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识图用图

合集下载

外建史识图题

外建史识图题

第一章古埃及建筑阿玛尔纳宫殿玛斯塔巴昭赛尔金字塔达苏尔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曼都赫特普三世陵墓哈特什帕苏女王墓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埃得府神庙牌楼门阿布辛贝勒石窟墓第二章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建筑萨艮王宫大门立面帕赛玻里斯宫平面萨艮王宫乌尔的山岳台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通天塔大流士石窟墓铁西奉宫第三章古希腊建筑克诺索斯宫平面泰伦卫城平面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以佛所的阿丹密斯庙雅典卫城山门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帕迦玛宙斯祭坛阿索斯中心广场雅典奖杯亭泰伦卫城的狮子门第四章古罗马建筑马克辛提乌斯的巴西利卡凯撒广场戴克利提乌姆离宫平面卡拉卡拉浴场图拉真广场奥古斯都广场罗曼努姆广场提度斯凯旋门塞维鲁斯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尼姆神庙罗马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庞贝住宅(潘萨府邸、银婚府邸)万神庙内部大角斗场第五章拜占庭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圣马可教堂格拉查尼茨教堂(南斯拉夫)斯巴斯-涅列基扎教堂(俄罗斯)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第六章西欧中世纪建筑法国:圣德尼教堂亚眠主教堂韩斯主教堂夏特尔教堂巴黎圣母院特斯拉斯堡主教堂英国:林肯主教堂索尔兹伯雷主教堂德国:乌尔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意大利:米兰主教堂比萨主教堂建筑群佛罗伦萨主教堂西面及塔威尼斯总督府威尼斯黄金府邸西班牙:哥多瓦大清真寺吉拉尔达塔阿尔罕布拉宫平面阿尔罕布拉宫柘榴院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阿尔罕布拉宫第七章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育婴院巴齐礼拜堂美第奇府邸坦比哀多法尔尼斯府邸法尔尼斯府邸平面美第奇府邸平面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圆厅别墅道利亚府邸麦西米府邸尤利亚三世别墅奥林匹克剧场圣彼得大教堂威尼斯:文特拉米尼府邸圣马可图书馆帕得瓦市政厅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圣马可广场。

5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的基本知识

5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的基本知识

2)尺寸线
(1)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图样本 身的任何图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 (2)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写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及 远整齐排列,较小尺寸应离轮廓线较近,较大尺寸应离轮 廓线较远。 (3)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10mm。 (4)根据个人习惯,尺寸线允许略微超出尺寸界线。
说明 轮廓线、 中心线不 能用作尺 寸线
正确
错误
不能用尺 寸界线作 尺寸线
说明
应将大尺寸标注在 外侧,小尺寸标在 内侧
正确
错误
尺寸线为水平线, 尺寸数字应在尺寸 线上方中部,尺寸 线为竖线,尺寸数 字应在尺寸线左侧
5.2
制图工具、仪器与用品
绘制工程图应掌握绘图工具和仪 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因为它是提高绘 图质量,加快绘图速度的前提。
5.绘图墨水笔
针管绘图笔如图所示,头部装有带通针的针管,类似自 来水笔,能吸存炭素墨水,使用较方便。针管笔分不同粗细型 号(0.1——1.2),可画出不同粗细的图线,通常用的笔尖有 粗(0.9㎜)、中(0.6㎜)、细(0.3㎜)三种规格,用来画 粗、中、细三种线型。
图 针管绘图笔
三、制图用品
常用的制图用品有:铅笔、小刀、橡皮、绘图墨水、 胶带纸、毛刷、建筑模板、擦线板等。
(b)
(c)
坡度的标注方法
坐标标注曲线尺寸
网络法标注曲线尺寸
桁架式结构单线图或管道单线图,尺寸数 字应注在图线一侧。不需画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a)
(b)
单线图尺寸标注方法
等长尺寸简化标注方法
相同要素的尺寸标注方法
对称构件尺寸标注方法
相似构配件尺寸标注方法
构件编号
相似构配件尺寸表格式标注方法

识图用图教案

识图用图教案

识图用图教案教案标题:识图用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图像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识别和解读不同类型的图像。

