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18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第一单元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课本P1~6)3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本P7~11)3课时整理与复习(课本P12~14)2课时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知识,能够进行相互间的转化。

2、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5、学习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平面图形。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是:分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百分数、统计、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组合图形。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包括例题、练习题和课堂活动等。

重点:分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百分数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点: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百分数的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单元:分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

2、学习内容: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单位,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3、练习: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分数和小数意义的理解。

第二单元:百分数1、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学习内容: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3、练习: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

第三单元:统计1、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

2、学习内容:统计图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

3、练习: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统计的理解。

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引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学习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3、练习:通过练习题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的理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学中加法和减法法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了解小数的概念及运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小数计算问题。

3、掌握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倍数和约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习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的面积和体积问题。

5、知道温度计、量角器、半圆规等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1、加减法的运算。

2、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倍数和约数解决实际问题。

4、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简单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

5、测量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解决小数计算问题,使用倍数和约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1、小数计算【教学目标】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计算方法。

(1)小数的概念让学生们举例子说明什么是小数,引导学生们熟悉小数的概念。

小数是用数字和小数点表示的有理数,小数点后至少有一位数字。

(2)小数的加减法(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先将加数和被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二步:从十位开始,从右往左依次加和,如果有进位,则在下一位加上进位。

第三步:小数点仍然对齐。

(Ⅱ)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一步:先将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二步:从十位开始,如果需要借位,则向左邻数借一。

第三步:从右往左,依次减和,如果不够减,则向高一位借一。

第四步:小数点仍然对齐。

(3)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小数在购物、税收、计算比例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通过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应用。

2、倍数与约数【教学目标】掌握数的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约数的应用,能够使用倍数和约数解决实际问题。

(1)数的倍数和约数的定义学生发现多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中发现数的倍数和约数的定义。

数的倍数是某个数乘以一个整数后得到的数,而约数则是某个数除以一个整数后得到的数。

2018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2018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大看台: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内容。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标志。

本单元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择具有丰富现实背景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本单元分四部分安排:第一部分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第二部分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在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并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练习,进一步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作用;第四段是综合应用相关统计知识开展“蒜叶的生长”的实践活动。

教材安排的例题和练习的统计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此类知识的学习,学会分析数据、获取信息,培养根据数据和折线的走势分析事物、并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全面析学情: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学习折线统计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提炼目标点:知识技能: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数学思考: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知道可以通过阅读报刊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取信息和数据,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

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时巧划分:本单元共分4课时1.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2.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3.练习四…………………………………………………………………1课时4.蒜叶的生长……………………………………………………………1课时。

2018-2019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18-2019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仁乡化竹小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1]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1]

