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强人际传播能力
211244494_社交新媒体在人际传播中的出圈——以微信红包为例
科学课堂Science Classroom H▋引言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十年间微信用户已经超过12亿。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47亿[1]。
从直观数据分析,微信用户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网民。
2014年1月27日,微信红包被加入微信应用,为用户提供收发红包、查收红包收发记录以及微信零钱提现等功能。
微信红包最高限额200元,发送红包的同时还可以添加一些文字和表情,逐渐成为微信用户日常使用的一项功能。
2015年春晚,微信红包上线第一年,除夕0点至19点,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亿次。
腾讯官方公众号“微信派”表示,2023年春节期间,微信发送红包超40亿次,拜年红包发送近6亿次。
▋一、出圈:微信红包得快速发展体现了社交媒体极速拓展微信红包功能上线以来,从最初的通过春晚实现微信红包的推广宣传,到今天微信红包成为微信用户习以为常的社交工具之一,成为用户互送祝福乃至日常小额交易必不可少的渠道,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微信的营销策略、传统文化氛围和用户的需求共同促进了微信红包的常态化发展[2]。
1.1 媒介技术的蓬勃发展媒介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广袤的成长空间,智能手机的普及也让各种移动客户端打开了受众与世界联系的新窗口。
微信红包正是在媒介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爆发式增长的时间点被推出,传统受众有条件接触媒介并与之形成互动,微信红包的便捷性使受众传递信息的方式被改变,在原始的文字交流、图片交流以及语音和视频交流的基础上使用微信红包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直接而便利的交流方式深入人心。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拓展和延申”[3]。
微信红包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之一,不仅仅是从视觉、听觉等人的直接感官上进行了延伸,更是利用技术在人的情感上进一步延伸,微信红包正是在各种媒介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其人际传播的种种功能。
表演与互动:网络运动场上的人际传播——以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
表演与互动:网络运动场上的人际传播——以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为例作者:岳山,李梦婷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12期摘要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代人际交往的主要阵地,微信朋友圈因此成为个体展现自我、了解他人的渠道。
文章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运动打卡”现象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分析“运动打卡”现象中人际传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人际传播;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2-0008-02随着互联网融入个体生活,人类社会迎来了马克·波斯特所言之第二媒介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现实转向虚拟,网络因此成为人们表演与呈现的另一交往空间。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社会情境中的人类行为总是有表演的成分,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是最本能和最真诚地对他人进行反应。
截至2017 年9 月,微信日平均登录用户达7亿多人① ,除了社交功能,微信朋友圈也成为网民交流交往、发布和获取信息的公共空间,一般来说,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休闲旅游、日常生活、心得感悟等,不知何时起,“打卡”尤其是运动类打卡实践也成了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热衷分享的内容,本文重点分析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的传播过程,并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视角出发,对打卡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
1 微信朋友圈的运动打卡实践1.1 运动打卡实践的特征1)以展示运动成果、侧面展示运动行为为主要内容。
前者指利用App 将运动里程、配速等信息的截图转发到朋友圈然后附上文字,如好友H 于2018 年4 月24 日发布的“来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打卡d4”,4 月25 日发布“路径图什么鬼……d5”等。
后者指直接发布纯文字内容或发布自拍、运动场景等图片侧面表现自己的运动事实。
2)以图片、文字为表现形式。
从人际传播视角解读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
第13卷第06期 Vol.13 No.06 2022年3月 March 202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
2011年诞生于手机移动端的微信,是一个可以发送图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媒体并实现即时通信的工具。
据统计,每天约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有7.8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表朋友圈[1]。
显然,在中国,微信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交媒体,而朋友圈更是人们使用率和观看率都颇高的工具之一。
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现如今人际传播的含义也在不断突破。
人际传播发生的场所不再仅局限于有形的物质媒介,互联网也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传播平台。
微信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软件,许多人际传播活动发生在微信朋友圈之中。
文章运用“拟剧论”、使用与满足理论、“镜中我”理论探讨个体运用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这一功能的心理、动机,以及产生的效果。
一、从拟剧理论看微信朋友圈“分组”发布的动机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拟剧论”,又称“前台/后台理论”,该理论把社会和人生比作一个舞台,每个社会成员则是这个舞台的表演者,人们都要在舞台上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呈现出一个或多个被观众接受的形象。
此外,戈夫曼认为,表演者如果有剧本,则按照剧本表演;若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则要随机应变,使表演合乎规范和自己的角色。
正如微信朋友圈,就更像是一个舞台,而“分组”发布朋友圈,就是为了塑造自己在不同圈层、不同角色下的人物形象,以便被更多的观众接受和认可。
(一)“分组”发布以区分表演前台与后台戈夫曼提出,为了更好地表演,人们往往会区分前台和后台。
