒸发,提高了树的光合作用效率。

阔叶树的种子比针叶树大,一般会固定在果实中,并且比较重,很少受风吹散。

它们的根比较浅,在口称富贵、土层较肥沃的生长环境中扎根。

适应性针叶树和阔叶树存在更明显的差异的是它们生长的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的特征。

针叶树更适应生长在气候寒冷、空气干燥的环境中。

它们的叶子更坚硬,可以耐受更低的温度。

除了营养比阔叶树少一些,针叶树也能忍受眼前一时的的干旱和病虫害侵扰。

由于它们生长在高山或北极地区,不用用到太多的阳光,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不会生病。

冬天来临前,针叶树除草木及冰雪哗啦啦的声音外,生长速度会减缓,化学物质发生变化,成为防冻剂以应对严寒的天气。

相比之下,阔叶树较适应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

它们的叶子更宽大,需要较多光照,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温和高湿的气候。

由于阔叶树在树冠上的树叶较为密集,导致阳光被遮挡得更多。

它们会依靠阳光来进行解剖和化学反应,所以在冬天大量的阳光下生长比较不适应。

结论综上所述,针叶树和阔叶树在生长和适应性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树木生长量测定(精)

树木生长量测定(精)

年轮的变异 :
(2) 断轮 圆盘从4个方向测定时,年轮数不相同的现 象 。林分中被压木的断轮现象十分普遍 。 (3) 年轮消失 在树干基部,某些年份的年轮肉眼完全 分辨不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年轮消失。 (4) 年轮界线模糊不清
二、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
• • • • • 年轮法 生长锥测定法 查数轮生枝法 查阅造林枝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目测法
a y (1 bt d ) c
,d=1,2 或常数
三、树木生长经验方程
(5)修正Weibull(杨容启等人,1978)方程: y a(1 e
a (6)吉田正男(Yoshida,1928)方程: y (1 bt c ) d
bt c
)
(7)斯洛波达(Sloboda,1971)方程: y ae (8)其他经验方程: b y a t 1)幂函数型: y a b lg(t ) 2)对数型: b y a 3)双曲线型: tc
四、树木生长理论方程
(1)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 (2)单分子 (Mitscherlich) 式 (3)坎派兹(Gompertz,1825)方程 (4)考尔夫(Korf,1939)方程 (5)理查德(Richards, 1959)方程
1)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
• Logistic 方程是在Marthus(1798)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 • 最早由Verhulst(1838,1845)用于描述人口增长,之后 Pearl and Reed (1920,1926)利用该模型描述了美国 人口动态和世界人口增长趋势。Logistic 方程是生态学 中模拟种群动态的最常用的模型:
d2y y 2 y r 2 y 1 1 0 2 A dt A

针叶树种培育栽植浅析

针叶树种培育栽植浅析

济价值 。
4 . 苗 木管理 。 容 器苗初次 灌透 水 后, 视 土壤 湿度 适时 灌溉 。 一 般 前一个月每 l 0 天一次 , 保证苗木缓 苗期 间的水分 供应 , 待苗木生长稳 定 1 . 容器规格 。 樟子松 、 云杉等针叶 树种播 种育苗一般容 器的规格采 后半个月至2 0 天浇 一次水 , 切忌造成土壤 湿度过大 引起苗 木立枯病 。 苗 用下底 、 上 口、 高为l 4 厘 米X1 6 厘米X2 0 厘米 的塑料钵 , 或者用废纸做成 木一般不需追 肥 , 但 为了 使 苗木达到优 质壮苗标 准, 如果 营养土肥 力不
为好, 不要 使容 器上端 向内折 卷, 以 免影响降水 的渗入及影响 容器内基 质的透 气状况 。 栽植 完毕 , 用杂草 、 枯枝 落叶或 细土覆 盖穴面 , 以利 保 墒。
针叶树是树 叶细 长如针, 多为 常绿 树, 材质一般较软 , 有的含树脂,
故又 称软材, 如: 红松 、 樟子松 、 落 叶松、 云杉、 冷杉 、 铁杉 、 杉木 、 柏本、 云南松 、 华山松 、 马尾松及其它针 叶树种 。 针 叶树 种以常绿 、 高大 、 树形 独特 和良好的适应环境 能力倍受 园林工作者的厚爱。

