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方法图解

合集下载

主板跳线设置图解

主板跳线设置图解

主板跳线设置图解
跳线(英文Jumper)是控制线路板上电流流动的小开关。

它的作用是调整设备上不同电信号的通断关系,并以此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如确定主板电压、驱动器的主从关系等。

跳线基本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在主板、硬盘等设备上的,由两根或两根以上金属跳针组成(如图1;另一部分是跳线帽(如图2),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部件,外层是绝缘塑料,内层是导电材料,可以插在跳线针上面,将两根跳线针连接起来。

图1金属跳针
图2 跳线帽
当跳线帽扣在两根跳线针上时是接通状态,有电流通过,我们称之为ON;反之不扣上跳线帽时,就说明是断开的,称之为OFF。

下面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地方有跳线?
小提示:调整跳线非常重要,如果跳错了,轻则死机,严重的甚至会烧毁整个设备,所以在调整跳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核对跳线名称、跳线柱编号和通断关系。

主板上最常见的跳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只有两根针。

这种两针的跳线最简单,只有两种状态,ON或OFF(如图3)。

图3 两针跳线的跳线方法
另一种是三根针,这种三针的跳线可以有三种状态:1和2之间短接、2和3之间短接(如图4)和全部开路(如图5)。

图4 两两短接
图5 全部开路
一、CMOS跳线
CMOS跳线大都在主板电池附近。

它的设置比较简单,只有两种方式:NORMAL和CLEAR CMOS(一般在CMOS跳线附近会有跳线的说明)。

当设置为1-2(短接)时,为正常状态;当设置为2-3(短接)时,为清除CMOS设置,可以用来清除CMOS密码、开机密码等(如图6)。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硬件是有参数作为开关来设置的,硬件的设置开关就称为“跳线”(Jumper)。

一、了解跳线的类型迄今为止,跳线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键帽式跳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底座部分和键帽部分(如图1所示)。

前者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

对跳线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

当使用某个跳线时,即短接某个跳线时,就将一个能让两根针连通的键帽给它俩带上,这样两根针就连通了,对应该跳线的功能就有了,否则,可以将键帽只带在一根针上,键帽的另一根管空着,这样,因为两根针没有连通,对应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键帽就不会丢失。

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

键帽式的跳线分两针的和三针的,两针的使用比较方便,应用更广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三针的比较复杂些,比如有针1、2、3,那么短接针1、2表示一种功能,而短接2、3表示另外一种功能。

图12.DIP式跳线DIP式跳线也被称作DIP组合开关, 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更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

如图2所示,DIP开关的一个可以两边扳动的钮就决定了两种开关状态,一面表示开(ON),另外一面表示关(OFF)。

而对于组合状态的使用,有多少DIP 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幂的状态,就有多少个数值可以选择,因? 隓IP开关时必须对照说明书中的表格设置数值,否则根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状态。

图23.软跳线软跳线并没有实质的跳线,也就是对CPU相关的设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线,而是通过CMOS Setup程序中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根本不需要再打开机箱,非常方便。

图3二、设置跳线在电脑配件中,主板、硬盘、光驱、声卡都存在跳线,以主板跳线最为复杂,硬盘次之。

1.主板跳线主板上的跳线一般包括CPU设置跳线、CMOS清除跳线、 BIOS禁止写跳线等。

图解跳线设置

图解跳线设置

图解跳线设置你知道DOS的命令参数吗?比如DOS的DIR命令的参数,使用DIR/P会显示一屏目录信息后暂停下来。

这些参数也被称作开关。

参数或开关给使用者以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需要!与软件一样,硬件也是有参数有开关可以设置的,硬件的设置开关就称为“ 跳线” (Jumper)。

熟练的掌握跳线是装机必备的技术之一。

一、了解跳线的类型迄今为止,跳线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键帽式跳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底座部分和键帽部分(如图1所示)。