所谓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互动,进而获取社会意义的场合,表演者要尽可能呈现出被大众和社会普遍认可的形象;后台则是不被观众看到、可以放松休息的场合,表演者往往可以在后台掩饰不愿在前台表演的部分。
人际关系的抽象例子
人际关系的抽象例子1、微信传播中的人际关系类型微信是即时网络时代发展速度最快的人际传播工具,从发行之日起短短两年,用户数便一举超越三亿大关。
作为整个微信运作的骨架,人际关系决定了微信.上人际传播活动的动机与内容。
人际关系的关系渗透程度是用户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人际传播活动的前提和依据。
人际关系的分类标准则各有不同,如按关系性质,关系的互动机制等,本节则结合微信特点,基于社会渗透理论,将微信中的人际关系分为熟人类人际关系、日常社交类人际关系、工作类人际关系和陌生人类人际关系四大类型。
1.1熟人类人际关系.微信中人际互动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大都属于熟人类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朋好友、恋人等。
这种关系类型是微信用户已经存在、成熟并无需扩展的人际关系,包含了用户在现实生活中业已形成的熟人关系网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复制。
它是用户人际关系圈里最为核心的一层,互动双方涉及的话题数以及“个人化”程度也是最多、最高的。
属于这类人际关系的双方互动频度和信任度高,他们之间的认知程度在微信以前已经基本形成,因此他们使用社交工具过程中注重的不是交流方式和互动内容,而是交流对象。
进而微信中私密性地沟通、分享、评论和微信游戏互动更适用于处于此类人际关系中的用户。
1.2日常社交类人际关系此类人际关系的组成人群主要是依据业缘、地缘和学历等因素来划分的人际关系,例如较亲近的同学、校友、同乡、同事等较长的时间范围内频繁联系的社会个体。
按照社会渗透的程度来划分的话,处于日常社交类人际关系类型的双方在关系宽度和深度上均会略逊于熟人类人际关系。
日常社交类人际关系的形成是基于相似的属性之.上的,需要通过对每个社会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筛选和进一步细分来完成。
此类人际关系中的双方互动较为频繁,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但却容易在时空转变的情况下变得逐渐疏远。
例如同班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围绕着班级的日常事务来进行发展的,而当用户转班、转校或是毕业离校时,除了进-步发展深入到熟人类人际关系的用户之外,这类关系就很可能逐渐淡化。
试析微信语言的传播特点
试析微信语言的传播特点作者:吕越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第02期【摘要】微信是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至今现如今已经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它向人们展示了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工具的创新和潜力。
它为人际交流建立了更加快捷方便的沟通桥梁,也为人类语言传播创造了新的媒介。
今天我们将依据微信的语言来探讨微信语言的传播特点。
【关键词】微信;通讯软件;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2.0531. 微信语言是一个复合体系微信作为一个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们日常信息的人际交流。
而这种基于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为人际传播创造了新的媒介。
它允许两人或多人通过网络即时传递文字、图片、表情、语音并进行视频交流。
而这就体现了微信语言是一个复合体系。
在说明复合体系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就是口语传播,直至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手段,再到文字传播时代,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再到印刷传播时代,最后到现如今的电子传播时代。
通过这种依次叠加的进程人类发展到现如今。
然而这几种传播方式的优点则在微信语言传播的过程当中得到体现。
首先,微信最基本的语言传播方式就是文字。
文字克服了人类记忆力的有限性,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的记忆力。
文字可以把信息长久的保存下来。
人们如果在微信上聊天时候不方便通过语音的方式发送则可以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传输信息。
并且因为微信具有储存聊天记录的功能,如果你不删除聊天记录,聊天记录是可以长久保存下来的。
再来看微信语言的另一种传播方式,通过声音的方式。
这其中就包括微信语言当中通过语音录制发送的功能和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的功能。
通过声音的方式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是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只需要按下录制按钮就可以录制声音发送给对方。
表演与互动网络运动场上的人际传播以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为例
2、社交性强。是一款社交网络应用,用户可以添加好友、建立群组、参与朋 友圈等功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和互动。这种社交性强的特点也使得在人 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功能丰富。不仅提供基本的聊天功能,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功能,例如支 付、购物、订票、订酒店等,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
6、培养自律习惯,坚持长期主义。将“运动打卡”作为一种自律手段,培养 定期运动的习惯。同时要意识到运动的长期效益,避免短期功利心态的干扰。
参考内容
题目:生活呈现与“社交表演” -朋友圈“打卡”现象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展示在朋友圈 这样的社交平台上。尤其是“打卡”现象,如健身打卡、读书打卡、早起打卡 等,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展示自我,塑造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次演示旨在研 究朋友圈“打卡”现象的背后,所反映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此外,我们还应重视运动的内在体验和满足感,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 种自然习惯。为了更好地发挥“运动打卡”的作用,我们建议:
1、内心需求,明确运动目标。在制定运动计划时,先思考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确保运动行为真正符合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
2、重视内在体验,享受运动过程。将注意力放在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上, 而不是仅仅外在表现和他人评价。
四、反思与建议:如何更好地发 挥运动打卡的作用
虽然“运动打卡”实践对促进人们的运动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一 些问题值得。例如,过度打卡的形式和他人评价可能导致自我价值的迷失;为 了打卡而运动可能会忽略运动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因此,在参与“运动打卡” 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和自我觉察,明确自己的运动目标和动机,不盲目 追求形式和他人评价。
