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根本途径(小学)

合集下载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一)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强化思想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注重情感教育,通过班会、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能力。

增加实践教育机会•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实地参观交流,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社会经验。

•推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加强实习实训机会,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并给予实践成果的认可。

增强学生体验教育•注重学生主体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积极发掘自己的兴趣与潜能。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举办讲座、讲坛等活动,邀请知名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素质教育培养的机会。

推行德育课程•制定德育教育课程方案,将德育融入到日常课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行为素质。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道德规范,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决策能力。

•强化德育考核机制,将德育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定期与家长开展面对面的家校会议,并通过通讯工具保持沟通联系。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教育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

•着力打造家校共育的平台,通过互动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些方法,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德育课程和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这些方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立德树人事业贡献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续)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扎实推进六个育人渠道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望都县新城区小学宋浩新城区小学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完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六个育人途径,逐步推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一、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挖掘课程思想内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综合德育课程,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统筹安排上好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社团活动课、法治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课程,落实课时,重点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和积极心理个性的养成、思想道德的修为、公民素养的提升。

二、文化育人学校以“树兴国之理想,育新城现代人”为办学理念,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校训,着力打造“书香四溢,生命盎然”的校风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学风,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学校着力打造清新怡人的物质文化环境。

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系列展示区、校园展板群、电子屏文化区、餐厅“艺术天地”展示区。

综合楼走廊、楼梯分别设有优秀传统文化格言系列、《弟子规》故事系列、《家乡名人》系列、读书漫画系列,大厅、转角处设有图书漂流站、好书推介区等,供师生课间及闲暇时间阅读。

餐厅师生作品展示区定期进行作品展,目前共展出书画、剪纸等作品6000余件。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学校公众号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推进家校互动。

截至目前,新小家校联盟公众号累计推送消息265条,内容涉及校园动态、学生风采、教师活动、安全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累计阅读人数达95443人,累计打开阅读323494次。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数学虽然比较倾向于理论科学,但是并不意味着数学知识就摒弃了道德理念。

实际上,无论是在数学知识中还是在数学问题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品质修养,数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思想的意义1.有助于形成学科合力“立德树人”是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学校应分析学生发展需求,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与德育互相促进、互相渗透,教师应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将数学教学过程视为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习得严格缜密的知点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小学生处于“三观”尚未形成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不恰当的行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展开教学引导,明辨是非,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质疑求证的过程中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的道德思维和行为方式也会在“立德树人”理念渗透下得到发展。

因此,应该坚定不移地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3.有助全面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德育一直都是课改中的重要内容,而“立德树人”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肩负着育人的功能。

教师应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数学的育德功能,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和勇于挑战的精神,从而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推动“立德树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立德树人育人思想的落实路径1.教师以身作则。

小学生懵懂且充满好奇心,对于身边成年人的言语和行为有着极强的模仿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身为小学数学课堂上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这一特性。

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满腔热血、精神饱满地进行授课,那么一定会对小学生产生积极作用,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会帮助小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中去。

小学数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探索

小学数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探索

小学数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探索摘要:国家发展的根本是教育,教育的根本是育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一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政策规定:“教育工作者应坚持“立德树人”教学根本理念,在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地位非常的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将理念和任务贯穿整个教学,结合当下“双减”形势,对症下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新型人才,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小学;立德树人;数学人才培养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我国教育根本问题也围绕人才展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当今教育不再重视人才知识水平,还重视人才个人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深入,人才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我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理念已融入各阶段教育教学中,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阶段位于人生启蒙阶段,教师要抓住教育改革的春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成就了自己教育事业[1]。

一、融入数学文化,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数学即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文化。

学科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先有文化后有学习,这也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最终目-让学生形成数学文化意识。

数学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载体,蕴藏着大量教育内容。

加之,在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文化融入教学是一项重要教育任务,在教育中融入数学文化,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激发学生数学知识探究欲,提高数学认知,活跃数学思维。

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文化来实践“立德树人”任务,为数学课堂增添了色彩,激起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了解数学内涵,强化学生爱国主义。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统计图的历史,如中国古代统计制度与方法,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夏代的复合分组、商代的类型分组、五代时期“下限以上至上限”“上限以下至下限”的统计写法。

拓宽小学思政教育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拓宽小学思政教育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拓宽小学思政教育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者:袁培新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10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一线的思政课老师,分管德育的学校行政,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思政课实践,在立足思政课堂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拓宽小学思政教育渠道。