前者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

对跳线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

当使用某个跳线时,即短接某个跳线时,就将一个能让两根针连通的键帽给它俩带上,这样两根针就连通了,对应该跳线的功能就有了。

否则,可以将键帽只带在一根针上,键帽的另一根管空着。

这样,因为两根针没有连通,对应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键帽就不会丢失。

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

键帽式的跳线分两针的和三针的,两针的使用比较方便,应用更广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三针的比较复杂些,比如有针1、2、3,那么短接针1、2表示一种功能,而短接2、3表示另外一种功能。

2.DIP式跳线DIP式跳线也被称作DIP组合开关,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更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

如图2所示,DIP开关的一个可以两边扳动的钮就决定了两种开关状态,一面表示开(ON),另外一面表示关(OFF)。

而对于组合状态的使用,有多少DIP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幂的状态,就有多少个数值可以选择,因此,进入DIP开关时必须对照说明书中的表格设置数值,否则你根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状态。

3.软跳线软跳线并没有实质的跳线,也就是对CPU相关的设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线,而是通过CMOS Setup程序中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根本不需要再打开机箱,非常方便。

硬盘光驱设置主从跳线

硬盘光驱设置主从跳线

硬盘光驱设置主从跳线2007-09-14 01:40一、设置硬盘跳线的方法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 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 (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

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选择CS跳线区分主次盘你可别忘了,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

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

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

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28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

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

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三、避免“盘符交错”的措施安装双硬盘,不能不说“盘符交错”问题。

IDE硬盘的主从盘跳线设置教程

IDE硬盘的主从盘跳线设置教程

IDE硬盘的主从盘跳线设置教程一般来说,硬盘出厂时默认的设置是作为主盘,当只安装一个硬盘时是不需要改动的;但当安装多个硬盘时,就需要对硬盘跳线重新设置了。

硬盘上的跳线比较简单,其跳线位置多在硬盘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如图7)。

图7 硬盘跳线图8 硬盘表面的跳线说明在硬盘表面还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以希捷硬盘为例(如图8),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Drive is 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不与ATA接口硬盘兼容的硬盘,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盘或SCSI接口硬盘)、“Cable Select”(使用数据线选择硬盘主从,此方式利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线来设定主盘和从盘,第28根数据线为选择线,有则为主盘,无则为从盘。

真正支持这种功能的数据线,市场很少见到)小提示:硬盘跳线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品牌的硬盘,跳线的设置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常我们都可以在硬盘的线路板上、硬盘正面或IDE 接口旁边上找到跳线说明图示光驱跳线图解光驱在出厂后默认被设为从盘。

光驱跳线与硬盘跳线很类似,其跳线位置多在光驱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

一般只有Master(主盘)、Slave(从盘)、Cable Select(线缆选择)三种,很少有其他情况,各个品牌的光驱几乎都是这样,相对来说很规范,使得设置比较简单。

通常我们可以在IDE接口上部找到跳线说明图示(如图9)。

图9 光驱跳线说明小提示:如果光驱和硬盘共用一根IDE数据线,光驱跳线通常选择为Slave,硬盘则设为Master。

如果光驱是独立连接的IDE线,则可以大大方方地跳成Master。

IDE硬盘跳线设置

IDE硬盘跳线设置

IDE硬盘跳线方式图解IDE硬盘跳线方式图解一般来说,硬盘出厂时默认的设置是作为主盘,当只安装一个硬盘时是不需要改动的;但当安装多个硬盘时,就需要对硬盘跳线重新设置了。

硬盘上的跳线比较简单,其跳线位置多在硬盘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如图7)。

图7 硬盘跳线图8 硬盘表面的跳线说明在硬盘表面还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以希捷硬盘为例(如图8),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Drive is 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不与ATA接口硬盘兼容的硬盘,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盘或SCSI 接口硬盘)、“Cable Select”(使用数据线选择硬盘主从,此方式利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线来设定主盘和从盘,第28根数据线为选择线,有则为主盘,无则为从盘。

真正支持这种功能的数据线,市场很少见到)小提示:硬盘跳线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品牌的硬盘,跳线的设置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常我们都可以在硬盘的线路板上、硬盘正面或IDE接口旁边上找到跳线说明图示光驱跳线图解光驱在出厂后默认被设为从盘。