2 . 栽植季 节。 播 种容 器育 苗最佳 造林时 间要 在头场 雨后苗龄达 到
1 0 0 天以 上, 出圃时苗根将 要扎 出袋孔为好。 春 季、 雨季、 秋 季三季均可 造林 。 播 种容 器苗多以1 年生或 0 . 5 年 生苗( u p 春季播 种育苗到 当年 雨季) 特 征特 性 移植容 器苗也可用于 当年雨季 造林 。 针 叶 树种 主要 是乔 木 或灌 木 , 稀 为 林质 藤本 。 茎有形 成层 , 能 产 在雨季 造林 。 生 次生 构造 , 次 生木 质部具 管胞 , 稀 具导 管, 韧皮部 中无伴胞 。 叶 多为 3 . 栽 植方法 。 苗木 出圃前如果 袋 内营 养土缺 水 , 应灌1 次 透水 , 待 针 形、 条形或鳞 形 , 无托叶。 球 花单性 , 雌、 雄 同株 或导株 , 胚珠 裸露 , 水稍 干, 容器袋 内营 养土稍硬时 起苗。 起 苗时从苗畦一头 按顺 序出圃, 防止散 袋, 损伤苗木 根系。 运输途 中要做 好保鲜 、 不 包干子房 内。 种 子有胚乳 , 子叶l 至 多数 。 针 叶树 种多生长缓 慢 , 寿命 注 意保持 袋体完整 , 长, 适应范 围 多数种类在 各地 林区组成针叶 林或针、 阔叶混 交林, 为 保湿 , 防止 风吹 、 暴 晒。 定植 穴深度 和宽度 略大干袋 体。 栽植时 要将 容 林 业生 产上的 主要用材 和绿 化树 种, 也 是制造 纤维 、 树脂 、 单宁及药用 器袋底部 撕开 , 并 保持 苗木根 团不散 , 根 系完整 。 栽 植 后整平穴 面, 穴 等原料树 种, 有些种类 的枝叶、 花粉、 种子及根皮可入药 , 具 有很高 的经 面覆一层虚 土。

针叶树种造林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针叶树种造林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林业科学2018, V ol.38, No.1383农业与技术引言当前,吉林辽源地区(完成针叶树种造林的主要方式的针阔混交林栽培建设技术),由于长期以来针叶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上连续种植,会造成地力衰退和森林中树种丰富度的下降,影响了针阔混交林的造林质量。

因此,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针对针叶树种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应对优化措施,是提升吉林辽源地区针叶树种造林质量的必然要求。

1吉林辽源地区针叶树种在造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1.1 针叶树种生长质量不断下降当前在吉林辽源地区的针叶树种建设中,为了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产管理人员常会选择针叶树种中具备较高经济效益的树种比如落叶松、油松、赤松等种类,当地的林业从业人员种植针叶林种的经验丰富,且种植历史较长,在许多林业生产区域之中针叶林种的种植已经是第3代或是第4代的连续树种,且在种植过程中的初植密度较大,平均为3300,有的林区达到了6600甚至10000。

特别是在针叶树种的连续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单一)树种单一,常会造成林业生产区域中土壤的地力下降,长期种植之后针叶林的生长会受到影响,进而降低林业生产区域的经济生产价值。

在调查之中,许多进行针叶林长期种植的林业区域都存在树种成活率下降,生长质量不佳的问题,同时,地力的严重下降也影响了林区中其他树种的生长,使得当前人工林的发展受到阻碍,影响了我国针叶人工林区的发展,阻碍了国家的生态建设。