总结,“打卡”作为一种社交表演,既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自我提升的体现, 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身份认同的焦虑。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既要享 受其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坚 持自己的生活理念,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
从微信看社交网络人际关系新模式_张露
2014年第8期(总第120期)2014年第八期东南传播摘要:伴随着S N S 从最初的发展到如今的日益成熟,社交网络已成为人际关系交往中重要的工具和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便捷的交流方式以及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信息都使人们的交际圈在基于六度分割理论上不断地扩大,但网络信息的过分公开和个人隐私的保密性也随即出现矛盾。
本文首先从微信概念出发对它的特征和使用人群进行分析,再通过功能主义理论“使用与满足”着重分析微信交友新模式出现的动因,最后对k i k 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微信使用与满足人际关系社交网络一、微信的基本概念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类似于Kik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
一经推出广受关注,注册用户高达3亿多,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1]传统打字发送简讯的方式很快就被基于智能手机的语音传送方式所取代,语义更丰富、交流更便捷的新型信息互动方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新宠,毫无疑问,微信的应运而生已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微信用户的形成与特征微信的迅速发展是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于首批使用智能手机精英人群的模仿和向往,使得微信在普通大众中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
除了其身份象征等额外价值,微信用户双方之间能够语音短信的显著特征深受年轻受众的欢迎,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短信和彩信,并且仅收取少量流量费,如此高性价比的通讯方式当然产生大量的微信用户。
不论是对智能手机还是互联网的高使用率人群中,主流都是80、90后的年轻一代,对于微信这样的新产品,学生群体和年轻上班族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而社交网络的显著特征———互动性也决定了微信用户之间势必存在着的共同或相似的年龄、学历、兴趣和观念,而这恰恰满足了微信主体用户的媒介使用需求。
(二)微信作为社交工具的延续与发展微信是介于腾讯QQ和新浪微博中的第三种社交工具,在满足了原社交工具沟通交流、分享新鲜事、上传照片等基本功能基础上,扩大了覆盖范围,尤其是在交友渠道上有了新的突破。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人际传播心理归因
52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在使用时间上的增加,互联网社交软件特别是微信朋友圈功能的不断完善,使人际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
人际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或凭借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周子云、邓林在《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的三个特点》中从传播话语、传播身份、传播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人际传播的特点;[1]刘磊在《场景盛行下的新媒体人际传播》中从人际社交场景分析了场景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目前,对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传播研究多侧重于技术、场景、关系的角度,对于在社交媒体传播下人际传播中的心理状态研究较少。
微信开发者、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小龙曾提到,目前微信用户已经有1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通过对使用该功能人群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当下网络社交平台中人际传播的心理因素。
一、人际传播中的“主我”和“客我”双重人格“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作出的反应;而“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
其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一个人就作为“主我”对这种“客我”实施反作用。
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获得感是其常常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作为群体社会的一员,人们往往需要“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这种心理动机推动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积极传达出一些声音,以期获得关注,即体现为“话语权”的争夺。
与现实人际关系不同的是,以网络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中,藏在不同网络终端后边的用户常常会塑造出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客我”。
这种“客我”形象通常具有现实“主我”的某些特点,并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上,为了达到某些理想效果,虚拟或延伸出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客我”形象,也就是微信网络用户的第二重人格,短期内可以增强用户的心理获得感,但归根结底,人们是要回归到现实的人际关系当中。
为了维护这种“客我”形象,“主我”的人格时刻在与“客我”进行博弈,朋友圈“三天可见”正是这两种人格博弈的结果。
3225993_微信在中国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新闻前哨2014年第5期号称“QQ 马甲”的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
据2012年11月5日《纽约时报》记者Adan Century 报道,借助强大的功能、简单的操作,微信具备战胜西方怀疑“中国制造”的潜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微信在中国的发展特点以及相应的发展趋势。
一、差序格局凸显意见领袖作用腾讯网编委何钐近日在给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从业人员做业务培训授课时表示:“中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经历了门户网站、搜索、社交、移动互联网以及正在兴起的云图时代。
这些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助长了自媒体的传播力量。
