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重点
医疗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医疗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一、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保障各类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
逐步实现医保制度整合,促进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引导民众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实现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3.加强基本药物保障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基本药物清单,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和使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降低患者的负担。
二、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1.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医疗机构布局,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对综合医疗服务中心的支持和补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2.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
建立健全医疗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医疗保障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三、加强医疗保障政策法规制度建设1.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政策框架,推动医疗保障政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医疗保障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2.加强医疗保障法规法规制度建设。
修订完善医疗保障相关法规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保障医疗保障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实施。
3.加强医疗保障监管机制建设。
加强医疗保障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监督与评估机制,维护医疗保障公平正义,提高医疗保障服务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四、加强医疗保障宣传教育工作1.加强医疗保障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医疗保障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医疗保障政策和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医疗保障意识和文明健康行为。
2.加强医疗保障科普宣传。
利用新媒体和科技手段,加强医疗保障科普宣传,提高医疗保障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促进医疗保障服务的普及和提升。
重点人群医疗保障实施方案
重点人群医疗保障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障重点人群的健康权益,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针对低收入家庭和特殊困难群体,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制度,为这些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其次,我们将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
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同时,我们还将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定期体检、健康档案建立等工作。
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
建立健康档案,为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医疗保障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重点人群就医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让重点人群
更好地了解和享受医疗保障政策。
通过加强对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
和解读工作,让重点人群更加了解医疗保障政策,享受到应有的医
疗保障待遇。
总之,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更好地保障重点人群的健康权益,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为实现全民健康目标贡献力量。
希望全社会
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医疗保障工作,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幸
福的生活。
医疗保障重点2
1.《基本药物目录》(essential drugs)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区别。
1.作用不同2.依据不同3.应用范围不同4.执行效力不同2.医疗保险基金(fund of medical insurance):是指通过法律或合同的形式,由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或个人在事先确定的比例下缴纳规定数量的医疗保险费而建立的,为被保险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专项资金。
3.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渠道:①.国家资助补贴②用人单位投保社会医疗保险金测算③个人缴纳保费商业医疗保险金测算④其他收入渠道a,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罚没的滞纳金b,医疗保险基金利息及投资收入c,社会无偿捐赠4.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形式:1.税收式2.强制缴费式3.自由投保式4.储蓄账户式5.保险基金测算内容:1.医疗保险费2.风险储备金3.管理费4.利润?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机和的模式,为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部分积累制。
7.补充医疗保险(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广义:指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所有医疗保险形式。
狭义:是对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支付水平的补充,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消费需求,补充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一部分的医疗服务费用以及超过封顶线部分的医疗服务费用,以及基本医疗保险不覆盖的医疗服务项目费用。
8.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可行性:1.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层次的不足2.人口增长刺激了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 3.经济发展刺激医疗消费需求的增加4.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推动。
9.“6+2”缴费制度: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基本医疗保险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收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剩下的70%左右的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2024年泉州市医疗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2024年泉州市医疗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医疗保障局•【公布日期】2024.03.18•【字号】泉医保〔2024〕21号•【施行日期】2024.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泉州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2024年泉州市医疗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泉医保〔2024〕21号局机关各科室,各县(市、区)医保分局,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市医疗保障基金监测中心:经研究,现将《2024年泉州市医疗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2024年3月18日2024年泉州市医疗保障工作要点2024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成果,紧紧围绕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各项改革,统筹兼顾好医保高质量发展和医保基金安全,以实干实绩服务“海丝名城”建设。
