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1、目的对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从立项、设计、样件、生产和生产后产品保障整个生命周期使用正确的技术文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技术文件、产品标准和顾客图纸、产品规范、外来标准及其它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职责与权限3.1技术中心负责根据顾客发出的技术状态文件,确定该技术状态项目能否实施。
负责技术状态工艺文件的更改和产品的实施。
3.2 生产部负责技术状态零部件的批次和数量的确认,并制定生产计划。
3.3 质保部负责技术状态零部件的可追溯性的记录、存档、监督。
4、工作流程图5、程序内容:7. 定义技术状态:技术状态是指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达到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
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是指应用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标识、控制、审核和纪实的活动。
在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中涉及到两个基本的管理要素,一是技术状态项目,二是基线。
技术状态项目是技术状态管理的基本单元。
基线是指已批准的并形成文件的技术描述。
技术状态管理中,一般要考虑三个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技术状态管理主要是针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基线实施的管理。
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标识包括确定产品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目,将技术状态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及接口和随后的更改形成文件,为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分配标识特征或编码等所有的活动。
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标识包括确定产品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目,将技术状态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及接口和随后的更改形成文件,为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分配标识特征或编码等所有的活动。
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文件正式确立后,控制技术状态项目更改的所有活动。
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纪实是对所建立的技术状态文件、建立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状况所做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技术状态审核:技术状态审核是确定技术状态项目符合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检查。
技术状态审核包括功能技术状态的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的审核。
知识、技术管理控制程序
档案部门
分类与归档
1、对收集、整理和确定的知识进行分类、建档 编制目录; 2、建立、开放检索、查阅和应用知识信息平台。
4.管理流程 责任部门
企业管理、技 术主管部门
项目部 分公司 (职能部门)
质检部门
企业管理、本专业范围内)知 识与技术信息的 收集、识别、整理、
提练
知识、技术的整 理分享、推广利 用与绩效考核
控制要点 1、收集公司内部知识、技术文件; 2、识别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法规、标准等。 3、公司知识产权的管理维护。 4、收集顾客和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的动态报告,专 家、顾客意见的采集,行业信息、市场动态等。 5、客户投诉、建议知识的收集积累; 6、收集原材料的相关动态变化。 1、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验的收集积累; 2、设备维保、材料使用经验的收集积累。 1、 施工过程控制技术(工艺等)、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 验教训积累; 2、外部技术动态的跟踪与适宜性的识别。 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不合格输出、纠正 措施成功经验的收集积累和失败教训的总结; 2、检验、验收技术的动态跟踪、收集。
知识、技术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对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适用范围: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3、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知识技术资料的范围的确定,审批知识和技术的使用、发布限制级别和范围。 3.2 技术和企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 3.3 其他部门(分公司):负责提供相应的资料。
GJB9001C技术状态管理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等有关要求,旨在对产品实施技术状态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军工产品技术状态项目在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3 职责3.1 研发部负责技术状态的归口管理工作。
3.2 生产部、市场部、品质部等部门配合执行。
4 程序4.1 技术状态管理应包括:a) 技术状态纪实;b)技术状态控制;c)技术状态标识;d)技术状态审核。
4.2 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4.2.1 对产品研制开发不同阶段形成的输入、输出文件或记录,要在文件或记录上标识文件形成所处的研制阶段。
标识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字母代码。
F——方案阶段;C——初样阶段;S——试样阶段;D——设计定型阶段。
P——生产定型阶段。
4.2.2 按照GJB190《特性分类》的要求,在设计输出文件,如:配方、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上,进行产品“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关键件”、“重要件”、“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等的标识。
4.2.3 根据产品《原、辅材料明细表》,在技术、工艺文件等设计输出文件上,标识使用材料的牌号、规格、状态及执行标准。
4.2.4 按照《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中关于设计更改控制的要求,根据更改审批意见,将更改内容落实到相关输出文件上。
4.2.5 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对产品研制和开发过程形成的各类文件进行“受控”、“非受控”状态标识。
4.3 技术状态的更改控制4.3.1 本公司和顾客都可对现行有效的技术状态提出技术更改的建议。
顾客提出技术更改建议时,应书面通知本公司。
4.3.2 技术更改分类➢Ⅰ类技术状态更改包括:a)更改功能基线、分配基线,致使下列要求超出规定限值或容差值;①性能和功能;②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测试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等特性;③外形尺寸、质量等;④接口特性及规范中的其他重要要求。
