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研究简介

合集下载

软土地区超深竖井设计关键技术

软土地区超深竖井设计关键技术

软土地区超深竖井设计关键技术【摘要】以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试验段)为依托,对于云岭竖井设计总体方案进行了介绍,并对软土地区超深竖井设计所面临的实施工艺、基坑稳定性、深层承压水、变形控制等技术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超深地墙承压水圆井明挖逆作10.引言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是上海市深层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先行段。

工程建成后,可实现系统提标、排水防涝、初雨治理三方面核心功能,拓展和丰富治水手段。

主隧道工程西起绿地,东至福建北泵站,全长约15.3km,管道内径10m,采用盾构法施工,沿线设置8处综合设施及竖井,竖井兼做盾构工作井,深度均大于50m。

试验段工程为苗圃~云岭西段一级调蓄管道及配套综合设施,一级调蓄管道总长度约1.67km,配套苗圃及云岭2座竖井及综合设施。

管道采用盾构法实施,自苗圃竖井始发,至云岭竖井接收,其中苗圃竖井深度达56.3m,云岭竖井深度达57.84m。

图1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总图本文依托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试验段)云岭竖井的设计过程,对上海饱和软土地区超深竖井的实施工艺、基坑稳定性、深层承压水、变形控制等技术难点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为本工程后续区段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1.工程概况1.1总体概况试验段工程云岭竖井位于普陀区苏州河北岸,规划真光路以东、光复西路以南。

竖井内径30m,深度57.84m,竖井外圈为综合设施,最大开挖深度约33.8m。

1.2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勘察揭露165.3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属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全新世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分布较稳定,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

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可划分为12个主要土层,其中第②、第⑧、第⑨层可分为2个亚层,第⑨2、第⑾、第⑿层含1个夹层,第⑩层含2个夹层;缺失上海市统编地层第⑥层暗绿色硬土层。

图2地质剖面图场地内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⑦、⑧2及⑨层⑩夹层⑾层(⑧2及⑨层连通),根据上海地区经验,承压水水位一般低于潜水位,年呈周期性变化,埋深3.0~12.0m。

苏州河、淮河、辽河案例分析

苏州河、淮河、辽河案例分析

1 苏州河 (3)1.1 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4)1.1.1 地理位置 (4)1.1.2 地形地貌 (4)1.1.3 气候 (4)1.1.4 水文条件 (5)1.1.5 社会经济情况 (5)1.2 苏州河水质变化情况 (6)1.2.1 水质分析资料来源 (6)1.2.2 苏州河水质指标变化 (6)1.2.3 水质沿程变化 (9)1.2.4 几个重要指标比值的变化 (11)1.3 污染成因 (12)1.4 苏州河治理阶段 (15)1.4.1 第一阶段 (15)1.4.2 第二阶段 (16)1.4.3 第三阶段 (18)1.5 苏州河水环境治理及保护对策 (18)1.5.1 工程措施 (18)1.5.2 非工程措施 (20)1.6 经验及借鉴 (20)1.6.1 经验 (20)1.6.2 借鉴 (21)2 淮河 (23)2.1 自然地理 (24)2.2 社会经济 (24)2.2.1 农业情况 (25)2.2.2 工业概况 (25)2.2.3 交通运输 (25)2.2.4 发展优势 (26)2.3 历史及现状水质情况 (26)2.3.1 20世纪80年代水质状况 (26)2.3.2 20世纪90年代水质状况 (27)2.3.3 21世纪初淮河流域水质状况 (28)2.3.4 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排污量状况 (28)2.4 淮河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31)2.4.1 水资源开发利用过高是淮河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31)2.4.2 工业污染依然严峻,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32)2.4.3 城镇生活污染不可忽视,城市化进程加快,缺乏相应的治理措施 (32)2.4.4 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淮河流域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 (33)2.4.5 淮河流域重要湿地面临的生态威胁 (34)2.5 淮河水治理治理 (35)2.5.1 淮河治理方法及成效 (35)2.5.2 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6)2.5.3 提出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7)2.6 淮河水治理评价 (39)3 辽河 (40)3.1 自然概况 (41)3.1.1 地理位置 (41)3.1.2 地形地貌 (41)3.1.3 气候及水文条件 (41)3.1.4 水系组成 (44)3.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47)3.3 水质情况 (48)3.3.1 总体状况(十五完成后) (48)3.3.2 河流水质情况 (49)3.3.3 湖泊(水库)水质及营养状况 (51)3.3.4 分区地表水水质达标评价 (52)3.3.5 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53)3.4 污染原因 (54)3.4.1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苏州河西闸建设效益及影响分析探讨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苏州河西闸建设效益及影响分析探讨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苏州河西闸建设效益及影响分析探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虹口 200083)摘要:建立太湖流域一维数学模型,采用一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组—圣维南方程组来模拟河网水流运动,计算分析吴淞江工程及吴淞江工程苏州河西闸在下游遭遇除涝设计暴雨时的建设效益及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除涝设计暴雨下,吴淞江工程实施后流域和上游区域的防洪除涝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苏州河西闸的建设对上游没有不利影响。

