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八年级地理下册基础知识练习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南北两侧,、和居民的生活生产习惯有明显差异。
2、秦岭为水系和水系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平原,南侧是狭窄的谷地。
主峰是。
3、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线、线和边缘线,将中国分为四大区域,即、、和。
4、北方地区指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5、北方地区农业以为主,人民的主食是;南方地区农业以为主,人民的主食是。
6、北方地区、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7、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8、成都平原素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
9、南方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等产区。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0、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来自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东部是肥美的;中部黄河沿岸形成大规模的;西部表现为典型的景观。
11、西北河流稀少,多为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沿岸树木以耐旱的为主。
总之是本区主要自然特征。
12、西北地区的已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能源基地。
13、西北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由向、的变化趋势。
1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青藏高原。
15、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因而,保护本区的,防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带,主要农作物有、、等。
17、被称为“高原之舟”。
18、青藏地区是的主要聚居区,居民信奉。
位于拉萨的、西宁的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19、现在青藏地区构成了以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
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
被称为“聚宝盆”。
第二章认识区域:位臵与分布1、东北地区包括、和,简称东北三省,面积平方千米。
2、东北地形以、和为主,地表结构呈现状的三带。
3、对其生长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4、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其中平原和平原人口稠密。
5、是东北地区对多的少数民族。
6、东北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
7、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目录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目录在八年级地理教学中,目录法既是创新的教学方法,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教材目录,利用目录法,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主动建立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册地理目录湘教版,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湘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目录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
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
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
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建设美丽中国
卷首语FOREWORD 文/本刊编辑部建设美丽中国forestry and ecology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彰显了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引导产业布局、倒逼结构转型,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行为,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要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森林和湿地的保护,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为社会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民生活更美好。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研究和制定林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相关措施,全面开展省级森林城市、秀美乡村、绿色通道建设,更好地发挥林业在改善乡村生态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保护生态环境,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引导、规制功能,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活动,让保护者受益,让损害者受罚。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九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丰富,人均充足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2.钓鱼岛和黄岩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领土的完整。
因为我国是一个()A.社会主义国家B.经济高度发达国家C.主权国家D.人口众多的国家3.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A.珠海、深圳、广州B.珠海、厦门、广州C.珠海、汕头、广州D.珠海、汕头、厦门4.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环境多种多样B.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5.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的发展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B.人地关系和谐,区域发展平衡C.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6.对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描述正确的是()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B.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C.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7.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谋求更大发展,中国应选择()A.闭关锁国,放置外国学到我们的技术B.只与经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对话C.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要进一步拉大D.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人地关系8.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主题思想的是()A.大力发展节水农业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D.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9.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________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10.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因为()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C.面临国际压力大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11.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D.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12.有关我国今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C.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1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碧水蓝天说:“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地理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一至三班的地理课,为了全面指导今后的工作,认真完成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特拟定以下工作计划:本学期主要包括两部分,八年级下册学习、七八年级地理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地图,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把握不同地区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地理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主要是学习人文地理、地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分省地理。
从整体难度上来说,八年级地理下册是最容易的,主要是掌握第一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后边的分省地理有13个,但前边都有所学习,本册内容主要是总结概括。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三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这三个班形成了较良好的课堂氛围,但学风和班风还需要再纠正,绝大部分学生在地理一科的学习上动力不大,不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学习较为被动,表现出明显的出工不出力。
另外,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地理比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具体情况分析如下:初二共三个班125人,一班学习基础较好,思维及反应速度较快,学习优秀的学生有:程鲁娟、张世亮、陈京茹、徐灵杰、朱晓晓刘萍等。
学习后进生有:张建发、李磊、刘泽林、张洪峰、韩涛、刘坤等。
二班思维敏捷,课堂气氛活跃,但纪律较差,学习优秀的学生有王风玲、孙丽霞、孙丽蓉、王树娥、陈雅丽、夏书凯、徐丽慧等。
后进生有:赵非凡、孙美娜、李林、孙志超、孙希涛、刘洪森、刘希友等。
三班学习基础较好,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
初中思想品德《建设美丽中国》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建设美丽中国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4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用2课时。