可以说,单纯由一个记者、一家媒体发布信息的点对面传播方式将逐渐被取代,点对点集聚大众的爆炸式大能量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人人都是信息源;二,传者和受众地位对等;三,呈现网络式裂变传播方式;四,传播速度高效。
而微信这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加入将使传播组织部落化趋向更为明显。
”麦克卢汉早有预言:“我们正在回到重新部落化的世界。
”比如微信群,它就是一个信息集聚部落。
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可以秒速汇集信息,在群里形成放射发散性传播效果。
而这个传播现象在中国随着微信的扩张将分外明显。
费孝通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
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的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社会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牵连性、伸缩性和衰减性。
一个人总是身处于熟人社会当中,依据自身的社会地位表现出一定范围的社会交往能力,并随着熟稔程度,能力掌控往往呈渐次递减的趋势。
实际上,中国人际传播也是以个体为中心,拥有各自的社交圈。
同时,中国又是熟人社会,每个圈子总会和另一个圈子出现局部重叠,在一个社交圈里,总会有人和另外的圈子产生交集。
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NEWS WORLD新闻e家由于符号的种类繁多,从传播学的角度可以将人际传播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而非语言符号包括文字之外的所有用于沟通的表达方式,表情符号就是其中的一种。
表情符号并不限于面部表情,也包括了身姿、体态、体位,甚至很多与人体无关的图像等。
因此,本文将“表情符号”限定为微信聊天中使用的所有非文字符号。
一、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使用的动因(一)表情符号能传情达意在微信聊天中发表情符号的原因是信息发布者懒得打字或者处于某种特殊的情境下,比如是在开会或是走路、开车这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上,不方便一直低头看手机,发个表情符号图省事。
还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需要通过表情符号来表达意思。
(二)委婉含蓄的表达想法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婉转含蓄的文化相契合,想表露自己的想法但又不直接表达,以免破坏双方之间的关系。
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可以看作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认知。
微信聊天时我们可以用一个配有文字的图片发给信息的接受者,表达自己的意思。
近年来微信发红包已经常态化,但是有的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发文字要红包,却可以在聊天中发类似要红包的表情符号,既不会让人感到尴尬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张扬个性吸引他人注意随着微信逐渐成为人们聊天首选的社交媒介,时尚的表情符号受到各个年龄段受众的喜爱,他们通过发一些能够表达自己开心、难过、害羞、夸张等等的表情符号来跟紧时代的脚步。
一些人发送比较有特点的表情符号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吸引大家的注意。
(四)为维持人际关系,给对方以回应当对方发一条表情符号,出于礼貌信息的微信聊天中表情符号的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李丽【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聊天有别于传统的聊天模式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以微信为例,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语言符号,以表情为代表的非语言符号在网络聊天中逐渐流行起来,从简单的键盘符号、Emoji面部图像到动态的jpg图像,表情越来越生动形象。
新媒体舆情的生成与传播——基于微博、微信舆论场的比较分析
新媒体舆情的生成与传播——基于微博、微信舆论场的比较分析作者:赵作为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17期摘要微信和微博作为当下我国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媒体,日益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
微信和微博作为时下网络舆论的源发主要平台,在网络舆情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存在巨大差异,文章从舆论场域、舆论自净化能力、舆情传播差异和公共事件传播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微博;微信;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7-0016-021 舆论场场域:开放VS 封闭、显性VS 隐性作为当下最为流行的社会化媒体,微博与微信两大信息交流的平台在网络舆论热点生成和传播中,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是基于微博、微信各自舆论场域的传播特征,决定着舆情生成和传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微博由于其相对开放的信息传播特点,更像是一个大众化媒体平台,其舆论场相对开放。
而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平台,其舆论场场域(以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为主)相对封闭。
微博由于其信息相对开放,呈现的舆论场域较为显性,普通民众可以直观感受到,而微信由于其信息传播环境相对封闭,舆论场域呈现隐性特征。
正是由于微博舆论场的开放特点,微博舆论更为多元化,带来的问题是微博的舆论撕裂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微博用户庞大,微博已经成为社会现实问题的放大器,社会现实中的戾气和冲突矛盾,在网络匿名机制环境下,经由微博发酵、传播,又会引发舆情下线群体性事件。
微博中由各兴趣话题、“圈子”形成的各个阶层和群体,对舆论议题的不同见解,常常引发舆论场的群体极化和舆论撕裂,甚至激化为网下不可调和的斗殴事件。
而微信舆论场表面看似平静,实则舆论场暗流涌动。
微信的传播特性决定了舆论事件经过微信平台的聚集发酵,一旦爆发,就会成为舆情热点。
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裂变传播方式,决定了微信舆论的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的特点,微信的封闭传播,使得微信舆论呈现出单一极化明显的特征,2015 年2 月末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环境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就是很好的例子。
简谈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微信的影响
简谈大学生生活方式中微信的影响微信发展至今,已经逐渐融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并对其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在发展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
