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2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皮藤种素C最佳工艺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瓜黄酮工艺的研究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瓜黄酮工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522aca6c85ec3a86c2c52e.png)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瓜黄酮工艺的研究摘要:选择3种大孔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对苦瓜中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较优的苦瓜黄酮吸附剂,并对其动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苦瓜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对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苦瓜黄酮进行光谱分析发现,苦瓜黄酮主要为黄酮甙类。
关键词:苦瓜;黄酮;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动态吸附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是葫芦科(Curccubitaceae) 苦瓜属(Momordica)植物苦瓜的果实,因具有特殊苦味而得名,别名凉瓜、锦荔枝、癞瓜。
苦瓜不仅有良好的食用价值,而且有明显的药用功能,素有“药用蔬菜”之称。
近年来随着药化、药理及鉴定技术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进展,已从苦瓜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学成分,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降血糖及抗病毒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据报道,在苦瓜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过表面吸附表面电性或形成氢键等来实现的。
苦瓜经溶剂提取后得到浸膏,仍含有大量杂质,必须进一步分离纯化。
由于大孔吸附树脂对有效部位的富集具有优良性能,本文选择3种树脂,通过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瓜黄酮的工艺,发现 AB-8吸附树脂是一种对苦瓜黄酮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吸附剂,为高浓度苦瓜黄酮的规模化生产及苦瓜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部分1.1.材料和仪器1.1.1 实验材料苦瓜叶:从娄底市郊外的农村中采集新鲜的苦瓜叶;AB-8、WX-I、DM-130大孔吸附树脂(南开大学化工厂);芦丁(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化试剂);石油醚;三氯化铁;氢氧化钠;硝酸铝;亚硝酸钠;无水乙醇;无水甲醇;浓硫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以上,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1.2 实验仪器UV-25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FT-IR36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80—1型离心机;101—2AB电热鼓风干燥箱;电热恒温水浴锅;FA-N/JA-N电子天平;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R205B型旋转蒸发仪。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bd0d30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d.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摘要:苦皮藤素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苦皮藤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本研究以苦皮藤为原料,采用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表明,最佳的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工艺条件为:苦皮藤粉末与酶的质量比为1:7,酶的加入量为苦皮藤粉末质量的10%,提取溶液的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4小时,提取液的pH值为5.5。
在此条件下,苦皮藤素的提取率可以达到最高,为2.78%。
这一研究为苦皮藤素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艺方法。
关键词:苦皮藤素;酶法提取;工艺条件;正交实验1. 引言苦皮藤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苦皮藤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其中苦皮藤素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苦皮藤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苦皮藤素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这些方法的提取效率较低,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酶法提取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目前对于苦皮藤素的酶法提取研究较少,尚未确定其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本研究旨在采用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以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率。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苦皮藤干燥植物材料由云南中药材公司提供,经鉴定为苦皮藤。
酶制剂为从新化工公司购买的纤维素酶。
2.2 方法2.2.1 苦皮藤粉末的制备苦皮藤植物材料经过清洗、烘干后,研磨成细粉末,筛选得到均匀度较好的苦皮藤粉末。
