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知识交流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知识交流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知识交流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1.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

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文本意识:一切答案可以在文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题目意识:注意答案在问题中,从问题中找命题意图、答题要点和要求,按分值答题。

2.做阅读题的流程

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

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

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3.阅读理解答题的33个“套路”

1.判断文章体裁

答: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技巧:

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

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

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

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

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可打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可打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24个万能公式可打印以下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24个万能公式:

一、整体把握型

1.分析全文结构,确定主题思想。

2.筛选关键词,理解篇章概括。

3.找出关键连接词,建立篇章逻辑。

二、段落独立型

5.抓住首尾句,概括段落主旨。

6.寻找中心句,总结段落要点。

7.换位思考,理解段落观点。

8.分析依据论述,判断文章倾向。

三、语境辅助型

9.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10.利用反义词,推测词语解释。

11.根据同义词,推断词语意思。

12.总结词语搭配,掌握固定搭配。

四、句子结构型

13.确定主谓宾结构,维持句意流畅。

14.理解衔接词,关联句子段落。

15.借助修饰词语,理解名词解释。

16.辨析修辞手法,猜测句子意图。

五、猜测推理型

17.利用细节信息,推测文章脉络。

19.借助事例描写,猜测文章目的。

六、背景常识型

21.利用题外信息,理解文章含义。

22.关注历史背景,推测文章意思。

23.分析环境描述,理解事件原因。

24.观察文化特点,把握作品特色。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示了(赞美了、揭示了)……。

5.资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条理?

(1)按时间划分(找暗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暗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条理清晰。8.为文章拟题目。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题目、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防止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拔出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弥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45个万能公式可打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45个万能公式可打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训练,下面将介绍45个万能公式,供学生参考使用。

一、万能公式1-15

1、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看题干。

2、抓住主题,对照题干。

3、细读全文,理清思路。

4、指代题干的位置。

5、划出难点句,看透题意。

6、选项辨析法。

7、排除干扰项。

8、紧抠事实,抓住关键。

9、换位思考法。

10、句意猜词法。

11、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

12、中心句把握法。

13、连接词的作用。

14、对比分析法。

15、辨析事实与观点。

二、万能公式16-30

16、绝对化与相对化表达。

17、主旨大意找中心。

18、排除干扰,找正确答案。

19、增加逻辑关联把握。

20、对照题干理清思路。

21、眼到口到手到全媒体。

22、综合分析法。

23、点题法。

24、比较与类比。

25、增加练习量提高效果。

26、阅读文章与综合素材。

27、解答问题要点。

28、提高揣摩能力。

29、整体解题法。

30、改变解题思维模式。

三、万能公式31-45

31、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2、理性解题法。

33、增强辩证思维。

34、增加综合认知。

35、提高解题效率。

36、练习解题策略。

37、量化分析法。

38、心智导图解题法。

39、提高表达能力。

40、提高归纳概括力。

41、提高直接推断能力。

42、增加练习强化记忆。

43、深入探究教材。

44、增强识记记忆。

45、解题技巧与方法。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45个万能公式,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提升语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不仅是学习的一部分,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仅仅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下面将对之前提到的45个万能公式进行一些扩展和深入解释,希望能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更多的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二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每一乍细节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 .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 )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和套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和套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和套

中考阅读的重点之一是记叙文和散文知识。其实文章的整体观感很重要。

感知整体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线索,理解文章的思想。再次,是对文章关键段落的理解和分析。

做阅读题必须有四种意识

文体意识: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去答题;

语境意识:联系文章中心和上下文答题;

文本意识:一切答案可以在文中找到,答题不能脱离文本;

题目:注意问题中的回答。从问题中找到命题意图、重点和要求,根据分数作答。

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初看题目,明要求;

再通读原文——依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

反复斟酌,并作答——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是否表述明确。

1.判断文章体裁

答: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技巧:

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

中心人物识别看中心和写作着力点

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

3.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

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③抒发了的……的感情。

4.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

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

1

判断文章体裁

这是一篇xx。

“xx”中的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三种文体的区别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技巧:

时间地点看标志词,准确程度看题意

事件概括要考虑文章中心,句式是: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人+怎么样或为什么+干什么

3

概括文章内容?(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句式:

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③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

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5)总分总(掐头去尾)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①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②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③找标志词

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答题公式及答题技巧

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学习即将迈进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一个新的起点。无意中发现这些万能答题技巧,我果断地给孩子收藏起来!

家里有孩子的朋友,可以给孩子收藏起来了,孩子初中一定可以用得上。

孩子背熟这16条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1分不丢

孩子背熟这16条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1分不丢

孩子背熟这16条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1分不丢

孩子背熟这16条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1分不丢,很多人到了初中才知道,语文要想拿高分,阅读理解就不能丢分,如果孩子因为语文阅读理解而丢分过多,那可实在太可惜了,家有孩子的,把这16条阅读理解的万能公式保存下来,平常让孩子背熟并理解,就能做到孰能生巧,提升语文成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一般来说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常用具体如下:

(1)象征手法:……象征……,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3)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4)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文章开篇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①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②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③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④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⑤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⑥开门见山。

⑦倒叙开头

(9)文章末尾的常见写作手法有:

①抒情议论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又称卒章显志)

②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

③戛然而止,发人深省

④照应开头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万能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二关注孩子学习成长的每一乍细节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 .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 .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 )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精选推荐)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大全

(精选推荐)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大全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万能

公式大全

许多人想知道〔语文阅读〕理解有哪些答题公式,语文阅读理解的万能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大全(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谈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方、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留意和思索;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思索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方、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由于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由于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由于该词精确地说明白……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挨次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由于:

(1)与人们熟悉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全都。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万能答题公式大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万能答题公式大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万能答题公式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应该怎幺答,有哪些解题技巧和公式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答题技巧有哪些(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句);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表现了的特点(使语言更加),

 表达了的感情(反映了的形象)。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可以从2个方面谈:(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运用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了的语气。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使用设问,引起读者对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了语气。

 (三)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

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答题格式:我认为(觉得)。因为。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幺?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词语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

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2)公式:修辞本身得作用+联系上下文的情景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文学气息,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议论文阅读技巧

㈠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 中心论点 1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 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2.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㈡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㈢论证(怎样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