通过微信,大学们能够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扩大自身的交友范围,然而这也会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过微信发布不良信息,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引诱大学生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1]。
针对这一现象,高校方面必须予以重视,积极应对微信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微信的特征及其受到大学生欢迎的原因1.1微信的特征1.1.1即时性与传统的社交软件相比,微信的信息的发布与接收过程中,并不会受到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只要是使用者处于登录状态,便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或者发布信息。
而且用户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便可以使用微信软件,其便利性也是其他软件不可比拟的。
而且微信官方要求微信账号与手机号码绑定,使得用户对信息的接收更加方便。
此外,随着微信功能的完善,用户的体验程度加强,大学生们对微信的依赖程度加深,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微信的即时性。
1.1.2交互性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新闻网页的浏览,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不仅记录自身的生活状态,而且也可以随时把信息发布出去,与他人共享自身周围的趣事,体现微信信息的交互功能。
1.1.3整合性对大学生而言,微信信息的发布是以自身为起点,而且其发布与传输均属于个人行为。
大学生们利用不同的形式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体现了微信的整合性。
在微信中,具备了短信、电子邮箱以及语音等多方面的功能,属于多种功能的整合。
这也是微信受到现代大学生追捧的一大原因。
1.1.4隐私性微信的传播空间有限,能够在一定程度保证大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而且微信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设置微信权限[2]。
只有经过大学生个人允许的情况下,他人才可以获得信息查看的权限。
通过把个人信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来充分保护大学生的隐私。
1.2微信受到现代大学生欢迎的原因微信一经问世,便获得了迅猛发展,受到了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关于微信的论文:微信传播特性、模式和正负效应
关于微信的论文:微信传播特性、模式和正负效应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关于微信的论文:微信传播特性、模式和正负效应一、微信的传播特性和模式1、传播特性传播渠道是传播过程的重要中介,传播者利用传播渠道可将选择加工的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并引起相应的反应。
传播渠道是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的重要一环。
微信的产生不断地更新着传播的形式,丰富着传播的内容,提高了传播信息的速度,同时对这些优势的反馈又促进着微信的进一步发展。
(1)病毒式的用户推广。
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或与腾讯QQ绑定是微信用户注册登录的主要途径,这两种方式都给微信用户们提供了先天的优势,即:无论是手机通讯录还是腾讯QQ,用户们都拥有广阔的交友圈,用户登录使用微信就有了大量的好友,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可以利用微信的功能,迅速传递给好友。
微信利用病毒式推广方式,使得用户在网络上形成自发传播的推广方式,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播,让传播数量呈几何倍的增长。
2011年8月,微信推出7个月左右,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到1500万。
到2011年底,不到一年的时间,微信的注册使用用户已超过5000万;2012年3月,经过了13各月的时间的快速发展微信用户破亿。
(2)交互跟随性。
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通讯软件,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不离身成了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
随手拍美景、拍美食、拍新闻等成了全民记者的生动体现。
移动网络的覆盖为微信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保证与支持;微信的图片、语音、视频等上传功能为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功能支持,微信的好友交流、实时传递功能又为微信内容的即时传播提供了渠道保证。
这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得微信内容实现交互跟随性。
2、传播模式传播模式主要是指信息的传播过程,提到传播模式最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就是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本文主要以信息的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为切入点,分析微信这一传播渠道的自媒体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形态。
微信朋友圈商业传播与人际沟通特点
微信朋友圈商业传播与人际沟通特点作者:曾祥蓉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8年第9期曾祥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00摘要随着微信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借助于微信朋友圈这一移动社交平台进行交易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逐步兴起。
微信朋友圈商业传播因其强大的口碑传播效应、朋友圈“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点对点精准传播等优势成为大多数人看好的新兴创业方式。
以人际传播为切入口,对微信朋友圈商业传播的特点以及人际关系在其中的变迁进行分析和思考,是对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进行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微商;传播特点;社交关系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9-0056-02“美妆产品、流行服饰、土特产……”类似的商家信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越来越多,分享生活、沟通交流的朋友圈里又衍生出了推销、叫卖商品的“小商圈” 。
微商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去规模化组织活动,这样的以“熟人经济”为主要营销方式的社交购物包含了无限度分享、互动的社交化符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关系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通过好友关系获得的信任转移到产品中,最终实现销售行为。
1 微信朋友圈商业传播调查及其传播特点笔者在前期资料收集中针对微信朋友圈商业传播的传播者(微商)和受众(顾客)两方进行调查研究。
微商方面主要运用访问调查法,选择了 40名微商建立微信群进行访谈;顾客方面运用调查问卷法,问卷发放形式主要包括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
