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正式版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规定,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煤矿职业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第三条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凡公司范围内发生职业卫生事件,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为了努力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持续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成立神东煤炭集团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副组长:分管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成员:工会副主席、安监局副局长和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经理、生产管理部经理、机电管理部经理、工程管理部经理、通风处处长、神东总医院院长、各基层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安监局分管副局长兼任.按照国家规定和管理序列要求,公司须在安监局设立专职管理机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处,负责全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日常工作。
公司所属各单位,对现有安全管理部门要增设一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人员,负责业务范围内的具体工作;如果现在没有安全管理部门,那么也要明确一名兼职管理人员,负责职业危害防治业务范围内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单位要成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由安全管理办公室配备的专(兼)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日常工作.第七条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职责: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安排部署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3篇)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制度名称】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制定背景】煤矿粉尘是煤矿行业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减少因粉尘危害导致的职业病发病率,制定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编制目的】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粉尘危害的防治措施,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主要内容】1. 安全责任:明确煤矿企业的安全责任,设置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粉尘危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
2. 粉尘危害评估:对各作业场所、工作岗位进行定期的粉尘危害评估,分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 预防控制措施:建立粉尘源防治措施,包括密闭或采用局部排风装置控制粉尘扬尘、增加湿度以降低粉尘含量、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等措施。
4. 通风系统管理:确保煤矿作业场所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定期检查、清洁和维护排风设施,保证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5. 人员培训和教育: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粉尘危害的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和应对粉尘危害的能力。
6.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煤矿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病例,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疗措施。
7.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煤矿企业的粉尘危害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8. 信息公开:向煤矿从业人员公开粉尘危害防治的相关信息,加强员工的参与和监督。
【实施方法】1. 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职责。
2. 组织定期的安全会议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采取巡检、抽查等方式,对煤矿企业的粉尘危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 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制度,及时记录和分析粉尘危害相关的事故和异常情况,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监督与评估】1. 煤矿企业应定期自行进行内部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1. 目的和适用范围该操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煤矿粉尘危害,保护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于所有煤矿内的工作环境。
2. 安全责任煤矿管理层应确保煤矿内存在粉尘防护措施,并制定并执行相关操作制度。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这些规定。
3. 粉尘防护设备煤矿应配备粉尘防护设备,包括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服装等。
员工在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正确佩戴防护设备,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换。
4. 工作环境管理煤矿应进行定期的粉尘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如果发现粉尘浓度超过限定值,管理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清理和防护。
5. 水喷雾系统煤矿应配备水喷雾系统,用于降低粉尘的扬尘程度。
矿工在进行作业时应确保喷雾系统的正常运作,并遵守相关操作规定。
6. 清洁和维护煤矿应定期清洁工作区域,包括地面、设备和机械等。
定期维护和更换粉尘防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作。
7. 培训和教育煤矿管理层应组织员工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粉尘危害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员工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来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8. 事故处理如果发生粉尘导致的事故,煤矿管理层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救援、报告和调查等。
同时还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9. 管理评估煤矿管理层应定期评估和审查粉尘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操作制度进行更新和改进。
10. 处罚和奖励对于违反粉尘防护操作制度的员工,可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
同时,对于积极遵守操作制度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4篇)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煤矿粉尘危害,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制定本操作制度。
