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三国演

合集下载

用文学理论中提到的方法评价《三国演义》

用文学理论中提到的方法评价《三国演义》

用文学理论中提到的方法评价《三国演义》
1、哲学方法的层面。

《三国演义》形象地描绘了东汉末年社会
生活的全息现象,客观地展现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天下大乱,辩证地揭示出整个封建社会“治”与“乱”往返衍化的客观变化。

2、科学方法的层面。

《三国演义》的创作吸取了三国故事在民
间流传过程中所渗透的人民群众的道德理想和程朱理学伦理思想,从而形成了作品以伦理判断为主体的思维方式。

3、专业方法的层面。

《三国演义》的造形、抒情、写景因富于
诗情画意,故能给人无限的美感!艺术,总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


们这个文明古国,是诗之国,画之国;诗和画论都带有中华民族的色彩:诗“缘情”,情景交融;画贵“神似”,形神一致。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摘要】《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一个由面见流传过程当中群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应从作者的经历以及书中的人物情节结合加以分析。

【关键词】三国、罗贯中、刘备、关羽、诸葛亮、忠君、义气、智慧正文:说起《三国演义》,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另一本著作《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很多情节大都源自于《三国志》,但有些情节,明显带有作者主观意向的修改。

比如《三国志》中记录的历史中刘备作为一方诸侯,是极具军事才能的,性格相对坚毅,而在《三国演义》刘备却成了一个毫无主见,情感丰富,动不动就眼泪满面的仁主。

甚至有句话叫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

那么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是不是作者罗贯中在心目中需要这么一个仁慈软弱的君王呢?那么首先,我们就需要看看罗贯中的人生经历。

罗贯中,山西省祁县人。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

大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来到了杭州。

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

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约在公元1360~1364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

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

《三国演义》的文学思想解析

《三国演义》的文学思想解析

《三国演义》的文学思想解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展现了丰富的文
学思想,包括:忠诚、智谋、英雄主义、权谋等。

以下是对《三国
演义》的文学思想进行解析的主要内容。

1. 忠诚与义理
忠诚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文学思想之一。

无论是刘备、
关羽、张飞等正面形象,还是曹操、孙权等反面形象,他们对于自
己的国家、君主以及忠诚的义理有着深刻的追求。

他们以忠诚为,
坚守信义,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2. 智谋与计策
《三国演义》中的智谋与计策也是其重要的文学思想。

诸葛亮、周瑜等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策略,为各自的国家谋划着胜利的道路。

他们善于运用智谋,制定出巧妙的计策,解决各种困难和挑战。

3. 英雄主义与武力
英雄主义与武力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文学思想。

许多英
雄人物如关羽、张飞、吕布等以其勇猛无敌的武力和英雄气概,成
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他们以武力和勇气来维护正义,捍卫自己的,展现出了英雄主义的精神。

4. 权谋与政治斗争
《三国演义》中的权谋与政治斗争也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
部分。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通过各种权谋手段来争夺权力和地位,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

这些权谋与政治斗争的描写,反映
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政治风云。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一部富含文学思想的经典之作。


中的忠诚、智谋、英雄主义和权谋等思想,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
多彩的历史画卷,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影响深远。

然而,就其尚理倾向而言,也存在不同看法。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等方面,探讨《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一、历史的背景《三国演义》的创作时期正值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严重。

同时,明朝士人阶层的传统文化也与现实生活、人民群众的需要相脱离,形成了一种距离感。

由此,尚武、尚义、尚忠、尚孝等精神便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新品质,这些品质也反映在《三国演义》的创作中,成为了它的尚理倾向的基础。

二、文化的传统《三国演义》所处的时代,是中国文化远古至今的漫长历程中,尚武、尚义观念一直存在的历史时期。

封建社会中的勇士们,以武力和义气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而这些价值观也在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进一步影响了《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

三、文学的特色《三国演义》的创作风格以情节丰富、奇异新颖、英雄形象丰满为特点,这些因素受到了作者罗贯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在文学特色中,人物的形象鲜明、奇特,人物形象的塑造恰恰含有一些尚武、尚义的思想体系,这也推进了《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

四、作者的思想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自然对其尚理倾向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塑造。

罗贯中在其作品中强调了忠、孝、义的重要性,并从中挖掘出人物刻画的内在逻辑。

罗贯中认为,提倡忠、孝、义,有利于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因此,把这些思想传达给读者,成为了作者的目的。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是被历史、文化、文学特色和作者思想四个方面共同形成的。