1)问卷情况概述。
针对传播者(微商)的问卷中,78.66% 的人选择下级代理商品而不是自己开发,且 91.12% 的人表示会继续从事微商工作。
79.25% 的微商拥有 500 个以上的好友,微商原先的朋友圈人数和现在相对比有成至少两倍增长的趋势。
受调查的所有微商都是通过请朋友转发广告内容来扩大好友圈,且新朋友在其中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且主要通过点赞、群发问候、折扣赠品三种方式与客户维系感情,要求朋友转发、效果反馈(如买家秀)、更新朋友圈(发布生活照片)达到产品宣传效果。
论述人际传播的要素
论述人际传播的要素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在人际传播中,有许多要素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和质量。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要素来探讨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沟通的核心要素-语言语言是人际传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在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清晰、准确和恰当的语言是确保传达信息的关键。
语言的选择、语调和措辞等都会对沟通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人际传播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同时也需要善于倾听和解读对方的语言,以建立有效的沟通。
二、非语言要素-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除了语言之外,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是人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通过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号,我们能够传达更多的信息和情感。
微笑可以表达友好和愉悦,眼神交流可以展示信任和注意力,姿势可以展示自信和亲密感。
了解和运用非语言要素可以使人际传播更加全面和丰富,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效果。
三、心理因素-情绪和态度人际传播的成功与否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情绪和态度会影响我们在沟通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
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信任和融洽的关系,而消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态度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和信息的失真。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积极调整,以促进有效的人际传播。
四、文化差异-价值观和习俗在跨文化的人际传播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习俗,可能导致理解和沟通的障碍。
如果我们想要在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人际传播,就需要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
这也是促进文化多元融合和提升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结起来,人际传播的要素包括语言、非语言要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差异。
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际传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进行人际传播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要素的影响,并灵活运用,以促进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系与互动人际传播视角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研究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朋友圈中的行为对内容的传播效果有着显著影响。对于内容创 作者来说,了解用户动机和传播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内容设计和推广。对于企 业而言,充分利用朋友圈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策略。
感谢观看
三、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朋友圈中的“”行为作为一种数字时代的社交货币和社交资本,以及一种满 足用户心理需求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互动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演示从传播学理论和用户心理两个角度出发,对朋友圈中的“”行为进行了 深入探讨和分析。然而,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中, 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行为也是一种自我展示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获得的“赞”的数 量,来展示自己的社交地位和影响力。在朋友圈中,“赞”的数量往往被视为一 种衡量社交成功的标准,因此,很多人会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而精心设计自己 的朋友圈内容。
此外,“”行为还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 种种原因而难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在朋友圈中,“”却成了一种简单而有 效的情感表达方式。一个“赞”,既能够表达出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也能够传 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一、关系建构与维护
在人际传播中,互动是建立和维持关系的关键。而朋友圈的“”行为,正是 一种简洁而高效的互动方式。大学生通过给朋友的状态,传递出和认同的信息, 有助于增强彼此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频繁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增 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网络,提升他们的社交满足感。
二、信息传递与共享
互动仪式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柯亨·戈夫曼在1969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 人们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一些基本的仪式,这些仪式是人们进行自我展示、交流和 理解的基础。而在网络社交媒体中,这些仪式依然存在,并且以新的形式表现出 来。
微信表情包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微信表情包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内容提要】表情包创新了传统的表达方式,成为网络环境中新的传播方式和符号载体。
