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转载

合集下载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发表者:赵东奇1944人已访问1 、腰背承山求,2 、肚腹公孙留,3 、头顶寻风池,4 、面口地仓收,5 、咳喘取二定,6 、夜啼二柱谋,7 、小腹三阴交,8 、转胎至阴灸,9 、二沟通便秘,10 、隐白停崩漏, 11 、鼻衄当泉止,12 、心胃内关疏,13 、腿痛刺重海,14 、目疾透攒竹,15 、大椎解癇热,16 、少商利咽喉,17 、阿是蠲酸痛,18 、人中善急救,19 、眩晕绝骨觅,20 、失眠安神搜,21 、疳积四缝妙,22 、补虚关元优,23 、心疾针通里,24 、肝肾调蠡沟,25 、遗尿缩泉求,26 、胃痛二脘留,27 、肠痈寻阑尾,2 8 、尿频二溪收。

1 、腰背承山求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

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针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

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针灸方:( 1 )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神门。

( 2 )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2 、肚腹公孙留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3 、头项寻风池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

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

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

新针疗法要穴针灸歌诀

新针疗法要穴针灸歌诀

新针疗法要穴针灸歌诀新针疗法要穴治疗歌针灸歌诀总则治病求其本,取穴少而精;适当强刺激,一般不留针。

深刺多透穴,胸背不可深;头面肌肤浅,透刺莫粗心。

新针为人民,医疗要认真;好学求革新,努力向前进。

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心无不应,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

穴位深。

针灸处方及腧穴歌诀针灸处方及腧穴歌诀(转)针灸处方及腧穴学歌诀廖四华骨度分寸用针取穴必重的,全身骨度君宜记。

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胃痛肝气犯胃泻胃肝,中脘期门阳陵泉,胃痛尚用足三里,宽胸解郁是内关,脾胃虚寒背俞任,脾俞胃俞并章门。

脾俞胃俞足三里,诸穴出自背俞任。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针灸腧穴歌+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经穴个数手太阴肺个十一,大肠二十脾二一,胃经四五肾二七,三焦二三胆二四。

十五络穴歌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十二背俞穴歌胸三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胆经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U]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中医名词词典》 > 经络、俞穴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

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

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在井、荣、俞、经,合穴之外,又加一个原穴,共三十六穴。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煮”)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溪膀胱--束骨。

经络穴位歌诀经络穴位歌诀。

肾:头痛溢血涌泉穴,咳喘呕吐俞府穴。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26首中医针灸穴位歌诀
1. 人中央,隆冬腮;太阳穴,舒通血脉。

2. 耳垂下,迎香馥;听官穴,疼痛损寿。

3. 整齐眉,天柱峰;本神门,调和情绪。

4. 丝竹状,外关丹;阳白穴,头痛神清。

5. 人墙描,掌中心;中腔穴,消食去痰。

6. 肩井穴,委中尖;大椎背,舒缓疼痛。

7. 辨正膝,足三里;太乙穴,治疗气滞。

8. 衡门穴,中极会;窗脉穴,头晕快散。

9. 苦参穴,金堂棱;太冲穴,寒湿亡。

10. 足堂穴,下兑膀;液门穴,调经止痛。

11. 气舒郎,仰山岗;阴囊穴,行气通阳。

12. 幽门穴,黄帝第;颊车穴,解除牙痛。

13. 通谷穴,中央谷;丰隆穴,舒经血脉。

14. 提肓穴,不去汤;大溪穴,镇定心慌。

15. 血穴鱼,相三里;关元穴,益精无疲。

16. 海仓穴,下谷操;腹结穴,去肠胀痛。

17. 俞府穴,太阳台;百会穴,疏风明目。

18. 承山穴,神仙洞;仰鱼状,止泪光。

19. 心穴腹,大椎狮;肾俞穴,益生发育。

20. 下巨源,负心谷;冲门穴,月经不调。

21. 陶道穴,与溪索;地摊穴,消散湿气。

22. 廉泉穴,本体关;太平山,平衡腰痛。

23. 五劳藏,中膻关;命门穴,壮阳补肾。

24. 阳池穴,三阳侧;地机穴,安胎固宫。

25. 建里穴,男女间;大包穴,通经活血。

26. 四白草,消胸痛;巨阙穴,调节气机。

穴位归类 各个经络的要穴 针灸穴位歌诀

穴位归类 各个经络的要穴 针灸穴位歌诀

穴位归类各个经络的要穴针灸穴位歌诀穴位归类1、补气穴:气海、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3、理气穴:膻中、内关、气海、太冲、行六、大陵。