一、坚持保基本医保定位,着力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一)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
一是用好用活“一人一档”平台。
夯实完善全民参保基础数据库,发挥好参保单位医保专员和医保网格员常态化跟进维护管理参保信息作用,形成精准全民参保计划库。
优化升级“一人一档”平台,探索实行“一企一档”“一户一档”。
高质量完成国家医保局交办的在6月份前向全国推广“一人一档”工作任务。
二是压实参保扩面属地责任。
根据省下达参保目标,合理分解各县参保指标,压实属地政府参保扩面责任,聚焦青壮年、在校大学生、儿童、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人群,落实未参保人员户籍地、常住地双重参保动员责任。
建立基本医保参保扩面激励机制,确认一批参保扩面达标单位、标杆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推动参保工作。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哪里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究竟在哪里呢?首先,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是改革的关键之一。
当前,仍有部分人群尚未被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或者保障水平较低。
例如,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健康风险,但却缺乏足够的医疗保障。
因此,应当通过完善政策、优化参保机制等方式,将更多的人群纳入到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中来,实现应保尽保,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其次,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虽然近年来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在一些重大疾病和高额医疗费用面前,患者的负担仍然较重。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医保报销的比例和范围,特别是对于那些花费巨大的重病、慢性病患者,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要合理调整医保目录,将更多的有效药品和治疗方法纳入报销范围,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再者,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是改革的核心任务。
医疗保险基金是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其安全、稳定、可持续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加大对医保基金的征缴力度,确保基金来源的稳定;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医保欺诈、滥用等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防止医保基金的浪费和流失。
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基金预算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另外,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也是重点之一。
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式容易导致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过度医疗现象的出现。
因此,应当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建立健全医保支付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医疗服务成本和物价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支付标准,保障医疗机构的合理收益。
医疗保险重点
医疗保险重点医疗保险一直是全球各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不仅是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福祉,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国家医疗成本的压力,降低社会医疗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医疗保险的概念、意义、实施方式和重点工作。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医疗保险的概念。
医疗保险是指由政府或其他有关方面设立的,向参保人员提供医疗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对个人统一缴费以及国家和保险公司的一定配套资金投入,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为参保者提供全方位、全方面的健康保障。
二、医疗保险的意义医疗保险作为一项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很高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保障社会公平、和谐。
医疗保险对于社会来说,就像一座城市的保障枢纽,它可以保障社会公平,从而在与其他公共福利制度辅助下,构建公平、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医疗保险对于个人来说,也有很高的意义。
因为一旦发生意外,医疗保险能够为个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医疗保障,降低患病时的经济负担,提升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
三、医疗保险的实施方式医疗保险的实施方式,是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的情况,结合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医疗资源的缺乏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实行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探索出以下三种形式:1.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全民医疗保险是以国家层面的保障机构为实施主体,以每个被纳入保障体系的人为基础,实现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2.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规划,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用,实现医疗保障的集体分摊方式。
3.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是由商业保险机构为实施主体,以在保险行业中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为主要运作形态,为个人、企业等不同需求人群提供不同的医疗保障服务。
四、医疗保险的重点工作现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已开展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所涉及的工作方面也各不相同,以下为主要的几个重点工作:1.建立全国医疗保险体系。
医疗健康重点政策
医疗健康重点政策
以下是一些医疗健康重点政策:
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政府致力于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这包括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建立大病保险制度等。
2. 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政府鼓励和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提升基层医生和医疗服务团队的能力。
这包括培养和引进更多基层医疗人员,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等。
3.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政府鼓励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生收入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这包括推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等。
4. 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府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层面提供全面、连续、综合的基本医疗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就医便利性和医疗质量。
5. 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政府支持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
这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方式。
6. 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政府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力度,鼓励人们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健康饮食、适度锻炼等。
这有助于预防疾病、降低医疗负担。