光驱跳线与硬盘跳线很类似,其跳线位置多在光驱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

一般只有Master(主盘)、Slave(从盘)、Cable Select(线缆选择)三种,很少有其他情况,各个品牌的光驱几乎都是这样,相对来说很规范,使得设置比较简单。

通常我们可以在IDE接口上部找到跳线说明图示(如图9)。

图9 光驱跳线说明小提示:如果光驱和硬盘共用一根IDE数据线,光驱跳线通常选择为Slave,硬盘则设为Master。

如果光驱是独立连接的IDE线,则可以大大方方地跳成Master。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硬件是有参数作为开关来设置的,硬件的设置开关就称为“跳线”(Jumper)。

一、了解跳线的类型迄今为止,跳线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键帽式跳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底座部分和键帽部分(如图1所示)。

前者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

对跳线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

当使用某个跳线时,即短接某个跳线时,就将一个能让两根针连通的键帽给它俩带上,这样两根针就连通了,对应该跳线的功能就有了,否则,可以将键帽只带在一根针上,键帽的另一根管空着,这样,因为两根针没有连通,对应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键帽就不会丢失。

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

键帽式的跳线分两针的和三针的,两针的使用比较方便,应用更广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三针的比较复杂些,比如有针1、2、3,那么短接针1、2表示一种功能,而短接2、3表示另外一种功能。

图12.DIP式跳线DIP式跳线也被称作DIP组合开关, 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更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

如图2所示,DIP开关的一个可以两边扳动的钮就决定了两种开关状态,一面表示开(ON),另外一面表示关(OFF)。

而对于组合状态的使用,有多少DIP 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幂的状态,就有多少个数值可以选择,因? 隓IP开关时必须对照说明书中的表格设置数值,否则根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状态。

图23.软跳线软跳线并没有实质的跳线,也就是对CPU相关的设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线,而是通过CMOS Setup程序中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根本不需要再打开机箱,非常方便。

图3二、设置跳线在电脑配件中,主板、硬盘、光驱、声卡都存在跳线,以主板跳线最为复杂,硬盘次之。

1.主板跳线主板上的跳线一般包括CPU设置跳线、CMOS清除跳线、 BIOS禁止写跳线等。

硬盘跳线设置方法

硬盘跳线设置方法

硬盘跳线
如果两块硬盘要放在同一条数据线上的话:
最简单的方法是主盘什么斗不动,从盘吧硬盘上的跳线帽哪掉就可以了
要是在不同的数据线上,看好数据线的插槽一般有两个硬盘线的插槽IDE1 和IDE2 .IDE1为主盘线2为从盘线在1上面的硬盘跳线帽放在MASTER上, 2上面的硬盘跳线帽不用动就可以了,注意一般这样的用法牵扯到光驱与硬盘的主从关系可以参照同一条数据线上的简单方法.
、、、
硬盘上有标准电源插座和40针的数据线接口,连接数据线时请把色线和接口上的第一根针对应。

一般来说,硬盘出厂时默认的设置是作为主盘,当只安装一个硬盘时是不需要改动的;当安装多个硬盘时,需要对硬盘重新设置。

这是一种硬盘的设置说明,4个跳线的含义是这样的:
PK:当这个跳线短接时,磁头被固定在安全位置,防止运输过程中磁头的移动。

CS:Cable Select,此方式利用经过特殊处理的数据线来设定主盘和副盘,第28根数据线为选择线,有则为主盘,无则为副盘,这种方法很少见。

DS:当这个跳线短接时,硬盘作为主盘(Master)。

SP:当这个跳线短接时,硬盘作为副盘(Slave)。

双光驱设置:
将其中一个光驱的跳线帽插在MASTER上,然后接在IDE线的末端,另一个光驱的跳线帽改在SLA VE上,接到IDE线中间(光驱后面标着C,M,S。

C是CABLE,自动设置主从,M是MASTER,设置为主光驱,S是SLA VE,设置为从光驱)。

一般的话就可以使用了。

不同的硬盘和光驱方法不一样,具体操作你要看硬盘和光驱上的图例。

两块硬盘 主从盘跳线详解

两块硬盘 主从盘跳线详解

两块硬盘主从盘跳线详解随着硬盘价格的下降和需要安装软件的增多,许多人都采取了增加一个硬盘的方法来提高存储量。

不过安装双硬盘虽然在*作上比较简单,但是也有不少需要考虑的地方。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主板上有两个IDE接口,最多可以安装四个IDE设备。