4、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5、散瘀穴:①急性腰扭伤:委中(刺血)。

②胸中瘀血:足三里。

③胸肋扭伤:大包、阳陵泉。

④腕关节扭伤:阳池、大陵。

⑤肩臂扭伤:肩井、曲池。

⑥踝关节扭伤:丘墟、昆仑。

⑦膝关节扭伤:膝眼、阳陵泉。

6、止呕穴: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公孙、膻中、劳宫、三阴交。

7、发汗穴:合谷、复溜、大都。

8、止汗穴:后溪、合谷。

9、止咳穴:列缺、太渊、尺泽、孔最。

10、祛痰穴:丰隆、中脘、内关、列缺。

11、消食穴:足三里、公孙、中脘、天枢、合谷。

12、清热穴:大椎、曲池、合谷、血海、劳宫、少商、商阳、行间、大都。

13、祛寒穴:神阙、命门、中脘、阴陵泉、气海、关元、列缺、膻中。

14、壮阳穴:命门、肾俞、关元、气海、神阙。

15、降血压穴:血海、足三里、曲池、少海、太冲、涌泉。

16、醒脑穴:人中、百会、十宣、劳宫、涌泉。

17、安神穴:百会、神门、内关、心俞、三阴交、太溪、安眠。

18、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阳陵泉、照海、大敦、内庭。

19、止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大横、曲泽、委中常用针灸穴位主治歌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中医针灸穴位歌大全,值得收藏!

中医针灸穴位歌大全,值得收藏!

中医针灸穴位歌大全,值得收藏!第一章:针灸腧穴歌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十六郄穴歌郗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郗,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郗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歌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经穴个数手太阴肺个十一,大肠二十脾二一,胃经四五肾二七,三焦二三胆二四。

小肠一九膀六七,心包与心个数九,任二十四督二八。

十五络穴歌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络肾膀飞扬。

脾之大络名大包,任络尾翳督长强。

十二背俞穴歌胸三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六大肠小十七,膀胱俞与十九平。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

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寻。

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中膻中觅浅深。

八会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腧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寻。

六十六穴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

石学敏教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经验主方一:大醒脑主穴:双侧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患侧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副穴:患侧极泉(手少阴心经),患侧尺泽(手太阴肺经),患侧委中(足太阳膀胱经);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 5~1寸,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 3~0. 5寸,用重雀啄手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进针1~1. 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主方二:小醒脑主穴:双侧内关,上星,百会,印堂,患侧三阴交:副穴及配穴同主方一。

1、先刺印堂穴,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2、继选3寸毫针由上星穴刺入,沿皮至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转速1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3、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 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4、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5、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 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6、风池、完骨、翳风均针向喉结,进针2 ~2. 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7、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 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8、上廉泉针向舌根1. 5~2寸,用提插泻法;9、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10、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 5~2寸,局部酸胀为度。

一般在应用调神法之初首选“大醒脑”,而后与“小醒脑”穴交替使用。

后遗症处理:1、口眼喎斜:风池、太阳、颊车、迎香、地仓、下关、合谷。

刺络拔罐:选下关、颊车、四白。

风池针尖刺向喉结,进针1. 5~2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太阳沿颧骨弓内缘进针3~3.5寸,透向颊车;迎香横刺或斜刺0. 5~1. 5寸,施捻转泻法;下关进针1. 5寸,捻转泻法;地仓横刺3~3.5寸,透向颊车,地仓至颊车部1寸1针,深度0. 3~0. 5寸,施提插泻法;合谷捻转泻法。

针灸取穴歌诀汇总!

针灸取穴歌诀汇总!

针灸取穴歌诀汇总!一、治感冒病歌诀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风池对外感风寒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

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

鼻塞不通,前额疼痛可加迎香、上星。

咳嗽加尺泽。

喉痛加少商、商阳(此即二商)。

二、治咳喘歌诀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哮喘天突膻中刺,痰多丰隆与合谷。

肺俞、中府为肺的俞穴与募穴,内关为治疗胸胁部病症要穴。

加尺泽、足三里,补土而又生金清肺热。

哮喘时取上穴再加天突,膻中,若是痰多可刺丰隆、合谷。

三、治胃肠病歌诀胃肠之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腹泻隔奏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间。

肠胃病,如肠胃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可用“俞募配穴”治疗,一般用胃俞、中脘即可,也可同用大肠俞与天枢,或小肠俞与关元,再配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及内关等。

腹泄可隔姜灸神阙穴。

反酸可加公孙、行间。

四、治肿胀歌诀肿胀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不可漏,三里地机多有用,三阴交穴并复溜。

肾为水脏,开窍于二阴。

膀胱为津液之府,职司小便,脾主运化水湿,脾肾阳虚肿胀,可以用肾与膀胱的俞募穴,脾经的三阴交、地机,还可加足三里。

五、治小儿遗尿歌诀遗尿神门并关元,三阴交穴和兑端,膀胱俞募配三里,调整习惯愈不难。

用膀胱经俞募穴膀胱俞、中极,加关元、三阴交,再加神门、足三里、兑端,治疗遗尿病效果较好,在治疗期间,嘱患儿调整习惯,白天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傍晚后尽量少饮水。

六、治妇女病歌诀妇科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要记牢,更年石门三里穴,归来太冲痛经消,经少气海并带脉,经多隐白大敦妙。

妇科病书主要涉及冲脉、任脉以及肝,脾两条经络,可用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通治,如为更年期病症加石门、足三里,同时还可以配合对症加一些其它穴,如失眠加印堂,头晕加百会等。