第二条本操作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员工。
第三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操作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粉尘防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掌握相应的防护技能。
第五条本操作制度的遵守,是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
第二章粉尘防控措施第六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粉尘防控管理制度,并组织专人负责执行。
第七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降低粉尘产生。
1. 采用封闭式工艺设备,减少粉尘扩散。
2. 定期清理工作场所,保持清洁。
3. 对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湿式处理,控制粉尘产生。
第八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防护设备,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1. 配备适当的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2. 配备防护服和防护手套。
3. 定期更换和清洗防护设备。
第九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粉尘监测系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
1. 定期对生产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确保不超过国家标准。
2. 对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区域,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治理。
第十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技能。
1.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介绍粉尘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定期组织培训,更新员工对粉尘防控的知识。
第三章管理责任第十一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粉尘防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1. 由专人负责制定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2. 方案应当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粉尘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1. 对粉尘防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整改。
2. 对违反粉尘防控操作规程的行为,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三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接触粉尘情况。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工作,保障矿工的安全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矿山开采、矿井运输、尾矿处理等相关环节。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粉尘危害防治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尘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确保粉尘危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粉尘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粉尘防治措施第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清洁,保持洁净,防止灰尘积聚。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采用湿式作业方式或装置粉尘收集装置,减少粉尘扬尘。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保证工作面通风畅通,防止粉尘堆积。
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使用防尘设备,如过滤器、湿布、罩壳等,在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上进行安装和使用。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粉尘监测,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三章安全培训和教育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矿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确保矿工接受全面、系统的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矿工的日常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监测和评估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粉尘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第十五条煤矿企业应当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粒径等进行监测。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粉尘危害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置程序。
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制度

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工作,确保生产环境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健康,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的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工作,包括粉尘监测、粉尘防治设施、粉尘防治措施等内容。
第三条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的原则,做到粉尘分级管理、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第四条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工作应实行科学管理、标准操作,完善各项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矿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定期开展粉尘监测工作,保证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第六条矿井应制定粉尘防治计划,配备必要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工的粉尘防护培训,提高矿工的粉尘防护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矿井应建立健全矿井粉尘防治档案,做好相关资料的归档管理,以备查阅。
第二章粉尘监测管理第九条矿井应设立粉尘监测岗位,配备专职监测人员,定期对矿井内粉尘进行监测,记录监测数据。
第十条矿井应定期对矿井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记录监测数据,并及时向矿方领导报告监测结果。
第十一条矿井应对矿工的个人粉尘暴露浓度进行监测,制定个人防护计划,确保粉尘暴露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第十二条矿井应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校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矿井应建立健全监测档案,做好监测数据的归档管理,以备查阅。
第三章粉尘防治设施管理第十四条矿井应配备必要的粉尘防治设施,包括粉尘抑制器、除尘器、风砂机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矿井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粉尘防治设施进行调整优化,提高设施的防尘效果。