尽管其尚理倾向为小说带来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但也给一些读者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因此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时,要坚持对历史和人物形象的客观理解,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借鉴。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浅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文章来自/一剖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必需留意的几点第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阅历了一个由面见传播过程当中大众整理到后代作价定稿这样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时期不同,阶级不同,作品中融入的思想就不同。

第二,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它固然有一定的虚拟和想象,但又必需遭到历史的约束,即故事的根本历史轮廓,严重的历史事情、主要任务、严重活动都必需契合历史事实,这就形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难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之一“拥刘反曹”认真阅读《三国演义》我们能够看出,《三国演义》是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

反对刘蜀鄙弃曹魏。

第一,从作品篇幅来看,全书共120回,1~50回主要写赤壁之前,各路诸侯镇压黄巾起义和征伐董卓的过程,实践上是交代了“三国鼎立”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

51~11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兴衰成败的迂回过程。

第16~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能够看出,刘备集团兴起的最晚而又衰落的最早,且在三国之洪力气最弱,这是历史事实,是小说作家所无法改动的。

固然如此,作者在构思时却表现了他的偏爱,将全书的主要篇幅留给了刘备集团。

第二,从三国关系的处置上看:刘备集团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但是作者却把它作为中心,将最强大的曹魏作为蜀汉的对立面,将孙吴置于附属位置,刘备集团在对付主要敌人曹魏的过程中,对东吴是又结合,又斗争。

全书的这种整体构思和规划就是由小说拥刘反曹的主题思想决议的。

第三,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看:《三国演义》中塑造了的两个最具血肉感,给人影响最深的人物形象,即:刘备和曹操。

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作者用心发明出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小说中都很少有像刘备和曹操这样比照如此鲜明的形象,书中鲜明的将刘备写成了受人民大众欢送的仁君形象,写成了忠厚仁义的化身;而将曹操写成了人民大众憎恨的暴君形象,写成了奸诈残忍的化身。

第四,从封建正统思想来看:谈到《三国演义》中的封建正统思想,如今一切的学者都有统一的思想,即“正统”就是与忠君思想有亲密联络的“以复帝为中心的历史观。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三国演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三国演

《三国演义》明显地表现出这样的意图
:用叙述把情节和人物压缩到一个单一的
目的:即解释一个在作者看来是最为重要的主题
:拥刘反曹。
结构布局上故事比重向刘备集团倾斜,是该书拥刘反曹的又一主要体现点。
《三国演义》是个一百二十回的长篇故事
,关于该书的故事布局比重,很早就有
学者称之为 “黄金分割 ”。在这个堪称美学原则的故事比重分配中,刘备集团所
2、夸写刘关张结义 :对忠义的祟尚和弘扬
《三国演义》尚理倾向的又一方面是
,通过夸张地描写刘关张的结义而表现出
对于忠义的崇尚和弘扬。为了使刘关张这种结义兄弟之情引人注目,作者特意地
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放置小说开头,给读者造成开门见山的视觉。在作者看
来,这种没有背景、没有前提,借助偶然机遇所建构的友情更有张扬的价值和意
男女非有行媒 ,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 男子居外 ,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女不同施枷。 (《小学集注》卷三,清光绪卅二年石印本)
明初的儒学界接受并发扬了这种思想, 且以此刻意营造社会思潮 。这可从永乐 间胡广等儒臣纂修的《性理大全》中得到说明。我们看该书有关日常起居和男 女交往方面的主张:
更主要的是他品格中的 “义”所产生的作用。
当然更动人的描写,还是第八十一回所描述的刘备在做了蜀汉皇帝以后,不顾
一切地为弟弟关羽报仇。一国之君能作到
念念不忘兄弟间几十年前所结
谊,似是对 “义”的更高程度的张扬。
交的友
3、谆谆教诲读者 :对理学家道德说教传统的继承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还突出地表现在
热衷对读者的教诲。小说作
”(《明通鉴》卷十六 )还有: “永乐五年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

《三国演义》赏析《三国演义》赏析在创作上,《三国演义》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七实三虚”可以说是该书取材的基本原则,小说中虽有不少虚构成分,但大的历史事件皆取之于史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也基本符合史实。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赏析,欢迎阅读。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作者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作者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作者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前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它以鲜明的历史风格与文学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也刻画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的主题思想贯穿全书,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本文主要探讨《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

尚理倾向的表现《三国演义》中,尚理的倾向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张松之死在《三国演义》中,张松被曹操问及“为何不献城”时,他回答:“臣昔在汉时,曾为虎牢关上尉,不幸陷于贼手,见贼军之时,其势盈天,皆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臣独不肯言。

臣之所学,乃义之本也。

臣以忠义相告,安得为贼谋?至死岂为贼也!”这番话凸显了张松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