(2)吴淞江工程的建设总体上有利于上海市防洪排涝能力提高,特别是在上海市遭遇区域设计20~30年一遇排涝标准时,其效果显著。

关键词:太湖流域;吴淞江工程;苏州河西闸;效益及影响1引言吴淞江工程穿过江苏省阳澄淀泖区低洼地区和上海市嘉宝北片水利控制片的腹部地区,是流域新增的太湖洪水外排通道[1-2]。

为合理安排流域洪水与区域涝水,统筹上下游防洪除涝需要,吴淞江工程总体布局中规划建设苏州河西闸。

苏州河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的重要排涝通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的高度发达与脆弱的防汛体系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

苏州河西闸既是吴淞江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市苏州河防洪除涝体系的重要节点。

因此,开展苏州河西闸建设效益及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区域概况苏州河西闸闸址位于苏州河与蕰藻浜交汇处东侧,是上海市一江一河中苏州河上的重要控制建筑物。

苏州河指吴淞江蕰藻浜分叉口以下段河道,西起吴淞江蕰藻浜交界处,东至黄浦江,全长40km左右,流经青浦区、嘉定区、闵行区、普陀区、长宁区、静安区、黄浦区、虹口区等多个区,横穿上海市中心城区[3]。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河口和杭州湾之间,太湖流域的下游,区域地势低平,平均高程约4m左右,境内河网密布,为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高程仅2~3m,中心城区局部洼地高程仅2.5~3.0m。

全市分成14个水利片区,其中,苏州河是上海市嘉宝北片、蕰南片、青松片和淀北片的片外河道。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了《苏州河段深层排水 调蓄管道系统工程规划》,2017年6月28日苏州
河深隧工程(试验段)开工,表明上海的排水深隧系 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目前作为主体工程的苏州河 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以下简称苏州河深 隧工程)正处于项目建议书阶段,为系统论述该工 程建设的必要性,特撰写本文,与业内专家学者交 流商榷。
2019年2月第2期
D01:10.16799/ki.csdqyfh.2019.02.027
城市道桥与防洪
防洪排水105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建设的 必要性分析
汉京超,徐文征,曹晶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摘要:为有效应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提标、内涝防治及面源污染控制等问题,上海规划建设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 蓄管道系统工程(简称苏州河深隧工程)。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影响面广,同时国内尚未有排水深隧工程的建成案例,因
此从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需要、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国际化大 都市水环境治理的需要、满足智慧城市精细化设计和管理的需要、树立深隧技术解决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示范等角度
出发.系统论述了苏州河深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建设苏州河深隧工程依据充分、效益显著、意义重大、影响深
2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
2.1《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公示稿),上海的城市目标愿景是努力把上海建 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 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为此规划提出,要建设更可持续 的韧性生态之城,包括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建 成能有效抵御突发性灾害气候的现代化城市防汛 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和改造城镇雨水系统,以及 提升水环境质量等。而苏州河深隧工程作为提高 城市排水防涝标准、完善防汛除涝保障体系,以及 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依托工程,其 建设需求迫切、工程意义显著。