第十六条矿井应建立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制定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十七条矿井应加强对设施的技术管理,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施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
第十八条矿井应制定设施管理档案,对设施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管理,以备查阅。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是为了有效防治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危害,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粉尘危害评估:煤矿应进行粉尘危害的评估,包括对不同岗位的工人进行粉尘接触情况的调查和监测,评估岗位的粉尘危害程度。
2. 防护设施和工具:煤矿应根据粉尘危害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和工具,如防尘口罩、护目镜、防尘服等,保护工人免受粉尘危害。
3. 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煤矿应建立规范的作业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地操作,避免产生过多的粉尘。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煤矿应定期对粉尘危害防护设施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5. 培训和教育:煤矿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粉尘危害防控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工具。
6. 监督和执法:相关部门应对煤矿的粉尘危害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通过建立和执行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煤矿粉尘危害,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这不仅有助于提
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随着工业的快速进展,煤矿行业成为了各国不可或缺的能源来源。
在煤矿采掘和生产过程中,煤矸、粉尘等不安全物质的产生已成为煤炭企业环境污染和职业病危害的最大源头之一、在煤矿采掘与生产中,由于煤炭采掘、矿山风流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而粉尘长时间的积累和散布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影响,给煤矿和工人的生产和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订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具有紧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煤矿粉尘危害概述煤炭企业粉尘污染重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煤炭采掘过程:在采煤工序中,由于煤炭开采与运输,地表土石被挖出,大量的灰尘会被带到地面,风吹日晒之后会漂流在空气中,产生严重的粉尘。
除了表面采煤,地下采煤工作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地下采煤进行时需要使用爆炸装置,爆炸后产生大量的灰尘、烟雾和有毒气体。
2.生产过程:煤炭分选、运输、碎裂、磨煤、煤粉制造、喷吹煤粉、燃煤发电等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粉尘,从而对煤炭员工的工作、环境等产生不良影响。
二.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措施为了避开由于粉尘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影响,需要煤矿粉尘危害的防治措施:1.引入物理粉尘防治方案:对于煤矿地面、采煤机前方、煤炭车道等煤尘排放强度较大的地方,应采纳物理防护手段进行粉尘处理,例如人工雾化器、喷泉等物理粉尘掌控手段。
2. 引入化学粉尘整治方案:对于生产过程中对粉尘整治有明显效果的化学药剂进行广泛应用,并与常规物理掌控手段综合应用。
3. 引入牢靠的通风设备:在煤矿采掘、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煤粉扬尘、机舱废气、燃烧废气等都得不到适时有效的处理和整治。
因此,引入现代化的通风设备,保障煤炭企业人员的健康,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紧要的意义。
三.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为有效的防止粉尘对煤炭行业、工人及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形成以订立粉尘管理制度为基础,对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管理监督:1.煤炭企业应明确粉尘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一、背景与目的煤矿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粉尘是煤矿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矿工的安全与健康,减少粉尘危害对矿工的身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技术人员等。
三、操作要求1. 加强教育培训:煤矿管理部门应定期举办煤矿粉尘防治知识培训,确保矿工掌握相关操作要求和安全知识。
2. 确保通风系统畅通:煤矿通风系统是预防粉尘危害的重要手段,煤矿管理部门应确保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及时清理通风设备和管道。
3. 制定个人防护计划:煤矿管理部门应为每一位矿工制定个人防护计划,包括佩戴防尘口罩、穿戴防护服等,确保个人防护设备的有效使用。
4. 清洁工作区域:煤矿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清除积尘,保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5. 定期检测粉尘浓度:煤矿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煤矿工作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6. 使用湿法作业:对于需要进行切割、破碎等作业的场所,煤矿管理部门应鼓励使用湿法作业,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7. 对于高粉尘含量的工作环境,煤矿管理部门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尘措施,如加强通风、增加防护设备等。
8. 矿工应根据操作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的有效性。
9. 煤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与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粉尘危害事故和事件。
四、责任与处罚1. 煤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矿工的教育培训,确保矿工熟悉并遵守本操作制度,对违反操作要求的矿工,将给予相应的惩罚。
2. 对故意违反操作要求或因操作不当造成他人受伤、环境污染等后果的矿工,将给予严厉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甚至解雇。
3. 对于煤矿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建立、执行和监督本操作制度的,将给予相应责任人处分,包括警告、停职、降职等。
五、审核与监督煤矿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操作制度进行审核,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对矿工操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模板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粉尘危害防治工作,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安全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粉尘危害防治工作,涉及全部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的内容包含粉尘危害防治基本原则、工作责任、防护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原则第四条本企业粉尘危害防治工作遵从以下基本原则:1.防备为主,防治结合;2.综合整治,分级管理;3.教育培训,提高意识;4.安全优先,人人负责。