然而,曹操并不赞同这种追求,他将张松处以全家诛杀的刑罚。

这种以权谋私、绝情无义的行为,恰恰展现了曹操的唯利是图和权力欲的本来面目。

2. 刘备的仁政《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塑造成了一个仁爱之君的形象,他时常关注百姓疾苦,力图施行仁政。

例如,他在成都建立了善政,贯彻实行了免徭役、高俸禄、低税赋、讲道德、宽法纪、任贤使能等政策。

这些措施深得民心,也为其汇聚了大量的民力。

3. 关羽的义气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塑造为一个有着忠诚的义气、传统士人风范和仁爱之心的形象。

关羽在刘备的帐下侍奉多年,尽管其家庭因荆州失陷而尽毙,但他并未因此离开刘备。

他受到曹操和孙权的威胁时,总是能处之泰然,不为外在的压力所左右。

即使在跨越换主,转投东吴之前,关羽依旧忠于主上,不离不弃,直至孤军深入敌境被围杀。

尚理倾向的成因1. 作者求取忠诚正义与仁爱之道的价值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明代的作家,其创作背景是地主阶级的广泛反抗斗争和官僚削夺民权的严重斗争。

他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出了许多忠诚、正义、仁爱等价值观,弘扬着这些价值观对当时社会的正面倡导作用。

这些价值观的存在,也使其在历史和文学上具有了极高的价值。

三国演义分析

三国演义分析
7
内容辑要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 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 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 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 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小说 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 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 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 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 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 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17
周瑜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 义》 ,他被描写成智短才拙, 处处不如诸葛亮的人。虽然这样, 仍能让人看到一个光彩照人的形 象,从十五回出场,到五十七回 病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风流儒 雅,潇洒干练,却又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周瑜的风 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倒是苏 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 说到才干,训练了一流的水军、 用蒋干将计就计、用黄盖苦用计、 最后用火计破曹,这些都不用说 了。
嫂千里走单骑体现了他的“忠”,
义释曹操体现了他的“义”。在
人格上,他与其它英雄不同,立
身行事,光明磊落。正是由于这
种“忠义神武”,才使他成为武
圣。
13
张飞,刘备义弟,蜀国五虎 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 (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 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 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 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 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 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 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 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 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 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 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 五十五岁。
11
刘备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 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 刘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 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 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 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 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 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 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 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 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 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 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 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 人也称他刘先主。书中的刘备,是 一个仁义明君,忠厚长者。

三国演义》的审美解读解析

三国演义》的审美解读解析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 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 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 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 安定的愿望。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 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宁教天下人 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奸诈多疑,骄横自负。
一、重温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临 江仙.doc
二、成书:陈寿《三国志》、裴松之的注提供
了素材
民间故事不断的丰富 隋唐
的文艺表演有“三国”的节目
宋代的
“说话”已有“说三分”
元代《三国
志平话》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
三、关于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 散人,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
• 四、关于版本: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 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该书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 目。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将240则合 并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成双句。
全城的百姓都舍家随他而去。部下权他放弃,
刘备却说:宁死也不抛弃百姓,至襄阳后,那
里的老百姓也随其逃难,把一次军事转移,变
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难民大迁徙(当然也有作
秀的因素)。两地百姓还高呼:我等虽死,也
愿随使君。这是一种何等的力量。因此,很好
解释,为何占领成都时,作为侵略者的他,却
受到了老百姓的夹道欢迎。这个结果体现的正
六、“拥刘反曹”倾向的实质
• 1.历史回顾: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 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 • ②东晋人习凿齿《汉晋春秋》首次以蜀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浅谈《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争斗、战争和人物命运,被誉为中国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即尊奉汉室皇帝刘备,而贬低曹操及其后代。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和价值观等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一、历史背景下的尊刘贬曹思想倾向《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其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变化。

汉朝灭亡后,天下分裂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而在这三个国家中,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显然是最得人心的。

因为蜀汉是由汉室皇室后代所建立的,一直以来都有着执掌天下的理想,而这也是尊刘贬曹思想倾向的主要来源。

义烈元年(196年),曹操夺取了汉献帝,开始了他的割据自立。

此后的五十年中,曹操及其后代一直执掌魏国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然而,曹操的统治并不得民心,他的政治手段常常十分残酷,对敌人也十分狠毒,同时还极力鼓吹儒家道德伦理,自封“曹文化”。

相对而言,刘备在人民心目中更具有威望,他率领着黄巾起义军起义,深得百姓拥护。

同时,刘备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民众也更为认同,如“舍生取义”、“仁者无敌”等,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逐渐形成并发展。

