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0.2 滑轮及其应用5-沪科版

合集下载

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

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

蒙阴四中教师教案展示滑轮组图,请学生观察图片中
讲授
给出定滑轮的定义:
我们把不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A.F1>F2>F3B.F2>F3>F1 C.F2>F1>F3
定义:我们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做滑轮组。

提问
它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猜测一下。

2.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

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3.
(1)物体能被提起吗?
(2)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的定义与分类;2.熟悉利用滑轮组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原理;3.学会计算滑轮组的力比。

二、教学重点1.滑轮的分类与定义;2.利用滑轮组改变力的原理;3.滑轮组的力比计算。

三、教学难点1.滑轮组力比卡片设计;2.图像与文字的结合。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滑轮及其组件样品、滑轮组力比卡片;2.学生备:学生手册。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引入滑轮的定义与分类,用生动的小故事或实际例子说明。

2. 学习1.介绍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动滑轮、复合滑轮;2.简述利用滑轮组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原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例子理解滑轮的应用;3.根据教案设计,分发滑轮组力比卡片让学生课堂小组观察,利用滑轮组完成力比计算。

其中,滑轮组力比卡片上应包含:–实际建议配合扇形卡纸呈现滑轮组图片,方便学生利用图片计算;–引导学生寻找滑轮组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单位,列出计算公式完成力比计算;–物理量单位需有进一步解释,如力是牛,说明直接给出单位的物理量才是牛;–最外观所显示的计算公式、物理量、单位应相互独立分行呈现,语言简洁明了。

3. 总结针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简单方法,了解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及完成任务的情况;2.课后留学习总结及心得收集。

七、教学反思1.滑轮组力比卡片设计时,第一次制作出现板块信息不足或重复,分类及对计算公式的呈现不够清晰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修改;2.根据学生对滑轮概念认知程度的不同,需要对滑轮的分类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解答学生疑惑;3.在教学课堂中需要督促学生注意文本的格式化,确保课前异样信息不影响课堂效率。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 滑轮及其应用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10.2节“滑轮及其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滑轮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方法,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类型和特点,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方法。

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滑轮组模型、绳子。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展示一个滑轮组使用的实例,如升国旗,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轮在其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滑轮的类型,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并讲解其特点。

(2)教师讲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滑轮组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一块重为G的货物,用一根绳子通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起货物,如图所示。

求提起货物所需拉力的大小。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一根绳子通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起重为G的货物,若滑轮组的效率为80%,求提起货物所需拉力的大小。

5.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滑轮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滑轮及其应用1. 滑轮的类型:定滑轮、动滑轮2. 滑轮的特点: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3.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力的合成与分解4. 滑轮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根绳子通过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起重为G的货物,若滑轮组的效率为80%,求提起货物所需拉力的大小。

2. 分析滑轮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举例说明。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推荐】.doc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推荐】.doc
2.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D)。
A.F1>F2>F3B.F2>F3>F1
C.F2>F1>F3
D.F3>F1>F2
参与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反馈,为滑轮组的学习打好基础。
引导,提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呢?
请同学们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
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
总结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聆听
结合刚才的图片尝试理解这一概念
观察实验,分析数据
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不能省力。
不能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
拉力的大小不同。
移动的距离也不相同。
绳子从定滑轮开始绕线,拉力的方向就向下,绳子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拉力方向就向上。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有几根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所移动距离就是物体升高距离的几倍。
通过实验思考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和总结滑轮组的工作特点和规律。
看图,思考并回答: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

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 知识目标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了解滑轮的定义与种类,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滑轮组进行力的转换,计算滑轮组获得的力的大小;•了解滑轮组的应用,如电梯、手动吊车等。

2. 教学重点•滑轮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滑轮组的应用。

3. 教学难点通过例题和练习,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和计算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滑轮及其应用,教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讲解滑轮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工作原理;•举例法: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实验法: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

5. 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力的定义,公式及单位,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第二步:引入介绍滑轮的定义及种类,并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滑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步:讲解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前置知识:力的合成、分解,单轮滑轮的工作原理。

•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滑轮组的力等于往滑轮组上绳子的力的倍数。

第四步:应用实例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题目:例1:手动吊车如图所示,其中滑轮组有5个滑轮,重物质量为500牛。

求手动吊车绳子的拉力。

例2:电梯如图所示,滑轮组有3个轮,求电梯所受的力。

第五步: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

实验步骤:•准备材料:滑轮、绳子、小轮车等;•组装滑轮组,重新观察滑轮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不同的滑轮组,改变悬挂物的重量,观察绳子的受力情况,记录下所有实验数据;•计算力的大小,并验证滑轮组的力的转换规律。