3. 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图像进行信息获取和表达。

教学重点:1. 图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不同类型图像的识别和解读。

3. 图像的运用技巧和策略。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不同类型的图像素材,如照片、插图、图表等。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介绍图像的概念和作用,以激发学生对图像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与他们讨论图像对于传达信息的重要性。

探究(15分钟):1. 分类图像:将不同类型的图像展示给学生,如照片、插图、图表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类这些图像。

引导学生思考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2. 解读图像:选择一张具有一定难度的图像,如一张复杂的图表或地图,让学生尝试解读其中的信息。

指导学生观察图像的标题、图例、标签等,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拓展(20分钟):1. 图像运用技巧:讲解并演示一些常用的图像运用技巧,如图表的制作和解读、图像的修饰和标注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尝试运用这些技巧。

2. 图像表达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图像素材,让学生自由选择并运用图像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或故事。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表达,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图像的重要性和运用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图像,提高信息获取和表达的能力。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像识别和解读技巧。

可以包括解读图表、分析图片等任务。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拍摄照片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图像的理解和运用。

2. 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或演讲中运用图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图像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互相评价。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1)

1-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1)

※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尽可能配置在主视图上,只是 表示后视投射方向的箭头才配置在其它视图上。
四、
剖 视 图
问题:当机件的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上将 出现许多虚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
解决办法?采用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概念
⒈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 剖切面将机件 剖开,移去剖 切面和观察者 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投射, 并在剖面区域 内画上剖面符 号。
R10 R10 ×
⑶ 标注球面半径时,应在符号“R”前加注 符号“S”。
第三章: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
一、形位公差定义: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 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 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 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 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形 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两类; 二、形状公差:通俗点就是,和形状有关的要素, 形状公差项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 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等6项。
7、实例说明
8、尺寸公差
1、定义: 尺寸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 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公差愈小, 则尺寸精度愈高。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 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
交线
平面
三、基本视图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 射所得的视图。 ⒈ 形成
V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
1. 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
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 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
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这类房屋的横向刚度 较差,应加强楼、屋盖与纵墙的连接,这种体系不宜用于多层建筑物。 2. 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
1.

纵横墙承重方案: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臵 称纵墙(混合)承重方案。
于60mm,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a)全顺式 (b)丁顺相间式 (c)一顺一丁式 (d)两平一侧式
粘土砖的使用趋势 缺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模数不符、自重大热工性能 差、施工效率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06年起安徽全省禁 止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孔洞率不低于15%、孔径小数 量多烧结粘土砖;竖孔用于承重。 (以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 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 于承重部位的砖。)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a)抹面;(b)贴面;(c) 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散水:散水一般设臵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 外侧;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5章制图基本知识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5章制图基本知识
16
编辑课件
表5-3 线 型(续)
17
编辑课件
表5-3 线 型(续)
18
编辑课件
表5-3 线 型(续)
19
编辑课件
表5-3 线 型(续)
20
编辑课件
线的不连续的独立部分,如点、长度不同的画和间隔称为 线素。 表5-3线型中的不连续的点、间隔、画等线素的长度按表5-4 的要求绘制。
21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与上次重合 本次描画 留下次描画
42
6 绘图铅笔
编辑课件
绘图铅笔用标号表示铅芯的软硬程度。 标号中H表示硬,B表示软。 H或B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越硬或越软。 绘图时常用H或2H的铅笔打底稿,用HB的铅
笔写字和徒手画图;用B或2B铅笔加深描粗 图线。 削铅笔时,应保留有标号一端,以便识别。 如图5-14所示,铅笔可削成锥状,用于画底 稿、加深细线及写字;也可削成扁平的四棱 状,用于加深粗线。
45
编辑课件
图5-15用分规等分线段
46
2 圆规
圆规是用来画圆或 圆弧的仪器。附件 有钢针插脚、铅芯 插脚、鸭嘴插脚和 延伸插脚等。
画圆时,圆规的钢 针应使用有肩台一 端,针尖插入图板 后,肩台与铅芯或 鸭嘴笔尖平齐(图 5-16)。画时圆规 应略向画线前进方 向倾斜,画线速度 必须均匀。
编辑课件
43
编辑课件
(a)锥状铅笔头
(b)四棱状铅笔头
44
编辑课件
5.2.2 绘图仪器
1 分规 分规是用来量取尺寸和等分线段的仪器。 分规两脚合拢时针尖应合于一点。 用分规将已知线段等分成n等分时,可采用试分
法。如图5-15所示,要将AB线段五等分,先用 目测估计,使分规两针尖间距离大约为1/5 AB, 然后从A 点开始在AB上试分。试分时两针尖交 替画圆弧在线段上取试分点。如果最后针尖不 落在B上,可用超过或剩余长度的1/5调整分规 两针尖距离后,再从A点开始试分,直到能完全 等分为止。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课件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课件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3.画投影图 画投影图的一般步骤为: 1)先进行图面布置;
2)画底稿线,分别画出各基本形体的三面投影,然 后进行检查、修线、加粗线条。
例5-1 画出图5-5a中叠加型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图5-5 叠加型组合体
作图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图5-5a所示的组合体由一个水平放置 的长方体(即形体1)与右上方直立的一长方体(即形 体2)右面平齐,两形体中间平放一个三棱柱(即形体 3)共同组合而成。
1.形体分析法 形体分析法是绘图、识图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是 以基本形体的投影特点为基础,把一个复杂的形体分解 成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清它们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 将几个投影图联系起来,综合想象出形体的完整形状。 例5-4 识读图5-8所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分析与识读:从 图5-8中可知,该组合 体是由4个基本形体所 组成的。如图5-9所示, 先把各个形体的投影 图拿出来,想象出来 各个形体的形状。再 把几个投影图联系起 来,根据它们的相对 位置和组合方式,最 终想象出该组合体的 直观图,如图5-10所 示。
图5-6 切割型组合体
图5-6 切割型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例5-3 画出图5-7a综合型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
图5-7 综合型组合体
作图步骤如下:
形体分析:图5-7a所示的组合体可以看成是一个 四棱柱(即形体1),在它的上面叠加一个四棱柱(即 形体2)和一个三棱柱(即形体3),而形体1中又挖去 了一个圆柱(即形体4)。
选择投影方向:选择正对着直立的长度方向为投 影方向,如图5-5a箭头所示。
画投影图:图面布置之后,画底稿线,先画形体1 的三面投影,再画直立的形体2的三面投影,最后画形 体3的三面投影。然后检查、修改、擦去多余的线条, 按规定加粗各类图线,如图5-5b所示。