二、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一个英雄形象,他具有高尚崇高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

相比之下,曹操则被描绘成了一个凶狠、奸诈的反派形象,而且他的儒家思想也被渲染成虚伪、伪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人物塑造中的尊刘贬曹思想表现。

1、刘备的英雄形象刘备作为《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其英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鲜明。

在小说中,刘备被描绘成一个高尚的君子,他有着纯真正直、仁爱之心和舍身取义的精神。

他对朋友和部下很为关怀,经常向他们倾听意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危。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十六章考点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十六章考点手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十六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059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三级考点,一般为单选、简答、论述)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出现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分别代表着古代长篇小说中“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两大流派的最高成就,也代表着明代长篇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2.《三国演义》①成书:《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

它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三个系统:正史、讲史和戏剧。

《全相三国志平话》虽然粗糙多瑕,却已具备了后来《三国演义》的基本轮廓。

②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献身于通俗小说创作的作家。

他还有杂剧作品,现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③版本:明代前期,《三国志通俗演义》以抄本形式流传,现存最早刊本刻于嘉靖年间。

该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后来的各种版本,都是由嘉靖本演变而来的。

其中《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将240则合并为120回;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仿效金圣叹批点《水浒传》的做法,对回目和正文都作了较大修改,加上自己的评论,名之曰“第一才子书”,使之在艺术上有较大提高。

“毛本”成为后来最流行的版本。

2.《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倾向①《三国志演义》依据史书记载加以文学性的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了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历史沧桑感。

②《三国演义》继承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

表现出皇权神圣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仁政”和“明君贤相”的社会图景的向往。

③《三国演义》还强调了“义”的道德价值,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

④《三国演义》相当全面地展示出汉晋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保持了历史现象的具体生动的特性,一度被视为“绝好的历史教科书”。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说《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赵长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前后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中心,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需要有所强化,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复杂的历史思想下,他推崇“忠”“义”,主张用“王道”“仁政”治理天下。

向往仁政,反对暴政拥刘贬曹思想贯穿整个小说始未。

一、研究《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需注意两点:1、它是在集体创作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

作者有民间艺人,也有封建文人,他们的政治,艺术观点和创作意图各有差别,在漫长时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里,集纳和熔铸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所以《三国演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思想倾向。

2、它是一部历史小说,它虽然有一定的虚构和想象,但又必须受到历史的束缚,即故事的基本历史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任务、重大活动都必须符合历史事实,这就造成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有时不免同历史事实产生矛盾。

二、“拥刘贬曹”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有作者主观思想的因素,也有客观历史原因。

思想倾向即个人主观感情,属于思想领域范畴。

但人是社会的人,不会也不可能孤立存在,他的社会属性,影响着决定着他的思想情感。

任何一种思想倾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因此,要探讨“拥刘反曹”思想倾向产生形成的背景,应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

《三国演义》内涵分析

《三国演义》内涵分析

《三国演义》内涵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三国演义》内涵一、关于“七实三虚”(一)、《三国演义》与前代史书之关系:参照《三国志》和《三国志注》两部史书,《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言行大多可找到依据,可以说,《三国演义》对原有素材进行了移换变形。

(二)、《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关系:继承与超越(三)、小说叙述历史的态度:打破天道正义观念二、“拥刘反曹”倾向的源起及发展(一)、晋到六朝:以曹魏为正统(二)、东晋习凿齿:尊汉抑魏(见于《汉晋春秋》)(三)、北宋代说书:流露“拥刘反曹”倾向(见于《东坡志林》)(四)、元代《三国志平话》: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五)、《三国演义》直接继承并加强这一倾向(六)、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批点《三国演义》时进一步强化巩固了“拥刘反曹”的观点三、《三国演义》的思想文化内涵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杰出的战争和谋略描写,中国文化智慧的集合,融合儒、道、纵横、兵家等等诸多思想的荟萃。

其主要文化思想内涵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国家统一的向往:元末社会动荡,百姓渴望安定统一,这也是成书年代及作者所处时代要求的体现。