1.2 林地土壤的肥力不断下降当前,吉林辽源地区进行针叶林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多个林区进行纯针叶树种林区造林,单一林种的生长,对于土壤的肥力有极高要求。

单一树种的连续种植,在生产中消耗肥力会使得土壤中氮素的数量不断下降,并引起土壤中有机质转化平衡的破坏,进而降低土壤的质量和粘粒含量,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不断恶化。

在长时间进行单一针叶树种的生长经营之后,土壤之中的腐殖质以及营养物质数量和品质都会下降,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恶化,使得树种根系对土壤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效率下降,导致长期针叶树种生长率和生长质量的下降,不利于林区的长期建设。

不同树种生长环境下生长与繁殖特性分析

不同树种生长环境下生长与繁殖特性分析

不同树种生长环境下生长与繁殖特性分析树是土地的守护者,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一种树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性,本文将就不同树种生长环境下生长与繁殖特性进行分析。

一、松树松树是一种常见的针叶树,其主要分布在寒带或亚寒带的地区。

松树具有相当强的适应力,可生长在海拔高达5000米的高山地区,也可在砂漠地区生存。

在生长环境方面,松树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富含矿物质、并具有一定的酸性。

而在气候环境方面,松树适应能力很强,能够抵御严寒或高温、干旱等各种极端气候。

松树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平均每年只能增长1-3厘米。

然而,松树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可以生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繁殖方面,松树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松果在树木上生长1-2年后成熟,落地后自然开启,释放出种子。

松树的种子较小,一般直径只有1-2厘米,散播距离也较远。

因此,松树通常是采取自然繁殖的方式。

二、柳树柳树是一种乔木,叶子呈线形,长而垂坠,因此被称为“柳树”。

柳树的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可以生长在温带和寒带区域,也可以生长在亚热带季风地区。

柳树一般生长于湿润的生长环境中,尤其是沿河地带。

柳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可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

而在气候方面,柳树要求温和而多雨的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区则不适合柳树生长。

柳树的生长速度相对于松树而言要快一些,平均每年增长4-6厘米。

柳树的寿命一般在100年左右。

在繁殖方面,柳树通常采用树枝扦插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种子繁殖。

柳树的种子散播范围较小,一般落在柳树附近的地面上。

三、李子树李子树是一种乔木,其果实甜美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李子树分布区域广泛,可以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李子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 6.0-6.8之间。

而在气候方面,李子树要求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不适合生长在寒冷的气候环境中。

李子树的生长速度较快,平均每年可增长10-20厘米。

李子树一般寿命在60年左右。

李子树的繁殖方式有多种,包括开花授粉、自然散花散粉、嫁接和切条。

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

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

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针叶树是世界上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而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是一种有效的利用针叶树幼嫩组织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就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的概述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是将含原生质体的针叶树组织体外培养并诱导成愈伤组织,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长、分化和再生的过程。

该技术可用于针叶树微繁殖、株型改良、抗病虫害等方面。

二、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1. 原生质体分离与诱导采用酶解法、手工挑取法或均相裂解法等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的针叶树原生质体,诱导剂以植物生长素和愈伤组织诱导素组合使用效果最佳,香杉、树杉和红松等针叶树的原生质体的分离与诱导已经较为成熟。

2. 大量繁殖体系建立以红松和云南松为材料建立了大量繁殖体系,通过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系数。

3. 遗传转化通过原生质体培养可实现针叶树的遗传转化,将有抗病、抗虫、抗旱性状的基因导入到针叶树中,为针叶树的抗逆性状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存在的问题1. 组织培养条件不稳定环境条件对组织培养有很大影响,摇床、温湿度表等指标的控制需求非常严格。

2. 针叶树愈伤组织的质量差异大来自不同母本、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影响着原生质体培养的成效,因此需要筛选出愈伤组织生长健康、分化能力较高的母本。

3. 规模化生产难度大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仍处于实验室草根阶段,规模化难度大,成本较高。