但随着微信表情包的发展,人们对表情包使用的频率和次数逐渐增多,使得人们陷入了“情感孤岛”以及影响了理性表达的能力。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结合“狂欢理论”以及“镜中我”理论来分析微信表情包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微信表情包人际传播社交媒体一、微信表情包风靡的原因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微信成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
当单一的文字和语音无法完全地、准确地表达用户所要传达的信息时,表情包成了交往的新的中介和手段。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微信表情包风靡的原因。
(一)浅阅读为表情包提供生存土壤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曾提出“阅读层次论”,把阅读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
阅读中触及的层面不同,代表的阅读深度也不同。
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
①互联网的发展引爆了信息的传播,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崛起为浅阅读的蔓延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现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娱乐和社交恰好为“浅阅读”提供了土壤。
因此,人际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此背景下,图片的优势在交流中凸显。
(二)多屏互动加速表情包的产生现今时代是由手机、电脑、ipad、电视等形成的信息互通、共享的多屏时代。
在多屏时代,屏幕无处不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①艾瑞咨询发布的《20XX 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显示,68.5%的新媒体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38.5%的新媒体用户选择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
看电视时“多任务”现象普遍存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互联网用户会用其他设备进行社交网络交流等行为。
①用户在进行“多任务”的时候,在微博中看到表情包图片可以进行保存,有的用户还会对素材进行改造,创造出新的表情包。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新闻学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闫旭【摘要】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者为普通受众提供新鲜及时的内容,普通受众则从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不停地传递着不同价值的内容,不同价值的信息流动使得社交网络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信息流动的内容和话题存在着明显差异,内容不同是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外在表现。
而在这些差异化的背后,其实是网络社交平台之间人际社会关系差异化的体现。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人际关系谣言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正在逐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变化的重要媒介工具。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越来越多的独家报道、现场视频、专家解读等信息出现在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两者的社交属性开始弱化,新闻舆论场属性开始增强,特别是当遭遇突发事件,受众对于事件信息的需求旺盛,不同立场观点的强烈碰撞,进一步加速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之间的信息流动。
但是,由于这两大社交平台存在着本质上的功能差异,造成了当中信息传播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就以突发事件“马航MH370”空难为例,浅析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传播差异。
2014 年3 月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 人的航班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失去联系。
该航班原定于北京时间6:30抵达首都机场,但至今为止仍然下落不明。
一时间,消息谣言四起,各种前后矛盾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之上。
现通过梳理时间轴,来对比分析一下微信朋友圈与微博之间信息流动的特点和区别(微博以@微天下发布消息为基准,微信以受访用户朋友圈为基准,受访用户背景身份为某新闻网站记者)。
案例选取的起始时间定为3 月8 日上午8:20,结束时间为3 月9 日上午8:00。
(见表1)通过消息传播时间线的对比,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之间信息流动转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显 现 , 信 息 发 布 逐 渐 集 中化 , 舆 论 领 袖 在 意 见 表 达 和 舆 情 影 响 方 面 的 作 用 逐渐 凸显 。正如《 引爆点 》 中 的个 别 人
物 法 则 ,舆 论 领 袖 是 引 导 舆 情 发 展 的
根据 古斯 塔夫 ・ 勒 庞在 《 乌 合 之
微 信 强 人 际 传 播 能 力 的 作 用
态 势 的
论 领 袖 的 观 点 往 往 更 容 易 引 起 共 鸣 和关 注 。因此 , 强 人 际 传 播 能 力 使 微 信 意 见 领 袖 在 舆 情 引 导 方 面 有 更 强 的
影 响力 。
开 放 的 社 交 媒 体 ,微 信 用 户 因 线 下 联
系转 移到 网络群 体 中来 、 共 同 分 享 信
个 体 在 群 体 中容 易 丧 失 个 性 . 群 体 的
观 念 往 往 偏 激 和 极 化 。微 信 作 为一 个
舆情 发 展能 力二 三 个方面 的特 点 . 而 这 三 种 因 素 是 在 舆 情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不 同 阶 段 相 互 作 用 共 同 影 响 舆 情 发 展
供 者 和 新 观点 的 提 出者 。 众 多 的关 注 是 舆 情 发 展 的 第 一 步 ,而 意 见 领 袖 在 这 个 过 程 中起 到 了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在 舆 情 发 展 扩 散 期 ,个 别 人 物 法
微信具 备舆 论 领袖 强传播 力 、 信
息 本 身 易 传 播 性 以 及 群 体 压 力 引 导
众》 中 的观 点 , 群 体 的 压 力 往 往 迫 使 个
体 产 生 屈 从 群 体 大 多 数 的 观 点 ,并 且
关键 人物 , 由于微信 朋友 圈 中的联 系
人往 往在 线下 是熟 识 的人 , 相 识 的 舆
常 紧密 , 从而使 微信
微信 引导 舆情 发展 的 三个 条件
( 一) 信 息 生 产 集 中化 增 强 意 见 领
袖 在 舆 论 引导 中的 重 要 性 。
信 息 传 播 具 有 其 它
社 交 媒 体 不 具 有 的 优势。 强 关 系 使 微 信
信 息 传 播 的 信 任 成 本 低 ,受 众 在 接 收 朋 友 推 送 的 信 息 时
关 注并 通过 评论 的形 式共 同互 动 , 最
终 产 生 较 为 单 向 的群 体 意 见 。 因 此 .