(二)、对儒家仁政理想的向往及道德的追求:1、拥刘反曹倾向。

2、对蜀汉集团的着力刻画:刘备仁君形象、诸葛亮能臣贤相的典范、关张的忠义勇猛、桃园结义的讴歌等。

(三)、总结历史经验:民心、人才、谋略。

四、人物塑造手法:(一)、类型化与个性化的完美结合(以三个人物形象为例)1、曹操形象: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儒家理想为评判标准,突出其奸诈残忍一面,又真实描写出其丰富多元性格—“古今来英雄中第一奇人”(毛宗岗)(1)、奸诈①、陷害叔父②、杀吕伯奢一家③、许攸问粮④、借人头⑤、借刀杀祢衡⑥、梦中杀人⑦、杀杨修⑧、死后疑冢(“生而为伪,至死仍诈”)(2)、残暴狠毒①、杀吕伯奢全家②、为报父仇屠城③、杀伏完董承及伏皇后董贵妃④、杀耿纪韦晃等五人及其宗族和大臣(3)、英雄之气①、不畏权贵:重责蹇硕之叔②、胆识过人:孤身刺杀董卓③、惟才是举,爱才如命,敬重忠义之士,宽待人才、厚待人才(如哭郭嘉典韦、对关云长、赵子龙的爱惜、收张辽庞德许褚、招请荀彧荀攸贾诩等、中庞统之计、痛杀陈宫沮授等等)④、诚心待士,从谏如流(如对郭嘉言听计从,得以平定北方)⑤、多谋善战,善于以少胜多(如战袁绍、打吕布、张绣、马超等)⑥、宽仁待民,法纪严明(如征讨董卓等军事集团、割发代首)⑦、旷世豪情,乐观自信、永不气馁;自负风趣、颇具喜剧色彩(如横槊赋诗、爱笑)⑧、目光敏锐,不因情废公(如对继承人的选择)⑨、儿女情长(如分香卖履)(4)、其他特点:好色、多疑、心胸狭窄小说中的曹操是一个极复杂矛盾的形象,是不失其本色的真英雄,又是一个可爱的大奸雄。

《三国演义》文学精粹深度剖析

《三国演义》文学精粹深度剖析

《三国演义》文学精粹深度剖析《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而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三国演义》的文学精髓进行深度剖析。

首先,人物形象是《三国演义》的一大亮点。

小说中的诸多人物都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塑造得栩栩如生。

例如,刘备被描绘为仁义有礼、谦虚谨慎的君子,曹操则被塑造成聪明机智、善于权谋的政治家,而孙权则展现出智勇双全的特点。

这些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其次,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也是《三国演义》的一大特点。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充满了悬念和意外。

作者通过巧妙的安排,让读者时常感到意外和惊喜。

例如,小说中的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战争的转折点,刘备、孙权联手击败曹操,改变了整个局势,给读者带来了剧烈的情绪冲击。

这种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不仅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更展示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

最后,小说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娱乐读物,更是一部具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权谋、忠诚、友情等主题的探讨,作者向读者传递出许多深刻的哲理思考。

例如,小说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的義兄弟情谊,展现了忠诚和友情的伟大价值。

而曹操的权谋手段则让人思考权力的本质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哲理思考使得《三国演义》超越了单纯的故事情节,成为一部具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文学精髓的深度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十二条叙事方法

《三国演义》十二条叙事方法

《三国演义》⼗⼆条叙事⽅法2第七编明代⽂学 (第⼀章)第⼀章《三国志演义》《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部长篇章回⼩说,也是历史演义⼩说的开⼭之作。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通俗的语⾔,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第⼀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是⼀个分裂的时代,⾜智多谋之⼠,能征惯战之将,荟萃于⼀时,不必添枝加叶,⾃有许多热闹的故事,这便成为民间艺⼈和演义家绝好的题⽬。

三国故事在隋代已⼴泛流传,据杜宝的《⼤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观⽔上杂戏,就有曹操谯⽔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节⽬。

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刘知⼏《史通·采撰》)。

李商隐《骄⼉》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见三国故事已喧腾众⼝。

⾄北宋时,“说话”艺术中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和专业艺⼈(如霍四究)。

苏轼《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深巷中⼩⼉薄劣,其家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说三国事,闻刘⽞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说明三国故事不但艺术效果好,⽽且已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性。

宋代的这些话本没有流传下来,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治年间(1321——1323)建安虞⽒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内容⼤致相同的《三分事略》(是近年在⽇本天理⼤学图书馆发现的)。

其故事已粗具《三国志演义》的轮廓。

张⽾《明道杂志》载:“京师有富家⼦,甚好看弄影戏,每弄⾄斩关⽻,辄为之泣下”。

⾦元时期三国戏⼤量涌现,现知元代及元明之际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剧⽬就有60多种。

由上约略可知,《三国志演义》的素材主要来⾃三⼤系统:正史系统;讲史系统;杂剧系统。

罗贯中在此基础上,“据正史,采⼩说,征⽂科,通好尚”(⾼儒《百川书志》),创作出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之作。