痛经针归来、太冲。

月经过少不畅取气海、带脉,月经过多取隐白、大敦。

如属虚证,可灸隐白。

七、治心神病歌诀心神三里三阴交,神门关元合谷捎,头痛太阳列缺好,失眠涌泉印堂要,眩晕内庭百会刺,内关中脘呕吐消,心悸内关合心俞,肾俞太冲可通调。

人体针灸要穴歌

人体针灸要穴歌

人体针灸要穴歌头部主病针灸要穴歌百会主治卒中风,兼治癫痫儿病惊,大肠下气脱肛病,提补诸阳气上升。

〖注〗百会穴,提补阳气上升。

主治大人中风,痰火癫痫,小儿急慢惊风,大肠下气,脱肛等证。

针二分,灸五壮。

神庭主灸羊痫风,目眩头痛灸脑空,翳风专刺耳聋病,兼刺瘰项下生。

〖注〗神庭穴,主治风痫,羊癫。

灸三壮,禁针刺。

脑空穴,主治偏正头疼,目眩。

刺四分,灸五壮。

翳风穴,主治耳聋及瘰。

《针经》云∶先将铜钱约二十文,令患者咬之,寻取穴中。

针三分,禁灸。

上星通天主鼻渊,肉痔塞灸能痊,兼治头风目诸疾,炷如小麦灼相安。

〖注〗上星、通天二穴,主治鼻渊,鼻塞,肉,鼻痔。

左鼻灸右,右鼻灸左,左右鼻俱病者,左右俱灸。

灸后鼻中当去一块,形如朽骨状,其病自愈。

兼治头风目疾等证也。

上星穴宜刺三分,留六呼,灸五壮。

一云宜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之热气。

通天穴宜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其壮如小麦大,始相宜也。

哑门风府只宜刺,中风舌缓不能言,颈项强急及,头风百病与伤寒。

〖注〗哑门、风府二穴,主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伤风伤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及抽搐等病。

哑门穴针二分,不可深入,禁灸。

风府穴针三分,留三呼,禁灸。

头维主刺头风疼,目痛如脱泪不明,禁灸随皮三分刺,兼刺攒竹更有功。

〖注〗头维、攒竹二穴,主治头风疼痛如破,目痛如脱,泪出不明。

头维穴随皮针三分,禁灸。

攒竹穴刺一分,留六呼,禁灸。

随皮者,针入即眠,针随皮刺去也。

率谷酒伤吐痰眩,风池主治肺中寒,兼治偏正头疼痛,颊车落颊风自痊。

〖注〗率谷穴,主治伤酒呕吐痰眩。

刺三分,灸三壮。

风池穴,治肺受风寒及偏正头风。

刺四分,灸三壮,七壮。

炷宜小。

颊车穴,治落颊风,落颊风者,下颏脱落也。

刺三分,灸三壮。

炷如小麦。

临泣主治鼻不通,眵冷泪云翳生,惊痫反视卒暴厥,目晡发疟胁下疼。

〖注〗临泣穴,主治鼻塞目眩,生翳眵眼目诸疾,及惊痫反视,卒暴痰厥,疟疾晚发等病。

刺三分,留七呼,禁灸。

水沟中风口不开,中恶癫痫口眼歪,刺治风水头面肿,灸治儿风急慢灾。

针灸360穴,趣记歌诀全搞定!

针灸360穴,趣记歌诀全搞定!

