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线损统计系统设计方案
电网实时线损及综合评估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概述目前线损计算主要以离线分析为主,工作量大、可信度低。
由于线损结果的真实性无法保证,无法开展线损综合分析评估工作,难以科学合理的制定降损措施。
本方案以实时理论线损和统计线损为基础,通过现状综合评估来掌握线损管理中的关键,通过规划后评估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量化分析。
线损计算依据PMS中的电网模型和营销计量系统中的实时数据,计算方法精确可靠,计算结果真实有效;现状综合评估通过理论线损、统计线损的综合对比,深度挖掘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电网建设改造指明方向;规划后评估通过对电网建设工程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成效的指标对比,评估建设项目技术上、经济上的效果。
方案贯穿线损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以计算机智能解决了管理中人力投入大,效果欠佳的薄弱环节,为各个环节提供有力支撑,使线损管理平台化、常态化、精细化。
二、系统结构图三、解决方案的组成✓电网实时线损计算软件:以电网模型和实时数据为依据,对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进行实时计算与全面监控,达到线损实时化管理的目标,并可自动生成所需的报表。
✓电网综合评估软件:针对电网现状进行综合评估,深度挖掘当前电网存在的问题,给出电网节能空间的量化分析结果。
✓规划后评估软件:通过对电网建设工程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成效的指标对比,给出技术上、经济上的评估报告。
四、解决方案特点1、构建配电网基础数据平台,打通运维与营销的专业壁垒,实现基础数据共享。
2、实现线损指标的实时计算与全面监控,达到线损管理实时化的目标。
3、深度挖掘电网降损潜力,量化分析电网节能空间。
4、规划后评估提供了对电网建设工程实施效果的量化报告。
5、为线损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提供有力支撑,使线损管理平台化、常态化、精细化。
6、依托基础数据平台,进行营配“大数据”分析挖掘,为电网规划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五、典型案例1、永康配电网降损综合评估决策系统2、金华配电网在线评估及规划方法3、嘉兴基于生产管理系统台账数据(线损)计算4、宁海中低压配网理论线损计算软件。
广西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改造建议
统计 所需设 备 台帐 、 数 的设 置 ; 参 统计关 系式设 定模
块用 于对各 类线损 的统计关 系进 行设定 ;配 网线 损
模 块是 专用 模块 , 门负责 配 网分线线 损 的定 义 、 专 售 电量 数据抽 取及线 损统 计 ;数据 录入 可实 现各类 电
广 西 电 力
GU AN GXI E E TRI OW E L C C P R
21 0 0年 2月
Vol N O. 33 1
广西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改造建议
 ̄ g s ‘ n n M o fc to o i ug e t so O i a i n f i o NI di l l
收 稿 日期 :20 — 9 2 ;修 回 日期 :20 —1一 8 09 0—8 0 9 o 2
输 电线路 、 线平衡 率 、 母 主变损 耗 等进行 整个 类别 的
2 1 年 2月 00
Vol N O. 33 1
GUANGXI EL T C P EC RI OW E R
随着 线损 四分管 理 _作 的进一 步推进 ,线损 管 T 理要 求 已从 原 来单 纯 的实 现线 损 基础 统 计 向 “ 、 精
细 ”化管 理方 向发展 ,而线损 统计平 台是实 现线 损 “ 、 ” 精 细 பைடு நூலகம்管 理 的基 础 。广西 线 损 管理 系统 于 2 0 04 年 由广 西 电网公 司 自主 开发 ,0 5年在 广 西 区各 供 20 电局 推广应 用 _ 为早 期 广西 电网公 司线 损科 学管 理 I { ’ 作 出 了很 大贡 献 。然 而 随着线 损管 理要求 的不断 提 高, 原平 台建设 的部分 日常线损 管理 和统 计功 能 、 线 损统 计数据 的采 集方 式 以及 线 损分析 等 功能相 对 单
配电网线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初探
Power Technology︱214︱2017年2期配电网线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初探覃永菊藤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广西 藤县 543300摘要:配电网线损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一个重大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社会所提倡的绿色节能相违背,同时配电网线损也是衡量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因此,为了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损失,节约能源,提高管理水平,电力企业需要对配电网线损进行有效地统计与分析管理。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2-0214-0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力愈发激烈。
为了能够在竞争力激烈的社会中,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技术管理。
配电网线损是指在电力企业在进行电量输送的过程中产生的整体电能的消耗。
根据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其一就是自然线损,其二就是管理线损。
自然线损是指在电力企业在实际电输送中,一定会产生的电能损耗,没有办法可以避免,而管理线损不同,它是指在电运输中由于外界的因素影响,导致的电损耗,例如发生漏电、人为偷电以及一些偏差问题等等。
为了能够有效减小配电网线损,电力企业需要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一些新型科技,来研发一套配电网线损统计分析管理系统,通过对其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对配电网线损的统计以及分析工作效率,制定各项统计报表,准确找出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帮助电力企业领导者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有力依据,从而改善配电网线损情况,减少能源浪费,节约企业成本,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1 目前电力企业配电线损的管理现状配电网是电力网的末端,它拥有电压等级低、与最终用户相连接、线路分布范围广、网上设备种类繁多且复杂特点。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线路损耗一直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难题。
线路损失不仅会造成财务上的损失,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
