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单元3课
【优质课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单元PPT课件(3课全)
现在面具又被当成纯粹的装 饰与艺术品,其隐喻与象征的含义 愈来愈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面具 文化”。
你喜欢哪个面具?它有什么特 点?
面具欣赏
• 说说这些面具所用的材料和的制作 方法
面具欣赏
面具欣赏
面具制作
构思造型
0 1
根据演出活 动要求,构 思形象,确 定制作式样。
面具概述
面具的含义
面具
面具又称为假面;在民 间则称为脸壳、脸子或 鬼脸。
现今面具是指在文娱表 演或化妆舞会上,为表 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 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 具。面具是一种具有特
面具的发展和用途
小组讨论:面具从古至今在用途上有什么变化?
面具的发展 和用途
早期原始部落人就头戴面具, 挥动兵器,驱赶野兽。战争时士兵 戴着面具以威吓敌人。
• 按内容分:活动和节日请柬(结婚请柬、展 览请柬、运动会请柬,主题班会请柬和艺 术节请柬...)、商务请柬(商品展示请柬 (车展)、新品发布会请柬...)等。
请柬的表现形式:平面单面式、立体折叠式
平面单面式 立体折叠式
结婚请柬
生日请柬
商务请柬
节日请柬
作业
• 为我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做请柬。可 绘画、剪切、、镂空拼贴等
图片 这部分是海报的视觉趣味中心点
广告词
四、调整完成
中央电视台广告
小组活动
要求: 用水墨的形式做一个画展招贴
本课内容简介
• 一、欣赏招贴画 • 二、招贴画的定义 • 三、招贴的表现方法多样,优秀作品注重“创意” • 四、招贴的分布 • 五、招贴的类型 • 六、招贴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 • 七、《水墨的年代》画展招贴的构思草稿 • 八、《第一届校园艺术节绘画比赛》招贴画的设计流程图 • 九、中央电视台的广告
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在前一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对花岗岩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
而且不少学生可能也听说过或者接触过矿物,对矿物也有一定的理解。
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观察、假设、简单实验、合作、记录等。
能够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
兴趣方面,小学生对于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兴趣。
他们乐于探究,在探究中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并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从而为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与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辨别花岗岩中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与花岗岩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铜钥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矿物引言:最近,发现临平街上首饰店特别多,有卖翡翠项链的,有卖钻石戒指,有卖黄金手镯的,看上去十分漂亮。
了解做这些首饰的主要材料:翡翠、钻石、黄金。
1.这些材料在自然界是不是天然存在的呢?2.生反馈交流3.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再来看一组图片。
4.小结。
来自岩石,分离出来后我们叫矿物。
5.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一起来研究岩石中到底有些什么?岩石与矿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岩石的组成》二、组织观察,深入了解花岗岩1.你想知道花岗岩里有哪些矿物吗?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美丽花岗岩,看看组成花岗岩的几种颗粒有哪些特点?3.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花岗岩颗粒?(颜色大小粗细透明度结构松紧硬度光泽等)4.发放实验袋和记录单(1块花岗岩和1张记录表、1个放大镜、铜钥匙),学生分组观察5.交流花岗岩每种颗粒的特点6.小结。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导入】宇宙中是否还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呢?水是生命之源,科学家常常通过寻找水来寻找答案。
天文学家有多种研究星球是否有水的方法,当探测仪发回星球上含有氢气、含氧物质的信息后,科学家便可以作出星球曾经有水的猜想,水由什么组成呢?科学家又是如何得出这个猜想的呢?一起学习《水的组成》。
【信息】锌和稀硫酸或者稀盐酸混合就可以制得了氢气。
就像这样,打开活塞,稀硫酸和锌混接触,锌粒表面产生的气泡就是氢气,用试管收集氢气。
【思考】观察试管中的氢气,描述颜色,这是氢气的什么性质?虽然收集了氢气,看起来却像是空的。
【魔术】18世纪60年代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常拿着收集有氢气的试管给朋友们变魔术,当他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这样的空试管,“啪!”的一声,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立刻又熄灭了……【启示】很久以后,他才认真的观察了魔术后的试管,居然有了新的发现。
【信息】卡文迪许证明了露样液体就是水。
但由于他们受到当时错误观念的束缚,都没有得出水的组成的正确结论。
一年后,拉瓦锡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证明了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过渡】化学给人知识,化学史给人智慧。
这段化学史能为我们研究水的组成提供怎样的思路?下面,我们进入实验探究一——化合的方法研究水的组成。
【任务】请同学们完成学案第一部分。
这个反应体现出氢气的什么化学性质?【提问】哪位同学来试着总结一下氢气的物理性质。
【评价】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差,难溶于水。
说的很全面,请坐。
【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氢气密度小?沾上肥皂液,出现了氢气泡,请一位同学上台试着点一下氢气泡,看看又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评价】感谢这位心灵手巧的同学,谢谢!【设疑】氢气燃烧生成水如何能证明水的组成呢?请小组讨论,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作出解释。
聆听,好奇,渴望了解认真倾听、思考、观察现象,从现象中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对魔术充满好奇,对现场再现魔术心情激动,魔术现象,“啪”的一声,吓了一跳的同时,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和好奇心高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优秀教学设计(共3课)
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10.父母多爱我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确沟通。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聆听感受。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父母默默的爱教师: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学生交流:每天上学前,妈妈已为我备好温开水;每天放学后,爸爸总是陪我打一会羽毛球;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来给我盖被子……教师: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着对我们的爱。