2.2.2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苦皮藤粉末与纤维素酶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加入到提取液中,提取溶液的温度、时间和pH值等条件根据正交实验设计确定。
提取溶液经过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
2.2.3 苦皮藤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皮藤素的含量。
使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2%氨水的混合液。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1c43e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3.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苦皮藤素是一种来源于苦皮藤(Uncaria rhynchophylla)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是一种利用特定的酶来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方法,可以更高效地提取出苦皮藤素。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工艺优化主要包括底物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用量等因素的优化,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率和纯度。
底物浓度是影响苦皮藤素提取率和纯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提高底物浓度可以增加苦皮藤素的提取率,但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导致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合适的底物浓度。
酶解时间对苦皮藤素提取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酶解时间过长会导致苦皮藤素的分解和降解,而酶解时间过短又无法完全释放出苦皮藤素。
需要找到适当的酶解时间,使得苦皮藤素得以充分释放,且不会过度分解。
酶用量是影响酶法提取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酶用量的过多可能会导致酶的活性饱和,从而限制了苦皮藤素的提取效果;而酶用量的过少则无法充分发挥酶的作用。
需要找到合适的酶用量,以达到较高的苦皮藤素提取率和纯度。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a6f414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7.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苦皮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苦皮藤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为了充分提取苦皮藤素,可以使用酶法辅助提取的方法。
本文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率。
需要选择合适的酶种类和用量。
在提取过程中,酶可以降解植物细胞壁,释放出目标物质。
针对苦皮藤中的活性成分特点,可以选择具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的混合酶作为酶源,由于不同酶的底物特异性不同,因此混合酶可以更好地降解目标物质。
酶的用量也需要适度,过多的酶会导致杂质的增加,影响纯度。
需要进行合适的提取温度和时间的优化。
温度是影响酶活性和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苦皮藤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可以在较高温度下提取。
一般来说,提取温度在45-55摄氏度之间较为适宜,可以较好地保持酶的活性。
提取时间也需要适度,过长的提取时间会导致苦皮藤素的降解和损失。
进一步,可以考虑添加辅助剂来增强提取效果。
乙醇、二甲亚砜等有机溶剂可以提高苦皮藤素的溶解性,促进提取。
酸性条件下也有利于苦皮藤素的释放,可以添加适量的酸来调节提取pH值。
需要进行提取液的分离和浓缩处理。
酶法提取得到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和杂质,需要进行离心和过滤操作来去除杂质。
之后,可以通过浓缩或者萃取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苦皮藤素的浓度。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酶种类和用量,优化提取温度和时间,添加辅助剂以及进行提取液的分离和浓缩处理来提高提取效率。
这些工艺参数优化对于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为苦皮藤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f67c1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f.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苦皮藤素是一种从苦皮藤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传统的苦皮藤素提取工艺繁琐、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为了提高提取效率并降低成本,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酶法辅助提取的方法,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来降解苦皮藤中的细胞壁,使其中的苦皮藤素能够更好地溶解和释放出来。
酶法提取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产品纯度高、反应过程对环境友好等。
在酶法提取苦皮藤素的过程中,酶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表明,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酶类能够有效地促进苦皮藤素的提取。
各类酶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苦皮藤的成分特点和提取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酶配方。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工艺优化主要包括酶的浓度与用量、反应时间与温度、pH值等参数的研究。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苦皮藤素提取效率和产率的控制。