(完整word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缑氏镇中心小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 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完整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推荐文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缑氏镇中心小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7、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数学教案缑氏镇中心小学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八、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2.完成练习一第2题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5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X=20 2x=20×23x 3x÷3=60÷3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7.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P5“试一试”⑴指名读题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6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7.P5练一练解方程:X÷0.2=0.8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四、巩固练习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0.6x=7.2 方程两边应同时x÷1.5=0.6 方程两边应同时2.化简下列各式8 X÷8 50+X-40X÷9×9 X-1.4+13.P6第7题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0.7=14★ 0.9x=2.45★ 76+x=91x÷9=90 ★ x-54=18★ 2.1x=0.84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六、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X=20 2x=20×2 40X=9603x 3x÷3=60÷3 解:40X÷40=960÷40X=24等式两边同时...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所.......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左边=40×24=960,右边=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7练习一第9~13题教学目标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教学难点: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18+17=35 x=1 12-Y=4 S+12=4921-b<24 x=14+78 16+a=27+ba +b=6 b-8=100 X+10 4X=60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1)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X+25=37 X-23=52 0.7X=3.5★X÷0.5=12 48-X=25★ 4.8÷x=20★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1)X-20=30 (2)5x=2.4解: X=30○□解:x=2.4○□X=□ x=□(3)3.6+X=5.7 (4)4.8÷x=12解: X=5.7○□解:x=4.8○□X=□ x=□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二、指导练习1.p7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2.P7第11题:pp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数的值学生看懂题意,列方程,解方程3.P7第13题学生口答练习4.出示小黑板判断题(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的用处大吗?四、作业1.P7第10题2.P7第12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题12x=31.2 9.6y=48解:x=31.2÷12 解:y=48÷9.6 X=2.6 y=5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7、P9练一练,P11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等式的两个性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写出方程的数量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形式,其本质是一样的.2.课件出示例7: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生的回答可能有:①去年的体重+=今年的体重②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米根据学生的回答列方程解答.解:设小红去年的体重为x千克.X+2.5=36 36-X=2.5你是怎样检验的?在小组里交流后,集体交流.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二、完成“练一练”先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说怎样设未知数,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三、完成练习二的第1~5题.1.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先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说怎样设未知数.3.完成练习二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4.完成练习二的第4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5.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三生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集体校对,再向同桌说说解方程的注意点:写上“解”,利用等式的性质一步一步解出x的值,最后要检验.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六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8、P10练一练,P11-12练习二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3.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4.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找出下列关键句中的数量关系: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足球的个数比篮球多35个鸽子的只数相当于麻雀的5倍多9只语文书的4倍少10本正好是数学书的本数2.应用等式的性质说说解方程的过程:4x = 56 x+15 = 30 x÷9 = 23x - 98 = 100 5 x – 6 = 9你觉得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办法解方程?二、新授教学1.学习例8:师出示题目,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生自由说再指名校对)你有什么解题方法?列方程解答的步骤是怎样的?(先找出数量关系,再设未知量为x,列出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你们想自己先试试看吗?(生尝试练习,两生板演后反馈)解:设小雁塔的高度为x米.2x-22=64(数量关系: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大雁塔的高度)2x-22+22=64+22(等式的性质)2x =86x=86÷2x=43这样就做完了吗?(还要检验)如何检验?(先自己检验一下,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检验)注意:要将x的值代入题目中检验才比较准确.答:小雁塔高43米.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有没有其它想法?(为什么不利用等式的性质先将左右两边都÷2,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同学们理解这里将2x看作一个整体的未知数来解.先求出2x的值是多少,再求出x的值是多少,要两步解.揭题:两步解的方程3.从读题后找出数量关系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你觉得哪里很关键,哪里还有些困难?三、专项练习1.根据关键句说说数量关系:杭州湾大桥比香港青马大桥的16倍还多0.8千米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15棵放养的鳊鱼比鲫鱼的4倍少80尾猎豹比猫最快时速的2倍还多20千米故宫比天安门广场的2倍少8公顷一个驼鸟蛋长比一只蜂鸟体长的3倍还多1厘米2.练习二第6题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生独立完成后校对.3.练习二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4.练习二第8题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后校对.四、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在脑子里回忆一下解两步方程的过程,再同桌互相交流解题的注意点.五、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七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12练习二第9~15题教学目标要求:1.渗透数学中的语感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使学生掌握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3.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找出下列句中的数量关系:松树和杨树一共56棵学校的建筑面积是总面积的一半底楼高3.4米,其余三层平均每层高2.8米,这幢楼高多少米?小亮现在的身高比出生时的3倍高0.04米三瓶墨水的价钱比一个文件夹便宜2.8元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9题指名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后集体校对.说说注意点和解两步方程的步骤.2. 练习二第10题先要求学生只列出方程,校对所列方程根据的等量关系后再解方程.3. 练习二第11题生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交流.4. 练习二第12题生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校对,说说题目的意思,注意要求两问.5. 练习二第13题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找准对应的量,提醒学生有2问.集体交流.6. 练习二第14题生独立完成后校对,其中12题的物品有“文件夹”和“墨水”,各一个与12瓶,总价25.10元.7. 练习二第15题学生利用公式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三、总结师:今天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你有哪些进步?四、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第八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教学内容:教科书P9例8 P10练一练、 P11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出示相应图片)今天我们研究一个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索教学P9例81.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启发:你能从题目中找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题目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将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学生想到的等量关系式:①小雁塔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②小雁塔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相关文字下作出标志,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地表述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5.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①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②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③解出方程后,要即使进行检验.三、巩固练习1.做P10“练一练”(1)先将练一练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2.做练习二第5-6题.四、你知道吗?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方程的由来,了解古代数学就家李冶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六、课堂作业:P11练习二第7~8题.板书设计:第九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7】教学内容:教科书P12第9~15题教学目标要求:1.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列方程,不计算.(1)每支钢笔x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2)小明有x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3)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2.我当包公,判一判.(1)0.5是方程3x+0.7=1.6解(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3)方程3x+3=27与方程2x+2=18的解相同(4)X+2=2+x是方程3.择优录取,选一选(1)方程4x-2=10的解是()A.x=2 B.x=3 C.x=32 D.x=48(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A.65×4+4x=480 B.4x=480-65 C.65+x=480÷4 D.(65+x)×4=480 (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x棵,下列方程错误的是()A.2x-8=68 B.2x=68+8 C.68=2x+8(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 A.7 B.c C.c+7(5)x=1.5不是方程()的解.A.5x+6x=165 B.10×5-6x=41 C.3x-1.8=2.7二、综合训练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2.解决问题,我能行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1)P12第11-12题小瓶容量×3=1.5大瓶单价-3.2=1.8此题出现了两个未知数,怎么办?学生说一说:一个用x表示,另一个用y表示学生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2)p12第14题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12个墨水的价格+1个文件夹价格=25.1(3)P12第15题读题理解“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四、课堂作业1.P12第9题上面3条.第10题.第13题.板书设计:21 / 21。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 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 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 1 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 50 克的鸡蛋和一个 50 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 100 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 2。