第六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力的转换规律,以及滑轮组的力的大小计算方法。

6. 作业完成课后题,加深对滑轮及其应用的理解。

7.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举例法和实验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着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2.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2. 讲解滑轮的原理: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原理图,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3. 动手实践: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滑轮组、绳子和重物。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的使用方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5. 课后拓展:我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并画出滑轮的原理图,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对滑轮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滑轮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滑轮使用的熟练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以致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情境导入的设计;2. 滑轮原理的讲解方式;3. 动手实践的安排;4. 课后拓展的方式。

1. 情境导入的设计实物展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滑轮组的外观和结构,为后续的原理讲解打下基础;生活中的实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意识到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 滑轮原理的讲解方式多媒体展示可以清晰地呈现滑轮原理的内部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实物讲解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滑轮的使用,加深他们对滑轮原理的理解;通过讲解滑轮原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滑轮组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动手实践打下基础。

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能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工作特点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难点: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仪器准备:多媒体,滑轮,铁架台,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每组一份)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周一升国旗。

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向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

二、交流合作、解读探究:1.滑轮:课件展示:滑轮图片对照实物,学生观察滑轮,并讨论滑轮的特点,认识滑轮。

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滑轮,了解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动画: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过程,学生观察并讨论;定滑轮:使用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动滑轮:使用时,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1)定滑轮:根据课件展示的器材,组装定滑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①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②学生可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并记录。

(绳子一端挂钩码,一端用测力计)③学生讨论并汇报实验结果: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④解释:向下用力国旗,国旗向上升,改变拉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2)动滑轮:使用刚才的器材,组装动滑轮,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①学生分组实验(用动滑轮提升钩码)。

②对比使用定滑轮的情形,讨论使用动滑轮时的情形,汇报实验结果: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3)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课件展示:定滑轮、动滑轮图片,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3.滑轮组: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需要省力且改变拉力方向,那么仅仅一个动滑轮或一个动滑轮能不能做到?(学生:不能)所以我们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工作——滑轮组。

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沪科版全一册八年级物理10.2《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掌握定滑轮、定滑轮的结构、特点。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4、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对滑轮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特点。

难点:1、学生自主探究动滑轮的使用方法。

2、理解动滑轮的实质及工作特点。

三、教具单滑轮2个,铁架台1个,刻度尺1个,绳子2根,大钩码1个,小钩码若干个,弹簧测力计1个。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复习杠杠,导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二)新课讲授一、滑轮的概念及使用方法:[教师活动]ppt显示升旗仪式的图片,引入滑轮。

让学生探究,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滑轮?出示滑轮,让学生总结滑轮的构造。

[学生活动] 观察滑轮的结构特点。

(板书------滑轮: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教师活动] 举例: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

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工人甲,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工人乙,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教师讲述:下面我们用钩码代替货物,利用细线、滑轮在铁架台上分别模拟甲、乙工人提起重物。

[学生活动] ①(小组合作)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②个别学生上台演示交流滑轮的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 ①用PPT再现滑轮的使用②提问:仔细观察两种情况下滑轮的运动情况,比较装置的不同之处。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以滑轮及其应用为主题的物理教案,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操作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能够正确使用滑轮,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使用滑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滑轮组、绳子、重物等。

学具包括笔记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让孩子们观察滑轮的构造和作用,引导孩子们对滑轮产生兴趣。

2. 讲解:向孩子们讲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通过示例让孩子们理解滑轮的作用。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滑轮组进行重物的提升,观察滑轮的作用。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正确使用滑轮,活动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滑轮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课后,我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滑轮的其他应用,例如滑轮组的使用等,让孩子们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操作的引导我意识到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实践操作是理解滑轮原理的关键。

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滑轮的作用。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让孩子们直观地观察到滑轮的构造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以第一人称解释道:“孩子们,你们看,这个滑轮组是如何工作的呢?它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提升重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二、讲解滑轮原理在讲解环节,我力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释滑轮的原理。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
定滑轮
1.定义:。
2.特点:(1)可以改变 ;
(2)(省力情况);
(3)(省距离情况);
(4)实质:。
学生回答
学生看书完成
动滑轮
1.定义: ;
2.特点:(1);
(2)(省力情况);
(3)(省距离情况);
(4)实质:。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关于滑轮组的知识,然后解决下列问题:
1.使用滑轮组的好处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
1.杠杆的支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杠杆上,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_,____ 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从_________到__ 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距离叫做动力臂。
二、自主学习
2.仔细看课本图,了解组装滑轮组时应该怎样绕线。除了课本上这中绕法,你还能有其它绕法吗?试 着在下图中画出两种绕法。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滑轮组的特点是:使用滑轮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几段绳 子吊着动 滑轮,拉绳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
三、小结
10.2滑轮及其应用1教案
时间
年月日第周 第课时
课题
10.2滑轮及其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教学重点
探究定、动滑轮的特点;判断滑轮组省力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培养。