在当前电力系统正向高压、大容量、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对线路损失进行有效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线损管理系统能够帮助运营人员及时发现线损异常,提高线路的利用率,并优化电网结构,降低线损率,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一套高效的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实现对线路损失的全面监测、分析和管理。
通过挖掘线路损失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1.2 研究意义电力系统线损是指在输电过程中因为电流通过导线会产生导线本身电阻所导致的能量损失。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系统线损问题日益突出。
线损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电力设备的寿命和运行效率,还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加强对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降低电力系统线损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从而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和可靠性。
减少线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能源浪费,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提高电力系统的导电效率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节约能源资源、推动能源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是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线损问题,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及方法、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以及系统性能分析的详细探讨,为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供应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电力输送过程中会引起一定的线损,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电力利用率和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核心功能、系统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到线损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该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结合电力系统的整体特点和线损管理的实际需求,以便实现对电力线损的精准监测、准确分析和有效管理。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模块,明确系统的整体布局和数据流程,同时合理规划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
设计方案还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升级性,以适应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线损管理技术的更新。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异常诊断和管理决策等。
数据采集是系统的核心环节,需要实现对电力线损相关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和传输。
数据分析则是系统的核心处理能力,要求能够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发现线损的规律和特点。
在异常诊断方面,系统需要结合专业的电力知识和线损管理经验,实现对线损异常情况的及时识别和准确诊断。
在管理决策方面,系统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异常诊断的信息,辅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线损管理和优化决策。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相比传统的线损管理方法具有诸多优势。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线损的全面监测和实时管控,避免了传统手工巡检和分析的不足和漏洞。
线损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发现线损的潜在规律和隐含问题,提高线损管理的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该系统能够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线损管理系统还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产生积极影响,对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而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消耗掉的电能,包括电阻、电缆和变压器等设备损耗、线路本身导致的漏电和雷击等情况。
线损率是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效益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合理地管理电力系统线损是近年来电力公司普遍面临的难题。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分析。
一、需求分析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分站、变电站、变压器等设备的损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算出损耗率等重要指标,并进行分类管理和存储。
3. 预警处理:在线损率或设备损坏率等达到预警指标时,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案。
4. 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界面,直观地展示线损率、各设备损耗率等关键指标,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系统运行情况。