7. 推进信息化建设:政府加大医疗信息化建设力度,推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保信息系统等。
这有助于提高医疗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请注意,以上政策可能因地区和国家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政策内容应以相关政府文件和法规为准。
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我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到商业健康保险,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
职工医保从1994年开始试点,1998年正式建制,主要覆盖就业人群。
居民医保由2003年开始建立的新农合和2007年开始建立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而来,主要覆盖非就业人群。
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共济,即所有参保人员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形成基金池,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进行运营。
这样可以确保保障待遇的均衡与公平,同时提高医保基金的利用效率。
二、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应对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支出。
大病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住院费用进行再补偿,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
我国大病保险制度自2015年起全面实施,已覆盖绝大多数省份。
大病保险的报销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逐步提高。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大病保险已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8649.8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883.5亿元。
三、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主要针对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
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以及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现金救助等方式,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基本医疗保障。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已覆盖全国范围内,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不断调整和提高。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数据,医疗救助已累计惠及数千万人次,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负担。
四、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的重要途径。
医疗保障政策措施
医疗保障政策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保障政策成为一个国家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障政策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详细阐述医疗保障政策的重要性,并探讨其中一些关键措施。
一、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全民医保制度是保障人民获得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方式。
通过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可以将医疗费用分担给全体参保人员,从而使医疗费用不再成为人们就医的障碍。
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的积极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调动社会资源等多种方式,确保全民医保制度的顺利运行。
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至关重要。
在实施医疗保障政策时,政府应注重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例如,可以通过加强医疗设备的统一调配,减少它们之间的浪费,从而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医生和医务人员适应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还需要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
政府可以监督医疗机构的运行情况,确保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医生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服务水平,以确保人民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并在医疗保障方面实现差异化管理。
例如,可以设立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慈善医疗保险等多个层次的医疗保障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
五、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是医疗保障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服务的便捷化。
例如,可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方便医疗机构共享病历和医疗信息,提高医疗效率。
此外,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供医疗保险的数据支持,为医保管理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依据。
医疗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
医疗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1.加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basic medical security.2.推进城乡医保一体化改革,实现全民参保全覆盖。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reform of urban and rural medical insurance and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participation.3.完善医保支付方式,降低医保负担。
Improve the payment methods of medical insurance and reduce the burden of medical insurance.4.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build a multi-level medical security system.5.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health careservice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6.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personnel tea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personnel.7.加强药品监管,推进药品价格谈判和带量采购。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保障的重大改革举措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医疗保障的重大改革举措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调整,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正逐渐从“扩大覆盖”向“提高服务质量”迈进。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作为医疗保障的重大改革举措,正在被逐步实施和落地。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核心制度。
一、大病保险制度。
大病保险制度是保障群众在重大疾病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统一的大病保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提供保障,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二、医保创新药品支付方式改革。
为了满足患者对创新药品的需求,医保创新药品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在保证创新药品供应的前提下,促使医保支付方式更加合理,同时保证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为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着重将支付方式由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转变。