酶的浓度与用量对苦皮藤素提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酶的浓度越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果越好。
过高的酶浓度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对苦皮藤素的结构和活性产生不良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酶浓度和用量,以达到提取效果和经济性的平衡。
反应时间与温度也是影响酶法提取苦皮藤素的关键因素。
较长的反应时间和较高的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和反应速度,从而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率。
过长的反应时间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苦皮藤素的降解和失活,影响提取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苦皮藤素的稳定性和酶的适应温度选择合适的反应时间和温度。
pH值是影响酶法提取苦皮藤素的重要参数。
苦皮藤中的苦皮藤素对pH值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pH值下酶的活性也会发生变化。
在酶法提取的过程中需要调节pH值,以保证酶的最佳活性和苦皮藤素的最大释放。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提取方法。
通过对酶浓度、用量、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等参数的优化,可以实现对苦皮藤素提取效率和产率的控制。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4eee21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e.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引言:
苦皮藤是几种芸香科热带与亚热带植物的总称,广泛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苦皮藤素则是苦皮藤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
抗菌、抗病毒、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
因此,苦皮藤素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提
取工艺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提取工艺:
苦皮藤的提取方法有许多,包括固相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等。
但是,
这些方法存在着时间长、费用高、残留溶剂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问题。
因此,酶法辅助提取
苦皮藤素逐渐成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优化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
选取新鲜的苦皮藤,先用温水清洗干净,然后切碎成小块。
2. 酶解提取
将切碎好的苦皮藤放入一定浓度的酶液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酶解。
选
用酶的种类和浓度将对提取效果产生影响。
适当控制酶解的时间和温度,可使苦皮藤素得
到充分的释放。
3. 超声辅助提取
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苦皮藤素,辅以适量的乙醇或甲醇。
超声波作用可破坏细胞壁和细
胞膜,使苦皮藤素更容易地释放到提取液中。
4. 总提取液回收
将超声提取的液体和酶解液混合在一起,然后置于冷却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沉淀。
得到
的沉淀物即为总提取液,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处理获得苦皮藤素。
结论: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取效率也较高。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酶种类和浓度等条件,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做到提取效率和产量的最大化。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工艺流程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e8dce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4.png)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概述大孔吸附树脂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分离纯化技术,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吸附、洗脱、再生和最终纯化等步骤。
大孔树脂吸附法提纯苦楝素的研究
![大孔树脂吸附法提纯苦楝素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1670c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9.png)
大孔树脂吸附法提纯苦楝素的研究王争刚;路绪旺;崔鹏【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08(20)6【摘要】研究了大孔树脂吸附法从苦楝树皮的提取液中提纯苦楝素的工艺条件及参数,并筛选出较为理想的大孔吸附树脂.研究结果表明,S-8型吸附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量明显大于 AB-8 型和 NRA-9 型.该树脂吸附提纯苦楝素的优化吸附条件为吸附温度40 ℃,溶液 pH 值8.0,上柱液质量浓度9.127 mg/mL,溶液流速2 BV/h;优化的解吸条件为:洗脱剂为70%乙醇:水溶液,溶液流速1 BV/h,洗脱剂用量为8倍量树脂体积.在优化条件下,可以得到含量达75.2%的苦楝素提取物,表明S-8树脂对苦楝素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总页数】4页(P1080-1083)【作者】王争刚;路绪旺;崔鹏【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安徽省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安徽省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安徽省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Q946.91;TQ028【相关文献】1.微滤膜分离提纯苦楝素的研究 [J], 王龙德;崔鹏;路绪旺;佟玲;姚路路2.大孔树脂层析-酸性氧化铝吸附法制备蛇床子素工艺研究 [J], 孙士青;史建国;马耀宏;杨俊慧3.大孔树脂吸附分离酶解法苦楝素提取液的研究 [J], 陈杰;何日柳;代晴;崔鹏4.AB-8型大孔树脂分离提纯葛根素的研究 [J], 张江义;卢爱民;张国栋;胡圣虹;帅琴5.静态吸附法选择纯化灯盏花素的大孔树脂 [J], 楼云雁;杭凊;石森林;吴瑾瑾;葛卫红;施玉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色谱分离机制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色谱分离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12f159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7.png)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色谱分离机