b)设计定型后,更改产品技术状态文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达到所规定的程度或对下列一个或多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①技术状态项及其零、部、组件的互换性;②已交付的使用手册、维修手册;③与保障设备、保障软件、零备件等的兼容性;④技能、人员配备或人机工程设计等。
技术中心内部管理流程程序文件
技术中心内部管理流程程序文件1 目的及适用范围1.1为了规范技术中心的工作程序,提高其运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科学性,促进新产品开发战略的实现,特制定本流程。
1.2本流程适用于技术中心。
l.3本流程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拟定,其解释权及修改权属技术中心。
1.4本流程从20 年月日起执行2 职责2.1技术副总裁授权技术中心副主任给科技信息部提出开发意向;技术中心副主任根据科技信息部等部门检索、筛选、调研、提供的信息拟写开发计划,上报审批后,组建项目小组;技术中心副主任负责组织召开项目的初审和二审;技术中心副主任负责对立项报告的报批;小试和中试鉴定;负责对中试产品进入营销流程环节的衔接。
2.2科技信息部经理负责对开发意向项目相关信息的检索、建库、筛选和调研。
负责对开发完结项目技术档案的验收与接管。
2.3项目负责人负责撰写调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负责带领项目小组成员进行研发小试,并将小试结果保送技术中心主任;2.4需求中试,技术管理部负责编写中试报告,拟写“中试预算及开发计划”,并负责组织中试,组织中试鉴定,制定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并组织放大进入生产流程。
2.5 检测室负责对下试、中试等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并负责将其检验结果报告单交科技信息部备案。
3制定技术中心内部管理流程3.1技术副总裁授权技术中心副主任给科技信息部提出开发意向。
此环节在天内完成。
3.2科技信息部经理负责对技术中心副主任提出的开发意向项目,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建库、筛选和调研。
此环节在天内完成。
3.3技术中心副主任根据科技信息部等部门检索、筛选、调研、提供的信息拟写开发计划,上报审批后,组建项目小组。
此环节在天内完成。
3.4项目负责人负责撰写调研报告。
此环节在天内完成。
3.5技术中心副主任负责组织召开项目的初审。
此环节在天内完成。
3.6项目负责人负责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环节在天内完成。
3.7技术中心副主任负责组织召开项目的二审。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指导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技术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技术目标的实现。
2. 技术管理流程
2.1 技术规划
- 确定项目的技术目标和技术需求
- 制定项目的技术计划和里程碑
- 确定项目的技术资源和工具需求
2.2 技术评估
- 对项目涉及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和风险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
2.3 技术实施
- 进行技术方案的实施和部署
- 监督和跟踪技术实施过程,确保按计划进行
2.4 技术测试与质量控制
- 进行技术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2.5 技术文档管理
- 编写和维护项目的技术文档,包括技术需求文档、技术设计文档等
- 正确归档和管理技术文档,便于团队成员的查阅和使用
3. 技术管理的责任分工
-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技术规划、技术评估、技术实施等
- 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技术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工作,协调开发团队进行技术实施
- 团队成员根据分工负责具体的技术任务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4. 技术管理工具
- 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对技术管理流程进行跟踪和管理
- 使用版本控制工具管理技术文档和源代码的版本控制
- 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技术测试和质量控制
5. 总结
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程序,可以确保项目在技术上的成功实施和达到预期的技术目标。
项目团队应根据本文档的指导,制定适合项目的技术管理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技术管理流程
技术管理流程为使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各级技术管理人员明确技术方面的管理程序,特制定本流程。
1、各子公司在实施系统检查、吹扫、试压、开车、停车、设备大中修等较重要的工作,都要先制订工作任务书或技术方案,方案中要对方法、主要实施步骤、要达到的工艺指标、检修测量符合要求的数据、以及该方案重点安全提示等进行说明,以便具体实施人员明白该工作的方法、目的、步骤、注意事项。
2、一般工作由各子公司安全运行部和机电仪部制订工作任务书,厂长签字后下达执行。
其中机电仪部负责制订设备检修任务书,其余工作由安全运行部制订任务书。
一般工作是指正常状态下进行的,按现有的说明书、操作规程中的程序执行即可的工作,如正常的开车前系统检查、吹扫、试压、开车操作、停车操作、设备计划性大中修等。
3、较重要的工作,由厂长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讨论后,安全运行部整理制订出技术方案,如方案不止一种,则应分别阐述各方案的优点、缺点、需要投入的费用,最后要得出倾向哪一种方案的结论,原因是什么。
较重要的工作是指有目的、有步骤的处理非正常状态下的工作。
如重要工艺参数修改操作、系统整改,因设备损坏而进行的大中修等。
由于此时涉及很多工作内容都不能按操作规程正常解决,所以需要集思广益,以免工艺考虑不成熟,安全措施不周全等造成重大损失。
4、技术方案经厂长签字、盖章后上报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
5、生产技术部根据方案内容属一般审核和重大审核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
6、一般技术方案审核由生产技术部签字后交子公司实施。
一般审核是指技术部根据方案内容判断属于资金不多、改造不是重大、关键环节或重要工艺参数调整的方案。
7、重大技术方案审核是指投入资金大或调整参数、改造内容重大的方案。
重大技术方案审核由生产技术部组织部门经理、子公司领导、相关技术人员开会讨论、评审,必要时聘请部分外来专家参与评审。
会议由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然后由生产技术部整理、填写评审意见,呈送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审批后交子公司实施。
技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
技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一、规章制度1.1 工作时间•技术部门正式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下午6:00。
午休时间为中午12:00至下午1:00。
加班需提前向部门主管申请并获得批准。
1.2 请假制度•请假需提前向部门主管提交请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请假需提前至少一天通知,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请假期间需要及时与部门同事沟通,并确保工作责任的顺利移交。