5. 统计报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等各种统计报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系统设计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设备损耗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该模块可以通过与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等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采集到的数据包括设备损耗情况、电能使用情况等,需要通过数据采集接口传递至下一步处理。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并计算出损耗率等关键指标。
该模块包括数据清洗、预处理、分析、计算等步骤,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针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本模块应该有对应的算法和程序实现。
3. 预警处理模块预警处理模块用于在出现线损率或设备损耗率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案。
通过与数据处理模块的链接,可以实现数据预测、异常检测等功能,及时发现问题。
5. 统计报表模块统计报表模块用于生成日报、周报、月报等各种统计报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线路的损耗问题成为了电力系统运行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及电力系统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决策理论为基础,对电力系统的线损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的一种系统。
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线损: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线损情况,包括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等。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线损异常情况,为后续的线损分析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管理线损: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还能够对线损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指导线路的规划、调度、运行等环节,提出线损减少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以降低线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益。
1. 数据采集: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数据的采集问题。
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方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感器、智能仪器等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
要考虑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得出有用的信息。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清洗、分析等环节。
还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智能决策: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智能决策算法,通过对线损数据的深入分析,实现对线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这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设计相应的智能化决策模型和算法。
4. 系统集成: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集成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实现系统的高效集成和协同运行。
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设计
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设计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网输电损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的节约,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模块和应用价值。
一、设计原则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应能准确采集、监测并记录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异常情况,优化运行方案。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系统应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统计图表,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和损耗情况。
3. 优化决策支持: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应能提供科学、合理的优化决策支持。
通过利用系统内部的优化算法和模型,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优化决策方案。
二、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模块:这是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负责实时采集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电表等设备来实现。
2. 数据分析模块:这个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生成报表和统计图表。
通过数据分析模块,用户可以了解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状况,以及损耗情况。
3. 优化决策模块:这个模块是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
它利用预测分析和优化算法,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运行方案。
通过优化决策模块,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减少电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预警与报警模块:这个模块负责监测输电线路的异常情况,并在必要时发出预警或报警信息。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输电线路的故障,避免损失扩大。
5. 管理与维护模块:这个模块负责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包括用户权限管理、设备管理、数据备份等功能。
通过管理与维护模块,用户可以对系统进行灵活的配置和维护。