制
首先,大孔吸附树脂具有一定的亲合性,可以通过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与目标成分发生吸附。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通常具有多种极性官能团,与大孔吸附树脂之间可以发生氢键或范德华力等作用,使得目标成分能够被吸附在树脂上。
其次,解吸过程是指将吸附在树脂上的目标成分从树脂上脱附出来的过程。
解吸的条件可以是改变温度、pH值或流动相组成等。
例如,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破坏与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目标成分从树脂上解吸出来。
最后,洗脱过程是将目标成分从树脂上完全洗脱出来的过程。
洗脱条件的选择是根据目标成分与树脂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来确定的。
通常使用不同的洗脱剂来与树脂上的目标成分进行竞争吸附,并将其从树脂上洗脱出来。
总的来说,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色谱分离机制涉及吸附、解吸和洗脱三个过程。
它利用树脂与目标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目标成分的富集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HP-20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南山茶花总黄酮的工艺优选
![HP-20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南山茶花总黄酮的工艺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91c3522a580216fc700afd56.png)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HP-20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南山茶花总黄酮的工艺优选作者:尚志春, 宋明明, 史丽颖, 于大永, 唐玲, 王永奇, SHANG Zhi-chun, SONG Ming-ming, SHI Li-ying, YU Da-yong, TANG Ling, WANG Yong-qi作者单位:大连大学药物研究所,辽宁大连,116622刊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年,卷(期):2013,19(7)参考文献(10条)1.王永奇;吴小娟;李红冰药用山茶属植物的研究[期刊论文]-大连大学学报 2006(04)2.Wu X J;Tang L;Lin H J Flavonoids from seeds of Camellia semiserrata Chi.and their estrogenic activity 2008(09)3.林红景;冯宝民;史丽颖南山茶叶化学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9(24)4.张薇薇;于大永;史丽颖南山茶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广西植物 2012(05)5.唐玲;冯宝民;史丽颖山茶属植物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8(10)6.王宝昌;张薇薇;史丽颖南山茶花化学成分的含量分析[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12(06)7.黄志宏;蒋东旭;赖小平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纯化荆芥穗总黄酮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10(09)8.朱欣婷;刘云大孔树脂纯化无花果叶总黄酮[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6)9.林红景;吴小娟;唐前Diaion HP-20富集纯化南山茶种子抗原发Ⅰ型骨质疏松有效部位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房 2009(03)10.海平;苏雅乐其其格蒙药小白蒿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03)引用本文格式:尚志春.宋明明.史丽颖.于大永.唐玲.王永奇.SHANG Zhi-chun.SONG Ming-ming.SHI Li-ying.YU Da-yong.TANG Ling. WANG Yong-qi HP-20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南山茶花总黄酮的工艺优选[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7)。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43bf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4.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一、引言苦皮藤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其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备受关注。
目前苦皮藤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传统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提取等多种方法。
传统的苦皮藤素提取工艺存在提取效率低、工艺周期长、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苦皮藤素的高效提取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酶法辅助提取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工艺环保、提取时间短等优点。