针灸360⽳,趣记歌诀全搞定!针灸⽳位众多,该如何快速掌握它们的定位呢?不如按照部位来记!今天咱们就来看看按部位排列的针灸360⽳趣味歌诀吧!针灸360⽳,有了歌诀不再怕!⼝(5⽳) 上齐兑端下承浆,⼝⾓四分见地仓中上三分⽔沟定,⼝⽲髎开半⼨⽅⾯⿐(10⽳) ⿐头素髎位中央,两翼沟⾥挟迎⾹瞳⼦直下过阳明,四⽩巨髎⼨⼨停阳⽩眉上⼀指定,外眦下颧颧髎应颧⼸之上上关⾏,下抵凹间下关寻颌⾓⽅⼨见颊车,颌前动脉取⼤迎⽬(5⽳) 眉头眉尾攒丝⽵,瞳下眶边承泣出外眦半⼨瞳⼦髎,内眦⼀分睛明度颈部(9⽳) 天突颈前下凹阙,喉上微陷取廉泉⼈迎扶突平喉结,相挟颈筋内外缘⽓舍⼈迎连⼀线,⽔突平分位中间扶突⼆⼨下天⿍,外临窗后天窗见天容颌下尽筋前,天牖天容天柱间头前(17⽳) 发际五分⼊神庭,眉冲半⼨紧相邻旁⾏⼀⼨⾄曲差,头临泣下瞳⼦应本神三⼨傍中居,额⾓头维属阳明发缘⼀⼨⾄上星,平开⼨半五处寻三经九⽳平三列,太阳惟上半⼨⾏发缘⼆⼨定囟会,承光之外⽬窗平囟会⼨半⾛前顶,太阳通天对正营百会两⽿交巅尽,旁有络却外承灵头后(9⽳)后缘半⼨哑门定,左右天柱旁相应上⾏⼀⼨风府明,平取少阳风池并⼨半节节上巅厅,脑户强间随后顶户旁⽟枕脑空平,相邻太少分两经头侧(9⽳) 完⾻⽿后⾻突寻,⼊发四分下缘平上⽿⼊发⼀⼨五,⾓孙之上对率⾕斜下三分天冲⼊,环⽿周⾏连完⾻上下两⽳三分数,头窍阴上浮⽩处⾓孙⼨前曲鬓出,头维⼨下颔厌主再将两⽳三分数,下应悬厘上悬颅⽿(8⽳) ⽿珠外临听宫位,上缺⽿门下听会⽿底陷处有翳风,⽿尖缘头⾓孙对颅息瘛脉等⼨围,⽿前动脉和髎推胸(27⽳) 相递⼆⼨列三经,少阴阳明⾄太阴天突⼨半平⽓舍,四⼨缺盆属阳明天突⼀⼨下璇玑,俞府⽓户云门栖再厘⼀⼨⾄华盖,太阴中府遥相期库房彧中平对齐,左右共居⼀肋隙三肋相平紫宫地,神藏周容挟屋翳两乳之中应膻中,左对天溪右神封膻中⼨六上⽟堂,灵墟膺窗对胸乡膻中⼨六下中庭,⾷窦乳根步廊平再问天池何处起,乳中开外⼀⼨寻腹(40⽳) 上离⼋⼨下有五,腹前任脉节节数阳明相邻两⼨⾏,少阴相挟五分度太阴旁开三⼨五,三经三列齐中路中庭⼀⼨下鸠尾,脐下⼨半⽓海驻神阙正当脐中央,肓俞⼤横对天枢天枢上应滑⾁门,平度⼆⼨落⽔分⽔分⼀⼨下脘续,太⼄阳明随商曲⼋⼨对开分中脘,外建梁门阴都⽴中脘⼀⼨下建⾥,腹哀⽯关关门起中脘⼀⼨上脘去,腹通⾕外承满齐中脘中庭开巨阙,内把幽门不容居脐下三⼨关元路,旁挟⽓⽳⽔道出脐下⼀⼨阴交度,外引外陵内中注再⾏⼀⼨⽯门渡,阳明⼤巨四满布耻⾻之上交曲⾻,⽓冲平⾏齐横⾻上⾏⼀⼨中极⼊,少阴⼤赫归来路⼀⼨三分⼤横下,太阴腹结⼀⽳孤胸胁少腹(13⽳) 胸胁少腹纳三经,腋下三⼨渊腋明前推⼀⼨应辄筋,⼤包腋下六⼨寻⼗⼀⼗⼆浮肋下,章门京门寻端尽不容⼨半期门开,期门⼨半⽇⽉来章门之下寻带脉,原与神阙列⼀排冲门正交腹沟上,府舍七分往上抬带脉直下齐关元,五枢维道共⼀脉相邻五分上下取,髂内缘间寻所在⼆⼨五分曲⾻外,腹股沟间见急脉肩(13⽳) 肩头陷外求肩髃,肩峰下从臑俞去两⽳平开肩髎续,腋纹⼀⼨肩贞取锁⾻胛⾻押巨⾻,正当腋下极泉出肩岗中头秉风居,岗内凹⾥曲垣⽴肩髃⼤椎开肩井,垣井当中天髎栖陶道三⼨出肩外,⼤椎两⼨肩中齐天宗正从胛中起,内应五椎岗下际背(33⽳) 外邻三⼨内⼨五,太阳背脉齐中督第⼀节上⼤椎孤,节下陶道平⼤抒三节之下寻⾝柱,内挟肺俞外魄户五节之下定神道,神堂之内起⼼俞附分风门⼆节⼊,四节膏肓厥阴窟六节之下灵台驻,督俞噫嘻等分度七节⾄阳齐胛下,外⽴膈关内膈俞九节之旁定肝俞,筋缩之外魂门出胆俞阳纲⼗节布,内有中枢⽴中督⼗⼀节下脊中应,旁开脾俞意舍定⼗⼆节下胃俞排,旁⾏⼨半胃仓开⼗三节下问悬枢,外启肓门三焦出腰骶(21⽳) ⼗四节下命门驻,志室宅前肾俞安。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分享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针灸学必背歌诀