儿童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德育元素,饱含着许许多多的德育课程。

尤其是学校生活,只要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作用。

一、列队放学是一门规则意识的德育课程城区小学一天两次列队放学,在学校适当位置设置放学等候区、文明路、斑马线、仿真红绿灯。

当队伍进入放学等候区时,放学队长自行整顿队形、队列:“立正、向前看齐、稍息。

”领队转身面向值日老师作报告:“报告,xx班已整队完毕,请指示。

”值日教师发出放学指令后,放学队伍两两对齐,列队进入文明路,按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通过斑马线。

如下图:一年近400次列队放学课程,对学生交通规则、集体活动听从指令、尊师敬长等意识的形成颇有建树。

二、课间活动是一门他律与自律的德育课程小学生好动,课间活动最容易出安全事故,最令校长们头疼。

一些学校因噎废食,为了避免事故,采取“坐班制”,即上课老师上完课不离开在课室里坐着,小孩不能离开课室,甚至不准下课,去厕所要经老师批准才能离开课室。

学生在老师的看管下,是暂时安全了,但孩子的天性早早被泯灭,学生挺苦,老师也累。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学校得培养强者,可见,学校有责任利用课间活动设置课程培养学生自律品质。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要培养儿童的自律品质需要从他律开始。

首先,要做的是“他律”。

各班通过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训、几条简单的班规,组建“班规卫队”,制定《班规违纪记录表》。

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

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

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
是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心,贯穿教育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有机结合。

要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建立健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宣传弘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引导教师、家长和学生意识到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2. 制定完善育人为本的教育体系:建立起完整的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环节的衔接和质量。

注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

4. 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5. 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只有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
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能为学生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范文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范文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范文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制定并坚持小学育人为本的基本制度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培养下一代,下面将针对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进行详细探讨。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小学的育人工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同时,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三、强调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因此德育教育是小学育人为本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和教育方案,并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和生活中。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重视学科教育学科教育是小学育人为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要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同时,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注重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小学育人为本的基本制度中应重视体育教育的地位。

学校要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育人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小学育人为本的基本制度要求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加强管理,规范校园行为。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摘要:所谓立德树人,就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人为本,再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培育人成才。

学校作为培育青少年成才的主要基地,教师应该充分认知学校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是构建学生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数学是一门严谨刻板的逻辑思考学科,正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的限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策略见解,分别从教师以身作则、深挖教材内容、为数学例题创设道德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构建小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品质素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数学教学策略引言: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的行为素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未来社会向着良性发展,人们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是学生对世界认知以及人性认知初具雏形的时期,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但是,如何教育,怎样有效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遇到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能在纷繁复杂的数字和符号中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那对于小学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教育来说,将是质的进步。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有何深远意义以立德树人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而且还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想品德的介入弥补了数学教学在人文思想这一方面的缺失。

它让数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数字符号,而是给了其关于人性道德的背景,通过数学思考后,再细细体会背后真正想要传输的思想。

渗透式的将思想道德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塑造出优良的品德,以健全人格。

科学正确的人才教育培养,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为未来社会发展打好基础[1]。

后黄小学开展“立德为先 育人为本”实施方案

后黄小学开展“立德为先  育人为本”实施方案

后黄小学开展“立德为先育人为本”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教党〔2014〕11号)、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开展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豫教党〔2014〕2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张伟,践行焦裕禄精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师〔2014〕272号)等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决定开展“立德为先育人为本”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努力培养广大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履行神圣职责,造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范和职业素养,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不断提升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活动目标(一)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

确保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一1一生观和价值观。

(二)制定师德考核评估办法。

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及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坚决整治失德失范行为。

建立健全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净化育人环境。

(四)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适合本校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三、活动范围全体教职员工四、主要环节主题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步进行。

从5月份开始到9月基本完成。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个月。

(一)学习教育学校以组织专题学习会、座谈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教职工开展学习,进一步夯实师德基石,达到以“学”养师德,以“规”约师德,以“标”导师德,以“情”化师德的目的。

落实以本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措施与成效

落实以本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措施与成效

落实以本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措施与成效一、概述以本为本,是指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从人民裙众中来、到人民裙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坚持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之路。

立德树人,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以本为本和立德树人的措施与成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现代化、让每个人都有更多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本为本的实施措施与成效1. 创新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为了人民的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教学取得实质性进展。

2. 完善教育体制,着力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体制机制,建立科学适宜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教师践行以本为本、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水平。

4. 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更多培养人才的机会和条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实践能力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三、以本为本的实施成效1. 教育思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思考教育改革与发展,树立教育为了人民的宗旨。

2. 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全面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推动教育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3.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也在不断得到提升,提高了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4.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勤奋刻苦、奋发向上的学风进一步形成,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四、立德树人的实施措施与成效1. 制定立德树人教育规划,明确教育培养目标与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2.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

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4.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舞台。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范本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范本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加强小学育人工作,健全小学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基本制度。