作者罗贯中⽣平材料很少。

元末明初贾仲明(1342—1423)的《录⿁簿续编》(或谓⽆名⽒作)云:“罗贯中,太原⼈,号湖海散⼈,与⼈寡合。

论三国演义思想倾向

论三国演义思想倾向

谈《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

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所叙故事起于黄巾起义,终于晋武帝灭吴,描写汉未近百年的历史中各种社会集团政治、军事、外交之争主要是封建集团利益之争。

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特别对曹操、刘备两大集团代表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中心,反映出封建正统观念,对统治权威的影响表现复杂的时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在复杂的历史思想下人们向往仁政,人格上注重道德的观念。

拥刘贬曹思想贯穿整个小说始未。

作品十分明显流露出对军阀罪恶的痛恨,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关键词拥刘贬曹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价值取向一、拥刘贬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历史渊源《三国演义》的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胡适在《三国演义序》中有云:“《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

其素材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史材料,晋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承续中国人志史著述的传统。

尽管没有全面准确反映三国史实,毕竟是三国资料的最早存证,是作者创作《三国演义》重要的史料来源。

南北朝裴松之的注,裴注特点是:量大,博引,生动有趣。

《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

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

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此书对《三国演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二是广泛吸收了民间传说和野史笔记中的记载,以及戏曲演唱等民间艺术的内容。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辑录了一些民间传说中的三国故事;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说话”艺术的“讲史”中有专说“三分”的艺人。

经典文学三国演义的简介

经典文学三国演义的简介

经典文学三国演义的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文学三国演义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地流传。

当时的笔记小说,例如裴启所著的《语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已经记录了一些三国人物的轶闻。

南朝刘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征引了汉末和三国以来的大量史料,这些史料为后来三国故事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隋唐时,三国故事通过诗歌和杂戏等形式,更加深入民间和宫廷。

北宋的时候,三国故事已经成为民间艺人讲述、演唱的重要题材。

至迟在这时,已经形成了尊刘贬曹的倾向。

元杂剧中有大量的三国戏。

在元杂剧700多种剧目中,三国戏的剧目就有近60种。

著名的元杂剧作家,如关汉卿、王实甫、高文秀、武汉臣等,都创作过有影响的三国戏。

元代还留下了一部讲说三国故事的长篇话本——《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

这部长篇话本为《三国演义》的总体结构、人物塑造提供了蓝本。

三国故事通过各种通俗文艺的酝酿,同时借鉴有关的史料,虚构的成分愈来愈重,人物形象越来越生动。

元明之际,罗贯中在长期的群众创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终于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这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杭州人,祖籍山西太原。

传说他曾经参加反元斗争,入吴王张士诚幕。

明朝建立后,罗贯中即离开政治,全力于小说戏曲的创作。

今存署名由他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又《百川书志》卷六著录《水浒传》一百卷,题“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天都外臣叙本和袁无涯刊本则并署施耐庵和罗贯中之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及其成因中国古代士人大都抱有深刻的政治理想,其突出的人生特征就是热衷将个人价值投注于天下国家。

他们非常愿意将儒家所设定的人生进取程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付诸实践。

在这样的人生进取过程中,士人也随之树立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

尽管在中国古代一般的哲学著作或其他门类著作的表述里,这两方面内容的情怀往往相提并论,但在实践中,古代士人却大多侧重于“兼济天下”。

其主要表现便是大多数士人尽管没有“达”,但兼济天下的志向却未曾泯灭。

易言之,绝大多数古代士人即使政治进取受挫,甚至绝望之际,也还是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沉重使命感。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士人在“达”与未“达”的不同人生程途中,“兼济天下”情怀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也因之有所不同:“达”的士人更多地以政治业绩和功勋加以体现,而未“达”士人则更多地以诗、词、文、赋加以表现。

随着中国古代文学题材的增加,古代小说也逐渐成为体现士人人文情怀的方式与手段,而《三国演义》就是这方面的开端。

从题材性质和故事主要内容看,《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

一般说来, 在这类题材作品创作中,作者的人文情怀的表达相对困难;尽管如此,作者还是非常成功而明确地体现出了特定的人文情怀,主要是尚理倾向。

一、《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所谓尚理倾向是指小说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刻画、故事情节描述,以及创作动机的表露所体现出的崇尚理学思想精神的态度。

其中的“理”主要是指宋代以来理学家在其思想主张和学术努力过程中所宣扬的“天理”,其根本内容就是遵守、坚持和实行忠、义、孝、爱、悌一类道德、思想与观念。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带有突出尚理倾向的小说,所表现出的思想精神态度也主要是对这些内容的推崇与张扬。

