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呕血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呕血

【医学课件】呕血

诊断标准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溃疡的主要方法,同时可以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治疗建议
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抑酸药、止血药等。对于严重出血患者,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病例一:胃溃疡性呕血
病症概述
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晚期常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呕血通常是由肿瘤侵犯支气管引起的大咯血。
病症概述
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病表现,胃镜检查可以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
诊断标准
根据病情采取止血、输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同时针对原发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严重出血患者,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治疗建议
病例四:血液病性呕血
总结
06
呕血是指患者呕吐血液或经口腔排出,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介入治疗,如栓塞治疗等,可有效控制出血。
心理治疗
呕血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康复。
其他治疗
呕血的预防和日常护理
04
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以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
定义
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
病因
上消化道病变
如炎症性肠病、肿瘤等。
下消化道病变
如肺栓塞、支气管扩张、心包炎等。
其他原因
1
发病机制
2
3
呕血通常是由于上消化道病变导致血管破裂或损伤,血液流入胃内,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血液通过肠道排出,也可能随呕吐物一起排出。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恶心呕吐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恶心呕吐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恶心呕吐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在5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恶心呕吐一、发生机制呕吐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与呕吐。

呕吐与反食不同,后者指无恶心与呕吐而使胃内容物反流到口腔,若再经咀嚼而下咽者则为反刍。

有以下两个区域与呕吐反射密切相关:①神经反射中枢(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背面,接受消化道、大脑皮质、内耳前庭、冠状动脉的传入冲动,直接支配呕吐的动作;②化学感受器触发带,位于延髓第四脑室的底面,不能直接支配呕吐。

受外来的化学物质或药物(如洋地黄、吐根素等)与内生代谢产物(如感染、酮中毒、尿毒症)的刺激,引发呕吐。

▲①膝胸或俯卧位可使呕吐减轻,常见于十二指肠淤滞②恶心伴眩晕-美尼尔综合征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病因①咽部受刺激;②胃、十二指肠疾病;③肠道疾病;④肝胆胰疾病;⑤腹膜炎由内脏末梢神经传来的冲动刺激呕吐中枢。

①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②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等;③药物④中毒⑤精神因素。

妊娠(早晨吐)临床表现1.腹部疾病(1)幽门梗阻:呕吐物量大,有隔夜食物及酸臭味,不混有胆汁。

(2)小肠梗阻:若梗阻在小肠上部(高位),呕吐发生早而且呕吐物量大并混有胆汁。

梗阻在小肠下部(低位),呕吐物量小但可有粪臭。

不含胆汁说明梗阻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含多量胆1.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占位、脑膜炎等,呕吐呈喷射性。

无恶心,呕吐后不轻松,伴头痛、意识障碍。

呕吐与饮食无关。

2.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受刺激:伴明显的恶心。

见于代谢障碍如酮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低血氯、尿毒症。

汁提示在十二指肠以下。

2.胸部疾病: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心功能不全可引起恶心、呕吐,且较顽固。

3.头部疾病:如闭角型青光眼,由于眼压突然升高,经三叉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恶心,呕吐。

呕血辨病与急救

呕血辨病与急救

呕血辨病与急救5.补充液体已足量,但血尿素素氮继续升高。

四、急救呕血或黑粪是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一种表现。

一般由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肝脏疾病引起。

急救原则是分秒必争,阻止失血,防止继续出血和再出血。

切勿花艰多时间去查病因而延误抢救时机。

1、让病人迅速安静下来,绝对卧床休息,头侧向一侧(以防吸血误入气管而窒息),暂勿搬动,保持安静。

如发生休克,头部轻轻放低,足部抬高,并注意保暖,但不宜太热。

有呕血,不要强行咽下,以免呛入肺中。

2、在病人上腹部放置冰袋,以减少出血。

3、将中药三七(3克)和白芨(9克)共研粉后用开水冲调,待凉后让病人服用,有良好止血作用,每天3次。

4、待病情稍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附现代医学消化内科建议】患者如果出现呕血,建议及时就医,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失血性休克、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等,具体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以让患者坐起来,并且头向前倾,有利于将血液呕出或者咯出来,以免胃内容物吸入支气管,引起窒息;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可以将其摆放侧卧位,取头低足高位,以防剧烈呕吐时引起窒息。