在安装双硬盘之前,必须先确定机箱中是否还有安装第二个硬盘的位置及电源功率是否够用。

2.如果将两个硬盘分别安装在两条数据线上,最好都设置成主盘方式。

如果受到条件限制而将两个硬盘安装在同一条数据线上时,应将两个硬盘分别设置成主盘和从盘。

在进行主、从盘设置时,可以参照以下两种方法进行:(1)由硬盘跳线设置:硬盘通常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主、从盘的设置。

这组跳线通常由3组(6或者7)针或者4组(8或者9)针再加1~2个跳线帽组成,其位置也大多设置在电源连接座和数据线连接插座之间的地方。

另外,在每个硬盘的正面(或者反面)都印有关于主盘(Master)、从盘(Slave)以及由电缆选择(Cableselect)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

(2)由硬盘跳线和40芯特制数据线配合设置:在设置这种主、从盘方式时,除了在硬盘跳线设置“电缆选择”方式之外,硬盘主、从状态的设置还取决于硬盘与硬盘数据线的连接插头,而能决定硬盘主、从状态的40芯硬盘数据线是特制的。

通常连接硬盘数据线中部插头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端部插头上的盘就是从盘。

采用这种方法设置主、从盘时,首先必须将连接在同一条硬盘数据线的所有IDE接口设备(包括光驱等)跳线器设置在“电缆选择”位置,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而将主、从盘分别连接在相应的硬盘数据线插头上。

3.当不同品牌的硬盘在同一条硬盘数据线上使用时,有时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因此在添加硬盘时,应当尽量优先选择品牌相同的硬盘。

如果计算机启动时检测不到或者只检测到其中一个硬盘时,在确认两个硬盘地跳线设置都没有错误的前提下,可以先断开原来使用的硬盘,然后再重新开机。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硬盘跳线设置图解硬件是有参数作为开关来设置的,硬件的设置开关就称为“跳线”(Jumper)。

一、了解跳线的类型迄今为止,跳线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键帽式跳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底座部分和键帽部分(如图1所示)。

前者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

对跳线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

当使用某个跳线时,即短接某个跳线时,就将一个能让两根针连通的键帽给它俩带上,这样两根针就连通了,对应该跳线的功能就有了,否则,可以将键帽只带在一根针上,键帽的另一根管空着,这样,因为两根针没有连通,对应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键帽就不会丢失。

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

键帽式的跳线分两针的和三针的,两针的使用比较方便,应用更广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三针的比较复杂些,比如有针1、2、3,那么短接针1、2表示一种功能,而短接2、3表示另外一种功能。

图12.DIP式跳线DIP式跳线也被称作DIP组合开关, 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更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

如图2所示,DIP开关的一个可以两边扳动的钮就决定了两种开关状态,一面表示开(ON),另外一面表示关(OFF)。

而对于组合状态的使用,有多少DIP 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幂的状态,就有多少个数值可以选择,因? 隓IP开关时必须对照说明书中的表格设置数值,否则根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状态。

图23.软跳线软跳线并没有实质的跳线,也就是对CPU相关的设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线,而是通过CMOS Setup程序中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根本不需要再打开机箱,非常方便。

图3二、设置跳线在电脑配件中,主板、硬盘、光驱、声卡都存在跳线,以主板跳线最为复杂,硬盘次之。

1.主板跳线主板上的跳线一般包括CPU设置跳线、CMOS清除跳线、 BIOS禁止写跳线等。

如何安装双硬盘-双硬盘安装图解

如何安装双硬盘-双硬盘安装图解

计算机如何安装双硬盘-双硬盘安装图解一、确定连接方案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 ave,SL)状态。

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

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

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

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

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

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图1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