第二条小学的育人工作必须坚持德育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条小学育人工作必须依法进行,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必备品质。

第四条小学育人工作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德育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小学德育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品德养成、行为习惯、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养。

第六条小学德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团结、友爱、守纪、守法、诚实、正直等品质。

第三章育人机制的建立第七条小学应建立健全的育人机制,明确育人责任,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第八条小学应加强家庭教育和校园育人的有机结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第九条小学育人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第四章育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第十条小学应通过政策制度、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十一条小学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学生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二条小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科学实践等活动。

第十三条小学应通过课堂教育、课外活动、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育人成效的评价第十四条小学育人工作的成效必须通过量化和质化的方法进行评价,形成科学、客观的育人评价机制。

第十五条小学育人工作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第十六条小学育人工作的评价结果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指导,对学校育人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提供参考。

谈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

谈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

谈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摘要:新的教育体制和政策背景下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重视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思政课教师,要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努力打造小学思政课的高效课堂。

本文粗略地介绍了小学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性,阐述了相关的实践途径,从而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字:思想政治课小学教育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本质内容及发展趋势。

要求学校落实思政课的教育实践,教师应当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来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对世界处在一个懵懂阶段,在该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重要。

在该阶段的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父母的教导,以及在学校中老师的引导,而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品德的主要途径。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该句话意味着对一个学生的培养是漫长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若想强盛,就应注重对小学生的培养,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在童年阶段便打好地基。

一、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实到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还应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放在首要位置上,这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

教师可以将立德树人理念和思政教学融合在一起,从而更好的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性,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最终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途径(一)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关系学生、爱护学生,在制定好整体教学计划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与实际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去设计和编排教案,使其更加活泼、有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唤起小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

实现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有效途径

实现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有效途径

实现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有效途径[摘要] 本文拟就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工作,通过那些途径来实现,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权且作抛砖引玉之笔![关键词] 实现育人为本途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人才的教育,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是要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等几个方面进行密切的配合,认真加强教育,使学生在学校成为一名好学生,在家庭成为一名好孩子,在社会成为一名好公民。

要达到此目的,学校的担子尤其重,学校的工作尤其多,学校的事务尤其杂。

本文拟就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工作,通过那些途径来实现,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学校教育,说白了,就是对人的教育,就是进行育人的教育。

据《现代汉语词典》:“育人”的“育”有三个义项:①生育,②养活,③教育。

而“育人”中的“育”,只能取义项③教育,也就是培养的意思。

据《现代汉语词典》育才:培养人才,即“育人”,也可以解释为“培养人”,此处的“人”与“人才”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有“人才”都是人,而“人”不一定都是”人才”。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根本,就必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或者说要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既然学校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那要怎样做才能体现或实现这个目的呢?笔者以为,要达此目的,必须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谈起。

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共有三类: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者(教师),学校后勤服务者,此三者构成了学校教育者的全部。

因此,要实现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就必须让学校教育体现在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这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首先通过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育人来实现学校的管理者,既是学校各级干部,又是由这些干部构成的机构,具体就是学校党政工团等组织的人员及机构。

管理,是指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

实践育人 小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践育人 小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实践育人小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小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孩子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基础。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注重知识灌输,而现代的教育理念则强调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实践育人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实践活动课堂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场所,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让他们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社区实践活动社区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通过社区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的公共设施,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等。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境整治活动,让他们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警察局等公共机构,让他们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社会的多样性。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区,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传统的书面作业相比,在实践性作业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完成一些实际任务。

通过实践性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写信给亲友、写日记记录生活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科学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巩固和拓展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四、实践体验活动实践体验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参观实地、参加实践项目等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3篇)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3篇)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是指在小学教育中,育人工作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落实育人工作。

小学育人为本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教育目标制度:明确小学育人的基本目标,即培养具有健康体魄、高尚情操、扎实知识、创新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学生。

2. 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明确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和分工,确保育人工作的有序进行。

3. 课程设置制度:合理安排学科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并且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方法制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6. 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2)1.全员育人导师制度。

促进和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教师,使育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烦恼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

学生成长导师要经常与所负责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启发引导;对需要特别____的学生要坚持做到每天掌握思想动态,及时教育疏导。

2.建立学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度。

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饮食、交通、科学实验、体育锻炼、安全保卫等,每个场所、每个环节、每个时段都具体责任到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制度。

建立无缝隙排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一登记,建立档案,及时救助。

4.建立毕业生去向考核制度。

把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

5.建立师德考核评议制度。

每学期____一次,把师德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前置条件,从____月____日起,面向教师的市级以上先进个人、政府教学成果奖、高级职称评定等必须在上学期的师德考核评议中获得“优秀”等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育人的根本任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育人的根本任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育人的根本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里,要体现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就像咱们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牢了,这育人也是一样,得从基础抓起。