1.3 绩效考核•技术部门将定期进行绩效考核,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绩效考核将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业绩、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以确定员工的晋升和奖励情况。
二、管理流程2.1 项目管理流程•技术部门在进行项目管理时,需遵循以下流程: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制定、开发实施、测试验收、上线部署、项目验收。
各阶段需由专人负责,并定期召开项目进展会议,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2.2 人员管理流程•技术部门人员管理流程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离职处理等环节。
招聘需根据部门实际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并进行招聘开展;培训需针对性进行,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绩效考核需公正公平,对员工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离职处理需妥善安排,保障员工离职的顺利进行。
2.3 风险管理流程•技术部门在工作中需要依据风险管理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对项目和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定期进行风险跟踪和控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风险可控。
结语技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是技术部门正常运转和协作的基础,只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项目质量,促进团队合作,实现更好的业绩和发展。
让我们共同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管理流程,共同努力,实现技术部门更大的成就和发展。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1. 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项目技术管理程序,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涵盖了技术资源的分配、技术需求的识别和定义、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评审等内容。
该程序适用于所有项目涉及技术开发、技术实施或技术解决方案的情况。
2. 技术资源的分配项目技术管理程序中的第一步是对技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将与技术部门负责人共同确定所需的技术资源,并根据项目工作量和时间要求进行合理的分配。
技术资源的分配应该根据技能和经验进行评估,以确保每个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3. 技术需求的识别和定义项目技术管理程序的下一步是识别和定义技术需求。
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经理与相关利益相关者一起讨论和明确技术需求,并将其记录在技术需求文档中。
技术需求应该具体、明确,并与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相一致。
这有助于确保项目团队对技术需求有清晰的了解,并为技术方案的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4. 技术方案的设计和评审一旦技术需求明确,项目团队将开始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应该满足技术需求,并且能够实现项目的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将进行技术方案评审,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审过程将涉及技术专家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他们将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和提出建议。
5. 技术实施和交付一旦技术方案被评审通过,项目团队将开始技术实施并进行交付。
技术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将按照技术方案的设计进行操作,并确保技术的正确实施和功能的完整性。
在交付阶段,项目团队将对技术交付物进行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预期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6. 技术变更管理在项目执行期间,可能会出现技术变更的情况。
项目技术管理程序还包括对技术变更的管理和控制。
技术变更应该通过正式的变更管理流程进行识别、评估、批准和实施。
这有助于确保技术变更对项目目标和进度的影响得到合理的评估,并减少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7. 总结项目技术管理程序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交付高质量成果的重要步骤。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责任部门
业务流程
控制要点
记录/备注
生产制造部
工艺、作业标准的变更涉及到技术状态的更改,由生产制造部在《技术状态跟踪单》填写。
技术状态跟踪单
技术部
调试时如有涉及到关键器件的变更的,由技术部负责填写变更信息,并负责记录的收集并保存。
技术部
生产制造部
负责跟踪技术状态,并及时更新《技术状态跟踪单》以及相关的技术指导文件。
4.2技术部:负责产品技术状态跟踪单的编制及维护。
4.3生产制造部:负责制造过程中相关信息的记录。
5、作业流程
责任部门
业务流程
控制要点
记录/备择控制项目,并将内容填写到《技术状态跟踪单》。
1、技术状态项目选择的时机应在项目研制阶段初期或其之前选定。
2、技术状态项目选择原则。
技术部
技术部按照《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进行产品设计。
技术部
将技术状态跟踪项目的设计文件名称、版本信息等填入《技术状态跟踪单》。
技术状态跟踪单
生产制造部
将技术状态跟踪项目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名称、版本信息等填入《技术状态跟踪单》。
技术部
技术部负责产品技术状态的跟踪,如有设计变更涉及到技术状态的更改,应及时更新《技术状态跟踪单》。
A、技术状态选择的总的准则是选择那些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以达到项目总的最终使用性能的项目作为技术状态项目。
B、一般情况下,下述项目可选为技术状态项目:
(a)在风险、安全、完成任务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项目;
(b)采用了新技术、新设计或全新研制的项目;
(c)使用和维修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的项目。
技术状态跟踪单
3、术语和定义:
3.1技术状态:在产品技术状态信息中规定的产品相互关联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16 技术管理程序
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技术管理程序
1、目的
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技术管理具有专业性很强的特点,而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为了便于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及集体智慧,特制定本程序。
2、原则
各专业充分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充分了解本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并对本专业技术负责。