第五条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具体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危害得到有效防控。
第三章工作责任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粉尘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
企业负责人担负粉尘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订立粉尘危害防治目标和措施,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确保粉尘危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应当订立具体的粉尘危害防治措施,并组织实施。
对于管理不善、违反规定的员工,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第八条员工应当严格执行粉尘危害防治措施,自动参加相关培训,掌握防备粉尘危害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发现存在的不安全源和隐患问题,应当及时报告上级。
第四章防护措施第九条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粉尘产生和扩散。
包含但不限于:1.对生产设备进行密闭、封闭处理,减少粉尘产生;2.使用有效的排风、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乐观采用低粉尘排放、无粉尘工艺。
第十条企业应当配备适合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使用。
包含但不限于:1.戴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2.穿着防护服、防尘靴等防护用品。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确保粉尘危害防治的有效性。
对于超标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排出隐患。
第五章应急预案第十二条企业应当订立粉尘危害应急预案,并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
第十三条应急预案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级别;2.事故应对措施和应急救援流程;3.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指引;4.事故现场保护和处理措施。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工作,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包括煤矿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煤矿应当制定煤矿粉尘危害防治计划,并将其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管理中。
第四条煤矿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粉尘防治管理人员,并定期开展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粉尘防治水平。
第五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粉尘监测体系,对各个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第二章粉尘危害评估第六条煤矿应当开展粉尘危害评估,确定各个作业区域的粉尘危害程度。
第七条粉尘危害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煤矿作业流程;(二)粉尘来源和生成过程;(三)粉尘扩散和沉降规律;(四)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五)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第八条粉尘危害评估应当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报告应当真实客观,并及时报送煤矿进行审查。
第九条粉尘危害评估结果应当作为煤矿粉尘防治的依据,确定具体的防治措施和控制目标。
第十条煤矿应当定期对粉尘危害进行复评,及时修正防治措施。
第三章粉尘防治措施第十一条煤矿应当根据粉尘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粉尘防治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二条粉尘防治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改善作业工艺,减少粉尘产生;(二)优化设备和工具,降低粉尘扩散;(三)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控制粉尘污染;(四)提高员工防护意识和职业健康教育。
第十三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粉尘防治设施,包括通风设备、粉尘收集装置等。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制定粉尘防治预案,明确各个作业区域的防治目标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四章粉尘监测和管理第十五条煤矿应当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对各个作业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标准。
第十六条粉尘监测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监测报告应当真实可靠,并及时报送煤矿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十七条煤矿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粉尘防治管理人员,负责粉尘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1. 背景介绍煤矿行业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艺过程,存在着粉尘聚集、蔓延以及引发爆炸等潜在危险。
粉尘危害是煤矿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为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并执行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2. 目的和范围2.1 目的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在煤矿作业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粉尘危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2 范围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到煤矿开采、加工、储存等环节的工作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井下作业、露天作业、运输等。
3. 管理责任机构和人员3.1 管理责任机构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的管理责任机构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2 管理责任人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指定专门负责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等。
4. 预防粉尘危害的工作要求为预防和控制煤矿作业过程中的粉尘危害,需要做到以下工作要求:4.1 粉尘源控制 4.1.1 煤矿作业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应配置有效的防尘装置,确保产生粉尘的设备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4.1.2 应采取措施管控煤炭堆场的风速和湿度,防止风吹扬粉尘的发生。
4.2 作业过程管理 4.2.1 煤矿作业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仓储区域,存放和堆放煤炭,并采取湿排方法减少粉尘产生。
4.2.2 作业区域内应规定严格的操作指导,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减少粉尘产生。
4.2.3 定期清理作业区域内的粉尘,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通风。
4.3 个人防护措施 4.3.1 矿工进行作业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吸入。