(1)课件出示教材例 2 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学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1.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1.完成练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

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 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018-2019新苏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8-2019新苏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1、学生基本情况:47 人,其中男生23 人,女生24 人,上学期及格人,占%,优秀/ 人,占/ % ,班平均分,其它情况:五(6)班共有47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育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经常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到/ %,班平均达到/ (小学对优秀率,班平均不提目标要求)(3)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分析能力(4)单元考试8 次(5)作业批改:详批/ 次,略批/ 次,查/ 次(详、略主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1. 简易方程2.折线统计图3.因数与倍数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分数加法和减法6.圆7.解决问题的策略8.整理与复习4、教研教改自学活动及主要措施:(1)教研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参与集体备课8 次,相互听课20 节,上研究课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3)帮助/ 老师提高教学水平或接受老师指导,或与/ 老师相互帮助。

(4)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个别辅导。

教学进度和重大活动安排表学年度第二学期时间周次教学活动内容课时量附注(集体备课主持人等)1 简易方程 52 简易方程 53 简易方程 54 折线统计图 55 因数与倍数 56 因数与倍数 4 清明节7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8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9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 劳动节10 分数加法和减法 511 圆 512 圆 513 解决问题的策略 514 整理与复习 515 综合复习 516 综合复习 517 综合复习 4 端午节18期末复习测试51920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单元大看台: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17-2018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编排的一篇“你知道吗”简要介绍了我国古代就有方程的思想,并有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历史记载。

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教材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

(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2)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学生是应用四则计算的各部分关系解方程。

这样的思路只适宜解比较简单的方程,而且和中学教材不一致。

《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因此,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2)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解决的都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学段里没有出现的。

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列算式解答,学生体会其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难度;如果用方程的知识解答,利用的是问题中最本质的数量关系,思路就顺畅得多。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里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时的数量关系与列算式时明显不同。

列算式时的数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隔裂,已知条件作为一方,要求的问题为另一方,通过已知数量的运算得到未知数量。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还知道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补》第一单元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图意列出方程,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简略方程一、教课内容:本单元教课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课方程,波及的基础知识比许多,教课内容分红三部分编排。

第 1—2 页教课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第 3—11 页教课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第 12—14 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对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课: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旧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旧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课等式的性质此后,都实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剖析:教材第一联合详细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研究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 ,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研究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 ,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三、学情剖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累积了许多的数目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课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加学习和研究活动,经过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指引学生经过察看、剖析、和比较,由详细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课目的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领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质问题。

2.使学生在察看、剖析、抽象、归纳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课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课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质问题。