苏州河网体系规划

苏州河网体系规划

苏州市河网水系总体规划【发布日期:2008-3-13】【作者: admin 】【来源: 市水利局】【字体大中小】苏州市河网水系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1. 制订一个集水环境、水资源、防洪安全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河网水系规划,为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水利和环境条件。

2. 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依法管理河道提供依据。

第2条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河道功能,因地制宜健全河网布局,优化配置河湖资源,理清搞活河湖水系,建立和恢复苏州自然、和谐、优美的水乡特色,推动和促进苏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规划要点1. 健全河网水系布局2. 划分河道等级3. 科学确定河道功能4. 划定河道蓝线范围5. 河道景观规划原则确定及河道COD Cr、氨氮总量控制指标第4条规划范围北部以望虞河为界,南边以太浦河为界,西边以太湖为界,东部以长江为界,规划区面积6824 km2。

我市望虞河以西、太浦河以南地区需结合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杭嘉湖区治理另行制订规划。

在上述规划区范围内,根据城市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四个不同规划工作要求的规划层圈:第一圈覆盖整个规划范围,约6824 km2;第二圈以苏州市绕城高速公路为界,约1100 km2;第三圈北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界、西及南以运河为界、东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界,约75 km2;第四圈为古城区,约14 km2。

第二章规划目标第5条规划目标通过河网布调整、河道整治,形成“通江达湖、大引大排” 水系格局,为实现“引排通畅、防洪安全、功能达标”提供基础条件。

规划区内河道规模满足区域50年一遇防洪标准和20年一遇排涝要求。

其中第二规划层圈内的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区、相城区及浒关片区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第三规划层圈内满足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以截污治污、控制污染总量为基础上,全面改善河网水环境。

规划的编制将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依法管理河道提供依据。

第6条规划水平年规划基准年为2003年;规划近期水平年为2010年;规划远期水平年为2020年。

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简本(报规土局20120210)

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简本(报规土局20120210)

综合说明1 绪言1.1 工程概况长宁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绝大部分面积位于苏州河以南,处于上海市水利分区综合治理规划中的“淀北片”。

为解决长宁区西部地区的排水出路,缓解长宁西部地区的乃至整个淀北片的防汛压力,改善长宁西部地区河网的水质,《上海市长宁区水系综合规划》(2010.7)提出沿外环线西侧新开外环西河工程,北通苏州河、南接北夏家浜(工程位置见图1.1-1)。

外环西河图1.1-1 外环西河工程位置图2002年6月14日,上海市水务局以沪水务[2002]441号文通过了《上海市长宁区水系综合规划》的行业审查。

1.2 设计过程2007年12月,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编制完成了《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项目建议书》,2008年4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008年8月,我院与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组成联合体,参加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设计(勘察)投标并中标。

2009年6月我院编制完成了《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9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工可报告进行了评审,2011年09月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外环西河河道及泵闸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详见附件)。

工可评估报告主要意见为:工可报告对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述充分,建设条件分析清楚,与区域有关专业规划衔接较好,在工程选址、工程任务和规模、总体布置以及工程结构等方面基本可行,满足有关编制规程的要求;建议对泵闸布置、地铁保护、地基处理等方面在下一阶段做进一步深化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泵闸排涝对苏州河通航安全影响;2.下阶段就地基处理做进一步优化论证;3.下阶段详勘中需强调河道土方开挖对地铁2号线的影响;4.下阶段对电气和金属结构做进一步优化。

根据工可审批意见,2010年5月,业主单位委托河海大学开展水工物理模型实验,2011年5月,业主单位组织专家对该物模试验进行了验算。

guideline of landscape

guideline of landscape

2009.03Impression of Suzhou River Guidelines for Landscape design along Suzhou river in Changning district——长宁区苏州河沿线景观设计导则苏州河印象设计背景及原则1.设计背景2.设计原则3.总体设计概念景观设计导则1.导则结构2.特殊要素导则2.1滨河空间2.2道路北侧滨河公园2.3沿道路南侧绿地3.总体综合设计导则3.1建筑控制导则3.2植物控制导则3.3照明控制导则3.4地面铺装控制导则3.5街道家具及标志控制导则01 03040511 1315 17 21 2839 41 49 51 52 53Content 目录长宁区苏州河沿线景观设计导则Guidelines for landscape design along Suzhou river in Changning district 12设计背景及原则Background\ Purpose\ Objective导则设计背景Background1.1Changning district is in the west of the shanghai center district. It is the “western gate” of shang-hai.The Suzhou river which is “the mother river of shanghai” .The Suzhou river goes for 10km long in Changn-ing district.长宁区在上海市的位置黄浦江Huangpu river 长宁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部,是城市的“西大门”。