桥梁构造识图

桥梁构造识图

第五章桥梁构造与识图5.1 简支板桥与简支梁桥的构造板桥•建筑高度小;简单、制作、施工方便可工厂生产;装配式构件重量小;但跨径受到限制,一般钢筋混凝土不超过1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桥不超过35米;•按静力计算模式:简支板桥,悬臂板桥,连续板桥;一、简支板桥•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前者跨径4~~8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板桥跨径可达16米(一)整体式板桥•适用范围——常用在4~8米跨径、不规则桥梁•截面形式——实心板、矮肋板、空心板•施工方法——整体现浇整体式简支板桥双向受力配筋(二)装配式板桥•适用范围装配式板桥梁高与跨径比值0.4 ∼ 0.858 ∼ 20空 心实 心预应力混凝土0.4 ∼ 0.86 ∼ 13空 心0.16 ∼ 0.36< 8实 心钢筋混凝土h (m )l (m )截 面 型 式结 构 类 型•截面形式实心板空心板——单孔、双孔•横向连接企口铰——圆形、棱形、漏斗形钢板连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截面形式装配式板的断面尺寸-详图装配式板的横向联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板板桥—配筋示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实心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配筋示意装配式板的构造及配筋图装配式板的配筋图-纵面装配式板的配筋图-剖面装配式板的配筋图-底、边板,端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外观效果图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桥—配筋效透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桥—配筋纵向效果图-1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配筋纵向效果图-2•施工方法先张法——长线预制后张法——扁锚•配筋特点主要配置纵向抗弯钢筋抗剪不控制,一般只设箍筋钢筋砼梁设可设弯起钢筋预应力筋在底板直线布置梁端顶板设抗拉钢筋二、简支梁桥一、构造类型•截面形式•T形、I形、槽形、箱形•块件划分•纵向竖缝•纵向水平缝•横向竖缝•纵横向同时分缝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1、构造布置•常用跨径——8.0∼20m•主梁布置•梁距通常在1.5~2.2米之间•横梁布置•端横梁•中横梁布置在跨中及4分点2、主要尺寸•主梁——高1/11∼1/16L,宽15∼18cm3/4h h,端横梁与主梁同•横梁——中横梁3/4高,宽12∼16cm,可挖空1/12h h,一般为变厚度•翼板——1/123、钢筋构造•主钢筋•斜筋•箍筋•翼板横向钢筋•横梁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支座下局部加强钢筋4、横向连接•钢板连接•现浇接缝•企口铰•扣环式接头横隔板接头构造三、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1、构造布置•常用跨径——20∼50m•主梁布置•梁距通常在1.5~2.2米之间•大跨度尽量增大梁距2、主要尺寸•主梁——高1/15∼1/25L,宽15∼18cm3/4h h,端横梁与主梁同•横梁——中横梁3/4高,宽12∼16cm,可挖空1/12h h,一般为变厚度•翼板——1/12•下马蹄——占截面总面积的10∼20%•(1)马蹄总宽度约为肋宽的2∼4倍,并注意马蹄部分(特别是斜坡区),管道保护层不宜小于60mm。

