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因素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影响
影响我国技术转移的因素分析与建议
![影响我国技术转移的因素分析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3bc7890dd88d0d233d46a5e.png)
二、 加强技术转移工作的建议 明晰技术转移机构的法人地位。 我国目前的技 术转移机构大多从属于科研单位、 高校或政府部 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这些机构将面临是 否有必要设立法人的问题。 如设立法人,是设立企 业法人、事业法人,还是非赢利社团法人,又如何解 决在目前体制下法人的局限性;如不设法人,存在 技术转移机构发展壮大后谁来承担法律责任和权 利、其财产地位如何得到法律保证、如何解决持续 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等问题。 如技术转移机构从属于政府行政内或由政府 机构领导下的独立事业法人,都可以得到政府的全 额资金,工作人员享受公务员待遇,但缺乏压力、激 励和社会监督,在经济落后地区可短期采取这样的 体制,并会显现出效率。 而技术转移机构作为事业 单位设立企业法人,按企业化运作,比较符合实际的 是仍按事业单位的内设部门予以支持。 中科院上海 分院所属的中科院上海技术转移中心就是按此模式 设立;2008 年,由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联合 十几家科研单位和企业设立的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也 近于这种模式。 由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大都属 于事业单位,这种模式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向市场经济的 转型和法制性契约社会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可借
核办法过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绩效评优的 总是那么几个人,难以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 这就 需要把考核的目的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 地转向每个人的个人发展上,注重被评价者自身比 较,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这样对每 个被评价者都有激励作用。
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分析
![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d1936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7.png)
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分析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之一,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推进。
但是,科技创新并非是简单的偶然事件或个人行为,而是具有内在的驱动力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科技创新的驱动因素。
1.市场需求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需求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速度。
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时,厂商就会借助科技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用电器的需求不断增加,厂商不断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升级,以便生产更加便捷、节能、环保的电器。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力度。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更难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因此,市场压力也是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促进因素。
2.政策支持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政策支持是国家层面的力量,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都会通过一系列政策来鼓励科技创新。
政策支持既包括财政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也包括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对科技成果的认证和鼓励措施等。
例如,各国政府在计算机技术、高科技的重要领域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民间机构和团队创新,推广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中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中国科技创新将更加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
因此,大力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政策支持的主要方向。
3.人力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要有一支具有高水平技术素养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队伍。
科技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科技人才不断推动新技术落地和成长,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相互促进,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扶持和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包括提高人才待遇、建立创新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引进等。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067213c67ec102de2bd8941.png)
目前 ,我 国科 技体 制 的一个很 大 的弊端 ,就是
大量 的科 研机 构独 立于企 业 之外 ,长期 形成 了科技
与 经济相 分离 的局 面 ,产 研结 合不 到位 ,很 多省市
还 没有颁 布一 个推 动科技 成果 产业 化 的专项 奖励 政 策 。许 多科研 院所 的行政 隶属 关 系不在 地方 ,所 以
( )增加银行 贷款投放 2
近年来 ,我 国的科技 贷款虽 然逐 年有 较 明显 增 长 ,但 与 经 济发 展 对 科 技 的需 求 相 比还 有 很 大 差 距 ,还 需进 一步 增加科 技信 贷 的额度 和 比例 ,并 继 续支持 政策 允许 的非银 行 金融机 构 开展科 技信贷 业 务 ,以便继 续发 挥它 们为 科技成 果转 化筹 资融 资 、 提供金 融 服务 的有益 作用 。除此 之外 ,各 级财政 还 可拿 出一 部分 资金作 为科 技贷 款 的风险补 贴 ,以贴 息或 差别 利率 等形式 支持 科技 成果 转化 。为解 决科 技企 业贷 款抵 押 的问题 ,还可 以建 立专项 成果 转化 基金 为其作担保 等 。 ( )正 规 有 效地 管 理 和使 用 国家科 技 成果 转 3
性 的科 研成 果从科 研 单位转 移 到生产 企业 ,使新 产 品增 加 、工 艺 改 进 、效 益 提 高 、最 终 提 升 经 济 效
强 的总体研 发 实力 、 自主创新 能力 ,社会 服务 能力 也在 逐步 提高 ,但是 受某 些 自身条件 的限制 ,还是 阻碍 了科 技成果 的后续转化 应用 。 ( )对科 技成果 的价值认识不 足 1 对 于 国家 的科 研项 目,科 研 院所往 往只要 把科
科技成 果转 化 ,是指 为提 高生产 力水平 而对 科 学 研究 与技 术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所 产生 的具有 实用 价值 的科技 成 果 所进 行 的后续试 验 、开发 、应 用 、推广 直至形 成 新 产 品 、新 工艺 、新 材料 ,发展 新产业 等 活动 。对 于科研 院所 来讲 ,可 以更确 切地 定义 为将 具有创 新
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科学技术论文)
![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科学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fc08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6.png)
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科学技术论文)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简介科技发展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
本篇文章将探讨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科技成果和研究投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成果和研究投入。
科技成果包括科学研究的结果和技术创新的应用。
科技成果能够带来新产品和服务,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
科技成果的产生需要大量的研究投入,包括资金、人才和设施等资源的支持。