本文将对使用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二、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原理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原理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帮助破坏苦皮藤细胞壁,释放出藤素等有效成分,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一般采用纤维素酶、蛋白酶等酶类辅助提取。
其主要步骤如下:1.原料处理:将苦皮藤材料进行清洗、切碎等处理,以提高酶的作用效率。
2.酶液处理:将经过处理的苦皮藤材料加入适量的酶液,控制温度、pH值等条件,使酶液充分作用于苦皮藤细胞壁。
3.分离提取:将经过酶处理的材料进行提取分离,得到苦皮藤素浸膏。
1. 选择合适的酶种类和用量:不同种类的酶对苦皮藤素的提取效果不同,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酶种类和用量。
一般来说,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可以有效降解苦皮藤细胞壁,提高提取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确定最佳的酶种类和用量。
2. 优化酶液处理条件:酶的作用受到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优化酶液处理条件。
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苦皮藤细胞壁的降解。
合理的处理时间和搅拌速度也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
3. 改进分离提取工艺:对于酶法辅助提取得到的苦皮藤素浸膏,需要进行分离提取。
传统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法、过滤法等,但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
可以考虑引入超声波法、膜分离法等高效分离技术,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率。
经过工艺优化的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c6e02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c.png)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工艺优化苦皮藤素是一种天然提取物,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
传统的苦皮藤素提取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提取时间长、操作复杂、提取效果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酶法辅助提取方法被引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工艺优化过程。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的原理是利用酶的活性,促进苦皮藤素的释放和溶解。
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酶。
常用的酶有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等。
然后,将酶与苦皮藤素混合,进行反应。
通过调节温度、pH值、酶浓度、反应时间等参数,优化提取工艺,使苦皮藤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将苦皮藤质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然后,将苦皮藤素与适量的缓冲液混合,使其pH值保持在合适范围内。
接下来,加入适量的酶,使其浓度达到最佳效果。
随后,将混合物置于恒温摇床或恒温水槽中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摇动或搅拌,以保证酶与苦皮藤素充分接触,并促进反应进行。
反应时间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在1-3小时左右。
反应结束后,用适当的方法将反应液进行分离,获取苦皮藤素溶液。
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对工艺参数进行逐一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一般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进行反应。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酶的变性,从而降低酶的活性;过低的温度则会减慢反应速率。
pH值对酶的活性也具有很大影响,一般选择在酶的适宜工作范围内进行反应。
酶浓度的选择同样很重要,需要根据苦皮藤素含量和提取效果进行合理调整。
反应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提取时间越长,苦皮藤素的提取率越高。
除了以上的参数调整,还可以引入其他辅助措施,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可以增加溶剂的渗透性和物料的可溶性,从而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效果。
微波辅助提取则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苦皮藤素的提取率。
酶法辅助提取苦皮藤素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方法。
HP-20大孔吸附树脂使用说明
![HP-20大孔吸附树脂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449fa9184868762caaed54f.png)
HP-20大孔吸附树脂使用说明货号:M0043规格:250g/500g保存:HP-20大孔吸附树脂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保持在4℃—40℃的环境中,密闭保存,避免过冷或过热,不使树脂失水。
在符合储运要求的情况下保质期为1年。
产品说明:外观白色不透明球状颗粒比表面积500-550m2/g粒度(粒径0.3-1.2mm)≥90%平均孔径75-80Aº湿视密度0.68-0.75g/ml含水率65—75%湿真密度 1.03-1.07g/ml表观密度0.28—0.34g/ml主要用途:中药复方药物提取;尿激酶、氨基酸、蛋白质提取;淫羊藿、生物碱、绿原酸、原花青素、栀子黄色素、孕马尿等成分的提取分离。
树脂性能:该树脂为人工合成的一种高分子大孔吸附剂,特点是利用该树脂能发生吸附、解吸作用,以达到物质的分离、净化目的。
它与活性炭、氧化铝、硅胶等天然吸附剂的作用很相象,但又不同。
它的特点是容易再生,可反复使用。