2、抢救失血性休克:需要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操作,快速给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通过积极的液体复苏来维持患者生命指征的稳定。

患者往往体温下降,要注意给患者进行保暖治疗。

3、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等;止血的药物,如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

需要遵医嘱使用。

4、内镜下止血:如果患者出现呕血,且出血量较大,经过保守治疗效果并不好,需要由医生进行内镜下止血,主要包括药物止血、局部喷洒等,局部喷洒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还可以用局部注射疗法,如局部注射硬化剂、局部注射血凝酶(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等;还可以用工具,比如钛夹,对出血的病灶进行夹闭止血。

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1.呕血是指呕吐物含有鲜血或血性物,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时容易引起呕血。

患者先有恶心感,然后发生呕吐,一般呈喷射状。

如呕吐物为鲜红色,则提示是食道出血;如呕吐物为咖啡色,则提示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咯血又叫咳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多因肺部或支气管出血。

咯血前常有喉部发痒感,血中常混有痰液。

2.呕血与咯血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别:
(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化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病史。

(2)出血方式:呕血多随呕吐引起;咯血一般是咳嗽后吐出。

(3)血液颜色:呕血的颜色呈紫红或咖啡色,无泡沫;咯血的颜色则多为鲜红,有泡沫。

(4)内容物:呕血有食物残渣及胃液;咯血则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状:呕血前常先发生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咯血前常有喉痒、咳嗽、胸闷。

(6)血液反应:呕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碱性。

(7)大便检查:呕血患者常有柏油(黑色)样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咯血患者大便隐血试验一般呈阴性。

3、咯血量的确定
(1)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ml。

(2)中量咯血:24小时咯血100~500ml。

(3)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500ml(或一次咯血>300ml)即为大咯血。

一次性咯血量达1500~2000ml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有时咯血量的多少与病变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肺功能严重障碍或发生血块阻塞窒息时,即使少量咯血也可致命。

呕血

呕血

20
注意:
黑粪不能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3天才排尽积 血) 但出血后48h以上未再出血,再出血的可能 性较小。

21
谢谢
22
♥血中蛋白质在肠道消化吸收所致肠性氮质血症—出血后数小时上升,24-48小时达 高峰,一般<6.7mmol/L,3-4天降至正常。♥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造成肾血流暂时性减少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如果出血停止、 血容量已纠正,而尿少和尿素氮增高,提示肾衰竭。 ♥严重而持久的休克造成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失血更加重了原有肾 病的肾脏损害所致肾性氮质血症—在出血停止的情况下,氮质血症往往持续4天 以上,经过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而血尿素氮不能至正常。
18
出现症状——400-500ml
周围循环衰竭——1000ml 休克状态:收缩压<80mmHg,心率>120次/分
紧急输血:平改坐血压下降>15-20mmHg、心率加快>10次/分。
5.伴随症状 6.既往病史
19
下列情况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① 呕便次数增多,粪稀薄或暗红、呕血鲜红,肠鸣亢 进; ② 积极抢救周围循环衰竭无明显改善,或暂时好转又 恶化; ③ 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不稳; ④ Hb、RBC、血细胞比容继续下降; ⑤ 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BUN持续或再次升 高。
1
一、概 念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
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两点:来源于消化道,从口腔呕出。 应注意排除鼻咽部出血和咯血。
2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 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 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呕血医学名词解释

呕血医学名词解释

呕血医学名词解释
呕血是指患者口中或鼻中出血,也叫做咯血。

呕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
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血液病、肿瘤、药物毒性、感染性疾病等。

呕血的原因可以分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血液病、肿瘤、药物毒性、感染性
疾病等。

内科疾病包括消化道出血、肝病、肾病、心脏病等;外科疾病包括胃溃疡、肠息肉、肝癌、肺癌等;血液病包括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白血病等;肿瘤包括胃癌、肝癌、肺癌等;药物毒性包括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感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结核病、梅毒等。

呕血的症状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而有所不同,一般表现为口中或鼻中出血,也可
能伴有发热、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呕血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液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内镜检查等检查结果来确定。

呕血的治疗方法也取决于具体原因,一般可以采取止血、改善血液循环、改善
营养状况、抗感染等措施,如果是由肿瘤引起的,还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呕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后果。