三、应用价值1. 减少输电损耗:电网输电损耗优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输电线路的问题,从而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一、引言电力系统的线损是指在输电和配电过程中由于电能转换、传输和分配所产生的损耗和浪费。
线损率高不仅会减少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一套完善的线损管理系统,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线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包括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分析算法、系统架构设计和实施策略等内容。
二、系统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线损管理系统的基础,主要负责采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供电点的用电量、电流、电压、功率因素等信息,以及输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振动等数据。
还需要实时采集天气信息、电力市场价格等外部环境数据。
在数据采集方面,可以利用GPS、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获取。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主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析,通过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线损因素。
采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模糊逻辑、人工智能等方法,发现异常数据和线损点,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3. 线损监测与预警模块线损监测与预警模块主要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利用智能预警技术提前预警并及时发现潜在的线损风险,对导致线损的设备和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使损失最小化。
4. 线损诊断与治理模块线损诊断与治理模块通过对线损的定量分析和成因分析,诊断出导致线损的具体因素,并制定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线损问题,采用线路优化、设备更新、负荷平衡、技术改进等手段,降低线损率并提高系统效率。
5. 数据展示与报表模块数据展示与报表模块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现分析结果、系统运行情况和决策建议,并支持用户定制化需求,实现多维度、多样化的数据展示功能。
可以通过报表输出的方式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数据分析算法1. 负荷预测算法负荷预测是准确衡量供需关系和优化配电计划的必要手段。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线损管理系统”)是一种针对电力系统中线损的实时监测、分析、统计和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线损指电能从发电站到用户端的传输中所损失的能量,它是一个重要的运行指标,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线损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系统框架线损管理系统的框架主要包括前端采集、数据处理、报表输出、维护管理和系统安全等模块。
前端采集是通过传感器、电能表等设备实时采集电能质量、电压、电流等数据,将数据传输至后台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统计等操作,生成报表和图表进行展示和输出。
报表输出模块将数据通过文档、表格等形式输出。
维护管理模块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进行支持,包括系统运行情况检测、异常处理、系统日志管理等。
系统安全模块是对线损管理系统进行安全保障和管理,采用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等措施,保障系统的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实时监测和分析线损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实时监测和分析。
该系统通过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全过程监控,对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负荷变化等状况进行预警。
该系统将监测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完成数据清洗、计算、归档、统计等工作,生成健全的实时分析报告,为运营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三、系统性能线损管理系统的性能是保证系统功能稳定和性能优越的基础。
因此,系统性能设计需要考虑各方面的要求。
首先,系统需要具有高速高效的采集、处理和输出能力,保证数据的及时性。
其次,系统需要高可靠性,采用备份、容错、自动恢复等技术,确保系统运行的连续性。
最后,系统还需要拥有高安全性,以对系统数据进行保密、授权、备份等措施,保障系统安全。
四、用户界面线损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是提供用户操作和数据输出的主要平台,其设计需求包括易用性、友好性、可扩展性和美观性。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建立电力线路的模型,对电力线路的线损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管理的系统。
线损是指电力在输送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能量损失,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指标。
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系统功能设计:1. 实时监测功能:通过对电力线路上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电流、电压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给管理系统。
2. 数据分析功能:系统能够对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线损率计算、异常数据识别等,进一步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3. 报表生成功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系统能够生成相应的报表,包括线损率、异常数据、线路负荷等信息的报表。
4. 线损管理功能:根据线损分析结果,系统能够对电力线路进行线损管理,包括线路优化设计、设备检修等,以降低线损率。