第五章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课件(共17张PPT)《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五章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课件(共17张PPT)《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

5.3 简化画法
5.3.1 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
对称符号用两平行细实线绘制,平行线的长度宜为6~ 10mm,两平行线的间距宜为2~3mm,平行线在对称线两 侧的长度应相等,两端的对称符号到图形距离也应相等。
对称图形也可稍超出对称线,用波浪线或折断线断 开,此时不需画对称符号。
5.3.2 相同构造要素的简化画法
5.2.1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
(2)剖切符号不同。断面图的剖 切符号只画剖切位置线与编号,投 射方向是用断面编号的位置表示。
5.2.1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
(3)剖面图可用两个及两个以上 的剖切平面截切,断面图一般只用 一个平面进行截切。
5.2.2 断面图的种类
断面图根据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
5.3.3 较长构件的断开省略画法
当形体较长,并且沿长度方向的形状相同 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可采用断开省略的 方法绘制。断开处应以折断线表示。
注意,标注尺寸时,应按全长注写。
THANKS
汇报人姓名
3.中断断面图 绘制细长杆件时,常将视图断开,把断面图画在断开处, 称为中断断面图。 中断断面图也不需任何标注。
角钢的中断断面图
5.3 简化画法
5.3.1 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
具有对称性的构配件,可以以对称中心为界,只画出视图 的一半,并画出对称符号。
如果图形不仅左右对称,而且上下也对称,还可进一步 简化,只画出四分之一视图。
楼面的重合断面图
在比例较小,不易画出钢筋混 凝土材料图例符号时,可予以涂 黑表示。
下如图为墙面装饰做法重合断面图。用于表达墙面凸起或 凹进的花纹,该断面图不画成封闭线框。对于在断面图中 可以不具体标注材料图例的,只需沿断面轮廓线边缘画45° 等距细实线。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5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第5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5.5 第三角视图
第一角基本投影面展开方向,以观察 者而言,为由近而远之方向翻转展开。 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俯视图 (上视图)放下面,依此类推;前后判 断:远离主视是前方。
5.5 第三角视图
第三角基本投影面展开方向,以观察 者而言,为由远而近之方向翻转展开。 左视图放左边,右视图放右边,俯视 图(上视图)放上面,依此类推;前后判 断:远离主视是后方。
5.3 断面图
➢1. 断面图标注
断面图中剖切符号用剖切位置线表示,剖切位置 线用粗实线绘制,长度约6 mm~10mm,剖切符号 编号与剖面图相同。
5.3 断面图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为:
(1)在画法上,断面图只画出物体被剖开后截 面的投影,而剖面图除了要画出截面的投影, 还要画出剖切面后物体可见部分的投影。
5.2 剖面图
5.2.1 剖面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面(平面或曲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 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投影称为剖面图。
5.2 剖面图
如右图(a)所示是杯形基础,基础内孔投影出现 了虚线,使形体表达不很清楚。
假想用一个与基础前后对称面重合的平面P将 基础剖开如图(b)(c)所示,移去观察者与平面之 间的部分,而将其余部分向V面投射,如图(d) 所示,得到的投影图称为剖面图,剖开基础的 平面P称为剖切面。
第五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五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建筑物的形体复杂,结构多种多样的,要想完整、清晰地表达工程形体的内外 结构形状,有时仅用三个视图不能满足要求。《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房屋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
5.1 视图的组成
5.1.1 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