4.3.2 矿工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减少粉尘附着。
5. 预防粉尘危害的操作流程5.1 作业前准备 5.1.1 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煤矿粉尘危害防控知识。
5.1.2 确定作业区域和作业内容,采取相应的粉尘防控措施。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一、制订目的和依据为了有效预防煤矿粉尘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特制定本操作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定,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制订。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煤矿作业的员工,包括矿工、工程师、技术人员等。
三、操作内容1.粉尘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佩戴(1)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任务的不同,配备相应的粉尘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等。
(2)使用粉尘防护装备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在工作中必须佩戴粉尘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2.作业区域的封闭(1)对于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区域,必须进行封闭处理,应设立防尘隔离带和防尘门。
(2)在作业区域进行封闭处理前,必须进行粉尘的控制和清除,确保封闭后的作业区域粉尘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3)定期对封闭作业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3.粉尘处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根据作业任务需求,配备粉尘处理设备,如除尘器、湿式除尘装置等。
(2)对粉尘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3)对粉尘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清洗和更换,以保证其效果。
4.作业工艺的改进和优化(1)通过改进和优化作业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采用湿作业等无尘作业方式,降低粉尘危害。
5.员工培训和教育(1)对从事煤矿作业的员工进行粉尘危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定期开展粉尘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技能和操作水平。
6.定期检查和评估(1)定期进行作业区域的粉尘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粉尘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2)定期对粉尘防护装备和粉尘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工作正常。
四、操作流程1.配备粉尘防护装备,并佩戴。
2.封闭作业区域。
3.使用粉尘处理设备。
4.改进和优化作业工艺。
5.进行员工培训和教育。
6.定期检查和评估。
五、责任和违规处罚1.煤矿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本操作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负责。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粉尘危害对环境的影响,本制度制定了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
企业相关部门和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依法执行,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二、管理标准1. 粉尘危害防治责任1.1 煤矿企业的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粉尘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治体系,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2 煤矿企业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粉尘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相关措施的有效实施。
2. 粉尘危害防治技术措施2.1 煤矿企业应进行粉尘危害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采取喷淋、覆盖、抑尘、通风、室内排尘等技术手段,降低粉尘产生和扩散。
2.2 煤矿企业应配备适当的粉尘防护设备和工艺设备,确保设备按时维护和保养,减少粉尘泄露的可能性。
2.3 煤矿企业应加强粉尘防护设施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建设、改造、使用、维护和更新,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完好性。
3. 粉尘危害防治培训和指导3.1 煤矿企业应制定粉尘危害防治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的防治知识和技能。
3.2 员工参加培训后,煤矿企业应组织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并及时进行补充培训、辅导。
4. 粉尘危害防治监测和报告4.1 煤矿企业应建立粉尘浓度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并记录数据。
4.2 煤矿企业应建立粉尘危害防治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将监测结果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报告给相关主管部门。
三、考核标准1. 责任落实情况考核1.1 煤矿企业负责人是否履行粉尘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1.2 煤矿企业是否建立健全防治体系和制度,并是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 技术措施应用情况考核2.1 煤矿企业是否进行粉尘危害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2 煤矿企业是否配备适当的粉尘防护设备和工艺设备,并是否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前言煤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开采煤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会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制订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减少煤矿粉尘对人体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规范煤矿粉尘危害监测、评估和防治工作,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粉尘危害来源较为集中的采煤、煤准备、焦化、热能发电、化工等领域。
管理规定粉尘危害评估在煤矿内部所有涉及到粉尘产生的区域都需要进行粉尘危害评估。
评估结果需要标识出粉尘危害来源、粉尘浓度等详细信息,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确保对煤矿粉尘危害的监督与管理。
粉尘危害监测在煤矿内设置必要的粉尘监测点,定期对粉尘进行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粉尘浓度、粒径分布和有害元素含量等。
监测结果需要及时处理和报告,对超标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粉尘危害浓度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
防治措施在评估和监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技术措施:采取含尘量较低的机器设备,加装除尘装置等措施;•管理措施:落实相关负责人职责,开展粉尘危害知识培训和宣传等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
并强调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