针灸学必背歌诀

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颈项九针病,三阴三阳十二分。

2. 胸胁八针中间取,背俞华佗腹募寻。

3. 四肢肘膝以下藏,五输穴内更来问。

4. 脏腑经络记住位,募原别使要记真。

5. 记住穴位能治病,学医针灸是妙法。

6. 针灸之法真奇妙,十二经脉是纲领。

7. 奇经八脉横配合,脏腑器官是基础。

8. 疾病性质有寒热,虚实补泻巧施针。

9. 经脉循行有方向,手指同身寸法量。

10. 配穴方法有主客,上下左右各有道。

11. 毫针之法须精通,补泻得当有奇效。

12. 针灸治疗讲配穴,配穴得当病自消。

13. 配穴方法有原则,掌握原则是关键。

14. 阿是之法也须知,病变在阿是刺之。

15. 胸胁病变取背俞,心腹疾病取募原。

16. 头项病变取手足,腰背疾病取对应。

17. 耳部疾病取手足,目部疾病取肝俞。

18. 小肠中气不足病,心经有热神志病。

19. 大肠经病主津液,胃经积热口齿病。

20. 膀胱经热小便赤,肝经受病两胁痛。

21. 三焦火热主气发,胆热口苦眼不明。

22. 心经火热舌难伸,脾经积热口唇病。

23. 肺经受病皮毛焦,肾经受病耳聋鸣。

24. 脾经虚弱不摄血,肝经积热月经病。

25. 小肠经虚小便频,膀胱虚弱小便病。

26. 三焦虚弱津液脱,胃经虚弱唇口干。

27. 肺弱喘促咽喉病,大肠虚弱为泄泻。

28. 肾弱为肿膀胱病,心火过旺口舌烂。

29. 心弱心烦口舌病,脾弱腹胀胃火盛。

30. 肺弱受风自汗出,肝弱则为头目病。

当然,以下是另外30条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病治宜浅针,胸背俞穴深刺寻。

2. 肩肘腕掌求中渚,脊背膀胱用俞募。

3. 腰骶宜用环跳针,膝关阳陵要当记。

4. 足下三里及解溪,踝上四穴太溪觅。

5. 胸胁胀满求内关,脘腹疼痛刺公孙。

6. 心悸神昏取神门,心包募穴在膻中。

7. 半身不遂求肩髃,发热恶寒合谷收。

8. 癫狂针灸求内关,人中百会不可缺。

9. 口眼歪斜取颊车,地仓合谷针向斜。

10. 泄泻痢疾求中脘,天枢大肠莫错过。

11. 咳嗽气喘取肺俞,太渊列缺双穴撮。

针灸病证主配穴运用歌诀,十分珍贵,建议收藏!

针灸病证主配穴运用歌诀,十分珍贵,建议收藏!

针灸病证主配穴运用歌诀,十分珍贵,建议收藏!1,外感头痛:(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百风太烈,(头外痛)。

百风太列。

(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1)阳明:庭堂合住。

庭堂合竹。

(内庭,印堂,合谷,攒竹)(2)少阳:率临外关。

(率谷,足临泣,外关)(3)太阳:身后天柱。

申后天柱。

(申脉,后溪,天柱)(4)厥阴:内匆匆。

内冲聪。

(内关,太冲,四神聪)(5)风寒:风门(6)风热:大曲。

(大椎,曲池)(7)风湿:阴陵泉2,内伤头痛:(督脉、足阳明、足少阳。

)【实证】百风微,(头内痛)。

百风维。

(百会,风池,头维)(1)肝阳:太太吓。

太太侠。

(太冲,太溪,侠溪)(2)痰浊:阴阳奉。

阴阳丰。

(阴陵泉,太阳,丰隆)(3)血瘀:膈内血。

割内血。

(膈俞,内关,血海)【虚证】百风足。

(百会,风池,足三里)(1)血虚:肝脾交。

(肝俞,脾俞,三阴交)(2)肾虚:肾太悬。

(肾俞,太溪,悬钟)3,落枕:(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警钟外公后妻,(小心落枕)。

井钟外公后溪。

(肩井,悬钟,外劳宫,后溪)(1)风寒:合风。

(合谷,风池)(2)气血瘀:内关(3)肩痛:外遇。

外髃。

(外关,肩髃)(4)背痛:见天。

肩天。

(肩外俞,天宗)4、漏肩风:(手三阳)阵前聊语(漏肩风)。

贞前髎髃。

(肩贞,肩前,肩髎,肩髃)(1)肩前部---手阳明:合谷(2)肩后部---手太阳:后溪(3)肩外侧---手少阳:外关(4)外邪:风合。

(风池,合谷)(5)气血瘀:内阁。

内膈。

(内关,膈俞)(6)气血虚:租期。

足气。

(足三里,气海)5,腰痛:(阿是穴为主)(要)是伟大。

(腰)是委大。

或:是腰、胃(委)、大肠痛?(阿是穴,委中,大肠俞,)(1)寒湿:腰阳关(2)瘀血:膈俞(3)肾虚:只是申明。

志室肾命。

(肾俞,命门,志室)(4)足太阳证:申脉(5)督脉病证:后溪6,痹证:(阿是穴、局部经)阿是穴,局部经穴(1)行痹:割血。

膈血。

(膈俞,血海)(2)痛痹::肾元。

针灸治疗各论歌诀

针灸治疗各论歌诀

针灸歌诀是以歌诀形式概括针灸的内容,相关针灸歌诀如下:1、十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小腹三阴交,心胸内关谋。

胁肋寻飞虎,复苏必水沟。

大椎督阳府,关元壮真攸。

总穴奇妙多,卫生百病廖。

2、行针指要歌
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

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

或针结,针着大肠泄水穴。

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

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

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

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

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

翻胃,吐食一般医,针中有妙少人知3、回阳九针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亡阳危象,除了人中醒神、神阙关元固脱之法,针家犹有施此“回阳九针”克险。

针灸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穴宜少,手法宜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