呕血的名词解释

呕血的名词解释

呕血的名词解释呕血是一种症状,指的是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消化系统的黏膜受损导致出血,血液随着胃肠道的消化过程而排出体外,最终表现为呕血。

呕血可以是明显可见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也可以是暗红色的咖啡色呕吐物。

呕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可能涉及消化系统的严重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呕血的主要原因包括:1.消化道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食管溃疡等疾病可以导致呕血。

这些溃疡通常由于消化液中的胃酸对黏膜的损伤所引起。

2.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在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的患者中,由于血液回流受阻,食道内出现曲张的静脉,这些静脉容易破裂导致呕血。

3.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以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呕血。

肿瘤累及到消化道壁血管时,可以引起出血。

4.胃食管反流病:长期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由于胃酸及胆汁的刺激,食管黏膜受损,有时候会出现轻度的呕血。

5.各种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由于肠道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形成,容易引起呕血。

6.外伤:胃肠道受到外伤或直接损伤,如摔伤、刺伤等,也可以导致呕血。

呕血的程度和表现形式与其病因有关。

呕血可能是间断的,只有少量血液,也可能是大量的活动性出血。

出血的量越多,病情越严重。

呕血的颜色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鲜红色的血液可能来自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或胃溃疡出血,而暗红色的血或咖啡色呕吐物常常与胃出血有关。

当患者出现呕血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

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如内镜检查、X光检查、血液检查等,以确定呕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治疗的方法取决于病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或其他治疗方法。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的稳定,控制出血,预防并发症。

此外,对于患者来说,饮食调整、避免劳累和压力,以及戒烟戒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重要的。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消化道出血【上消化出血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

1. 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

若出血量较少、速度慢亦可无呕血。

反之,幽门以下出血如出血量大、速度快,可因血反流人胃腔引起恶心、呕吐而表现为呕血。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出血量大,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有血块。

黑粪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内推进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

2.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

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3. 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下降,但在出血的早期可无明显变化。

考试大网站收集在出血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般须经3h 一4h以上才出现贫血,出血后24〜72h血液稀释到限度。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出血24h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至出血后4-7天可高达50,4-15 %,以后逐渐降至正常。

如出血未止,网织红细胞可持续升咼。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2-5h,白细胞计数升达(10-20 )X 109L,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

但在肝硬化患者,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4. 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出现低热,持续3〜5天降至正常。

引起发热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5. 氮质血症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h 达高峰,大多不超出14.3mmol/L(40mg/dl ),3-4 日后降至正常。

内科常见急症之呕血

内科常见急症之呕血

一伴随症状了解伴随的症状对估计失血量及确定病因很有帮助。

下列是常见的伴随症状。

1.上腹痛;中青年人,慢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节律性,多为消化性溃疡。

中老年人,慢性上腹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并有厌食及消瘦者,应警惕胃癌。

2.肝脾肿大;脾肿大,皮肤有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怒张或有腹水,化验有肝功能障碍,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出现肝区疼痛、肝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结节,血液化验甲胎蛋白(AFP)阳性者多为肝癌。

3.黄疸;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绞痛而呕血者,可能由肝胆疾病所引起。

黄疸、发热及全身皮肤黏膜有出血倾向者,见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4.皮肤黏膜出血;常与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有关。

5.其他;近期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大面积烧伤、颅脑手术、脑血管疾病者和严重外伤伴呕血者,应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

在剧烈呕吐后继而呕血,应注意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

6.头晕、黑蒙、口渴、冷汗;提示血容量不足,早期伴随体位变动(如由卧位变坐、立位时)而发生。

腹鸣、黑便或便血,提示活动性出血。

二病因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贲门黏膜撕裂(Mallory-weiss综合征)、食管裂孔疝等。

大量呕血常由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食管异物戳穿主动脉可造成大量呕血,并常危及生命。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慢性胃炎及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和应激所引起的急性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

胃癌、胃黏膜脱垂症、血管异常如恒径动脉破裂(Dieulafoy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呕血。

3.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恶性肿瘤(如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裂出血,胆囊、胆道结石,胆道寄生虫(常见为蛔虫)、胆囊癌、胆管癌及壶腹癌均可引起出血。