识图用图教案

识图用图教案

识图用图教案识图用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类别及其特征。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识别和辨认不同的图形。

3.能够运用图形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点1.图形的类别及其特征。

2.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辨认和识别不同的图形。

三、教学内容1.图形的类别及其特征(1)平面图形的类别:点、线段、直线、射线、角、平行线、相交线、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2)空间图形的类别:立方体、直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锥、圆台、球等。

2.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辨认和识别不同的图形。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几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有什么特征?通过此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图形的类别及其特征。

2.学习平面图形(1)点、线段、直线、射线: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给学生展示并解释。

(2)角:教师出示一张包含不同角的图,让学生辨认并回答:这些角的特征是什么?(3)平行线与相交线:教师出示一张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两条线是平行线?哪两条线是相交线?(4)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师分别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给学生展示并解释。

引导学生辨认这些图形的特征。

(5)三角形:教师出示多张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形是什么?通过此环节,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3.学习空间图形(1)立方体、直方体: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形的特征是什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图形吗?(2)棱柱、棱锥、棱台: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形的特征是什么?(3)圆锥、圆台、球: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形的特征是什么?4.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征?(2)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1.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的运用: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给学生直观感受和了解图形的特征。

16G101-04第五章板识图

16G101-04第五章板识图

向跨内伸出长度按设计标注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h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 支座宽度
板底部受力钢筋网 板上部贯通钢筋网 板支座负筋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
ln
支座宽度
ln
有梁楼盖楼面板LB和屋面板WB钢筋构造
(括号内的锚固长度la用于梁板式转换层的板)
≥5d且至少到梁中线 注: (la)
ll 短跨lnY
≥l'nY/3
≥l'nY/3
支座宽度 lnY的相邻跨
C
≥l'nx/3
≥l'nx/3
≥1.3ll
≥0.3ll ll
≥lnx/3
≥lnx/3
≥l'nY/3
ll
≥l'nY/3
lnx的相邻跨 支座宽度
ll 长跨lnx
A
不等跨板上部贯通纵筋连接构造(二)
(当钢筋足够长时能通则痛)
≥l'nx/3
单(双)向板 配 筋示 意 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构造
图集号 16G101-1-102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页
-70-
受力钢筋
跨内板上部另向受力 距粱边为1/2板筋间距
纵筋、构造或分布筋
构造或分布筋
受力钢筋
≥0.6lab
构造或分布筋
15d
构造或分布筋 ≥12d且至少到梁中线 (laE)
审核 郭仁俊 校对 廖宜香 设计 傅华夏
图集号 16G101-1-100

-68-
≥l'nx/3
lnx的相邻跨 支座宽度
A
≥l'nx/3
≥1.3ll
≥0.3ll ll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五章 剖面图与断面图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件 第五章 剖面图与断面图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图5-17 中断断面的画法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图5-18 断面图画在杆件断开处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5.2.3 剖面图、断面图的尺寸标注 在剖面上标注尺寸的方法与组合体的尺寸 标注相同。但为了使尺寸标注得清晰,应尽量 把有关断面所示的内部结构尺寸和剖面图中的 外形尺寸分开标注。 在半剖面图和局部剖面图中,由于图上的 对称部分省去了虚线,标注某些内部结构尺寸 时,只能画出一边的尺寸界线和尺寸起止符号。 这时尺寸线要稍许超过对称线,尺寸数字按完 整结构的尺寸注写。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1.全剖面图 用一个剖切平面将形体完整地剖切开,得 到的剖面图,叫做全剖面图。全剖面图一般应 用于不对称的建筑形体,或对称但较简单的建 筑构件中。 如图5-5所示,该形体虽然对称,但比较简 单,分别用正平面、侧平面和水平面剖切,得 到1-1剖面图、2-2剖面图和3-3剖面图。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图5-13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5.2.2 断面图的分类 断面图主要用来表示物体某一局部的截断 面形状。根据断面图在视图上的位置不同,分 为移出断面、重合断面和中断断面三种。 1.移出断面图 将形体某一部分剖切后所形成的断面移画 于原投影图旁边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如图 5-14所示。 断面图的轮廓线应用粗实线,轮廓线内也 画相应的图例符号。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图5-7 分层剖切剖面图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图5-8 局部剖面图
第 五 章 剖 面 图 与 断 面 图