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传统中医保健十要穴保健歌

传统中医保健十要穴保健歌

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风池穴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

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

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1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

针灸选穴歌诀

针灸选穴歌诀

针灸选穴歌诀针灸歌诀选穴一、目录1、四总穴歌2、八法交会八穴歌3、行针指要歌4、千金十一穴歌5、玉龙歌6、胜玉歌7、肘后歌8、杂治病十一证歌9、针灸歌10、灵光赋11、百症赋二、选穴歌诀1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八法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3行针指要歌或针风,先向风门气海中;或针水,水分夹脐脐边取;或针结,针著大肠泻水穴;或针劳,须向风门及胸膏;或针虚,气海丹田委中奇;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或针嗽,肺俞风门须用灸;或针痰,先针中脘三里间;或针吐,中脘气海膻中补,翻胃吐食一般针,针中有妙少人知。

4千金十一穴歌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5玉龙歌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看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傴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杨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补后泻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歪斜最可磋,地仓妙穴连颊车,歪左泻右依师正,歪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下生瘰癧,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中医针灸常用的特定穴及临床应用,背诵口诀总结!

中医针灸常用的特定穴及临床应用,背诵口诀总结!

中医针灸常用的特定穴及临床应用,背诵口诀总结!一、五输穴1.经气流注特点:“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排列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至前臂、胫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3.五行属性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4.五输穴记忆口诀:(颜之推敲原创)注:1,【】代表十二经脉。

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

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

(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

(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

(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4)隐大都,李太白,上【土】丘,隐山林。

隐大都,李太白,商【土】丘,阴山陵。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

(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7)【防】止痛,速捆胃。

【膀】至通,束昆委。

(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

【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

(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

(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

(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最新整理)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最新整理)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2010-04-05 上午 09:561 、腰背承山求,2 、肚腹公孙留,3 、头顶寻风池,4 、面口地仓收,5 、咳喘取二定,6 、夜啼二柱谋,7 、小腹三阴交,8 、转胎至阴灸,9 、二沟通便秘,10 、隐白停崩漏,11 、鼻衄当泉止,12 、心胃内关疏,13 、腿痛刺重海,14 、目疾透攒竹,15 、大椎解癇热, 16 、少商利咽喉,17 、阿是蠲酸痛,18 、人中善急救,19 、眩晕绝骨觅,20 、失眠安神搜,21 、疳积四缝妙,22 、补虚关元优,23 、心疾针通里,24 、肝肾调蠡沟,25 、遗尿缩泉求,26 、胃痛二脘留,27 、肠痈寻阑尾,2 8 、尿频二溪收。

1 、腰背承山求 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

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针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

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神 针灸方:( 1 )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门。

( 2 )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2 、肚腹公孙留 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 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 3 、头项寻风池 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

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

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

针灸特定腧穴歌决

针灸特定腧穴歌决

针灸特定腧穴
1、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找,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2、十二原穴歌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3、十五络穴歌
肺络列缺偏大肠,脾络公孙胃丰隆,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三焦外,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4、十二募穴歌
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厥阴心包络,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5、十六郄穴歌
郄是孔隙义,本是气血聚,
疾病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居,
阳蹻走跗阳,阴蹻交信毕。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膀胱金门肾水泉,心包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

6、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是委阳。

7、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

8、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项,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新三十要穴歌及应用经验转载[ft=,+0,]1 、腰背承山求,2 、肚腹公孙留,3 、头顶寻风池,4 、面口地仓收,5 、咳喘取二定,[ft=,+0,]6 、夜啼二柱谋,7 、小腹三阴交,8 、转胎至阴灸,9 、二沟通便秘,10 、隐白停崩漏,[ft=,+0,]11 、鼻衄当泉止,12 、心胃内关疏,13 、腿痛刺重海,14 、目疾透攒竹,15 、大椎解癇热,[ft=,+0,]16 、少商利咽喉,17 、阿是蠲酸痛,18 、人中善急救,19 、眩晕绝骨觅,20 、失眠安神搜,[ft=,+0,]21 、疳积四缝妙,22 、补虚关元优,23 、心疾针通里,24 、肝肾调蠡沟,25 、遗尿缩泉求,[ft=,+0,]26 、胃痛二脘留,27 、肠痈寻阑尾,2 8 、尿频二溪收。

[ft=,+0,]1 、腰背承山求[ft=,+0,]承山主治腰背疼痛,腿痛转筋及便秘,痔疮脱肛诸症。

笔者认为腰背疼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经脉病,肾与膀胱相表里,腰为肾之腑,腰痛为肾病之外候,实证腰痛宜配腰部阿是、昆仑、志室诸穴,针刺为主,或取三棱针点刺出血。

虚证腰痛则宜配肾俞、命门、关元宜艾灸为主。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载承山:“……善治腰疼痛,痔疼大便难……”。

[ft=,+0,]针灸方:(1 )急性腰部肌肉扭伤:承山,外关加耳针:腰椎、神门。

(2 )肩背酸痛:承山、天宗、或针或灸,其效俱佳。

[ft=,+0,]2 、肚腹公孙留[ft=,+0,]公孙归属足太阴脾经,为其络穴,能联络脾胃二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急慢性肠炎、痢疾,妇科疾病及头痛诸疾。