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话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建设关乎我国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教育主题,帮助学生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关注环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单元主要设计了两个专题:专题一:“感受美丽中国”。
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感受中国环境,既培养了学生鉴赏自然美的能力,也感受到大自然面临的种种威胁,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好基础。
专题二:“建设美丽中国”。
主要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并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深入思考如何保护资源和环境,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专题一通过材料对感观的碰撞,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专题二的导之以行奠定基础。
专题二在专题一的基础上层层深化,同时,将专题二中“做美丽中国的志愿者”作为一项研究性学习。
主要学习方式:通过调查、展示、交流、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预期学习效果:1.能利用网络、书籍搜集“美丽中国”的图片、视频,并制作ppt,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
2.搜集我国面临环境问题,并能进行分类和合理分析。
3.通过分析交流,能正确理解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十五”规划开始,国务院就把节能减排列为考核干部的约束性指标,不断修正过去只重视GDP的执政理念。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上将“可持续发展观”列入党章;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并将“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是党对创造人民福祉道路不断探索的结果。
“美丽中国”,是天蓝、山秀、水净、地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平衡,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
建设美丽中国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积极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宏伟又艰巨的目标。
虽然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9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1)找出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和14 个沿海开放城市,说一说它们在 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
都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 大力开发以热带海岛风情为主要特色 的生态观光旅游,成为中国南部海疆 一颗充满魅力的璀璨明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国家明确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 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从源头上逆转生态环 境恶化的趋势,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 环境,为创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为全球生 态安全做出贡献。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1.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C.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D.地区发展差异不明显 读2011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前5位国家比较表, 完成2~3题。
国家 GDP(亿美元) 美国 150940 中国 73185 日本 58672 德国 35706 法国 27730
人均GDP(美元)48442来自544545903
43689
42377
2.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 )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 3.中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这说明了( ) A.中国人口数量较少 B.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中国的经济规模较小 D.中国居民消费量较大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风)确定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或海拔)2、秦岭-淮河线:东西走向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干湿区类型半湿润区湿润区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居民主要饮食面食为主米饭为主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产生以上表格中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2、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特征: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农业以旱地为主2)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3)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枣、柿等3、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工业城市: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注:描述北方地区的是诗句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1、地形: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本区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特征: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2)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水果:柑橘、香蕉、荔枝等3、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注:天府之国—成都平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云南—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1、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3、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4、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胡杨为主)5、农牧业生产状况:农业主要分布在沙漠中的绿洲注: 西北地区沙漠绿洲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描述西北地区的诗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夏季风,夏季风的风向是东南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地区: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1、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3、交通运输条件: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注:位于青藏地区的地理事物及现象:“高原之舟”——牦牛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圣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黑、吉、辽)相对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北面俄罗斯,东面朝鲜2、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3、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注:“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名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其中满族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3、城市分布: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哈尔滨:铁路枢纽城市,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所在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沈阳故宫注:“闯关东”闯的是东北地区,旗袍和旗装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黑土地)、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好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主要农产品: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水稻等甜菜—黑龙江省是中国甜菜的主产区之一,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2、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濒临南海,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2、自然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3、发达的交通运输:世界性海港,国际航空港,陆上交通便捷(京九线通到香港)4、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旅游业5、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世界著名的自由港,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有“购物天堂”之称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西南,北靠珠海2、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海上花园”之称3、澳门是自由港,经济以博彩业、旅游业为主第三节珠江三江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1)优越的地理位置:濒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2)便利的交通运输3)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鱼米之乡”、“丝绸之乡”2、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1)临江滨海,位置优越2)海陆空交通便利3)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市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北翼:以南京为中心城市的江苏南部地区南京——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南翼:以杭州为中心城市的浙江北部地区杭州——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也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1、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湖南省东部(湖南简称“湘”)2、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位置: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2、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3、历史文化名城: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对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的准确判断,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定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观的最新探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继承发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一理念,把发展目标从“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有45处,同时,“自然”一词频频出现在报告中,成为又一个关键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