这种改革不仅能够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还能够控制医疗费用的上升。
四、医保目录调整。
医保目录调整是指对医保药品目录和医保诊疗项目目录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调整医保目录,将更多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范围,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五、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还重点关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效果,降低群众看病的门槛。
六、城乡居民医保合并。
为了使医保制度更加公平和统一,城乡居民医保合并是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并城乡医保,实现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平等化,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
七、医疗费用透明化。
医疗费用透明化是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方向之一。
通过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和费用规范标准,让医疗费用更加透明,防止医疗乱象的存在。
八、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是为了解决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等问题而提出的。
通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就诊,减轻大医院的压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九、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院互联互通。
加强医疗服务的保障措施
加强医疗服务的保障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加强医疗服务的保障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医疗资源配置、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加强医疗服务的保障措施。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保障医疗服务的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平等享有医疗资源的权益。
政府应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规划和整合,对医疗设施、人才等进行合理布局,满足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医疗需求。
1. 强化地区卫生规划。
政府应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地区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 加大对乡村医疗机构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提高基层医疗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使乡村居民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加强协作机制。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应建立协作机制,合理分工、互相支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质量是保障医疗服务的关键,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提高医疗质量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任务。
1. 强化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标准和流程,严格执行,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价。
3.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制度。
政府应建立科学、客观的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三、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是保护患者权益和促进医疗服务发展的基础,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
1. 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处理医患纠纷,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2. 完善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防止再次发生。
医疗保障实施方案
医疗保障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我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障实施方案。
首先,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
要充分发
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其次,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要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要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要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要建立健全的医疗
费用监管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推动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化,降低患者就医负担,提高医疗保障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此外,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还要加强对特殊人群的保障。
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需求,建立健全的特殊人群医疗保障机制,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享受到医疗保障。
最后,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要加强对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要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众宣传医疗保障政策,提高人们对医疗保障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人们的医疗保障意识,使医疗保障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综上所述,医疗保障实施方案是保障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对特殊人群的保障,加强对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普及,从而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落实好医疗保障实施方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
医疗保险如何保障重点人群权益
医疗保险如何保障重点人群权益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重点人群,他们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在医疗保障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需求。
医疗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这些重点人群的权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医疗保险究竟是如何保障重点人群权益的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哪些属于重点人群。
一般来说,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等都可以被视为重点人群。
这些人群在医疗需求、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与普通人群不同的特点。
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患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医疗保险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例如,在报销比例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让老年人在看病就医时能够减轻经济负担。
同时,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医疗保险将更多的药品纳入报销范围,保障他们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治疗药物。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儿童往往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医疗保险为儿童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包括预防接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等。