[ft=,+0,]有资料载:“针刺正常人的公孙穴,可以使腹部的耐痛阈显著提高。

”[ft=,+0,]针灸方:腹痛胃胀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配合中药内服疗效更佳。

《席弘赋》“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载:“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ft=,+0,]3 、头项寻风池[ft=,+0,]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解热、通利官窍等功能。

肝胆相表里,肝为风水之脏。

易化火生风,上扰清窍,胆附于肝,肝胆之火易循经上扰,古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眩晕中风及外感风邪皆可用之。

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风池,阳维脉又通督脉,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又按循行可治疗颈项、耳、目、侧头部及脑部诸种疾病。

[ft=,+0,]针灸方:(1 )偏头痛:风池、内关、丰隆、百会。

(2 )颈项强痛:风池、天柱、阳陵泉、悬钟。

[ft=,+0,]4 、面口地仓收[ft=,+0,]地仓属足阳明胃经,乃手、足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面口部位的病症,均能治之。

[ft=,+0,]针灸方:颜面神经麻痹取地仓、颊车、合谷、丰隆、风池。

[ft=,+0,]《百症赋》:“颊车地仓,正口口呙于片时”。

[ft=,+0,]针灸方:小儿流涎:地仓、合谷,承浆,足三里。

《龙光赋》:“地仓能止两流涎”。

[ft=,+0,]此外:地仓对三叉神经痛及颜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疗效,针灸美容时亦常用,乃治疗口纹之要穴。

[ft=,+0,]5 、咳喘取二定[ft=,+0,]“二定”即定喘与定咳之缩称,定喘为经外奇穴位于颈后部。

[ft=,+0,]主治:哮喘,咳嗽,背痛及颈椎病。

[ft=,+0,]定咳为笔者经验用穴、穴位于厥阴俞旁开1 寸,即第4 胸椎棘突下旁开2.5 寸。

[ft=,+0,]主治咳嗽,多痰,哮喘,胸满烦闷及背部胀痛等症。

[ft=,+0,]针灸方:二定穴配大椎(灸)、足三里(灸)可防治小儿感冒。

[ft=,+0,]6 、夜啼二柱谋:[ft=,+0,]身柱与天柱合称“二柱”。

[ft=,+0,]身柱:为督脉之要穴,有止咳平喘,强身益智,宁心镇痛等功效。

日本著名针灸医家代田文誌指出小儿常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能通治小儿的多种疾病。

[ft=,+0,]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余多年的经验证实:其穴在头项又循经于头,对失眠、夜啼、神经衰弱、感冒、颈椎病疗效较好,亦可治疗癫狂痫诸症。

[ft=,+0,]吾恩师儿科专家彭子玉老先生善用“二柱”治疗儿科疾患,多用于夜寐,小儿体虚易于外感,咳喘诸症配合服用中药者,其效更佳。

[ft=,+0,]7 、小腹三阴交[ft=,+0,]三阴交穴乃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经在此交会,故名。

[ft=,+0,]本穴治疗范围较广泛,有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如中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有消化系统病症如腹胀、腹痛、痢疾,消化不良腹泻等,有泌尿生殖系病症如五淋、遗尿遗精、阳痿。

女子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不孕及产后尿潴留等。

[ft=,+0,]针灸方:(1 )女子崩漏:三阴交、中极。

《针灸大成》载:“中极治血崩漏下”。

(2 )月经不调:三阴交、地机、血海。

《百症赋》云:“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

”[ft=,+0,]8 、转胎至阴灸[ft=,+0,]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要穴,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至阴上治头痛,下调胎产。

[ft=,+0,]针灸方:胎位不正兼体虚者艾灸至阴穴同时选配三阴交或足三里穴。

[ft=,+0,]9 、二沟通便秘[ft=,+0,]二沟即支沟及经验用穴横沟,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火穴,有利三焦,调气机,理胸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泻热通腑之功效,主治,胁肋痛、呕吐、便秘等症。

[ft=,+0,]“横沟”在大横穴外一寸再下五分处左右计两穴为祖辈治便秘的经验用穴之一。

[ft=,+0,]针灸方:(1 )便秘兼呕吐者:二沟配内关。

(2 )长期便秘且腹痛者:二沟配长谷穴。

[ft=,+0,]10 、隐白停崩漏[ft=,+0,]隐白属足太阴脾经井穴,长于健脾益气摄血。

为出血性疾病常用要穴,大凡崩漏之疾,采用艾灸疗法,多能获效。

有人用艾炷灸择时节施术疗效非常。

余四十年来,常取艾灸法为主治疗女子崩漏,月经过多其疗效可靠,加用中药内服者十有九验。

[ft=,+0,]11 、鼻衄当孔止[ft=,+0,]当孔实为当泉及孔最二穴的简称。

[ft=,+0,]“当泉”穴为日本针灸医师齐藤安世用治鼻衄的经验用穴,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多用于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痛声嘶诸症,穴有调理肺气、清热止血之功,余临床四十多年来针刺本穴有明显止衄作用。