投入越多,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效果就越大。
教育和人才培养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和人才培养。
教育和培训能够提供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才并促进科技发展。
高水平的教育系统能够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才,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此外,教育还能够提高公众对科技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大众对科技的支持和参与。
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新环境包括科研机构、企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等。
这些环境能够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和资源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科技投资、创新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社会需求和挑战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社会需求和挑战。
科技发展需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和解决社会面临的挑战。
社会需求包括生活品质的改善、环境保护、医疗健康等方面。
科技发展可以通过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科技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资源限制、技术安全等问题。
应对挑战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结论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涵盖了科技成果和研究投入、教育和人才培养、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社会需求和挑战等方面。
要推动科技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
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科技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 注:本文所述内容和观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或组织。
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共3篇
![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89f4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3.png)
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共3篇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探讨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以及影响其态度的主要因素。
一、公众态度在我国,随着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和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崛起,大众对科技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升。
一项由《中国科技创新》杂志社和新浪科技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有60.3%的人认为科技进步对人类有益处,有54.2%的人认为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重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许多人能够看到科技创新的好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技保持着戒心和保守态度。
比如,有31.1%的受访者认为科学技术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有22.1%的受访者抱怨自己的科学知识匮乏,会影响日常生活。
同时,还有不少公众对科技难以理解或者存在种种疑虑,例如科技的透明度、道德准则等等。
二、影响因素1. 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是公众对科学技术态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2020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中,数据显示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对科技进步的认可度和支持程度比普通受访者高出很多,这表明受过更高层次教育的人们更能够理解和接受科技进步背后的价值。
2. 科学媒体科学媒体(例如科普网站、科学杂志等)是公众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因此它们会对公众的科学知识储备和科技态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研究发现,科学媒体的合理传播可以有效地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认可度。
3. 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指社会对某个科学技术的反应和态度。
比如,如果某个技术被大家广泛认为是有害的、不安全的,那么公众的态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人们的科技态度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价值观、群体观念等等。
三、结论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普及,公众对科学技术态度的关注和态度也越来越多样化。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建构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cb31ab8948d7c1c709a14541.png)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建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构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要地加以评述;其次,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所面临的困境给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评述(一)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的意识不够强,缺乏积极性,选择科研项目具有盲目性。
大多数科技工作者都是抱着获得某种奖励、评得某种职称的目的来做科技项目的。
当完成项目、得到利益后,科技工作者往往不会关心所得到的科技成果是否对社会有实际用途以及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他们也很少为自己的科技成果寻找转化的出路做出努力。
科技工作者缺少得到科技成果就是为了让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由于科技工作者缺少这种意识,导致他们在选择科研项目时缺乏对市场因素的考虑,造成科技成果实用性差,转化率低。
(二)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缺乏引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虽然国家已经在税收政策上对企业引用科技成果给予一定的鼓励,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发展主流依然是通过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来获得产出的增加,而不是通过引用科技成果来得到发展。
企业没有引用科技成果的动力,对科技的需求疲软。
(三)在科技工作者和企业都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意识的情况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信息的不对称性。
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之间交流过少,双方都不清楚对方的信息。
科技工作者不清楚市场急需的技术,企业不知道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技术。
这可能导致科技工作者花费了大量资源得到的成果没有用途,造成极大资源浪费,而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没有人去研究,或者企业选择的对象有限,供需严重不平衡,这都不利于成果转化。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解决类似问题的中介机构,但总的来说数量较少,质量也较差。
注重人文需求,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注重人文需求,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125b03cd5fbfc77da269b1c5.png)
束机制才能促进高校教师 自觉创造科技成果及促进科技成
果转 化的需要 ,由此 产生 动机 并达 到 良好 的效果 。贯穿 科 技成 果转化全程 的有 下述五种需要 : 2II 生理需要 。即支持 和延续生 命所必 须 的最 基本 的需 ..