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工艺:孙志琼、扬帆;机械:欧增炳;电气自动化:屈洪凯;土建:程胜志;矿山:黄法勇。
3、内容
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1、技术认定程序;3.2、技术决策程序;3.3、技术评价程序。
3.1技术认定程序:
⑴设计认定:
⑵标书认定:
3.2技术决策:
⑴一般性技术决策:
(2)较大的技术决策:
(3)重大的技术决策:
3.3技术评价
⑴专项技术评价
⑵综合技术评价
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
技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
技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技术部作为企业中重要的部门之一,承担着技术研发、创新和项目实施等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技术部的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及管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技术部的正常运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规章制度1.工作纪律规定技术部将制定明确的工作纪律规定,包括考勤、请假、加班等方面的规定。
员工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考勤打卡,并及时请假和报备加班情况,确保工作时间的规范和人员的充足。
2.项目管理规定技术部项目管理规定的制定将包括项目立项、实施过程和验收等环节。
规定项目立项的流程和要求,明确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以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并进行验收。
3.安全生产规定技术部的工作往往涉及到设备和技术操作,因此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部将制定安全生产规定,包括设备操作的注意事项、危险品的储存和处理、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
二、管理流程1.人员管理流程技术部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招聘、考核和晋升流程,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资质要求、招聘渠道和程序、员工绩效考核要求等。
通过规范的人员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地选拔和管理技术部的人才。
2.沟通协调流程沟通和协调对于技术部的工作非常重要。
技术部将建立沟通协调流程,包括定期的工作汇报会议、每周例会和项目进展会议等。
通过规范的沟通协调流程,能够确保技术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流畅和工作协调。
3.项目管理流程技术部将建立项目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的启动、实施和验收等环节。
通过每个环节的明确流程和要求,能够确保项目的进展和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流程应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控制,使项目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三、管理工具1.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部将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技术部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便利。
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包括项目管理、工作计划、任务分配、文档管理等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交流。
2.绩效考核系统技术部将建立绩效考核系统,以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流程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流程一、概述技术文件是组织内部管理技术活动、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作所必需的文件。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查、发布、使用、变更等方面进行管理,以确保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制定1. 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目的:明确技术文件的管理责任人、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等内容,保证技术文件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2. 确定技术文件管理的基本原则:制度的遵循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
3. 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内部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
4. 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主体:技术文件管理委员会,技术文件管理员,技术文件编制人员等。
5. 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程序:明确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查、发布、变更、废止等流程和要求。
三、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1. 技术文件管理委员会:负责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制定和调整技术文件管理政策。
2. 技术文件管理员: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和监督,包括技术文件的归档、登记、审查、发布、变更、废止等工作。
3. 技术文件编制人员:负责具体的技术文件的编制工作,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四、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流程1. 技术文件的编制(1)确定编制技术文件的需求: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需要编制的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规范、产品说明书、工艺流程等。
(2)编制技术文件计划:制定编制计划,明确编制人员、完成时间、编制内容等。
(3)编制技术文件:根据计划开始编制技术文件,确保内容准确、详细、清晰。
(4)技术文件的审查:完成技术文件后,由技术文件管理委员会或相关部门进行审查,确保技术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技术文件的发布(1)技术文件的登记:通过技术文件管理系统进行登记,包括技术文件的名称、编号、版本、制定日期等信息。
(2)技术文件的审批:经过审查无误后,技术文件管理委员会审批发布。
24技术状态管理程序(GJB9001 军工标管理体系)