咱就拿教孩子们认字来说吧。

以前我教一个小娃子认字,他总是记不住“鸟”这个字。

我就问他:“你在公园里没见过小鸟吗?”他摇摇头。

嘿,这可不行!我赶紧带着他到公园去,指着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说:“你看,那就是鸟,它有小小的脑袋,尖尖的嘴巴,还有一对翅膀。

”小家伙眼睛一下子亮了,从那以后,再也没忘过这个字。

通过这件小事,我就琢磨出一个道理,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光是干巴巴地讲字词句,得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东西。

比如说,在教古诗的时候,可不能光让孩子们背下来就算完事儿。

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得给他们讲讲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让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不能随便浪费。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诗,还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这不就是育人吗?再说说课文。

那些优美的文章,可都是育人的好素材。

就像《狼牙山五壮士》,得让孩子们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

咱可以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想象自己就是五壮士中的一员,体会那种为了国家和人民舍生忘死的情怀。

还有写作文,这也是育人的好机会。

有个孩子写自己帮妈妈做家务,我就引导他:“你帮妈妈干活的时候,心里是咋想的?是不是觉得妈妈很辛苦,想为她分担一点?”孩子一听,恍然大悟,把心里的感受写得特别细腻。

从那以后,这孩子变得更懂事,更懂得体谅父母了。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生活的镜子。

在课堂上,要鼓励孩子们多观察生活,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春天来了,让他们去看看校园里的花花草草有啥变化,回来写一写。

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又能让他们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总之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就藏在每一个字、每一篇课文、每一次写作里。

咱们当老师的,得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关爱孩子的心,把育人这件大事,融入到点点滴滴的教学中。

小学教育如何实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分析

小学教育如何实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分析

小学教育如何实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分析摘要: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除了原有的家庭因素,就是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教师和学校已经不单单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

所以,近些年来教育主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已经不可以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而更加要注意学生的品德和正确的三观。

所以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因为小学生在小学这个阶段思想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虽然说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也不尽正确,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小学生错误的想法进行改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因为日后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工作中,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决定这个人在当时环境的地位。

所以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教师一定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正确,品行端正。

同时身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人才,培养人才。

那么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之下,培养一批一批优秀的学子,为社会做贡献。

本文就小学教育如何实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育;如何实现;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引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的完善,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生的学习中。

所以现在小学生很早的就会接触网络,在网络中就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有对学生有益的,也有对学生有害的。

在学生吸收知识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所以说,现在的小学教师在学生的思想管理方面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是为了学生可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教会学生如何明辨是非,然后让每位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正确的。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小学生思想道德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的进行纠正。

我国现在的教育和传统的教育相比,已经是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单单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将德育放在学生学习成绩之前。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小学的落实:路径选择与举措建议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小学的落实:路径选择与举措建议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小学的落实:路径选择与举措建议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举课程、教学、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育人合力,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课程育人:育人本质下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是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是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实现知识传承、训练感官、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等教育价值的重任。

当下我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要深刻把握学校课程的育人本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

事实上,如何通过课程培养人、提升人、完善人,如何提高课程的育人能力,是课程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课程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要想让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人格品德等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就要为学习者提供特定的教育性经验,就要按照育人要求和课程内容各要素、各成分间的必然联系对课程系统诸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有学者指出:“中小学课程的设计需树立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

”可见,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目标统筹规划学校课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类型,明确与育人目标相一致的课程目标,理顺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发挥课程体系的综合育人功能。

具体来说,一是要立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传统和现实情况,提炼学校特色,明确学校育人目标和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明晰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指导学校课程设计。

二是要厘清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均衡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对此,要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关系,中小学校首先要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切实加强体育和美育,强化体育锻炼和艺术教育,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开设体现学校特色和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以满足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要做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统整工作,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创生。

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

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

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
要落实育人为本基本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明确将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机构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

2. 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育人能力的发展。

3. 教材教法改革:对学校教材、教法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发展能力。

教材和教法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加育人内容和渠道:增加育人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交能力、创新意识等。

同时,拓宽育人渠道,通过社团活动、实践课程、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和家庭作业,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教育真正回归育人为本的初衷,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根本途径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因此,发展归根结底要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对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及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是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只有加快发展教育,才能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因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进程中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三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四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深化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二是完善教育政策,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和资助扶持政策,支持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保证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加快制度创新,开展多元化模式办学,扶持和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标准和教育评估机制,逐步形成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一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二是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三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三要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二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三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段教育的特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一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
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加快教育改革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是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统筹好教育的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及对外合作关系,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益关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

教育科学发展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的首创精神,满足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