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造成呕血或便血。

呕血

呕血
静脉充盈,移动性浊音(+) ,肝、脾触诊 不满意,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3,RBC,Hb,白蛋白均减少,球蛋白,血 氨,ALT升高,HBsAg(+)。
相关检查
1,血常规; 2,粪便检查; 3,胃镜; 4,B超,CT; 5,活检等。
2.该患者吐血为何属于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
1,有消化道疾病,肝病史; 2,上腹不适; 3,大量呕血,暗红色; 4,无血痰等。
问题与讨论
1. 该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若需要确诊, 还需要完善哪些相关检查?
2.该患者吐血为何属于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 3.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呕血病因有哪些? 4.怎样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5.你做为接诊医师怎样处理大量呕血患者?
6 .若该患者门静脉高压引起消化道出血(呕 血)和脾肿大的解剖学基础有那些?
7 .该患者有低蛋白血症,贫血,能否行高蛋白 饮食?为什么?
不能。该患者肝功能衰竭,肝合成尿素能力下降, 肠道产氨增多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如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氨中毒。
氨来源内源性:体内代谢产生的氨称为内源性氨, 主要来自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部分来自肾小管 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氨。胺类的分解 也可产生氨。外源性:由消化道吸收人体内的氨 称为外源性氨。它包括:①肠道内未被消化的蛋 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经肠道细菌作用产生 的氨。②血中尿素扩散到肠道,经细菌尿素酶作 用水解生成的氨。
5.你做为接诊医师怎样处理大量呕血患者?
止血,查病因; 平躺,保持镇静,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注意保
暖; 将头放向一侧; 清除口腔鼻腔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禁食禁水, 因为进食、水不仅会加重病灶出血,
还对入院后的内镜检查治疗增加困难; 观察生命体征; 定期做血常规。

呕血,诊断学

呕血,诊断学

【病因与发生机制】
呕血的原因很多,但以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癌。呕血的常见病因见 表1-38。
表1-38 呕血的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
1.呕血
呕血前常有上腹不适及恶心,随后呕吐血性胃内容物。其颜色因 出血量的多少、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以及出血的部位而不同。 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于食管则血色鲜红或混有 凝血块,或为暗红色;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则因 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血红素,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棕褐 色。
时有无心悸、晕厥或昏倒等,可帮助判断有效血容量丧失情况。

【问诊要点】
1.相关病史 有无上腹痛、泛酸、嗳气、消化不良史,有无肝病、长期服药史
等。注意排除可能引起口腔、鼻咽部出血和咯血的疾病。 2.呕血的诱因 有无饮食不节、大量饮酒、毒物或特殊药物摄入史。 3.呕血的颜色 可帮助推测出血的部位和速度。
4.呕血的量 可作为估计失血量的参考。 5.患者的一般情况 有无口渴、头晕、黑矇、心悸、出汗等症状,卧位变坐位、立位
呕血
XX科室 稻草人
目录 CONTENTS
【病因与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问诊要点】
呕血(hematemesis)是由上消化道 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 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 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呕血应与鼻腔、 口腔、咽喉等部位出血或呼吸道疾病引 起的咯血相鉴别。
2.便血或黑便 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有便血或形成黑便
(melena)。 3.出血量的判定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呕血及黑便外,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可估计其

内科学_各论_症状:呕血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呕血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呕血>>>
病因:
1.消化系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异物、 食管裂孔疝、食管外伤等。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常最严重。食管异物(如鱼骨)刺 穿主动脉可引起致命的出血。 (2)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 急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溃疡、胃癌、胃 粘膜脱
诊断:
肿 1.食道癌:多为小量持续性出血,患
者多为老年男性,还伴有吞咽困难、返食、 呃逆、消瘦等症状。
2.胃癌:呕血为咖啡渣样,呕血后疼 痛缓解不显著,发病多在40岁以上。
(五)尿毒症 有慢性肾脏病史,呼气有氨味。 (六)胆道疾病 有胆囊肿大、胆绞痛、黄疸,呕血后 绞痛缓解。
内科学症状部分:呕血>>>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呕血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呕血>>>
身体部位: 腹部。
内科学症状部分:呕血>>>
科室: 消化内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呕血>>>
简介:
呕血(hematemesis)是指患者呕吐血液, 由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 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急性 出血所致。但也可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 在确定呕血之前,必须排除口腔、鼻、咽 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
内科学症状部分:呕血>>>
诊断: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由于溃疡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呕 血色泽暗红。患者有溃疡病 史,并伴有 黑色粪便。 (二)慢性胃炎 出血量少,并有食后上腹部疼痛及消 化不良等症状。 (三)肝硬化 由于食道静脉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 出血,呕血量较多,色泽鲜红。 (四)癌