该树脂是以二乙烯苯为骨架结构的吸附剂,连接在主链上的苯环是一个电子分布均匀的平面,对于一些性质相近的分子和多种环状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且随被吸附分子的亲油性加强而增加。
它近年来在天然产物的分离中,尤其是对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显示其独特效果因而在中草药提取液分离,纯化工艺占有极为重要位置。
该品物化性能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加热不熔,可在150度以下使用。
对有机物选择良好,不受无机盐的影响;再生容易,再生剂可选用水,稀酸、稀碱或低沸点有机溶液如甲醇、乙醇、丙酮等。
外观颜色淡白,给处理操作带来方便,容易观察,而且使用寿命长。
注意事项:a.整个使用过程都要避免机械杂质进入树脂,复杂的原液都要经过严格过滤。
b.该树脂含水量70%左右,需室温保存,严防冬季因含水冻结,将球体涨裂,破坏强度。
c.该树脂应湿态保存,如部分球粒暴露在空气中失水,可用乙醇或丙酮浸渍处理然后使用。
d.使用中断,停用期较长,须将树脂洗涤干净存放,并定期换水已防细菌及有机物污染。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麦中总黄酮的工艺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麦中总黄酮的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90dad114a7302768f993913.png)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麦中总黄酮的工艺作者:黄莎陈庆富黄小燕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3期摘要:以总黄酮为指标,经过动态吸附,探讨提取物溶液浓度、pH值、流速、树脂类型等因素对总黄酮吸附性能及不同洗脱剂(乙醇)浓度、用量对总黄酮洗脱效果的影响,确定分离纯化苦荞麦中总黄酮工艺的最佳参数。
结果表明,大孔树脂D-101的最佳吸附条件为荞麦提取液浓度为0.30 g/mL、pH值为5、吸附流速为4 BV/h;最佳纯化条件为水洗用量80 mL,洗脱剂浓度为50%、用量为90 mL。
最佳吸附条件下,荞麦提取液中总黄酮纯度最高为25.69%。
关键词:苦荞麦;分离纯化;总黄酮;大孔树脂;工艺;参数中图分类号: S517.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3-0303-03苦荞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苦荞种(Fagopyrum tataricum Gartn.),别称苦荞,性喜冷凉气候,适应能力强,宜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生长周期相对较短,约70 d,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凉山、云、贵、晋、冀等处[1-4]。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苦荞的主产区,具有丰富的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是遗传育种及开展其他科研工作所需材料的重要原产地[5-6]。
苦荞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饲、药兼用的植物资源,营养丰富,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癌、抗氧化、护肝、抗炎、抗过敏等具有很好的效果[7-16]。
因此,苦荞麦的消费市场在近几年逐年扩大,其有效成分芸香苷、槲皮素、山奈酚和桑色素等在食品、化妆、医药等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另外,由于苦荞麦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苦荞米茶、苦荞面食、苦荞醋、苦荞啤酒等苦荞麦加工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
但是,由于苦荞麦类黄酮化合物未能实现高效分离纯化,苦荞麦类黄酮的提取至今未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总黄酮的工艺已取得显著成效[17],本试验在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麦中总黄酮的基础上,研究苦荞麦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以期为苦荞麦总黄酮的工业化提取提供基础数据。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常春藤皂苷 C 工艺研究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常春藤皂苷 C 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e365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5.png)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常春藤皂苷 C 工艺研究曾建刚;孙化鹏;阮琴妹;张珉;钟晓红【摘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比较7种树脂对常春藤皂苷 C 的吸附与解吸,筛选出效果最佳树脂,通过动态吸附试验对最佳树脂的上样pH、上样体积、洗脱液浓度、洗脱体积、洗脱流速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HPD -100树脂对常春藤皂苷 C 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最好,HPD -100树脂对常春藤皂苷 C 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体积为6 BV,洗脱液乙醇浓度为80%,洗脱体积为7 BV,洗脱流速为1 BV /h。
%The best macroreticular resin was selected by comparing adsorption and elution performance of seven kinds of macroreticular resin through static adsorption experiment.And purifying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pH and volume of sample loading,concentration of washingsolution,elution volume,and elution flow rate were optimized through dynam-ic state absorbance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PD-100 macroreticular resin had the best adsorption and elution performance.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purification of hederacoside C were sample loading volume on 6 BV,elution vol-ume on 7 BV with 80% ethanol,elution velocity was 1 BV /h.【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43)001【总页数】8页(P53-60)【关键词】常春藤皂苷 C;吸附;洗脱;大孔吸附树脂【作者】曾建刚;孙化鹏;阮琴妹;张珉;钟晓红【作者单位】汉寿县林业局,湖南汉寿 415900;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 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4.3洋常春藤(Hedera helix)为五加科常春藤属的多年生常绿攀援藤本植物,全株均可入药[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 2 标 准品溶液 的制备