XXX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程序文件拟制: 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受控状态:口受控口非受控发放编号: _______________20xχ-XX-XX发布20xx-xx-XX实施XXX科技有限公司发布24、技术状态管理程序文件编号:IQM24-2017B 1目的当合同要求时,为对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的技术状态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合同要求时,本公司的复杂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和服务保障过程以及设计开发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
3职责3.1系统事业部负责系统或整机类产品技术状态的纪实。
3.2板卡事业部负责公司主板板卡类产品技术状态的纪实。
4.3结构事业部负责机箱五金类产品技术状态的纪实。
5.4质量组人员负责对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进行监督。
3.5管理者代表组织技术状态审核,各相关部门参加技术状态审核,并负责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程序4.1技术状态的标识技术状态的标识开始于论证阶段,最终形成产品的成套技术文件。
4.1.1技术状态项目的确认与要求a)选择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以达到产品总的最终使用性能的项目;b)完整的确定技术状态所需的一切技术文件;c)用来确定基线的技术文件应是有效版本;d)选择的技术状态项目应由公司和军代表共同提出,经批准后应在合同中规定。
4. 1.2建立技术状态项目的文件内容及要求a)阐明所有必要的功能特性;b)阐明为验证是否达到规定的功能特性需进行的各项试验;c)阐明与有关技术状态项目之间的必要界面特性;d)阐明设计限制的条件;e)执行图样和技术文件的三级审核(校对、审核、批准)制度及工艺和质量会签制度、标准化审查制度:f)执行技术文件更改和审批程序,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g)技术文件完整、准确、清晰、“文文一致”、“图物相符”;4.h)功能、分配和产品技术状态标识应相互一致和统一,并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按产品分类归档保存。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程序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程序1. 引言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程序是指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协调和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操作方法。
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2. 范围本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程序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
涉及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3. 职责与权限3.1 管理层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程序,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3.2 技术人员负责编制和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生产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3.3 生产人员负责按照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4. 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4.1 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指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风险特点制定的安全操作指导文件,包括安全检查、操作流程、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
4.2 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经过管理层审核和发布。
4.3 生产人员必须熟悉并按照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禁违章操作。
5. 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5.1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包括安全操作技能、事故应急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5.2 技术人员应负责安全技术培训的组织和实施,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5.3 企业应建立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6. 安全技术管理文件6.1 企业应建立和维护安全技术管理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
6.2 技术人员负责编制和更新安全技术管理文件,经管理层审核和发布。
6.3 生产人员应熟悉并遵守安全技术管理文件的要求,确保安全操作。
7. 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措施7.1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安全评估和改进,确保安全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7.2 技术人员应不断跟踪和研究安全技术管理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动安全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7.3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考核制度,对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安全工作进行评估和奖惩。
incose 技术管理流程
incose 技术管理流程INCSE技术管理流程INCSE技术管理流程是指以系统工程的方式来管理技术项目和过程,确保项目能够成功地达到预期的技术目标和业务目标。
INCSE技术管理流程是一种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管理流程,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部署和运营维护等阶段。
本文将介绍INCSE技术管理流程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INCSE技术管理流程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明确技术项目的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求分析师需要与业务部门和用户沟通,收集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
此外,需求分析师还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制定技术需求和技术规格书。
这些需求和规格书将成为后续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依据。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INCSE技术管理流程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阶段,系统设计师需要制定系统架构和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案。
此外,系统设计师还需要制定系统的接口规范,以便后续的系统开发人员能够按照规范进行开发。