享有上海市“母亲河”美誉的苏州河从长宁区北侧流过。

在长宁区内的苏州河岸线长达10km。

Changning district in Shanghai苏州河Suzhou river 设计路段Planning road 南北向干道Main S-N road设计路段位置Location of planning road城市公园City park-通过设计导则指导长宁区苏州河沿线正在进行中及未来将要进行的景观设计。

苏州河水环境及其治理

苏州河水环境及其治理

苏州河水环境及其治理苏州河又名吴泄江,古称松江。

源于东太湖瓜径口,为湖源型平原感潮河流,全长125km,于育浦县赵屯附近进入上海境内,上海市境内河长54km,河道婉蜒曲折,在外白汉桥附近汇入黄浦江。

古苏州河是太湖流域和江苏通向上海的重要航道,河宽水深,水流清彻,水源充足,历史上曾是太湖水入海水迈三江之一。

也是上海员早的饮用水水源地,为上海城市经济繁荣作出过贡献。

但是,由于缺乏开发与保护的意识,从二十年代末起,随着两岸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质开始变坏,特别是1958年以后,水质日趋恶化。

由于排入苏州河的污水受潮汐影响,不能迅速排出河口,往往要上溯到华槽以上,所以形成了26km常年黑奥带,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奥水沃。

以后因为东太湖淤积严重,上游清水来量大减,河道逐年淤钱,目前苏州河的自净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因此,苏州河水环境问题已影响两岸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井制约了两岸市政改造和经济发展。

苏洲河的治理已关系到进一步改革开放中上海这个国际大城市的形象。

一、目前苏州河水环境存柱的主要问题1.污水量超负荷。

目前直接排入苏州河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量每天在120万m’以上,而其上游来水量仅有80万m;,清水与污水的比例是2比3,清水流量不足,丧失了苏州河本身的自净能力,造成苏州河水质超标,长期黑奥。

2.底泥污染严量。

据初步框算,仅黄渡以下市区河段污泥沉积量达120万m’以上,淤积厚度约1一L 5m,台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3.支流污染严量。