近年来配合指压当泉穴则可提高治疗效果。

若只施以指压法亦可获效。

[ft=,+0,]针灸方:鼻衄兼头昏头痛者:当泉、孔最、配印堂、风池。

[ft=,+0,]12 、心胃内关疏[ft=,+0,]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等功效。

[ft=,+0,]应强调说明的是,内关通于阴维,而阴维脉与足三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足阳明胃经相合,这些经脉均循行于胸脘胁腹,故“阴维为病苦心痛”,此处之心痛实指心、胸、胃、胁肋、腹部的内脏疾患。

总而言之,内关治疗心、胸、胃、胁肋、腹部诸病症疗效确切。

十余年前,余曾上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研所进修,有幸得到程莘农老教授的亲自指点,他认为内关是治疗胃部疾患,及心神疾患的重要穴道,大凡胃痛腹胀、程老常取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诸穴其效颇佳。

[ft=,+0,]针灸方:(1 )胃痛胸闷:取内关、建里、上脘。

(2 )心悸失眠:内关、神门、膻中。

《拦江赋》:“胸中之痛内关担”。

[ft=,+0,]13 、腿痛刺重海[ft=,+0,]重海穴在环跳上两寸向后横开一寸之处。

[ft=,+0,]吾诊余喜欢画画写写,对画竹情有独钟,这方面我有幸拜识了大画家王文农先生,他老人家三过虁门(白帝城),曾向我推介过关公竹(即竹画藏诗图),不久吾上白帝城学习临摹石碑上的关公竹后去重庆,又有幸向万云程老先生(群众尊称为“万神针”)学习了解治疗下肢瘫痪、风湿腿痛的奇穴——重海,吾开业二十余载,大凡下肢疾患常用此穴,治疗腰腿疼痛严重者,多取肾俞,重海、悬钟三穴再选配风市、殷门、承山诸穴体会到自从加用重海穴后其疗效则增强。

[ft=,+0,]针灸方:腰酸腿痛,取重海配肾俞、足三里,或针或灸。

[ft=,+0,]14 、目疾透拈竹[ft=,+0,]拈竹乃是太阳膀胱经要穴,善治目疾。

[ft=,+0,]针灸方:(1 )头目疼痛:取拈竹,合谷,风池针之。

[ft=,+0,](2 )双目红肿:拈竹,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合谷,耳尖(三棱针点刺出血)。

[ft=,+0,]《百症赋》云“目中漠漠,急寻攒竹三间”。

[ft=,+0,]15 、大椎解癇热[ft=,+0,]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先平肩取之,再令患者缓缓摇头,第七颈椎可随之而动(再下一椎体即第一胸椎则不会随之转动),此法定取大椎较为便捷,大椎穴为手足太阳经及督脉交会穴、为诸阳交会之所、统领周身之阳气,本穴是泻阳邪、调阳气的要穴,有疏风清热、宁心止痫的良好功能。

[ft=,+0,]“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大凡脑病、癫痫所致抽搐为首选穴之一。

[ft=,+0,]针灸方:(1 )感冒发热:大椎、合谷、内关、曲池。

[ft=,+0,](2 )癫癇:大椎、身柱、丰隆、合谷、太冲。

[ft=,+0,]16 、少商利咽喉[ft=,+0,]少商属手太阴肺经,主要功效有清热解表,通利咽喉。

本穴内可清泄肺热,外可宣散风热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穴,对感冒、咳喘、鼻衄、腮腺炎、声音嘶哑均有一定疗效。

[ft=,+0,]少商为肺经井穴,又有开窍醒神,舒筋活络,清热止疼之功,如《时后歌》曰:“……热血流入心肺腑,须要金针刺少商”。

[ft=,+0,]吾父亲治急性咽喉肿痛常以三棱针点刺少商,出血少许,第一天效果不显者则次日加针合谷,效果良好。

[ft=,+0,]针灸方:(1 )急性喉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照海。

(2 )慢性咽炎:取少商(点刺出血)、天突、太溪皆有效。

[ft=,+0,]17 、阿是蠲酸痛[ft=,+0,]阿是穴——亦名天应穴。

机体有病变,即会在人体某处按压疼痛加剧,或胀或麻明显,某一点即为阿是穴,故又称不定穴。

[ft=,+0,]阿是穴亦痛亦胀之处,亦是经络不通之处,通过按压探寻方有“快然”之所,即通过阿是穴的治疗,调节机体,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的。

《玉龙歌》云“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ft=,+0,]针灸方:(1 )头痛:阿是、风池、百会、合谷、外关、太阳。

( 2 )坐骨N 痛:阿是、环跳、承扶、阴陵泉、承山。

[ft=,+0,]18 、人中善急救[ft=,+0,]人中全身之要穴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擅长医治精神、神志方面病症,如:昏迷,癫狂,痫症,小儿急慢惊风,中暑,癔病,三叉神经痛,其他如挫闪腰痛,晕车晕船等亦有效。

[ft=,+0,]针灸方:(1 )昏迷:人中加针十宣(点刺放血)[ft=,+0,](2 )小儿急惊风:人中加针印堂,内关,足三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