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是INCSE技术管理流程的第三阶段,其目的是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系统的编码和测试。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编写程序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
此外,开发人员还需要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都能够满足需求规格书中的要求。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INCSE技术管理流程的第四阶段,其目的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
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需要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各个方面的测试。
此外,测试人员还需要对系统进行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以确保系统能够在高负载和高压力下正常运行。
系统部署系统部署是INCSE技术管理流程的第五阶段,其目的是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在这个阶段,部署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安装和配置,并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管理程序
中铁大桥局京沈客专辽宁段TJ-11标项目经理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JSLNTJ-11标段项目经理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科学的组织工程技术工作,确保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按规范有序运行,根据中国中铁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和《MBEC工程项目管理标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以及桥六技[2014]367号《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特制订本程序。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辽宁段JSLNTJ-11标段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三条工程工程管理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订、修改和实施。
负责施工技术系统的技术管理,包括制订施工技术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工程技术攻关和新技术推广交流,参与引进先进技术工作;负责本部门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项目分部总工负责施工技术的分工、现场施工技术的协调、调度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条工程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指挥下负责本分部工程管理、施工技术管理、设计核对、各项专项方案、开工报告编制实施、新技术推广的技术管理工作及竣工验收工作;负责协调、解决施工中专业技术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第六条各施工架子队负责工程技术管理的具体实施。
第四章技术管理流程
第七条施工图现场审核→施工测量交接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报批→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报审→工程开工/复工→测量放样→技术交底→成品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工程质量保修、质量回访。
第八条施工图现场核对与设计交底程序
施工图现场核对是施工技术管理的环节,施工图现场核对工作由施工单位组织牵头,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参加,进行施工图核对现场办公;参加施工图核对的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和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
施工图现场核对可以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规模、设计标准、主要设计意图及工程特点。
同时结合现场施工调查、核对、贯穿复测及工程构筑物定位测量和路基横断面实测情况,及时对设计提出审查意见,避免因设计失误给施工带来损失,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及投资效益。
第九条施工测量交接桩程序
参加测量设计交桩,并进行交桩复测。
施工前,要对全段进行贯穿复测。
复测内同包括:线路、水准点、增设施工桩点、增设水准点、沉降观测桩及复核精测地段的精测桩。
第十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及审批
(1)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总工负责组织编写。
(2)无论施工环境和条件如何,施工组织总设计需在开工前上报监理、业主审批后实施。
(3)施工组织设计内同不完整、编写粗糙、无单位及负责人签字的,报送无效。
第十一条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程序
对材料(构配件、设备)的检测,应以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工程规定检验批次的规模数量和检验项目,并规定检验数量(或抽样比例)、检验方法及监理单位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对材料的进场验收应分两个层次进行:
(1)外观检查和书面检查: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
检验方法为观察检查并配以必要的尺量,检查合格证、厂家(产地)试验报告;检验数量多为全部检查。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
验方法和数量多数情况下相同。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运送至施工现场,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和安装。
(2)试验检验:凡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进行试验检查。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的批量、抽样数量、质量指标是根据相关产品标准、设计要求或工程特点确定,检验方法根据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规定。
第十二条工程开工、复工报审程序
基本建设开工报告制度是加强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的重要措施之一。
凡属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单项工程,都应在正式开工或停建后复工之前,办理工程报告审批手续。
(1)工程正式开工前,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工程开工具如下条件:
①测量放线准确无误;
②按规定完成了施工图现场核对,需完善、优化的项目变更设计图已到齐,并经核对无误;
③完成征地、拆迁,施工场地清理、平整、硬化达到规定要求;
④进场人员、材料满足施工需要;
⑤已有明确该单位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人;
⑥施工机具设备已投标承诺进场,满足施工需要,并已安装调试就绪;
⑦完成了进场材料检验、水质化验、配合比选定等必要的试验工作;