1、拥刘反曹:对君臣纲常的推崇和坚持从作品的基本思想主题上看,《三国演义》是拥刘反曹的,并以此基本倾向表现了对封建君臣纲常的推崇和坚持。

在该书成书之前,演绎三国故事的文本甚多,除《三国志》等历史著作外,还有《英雄记》、《曹瞒传》等稗史,以及诸如《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杂剧等文学作品。

从文本主题思想的角度看,这些文本在拥刘反曹或拥曹反刘上并未确定,视西蜀与视曹魏为汉室合法继承者的观念都间或有之;可是《三国演义》却把这个尚在游移的问题一锤定音。

该书以生动的形象塑造和大量的主观性描写,以及情节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努力将拥刘反曹这一主题思想作了坚实的固定。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倾向性,即打破历史真实的局限而明确加入主观态度。

在历史真实层面上,曹操无疑是三国之际最杰出的英雄。

面对当时战乱频仍、哀鸿遍野的社会现状,只有他才切实地采取了政治上的大努力。

曹操的人才思想是他作为大英雄的另一展现方面,尽管当时许多军阀都懂得“得人者昌,失人者灭”道理,但在思想意识和实际操作上,没有谁比得上曹操的力度。

在思想观念上,他提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使不忠不孝之人,也可为用。

但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却受到了丑化。

这主要体现在作品对曹操形象奸诈特征的类型化塑造。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之奸诈是与生俱来的,而且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还以刘备与生俱来的仁厚品格做了反衬。

两者近乎天生的道德品行与人生境界的反差,使拥刘反曹的倾向十分鲜明。

所以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过程中,《三国演义》明显地表现出这样的意图:用叙述把情节和人物压缩到一个单一的目的:即解释一个在作者看来是最为重要的主题:拥刘反曹。

结构布局上故事比重向刘备集团倾斜,是该书拥刘反曹的又一主要体现点。

《三国演义》是个一百二十回的长篇故事,关于该书的故事布局比重,很早就有学者称之为“黄金分割”。

在这个堪称美学原则的故事比重分配中,刘备集团所占的比重显然是最大的。

除了开宗明义地把“桃园结义”展示给读者外,曹操的人生之旅只坚持到78回,但与曹操几乎同时的诸葛亮及其所主持的蜀国事业却一直支持到116回。

这尽管有历史事实的制约,但小说作者的刻意分配不能不说是起了决定性作用。

这样做法的最合乎情理的解释就是作者思想中突出的拥刘反曹态度。

三是细节刻画。

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性格的最好方式,因此《三国演义》的作者在这方面也倾其笔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力地刻画了刘备的忠厚仁德、曹操的奸险狡诈。

在人们所熟知的刘备三顾茅庐、拒绝接受换去不祥之马等细节,尤其是他在做了蜀汉皇帝以后,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雪恨,他不惜以衰老残年向东吴用兵,以此兑现自己当年结义之际的人生承诺,其仁厚忠恳的品格颇为突出。

在对曹操品格的描写中,作者也很注意细节方面的刻画,但其出发点却是突出他的奸诈:写了他幼年即以智术抑制叔父对他的管教、逃跑途中自私而残忍地杀害吕伯奢全家、行军路上割发代首、为了稳定军心而借监粮官的头,以及因为嫉妒杀掉杨修,还有死后堆成72座疑冢来混淆世人耳目。

这些细节委实把一个奸诈的曹操突出地树立在读者的面前。

拥刘反曹表而上是个政治态度,但本质上却是对封建纲常的坚持。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看来,刘备虽然崛起草莽,但他是汉室皇族中山靖王之后,在血统上具备继承刘汉王室的资格,而曹操尽管“挟天子以令诸侯”,位为丞相,从血统和政治操作的角度却是汉贼。

因之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作者那里是对君臣伦理的严明,对汉室正统的坚持。

2、夸写刘关张结义:对忠义的祟尚和弘扬《三国演义》尚理倾向的又一方面是,通过夸张地描写刘关张的结义而表现出对于忠义的崇尚和弘扬。

为了使刘关张这种结义兄弟之情引人注目,作者特意地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放置小说开头,给读者造成开门见山的视觉。

在作者看来,这种没有背景、没有前提,借助偶然机遇所建构的友情更有张扬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在描述上作者是尽其所能地将三人的“义”写得淋漓尽致:为了“义”,三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不计得失,放弃富贵,甚至舍弃生命,真正作到了生死与共。