四、总结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

随着人们对针叶树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可规模化推广的技术手段,促进针叶树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作文针叶树与落叶树的区别的观察日记

小学三年级作文针叶树与落叶树的区别的观察日记

针叶树与落叶树的区别的观察日记今天,我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公园。

我看见公园里有很多大树,有的树上长着针叶,有的树上长着落叶。

我觉得这两种树一定有很多的不同,于是我决定开始我的观察日记。

首先,我选了一棵针叶树,它的树干又直又高。

我仔细观察它的叶子,发现它的叶子都是长长的针状,颜色是深绿色的。

这些针叶叶子没有很多,而且它们都很尖。

另外,我发现这棵针叶树的叶子在四季都没有掉落。

在树的底部,我发现有一些棕色的松果,它们长在树的枝条上。

这些针叶树真是独特而美丽!
接着,我又选择了一棵落叶树进行观察。

这棵树的树干粗壮,很有力量。

它的叶子很大很宽,形状五花八门,我看到有的叶子长得像手掌,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小刀片。

这些落叶叶子颜色鲜艳,有红的、黄的、橙的等等。

我发现这棵树上的叶子,在秋天时会慢慢变黄,然后掉落到地面上。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叫做落叶树了!在树的底下,我还发现了一些树叶形状的种子,它们都是浅棕色的。

这些落叶树真是多彩而迷人!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发现了针叶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针叶树的叶子是长长的针状,颜色深绿,四季都不掉落,而且它们的种子是棕色的松果。

而落叶树的叶子则形状各异,颜色鲜艳,到了秋天会逐渐变黄掉落,它们的种子则是树叶形状的。

这两种树虽然不同,但都各有特色,都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中美丽的图景。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对针叶树和落叶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在大自然中,种类各异的树木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会继续观察和学习,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记录在我的观察日记中。

针叶树种造林常用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

针叶树种造林常用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

针叶树种造林常用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针叶树种是指松、杉、冷杉、落叶松等树种,这类树种生长迅速,木质坚硬,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被广泛用于造林和护林。

针叶树种的造林到成年期需要经历多年的生长和管理,因此采取科学的造林方法和有效的营林生产管理对于针叶树种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针叶树种造林常用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针叶树种造林常用方法1. 种苗选育种苗选育是影响针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的重要环节。

针叶树种的种苗选育应选择生长健壮,外形完整,无病无虫,地方品种的种苗。

在选种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造林区域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针叶树种种苗,如松树种苗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上生长,因此在针对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选择松树种苗是合适的。

2. 森林土壤改良在进行针叶树种造林之前,有必要对森林土壤进行改良。

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砂土和腐殖土等改良剂,可以改善森林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为针叶树种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对于酸性土壤,也可以通过加入石灰等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

3. 种植方式针叶树种的种植方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地里,然后自然发芽生长;移栽是将育苗场或其他地方培育出的种苗移植到造林地。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移栽的成活率较高,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直播成活率较低,但成本较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灌溉针叶树种在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在植株移栽后应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但要注意控制灌溉量,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和根部烂根。

二、营林生产管理1. 病虫害防治针叶树种常见的病虫害有松毛虫、松脊蚜、松枯萎病、松材线虫病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可以通过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在防治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病虫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2. 松土松防在针叶树种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松土和松防。

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与生理指标遗传变异分析

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与生理指标遗传变异分析

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与生理指标遗传变异分析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北方地区非常常见的树种之一,其种群的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存在着遗传变异。

本文将对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意义。

首先,针叶形态是油松种群中的遗传变异表现之一。

在不同地理种群中,油松针长、密度和结构均存在差异。

例如,在华北地区的油松针长较短,密度较大,而在东北地区的油松针长较长,密度较小。

这些形态特征的遗传变异是油松种群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反映,例如,在干旱地区,较短而密集的针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提高油松的幸存率。