你能发现这默默的爱吗?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教师:打开教材P67页,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小故事。
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父母关爱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讲给大家听听吧!学生交流:互动交流。
教师: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读“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妈妈的爱是香的,像鲜花;妈妈的爱是甜的,像蜜糖;妈妈的爱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妈妈的爱是宁静的,像蓝天上的白云;妈妈的爱是柔软的,像轻风和细雨;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像阳光和炉火;妈妈的爱永远在我的心里。
教师:在你眼中爸爸的爱像什么?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活动二:多一些理解教师:父母是爱我们的,但她们也有一些行为和做法让我们不能理解。
你的父母有让你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吗?学生交流:父母到外地工作了,留下我和爷爷奶奶在家。
他们心里只想着挣钱,一点也不关心我。
学生交流:为了让我减体重,爸爸每天和我一起步行到学校,我好累呀!学生交流:大人总爱唠叨,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真让人心烦。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优质课
珠三角地区范围
珠江三角洲 有狭义和广 义之分,广 义的珠三角 包括港澳地 区在内,狭 义的不包括。 这里所讲的 珠三角指狭 义的珠江三 角洲。
珠三角地区位置 113。
115。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位置——我国的南大门
①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 国的哪个温度带?
热带和亚热带
②从海陆位置分析珠三角的交通情况? 水陆交通便利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转出区: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3.失业人口增加。
转入区: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 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环境污染加剧; 3.缓解就业压力。
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迅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升级
2002 1999 1996 1994
1990
① 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多
;
② 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占用不少耕地
;
③ 农业多种经营使得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 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湘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3课 茎的奇妙 教案
第3课茎的奇妙—、教材分析承接第一节课“植物的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的讨论,继续展开本节课的学习一茎。
本节课的研究方式、方法与“根的奥秘”这课很接近,教材都是按“观察外形结构-探究功能作用”的认知逻辑,编排了两个相应的进阶活动。
引领学生观察比较茎的形态特征,尝试归纳茎的概念,猜想茎的作用,基于实验探究茎的运输水的功能。
活动1:观察比较植物的茎。
教材依据概念建构的认知发展流程:“典例聚焦(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比较异同-类比举证(观察比较更多植物的茎)T归纳提炼(茎分节,节上着生有叶和芽)”,引领学生初步建构茎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植物的茎进行分类。
(这点学生认识到不同即可,在后续中学生物课中会有更深入的学习。
)然后归纳这些植物茎的相同。
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将“思与做”结合在一起,“茎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呢?”引发学生暴露自己原有的认识。
活动2:探究茎是否运输水分。
教材围绕活动主题,引领学生再一次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一“提出假设-制订研究计划-完成研究计划,搜集证据T科学论证、得出结果”。
指南车信箱:变态茎一马铃薯旨在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展开思考:一是马铃薯有什么特殊的特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二是植物的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关联,积累一些对于变态茎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植物的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学生能描述植物茎的外部形态,以及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一撑开枝叶、运输水分。
2科学探究或图片资料等 (1) 学生有序观察、比较发现植物茎的形态特点,可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进 行表达。
(2) 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获取证据、了解对比实验方法。
3 科学态度学生认识到实验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感受到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 相关。
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 演示材料:自制PPT 、实物投影、解剖刀(2) 分组材料:各种带植物茎的图片、标本或实物若干;一株不带根的月季花、平底烧瓶、红墨水2. 学生准备自愿带来植物的茎(比较完整的植物)四、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教学导入本课的导入可以参照上节课的方式进行。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教学设计(共3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教学设计(共3课)一. 教材分析《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共3课,分别是《出行与交通》、《现代通信》和《生活中的通信》。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安全、文明出行的习惯,以及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现代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例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安全、文明出行的习惯,以及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如何安全、文明地使用交通工具。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准备教学课件,以便于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如汽车、自行车、火车等,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如汽车可以快速便捷地出行,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等。