先是写张飞不能忍受督邮对于刘备的羞辱和鄙视,愤而鞭打督邮。

这件事的潜在意义是,为了兄弟间的感情,张飞完全可以不计后果。

既而,又写了刘关张三人以战吕布的方式巩固了友谊。

“三英战吕布”在《三国演义》里不仅仅是一次英雄群体的亮相,从刘关张三人关系上看,它还是一次生死关头对结义友情的深化与巩固。

夸张地描写关羽对“忠义”的恪守,是该书崇尚封建纲常倾向的突出表现。

关羽与刘、张结交后,就把自己的一切投放到刘备集团事业中来,在这个当初还非常渺茫的事业上,他执著地奉献着。

被曹操俘虏后,他不背与刘备的君臣之礼,一旦得到刘备在河北的信息,便毫无犹豫地放弃曹操所给予的待遇,坚决地千里寻兄,做出了挂印封金、过关斩将这样令人震撼的事情。

而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则更主要的是他品格中的“义”所产生的作用。

当然更动人的描写,还是第八十一回所描述的刘备在做了蜀汉皇帝以后,不顾一切地为弟弟关羽报仇。

一国之君能作到念念不忘兄弟间几十年前所结交的友谊,似是对“义”的更高程度的张扬。

3、谆谆教诲读者:对理学家道德说教传统的继承《三国演义》的尚理倾向还突出地表现在热衷对读者的教诲。

小说作品所体现的对读者实施教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理想、道德伦理,也有历史规律、人格品行,甚至还包括一定的军事谋略。

作品对“忠义”的崇尚、对刘关张生死情谊的夸张渲染体现为道德伦理教育;亲贤臣,远小人的君主取舍而关乎国家政治兴亡之故事描写,显然是政治理想方面的教导;至于精心描述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策略,也一定程度地包含军事谋略教育意味。

其中,尤以人格教诲为关出。

就人格品行教诲而言,《三国演义》是把谦虚、谨慎当作最高性格境界的。

所以在作者的描写中,凡是骄傲自大的人,其下场多是可悲的;尤其是作者在对将帅的描写中,更突出地表现着这一点。

书中以关羽为首,写了一大批将帅因为骄傲自大而自取灭亡或导致战争失败。

大至曹操、周瑜、刘备,中至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邰,小至秦琪,无不如此。

所以,尽管《三国演义》在关羽的塑造里蕴涵了复杂的文化思想,但主要的一点却是明确的,那就是以此表达作者的戒骄戒躁的人格理想,并寄托出深刻的教导人生意向。

以小说教育读者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业已造成传统,这一传统来自理学家的道德说教传统。

《三国演义》作者热衷从社会、政治、人生及道德伦理等方面教育读者,所继承的就主要是理学家的这一行为传统。

二、明初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尚理风貌造成《三国演义》突出尚理倾向的根因在于当时社会浓郁的理学思潮,以及这一思潮影响下生活方面突出的尚理风气。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理学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和各种社会意识层面均有很大影响,而对文学的影响尤为深巨。

就后者而言,明初社会思潮与《三国演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成为导致该书呈现特定尚理倾向的根因。

元代末年,儒学在中断近百年的发展之后,又继续在理学轨道上运行。

明朝立国,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和提倡,程朱理学由过去的学术或学派思想,一变而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几乎重复了西汉时期的统治地位。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代理学的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

因而在最能表现人欲的社会生活范畴,特别是诸如日常起居、男女交往方面,理学家尤为重视,制定了严格的礼教规范、加以限制。

试看朱熹的《小学集注》,其《内篇•明伦第二》“明夫妇之别”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男女不同施枷。

(《小学集注》卷三,清光绪卅二年石印本)明初的儒学界接受并发扬了这种思想,且以此刻意营造社会思潮。

这可从永乐间胡广等儒臣纂修的《性理大全》中得到说明。

我们看该书有关日常起居和男女交往方面的主张: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身及主昏者无期以上丧,乃可议婚。

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堂,不共厕。

男治外事,女治内事。

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屮门。

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

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门, 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

(卷十九,《四库全书》本)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意见在当时是被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导向贯彻下去的。

《性理大全》和《五经大全》、《四书大全》一起,在永乐十五年(1417)颁行“于两京六部、国子监及天下府、州、县学。

”(《明通鉴》卷十六)还有:“永乐五年七月以后,成祖乃出后《内训》、《劝善》二书,颁赐臣民,与典汇相合。

”(《内训》提要,《四库全书》本)与此同时,朝廷还本着朱学思想精神,采取了许多政治措施整顿风俗,约束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

对此,顾起元(1565—1628)《客座赘语》“国初榜文”条,有所记载:洪武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奉圣旨:“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作买卖的,充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