汽车识图-16352第五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汽车识图-16352第五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第三节 断
二、断面图的分类及画法 1.移出断面图
面 图
图5-18 按剖视图要求绘制的移出断面图(一)
第三节 断
面 图
图5-19 按剖视图要求
第三节 断
面 图
图5-20 断开的移出
第三节 断
面 图
图5-21 重合断面图
2.重合断面图
第三节 断
面 图
三、断面图的标注 1.移出断面图的标注 (1)一般应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注移出断面图的名称“×—×”,
第五节 识读综合方法表达图样
1.方案分析
图5-30 识读综合方法表达图样
第五节 识读综合方法表达图样
2.形体分析
图5-31 剖切后的轴测图
第五节 识读综合方法表达图样
3.综合想象
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简介
表格
教学提示: 第三角投影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与第一角画法中的完全相同。
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简介
第二节 剖
视 图
(3)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 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不必标注。 三、剖视图的种类
1.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
图5-7 半剖视图
第二节 剖
视 图
图5-8 形状接近于对称机件的半剖视图
3.局部剖视图
第二节 剖
视 图
图5-9 局部剖视图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
一、肋板、轮幅等结构的画法
图5-23 肋板、轮幅的画法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
图5-24 均布肋、孔的画法
二、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
图5-25 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三、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
经差
纬差 4° 2° 1° 40′ 20′ 10′ 5′
2′30″ 1′15″
基础比 例尺 100万 100万 100万 100万 100万
基础 图等 分数
在基础图后 增加的代号
100万 6° 50万 3° 25万 1°30′ 20万 1° 10万 30′ 5万 15′ 2.5万 7′30″ 1万 3′45″ 5000 1′52.5″
i= — = tan d
(α为地面倾角)
等高线的特性
• • • • • •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非交性: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合。 非交性: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合。 密陡稀缓性: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间平距的大小 密陡稀缓性:在同一幅图上,等高线间平距的大小 与地面坡度的大小成反比。 正交性: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正交性: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对称性:高程相等的等高线在山脊线和山谷线量测 对称性:高程相等的等高线在山脊线和山谷线量测 以相同的数目出现。
地形图的应用
一 地形图的定义 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 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 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 按相似的原理, 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
二比例尺 定义: 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与其对应的实地水平 距离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表示方法: 1、数字比例尺 1/M 2、图示比例尺 2、图示比例尺 比例尺的分类和大小
1 4 16 36 144 4 4 64 4
A,B或 1,2 A,B,C,D (1), ~(16) [1],~ [36] 1,2, ~144 A,B,C,D 1,2,3,4 (1),~ (64) a,b,c,d
10万 5万 10万 1万
图号计算实例
• 已知在某地位于东经120 09 15,北纬30 18 10 已知在某地位于东经120 15,北纬30 –则先计算其中1:100万地形图中的编号 则先计算其中1:100万地形图中的编号 –横列(由纬度):(纬度/4)+1= 8: H 横列(由纬度):(纬度/4) 8: –纵行(由经度):(经度/6)+1+30=51 纵行(由经度):(经度/6) H-51
等高距: 高程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常用h 常用h 表示。 同一幅地形图内,只能采用一个等高距。 同一幅地形图内,只能采用一个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距,常用d 表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距,常用d 示。 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 即: d大(等高线稀), i 小(地面坡度小,缓和) d小(等高线密), i 大(地面坡度大,陡峭) h 有: α
即有: 即有: H设
∑H =