图3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的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 接口,如图4所示。

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

硬盘跳线的操作方法

硬盘跳线的操作方法

硬盘跳线的操作方法硬盘跳线操作方法通常用于设置硬盘工作模式,例如主从模式(Master/Slave),Cable Select(CS)等。

以下是硬盘跳线的操作步骤:1. 首先,确定需要设置的硬盘的位置。

如果有多个硬盘,确保了解每个硬盘的位置和跳线设置的要求。

通常,硬盘的跳线设置方式可以在硬盘上找到或者在硬盘的产品手册中找到。

2. 打开电脑主机箱。

在电脑主机箱内部,可以看到连接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

硬盘通常安装在电脑主机箱的前部或侧部。

3. 确定硬盘的跳线配置选项。

一般来说,硬盘的跳线配置选项会以柱状图或文字说明的形式标记在硬盘的上方或背面。

4. 根据硬盘跳线配置选项的要求,将跳线帽(Jumpers)插入到正确的位置上。

大多数硬盘使用2个或4个跳线帽,它们通过金属引脚连接。

5. 确定硬盘的跳线设置为主盘(Master)位置。

在使用主从模式时,主盘通常设置在主IDE接口上。

6. 如果要将硬盘设置为从盘(Slave)位置,将跳线帽插入到硬盘跳线配置选项相应的位置上。

7. 如果硬盘支持Cable Select(CS)模式,将跳线帽插入到硬盘跳线配置选项相应的位置上。

8. 确保跳线帽数量和位置正确,跳线帽插入牢固。

9. 关闭电脑主机箱,并重新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10. 开机进入BIOS设置界面。

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按下指定的按键(例如DEL、F2或F10)进入BIOS设置界面。

11. 在BIOS设置界面中,找到硬盘设置选项。

这个选项的具体名称可能因不同的主板和BIOS版本而有所不同。

12. 确认硬盘设置选项中硬盘的工作模式设置与实际设置一致。

例如,如果将硬盘设置为主盘(Master),则在BIOS中确保对应硬盘的工作模式设置为Master。

13. 保存设置并重启电脑。

在BIOS设置界面中,选择保存并退出选项,然后重启计算机。

14. 计算机重新启动后,操作系统应该能够正确地识别硬盘,并按照设置的工作模式进行识别和运行。

IDE双硬盘设置跳线

IDE双硬盘设置跳线

双硬盘一般大家的电脑里都有一块硬盘,就是电脑的外部存储器,现在的硬盘小的有60G 大的上百G。

电脑升级换代飞快,现在的大型3D游戏、电影都需要大容量的硬盘。

一些老型号的电脑的硬盘容量已经跟不上形势。

双硬盘是电脑DIY者对自己在电脑里挂两块硬盘的称呼。

有的同志为了不把自己的老硬盘浪费,就买一个新的硬盘装在电脑里;有的同志纯粹是为了学习这一技术而去挂双硬盘。

IDE硬盘挂双硬盘实现原理:一般的电脑主板上都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的插槽,一个插着硬盘,另一个插着光驱。

我们想再插上另一个硬盘岂不是没地儿了?我们可以用一根数据线(上面有三个插槽的用来连接硬盘和主板的那种宽线,很常见的)一头插在主硬盘上,另一头插在从盘上,还有一个就可以插在主板上。

是不是很简单呀?还要注意的是,主盘和从盘要区分开需要跳线(如果是把两块硬盘接在一根线上,就要把装有XP的硬盘设为主,另一块设为从:接在两根数据线上,两块硬盘都要设为主)正确后进BIOS看看有没有显示两块硬盘,可以根据硬盘的跳线规则(硬盘背面印着呢)用一个超级小插头(用来把硬盘上的两根针接触到一起)来完成。