本节课,我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0.2滑轮及其应用"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了解滑轮的构造、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会使用滑轮进行简单计算,掌握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基本原理,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滑轮组,引导他们发现滑轮组的作用和原理。

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滑轮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滑轮组实验,使他们亲身体验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结合实验,探讨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和计算技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滑轮应用的实践题目,让孩子们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滑轮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滑轮组的使用和计算。

2. 活动重点:滑轮的基本原理,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们的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掌握了滑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全册10_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10_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新版沪科版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 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 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诱导【课前准备】弹簧测力计、定滑轮、钩码、细绳、动滑轮、铁架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吗?其实它依靠的是旗杆上的滑轮让国旗升到顶上.什么是滑轮呢?二、讲授新课(一)滑轮1、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

2、滑轮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甲:旗杆上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就是定滑轮。

乙:滑轮的轴跟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

(二)、定滑轮1、定滑轮定义: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由图可知:使用定滑轮可以将向下的对绳的作用力转化为绳对重物的向上的拉力,所以说定滑轮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那么,使用定滑轮能省力吗?2、实验探究:定滑轮特点(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定滑轮、钩码、细绳(2)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②、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测量重物③、竖直向下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观察重物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3)定滑轮特点视频(4)实验数据填入下表:重物移动的距离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cm 重物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cm6 6 10 10实验结论定滑轮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5)定滑轮的实质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由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即:F1L1=GL2因为:L1=L2所以:F1 =G只使用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所以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动滑轮1、定义:滑轮的轴跟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2、实验探究:动滑轮特点(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轻质动滑轮、钩码、细绳(2)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②、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轻质动滑轮测量重物③、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观察重物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3)动滑轮的特点实验视频(4)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结论动滑轮特点: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的力,而且费距离。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3. 理解滑轮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4. 学习滑轮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和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能够运用滑轮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力的合成和分解。

2. 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PPT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题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滑轮组模型,演示提升重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作用和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解释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的计算。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滑轮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体会。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2 滑轮及其应用定滑轮 | 动滑轮定义 | 定义特点 | 特点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滑轮组 |概念 |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请画出滑轮组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图示。

3. 请举例说明滑轮组的计算方法,并给出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滑轮的作用和特点,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滑轮组的计算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10.2 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第10.2节,主要讲述了滑轮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滑轮的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滑轮的分类:根据滑轮的形状和数量,可分为单滑轮、双滑轮和滑轮组。

3. 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力的分解和传递,遵循杠杆原理。

4. 滑轮的应用:滑轮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吊车、绞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掌握滑轮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分类、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杠杆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滑轮吊车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通过模型演示滑轮的工作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讲解如何利用滑轮组提高力的作用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高力的作用效果,并解释其原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滑轮组,讨论其优缺点,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滑轮及其应用1. 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2. 分类:单滑轮双滑轮滑轮组3. 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力的分解和传递,遵循杠杆原理。

4. 应用:吊车绞车其他领域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滑轮组,用以提高力的作用效果,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0.2滑轮及其应用

《滑轮及其应用》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探究了杠杆知识之后,对简单机械的引申扩展。

本节课既是对杠杆原理的延伸,又是对后面学习“功的原理、机械效率”作准备,所以,本节课是简单机械的重要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2)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滑轮的过程中,体会对比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心生产、生活中滑轮的应用,有利用滑轮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会组装滑轮以及滑轮组。

【教学难点】使用和组装滑轮。

实验探究法。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演示实验器材:滑轮模型1个,铁架台2个,米尺2把,绳子2根,钩码2个,单滑轮2个。

学生实验器材:每组有:铁架台1个,米尺1个,钩码3只,绳子1根,单滑轮1个,弹簧测力计1个。

一、导入新课◆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实验:杠杆提升重物讲解:由于杠杆转动范围有限,重物不能被提升到足够的高度,展示滑轮,提示用滑轮可以连续不断的提升重物。

引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滑轮的结构,研究各部分的用途。

二、新课讲授:(一)、滑轮1、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总结请同学观察多幅包含滑轮的图片,说明滑轮的应用非常广泛。

2、学生实验:探究一:定滑轮的特点与性质实验目的:研究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方向、绳端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把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绳子绕过凹槽,一端悬挂钩码,一端用手拉。

)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并想一想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能省力呢?(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引导学生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定滑轮的工作原理。

(改变拉力方向后,动力臂还是等于阻力臂,所以只使用定滑轮时,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F=G)3、动滑轮探究二:动滑轮的特点与性质实验目的:研究用动滑轮竖直向上提升物体时,用力大小、移动距离与物重、物体上升之间的关系。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2 滑轮及其应用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分类。

2. 滑轮的工作原理:讲解滑轮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滑轮组的应用:介绍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晾衣架等。