一些地区还专门设立了儿童重大疾病救助基金,为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障碍,在就医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
医疗保险通过提供无障碍的医疗服务通道、特殊的康复治疗报销政策等,保障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医疗服务。
例如,对于需要使用辅助器具的残疾人,医疗保险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贫困人口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
他们往往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通过实施医疗救助政策,为贫困人口减免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
此外,还建立了“一站式”结算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出院时能够直接享受医疗费用的减免,避免了繁琐的报销流程。
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药物维持,这对于他们的经济和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医疗保险通过将慢性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管理,提高报销比例,降低患者的自付费用。
十四五计划医疗保障措施
十四五计划医疗保障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将在十四五计划中加强医疗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四个方面,谈一谈我国在医疗保障方面的措施。
首先,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是加强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需求。
十四五计划将推进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
其次,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是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计划将进一步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和培养专科医生、加强在线诊疗与远程医疗等措施,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就近就地就诊。
第三,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也是医疗保障的重点。
在十四五计划中,我国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综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国的医疗信息化和互联互通。
通过建立电子病历、远程影像会诊、电子处方等医疗信息平台,提高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效率。
最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实现医疗保障的重要措施。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大病保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多种形式的医保支付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大病救治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在十四五计划中将加强医疗保障措施,通过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多种途径来满足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这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领域与政策
重点领域四:医疗
05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优化
均衡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通过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促进医疗卫 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配置,提高医疗卫生 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
调整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加强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其他特殊群体
如孤儿、流浪乞讨人员、 优抚对象等,他们因特殊 身份或处境需要医疗救助 。
救助方式与标准
资助参保
住院救助
为救助对象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确保 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个人 自付部分给予一定比例或额度的补助。
门诊救助
重特大疾病救助
对救助对象在门诊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给 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管理 水平,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 条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 计划经济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医 疗费用主要由国家和企业承担。
•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医疗保险制度,1988年在 部分地区试点职工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
•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此后,我国逐步建 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 度。
“十四五”时期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社会“十四五”时期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思路 与重点任务文/郑功成“+四五”中国医疗保障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在“十三五”即将收官之际,我国需要立足现实基 础,坚持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科学筹划“十四五”期间的 医疗保障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奠定的发展基础(1)出台了全面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顶层设计。
202(丨年3月,我国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两个阶段的目 标任务,并从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稳健可 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健 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协M 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组织保障等七个方面 系统地阐明了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与行动纲领,从而为医疗保障“十四五”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
(2) 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从部门分割走向了集中统一。
2018年5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家医保局统管全国的医疗保障事务及相关工作,实现了全国医疗保障事 务集中统一监管的目标,它构成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我 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面走向深化.进而实现基本成熟、 定型目标的组织基础。
U )相关改革与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第一, 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第二,明确取消 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和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取向。
第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走向深化。
目前,总额预算管理 下的多元复合式付费框架基本形成,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 统得到了升级。
第四,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建设巳经起步。
2018年以来采取打击骗保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务 院将制定专I '〗的医保基金监管条例.医保制度运行监管将 从放任不管或无法监管转向依法有序的全方位、全流程监 管。
第五,药品专项谈判制度与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初步 建立。
有效地发挥了以医保制度推进“三医”联动的杠杆 作用。