可能导致失败的问题:XP系如果上面的方法挂接失败了,可以试试右键点击“我的电脑”-“管理”-在左栏选择“设备管理器”-在右侧展开“IDE控制器”-分别双击“主要IDE控制通道”和“次要IDE控制通道”-选择“高级属性”选项卡-把设备0和设备1的“设备类型”都改为自动检测,把传输模式都改为DMA若可用-确定-重新启动电脑试试看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在优化开机速度的时候把Windows系统的开机检测ID设备的过程禁用了,装好IDE设备后可以将这里改为“无”以加快系统启动速度,然而如果安装了新的IDE设备(这里我们加装了一块IDE硬盘)Windows就会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下,进BIOS 是看得到两块硬盘的,但进Windows后却看不到加装的硬盘o(∩_∩)o...盘符交错的解决方法下面,我们再说一下使用双硬盘时所经常出现的“盘符交错”问题。

如何进行双硬盘安装怎么设置跳线的

如何进行双硬盘安装怎么设置跳线的

如何进行双硬盘安装?怎么设置跳线的双硬盘的设置操作系统和软件都越来越大,还要经常泡网,看见好东东就DOWNLOAD,原来的硬盘早就不够用了。

趁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速度快、性能好、价格便宜,何不再买一个呢?可是,旧硬盘好端端的,卖了吧,不值几个,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挂个双硬盘吧!这可是个好主意。

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 IDE 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

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 IDE Connector)上。

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顺便说一下,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

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

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

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28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

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

双硬盘处理

双硬盘处理

双硬盘处理方法一般主板是2个IDE 通道(主板上的数据线接口)每条数据线可以接2个硬盘(其中一个称为主盘Master,一个称为从盘Slave! IDE硬盘的主/从盘设置通常是两种方式:1种是用跳线强行设定硬盘的主\从模式,一直是把硬盘跳线都设定在Cable Select(线缆选择)的位置上,系统会根据硬盘接的数据线接口来自动确定同一数据线上两块硬盘的主/从模式!如果有一块是Cable select ,另一块不是,就会有一块盘在系统里识辨不到.通常IDE硬盘不做任何跳线设置(即你通常看到一个硬盘上没放跳线帽) 即为从盘.(有时候我们为了以后需要用跳线帽的时候方便,会随意得套在横排的两个跳线上,这时候跳线设定是无效的,和没放跳线帽一样)如果同一数据线上两块硬盘都设为主盘或从盘,也会产造成冲突,有一块会识别不到!另外,如果你通过启动选项选择硬盘的方式来选择启动的系统,硬盘上必须有一个活动分区( 即在分区管理工具中被标记为Active),否则磁盘上装了系统,相应的引导记录也无法被系统引导程序找到!其实很简单的办法,你可以编辑能正常启动的那个系统的boot.ini文件,加一条定向到另一块盘系统盘的引导菜单记录,这样换系统就不需要每次进bios改启动设备顺序了!详细介绍Maxtor迈拓硬盘跳线设置方法文章对Maxtor迈拓硬盘的跳线设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主盘跳线,从盘跳线,数据线选择跳线(Cable Select),限制容量的跳线,如果文章中的图片无法显示,请下载附件,解压后使用Word打开.对于Maxtor迈拓硬盘推荐使用“数据线选择跳线”(如果你的计算机系统不支持"数据排线自选择方式"或你也不能确定到底支不支持,那么请使用主/从的跳线设置方式。

)注:星钻三代D540X—4K 、金钻PLUS 8和金钻七代D740X—6L不属于此范围。

拔掉也可以。

除了主盘限制容量的跳线需两个跳线帽,其他情况一个帽就够了。

图解光驱跳线的接法+硬盘跳线的接法+原理

图解光驱跳线的接法+硬盘跳线的接法+原理

图解光驱跳线的接法硬盘跳线的接法原理图解光驱跳线的接法硬盘跳线的接法原理光驱跳线设置图解光驱在出厂后默认被设为从盘。

光驱跳线与硬盘跳线很类似,其跳线位置多在光驱后面,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

一般只有Master(主盘)、Slave(从盘)、CableSelect(线缆选择)三种,很少有其他情况,各个品牌的光驱几乎都是这样,相对来说很规范,使得设置比较简单。