【医学课件】呕血

【医学课件】呕血

3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治疗 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等。
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是引 起呕血的一种常见病因。
胃炎引起的呕血通常是由于胃 炎引起的胃黏膜糜烂、溃疡等 ,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呕
血。
胃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 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主要 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
的刺激,有助于止血。
02
止血药物
如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以促进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03
补液治疗
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补液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手术治疗
适用范围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严重出血、疑有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出血 、以及原因不明的出血等,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操作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 术等。
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运动:以免加重身体 负担,导致呕血发生。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舒畅
学习放松技巧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减轻精神压力。
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鉴别诊断
医生需要将呕血与其他类似症状进行鉴别,如口腔或鼻腔出血、咯血等。同时, 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02
呕血病理生理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
1
胃食管反流病是引起呕血的一种常见病因,由 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可引起食管黏膜炎症 、糜烂、溃疡等,导致呕血。
2
反流物中的胃酸、消化酶等成分可刺激食管黏 膜,使其发生炎症、糜烂、溃疡等,严重时可 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引起呕血。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解答】临床表现(一)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之后,均有黑粪。

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如出血量大,未与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则为鲜红或有血块。

黑粪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

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为头昏、心慌、乏力,突然起立发生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

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三)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的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出血后骨髓有明显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四)发热消化道大量出血后,部分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

引起发热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五)氮质血症由子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

---------------------------------------------------------------------------------------------------------------------------------------多囊肾(肾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辅导)疾病分类根据遗传方式不同,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和常染色隐性多囊肾病(autosomalrecessivepolycystickidneydisease,ARPKD)。

2.2呕血

2.2呕血
血液学改变:早期无明显改变,出血3-4小出现氮质血症、发热
伴随症状与体征
上腹部疼痛:慢性发作的上腹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中老 年人应警惕胃癌。
肝脾大:脾肿大、有腹壁静脉曲张或有腹水者提示肝硬化 ,肝区疼痛、肝肿大多为肝癌。
黄疸:多见于胆道疾病、感染性疾病。
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头晕、黑矇、口渴、冷汗:提示血容量不足。
其他:有服药史、大面积烧伤、手术史考虑急性胃黏膜病 变。
谢 谢!
9
其他:
尿毒症、结缔组织病、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呕血的主要疾病
消化性溃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胃黏膜病变
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呕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随后呕出血性胃内
容物,其颜色视出血量的多少、血液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及出血部位的 不同而异。
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
出血量占循环血量10-15%时可有头晕。 出血量20%以上则有冷汗、四肢厥冷、心慌的表现。 出血量30%以上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表现。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炎症、癌症、异物、撕裂。
胃、十二指肠疾病:
最常见消化性溃疡,其次慢性胃炎及急性胃粘膜病变。
肝胆疾病:
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 、肝脓肿、胆道结石,蛔虫,癌肿。
病因与发病机制
胰腺疾病:
胰腺炎合并脓肿或囊肿,癌肿破裂。
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 :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检体诊断学 — 常见症状:呕血
1
学习目标
掌握呕血的病因 掌握呕血的临床表现 了解呕血伴随症状的临床意义
消化性溃疡
出血性胃炎
食管静脉曲张
胃癌
呕血的概念

呕血

呕血

呕血疾病知识点呕血(hematemesis)是指患者呕吐血液,由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胆道)急性出血所致。

原因:(1)溃疡基底血管被侵蚀(2)静脉曲张破裂(3)粘膜损伤糜烂(4)癌组织坏死侵蚀血管(5)粘膜及其下层撕裂(6)出凝血功能障碍。

若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或出血量较大,呕出之血性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若出血量较小和(或)血液在胃内停滞时间较长,由于胃酸使血红蛋白变性;呕吐物呈咖啡渣样黑色。