三、系统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电力线路上的电流、电压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2.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线损率计算、异常数据识别等。
3. 数据库技术: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对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存储,方便后续的查询和报表生成。
4. 界面设计技术:设计友好、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询。
四、系统实施方案:1. 硬件设备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备,并进行布置和安装。
2. 软件开发与集成: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并与硬件设备进行集成,建立起完整的线损管理系统。
3. 测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测试,并对系统进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4. 培训与推广:对系统的用户进行培训,推广系统的使用,以确保系统能够得到有效地应用。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进行实施。
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进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及时监测线损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能源利用效率。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电力系统在输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也就是线损问题。
线损不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电力系统的线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意义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线损是电力系统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其能量损失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通过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可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线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线损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可能引发故障和事故。
而通过线损管理系统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线损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1. 数据采集模块。
设计一个高效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线损情况。
包括采集电力系统的负载、损耗、温度、电压等数据。
2. 数据处理模块。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关键信息,如线损率、线损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等,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异常监测和预警模块。
建立一个完善的异常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察觉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通过预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4. 线损管理决策模块。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形成线损管理的决策支持,包括线损原因的分析、线损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5. 数据可视化模块。
将处理得到的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线损问题,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挑战1.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电力系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着线损管理系统的效果。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复杂性。
电力系统的数据量大,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
线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线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线损是电力系统一项主要的经济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而且可以反映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通过计算理论线损,可以界定实际线损中不明损耗的范围和降损的空间,从而制定相应的降损措施;对于配网而言,理论线损计算的结果是制定年、季、月线损指标的依据,是降损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此外,理论线损计算的结果也可为网络规划、改造以及电容补偿、网络调压、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理论线损的计算工作,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任务繁重。
如果是人工计算,多数情况下只能对简单线路进行粗略计算,而对于复杂线路就难以处理。
因此,有必要采用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将复杂的计算工作转变为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充分提高计算工作的效率,为实现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基于图王软件公司的Visual Graph图形系统,我公司开发了理论线损计算与综合管理软件产品,满足不同的供电企业对线损计算与管理的各项要求。
该系统涵盖了图纸管理、理论计算、线损统计与分析等功能,尤其是图纸管理中强大的绘图功能,使得电力行业最通行的“语言”-电气接线图,成为主要的用户界面,结合多种算法,令原本抽象的理论计算变得非常直观,容易操作。
此外,基于接线图,还能够扩展出许多实用的功能,如停电通知、设备台账统计等。
考虑到供电局内部对于数据的共享要求,软件基于网络和大型数据库平台进行设计,在局内部的局域网、或者通讯条件更加恶劣局与供电所之间,都可以稳定的运行。