【名师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加法练习课 授课+作业课件
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632+88= 720 352+195= 547 774+126= 900
632 + 88
11
720
352 + 119 5
547
774 + 11216
900
验算: 8 8 + 61312
720
验算: 1 9 5 + 315 2
547
验算:1 2 6 + 71714
900
二、苹果应该放在哪个盘子里?(把算式和相应的 得数连起来)
353 + 726
1
1079
2.计算。【课本P39页练习八第4题】
638+93= 731
638 + 1 91 3
731
3; 21315
932
475+126= 601
475 + 112 16
601
2.计算。【课本P39页练习八第4题】
532+407= 939 169+450= 619
532 + 407
939
169 + 415 0
619
956+114= 1070
956 + 11 114
1070
3.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里,使 等式成立。【课本P40页练习八第10题】
8 + 8 + 8 + 88 + 888 =1000
8,88,888,8888,……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某学习网站在暑假推出网课优惠活动:凡购 课满300元立送50元抵扣券,满500元立送100元抵 扣券。如果只买其中的两种课程,你想买哪两种? 这样买,能获得抵扣券吗?如果能,能获得多少 元的抵扣券?
第四单元 第3课《独特的装扮》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七年级《美术(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版内容来源:七年级《美术(下册)》主题:独特的装扮课时:1 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要求,本课教学应定位于通过设计制作面具,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学会用面具在不同的场合装扮自己,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艺术风格、文化内涵和不同魅力。
2.教材分析本课是《校园艺术节》单元中的第三个教学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精美独特的面具装扮自己,并参与校园艺术节的表演与展示活动,从而在体验面具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3.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教师在引领学生设计制作面具时,要尽可能地具有操作性,材料要简便易找、方法要简单有效;要尽可能地具有多样性,可因意选材,也可因材施艺;要尽可能地具有美观性,既要符合主题,也要个性十足;要尽可能地具有实用性,既要适合佩戴,也要便于表演;要尽可能地具有愉悦性,既要展示成果,也要呈现快乐。
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与讨论,学生能初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发展与种类等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制作的技巧与方法, 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面具。
2.通过课堂活动,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完成面具并参与表演。
3.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体验自主合作制作面具的乐趣, 体会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积极参与、勇于表现的态度。
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加深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 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3课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第3课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课标要求】1.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2.描述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素养目标】1.比较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建立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念。
(生命观念)2.分析细胞衰老、凋亡的特点,关注人体健康和科技发展。
(社会责任)【主干·梳理与辨析】一、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点。
①普遍性:多细胞生物普遍具有。
②持久性: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中。
③稳定性:已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
④不可逆性:一般来说,细胞只能从全能干细胞最终走向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反向进行。
(3)实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意义。
①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1)细胞的全能性:(2)干细胞。
①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②类型:项目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来自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组织来自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具有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的能力举例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思考辨析】1.肌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mRNA、蛋白质均不同。
(×)分析:肌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相同,但是mRNA、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2.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
(√)3.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4.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分析: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只证明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本解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本
解读
该文档旨在解读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课本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课:啊,猫咪真聪明!
本课以一个与猫相关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述猫咪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动物的智能和感知能力,使孩子们更加了解并喜爱小动物。
同时,通过该故事的讲述,还培养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第二课:老师,我想回家!