而在湿润地区,较长而稀疏的针叶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油松的生长速度。

其次,解剖结构是油松种群的另一个遗传变异表现。

油松中的细胞结构和木材结构均存在差异。

例如,在不同种群中,木材中的纤维长度和通过孔隙大小都有不同的变异。

这些解剖结构上的遗传变异可以影响油松的性状,例如稳定性、木材强度和木材质量等。

因此,在育种油松的过程中,解剖结构的遗传变异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最后,生理指标是油松种群遗传变异的另一个表现。

例如,不同种群油松的叶片垂直吸收光合作用的光线的能力不同,此外,油松种群间的CO2固定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也存在遗传变异。

这些遗传变异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油松的碳、氮、水圈循环和适应性。

在环境变化较大的地区,这些能力的变异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油松地理种群的针叶形态解剖和生理指标的遗传变异可以反映其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能力。

对这些遗传变异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油松遗传多样性的本质和树木的遗传改良效果,也将对我们对保护和管理油松种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针叶树基因组

针叶树基因组

针叶树基因组
针叶树,也称为松柏植物,是全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广泛分布,并适应了在极寒的恶劣环境下生长。

针叶树的基因组庞大而复杂,其基因组大小远超其他被子植物。

例如,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的基因组大小超过25Gb,这比人体基因组的3Gb要大得多。

在针叶树的基因组中,高度重复的序列占了70%~80%,这种特点使得正确组装基因组变得困难。

针叶树基因组的主要特点是其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转座子,特别是LTR类转座子,它们占据了基因组的70-80%。

然而,目前植物学界对这类转座子的研究还很有限。

转座子是构成基因组重复序列的主要成分,它们在基因组中不断复制扩张,并可能导致基因组结构变异、序列突变、基因丢失、基因融合、新编码基因的形成等。

此外,转座子还通过提供各类非编码基因、新的调控序列或改变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模式等方式,影响基因的表达。

因此,转座子是控制植物表型变异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针叶树基因组中,基因的长度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例如,在油松的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超长内含子,其平均内含子长度达到10kb(千碱基),是被子植物的20倍。

这使得许多超长基因的全长序列在过去的研究中并未被完全鉴定。

解开针叶树基因组庞大之谜,对于理解它们的生长、适应性和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针叶树具有巨大的基因组,是研究植物基因组不同演化模式的理想对象,也是研究超大基因组如何保持稳定性与功能性的绝佳案例。

关于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的研究

关于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的研究

关于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的研究摘要:树木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下,其生理状况会直接体现出遗传因素以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针叶造林树种苗木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未来的生长情况,因此,所以,林业人员在注重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也要对树种苗木质量仔细研究,可以通过观察苗木形态等方式选择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环境,并与造林成活率建立联系,以判断成长情况。

关键词:苗木质量;形态;生长引言:通过对各种苗木形态指标之间、苗木形态指标与造林成活及初期生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苗木形态指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

林业人员可以观察树苗的高度、占用的地径和根系情况等,优中选优,提高种植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更好地实现针叶林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升。

1 树木形态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随着人们对苗木质量理解的不断加深,从中发现了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苗木形态无法明确体现苗木质量[1]。

在实际种植中,林业管理人员必须选择一些形态较好的针知林树苗种植。

其原因是:好的苗木形态可以让林业管理人员更好的贯彻林木生长情况,避免占有过多的种植面积,为生产提供资源,便于全方位的了解苗木质量。

苗木形态包括树苗的高度、占用的地径和根系情况,通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制定出评估苗木质量的标准。

苗木生长时,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改变生长状态,有时人们也会用一些培植技术对生长进行干预,以提高树木成活率。

但以前林业管理人员在选择苗木形态时,虽然会从树木高度、占用的地径与根系几个方面判断苗木质量,但只是初步带过,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度。

而苗木新枝、顶芽的生长也会对苗木质量产生影响,并且苗木的根部在生长过程中除了会不断向下延伸外,还会长出侧根与须根,还会受到森林蚁害、虫害的威胁,其生长情况与损害程度会直接影响新枝的生长。