(4)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取得全面进展。
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平台基本建立,为提升我国医疗保障治理能力,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二)影响“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1)医疗保障的制度性缺陷日益显性化。
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方案
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其中,针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方案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重点优抚对象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重点优抚对象重点优抚对象是指在革命、抗战以及平时对我国做出重要建树和牺牲的、因公牺牲的、因灾害伤害致残的、特批享受国家特殊抚恤待遇的人员、现役军人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对象。
二、医疗保障方案针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对于重点优抚对象在参加医保或者新农合过程中,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不能支付的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可以全额报销,不受报销比例限制。
2. 门诊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在参加医保或者新农合过程中,门诊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至90%以上。
3. 医疗服务费用优惠对于重点优抚对象在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以享受医疗服务费用优惠,包括挂号费、诊疗费等。
4. 康复医疗费用报销重点优抚对象在康复医疗过程中,康复医疗费用可以全部报销。
5. 特殊医疗救助对于重点优抚对象的特殊医疗需求,可以提供特殊医疗救助,包括特殊医疗设施、特殊医疗器材、特殊医疗药品等。
三、实施方式1.照顾重点优抚人员需求各级政府及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照顾重点优抚人员医疗保健服务需要,适当增加重点优抚人员的诊疗时间和优先服务。
2.简化报销流程为了方便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医疗保障服务,各级政府及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简化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费用报销流程,让重点优抚对象能够更快、更方便地享受医疗保障服务。
3.宣传重点优抚医疗保障政策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应当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媒体宣传重点优抚医疗保障政策,让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亲人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参加医保或者新农合。
四、结语针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方案是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问题而制定的一项特殊政策。
方案的实施有利于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彰显了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保险的四个核心要素:1)经济补偿2)合理预测3)保险基金4)风险转移,损失共担2.保险具有两大职能1)风险转移(保险发挥作用的前提)2)补偿损失(保险所需达到的最终目的)3.风险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的客观性: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2)风险的不确定性:人们参加保险的主要原因3)风险呈现规律性:保险机构得以经营保险的基础4)风险造成有害结果和经济损失:保险具有补偿功能的依据4.疾病风险:指疾病发生及其所造成的不确定性5.疾病风险的特征:1)危害的严重性2)普遍性3)复杂性4)社会外溢性6.医疗保险:广义:指健康保险(health insurance)其内容包括医药费用支出补偿,患者收入补偿及卫生保健服务等内容狭义:医疗保险(medical insurance)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主要是对参保对象费用偿付或补偿,或仅限于医疗费用的支出补偿。
7.医疗保险与疾病风险有明显区别:其保险范围和作用是不同的,二者分别是独立项目,不能相互替代。
8.医疗保险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9.医疗保险的特点:强制性社会性公平性共济性(核心部分)10.多层次医疗10、保障体系的构成及其地位1)基本医疗保险:核心主体2)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层3)商业医疗保险补充层4)医疗救助拖底层11.医疗保险系统(medical insurance system)围绕着医疗保险的需求与供给及医疗费用的筹集、管理和支付过程,并由此而产生的有关各方面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维持医疗保险的运行。
12.第三方支付:医疗保险机构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医疗服务提供方支付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而不是由被保险人直接向医疗服务机构服务供方付费。
13.医疗保险系统形成过程保险人(医生)分析现代医疗保险系统中各方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现代医疗保险系统中,保险人、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方和政府四方之间围绕着医疗费用的补偿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各方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保险方与被保险方:二者是一种医疗保险服务供给与消费的关系。
在医疗保险系统中,保险人起到了为被保险人选择医疗服务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医疗保险系统中保险人在为被保险人选择医疗服务的同时,为了控制或降低保险成本,也会对被保险人的行为采取一些约束措施,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主要手段是通过让被保险人分担一部分医疗费用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费用意识、减少过度利用医疗服务的行为。
(2)被保险方与医疗服务提供方:通常对于很多类型的医疗服务,如果医生是多提供服务或多提供某种服务的受益者,他们就会更倾向于提供这些服务;如果患者可以免费或者用较少费用就可获得这些服务,则供需双方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就会过度消费这些服务,从而导致不必要医疗费用的发生。
在医疗保险系统,被保险方在利用医疗服务时需自己负担部分费用,或所利用的部分医疗服务通过个人账户来支付,与免费获得医疗服务相比,就会更加审慎地选择所需要的医疗服务种类及服务量。
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通过需方约束来影响医疗服务供方行为的目的。
(3)保险方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疗保险人往往采取一些措施来约束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包括确定医疗保险服务范围,并作为付款人通过一定的支付形式向医疗服务提供者支付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
支付环节将医疗保险服务提供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直接联系起来,成为二者发生经济关系的纽带。
医疗资源通过支付环节流向医疗服务供方,成为后者补偿服务成本和获取利润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医疗保险机构通过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向医疗服务提供者偿付医疗费用,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引导医疗资源的流向。
(4)政府与各方:I)政府在社会医疗保险系统中的作用包括:筹资和分配;通过政策、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来执调和保障三方的利益,规范各方的行为。
2)在商业医疗保险系统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或为市场机制在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创造条件,包括通过政策、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管制措施,来规范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维护市场规则,避免恶性竞争,以保护医疗保险供需双方的基本利益。
14.三角四方关系是指政府处于医疗保险三方关系上的管理和监督地位,形成一种由医疗保险机构、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政府组成的关系,被保险人既是医疗保险需求方也是医疗服务需求方。