通常我们可以在IDE接口上部找到跳线说明图示(如图1)。

图1光驱跳线说明小提示:如果光驱和硬盘共用一根光驱跳线的接法一般主板上会提供两个IDE接口,常见的接法是将硬盘接在IDE0口上,将光驱接在IDE1口上。

如果您将两个IDE设备(硬盘、光驱、刻录机、Combo、DVD、DVDRW等)连接在同一个IDE接口上,请将跳线分别设置为“MA”和“SL”。

如果跳线设置冲突(如两者都为“SL”或都为“MA”),就有可能会出现系统无法检测到机台等故障。

设置光驱跳线的方法为:在光驱的后面板上有一个3×2六个针脚的接口,在接口的上方对应每一列都有竖排的英文字母标识,如果想设置该设备为“MASTER”,只需给对应字母“MA”的下方两个针脚戴上跳线帽即可。

同理如欲设置该设备为“SLAVE”,只需将跳线帽戴到对应字母“SL”的下方两个针脚上即可。

屏蔽光驱1.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拔光驱线。

2. 在BIOS中正确屏蔽光驱(以下部分为引用):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单位决定对未授权用户禁用所有的光驱和软驱。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首先想到的是使用超级兔子魔法设置软件,用该软件可以隐藏光驱和软驱,虽然在资源管理器中不能直接看到光驱和软驱,但在资源管理器或IE的地址栏输入软驱和光驱的盘符,光驱和软驱还是乖乖地显示出来,照样可以正常访问。

于是想到从BIOS中屏蔽掉光驱和软驱,再设置好访问BIOS的口令,防止别人修改BIOS参数,就可以禁用光驱和软驱了。

开机按DEL进入BIOS设置,将软驱和光驱都设置成None开机自检后,虽然软驱被屏蔽掉,但光驱仍然能够自检到,并且进入Windows,仍然可对光驱进行读写操作。

如何设置硬盘跳线

如何设置硬盘跳线

如何设置硬盘跳线主板、硬盘……上有很多小的方形塑料帽,其内部是金属(这就是跳帽,作用就是改变电路用的,这就是跳线)(有的主板上是使用一些开关进行跳线)以前的装机的时候,需要根据你的硬件具体配置,跳线以使其正常工作(硬跳线);而现在的机器会自动识别硬件的配置,自动跳线(软跳线)。

可以说现在基本不用跳线,除非你想装什么多硬盘(光驱)……清除CMOS密码……跳线的设置:master(主盘)、slave(从盘)、cable select(根据在数据线上的位置决定主从)主板上面有两个IDE接口,用来连接硬盘或光驱一个IDE接口最多可以接两个IDE设备,这就是说,一般的PC你要想接的硬盘数最多也只能是4个;一个IDE接口能够通过一根数据线同时挂上两个硬盘,这就有了跳线问题,为了区分这两个硬盘,必须要给他们做上“标记”,我们能够直接操作的那就是跳线;一般在硬盘体上面都有说明,跳线要如何设置才能够让系统正常启动;如果是系统硬盘的话当然要把它设置成Master模式,即把它当作主硬盘,一般也把它接到第一个IDE接口上,当然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也不会出现什么严重问题,只是可能每次系统会弹出选择框要你选择从哪个盘启动;所以这个习惯上一般是先把第一个IDE接口的位置占满之后再挂到第二个IDE 接口上,另外一个习惯就是光驱一般接到第二个IDE接口上。

所以现在我们假设第一个IDE接口上已经接了一个跳线设为Master模式的硬盘,你现在还想在这个接口上通过同一根数据线再接一个硬盘的话,那么你必须要把这个后来挂上去的硬盘的跳线设为Slave模式,即从盘模式。

如果你把两个都设为Master的话,系统肯定不能启动!那么第二个IDE接口你也要挂两个硬盘的话,不管其中一个硬盘是不是系统盘,你都要把他们的主从分开,依照上面的设置行事;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主板一般都有主从硬盘自动选择功能(98年以前的主板可能没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只要把你所要挂到机器上所有的硬盘的跳线设置为cable select(根据在数据线上的位置决定主从)就可以了!关于硬盘跳线如何手动具体设置,一般的硬盘体上都有配图参考说明硬盘跳线设置跳线设置迈拓硬盘有三种跳线A、B和C型,请对照您的硬盘设置跳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方法图解大家都知道,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