粉尘危害应急预案针对煤矿内存在的粉尘危害,必须制定粉尘危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预案必须包括人员疏散、物资储备、应急处置等措施,为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提供一定的保障。
责任制度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考核”的责任制。
各级主管部门负责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和达成的成果,向下督促和指导各级单位做好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工作。
其他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做好相关工作。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必须严格追究责任。
总结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粉尘监测、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系统的应急预案都是确保煤矿粉尘危害监管的关键。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防治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在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杜绝井下粉尘堆积和有效降低粉尘对职工的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防尘工作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和“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的原则,制定矿井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一、粉尘防治齐抓共管责任制1、矿长对综合防尘工作全面负责,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综合防尘工作开展情况,解决综合防尘工作所需人力、物力和资金,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保证综合防尘工作正常进行。
2、矿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综合防尘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综合防尘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
3、矿行政副职,对所分管的工作中有关综合防尘的工作负责;总会计师对综合防尘工程所需的资金、器材负责。
4、通风副总协助总工程师抓好综合防尘工作;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副总相应协助副矿长解决分管业务中的综合防尘问题;各业务科室在分管矿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业务中的综合防尘工作;采掘及辅助单位对所分管的综合防尘工作负责;安监科对各业务科室和采掘及辅助单位所承担的综合防尘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5、通风队对矿井综合防尘的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制定每年度综合防尘措施及相关管理制度;参与审查矿井采区防尘系统设计,审批采掘作业规程中的综合防尘措施;负责呈报综合防尘报表;负责组织防尘设施的交接、验收;负责井下防尘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6、安监科负责对有关防尘法规及各项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对违反综合防尘法规,破坏各种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处罚;参与新采区、采掘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的验收;参与尘肺病检查、治疗统计工作。
7、矿医院负责尘肺病的检查,预防治疗,组织开展接尘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工作。
8、安全培训中心负责制定防尘人员培训计划。
二、完善防尘系统及设施要求:1、各生产队组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防尘人员,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防尘队伍,并建立相应的防尘制度,责任到人,各队必须把防尘人员名单报通风队,以便检查落实到人。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粉尘危害概述•煤矿粉尘危害预防措施•煤矿粉尘危害预防管理•煤矿粉尘危害预防技术•煤矿粉尘危害预防案例分析01粉尘危害概述1粉尘的危害性23长期接触煤矿粉尘,易引发尘肺病、皮肤病等职业疾病,严重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粉尘颗粒会沉积在设备上,对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对生产设备的危害粉尘排放到大气中,会污染环境,导致大气质量恶化。
对环境的危害粉尘危害的来源煤和岩石的破碎过程在采煤、掘进、运输等过程中,煤和岩石会发生破碎,释放出大量粉尘。
机械设备的运转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撞击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粉尘。
风力作用在井下巷道中,由于风力作用,粉尘会被吹散到空气中。
粉尘颗粒会在空气中随气流运动,从而传播到更远的距离。
粉尘危害的传播途径空气流动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撞击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粉尘,并通过空气流动传播。
机械设备的运转人员活动也会带动空气流动,从而传播粉尘。
人员活动02煤矿粉尘危害预防措施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减少爆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量。
使用低尘爆破技术在采掘工作面实施湿式作业,对作业面进行洒水或使用水炮泥。
湿式作业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控制风流,降低粉尘浓度。
通风除尘控制粉尘产生监控粉尘扩散情况对粉尘扩散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掌握粉尘变化情况。
定期检测粉尘浓度在作业面、巷道等设置粉尘浓度检测仪,定期进行检测。
提供预警提示当粉尘浓度超过安全标准时,及时发出预警提示,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粉尘检测与监控定期清扫作业面、巷道及设备表面的粉尘,保持环境卫生。
清扫粉尘使用除尘器粉尘固化处理在产尘较大的区域安装除尘器,降低粉尘浓度。
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固化处理,减少二次危害。
03粉尘清除与处理0201提供呼吸保护定期更换滤膜对防尘口罩的滤膜进行定期更换,确保过滤效果。
提供呼吸保护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呼吸保护培训,确保正确使用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具。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

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粉尘危害防治管理规定1.目的:明确各巷道洒水灭尘周期并形成制度,提高巷道冲刷质量,确定粉尘检测制度,改善井下工作环境。
2.明确责任,加强领导2.1.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矿井综合防尘管理体系。
2.2.公司总经理是粉尘防治的第一责任者,总工程师是粉尘防治的技术负责人。
2.3.为切实加强粉尘防治,公司成立粉尘防治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生产总副经理、总工程师、掘进总副经理、安监处长任副组长,各生产副总工程师及生产部室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防部,通防部主任任办公室主任,通防部全体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
3.巷道冲刷管理制度3.1.矿井、采区进回风巷(包括石门、绕道)每3天至少冲刷一次;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必须每天至少冲刷灭尘一次。
3.2.采区轨道上、下山每3天冲刷一次,有岗位的地点20米范围内每班冲刷一次。
3.3.变电所与其相连接的各进、回风通道必须每班冲刷一次。
3.4.综放工作面进风巷由安装工区每天洒水一次,工作面中间巷及上、下平巷超前支架、破碎机转载点50米范围以内由综放工区每班洒水一次,以外的皮带机道由皮带工区负责每天冲刷一次。
3.5.*地点30m范围内,*前后必须洒水灭尘,冲刷岩(煤)帮,并填写洒水记录。