15.影响医疗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1)疾病发生概率 2)消费者收入 3)医疗保险价格 4)消费者保险意识5) 医疗6)费用负担方式 7)医疗服务的提供 8)其他16.影响医疗保险供给的主要因素:根本:医疗保险需求 1)医疗保险价格2)承保能力3)医疗保险成本4)医疗服务因素5)政府行为因素1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了解)18、保险(insurance):是指通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或依据有关法令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财产在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受到损失时,进行经济补偿,或对人身伤亡,疾病给付保险金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对风险所造成的意外损失的经济补偿的制度和方法。
19、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20、共付保险(Coinsurance):医疗机构和病人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双方支持部分有共付率来决定,这种形式的保险称为共付保险。
二、1、《基本药物目录》(essential drugs)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区别。
1)作用不同2)依据不同3)应用范围不同4)执行效力不同2、医疗保险基金(fund of medical insurance):是指通过法律或合同的形式,由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或个人在事先确定的比例下缴纳规定数量的医疗保险费而建立的,为被保险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专项资金。
3、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渠道:①.国家资助补贴②用人单位投保③个人缴纳保费社会医疗保险金④其他收入渠道a,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罚没的滞纳金商业医疗保险金测算b,医疗保险基金利息及投资收入c,社会无偿捐赠4、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形式:1.税收式2.强制缴费式3.自由投保式4.储蓄账户式5、保险基金测算内容:1.医疗保险费2.风险储备金3.管理费4.利润?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机和的模式,为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部分积累制。
7、补充医疗保险(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广义:指基本医疗保险以外的所有医疗保险形式。
狭义:是对现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支付水平的补充,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消费需求,补充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一部分的医疗服务费用以及超过封顶线部分的医疗服务费用,以及基本医疗保险不覆盖的医疗服务项目费用。
9、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可行性:1).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层次的不足2.)人口增长刺激了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3.)经济发展刺激医疗消费需求的增加4.)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推动。
10、“6+2”缴费制度: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基本医疗保险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收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剩下的70%左右的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11、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由于医疗保险的第三方付费所引起的消费者或医疗保险机构态度或行为上的变化。
12、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指身体健康的人不愿意参加医疗保险,而身体不健康者、老弱病残者更多地投保的现象。
13、医疗保险承保:是指商业医疗保险合同的签订过程,即保险公司对愿意购买保险的投保人所提出的投保申请经过审核同意接受的行为。
医疗保险核保:又称风险选择,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的医疗申请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接受这一风险,并决定保险费率的过程。
14、商业医疗保险合同的原则:1.最大诚信原则(最重要)2.补偿原则3.可保利益原则15、商业医疗保险合同的特性(特点):1.保障性(最基本)2.附合性3.承诺性4.射幸性5.双务性16、射幸性:指保险合同的效果在订阅时不能确定的合同,即合同当事人的履约有赖于偶然事件的发生。
17、商业医疗保险按保险责任可划分为:1.定额给付类险种2.医疗费用报销类险种3.医疗补贴类医疗保险18、商业医疗保险的服务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的部分及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之外的部分(比例支付中个人自付的部分?)19、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区别:(书)1.两者性质不同:社保:政策性商保:商品等价交换行为2.保险的实施方式和原则不同:社保:立法强制实施;社会公平原则商保:自愿、契约行为;个人公平原则3.保险经营主体、目的不同:社保:主体,国家;不以盈利为目的商保:主体商业医疗保险公司;获取商业利润4.保险水平和范围不同:社保:低水平、广覆盖商保:保障水平高5.保险负担形式不同:社保:个人、单位、国家三分负担商保:个人负担三、1.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确定的原则1)确定城乡不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群的原则2)确定不同医疗保险制度费用负担的原则3)确定不同医疗保险制度服务项目的原则4)适宜性原则2.需方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方式1)起付线:即扣除保险:被保险人在接受门诊或住院服务时,需要自己支付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2)共付法:按比例支付:被保险人和保险人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共同支付医疗保险费用3)封顶法:4)混合支付: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3.供方支付方式(后付制)①按项目付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医疗服务的项目和服务数量,按照每个服务项目的价格向医疗机构提供补偿的方式(预付制)②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其支付单元是病种(预付制)③按人头付费: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由保险机构按照医疗服务提供方提供服务的人口数和规定的每个人的定额标准,预先向医疗机构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无论是否为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和提供了多少服务(预付制)④按服务人次付费(预付制)⑤按住院床日付费(预付制)⑥总额预算制:由医疗保险机构和医院共同协商预先制定某一医院的年度总预算⑦对医生的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优点:操作简单,选择性相对扩大,能调动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积极性缺点:过度医疗服务、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按病种付费优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引导医院提高管理水平缺点:易于攀升高支付费用病种、出现推诿高费用病人、对医疗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管理成本高按人头付费优点:减少费用开支、控制供方诱导需求缺点:风险选择、降低医疗服务质量总额预算制优点:控制医疗费用和医疗支出缺点:适用性差、产生诱导需求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有:③、④、⑥4.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1)由单一支付模式发展为混合支付模式2)由分散支付发展为集中统一支付3)由后付制发展为预付制4)由全额支付发展为共付制5)按病种付费将变为未来支付方式改革的重点领域5.保险费用支付的分类按主体:一体化、分离式按支付时间:预付制、后付制6.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措施1)从供方的措施:医疗经费预算包干资金预算限制限制医疗服务成本2)从需方的措施: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及其自付比例的确定四、1、医疗救助(medical assistance):对贫困人群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群,或者因支付数额庞大的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人群,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使他们获得必要的卫生服务,以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改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