苏州河支流众多,蕴藻沃西闸以下约有大小姐条,严重影响苏州河水质的支流主要是市区段的桃浦河、木续港、新径港、彭越浦、真如港。

根据统计,仅新径港、木洼港、真如港和鼓越浦四条文流每年污水排放总量约3500万m3,尤以木渎港和彭越浦港二支沉,约占80%以上。

4.河道弯曲,两岸防汛设施失露失摄。

苏州河古有“五汇二十四湾”之称。

仅自北新经至外白渡桥的市区范围内就有9处弯道。

.使得水流不畅,流速减缓,加剧泥沙淤积,造成河床变浅,搀水能力降低。

“麦莎”台风对苏州河的水位影响分析

“麦莎”台风对苏州河的水位影响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4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9 7 1 ( 0 7)4 0 1一 4 x A 10 — 7 6 2 0 0 - 0 9 o
表 1. 莎” . 麦 台风 影响期 间苏 州河水 系的面雨量 表 ( 单位 : mm)
O 引 言
20 05年 8月 9号 “ 莎 ” 风 是 9 1 风 以 麦 台 7 1台 来影 响 上海 最 大 的一 次 台风 , 现 出 台 风强 度 大 、 呈
证 计算 , 验结 果精 度较 高 , 此基 础上 , 检 在 分析 研究 出 现状 和未 来 远期 规 划工 况 条件 下 , 遇 ” 莎 ”台风影 响 的苏 州河 遭 麦 沿线 高水 位变 化分 布 。 关键词 : 麦莎 ” “ 台风 ; 网水量模 型验证 ; 州河 ; 河 苏 水位 影响 分析
和 城市 泵站 排 水 的 同 步 实测 资 料 (05年 8月 4 20 日 8月 1 0日 ) 以及 相 应 的初 始 、 界 条 件 和 现 状 边
1 苏州 河水 系遭遇 “ 麦莎" 台风 的水情分析
“ 麦莎” 台风影响期 间苏州河水 系的面降雨 总 量为 1772 9 m。从降雨量分布来看 , 5. 7.m ~ 2 苏州河 水 系菹 南 片 最 大 2 雨 量 超 过 2 遇 区域 4h面 0a一 除涝 标准 ; 宝 北 片 、 北 片 最 大 2 雨 量接 近 嘉 淀 4h面
收稿 日期  ̄0 7 0 — 5 2 0 —3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型能够真实客观地反 映苏州河水 系在各种复杂影 响 因 素下 的水 流 运 动 变 化 规 律 。
3 计 算条 件
3 1 工况 条 件 . 3 1 1 苏 州 河 两 岸 排水 泵 站 ..

上海市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

上海市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

《上海市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二等奖) 2003LANDSCAPE PLAN ALONG THE SUZHOU CREEK,SHANGHAI上海市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项目负责人:孙珊规划设计人员:张式煜、苏功洲、李烨、严迪磊、乐晓风、唐锐、蔡锦心项目审批时间:2002年8月一、规划背景水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许多城市的兴衰都与航运有关。

进入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旧时靠水运为主要运输手段的工业在发达国家出现了衰落,内河水运的作用逐渐衰退,滨水地区面临功能转换。

1、苏州河的历史苏州河又名吴凇江,是唯一横贯上海市中心区的东西向河流,在古代的江海航运中,苏州河是连通富庶的江南地区和上海海上贸易的孔道,她孕育了上海早期的繁荣,沿线城市格局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在二十世纪30年代基本成形,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2、苏州河的现状进入21世纪,在市委、市府领导的直接关心下,以改善苏州河水质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遭受污染的苏州河水已基本消除了黑臭,并日见清澈,沿线房地产开发的势头日益高涨。

然而,与此同时,沿线地区高容量、少绿地、少公共空间、忽视历史建筑与文脉等问题渐渐凸现,破坏了两岸的城市肌理和公共活动,严重影响了滨河景观。

《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是苏州河水质治理工程的配套工程,是实施黄浦江两岸规划的配套规划。

本规划编制完成于2002年7月,并于2002年8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作为沿线地区开发的管理依据。

二、国际城市经验滨水地区的开发与重建在过去的40年中一直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规划通过对伦敦泰晤士河沿岸景观建设、巴黎塞纳河沿岸景观建设、芝加哥河沿岸规划等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力图编制高起点的新一轮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东起黄浦江,西至中山西路,河流全长约13.3公里,平均宽度约50米;规划用地为苏州河两岸1-2个街坊,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

新湖明珠城——苏州河沿岸景观示范工程

新湖明珠城——苏州河沿岸景观示范工程
断面处理 与布置 从原 防汛 墙到 新防汛 墙滨水绿化带依次为水位 变 幅区 的水生 湿 生植物 。 水生植物成 丛成块布置 及 点缀 , 突出水生 湿 生 植物整体景观 效果。 苏州河 每天 潮 涨潮落, 为 了不 让 沿岸带水位变幅 区 的泥 土 由于 潮水冲 刷而 流失 , 设 计 了 几 种护土 方 案 。 第一 种方 案 是 , 原 防汛 墙壁 内侧 放置 石 块和 卵 石 , 再 在石 块 间种植石 菖蒲和灯 心 草等水 生 植物 , 通 过 正 常生 长 的植 物根 系达 到 固 土 护岸 的作 用 。 第 二 种方案是, 如果放置 石块和 卵石 仍 不 能固土 使水生植物正 常生 长, 则
》襄


^舞
-I
li

i Yi
k 盛 嗣l 西 庸
摹鬣 0 i 哥 ~
— — 当 正确 皿 屯.
墓善拇尹 罱函
鬻≯鍪溢 笺
蚺习 ^ t:



_矗 = :n 一 。 -
r, 删净 矾
一嘴搦
长 , 从 而 固土 护 岸 。 幸运 的是 , 采
第 用

种方 案放置 石 块, 种植 的水
生 植 物一 周后就 能正 常生 长 , 每 天
岸线基础与结构 与规划 、 水 务 、 防汛 等 部 门 沟 通 后 , 采 用 防汛 墙后退 3 0 米, 原 防汛 墙高度 降至 常 水位 的施 工 方案 。 原 防汛 墙与新防 汛墙之 间 2 0 多米的防汛 墙平 台回 填泥 土 , 表层 为绿化种植土 , 构建
下 , 浇筑混 凝土 时每 平 方 米 用 P VC 塑 料管预 留 4 ~ 5 个直 径 1 8 厘 米通 透孔 。 通 透 孔从基础土 至 平台, 孔 内填满 沙土 , 平 台覆 土 后可 使原 岸 基 土 与新 回 填土 形 成 一 个 自然渗透 的上 下 连 通 系统 。 涨 水 时地 下 水位 升 高, 水 自下 而 上 通 过渗透 孔 进 入 回 填土 , 增加 土 壤 的含水量 。 退 水 时可 排除积水, 通 气增温 。 这 样, 防 汛墙平 台上 的回填土 便形成 了通 透 的土 壤环 境 。

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

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

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徐贵泉;陈庆江;陈长太【摘要】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rest elevation of flood-prevention wall rehabilitation along Suzhou River, by mea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hydrological probability statistics and hydraulic test, mathematical model and prototype observation, a hydrological and hydrodynamic model for Suzhou River system based on digital river networks is established. It is integrated with the hydrological and hydrodynamic model for Taihu Lake basin. The factors for the high water level of Suzhou River are analyzed, including floods, waterlog, tides and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igh water levels of Suzhou River under the unitary condition of floods, waterlog and tides as well as the typical historical hydrological record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high water levels under the current,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lanning conditions are 4. 60 m, 4. 79 m and 4. 77 m, respectively.%为确定苏州河两岸防汛墙改造的墙顶高程,采用水文概率统计与水力模型计算相结合、原型实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与太湖流域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相衔接,建立基于数字河网的苏州河水系水文水动力模型,从影响苏州河高水位的洪、涝、潮、控等要素着手,计算分析洪、涝、潮单一水情以及历史典型年不利水情影响下的苏州河高水位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及规划近、远期工况条件下的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分别为4.60m,4.79m和4.77m.【期刊名称】《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年(卷),期】2012(032)006【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设计高水位;河网水文水动力模型;数字河网;苏州河;太湖流域【作者】徐贵泉;陈庆江;陈长太【作者单位】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3;上海市水务局,上海200050;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5+2苏州河(上游称吴淞江)是太湖流域的一条行洪排涝河流,西源于东太湖瓜泾口,流经江苏省吴江市、吴县、昆山市和上海市青浦、嘉定、普陀、长宁、静安、闸北、虹口、黄浦等区,东连黄浦江,全长125 km,在上海市境内有53.1km,河宽一般为50~70m,具有流域行洪、区域排涝、航运以及环境景观生态等综合功能。

江苏区域水位

江苏区域水位

区域水位苏州市区 (1)常州市区 (1)金坛 (2)昆山市区 (2)333苏州市区(85高程)1.河水位苏州市河水历史最高洪水位为2.49m(1954年),最低枯水位为0.01m(1934年),年平均水位0.88m(1951至1992年统计资料),1999年觅渡桥水文站记录到的最高水位为2.55m。

分布稍密-中密的粉土、粉砂(Ⅰa层承压水),其下至30m仍以可塑-硬塑黏性土为主,往下为30-35m为中密-密实的粉土、粉砂(Ⅰb层承压水)承压水工程承压水分为第Ⅰa、Ⅰb 和第Ⅱ层承压水。