该课以小朋友上学的日常生活情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小朋友在学校的一天,以及朗朗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学校生活的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对于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三课:小小鸡的理想
本课通过描述小鸡仔的故事,表达了小鸡仔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的精神品质。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研究到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第四课:让侄女哭笑不得
该课以一个亲子相处的故事为中心,讲述了侄女和叔叔在一起的趣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亲情的重要性,并研究到如何与家人愉快相处。
第五课:小猫钓鱼
本课以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绘小猫与鱼儿的互动情景,传达了勇于尝试、锲而不舍的精神价值观。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研究到如何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
第六课:小动物的小伙伴
该课以小动物与人类亲密相处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类与小动物之间的互动情况,培养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并教育他们要友善对待小动物。
通过解读该课本,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课程内容,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启发他们对生活中各种情感和价值观的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例3优质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例3优质课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了教师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例3入手,探讨如何设计一堂优质的数学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例3中关于数轴的知识和相关概念。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数轴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数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数轴的作用,并引入课堂话题。
2. 讲解概念:通过讲解,图示和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例3,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问题。
4. 设计练习:设计一些实践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答,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数轴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拓展数轴的应用领域。
6. 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巩固和梳理本堂课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数轴的概念和使用有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手段选择1. 实物展示:准备数轴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数轴的存在和作用。
2. 多媒体资料:利用投影仪播放数轴相关的图片和视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板书讲解: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的板书记录,让学生理解更加直观、逻辑清晰。
4.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五、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状态、发言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2. 作业评价:布置与数轴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数轴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举手发言的次数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将数轴的概念讲清楚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数轴的相关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第3课 心脏和血液
二、判断题。 1.心脏收缩时血液从血管流回心脏。( × ) 2.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会明 显加快。( √ ) 3.心脏位于左胸部就像一个倒置的梨,大小和自己的拳头 差不多大。( × ) 4.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因此心脏不会 疲劳。( × ) 5.休息时,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每分钟125次左右。( × )
三、选择题。
1.血液循环的发动机是( A )
A.心脏
B.血管
C.脑
2.我们睡觉时,眼睛、耳朵等器官都停止工作,那么此
时我们的心脏( B )
A.也停止工作
B.仍在工作
C.疲劳就停止工作,反之则仍在工作
3.在体育课上,小刚跑完一千米后坐下休息时,听到心
脏“扑哧、扑哧”跳动的声音,你认为发出的这个声音位
于胸腔的( A )
A.左侧
B.右侧
C.中间
4.下列做法能保护心脏健康的是( A )
A.经常体育锻炼 B.熬夜玩手机 C.多吃油炸食品
5.下列与脉搏跳动一致的是( C )
A.脊髓
B.血液 C.心脏
6.下列行为会严重损害心脏及其他身体器官健康的是
( B) A.睡眠
B.吸烟 C.脑力劳动
四、实验探究题。 根据吸耳球模拟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
1.将模拟心脏实验中的材料与心脏血液循环中的相应功 能用线连起来。
2.挤压吸耳球一分钟后手很酸,说明__心__脏__2_4_小__时__不__停__地_ 工作很劳累,需要适当休息 。 3.通过以上实验体会到心脏的重要作用,请写出3条保护心 脏的正确做法。
(1)进行体育锻炼; (2)注意按时休息; (3)补充营养。
二、重点实验吸耳球实验。
一、填空题。 1. 心脏 、 血管 和 血液 具有运输营养物质 和氧气的作用。 2.在吸耳球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 心脏 ,塑料 管相当于 血管 ,水相当于 血液 。 3. 心脏 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 环流动。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电磁铁》教案(共3课)(2022新版)
第四单元电磁铁15.电磁铁(一)【课标要求】6.6.2 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评价任务】34.任务一:认识电磁铁。
(检测目标1)35.任务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检测目标2)36.任务三: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
(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1.“电磁铁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电磁铁是如何产生磁性的?”是探究电磁铁知识的起点,当我们明白了电磁铁的结构并亲自做一个电磁铁,才能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需准备小马达、铁钉、导线、曲别针、电池等器材。
2.学习过程:首先,认识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基本结构;接着,做一个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再次,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难点是“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哪些性质。
”通过完成任务三,亲自实验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任务一:认识电磁铁。
(检测目标1)(参照教材活动一:认识电磁铁。
)1.观看视频学习拆卸小马达。
2.动手拆卸小马达,认识里面的结构。
3.猜想:通电后,小马达为什么能转?4.总结电磁铁的基本结构。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说出电磁铁的基本结构;(3)拆卸认真规范。