20 0 6年第 3期
S
ce c n 'c n lg n g me tR sa c in e a d I h ooy Ma a e n ee rh e
, 科技管理研 究
2 0 o3 0 6N
.
’
文章编 号 :10 7 9 (06)O 0 0 O 00— 6 5 20伏
( 庆大 学电气工程 学院 ,重庆 4 0 4 ) 重 0 0 4
摘要 :本 文通过对 多年来 高校科研 成果推广 转化 工作 实践的 总结 ,分析 了人文 因素在 高校科 技 成果转化 中的 影
响 , 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应当明确人文需书.创造满足需要的环境,提高科研人 员成果转化技能。促进 提 科技成果转化。本文将对制定科技政策,促进科技工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文和获奖为目的,而忽略和降低了其实际转化价值,个别 科研成果一旦论文发表和鉴定,则往往被长期搁置一旁。
12 对科技成果推 广的影响 .
要, 包括衣、食 、住 、行等方面。这些需 要若不 能满足,
就难 以维持最基本 的生存 。
我 国高校每年都 会产 生大 量 的科 技成 果 ,科 技 成果 的
产业转化机制主渠道是学校科研主管部门。而学校科研主
收稿 日期 :20 0 0 5— 3—2 j
2I2 安 全 需 要。包 括 人 身 安全 、避 免 自身 受 到 自然 界 ..
影响专利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影响专利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216f384b73f242336c5f69.png)
新校园XinXiaoYuan当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有15%,专利转化率只有25%。
专利推广率在10%~15%上下浮动。
另据研究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20%。
而美国和日本已达到70%~80%,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这些国家。
一、影响和制约专利成果转化的因素1.技术复杂性带来的创新和成果转化难题当今社会,具有一定原创性的技术发明往往是复杂技术系统的进化或创立。
这种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社会网络性、动态反馈性等特点。
因此,国际上的技术发明一般集中到大型实验室、大公司、高校等专业性和实力强的机构进行。
个人发明或改进只能是其中的某一片断或是某一工序,其发明创新必须融入复杂的技术系统中,个人的成果才能随着技术系统的应用而转化生产力。
也就是说,个人一般应服务于大的发明机构。
从课题的构思起就必须考虑技术的复杂性才能对成果的转化有利。
而当今我国的科技体制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远没有达到以上要求。
同时,在立项和思维阶段,我国科技工作者考虑的不是让自己的科技成果融入到复杂性的科技体制中,而是想方设法地脱离这种复杂性,以便自己单独转化和创业,这就使得成果的科技含量和应用性大为降低,成果转换的专业化程度也相应地降低,风险大为增加,给技术的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难题。
2.技术进化引起的创新和转化难题从纵向看,技术进化也是极其复杂和反复的。
同时和东西方的社会制度和科技体制有关。
一个先进的成果不一定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因为在当时的印刷条件和规模下,其效益不如雕版印刷。
同理,在人口相对过剩的中世纪日本、中国和朝鲜,随着畜口的下降,一些节约体力的有轮装置(如水车、马车等)也下降。
因为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价格变得低廉,使用人力反倒比较便宜。
因此,采用人工方法反而变得节约而不必负担畜口对粮食的消耗,不必投资建造各种机械装置,结果是在日本导致一个“勤劳革命”。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与对策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d7a04c1bb4cf7ec4afed04a.png)
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形势、问题及对策周玉玲摘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目前江苏形势所迫,也存有巨大潜力;“三缺乏”,即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构成了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越发达、经济越繁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化信息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更成为这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经济对科技技术的依赖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性。
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和技术,而江苏特别是江苏高校“最大的优势是教育优势,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1;科技活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而这却是中国高校其中包括江苏高校普遍存在的劣势。
优势与劣势的巨大反差显示了江苏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潜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对加快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步伐,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1、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迫切需要: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江苏提出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它对促进江苏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总量每年平均增长12.4%,“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达到了12.9%。
数字表明,江苏经济增长是平稳的,发展速度较快。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江苏的发展模式与其它许多地区相同,是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高科技时代,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所以,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发展模式向以人为本转变。
当前,江苏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要将教育优势和人力资源充分组织调动起来。
试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试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777b500aa6c30c2259019e77.png)
信息的联络中心和联接高校 与企业的高速信息通道
产业项 目的顺利完成。允许研发人员个人和学科群体 以
投资基金 ,进行产品中试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等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
。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投 资管理平台 投资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使 高校为校办企 业经 营担负无限责任 致使很多校办产业公司成为高校
,
。
第二,设立资产投资公司
积 极推 广应 用
2 体制因素。一是高校现行的教学科研管理和酬金 . 分配体制分散了教师进行科技转化的精力 目前高校普
遍 实行 的酬 金分 配 制度 规定 了教 师在 教学 上必 须 完成 一
第二,在高校的功能的认识上,要适应世界高等教
育和 科技 发展 的趋势 ,深化 对高 校社会 服务 功能 的认识 ,
人员在教学和科研之间两头忙,无法集中精力从事科学
研究 。
二是高校现行的学历优先的分配体制和以论文数量
为标 准 的职称 评 审机 制挤 占了教 师 进行 科研 研发 和成 果
转化的时间。 使大批学科研一线上的教师放下本职工作, 竭力考读硕士.博士学位,造成了高校科研研发人员的
缺 失
,
能
够利用计算机 多媒体 技术和现代网络通讯 技术
对高校 的科技成果和企业的科技需求进行全面收集和科学管理
, ,