系统结构图:一、基础数据管理1.部门结构设定编辑修改供电局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
2.线路分配将变电站的出线分配到指定的所属供电所,明确各个供电所所管理的线路,建立对应的统计关系。
二、图纸管理1.设备基本参数把绘图过程当中将要用到的电力元件的型号、基本参数输入系统,为以后绘图时选取相对应的元件型号做准备。
系统数据库中录入了主要设备的基本参数,用户可以直接调用;对于不常见的设备或者定制的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此模块进行添加。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是民用工业经济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力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路损耗是指电网输配电过程中,由于电线电缆的电阻发生的能量损耗所造成的损耗。
合理的线路运行及合格的线路设备及负载的合理调整来减少线损。
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在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并弥补运行中不充分的对各个节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漏损的掌握,通过建立科学的线路损耗管控体系,精确量测线损情况,建立完备的线损检测机制,从而实现电力站点运行的精益化、高效化、节能化目的。
一、系统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线损管理系统设计要以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电力站点的高效、经济运行,达到最佳的电力利用。
2、实用性原则系统设计应满足运行管理的实际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具有操作性、实际可行性和可扩展性。
3、可行性原则对于所设计的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避免开发阶段中所追求的协同步调发生极大变化。
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
4、可操作性原则在系统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操作者的操作方式,使其得到便捷、易行的操作体验和操作效率。
(一)系统架构设计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线损数据采集、线损数据处理、线损查询分析等模块。
系统是基于电力云服务平台的,其构架形式较为宽松,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方式,实现了数据管理、业务处理和信息展示的分离。
(二)系统功能设计1、线路损耗数据采集与处理该模块通过合理、准确的数据采集工具实现对电网线路运行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与掌控。
通过自动化设备、GIS技术、遥控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各个阶段的数据采集,对线路损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性进行有效掌控。
2、线路损耗统计分析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块,实现对线路损失的统计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线损计费机制。
在得出合理的电网运行方案后,将其整合进统计模块,并通过监测模块与用户共享。
电力线路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线路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我国电力行业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如今,大多数电力供应企业所采取的线损监测方法为:电能表定时上传用户用电数据至电网管理平台,由工作人员分析是否存在线损超标的情况,若发现该台区内存在线损超标情况,电力供应企业会派出工作人员在该台区内进行逐点排查,找出线损超标原因。
目前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绝大多数的智能型电表在长时间的运行后,时钟基准会发生偏移,造成电表的用电数据上传时间点相差很大,从而导致所计算出的线损率与实际线损率相差较大;在已知线损超标的情况发生后,现有平台缺乏对故障点定位功能,人工排查费时费力。
随着电力计量系统的建设和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有效加强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监测;定位线损引言反窃电在线监测算法在已知线损分台区统计结果的前提下,分析影响电网线损波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核定线损指标的方式,对反窃电异常参量进行准确定义。
在控制线损率数值波动行为的同时,尽量避免用户窃电行为的发生。
1线路线损问题1.1同期线损简述电网企业对线损进行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线损统计。
线损主要分为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
理论线损也称为技术线损,是电能在电网中经输配线路或公用设备上传输而产生的损耗,此部分损耗不可避免,可通过提升网架水平进行治理,但提升空间较小。
而管理线损是电网企业在线损管理中存在失误而导致的电能损耗,理论上可以大幅度降低。
目前线损治理工作重点关注降低管理线损方面。
1.2线损波动的主要因素分台区内的线损率波动影响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几类,分别如下:1)电量失真。
在电网供电台区内,引发电量失真行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电量计量装置的统计能力失真,一般来说,在此情况下,抄表结果失去真实传递的能力,且由于临时电表的使用行为并不规范,所以用户窃电行为时有发生。
2)供、售电端电量抄表不能保持同期状态。
对于线损分台区而言,供、售电端电量抄表不同步是一种多发性原因,随着电量传输能力的增强,供电端电量、售电端电量的不同步状态也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电网公司全网统一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方案
电网公司全网统一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方案为全面掌握电网区域内各级电网的技术线损情况,了解全系统技术线损和非技术线损的比例构成,进一步加强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析与技术线损管理工作,提高电网管理水平,电网将进行一次全网范围统一的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工作综合性强,覆盖面广,为做好电网公司的降损节能工作,加强线损管理责任,明确线损计算工作内容及流程,请各单位严格按照公司的时间要求开展工作。
电网公司及各供电局应严格按照以下工作内容开展线损计算工作。