因此,在选择苗木形态时,首先要观察树的高度、地径和树根情况,看三者是否有很好的联系,以此判定苗木的质量,着重保护根部,平衡三者的比值,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天然林皆伐迹地更新不同针叶树种保存率对比实验

天然林皆伐迹地更新不同针叶树种保存率对比实验

地况介绍:二道林班45小班为栗山天牛疫林除治迹地,面积为3.3公顷,坡向为西,缓坡,土壤为暗棕壤;中育林班61-1小班为栗山天牛疫林除治迹地,面积为4.8公顷,坡向为东南坡,缓坡,土壤为白浆土。

更新造林情况介绍:二道林班45小班,2000年春季造林,初值密度为3333株/公顷,造林树种为樟子松和落叶松,株混,混交比例为3︰1,穴状整地,规格为70*70*30厘米;中育林班61-1小班,2001年春季造林,初值密度为3333株/公顷,造林树种为樟子松和落叶松,株混,混交比例为3︰1,穴状整地,规格为70*70*30厘米。

1、实验过程:首先我们在二道林班45小班和中育林班61-1小班两小班中各选一块0.2公顷的实验地,各标地为666个穴,用苗1332株,其中樟子松为999株,落叶松为333株,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春季植苗造林,造林苗木上山前进行剪枝,使用高效系水剂浸根,植苗时使用苗木桶,以防止苗木风干。

采用“横山靠壁”和“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方法。

这些措施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并依据县林业局的抚育要求及时标准地抚育。

2、实验调查,包括三个方面:即造林的成活率、造林保存率、苗高。

2、1当年成活率调查。

2、1、1、在2000年夏季,对二道林班45小班的实验标地苗木进行造林成活率检查,在实验标地中,1332株苗木总成活率为97%,为1292株。

其中,樟子松存活966株,成活率为96.7%;落叶松存活326株,成活率为97.9%。

2、1、2、在2001年夏季,对中育林班61-1小班的实验标地苗木进行造林成活率检查,在实验标地中,1332株苗木总成活率为93%,为1239株。

其中,樟子松存活926株,成活率为92.7%;落叶松存活313株,成活率为94%。

2、2、三年保存率、苗高调查。

2、2、1、在2002年春季时调查实验,即三年的保存率情况如下:二道林班45小班的实验标地苗木保存株数为1192株,三年保存率为89.5。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木年均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年均⽣长量差异性分析
三种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年均⽣长量差异性分析*
陆理通王德⽔
【摘要】为掌握闽北地区杉⽊、马尾松和阔叶树3种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组林⽊年均⽣长量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以福建省松溪县362个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测算每个样地林⽊单株年均⽣长量;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4个龄组,采⽤SPSS软件,进⾏不同龄组单株年均⽣长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杉⽊组间差异显著,马尾松组间差异极为显著,阔叶树各龄组年均⽣长量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名称】湖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4(043)005
【总页数】3
【关键词】森林类型;龄组;年均⽣长量
林⽊的⽣长量,除了因地域、⽓候、⼟壤及各种⼈为因素(如初植密度、幼林抚育、采伐)综合影响变化外,还因林龄变化呈现不同差异性[1];⽣产实践中,往往根据林⽊不同年龄的⽣长特点,将林分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龄组。

在福建省⼀般以经济成熟或数量成熟为主要依据划分⽤材林龄组,以中径材为例,杉⽊幼龄林(1~10年)、中龄林(11~20年)、近熟林(21~25年)、成熟林(26~35年),35年以上为过熟林;马尾松和阔叶树幼龄林(1~10年)、中龄林(11~20年)、近熟林(21~30年)、成熟林(31~50年),51年以上为过熟林。