-- = ̄打破时间和地域 的限制 在 网上快速进行科技信息 j 交流 科技成果交易 企业运 营难题诊断 以及人才培训,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f258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b.png)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然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具体内容包括: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及实施路径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框架包括:绪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对策研究、对策实施路径与建议和结论与展望等。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1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理论研究本节主要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影响因素的分类和测量方法等。
2.2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实践案例分析本节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国内外各类组织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不同背景下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2.3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发展趋势分析本节主要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第三章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分析3.1 我国科技创新现状与特点本节主要对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我国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720b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b.png)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1. 引言1.1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或服务,从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的过程。
在实际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来自社会、制度、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创新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揭示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社会认知方面,一些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并不充分认识,缺乏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困难。
创新环境不足也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也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阻碍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
市场需求不明确也困扰着科技成果的转化。
如果科技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即使技术再先进也难以引起市场的关注和接受。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也导致了问题的积累。
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使得科技成果无法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普及教育,提升社会认知水平;建立完善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科技转化环境;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科技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正文2.1 社会认知不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社会认知不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科技领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大众对科技成果的认知水平不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入理解和研究。
这种认知不足阻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导致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
社会认知不足导致了科技成果的价值无法被充分认可。
许多人对科技成果只是停留在表面层面的了解,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关于对影响企业 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和个人因素分析
![关于对影响企业 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和个人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8d8502f78a6529647d5385.png)
念、 行为 以及 国际 交流与 合作 , 但难 点 问题 主要 体现 没有 这方 面 的经 费 ,企业 也不愿 意承 担这 方面 的经 在 人才 、 科学技 术 、 资金 、 市场 、 政策 以及这 些关 键要 费 , 中试经 费 的短缺 自然成 为影 响成 果转化 的瓶 颈 。 素 的组 合 效应 和整 合 机理 方 面 。本 文着 重 就 资金 、 关 于 中试经 费 的 比例 , 国内较 为流行 的看 法是研 究
发经 费 的 9倍 1 0倍之 多 !正 由于 R D以后 阶段 的 给 予 了技术 创新主 体相 对 的垄 断权 , 同时对 于技 术 &
k h f m. V n j . c g . x mo o 0 c
7 5
■豳豳 0
G p S
创 新成 果 的合 法转 移给 予 有 效保 护 , 这会 更 好地 维 护 市场秩 序 , 高创 新主体 的积极 性 。 提
( ) 三 高层 领导 的 支持
术创 新 的 一 系列 优 惠 政策 和 措施 ,譬 如 “ 收减 员工 素质 的提 高 ,一方面 有利 于创新 技术在 组织 内 税 经济 合作 与 发展 组织 有 1 成 员 国实 行 技术 创新 6个 税收 资助 的政 策 , 成 了激励 科 研 与技 术创 新 的机 形
可 以看 出 , 在一 定经 费的支 持下 , 一个 好 的研 究 实验 新主体 的技 术利 益和经 济利 益 。如果 没有统 一规 范 室 , 年 可 以生 产许 多科 学技术 革新 成果 , 每 如果 要把 的法律 、 法规约束这种无序现象 , 定会造成市场混乱
这些成果都变成创新, 后面所需要的经费是研究开 和 企业丧 失进 行技 术创 新 的积极 性 。知识产 权保 护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cef9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7.png)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科技成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该资源变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必要手段。
然而,在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偏低。
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让其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呢?本文将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与路径,以期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主要是指商品化、专营、技术转移等不同的策略。
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可以采用商品化的方式将其进行推广和营销;而专营的方式则可以使成果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转移是一种通过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发掘、选择、转移科技成果的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一)研发与转化联动模式研发与转化联动模式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比较好的模式,主要是通过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两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由实验室转化到市场。