⑧本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设计已被批准。
(2)开工报告开工申请报告附件应包括测量资料、试验资料、施工组织设计、进场人员及设备等。
(3)在开工申请报告中,必须说明施工图现场核对情况,未完成施工图现场核对不得申请开工。
第十三条测量程序放样
(1)测量目的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保证工程建筑物准确定位,即通过各种测量控制手段,使设计工程建筑物修建在设计的平面及空间位置上,并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形体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规定的精度。
(2)测量依据
施工测量要以施工合同、设计文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3)测量规章制度
①施工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书、图标必须真实完善,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
②认真贯彻执行测量成果复核制度。
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计算。
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核对。
未经第二人计算复核并经确认无误的资料严禁使
用。
③各种测量仪器、量具、应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准确记载检定、维修情况,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④测量仪器建立保管、使用、维修制度。
第十四条技术交底程序
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工程内同、工程特点、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工艺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工期要求等的主要依据,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工程管理部根据设计文件先编制工程技术交底书,向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内容交底。
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范围、工程数量、技术标准、工期要求、施工平、纵断面图、质量、安全、重大技术安全措施、环保、水保及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技术问题。
(2)施工阶段,技术人员对各分项、分部工程进行结构、工艺标准和技术标准交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结构尺寸、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放样控制桩点数据等,对操作复杂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示范指导。
(3)现场技术交底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向工班长及施工人员交底,并履行双方交接签字手续。
施工技术交底,应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
交底资料必须
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范、验标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交底资料应妥善保管存档。
(4)凡因技术交底不清,手续不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按不同的岗位责任进行处罚,重大事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
(5)未经过施工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施工。
第十五条成品保护程序
成品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竣工交付前的工程实施有效防护,防止损坏,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文件要求和满足规范要求,向业主交付满意的产品。
(1)技术人员负责在技术交底中,明确不同专业、不同工程的工序交接和防护交接方法,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和要求;质检员负责对现场的防护、隔离措施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和督促。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间相互干扰和污染,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要对上道工序采取包护垫盖等措施,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一旦发生成品损伤或污染,要及时处理或清除。
(3)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看守人员,每天对现场设备进行巡视。
凡在成品或半成品区域施工或装卸运输,要设专人管理,防止因磕撞刮碰等造成成品或半成品损坏。
第十六条竣工验收程序
竣工验收分为: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和国家验收等五个阶段。
(1)静态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①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已按设计文件建成;
②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③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④项目部按有关规范、标准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
⑤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⑥竣工文件已按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基本完成。
(2)静态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动态验收,并开始动态检测工作。
(3)初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①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合格,工程质量和系统功能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②静态验收及动态验收遗留问题整改完毕;
③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设施经相应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④通过试运行,达到试运营的条件;
上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安全评估和国家验收。
第十七条工程质量保修、质量回访程序
(1)按照合同规定,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工程的质量保修,过程质量控制符合有关规定,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工程的保修工作。
(2)工程质量回访对象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使用单位及直接的顾客群体和新闻媒体、消费者组织、政府部门等。
(3)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信息内容的回访信息采集。
(4)在工程施工前期、施工期间、竣工验收后的三个阶段,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