⽬前,国内对单个树种⽣物量随林龄变化的研究不少,但对各树种⽣长量随林龄变化差异性研究不多,特别是随着区域变化,其⽓候、⼟壤及⼈为活动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u r v e y da t a of f or e s t a s s e s s me nt i n s h a ndo ng pr ov i n c e, by ma t he m at i c s s t a t i s t i c me t ho d, a s t h e
针 叶 树 树 种 生 长 量 差 异 研 究
吴 志拓 , 王 家福 。 , 张德 全 , 杨 海平 。 , 葛 磊。
( 1 . 平邑县林业局 , 山东 平邑 2 7 3 3 0 0 ; 2 . 山东 省 林 业 监 测 规 划 院 ; 3 . 山 东 省 林 木 种 质 资 源 繁 育 中心 )
Ke y wo r d s :Gr o wt h, a c e r o s e t r e e , ,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针 叶树 种具 有 抗 旱 耐瘠 薄 等 生态 生 物 学 特 征 , 特别 是 侧柏 ( Pl a t y c l a d u s o r i e n t a l i s ( L . ) F r a n c o ) 、
s ma l l , da hu r i a n t a r c ht h a d di f f e r e n c e wi t h s i gni f i c a nc e a s o t h e r ac e r o s e t r e e s e e d. Di s c u s s e d t he me t ho ds, pr oc e s s, a nd a n al ys i s o f s ur ve y r e s ul t . Di s c us s e d d i r e c t i on of i t s a pp l i c a t i o n,a nd l i mi t a t i ons .
践 应 用指 出 了方 向 , 同 时指 出本 研 究 的局 限 性 。
关键词 : 生长量 ; 针 叶树 ; 差异 显著 中 图分 类 号 : ¥ 7 9 1 文献标识码 : A
Di s c u s s i o n o n Gr o wt h Qu a n t i t y Va r i a n c e o f Ac e r o s e t r e e W U Z h i t u o ,W ANG J i a f u 。, ZHANG De q u a n 。, Ya n g Ha i p i n g 。 ,Ge Le i
(1 . For e s t r y Bur e a u o f Pi ng yi Cou nt r y o f Sha nd o ng Pr o v i nc e , Pi n gy i ,Chi na,27 33 0 0; 2 . Fo r e s t r y Su r ve y a nd
山 东林 业科 技
2 0 1 5年 第 5期
总2 2 0 期
S HA N D ON G F O RE S TR Y S C I E N C E A ND T E C HN O L O G Y
2 0 1 5 . No .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编号 : 1 0 0 2 —2 7 2 4 ( 2 0 1 5 ) 0 5 —0 0 7 7 —0 3
P l a n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e ;3 .F o r e s t g e n e t i c r e s o u r c e s Ce n t e r o f S h a n d o n g Pr o v i n c e )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e s t o f d i s p a r i t y a mo n g e v e r y a c e r o s e t r e e wi t h o n e a n o t h e r , a n d o v e r a l l ,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u n d u l a t o r y p r o p e r t y wa s
摘要 : 充 分 利 用全 国森 林 清 查调 查 材料 , 用数 理 统 计 方 法 , 检 验 各 针 叶树 及 总 体 内及 它们 的 差 异 性 检 验 的 方 法 , 得 出各 种
间指 标 波 动性 区别 不 大 , 落 叶松 表 现 出与 其 他 树 种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介 绍 了研 究方法 、 过程 、 以及 对 研 究 结 果 的 分 析 , 并对其 实
赤松 ( P i n u s d e n s i f l o r a S i e d . e t Z u c c ) 、 黑松( Pi n u s
2 研 究 方 法
充 分 利森林 资 源 连 续 清查 卞 片资 料 , 搜 集 关 于 侧柏 、 落 叶松 、 赤松 、 黑松、 栎类 林 分 的卞 片 资 料 , 进 行输 机 , 用 电子表 格格式 , 只 保 留样 地 号 、 海拔、 平均 年龄 ( A, 单位 a ) 、 平均胸径 ( D, 单位 c m) 、 平 均 高
( H, 单 位 m) 、 林分蓄积( M, 单位 0 . 0 0 0 1 m ) 项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