七、教课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 12 课时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课内容:教科书第 1 页的例1、例2 和试一试,达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 题。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1. 出示例 4 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 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 ,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 完成试一试 4. 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 x 了。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 3 题 2. 做练习一的第 4 题 3. 做练习一的第 5 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3. P7第 13 题
学生口答练习
4.出示小黑板
判断题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 )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的用处大吗?
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 除以一个数时 0 除外 ) ,所得结
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5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P4 例 5 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40
是原方程的解。
第四课时 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7 练习一第 9~13 题 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 教学难点: 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 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蒜叶的生长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和与积的奇偶性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球的反弹高度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圆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第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 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 1 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 50 克的鸡蛋和一个 50 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 100 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 2。

(1)课件出示教材例 2 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2]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2]

(完整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缑氏镇中心小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创作者:别如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缑氏镇中心小学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车注意事项: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五、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敢于自我反省,认真反思。

如果真是老师误解,应该和老师好好交流。

切忌偏激,甚至做出什么过激的行动。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

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

3、如何加强教室安全?要注意教室的安全。

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贵重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校门没开,一些学生在校外发生矛盾,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伤害。

5、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及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6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先让班主任与家人取得联系再视情况而定。

7、安全小常识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六、小结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天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

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

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

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x+50>100 x+50=150x+50<200 2x=200教师小结:天平哪一边下垂,就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大,另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小;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

算式中的x都是未知数。

(2)探究方程的意义。

提问:把这四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并说说分类的依据。

指名学生交流分法,学生可能会按照是否是等式把它们分为两类。

教师小结:有两个是等式,两个不是等式;两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

像x+50=150、2x=200这样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把这两个方程读一读。

提问:这两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吗?指名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两点比较重要?(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关键词)探究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提问:例1中的等式是方程吗?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小结:等式包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师板书集合图)等式方程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反馈时说一说其他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提出要求:将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并读一读你改成的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并读一读。

注意:这里的未知数不一定是字母x,其他字母也可以。

四、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还知道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堂作业第一单元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图意列出方程,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2.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通过天平的平衡来探究等式的性质的过程,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列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答: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写出几个方程,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说说自己写的方程,并说出它为什么是方程。

3.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与方程,今天我们再让“天平”这个好朋友来帮助我们继续学习与方程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页例3第一幅天平图。

谈话:怎样在天平的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

(天平两边增加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出示左边的例题图,提问:如果左右两边都加上10克的砝码,等式可以怎样写?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10=50+10。

出示右边的例题图,提问:如果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a克的砝码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a=50+a。

谈话:观察这两组图及等式,分析、比较等式两边及结果发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出示例3下面两幅天平图。

谈话: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先完成填空,再比较你所写出的等式,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指名说说填写的等式。

板书:x+a=50+a→x+a-(a)=50+a-(a)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3)出示刚才的两个结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表述等式的性质。

教师小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板书:等式的性质)(4)完成教材第3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为什么填“+25”和“-18”?加、减号如何确定?可以填写其他数吗?学生交流: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左边“+25”和“-18”,右边也要“+25”和“-18”,加号、减号、数字必须完全一样,否则等式左右就不相等了。

2.教学例4。

(1)出示教材第3页例4,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吗?学生独立思考并列方程。

指名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x+10=50。

(2)提问:怎样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想法:①(40)+10=50,x=40。

②因为50-10=40,所以x=40。

学生反馈,教师肯定这两种方法。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用等式的性质来求x的值。

教师边示范解题过程,边讲解书写格式:①首先要写“解”字;②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这道题要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③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上下对齐。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格式错误。

(3)指导检验。

谈话:x=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意义对方程进行检验,只要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即可。

教师边板书边说明检验方法及书写格式。

(4)师生共同回顾求x值的过程,并明确: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三、反馈完善1.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强调学生的书写格式。

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以及检验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馈:第1题中天平的两边同时拿走一个梨,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1个梨和3个桃同样重。

第2题中天平两边同时拿走3个橘子,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以看出2个橘子和1个苹果同样重。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到黑板前板书自己;列出的方程。

集体订正:第一题列出的方程可以是x+22=84、84-x=22,如果学生列出84-22=x 这样的方程,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列方程时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