一、线损理论计算原则本次线损理论计算应遵循中国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两个企业标准:(1)《线损理论计算技术标准》;(2)《线损理论计算软件技术标准》。
二、线损理论计算范围本次线损理论计算范围:(1)35kV及以上电力网:35kV及以上交流线路及变压器;(2)20kV配电网:20kV交流线路及公用配电变压器;(3)10kV配电网:10kV交流线路及公用配电变压器;(4)6kV配电网:6kV交流线路及公用配电变压器;(5)0.4kV低压网:0.4kV及以下电力网;(6)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各省区计算范围以结算点划分范围为原则,部分交叉环节各省区做好协调并落实相关方案,避免重复计算。
三、线损理论计算软件本次线损理论计算软件不统一,但计算方法必须是中国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线损理论计算技术标准》中所推荐的方法。
0.4kV及以下电力网拟采用典型台区法,要求各地市局选用典型台区不得低于技术标准中的9个。
四、线损理论计算方式五省区均采用典型日方式计算五、选择代表月(日)的原则(1)电力网的运行方式、潮流分布正常,能代表计算期的正常情况,负荷水平在年最大负荷的85-95%之间;(2)代表日(月)的供电量接近计算期的平均日(月)供电量;(3)计算期有多种接线方式时,应考虑多种对应的形式;(4)气候情况正常,气温接近计算期的平均温度;(5)代表日(月)负荷记录应完整,能满足计算需要,一般应有电厂、变电所、线路等一天24小时正点的发电(上网)、供电、输出、输入的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电压以及全天电量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电网公司线损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广西电网公司生技部广西玉林供电局广西能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二○○四年一月十日目录1.项目背景 (4)2.系统设计思路 (4)3.系统的设计及技术要点 (5)4.系统的功能描述 (9)5.设计工具的选择 (14)6.系统的开发计划 (16)7.系统试点地区 (16)1.项目背景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是电力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
它是自发电厂出线起至用户电度表止所发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
线损率反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是各级供电企业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管理办法》及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线损管理标准的要求,为适应电力企业走向市场的需要及商业化运营要求,强化公司各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将线损率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统计和分析工作应做到:网损和地区线损中的送变电线损分析按分压、分线进行,配电线损的分析按分区、分站、分线、分台区进行,并分别与其相对应的线损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以掌握线损电量的组成,找出送变配电系统学薄弱环节,明确降损的主攻方向。
目前公司各供电局的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统计基本上是用Excel表格进行,不但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统计结果不准确,不及时,严重影响线损分析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开发一套完整、统一、准确、快捷、基于新平台、网络化的线损统计系统,对提高公司线损管理科学水平,实行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分析考核,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减少不明电量损失,促进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系统设计思路《广西电力公司线损统计系统》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公司线损管理业务流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建立新平台,开发线损统计高级应用程序,与现有的各类信息管理数据库如广西电网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用电营销MIS系统等数据库进行无缝互联和有效集成,挖掘融合各数据库中与线损统计相关数据,实现数据信息跨地区、跨系统、跨平台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
该系统采用离线和在线相结合,采集各发电厂、变电站、开闭所、配电专变、公变配电、各类客户等关口表计数据作为供售电量参数来进行线损统计、分析。
具有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统计、变电站母线电量不平衡计算、线损异常报警、线损综合分析、查询等功能。
《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线损统计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将有效地提高公司线损统计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为线损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系统的设计及技术要点3.1. 主要关键技术的研究3.1.1.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线损统计的自动化研究利用现有电力计算机网络,实现准确、快速、全面的线损在线和离线统计分析。
3.1.2.电能计量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变电站电能计量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3.1.3.关于多个业务系统软件相互整合的研究研究现存的多个业务系统软件如何灵活进行数据的整合。
3.2. 设计架构的选择3.2.1.网站结构:线损系统的用户群将分布在区级机关、地级供电局、变电站,地域广阔,因此应该选择维护、更新容易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所有的程序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客户端只需要安装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以及直接从服务器下载一些插件即可立即使用系统,无需任何配臵,客户端无需维护。
所有功能模块全部都用网页形式实现,用户容易接受。
3.2.2.多级的网站结构:每一个级别(区级、地市级、县级)一个网站,保证本地的线损统计一定能正常进行。
3.2.3.异步消息技术保障多级系统的无缝衔接:区级、地级、以及以后的县级线损系统都需要紧密连接起来,直接在系统中上传报表、下发命令,因此需要稳定的数据传输保障。