图1 苦皮藤种素C的结构
精密称取 苦皮藤种素 C标 准品
1 0 . 0 mg , 用 甲醇定容至 5 0 m L , 摇匀后 得苦皮 藤种素 C标准
品溶 液 。
苦皮藤种油对 黄守瓜 、 菜粉蝶等多种害虫具有拒食作用 , 对赤拟谷盗等储粮 害虫 有较 强 的忌避 作用 , 对 玉米象有 明显 的致死 、 杀卵作用 。大孔吸附树脂 的比表面积较大 , 吸附性 能 良好 , 经不同极性 的洗脱剂洗脱 可 以达到分 离纯化化合物 的 目的 , 具有设备简单 、 操 作方便 、 易 于再生 、 产 品纯度 高等 优
也是重要 的中药 资源 , 民间用其 根皮、 茎皮 、 树叶 防治蔬菜及 各种作物虫害已有相 当长的历史 。研究 表 明, 苦皮藤种 子 中所含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为 4一 H一 一 二氢沉香 呋喃多元 醇酯类化合物 , 其 中苦皮藤种素 C ( a n g u l a t e o i d C ) 是杀虫活性 成分 之 一 “ ,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
中图分类号 :0 6 5 7 . 7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1 3 0 2 ( 2 0 1 5 ) 0 3—0 2 4 6— 0 2
苦皮藤 ( C e l a s t r t  ̄a n g u l a t u s ) 为卫矛科 南蛇藤 属植物 , 别
1 . 1 主 要 仪 器 与材 料
点, 特 别 适 合 天然 产 物 的分 离 纯 化 供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2 . 3 标 准 曲 线 绘 制 精 密 量 取 上 述 标 准 品 溶 液 0 . 0 5 、 0 . 5 0 、 1 . 0 0 、 2 . 5 0 、 5 . 0 0 mL置 于 1 0 m L容 量 瓶 中 , 加 甲醇 稀 释
称苦树皮 、 马 断肠 等 , 广泛分 布 于陕西省 、 河 南省 、 湖北 省等
地 … 。苦 皮 藤 的 根 、 茎、 叶、 果实 、 种子是 天然的杀虫剂 , 同 时
L C一 2 0 A T型高效 液相色谱 仪 ( 日本 岛津 制作所 ) ; S u n — i f r e C l 8 色谱柱 ( 4 . 6 m m×1 5 0 m m, 0 . 5 I . L m) ; C P 2 1 4型分析天 平( 奥豪斯仪器上海有 限公 司) ; S H A—C型水浴恒淠 椐荡器 ( 常州冠军仪器制造有 限公 J ; H P 2 0型大孔树脂 、 S P S z 5型
-
-
—
—
2 4 6- - — —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5年第 4 3卷第 3期
吴鸣建, 李国富, 崔
鹏, 等.HP 2 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皮藤种 素 c最佳工艺[ J ] .江苏农业科 学, 2 0 1 5, 4 3 ( 3 ) : 2 4 6— 2 4 8
d o i : 1 0 . 1 5 8 8 9 / j . i s s n . 1 0 0 2—1 3 0 2 . 2 0 1 5 . 0 3 . 0 8 0
1 . 2 方 法
CH
-
( 3 1 - 1 3
H
1 . 2 . 1 H P L C色谱条件
采用 高效液 相色 谱法检 测苦皮 藤
种素 C含量 , 色谱 流动 相: 甲醇 一水 ( 8 0: 2 0) ; 检 测 波长 :
2 3 2 a m; 柱温 : 2 5 o C; 流速 : 2 . 0 ml Mm i n ; 进样量 : 1 0 I . z L 。
H P 2 0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苦皮藤种素 C最佳工艺
吴呜 建 ,李 国富 ,崔 鹏 ,张海 艳 ,沈 国鹏 , 黄 强 , 赵 天增
( 1 .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 河南郑州 4 5 0 0 0 1 ; 2 . 河南省科学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 , 河南郑州 4 5 0 0 0 2 )
量、 浸膏得率为指标 , 考 察了上样量 、 洗脱 .农度 、 洗脱剂用量等 因素对 HP 2 0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苦皮藤种 素 C效
果的影响 , 确定 了较优工艺参数 。优化工艺为 : 按 H P 2 0树脂与药 材质量 比为 1: 3 . 0上样 , 用4 | D 倍 柱体积 的 4 0 % 乙 醇、 9 0倍柱体积 的 6 0 % 乙醇依次洗脱 。纯化后 , 样 品中苦皮藤种素 C含量提高 7倍多 。此方法简单可行 , 能较好地纯 化苦皮藤种素 C 。 关键词 : 苦皮藤种素 C ; H P 2 0大孔树脂 ; 纯化 ; H P L C
大孔 树脂 均 购 自 日本 三菱 化学 公 司 ; A B一8型 大孔 树 脂 、
D 1 0 1型 大孔 树 脂 均 购 白天 津 市 光 复 精 化 工 研 究 所 ; 甲醇 ,
色谱纯 ( 天津市 四友精细化学 品有 限公 司) ; 乙醇 , 医用纯 ( ’ ¨ 『 乡市三伟消毒制剂有限公 司) 。苦皮藤 种素 C标准 品( 笔者 所在实验室 自制 ) ; 苦 皮藤种子 采 自湖 北省 恩施土 家族苗族 自治州 , 经河南农业大学朱长山教授鉴定 。
摘要 : 对大孔树脂纯化苦皮藤 ( C e l a s t r u s a n g u l a t u s ) 种素 C的最 佳工艺 进行 了研 究。 比较 了大孔吸 附树 脂 HP 2 0 、 A B一8 、 S P 8 2 5 、 D 1 0 1 对苦皮藤种素 C的吸附率 、 解 吸率 , 选 择性能较好 的 H P 2 0树脂进 行研究 。以苦皮 藤种素 C的含
至刻度 。分别取 以上溶液及标准品溶液 1 O
注入液相 色谱
仪 中, 在波长 2 3 2 a m处测 定峰面 积。以溶 液浓 度为横 坐标
( ) , 峰面积 为纵 坐 标 ( Y ) 进 行 线性 回归 , 得 回归 方程 : Y= 1 2 3 7 7 x一 5 3 0 5 . 5 , r = 0 . 9 9 9 9 , 线性范围为 1 ~ 2 0 0 g / m L , 检 出 限为 0 . 5 ̄ g / m L ( S / N =3 ) , 平均 加样 回收率 为 1 0 5 . 8 %, R S D为 1 . 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