提法更加亲切。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代会报告用这种温情的呼唤来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关心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浓浓人文情怀。
要求更加严格。
党的十八大提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明确提出“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通过划定红线、建立制度,体现了我们党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国际责任更加明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们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上提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明确了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为我们处理全球环境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
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国家目前的目标之一,如何建设关乎国家民生!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
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
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何谓美丽中国?对百姓而言,不用每天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健康和教育;对国家而言,政治、军事、环境、文明、经济、文化、创新力不弱于他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人们的的价值观发生改变,盲目追求品牌,攀比、随大流;商家逐渐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食品中添加化学药物,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 山区人民过于贫穷,吃不起饭;房价越来越高,有的人一辈子的房奴;私家车的极度增加,造成交通的堵塞,春节回家的民工的艰辛;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西部的有些地方,家庭困难,供不起孩子去学校,许多小孩从下在家干活,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官场频现贪污腐败现象,众多高管、高官纷纷落马,老虎苍蝇露出水面;钓鱼岛争端、南海岛礁被其他国家霸,军事上与其他国家尚存差异;环境恶化,如今的企业为了利益肆意排污、损害环境,如何使经济与环境和谐相处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在国外的留学生被人的所瞧不起,外国认为的中国的素质差,天安门广场的60万块口香糖;全国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过大,有的地方的家庭生计艰难,有的地方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浪费奢侈!有的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蚁族、北漂现象的出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凋零,端午节被他国抢先申遗,西方节日的侵袭,传统节日慢慢被人遗忘,就连传统的春节也少了些许味道,慢慢的被人轻视;中国的自主品牌少,一直是被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在国外中国制造的产品随处可见,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 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 用水安全,治理黑臭水体 扎实解决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保护好每 一块耕地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 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 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国际环保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环境挑战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环保经验和技术:引进国外先进 的环保技术和设备 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合作:共同推进全球 生态文明建设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世界可持续发展 做出贡献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 持。只有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才能实 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的目标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 敏感区和脆弱区实行严格保护 纠正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建设行为:促进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与自然地理格局和人口规模相适应、与现 代化进程相协调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 失综合防治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城市绿化建设:开展退耕还 林还草还湿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整治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 量和稳定性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生 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 意识
加强国际合作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保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 战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环保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环保 事业发展 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的宏伟目标。
12月8日,一场大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人们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经济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的充裕,也引发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关乎每个人的福祉,根治污染势在必行。
我认为,要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首先必须端正认识。
牢记人民是发展的推动者,是生产力的创造者,而只有还原天蓝、地绿、水清新这样的环境,让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真正享受发展成果,人民才会真心实意的支持发展、支持改革,这样的发展才能长久,才有意义。
其次是强化责任。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全面小康,既有殷实富裕的生活,又有山清水秀的环境。
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发挥污染治理的主导作用,真正将保护环境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要内容,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最后是加强引导。
我们看到中央出台新的政绩考核办法,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
这就为打破过去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打下了基础。
但要真正让地方政府重潜绩轻显绩,打基础利长远,还需要科学测算,设定环保等社会事业所占比重,明确地方政府责任界限。
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建立服务型政府。
果真如此,那么再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便指日可待了。
2、如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坏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常规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觉得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形成全社会节能的好风尚。
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知识点归纳目录是八年级地理教材的灵魂,目录教学是教学的关键。
学习教材目录,可以建立八年级地理的树形知识体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目录湘教版,希望你们喜欢。
湘教版八年级下地理课本目录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知识点归纳1、等降水量线概念:在地图上把年平均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2、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A)年降水量分布特征: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B)形成原因:①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和西南海洋②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输送大量水汽3、我国等降水量线分布: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阴山-兰州-拉萨4、我国的干极和雨极托克逊火烧寮年降水量。
17.(单选题1.0分)建设美丽中国()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7.(单选题1.0分)建设美丽中国()是永续发展的必
要条件
建设美丽中国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当今世界,保护资源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强化的资源生态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作者:于文霞来源:《天津教育·上》2024年第06期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跨学科教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初中地理进行跨学科教学是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理作为一门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与政治、历史、物理、生物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为地理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可能性。