利用异步消息队列技术,可以保证在基础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仍能保存数据命令,等待网络恢复后再自动(无需人工再次干预)发送数据。
3.2.4.采用组件化的设计方法保障系统可以被动态调整:组件化的程序,使得系统能在运行时进行局部更新、调整而不影响用户使用。
3.2.5.分布式的程序框架保障系统可扩展性:由于线损系统涉及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整合,并且在不同级别的线损系统之间其实也是一种整合,而分布式的组件设计便于衔接分布在其它计算机上程序,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另外也更方便进行系统迁移与更新。
3.2.6.硬件系统架构如图一所示:应用服务器WEB 服务器公司本部用户其他业务系统(例如能量管理系统)其他业务系统(例如营销MIS 、能量管理系统、用电监测系统公司本部局域网供电局局域网应用服务器 WEB 服务器实时采集服务器 电力广域网供电局用户光纤/电话网表计采集设备 变电站用户变运管理所供电局公司本部 图一、硬件系统架构变电站电能表变运管理所用户安全隔离设备安全隔离设备3.2.7.软件系统架构如图二所示(仅以公司本部、地区供电局为代表,县级做法类似):图二、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注:1、虚线部分表示以后要做的接口;2、选择一、二、三是变电站的电量数据发送到管理站点的可选择方式)3.2.8.硬件平台的选择:为了系统能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考虑,建议每个应用站点配臵1台PC服务器,作为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三种应用同时在一台机器上运行),以后系统功能扩展对硬件有更高的需求后,可以再添加两台机器,实现每台机器负责一种服务,以提高计算能力。
建议服务器配臵Intel Xeon 2.8G以上CPU、2G以上内存、Raid磁盘阵列。
因此,每个供电局需要配臵1台PC服务器,公司本部需要配臵1台PC服务器。
3.2.9.软件平台的选择:选择最新的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IIS6作为WEB服务器。
Windows Server 2003 基于 Windows 2000 Server的核心技术构建。
Microsoft .NET 已与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紧密集成。
它使用 XML Web 服务使软件集成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离散、组件化的应用程序通过 Internet 互相连接并与其他大型应用程序相连接,使系统的整合更为方便。
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都比2000 版本有了不少提高。
Windows Server 2003 内臵的应用程序服务,如 、事务监视、消息队列和数据访问,减少代码编写工作量。
所有这些优点,都在改进的Windows 服务器内核结构中实现并构成了 .NET 的基础。
4.系统的功能描述系统分为供电局和公司本部两部分。
4.1.供电局分系统主要功能如图三所示:图三、供电局分系统功能模块4.1.1.基础资料设臵:变电站资料、电压等级、分区划分资料、大用户资料。
4.1.2.设备台帐注册:变压器资料注册、线路资料注册、表计注册(各级别操作员分别注册其管辖范围内的关口表)、CT、PT的设备资料注册、设臵关口表和对应CT、PT的绑定关系。
4.1.3.各种统计的计算关系设臵4.1.3.1.分线线损统计关系式4.1.3.2.分压线损统计关系式4.1.3.3.分区线损统计关系式4.1.3.4.分台区线损统计关系式4.1.3.5.母线平衡统计关系式4.1.3.6.站用电量关系式4.1.3.7.变压器损耗关系式4.1.3.8.购电量关系式4.1.3.9.售电量关系式4.1.3.10.网供电量关系式4.1.3.11.线路送电量关系式4.1.3.12.线路售电量关系式4.1.4.数据上报公司的接口:将数据传送到公司本部的软件数据通道。
4.1.5.系统扩展接口:为以后与其他业务系统相结合,从中提取相关图四、本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关系4.1.6.数据采集图五、数据采集模块构成4.1.6.1.实时数据采集:在管辖范围内的变电站建立采集终端,通过光纤将所有相关电量表数据发送到公司主站。
4.1.6.2.从营销MIS提取用电量数据。
4.1.6.3.人工数据采集:变运管理所、变电站直接拨号到供电局分系统,通过浏览器人工录入相关电量数据。
4.1.7.线损统计:根据用户的选择,按照设臵好的线损计算关系统计不同线路、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台区的实测线损;母线平衡线损计算;主变损耗计算;对于具体的某份统计,可以做出分析并在系统中记录下来。
4.1.8.报表管理:4.1.8.1.利用统计的结果产生各种年、季、月报表(例如月末24点抄表电量情况、变电站母线平衡表、月度线损波动分析表等)4.1.8.2.将报表直接上报到公司本部4.1.8.3.打印报表4.1.8.4.将报表导出到Excel4.1.9.综合查询4.1.9.1.按时间段对分压、分区、分线线损、母线电量平衡指标(不平衡率、合格率)、10kV线损率>=7%比例、主变损耗进行查询4.1.9.2.高耗设备的查询4.1.9.3.利用折线、柱形等统计图将统计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4.1.10.智能分析4.1.10.1.诊断分析系统:基于系统的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决策支持分析报告,提高系统的智能性。
4.1.10.2.专家分析系统:根据实时采集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实测线损,对线损超标的线路作定性、定量、定位的分析,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
4.1.11.权限管理:管理用户名、密码,设臵用户的使用权限等。
4.2.公司本部分系统主要功能如图四所示:图六、公司本部系统功能模块4.2.1.基础资料设臵:电压等级等。
4.2.2.供电局数据上报接口:与各地供电局进行交换数据的软件数据通道。
4.2.3.中调所数据上报接口:接收中调所数据的软件数据通道。
4.2.4.线损统计:利用中调所、各个供电局的上报数据,分压统计网区内的线损。
4.2.5.报表管理:4.2.5.1.利用各个供电局的上报数据,统计产生各种年、季、月报表(例如月末24点抄表电量情况、变电站母线平衡表、月度线损波动分析表等)4.2.5.2.打印报表4.2.5.3.将报表导出到Excel4.2.6.系统扩展接口:为以后与其他业务系统(例如广西电网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相结合,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做好软件接口准备。
图七、本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关系4.2.7.综合查询:4.2.7.1.按时间段对分压、分区、分线线损、母线电量平衡指标(不平衡率、合格率)进行查询、可查询地区供电局的各种数据,例如10kV线损率>=7%比例、主变损耗4.2.7.2.高耗设备的查询4.2.7.3.利用折线、柱形等统计图将统计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4.2.8.智能分析4.2.8.1.断分析系统:基于系统的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决策支持分析报告,提高系统的智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