举个例子,某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可以进行产品开发,营销部门参与产品开发,为销售市场提供足够的市场信息,以及销售策略支持,这将更有利于产品的营销。
(二)技术转移模式技术转移是一种快速把科技成果转化到社会营销过程以及营利的主要路径。
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应该只通过实验室开发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技术转移的方式进行。
技术转移机构可以协助进行技术转移,识别在技术营销方面的机会,担任科技成果的营销权等,从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
(三)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高校和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合作,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营销和产品的发展。
二、路径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主要是利用专业机构和中介组织支持、政策支持、资本支持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一)利用专业机构和中介组织支持设置专门机构或中介组织,可以将科技成果整合、加工之后以更好的方式进行营销,从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cd53575a8102d277a22f0a.png)
案 例 AN LI摘要: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应用等总体情况不是十分乐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只在15%左右,而专利转化率大约在20%左右。
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应用的影响因素,对增强知识产权应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核心目的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应用;影响因素在2015年有关中央经济的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认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现大众创业、创新的局面,并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改造传统动能,加快新动能的成长。
创新驱动的本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其核心是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应用的因素,希望对有关的单位起到一定帮助。
一、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应用的影响因素(一)转化运用体系亟待完善对于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而言,我国缺少一套完善的转化运用体系,导致在科技成果评估过程中,大部分单位过于注重纵向课题,忽略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将重心放在课题争取上,致使科研、开发、应用与市场间的关系严重脱离。
(二)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其有关法律具有一定的原则性或上位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操作性较弱,实施细则也不是特别明确。
针对这种现象,知识产权法与科技法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其中概念、处置权等不尽相同,导致职务成果的报酬比例也不相同。
(三)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我国在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时,缺少相应的制度,企业没有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中。
对于产权归属确定、矛盾解决、资产评估等工作没有约束制度。
此外,一旦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就会出现能力较低、保护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企业资产流失,弱化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创新[1]。
二、增强知识产权应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通过分析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要实现转化运用政策的系统设计,转变专项资金支持形式,利用贷款贴息、种子资金以及引导资金等方式实现支持。
人才流动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才流动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f20b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0.png)
人才流动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流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高科技产业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不同国家之间的人才流动,不仅可以促进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人才流动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1. 提高人才素质人才流动可以使高科技产业的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智力资源更加充足。
不仅如此,人才流动还可以提高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在不同的学术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可以获得不同的技能和经验。
一方面,这可以增加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完善行业的相关技术。
因此,人才流动对于推动高科技产业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流动可以促进国内外高科技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学术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通过通力合作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整合在一起,可以交流经验和技术,创新研发成果,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因此,通过人才流动,高科技人才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分享技术成果,进而推动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 加强国际竞争力高科技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各国都在争夺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
人才流动可以促进各国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学术合作和技术交流,使各国之间的技术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因此,人才流动对于提高各国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人才流动所面临的挑战1. 安全威胁随着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强,如何科学管理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由于一些个人或组织可能会窃取外国技术,制造安全威胁,使得在人才流动方面的控制相当困难。
各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合理规范人才流动,实现人才流动管理的科学化。