较高位的消化道出血时,血中血红蛋白的铁经细菌和酶的作用,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成为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柏油样便;但出血量过多且很快地通过肠道时,亦可呈现红色血便此时出血量常达40ml以上。

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包括(1)反流性食管炎:有呕吐、呕血、体重增长减慢等症状,亦可无任何症状。

内镜检查、稀钡餐检查,可发现浅表的病变,pH值持续低于5.0则有诊断价值。

经电烧灼可进行局部止血。

(2)应激性溃疡:新生儿应激性胃溃疡很多见胃酸分泌亢进,可持续到生后第10天尤以头2~4天为甚。

颅内压升高也引起应激性溃疡。

常在新生儿早期发病有呕血和便血,血量多少及新旧不等,内科保守疗法即可治愈。

溃疡也可同时见于食管或十二指肠。

(3)急性胃肠炎:可有呕血和(或)便血尤以早产儿中多见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更为严重患儿都有发热、软弱、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所共有的症状。

大便为黏液血便有鲜血便果酱便或黑便;呕鲜血或咖啡样棕黑色血常有胆汁或肠内容物牛乳甚至豆粉引起的过敏性肠炎也可有呕血和(或)便血,但较少见。

停止此蛋白类食物即可缓解。

出血量估计1、大便隐血阳性:5-10ml /天,2、黑便:50-100ml/天3、胃内积血量在250-300ml可呕血循环衰竭程度与出血量:>400ml可循环衰竭,>30%休克4、总量=呕血+黑便次数×每次量5、血红蛋白下降数×血容量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组织灌注量不足;②气体交换受损;③活动无耐力;④有受伤的危险;⑤营养失调;⑥知识缺乏;⑦恐惧。

急诊医学科呕血症状鉴别诊断

急诊医学科呕血症状鉴别诊断

急诊医学科呕血症状鉴别诊断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病变的解剖部位在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和胆道。

当血液经胃酸作用后转变为酸化正铁血红素,故呕吐物一般为咖啡渣样或黑褐色。

若消化道出血量在3mL左右,粪便隐血试验既可呈阳性,出血量在60mL左右,进入肠道的血液经肠道细菌作用,而使血红蛋白所含铁转变为硫化铁,故粪便呈黑色,因其黏稠发亮似沥青,故又称柏油样大便。

黑粪者可无呕血,而呕血者多同时或继发有黑便。

(一)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年龄大小,呕血的次数、量、颜色,有无食物残渣,有无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痛,有无肝病,有无过量饮酒史、近期严重创伤及腹部手术史,有无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史,有无发热,与传染病接触史,有无皮肤黏膜出血,有无频繁剧烈呕吐。

(1)青壮年呕血:多见于消化性溃疡,中老年呕血要考虑消化道肿瘤。

(2)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痛:考虑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肝病史者考虑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有过量饮酒史、近期严重创伤及腹部手术史、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史,要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

(4)频繁剧烈呕吐后呕血:见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Syndrome)。

(5)皮肤黏膜出血:见于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障及凝血系统疾病等。

2.体格检查全面体检并重点注意以下几项:(1)体温是否正常:体温升高,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急性重型肝炎等。

(2)有无淋巴结肿大:左锁骨上淋巴结重大见于胃、肠、胰腺肿瘤。

(3)头面部检查:头面部、黏膜毛细血管扩张见于家族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嘴唇及口腔黏膜色素沉着见于Peutz-Jegher综合征。

(4)心率快慢、节律是否整齐,血压高低,有活动性出血者血压波动、心率加快、肠鸣音活跃。

(5)有无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有无压痛及腹块,有无肝脾肿大及腹水:有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考虑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上腹部局限压痛可能为胃溃疡,右上腹局限压痛可能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肿大合并黄疸,常提示胆总管下端阻塞或乏特壶腹周围癌。