4. 滑轮组的工作效率:分析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损失,以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滑轮组的工作效率计算和提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模型、吊车模型、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吊车工作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吊车是如何实现重物吊起的?2. 概念讲解: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滑轮组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4. 例题讲解:讲解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晾衣架、吊车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滑轮问题。

6. 滑轮组工作效率:讲解滑轮组工作效率的概念,分析提高滑轮组工作效率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滑轮组工作效率的计算和提高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滑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分析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4. 计算滑轮组工作效率,并提出提高方法。

答案:1. 滑轮是一种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装置,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吊车、晾衣架等。

2. 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圆周上的摩擦力来减小或改变力的方向。

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2滑轮及其应用(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0.2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幼儿阶段对于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性。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以“滑轮及其应用”为主题的物理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滑轮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滑轮的基本原理,知道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原理,知道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原理及其应用;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支架;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孩子们观察滑轮组,让他们尝试拉动绳子,使重物上升,并观察重物的运动方向。

2. 讲解滑轮原理:向孩子们解释滑轮的工作原理,即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 动手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滑轮组,尝试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提升重物、改变力的方向等。

4. 记录与分享:让孩子们用记录本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和发现,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滑轮的原理及其应用;难点: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我发现孩子们对滑轮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乐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我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滑轮应用,如窗户的滑轮、吊扇的滑轮等,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0.2滑轮的应用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0.2滑轮的应用教案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教学重、难点: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滑轮、铁架台、绳子、弹簧秤、长尺、砝码、投影仪教学步骤:1.复习引入问:什么叫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问:杠杆一定是直的吗?不一定.杠杆也可以是弯的或其它形状的。

问:可以是圆的吗?可以。

这就是滑轮。

(边说边演示)滑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机械之一,用它可以把重物提到高处、滑轮与前面所讲的杠杆有什么联系吗?2.新课教学这个滑轮可以看作杠杆吗?它符合杠杆的定义,是杠杆。

请你找出滑轮的五要素。

(在黑板上画出定滑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个滑轮属于哪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析:因为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等臂杠杆.刚才我们提到的滑轮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我们把它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时就要用到滑轮.目的就是要改变动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国旗升到旗杆顶.(图9-13)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板书)问:看图9-14,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更省力?为什么?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板书)【实验1】装置如图9-15,9-16所示:用哪种方法更省力?图9-16的方法更省力.问:为什么呢?(师生一起分析动滑轮的五要素如图6所示)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什么杠杆呢?使用动滑轮为什么能省力?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二、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板书)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共同承担重物,因此每根绳子各承担物重的一半.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一半力.问: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称它们为滑轮组.【实验2】实验装置如图9-17所示(边做边说)(刚绕完1个动滑轮时)问:此时绳子上的拉力与物重G什么关系?(动滑轮重忽略不计)1/2G。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2、会安装滑轮和简单的滑轮组
3、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使学生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过程,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数据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验出发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滑轮应用,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2、滑轮组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
PPT、铁架台、滑轮、绳子、钩码、刻度尺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杠杆的分类?
二、新课引入:
1、展示一个等臂杠杆,将等臂杠杆的中间部分加宽,使之变成一个绕中心轴转动的圆轮,如图所示,再将圆轮的外缘加工成槽状,这种装置在物理学中叫做滑轮,即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圆轮。

2、生活中的滑轮(视频)
得出结论:
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3、生活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
2

物G G F +=h
S 2= 三、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和实质
提出问题:同样是滑轮,为什么设计成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区别,作用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1、定滑轮(演示实验)
(1)判断定滑轮省不省力(F 和G 的关系) (2)判断定滑轮费不费距离 (S 和h 的关系)
实验序号 G
F
h
S 1 2 3
(3)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分析定滑轮的实质
结论:定滑轮实质为等臂杠杆
2、动滑轮(学生实验)
(1)分析动滑轮的实质
(2)判断动滑轮省力情况,与上面的分析是否一致并说明原因 (3)判断动滑轮费距离情况,与上面的分析是否一致 实验序号 G F h
S 1 2 3
结论: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当拉力与
重力平行时,动滑轮实质为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可省一半的力,拉力要多费一倍距离
n
G G F 动
物+=nh
S =n G G F 动

+=nh
S =四、滑轮组
提出问题: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如果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起来,能否做到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结合在一起的装置
2、自由端和承重端(承重端数量n )
3、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效果(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
(1)学生分组: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1组和2组做第一种连接,3组和4组做第二种连接 (2)探究内容:
● 滑轮组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 滑轮组的费距离情况
(3)实验结论:
⏹ 当自由端最终绕过定滑轮时,可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 滑轮组的费距离情况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一、定滑轮 1、轴固定不动
2、作用: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3、实质: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1、轴随物体运动
2、作用:不改变力的方向,省一半力,多费一倍距离
3、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三、滑轮组
1、改变力的方向:自由端最终绕过定滑轮
2、省力情况:
3、费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