2. 职业发展不平衡在人才流动过程中,职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在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之后,人才需要适应新的文化和工作方式,而晋升机会有限,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个人在农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个人在农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2f2cb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9.png)
个人在农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工作在推动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个人在从事农业科技工作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与行业特点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成果,也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有必要对个人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
二、个人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缺乏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工作需要广泛的资金支持,包括科研经费、设备购置费、人员培训费等。
然而,目前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科研活动无法顺利进行,新技术无法得到及时推广,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的效果和实际应用。
2. 人才短缺农业科技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短缺是农业科技工作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农业科技领域,需要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但现实中很多科技工作者研究经验不足,学术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农业科技工作的需求。
3. 技术落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农业科技工作本质上是应用科学,需要及时掌握和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但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存在困难和阻碍,导致农业科技工作无法实现与时俱进。
4. 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和评台相对较少,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现代农业科技已成为国际合作的热点领域,国际科技交流对于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提高科研水平和推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受限于多种因素,农业科技工作者与国际科技界的交流合作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5. 缺乏与农民的交流和需求了解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开展科研、技术推广等工作时,缺乏与基层农民的直接交流和需求了解。
这导致了科技工作者研发的新技术无法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缺乏与农民的深度互动,致使农业科技工作的成果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汇总分析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汇总分析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efca0d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b.png)
汇总分析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如何将这些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众多因素,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将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能够满足人们实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品或服务。
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科技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关键。
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但往往缺乏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渠道和能力;企业则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生产经营经验,但在科技创新方面可能相对薄弱。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企业则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场地和市场推广等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可以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促进各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科技中介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科技中介机构可以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对接、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转化效率。
技术转移中心可以组织技术转移活动,促进技术的流通和应用。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则可以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专利申请、保护和运营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资金支持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费用、中试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助理研究员,山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030001太原收稿日期:1999-10-21 文章编号:1005-6033(1999)06-0010-02个人因素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影响赵维平3摘 要 影响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投资者素质低下,对科技成果的误解与不信任等个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推广转化 个人因素中图分类号 G 311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问世,但是,在每年取得的近3万项科技成果中,只有两成左右的成果得到转化并批量生产出产品,而形成产业规模的大约只有5%,其余都被积压起来,成为库存。
造成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少、速度慢、应用规模小的主要原因,除了科技与经济相互脱节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以及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中间试验和成果应用、推广经费缺乏外,个人因素例如劳动者素质不高和人们对成果的认识不足甚至误解和不信任,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1 误解和偏见对科技成果推广的影响有的成果在技术上很先进,经济效益也很显著,但由于人们对它的误解和偏见而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
我国现有近800万家工业企业,每年使用传统的乙炔氧技术切割的钢材大约有2000万t ,从事这种切割的技术人员约为165万人。
产生乙炔气的原料是电石,每生产1t 电石要耗电4000k W h ~6000k W h 。
我国每年用于热切割的电石达40万t 以上,耗电16亿k W h ~24亿k W h 。
乙炔气除具有易爆性外,还严重污染环境,电石渣中产生的硫化氢、磷化氢气体及其它燃烧产物都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我国环保部门已经限制电石的生产,不再批准新建此类工厂。