检体诊断学-症状学呕血

检体诊断学-症状学呕血

peptic ulcer
二. 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约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 10%,死亡率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5%。再 出血率占50% 1年内的死亡率达60%左右。
三.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Mallory-weiss syndrome
病因
急慢性胰腺炎合并脓肿、胰腺癌破裂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抗 凝药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性肝炎
尿毒症 、肺心病
呕血常见三种原因
消化性溃疡(最为多见) 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
一.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s )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NASAID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including aspirin.) 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 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率的6%。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出血量在30%以上,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脉搏细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休 克等。
临床表现
血液学改变:出血早期不能仅靠血液 学改变来判断出血量。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可逐渐降低
肠源性氮质血症:
伴随症状:
1.上腹痛:消化性溃疡 胃癌
2.肝脾肿大:胃底食道静脉破裂 肝癌
如果是动脉出血,出血量大, 严重时 可引起休克和死亡. 但有些病例出血
很少,或仅有黑便而无呕血,甚至仅在
呕吐物含有血丝,
四.胃肿瘤
五.胃黏膜损伤
非甾体抗炎药 酒精 应激状态
应激性病变
颅脑损伤、手术 烧伤、外伤 多器官功能衰竭

呕血

呕血

感谢观看
治疗原则
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 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 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呕血
介绍
目录断 04 治疗原则
呕血(hematemesis)指患者呕吐血液,由于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胰腺、 胆道)急性出血所致。一般将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悬肌,又称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 血,以呕血为主,但也可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确定呕血之前,必须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 血。应针对病因治疗,一般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内镜、微创或外科手术。
2.补充血容量
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因库血含氨量高而易诱发肝性脑病。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 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 品,但右旋糖酐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以免抑制状内皮系统,加重出血倾向。
3.止血
一般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休克表现。检查大便有无隐血,记录出入量。 让患者卧床采用头高半卧位休息以防误吸。必要时使用引流设备。当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时可使用血管加压素。 必要时静脉或鼻胃管给予抗酸药。
2.粪便检查
发现红细胞,潜血试验强阳性。急性胃肠炎患者可有黏液血便,鲜血便等。
3.X线检查
(1)腹部平片采取仰卧、直立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排除肠梗阻和肠穿孔。对新生儿小肠扭转坏死性肠炎及 胎粪性腹膜炎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必考】症状:呕血
2018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在5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呕血
★呕血指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或胰胆等)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引起出血并经口腔呕出。

呕血伴有黑便,但有黑便者未必都有呕血。

一、病因: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次为急性胃粘膜损害和胃癌。

二、临床表现
⑴呕血和黑便:呕血的颜色和量及其他伴随症状取决于病变性质、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

出血急、量大并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者,血色鲜红或暗红,常混有血块;当出血量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时,由于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蛋白,呕吐物可成咖啡渣样。

幽门以上的出血常有呕血,幽门以下的部位的出血如果量大且速度快则可反流入胃并呕出。

⑵出血量的估计:5ml大便隐血阳性;50~70ml黑便;250ml~300ml—呕血;小于400ml,由于机体的代偿,可无明显全身症状。

400~1000(20%)—肢冷脉快等循环血量不足;短时间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称为消化道大出血。

30%~50%(1500ml~2500ml)—休克(脉细弱、周围循环衰竭)。

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呕血:量大,出血急,鲜红色,有诱因如进食质硬性或粗糙的食物。

有慢性肝脏病史或引起门脉高压的疾病史。

可见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腹水、黄疸等体征。

⑷体温一般不超过37.5℃。

⑸血象:出血3~4小时后可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的降低和血细胞比容的下降,出血早期不能仅根据血液学的改变来判断出血量。

可有白细胞的轻度上升。

出血后由于血液在肠道的吸收,可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如无继续出血一般持续3~4天后开始下降。

三、伴随症状
①上腹痛:中青年人的反复发作周期性上腹痛多为消化性溃疡。

老年人无规律性上腹痛并伴纳差、消瘦应警惕胃癌。

②肝脾肿大伴腹水: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应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脏明显肿大,质地坚硬并伴结节不平,AFP升高者应考虑肝癌。

③黄疸: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痛而呕血者应怀疑胆系出血。

黄疸、发热及全身皮肤粘膜有出血倾向,常见于败血症、钩体病。

④相关病史:酗酒或服用非甾体止痛药或外伤、颅脑手术后病人出现呕血考虑急性胃黏膜病变;饮酒后剧烈呕吐后出现呕血常为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

四、活动性出血的判断依据:(无血沉选项)
①反复呕血,且呕血量较多;②黑便次数增多,或从柏油样转为紫红色;
③补充血容量后,患者仍头晕、心悸、冷汗等;④心率未减;
⑤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且经充分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者,或虽暂时好转后又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