第Ⅰa层承压水主要埋藏于层粉土、粉砂中(埋深5~8m),勘察期间测得该层承压水头埋深约为地面下3.3~3.5m,相当于黄海标高0.8m,与长江水、运河水呈补、迳、排关系,近几年最高水位约为黄海标高1.5m,最低水位约黄海标高-0.5m,年平均水位约为黄海标高1.0m。

该承压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K=2.8 m/d。

第Ⅰb层承压水,标高-2~-3m?第Ⅱ层承压水主要埋藏于深度65-135m 的20-24 层粉土、砂土中,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监测资料,该层水头埋深约为地面下49.0m,相当于黄海标高-44.5m 左右,主要通过侧向径流补给,该层承压水由于埋深较深。

中,主要受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及浅部地下水垂直入渗补给,以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微承压水水位埋深约4.00m。

据区域水文资料,昆山市近3-5年最高水位约为1.85米,最低水位约为0. 78米,年变化幅度约1米。

另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昆山地区地下水(孔隙潜水)历史最高水位为2.36米(1999.7.1);最低潜水位约为0.30米(1956.2. 10)。

(注:黄海高程系统)太仓地区拟建场地区域地表水系纵横交错,排泄通畅,内河水位受当地气候及潮汐影响,并受浏河水闸调节控制。

据太仓市水利局资料,太仓市内河常水位在1.37~1.67m之间,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为1999年6月太仓市水利局南郊站测得浏河最高水位2.65m。

苏州河_精品文档

苏州河_精品文档

苏州河苏州河,位于中国上海市,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也是上海市内最重要的水道之一。

自古以来,苏州河就扮演着连接城市内外的重要角色,也是上海市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州河流域的地区曾经是上海市最早的工业区和商业中心,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河流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被封堵、污染和遗忘。

但是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开始重视和保护苏州河,逐渐恢复了它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本文将以苏州河为主题,介绍其历史、地理、文化价值以及当前的保护和发展情况。

一、历史苏州河早在上海兴起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韩国迁都的时候,是一条古老的水道。

苏州河的名称源自于它的源头——苏州,它流经江苏、浙江两省市,最终注入长江。

在上海,苏州河具有重要的交通和经济功能,沿岸的各个码头也是繁忙的商业中心。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苏州河地区成为中国最早的工业区之一,众多工厂和工坊在此设立,为上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地理苏州河总长约125公里,流经上海市区约52公里。

它发源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流经上海市区,最终注入长江。

苏州河流域地势平坦,河道平缓,宽度不一,最宽处可达270米,最窄处仅30米。

河道两岸密布着桥梁,连接了上海市不同地区。

苏州河沿岸地区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如江豚、鱼类和鸟类等。

三、文化价值苏州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丰富,代表了上海市多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苏州河沿岸兴起了许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如汇源、江特、云云等,这些工厂见证了上海的工业化进程,也是上海现代化的象征之一。

苏州河也是上海市内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河畔的码头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

此外,苏州河流域还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如鲁迅、郭沫若等,他们的创作也反映了苏州河地区的生活和社会变迁。

四、保护和发展苏州河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封堵,河道流量减少,水质严重不达标。

然而,随着上海市政府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苏州河逐渐成为城市生态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

土堤

土堤

土堤(坝)土堤是堤岸中最生态的一种型式,其构造、施工、造价各方面都非常节省便利。

在景观设计中,土堤往往以竖向设计中山峦相接的面貌出现,坡面徒缓自然交接,坡上草木葱笼扶疏,但此坡隐藏着非常重要的水工作用而不为人注意。

它是水利和景观工程的完美结合。

在重要地段,例如上海的苏州河,常沿河构造亲水的挡土墙,而把钢砼防汛墙后退数米,并埋藏在两侧的起伏地形绿化之中,这条绿帶一側貼近常水位,另一侧在洪水位之下,成了蜿蜒曲折、兼顾内外的濱水景覌带,把城市包围起来。

在次要的、水流相对稳定的地段,土堤按一定的设计要求,可以直接起到堤坝的作用。

这种山水相依,丘陵含水的意境和做法,对于追求生态的水景设计,有着不可替代作用,也是节约型园林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1-4)本文敘述土堤的一般做法供参攷:1.土堤的顶宽:土堤顶宽应大于3米、向两側放2-3%坡。