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

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

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

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

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

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笔者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

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

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

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

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1,如图所示。

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小提示:如果你的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 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

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

四、设置CMOS参数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

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

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单。

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

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

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

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

退出CMOS Setup 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问题。

例如你已将新硬盘分为三个区,格式化D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是要输入“format E:”,否则你只会格式化老硬盘的C盘。

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接老硬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其实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你能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

如果你的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如果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

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了硬盘容量限制问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实现容量利用。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留言交流++++++++++++++怎么分区都可以,需要注意的就是分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就是逻辑盘的分区)之分。

系统需要在主分区上做引导,通常就是C盘,后面的全部划分为扩展分区,在划分逻辑盘,你的B盘这个盘做一个分区就分那种都可以,建议也采用主分区,方便以后可能需要到这个盘做系统是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扩展分区上的逻辑盘可以存放系统文件,但是无法引导系统。

纯净的系统GHOST包有很多,个人建议使用雨林木风的,各大系统论坛都停止了新补丁包集成系统的推出了的,所以不要再所谓最新的,哪些绝大部分是其它爱好者修改的,不是原版的了,还是用原版的加360修复下最新的十来个补丁更好。

+++++++++++++++++++++先说硬件:1,IDE 1 单独接A主硬盘为一个数据线,IDE 2 接B副硬单和光驱接为一个数据线(要调整调帽,不能让其有冲突).连接是否成功,看BIOS中是否出现2个硬盘和光驱的显示。

主硬盘:如果没显示两个硬盘,说明两个硬盘冲突,需要跳帽。

「Advanced BIOS Features⊥||→First Boot Device HDD-0|→Second Boot Device HDD-1副硬盘:因为一会还需要调回,所以副硬盘可以不用调。

「Advanced BIOS Features⊥||→First Boot Device HDD-1|→Second Boot Device HDD-1如需要光驱,只需把First Boot Device CD-ROM 就可以拉。

2。

分盘我的电脑→右击管理→ 存储→硬盘管理你想怎么分都可以拉,大小。

名称。

自己命名咯++++++++++++++++++++++++++++++++++++++一、确定连接方案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 ave,SL)状态。

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

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

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

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

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Select)三种。

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的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插入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

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

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1,如图5所示。

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如果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

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

四、在老硬盘和新硬盘的电源接口上分别插上电源线。

PS:一般说来,无论哪种硬盘,都是由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组成。

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

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

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

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由于硬盘是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在硬盘的正面都贴有硬盘的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标注着与硬盘相关的信息,例如产品型号、产地、出厂日期、产品序列号等,上图所示的就是WD200BB的产品标签。

在硬盘的一端有电源接口插座、主从设置跳线器和数据线接口插座,而硬盘的背面则是控制电路板。

从下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件的位置。

接口部分:接口包括电源接口插座和数据接口插座两部份,其中电源插座就是与主机电源相连接,为硬盘正常工作提供电力保证。

数据接口插座则是硬盘数据与主板控制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交换的通道,使用时是用一根数据电缆将其与主板IDE接口或与其它控制适配器的接口相连接,经常听说的40针、80芯的接口电缆也就是指数据电缆,数据接口主要分成IDE接口、SATA接口和SCSI接口三大派系。

控制电路板:大多数的控制电路板都采用贴片式焊接,它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

在电路板上还有一块ROM芯片,里面固化的程序可以进行硬盘的初始化,执行加电和启动主轴电机,加电初始寻道、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等。

在电路板上还安装有容量不等的高速数据缓存芯片,在此块硬盘内结合有2MB的高速缓存。

固定面板:就是硬盘正面的面板,它与底板结合成一个密封的整体,保证了硬盘盘片和机构的稳定运行。

在面板上最显眼的莫过于产品标签,上面印着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产品、生产日期等信息,这在上面已提到了。

除此,还有一个透气孔,它的作用就是使硬盘内部气压与大气气压保持一致。

五、设置CMOS参数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

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Setup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HDDAuto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