因此,一线教师要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认真解读跨学科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找到实现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的方法。
一、初中地理课堂跨学科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一)教学内容整合难度大长期以来的学科分科和独立教学模式使得不同学科的教师只关注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进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难以突破学科界限。
且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差异较大,如何有效地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是一大挑战。
例如,在湘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归纳我国的区域特色;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方法;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与世界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与政治教材中的“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相关内容有所联系,尽管教师知道这两部分内容有相似之处,但是很难从逻辑上将两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二)学生知识体系碎片化由于长期接受分科教育,学生难以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同时,缺乏统一的跨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可能存在重复或遗漏,影响其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在解决地理学科问题时很难从其他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时,涉及这样的问题:贵州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学生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得到这样的答案: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耕地改梯田、开展生态农业等生态措施,却很少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如颁布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令,禁止人们违规开垦土地,砍伐树木;加强教育宣传,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等。
53模拟试卷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02第八、九章素养综合检测
第八、九章素养综合检测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新考向·中华传统文化】一碗老北京炸酱面体现了北京人对面食的喜爱,还展现出我们祖先顺应自然的生存哲理。
读北方地区、北京气候资料图,并结合所学,完成1—4题。
1.(2023河北石家庄栾城期中)下列有关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邻燕山B.北京市西邻华北平原、南邻黄土高原C.北京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D.离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天津2.(2023河北石家庄栾城期中)北京人喜食面,说明自古以来北京所处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A.种植小麦B.放牧牛羊C.出海捕鱼D.养护山林3.(2023河北石家庄栾城期中)“锅挑儿”是指直接从锅里挑出的热乎乎的面条。
最适宜吃“锅挑儿”的季节在()A.3、4、5月B.6、7、8月C.9、10、11月D.12、1、2月4.(2023河北石家庄栾城期中)新鲜的菜码儿会让一碗炸酱面获得生机和灵性。
老北京炸酱面搭配菜码儿讲究“顺四时”,即()A.春季阴冷,辅以温鲜暖胃的白菜B.夏季炎热,码上清凉爽口的黄瓜C.秋季凉爽,搭配新长出的香椿芽D.冬季多雨,加入预防上火的苦瓜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悠久。
当下,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前进。
北京大兴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南部,正在成为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
据此,完成5—6题。
5.(2023山东潍坊诸城一模)大兴区成为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有助于疏解北京()A.各种首都职能B.中心城区人口C.文化中心职能D.国际交往中心职能6.(2023山东潍坊诸城一模)为把北京建设成“宜居城市”,可以()①大力发展房地产②扩大绿化面积③发展重工业④发展高科技产业⑤大力推行新能源政策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福建省和台湾省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在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东方与西方。 各地的地理特色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无论 是沿海地区和沿边地带。还是长江流域的 黄河流域。在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和文化 特色上都明显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图
探究一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江都。终点 在天津。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涉及苏、皖、鲁、冀、津五 省市。西线工程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 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 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中线工程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 水。远景从长江干流调水。主要向河北、河南、北京、天 津四省市供水;重点向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供水 。
中国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国土 面积
3
1/3
矿产 资源
3
3/5
耕地 面积
4
1/3
径流 量
6
1/4
森林 面积
6
1/5
指标
1978 1990 2000 2005 2010 2011
GDP居世界位次 10 11 6
5
2
2
人均国民总收入居 世界位次
175
178
141
128
121
114
参与排序的国家数 188 200 207 208 215 213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燃烧一个人的灵魂,正是对生命的爱,那是至死方休。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够枝叶茂盛。 静坐常思己过,白癜风患者需要怎样注意饮食闲谈莫论人非。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不会生气的人是愚者,不生气的人乃真正的智者。 勇敢地迎接逆境,即使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也会打开另一扇梦想的大门。 你把所有的都看透了,别人就看不透你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知道自己目的地的人,才是旅行得最远的人。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 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自 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 人均资源却比较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材料一:中国主要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名
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属于世界,中国正在阔步走向世界, 全球化指数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活动
说一说,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 了哪些破坏?思考为什么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 们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
算。年均增长率为9.4%。2002年也超过了7%。超过世界同 期年均增长率。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日、德、法、英。 居世界第6位。2002年经济竞争力居世界第3位。国际竞争 力总体排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居世界第31位。
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但经济总量和国际 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不断上升。说明我们国家在不断发展 和壮大。
意义: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 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促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 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 问题 。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 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改善黄淮海地区 的生态环境状。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究二
1.你认为家乡有哪些经济发展 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交 通……) 2.为因地制宜的发展家乡经济 提出你的建议。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利因 素的影响。发挥自身优势。取得更大效益。
二、在世界中求发展
1、发展中的大国 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
中国与世界
2001年,中国正式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中国在北京 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 克运动会;
2010年,中国在上海 举办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
中国领导人参加上海 合作组织会议
中国海军参加 亚丁湾护航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0多年来,中国积极对外开放,经济 发展迅速,许多经济指标居世界前列,不断 扩大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流,有越来越多 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综合国力和全球 竞争力不断提高。
材料二: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上的排名(2010年, 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国内 进出 货物 货物
指标
生产 总值
口贸 易额
出口 油
发电 量
水泥
化肥
排名 2 2 1 2 1 1 4 1 1 1
指标
棉布
谷物
肉类
籽棉
大豆
花生
油菜 籽
甘蔗
茶叶
水果
排名 1 1 1 1 4 1 1 3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