×1+ ∑H边 × 2 +∑H拐 × 3 +∑H中 × 4 4n
4)绘制填挖分界线,确定填挖土方的面积。 绘制填挖分界线,确定填挖土方的面积。 5)计算填挖高度 正数为挖,负数为填。 有:h=H地-H设 h正数为挖,负数为填。
6)计算填、挖方量
(1)方法一(用公式:V=S×h) :V=S× 方法一(用公式:V=S 1.根据填挖界线,计算那些4 1.根据填挖界线,计算那些4个顶点均为正的各个方 根据填挖界线 格的挖方量。 格的挖方量。 2.计算那些 个顶点均为负的各个方格的填方量。 2.计算那些4个顶点均为负的各个方格的填方量。 计算那些4 3.分别计算填挖界线上 3.分别计算填挖界线上4个顶点有正有负的方格的挖 分别计算填挖界线上4 方量和填方量。 方量和填方量。 4.将挖方和填方分别相加,得总挖方和总填方。 4.将挖方和填方分别相加,得总挖方和总填方。 将挖方和填方分别相加
四地形图的应用
确定图上单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 确定图上直线距离 确定图上直线距离 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确定图上直线的坡度 确定图上直线的坡度
i= HB − HA = XX % = XX 000 DAB
00
绘制指定方向的纵断面图
1 建立坐标系:横轴为给定方向,纵轴为高程 建立坐标系:横轴为给定方向, 2 量取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标在横坐标轴上; 量取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 3 各点的高程按比例标在纵坐标轴上。 纵坐标高程比例一般比水平比例大5 10倍。 纵坐标高程比例一般比水平比例大5∼10倍。 4 山顶 山谷应内插点 5 用圆滑曲线绘出断面图
测量上把地表形态分为地物和地貌两大类。 测量上把地表形态分为地物和地貌两大类。 地物 是指地面上由于自然营造力和人工营造力产生的 固定性的物体。 地貌 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的自然曲面形态。 地物与地貌统称为地形。 。
地物符号
• • • • 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注记符号
地貌符号
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首曲线 计曲线 间曲线 助曲线 基本等高线 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加粗等高线 采用1/2等高距,用长虚线表示 采用1/4等高距,用短虚线表示
图幅大小 (cm2)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km2) 4 1 0.25 0.0625
图幅包 含关系 1 4 16 64
每km2的 图幅数量 0.25 1 4 16
图廓坐标值 1km的整倍数 1km的整倍数 0.5km的整倍数 0.05km的整倍数
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的图式是编制、测绘与出版 国家基本 比例尺地形图的依据。 它是以国家或测绘行业标准的形式颁布的。 它是以国家或测绘行业标准的形式颁布的。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符号、线型, 是有差异的。 图式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图式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3.比例尺的分类和大 3.比例尺的分类和大 小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万 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 5 10 20 50 100 (cm)
地形图比例尺精度的作用
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 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 据用图用图的精度要求,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据用图 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
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梯形分幅 –按经纬线划分,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 矩形分幅 –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主要用于城市和工程项目的 大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
梯形分幅
•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 • 按规定的经度差和纬度差划分图幅。 按规定的经度差和纬度差划分图幅。 •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采用国际标准,即经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采用国际标准,即经 差6°、纬差4°。 、纬差4 • 由于经线是收敛的,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图幅呈梯形。
(2)方法二(*) )方法二(*
• • • • 角点:V=h×A/4 角点:V=h× 边点:V=h× 边点:V=h×2A/4 拐点:V=h× 拐点:V=h×3A/4 中点:V=h× 中点:V=h×4A/4 ——为一方格的面积 为一方格的面积。 A——为一方格的面积。 再将填方和挖方分开求和∑ 再将填方和挖方分开求和∑V,得总填方和总挖 方。
• 矩形分幅 • 通常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正方形或矩 形分幅,以1:5000为基础 形分幅,以1:5000为基础
1:5000
1:2000
1:1000
1:500
大比例尺地形图正方形分幅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 对应的实地面积以及包含关系
比例尺 1:5000 1:2000 1:1000 1:500
• 比例尺代码
• × ×× × ××× ××× 1:100万 1:100万 1:100万 1:100万 不同 各比例尺 各比例尺 图幅的 图幅的 比例尺 图幅的 图幅的 行号 列号 代码 行号 列号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代 码 B C D E F G H
1 : 500 1 : 1000 1 :1万 1 : 2.5万 1 : 5万 1 :25万 1 : 50万 1 : 2000 1 : 10万 1 : 100万 1 : 5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小(小)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坡度的最佳路径:
土方估算 1)绘方格, 2)标出各角点地面高程 3)求设计高程(填挖方基本平衡) )求设计高程(填挖方基本平衡)
把每一个方格四个顶点的高程取均值,得每一个方格的 把每一个方格四个顶点的高程取均值, 平均高程;再把n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加起来,除以方格数n, 平均高程;再把n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加起来,除以方格数n 得设计高程。 得设计高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