的信 息往往容 易引发共 同关注 。
( 三) 群 体 交 流 压 力 增 强微 信 息 互 动 性 往 往 使 微 信 成 为 引 发
舆 论 以及 引 导 舆 情 发 展 的重 要 通 道 。
点, 这 一 特 性 将 使 微 信 成 为 未 来 舆 情 发 展 的 关 键 。 本 文 从 微 信 的 强 人 际 关 系特 点 入 手 . 深入 探 讨 其 如 何 引发 舆 论 、 制造流行 , 并 从 舆 情 发 展 的 过 程 角度 分 析 微 信 强人 际 传 播 特 点 所 具 有 的 优 势, 以 期 对 新 媒 体 舆 情 引导 研 究 提 供 借 鉴 和 参 考 。
的用 户 对 一 个 信 息 产 生 共 同 而 持 续 的
每 天 发 布 五条 以上 信 息 的 用 户 仅 占
4 . 3 5 % ,而 绝 大 多 数 用 户 每 天 发 布 信 息 在 一 条 以下 , 占6 4 . 4 9 % 。微 信 经 过 几年 的迅 速发展 , 其 信 息 发 布 特 点 逐
【 关键词】 人 际 传 播 微 信 舆 情 引 爆 点
马尔科 姆 ・ 格 拉德 威尔 在 《 引 爆
点》 一 书 中提 出 引 发 流 行 的 三 个 法 则 ,
分 别 为 个 别人 物 法 则 、流 行 物 本 身 的
易传播 的 附着 力
由 于 微 信 在 小
范 围 传 播 方 面 的 传
息并 产生 信息 互动 和思 想互 动 , 微 信 的 朋 友 圈 使 得 无 数 相 似 的 小 群 体 得 以 产 生 。 对 于 融 人 群 体 的 欲 望 和 与 群
在舆 情 发 展 萌 芽 期 . 意见 领 袖 发 挥 的 作 用 最 为 重 要 。微 博 意 见 领 袖 往
往 对 新 闻 有 较 多 好 奇 心 .乐 于 尝 试 新
往往 戒备 心较 少 。此外 , 来 自朋 友 的 信 息 推 送 往 往 被 认 为 是 价 值 较 高 的 并 且 与 自身 关 联 较 为 紧 密 的 .朋 友 圈 内
研 究 发 现 ,微 信 信 息 发 布 呈 现 集
中化 趋 势 . 逐 渐 向少 数 “ 发烧友 ” 集 中,
体 其 他 成 员 交 流 的 压 力 使 得 朋 友 圈 中
( 二) 强 关 系特 性 使 微 信 信 息 具 有
- 8 4 新闻 前 哨
2 0 1 5年 第 6期
全 媒 体 时 代
Al l me d i a a g e
事 物 发 表 新 观 点 ,乐 于 共 享 的 心 理 使 意 见 领 袖 成 为 朋 友 圈 中 新 信 息 的 提
全 媒 体 时 代
AI I l 1 l e I { i a a g e
微信的强人际传播能力
◎路 雪珂
【 摘要】 随着 互联 网的迅猛 发展 , 社 交媒 体如微 博 、 微 信等 已经成 为社会 大众 日常 生活 的
一
部分, 使 信 息 的传 播 方 式 发 生 了 巨 大 改 变。 与 其 它 社 交媒 体 不 同 , 微 信 具 有 强 人 际传 播 的 特
附着 力法 则 和环境 威 力法 则 . 一 种 事
物 或 者 一 个 信 息 得 以 流 行 往 往 是 在
播对 象有 明确指 向 , 微 信 朋 友 圈 多 是 由
线 下 亲 朋 好 友 或 志 趣 相投 的人组 成 . 朋 友 圈 的 人 际 关 系 非
以 上 三 个 因 素 共 同 作 用 下 产 生 的 。 而 微 信 本 身 是 基 于 现 实 社 交 圈 的 强 关 系 社 交 媒 体 ,这 一 特 性 使 微 信 具 备 引 导 未 来 舆 情 发 展 的三 大 条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