对于这一高耗能、高污染的切割技术,西方国家已投入巨资研究了许多替代方法,但因种种不足,还没能完全取代乙炔的霸主地位,目前发达国家使用乙炔氧完成的切割量仅为全部工作量的30%。
由北京公略中工汽油割焊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的汽油割焊技术使我国在切割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以该技术取代乙炔氧切割钢材,无需钢瓶,在低压下工作,不仅安全、无回火、无污染、切割效率高、切割质量好,而且节能80%,每替代一瓶乙炔气就可节省100多元。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待一些前来咨询、寻求技术项目的企业人员,有的甚至就是前来咨询乙炔替代技术的。
但当我们把汽油割焊技术这样一项优秀技术成果推荐给他们时,他们总是先想到汽油会爆炸,对该技术的防爆性能表示怀疑,继而认为该技术不可靠,拒绝接受。
其实该技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突破了理论误区,成功地解决了安全问题。
目前该技术已在很多省市推广,先后创办了100多个分厂,而山西省却迟迟不见引进该技术。
尽管我们曾多次向前来咨询的人员推荐这一技术,但往往不等我们进一步介绍就被拒绝了,这显然与他们对该技术的误解和偏见有很大关系。
2 对国内技术信任不够产生的影响有的人只相信国外技术,而对国内技术往往持怀疑态度,这也影响了一些成果的推广应用。
飞艇是近年来重新发展起来的航空飞行器,与其它飞行器相比,具有造价低、运输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合于交通不便地区的客、货运输,有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第三世界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
山西省的一位退休高级工程师及他的几位同事,在十多年前就研制出了小型的遥控飞艇,经过不断完善,飞艇的性能已很先进。
但这位老先生并不满足,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搞大型的实用载人飞艇,并且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据他讲,已经完成了95%的工作量,离正式生产只有一步之遥,但由于所需的100多万元经费没法落实,该计划被搁置下来。
老先生曾在全国许多单位游说,尽管这些单位对此都很感兴趣,但又都心存疑虑,不肯投资。
就在此期间,某单位不惜花费1000多万元从国外买进一艘飞艇,但性能比老先生的要差得多。
这笔资金如果投给老生先,不仅可以为国内扶植起一个新的工业行业,而且可以造出同样规格,但性能更为先进的飞艇近10艘!3 个人素质不高产生的影响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有来访者讲他手中有多少多少万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9年 第6期元,让给他选一个能挣钱的项目,要求的条件一般都是得保证能赚钱,还得负责为他建厂并生产出成品,甚至还得替他销售。
而他则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又不肯承担任何风险,只等着数钱。
很显然,像这种素质的人掌握了工厂的命运,是什么新技术也很难推广成功的。
总之,个人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显示度和示范性,引导人们加深认识和理解,消除误解和疑虑,树立起对国内技术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教育的投入。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素质,才能为科技成果的推广建立起良好的环境。
否则像“水变油”这样的伪科学和“法轮功”这样的歪理邪说就会盛行,而真正的科技成果却难以推广和转化。
The I nf luence of I nd iv idua l Factors on Popular iza tion andTran sforma tion of Sc i-tech Arch ievem en tsZhao W e ip i ngABSTRACT T he facto rs affecting the popu larizati on and tran sfo r m ati on of sci-tech arch ievem en ts ex ist in m any asp ects,am ong w h ich the individual ones such as low quality of the investo rs,m isunderstanding and no-confidence fo r the sci-tech arch ievem en ts,etc.are no t to be igno red.KEY WOR D S sci-tech arch ievem en t pop u larizati on&tran sfo r m ati on individual facto r(上接第3页)6 对风险投资的认识(1)探索风险投资,一定要重注实践,不能简单照搬。
风险投资机制在我国的形成,依赖于我国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在没有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前,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风险投资机制。
也就是说,在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如同市场经济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风险投资的探索,只能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寻找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
(2)充分认识和把握投资机构“官办”的利和弊。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了政府支持的积极作用。
同时我们也十分注意了风险投资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以获取政府更大的支持。
应尽可能地把风险投资同发展地方经济有机结合,同科技体制改革,成果转化,院校、院所走向市场,大中型企业解困等结合起来,这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
“官办”的最大负面作用,是不可回避的“行政干预”。
这是企业按市场机制经营的障碍。
要研究政府淡出、政企分开和企业转制的有效办法。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以及民间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比例的不断增大,这个问题最终会解决的。
实践证明,当真正作到权力下放、责权明确时,企业就会得到发展;反之,企业就会受到影响。
(3)建议抓紧立法,包括建立行政法规,以利于积极探索与稳妥发展。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是一个新课题。
因此,有必要尽快制定符合科技风险投资运作规律的“游戏规则”,避免出现一哄而起和无章可循的局面。
因此,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一个带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规。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风险基金设立的条件、审批程序和业务范围;促进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良性运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退出渠道的设立;科技风险投资享受的优惠政策、风险防范和监管等。
这样,才能有利于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稳妥发展。
Establ ishm en t and D evelopm en t of Ven ture Cap ita l M echan is mL iu Chongx i ngABSTRACT System atically expounding the featu res of sci-tech ven tu re cap ital,the relati on w ith cap ital m arket,the sou rce of ven tu re cap ital,the m anagem en t of investm en t and o ther con ten ts,and dealing w ith p ractical experiences,pu tting fo r w ard som e op in i on s and suggesti on s on the p rob lem s occu ring in the cou rse of fo r m ati on and developm en t of ven tu re cap ital m echan is m.KEY WOR D S sci-tech ven tu re cap ital risk funds m anagem en t of investm en t h igh-tech indu stry11赵维平 个人因素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影响 科技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