记录要明确洒水人员姓名、洒水地点长度、*前后等情况,并签字备查。
3.6.正常施工的掘进巷道每天冲刷一次,停掘的供风巷道每3天冲刷一次,并在现场设置巷道区域管理牌板,悬挂洒水记录,巷道未交接的由原单位负责洒水。
3.7.易积尘地点,如运输机道、转载点等地点前后20米范围内由岗位工负责每班冲刷一次。
3.8.任何地点不得有厚度超过2mm、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地点。
3.9.洒尘标准:存有浮煤的巷道要先清理后再洒水灭尘,灭尘时要彻底冲刷,包括巷道两帮、顶板和底板,连同巷道内管线、风筒、水棚、皮带架子等物件上面的粉尘一起冲刷干净,使巷道内的所有物件不留粉尘痕迹,凡属两个单位洒尘交界处,每个单位必须多洒10米。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范文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危害物,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矿工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应该得到制定和执行。
下面是一个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使用。
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于所有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
二、术语和定义1. 煤矿粉尘: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颗粒物。
2. 粉尘危害:煤矿粉尘对矿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3. 粉尘防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少和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4. 粉尘治理设施:煤矿生产过程中用于减少和控制粉尘的设备和工具。
三、管理责任1. 煤矿企业应设立粉尘防治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粉尘防治工作。
2. 煤矿企业应制定粉尘防治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粉尘防治培训,提高员工的粉尘防治意识和技能。
四、粉尘防治工作措施1. 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粉尘防治技术措施,并建立台帐,及时记录和更新。
2. 煤矿企业应加强尘源控制工作,减少煤矿粉尘的产生。
包括但不限于:提高煤矿生产装备的密封性和净化效果;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合理设计和使用粉尘治理设施等。
3. 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粉尘监测机制,定期对煤矿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和评估。
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粉尘浓度,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煤矿企业应做好矿工个体防护工作,发放和使用合格的防尘口罩和其他防护用品。
五、应急处置和事故处理1. 煤矿企业应设立应急预案,确保在粉尘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2.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粉尘事故进行调查和记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和教育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矿工进行粉尘防治培训,提高他们的粉尘防治意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
度正式版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上煤岩和煤尘,它是在矿井生产如钻眼、爆破、切割、装载、落煤及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因煤岩被破碎而产生的。
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及采掘方法、作业方式。
通风状况和机械程度和不同,粉尘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现在防尘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粉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
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5%-10%;其它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
为了保障煤矿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定本制度。
一、依法搞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粉尘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企业必须设置粉尘危害防治机构,配备专职防尘人员和防尘装备,使煤矿作业场所粉尘危害防治工作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二、制定防治管理技术措施。
粉尘危害防治年度计划,落实粉尘危害防治费用。
三、制定防尘作业规划及措施,防尘措施检查验收制度及实施记录,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及管理制度、矿井定期冲刷粉尘向度、粉尘测定制度及各项管理制度,且应做到现场落实。
四、采用先进的采掘技术和有效的治理措施,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场所空气中粉尘标准如下:
粉尘中游离Si02含量(%)最高允许浓度(mg/m3)
总粉尘呼吸性粉尘
<10 1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五、采煤、掘进工作面及其它作用场
的粉尘危害因素进行预测且落实好防治粉尘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1、采掘工作面等有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要落实好综合的防尘措施。
2、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
矿井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整设防尘供水管路,并按规定设置水管和阀门。
3、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必须按规定设置净化水幕。
4、进下煤仓放煤口、溜眼放煤口、
输送机转载点等必须按规定安设喷雾装置并要保证喷雾装置能正常使用。
5、矿井巷道要及时清扫、冲洗沉积的煤尘,及时清除浮煤,定期撒布岩粉,大巷要定期刷浆。
六、采煤工作面防尘措施
1、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
有下列情况的除外:
(1)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注水后易造成顶板垮塌或底板变形,或者地质情况复杂、顶板破坏严重,注水后影响采煤的煤层;
(2)注水后会影响采煤安全或造成劳动恶化的薄煤层:
(3)原有自然水分或防灭火灌浆后
水分大于4%的煤层;
(4)孔隙率小于4%的煤层;
(5)煤层很松软、破碎、打钻时易塌孔、难成孔的煤层;
2、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定期冲刷煤尘。
3、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距安全出口50米处安装风流净化水幕并保证净化水幕正常使用。
4、采煤机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
内外喷雾压力要符合煤矿安全规则的规定。
5、炮采工作面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冲洗煤壁,爆破时喷雾降尘及出煤时洒水等综合防治措施。
七、围岩有严重吸水膨胀性质、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
1、掘进机作业时使用内、外喷雾,内、外喷雾的压力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炮掘工作面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泡泥,爆破前、后冲洗煤壁,爆破时喷雾降尘及出煤时洒水等综合防治措施。
3、距工作面50米左右处安装风流净化水幕并保证净化水幕正常使用。
八、加强个体防护,锚喷工人要佩戴送风口罩或压风呼吸器,机级司机、钻眼工、放炮员、移支架工、回柱放顶工、皮带司机等要佩带防尘口罩。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