为满足运输、堆放防汛器材的要求,可局部加宽,平时成为步道和景点。

上海海堤顶宽4-14米、内河一般要求3米,可达到设计景观带要求。

2.土堤的高度:·公园绿地等内河,堤高应高于最高水位。

当堤高大于10米时,应加安全高度0.5米。

·当水面较为开阔有市政防汛要求时,同时应加上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和安全超高值,爬高可按风级和吹程计真.另见波浪一节。

当另设防浪墙时可按上条办理。

·施工中还须预加沉陷高度,以保证高度值。

一般可取堤高3-8%。

3.土堤在景观工程中应用的坝坡:小型土堤高度,如住宅区一般不会大于5米。

大型土堤高度,如世纪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有可达15~20米。

对于此类土堤的边坡可参考下表最低要求选定:坝高临水坝坡背水坝坡<5米1:2 ~ 1:2.5 1:25~10米1:2 ~ 1:3 1:210~15米1:2 ~ 1:3 1:2 ~ 1:2.515~20米1:2.5 ~ 1:3.25 1:2 ~ 1:2.7520~30米1:2.5 ~ 1:3.75 1:2 ~ 1:3.5说明:·粘性较小的土,可用上述数据中的缓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研究》简介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徐贵泉陈美发陈庆江周建国等苏州河防汛墙改造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的确定关系到苏州河的防汛安全、两岸防汛墙改造的标准、墙顶高程、环境景观和结构设计条件。

由于苏州河的高水位受气象、水文、上游径流、区间排水、潮汐、泵闸调控等组合因素多重影响,情况十分复杂。

因此,市水务局发挥自身系统内的人才、技术、资料优势,自2000年开始组织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文总站联合开展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的专题研究。

研究聚焦于苏州河沿线设计高水位关键技术参数,着力于数字河网、洪涝潮不同组合水情、近远期不同工情,以及城市雨水泵站集中排水、区域支流排水、数字地面高程分布与河网蓄排水的互相制约影响,更新基础资料,完善模型功能,进一步验证模型,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苏州河设计高水位,为确定苏州河两岸防汛墙顶高程、统一苏州河防汛标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和完善了基于数字河网的苏州河水系河网水量模型。

在以往对上海河网水量模型率定验证的基础上,利用1999年苏州河第三次调水试验以及2005年8月“麦莎”台风影响上海的水文、气象、水利工程运行方式和城市泵站排水的同步监测新资料及其相应的初始、边界条件,对模型进一步验证,取得了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的验证结果。

模型细化了降雨产汇流、泵闸工程调度以及集中入流和分散入流的非恒定变化模拟,能够全面反映城市集水区、农村圩区排水和水利控制片河网蓄排水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数字地面高程分布与河网蓄排水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以往只能模拟降雨涝水归槽的局限性,达到了模拟精细、精度
提高、速度加快的目的。

课题在增强模型功能以及实现模型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一体化、可视化方面有一定创新。

2、采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水文学和水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上海历史不利水情和洪、涝、潮遭遇的可能性,统筹兼顾太湖流域近期要达到50年一遇、中远期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和区域达到20年一遇的除涝标准要求,结合上海雨情、水情和工情特点,首次提出了近、远期苏州河的设防标准水情。

研究首次得出苏州河水系遭遇洪、涝、潮单一水情及洪涝、洪潮、涝潮、洪涝潮组合水情影响下的苏州河高水位分布规律,即苏州河水系如果遭遇洪、涝组合水情,则苏州河最高水位出现在中上游河段;如果遭遇涝、潮组合水情,则苏州河最高水位出现在下游河段。

对苏州河最高水位的影响程度,涝、潮遭遇水情要大于洪、涝遭遇水情。

3、研究首次提出现状、近期和远期工况条件下的苏州河设计高水位变化分别为4.60m、4.79m、4.77m。

该项研究解决了苏三期工程建设中的相关重大难题,其成果已经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已直接应用于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建设中的防汛墙改造项目,为进一步改善苏州河环境景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07
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