任务二:做一个电磁铁,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说课稿(共3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说课稿(共3课)一. 教材分析《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共3课,分别是《交通伴我行》、《通信的力量》和《我们的好朋友》。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以及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新兴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更多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知道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交通和通信习惯,增强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知道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他们所知道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教学新课(1)交通工具:介绍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特点和作用,如汽车、火车、飞机、自行车等,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信方式:介绍各种通信方式的名称、特点和作用,如书信、电话、手机、网络等,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通信方式,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部编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第3课 江南 学习任务单
第3课江南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情境导入,识字揭题。
1.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注音,组词:江()()南()()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听老师读古诗,检查自己是否读对了字音。
2.整体感知,随文识字:自由读诗,借助插图交流: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学习任务三: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1.学生观察“满池荷叶图”,用“满池的荷叶()。
”说话。
2.想象:这满池的荷叶和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荷花把谁吸引来了?如果你是这些小姑娘,心情如何?3.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从哪句诗中读懂的?4.想象:小鱼儿们在玩什么游戏呢?展开想象说一说:鱼儿们在荷叶间玩着()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5.根据课件提示的方位,想象画面,加上动作,读出鱼儿的快乐与自在。
学习任务四:多元背诵,回归整体。
1.教师引读“江南、莲叶、鱼戏”等句首词,学生跟读后面的内容。
2.学生听歌曲《江南可采莲》,跟唱。
3.课文原文填空,填一填,背一背。
江南江南可()(), 莲叶何()()。
鱼戏莲叶()。
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
学习任务五:认识笔画,指导书写。
参考答案:学习任务一1.粉红的荷花,碧绿碧绿的莲叶,饱实的莲蓬,快乐的蜻蜓……2.jiāng 江南长江 nán 南方南边学习任务二1.略2.我看到了大大的莲叶、美丽的莲花、可爱的莲蓬。
我看到了鱼儿在莲叶下游来游去。
学习任务三1.满池的荷叶层层叠叠,一片挨着一片,碧绿碧绿的。
2.采莲的小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
非常快乐,非常自在。
3.还有小鱼也很开心,从“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中感受到的。
4.鱼儿们在荷叶间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5.略学习任务四:指导背诵,仿写句子。
1——2.略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第3课独特的装扮
背景
校园艺术节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校园艺术节的由来,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装扮艺术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阐述装扮艺术如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独特装扮 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颜色 搭配、材料选择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 ,学会设计、制作独特的装 扮,培养动手能力。
与校园环境相协调
作为校园艺术节的装扮, 设计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 ,体现出青春、活力的校 园氛围。
制作技巧
巧妙运用废旧材料
尝试运用废旧衣物、布料等材料 ,通过剪裁、拼接等手法,打造 出别具一格的装扮,同时倡导环
保理念。
创新工艺手法
尝试采用非常规的工艺手法,如 刺绣、扎染、手绘等,为装扮增
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3课独特的装扮
CONTENTS
• 引言 • 装扮的概念与意义 • 独特的装扮的设计与制作 • 校园艺术节中的独特装扮展示 • 总结与拓展
01
引言
课程介绍
独特装扮概念
引导学生了解独特装扮的定义、特点 ,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装扮艺术与校园文化
分析装扮艺术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 探讨其对校园艺术节的意义。
装扮的意义
彰显个性
装扮是展示个人独特个性 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 格和喜好,通过装扮可以
表达出来。
美化形象
适当的装扮可以弥补外貌 上的不足,突出优点,使 人看起来更加美观、精神
。
社交需求
在社交场合,装扮也是尊 重他人、展示自己的一种 方式,适当的装扮可以给 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提高
作业与下节课预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大视野48页)
A、美苏关系演变的影响: 消极: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⑵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⑶两极格局解体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①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②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矛盾激化 ③大国的强权政治依然成为和平的潜在威胁
积极:⑴美苏互相牵制避免了新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美苏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①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 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是美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 B、启示: ③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美苏争霸苏联失败的根源在于缺乏相应的经济实力 ④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要重视科技和教 支持,科技相对落后 育,走科教兴国道路。 美苏争霸都想把自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 ⑤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 到别的国家头上 自己的选择。
第三阶段: 80年代~90年代初 戈尔巴乔夫 里根、布什 美攻苏守,苏最终解体,优势在美 “新思维”,实行全面收缩
里根主义: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 布什:“渐变”,“合作”(多以“缓和”促苏 联演变) 美国态度强硬,苏联全面收缩,最终 “和平演变”
战 略 态 势 争霸政策 美
争 霸 特 点
B
B
C、德意志民族的分歧
D、东西德国的正式分裂
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
1、美苏的争霸政策
(1)美国: 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2)苏联:
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2、争霸政策变化原因:
(1)美国: (2)苏联:
实力相对削弱 经济恢复,军事实力增强,加入争霸行列
①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差距缩小; ②军事:常规实力增强; ③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材料一:【历史纵横教材96页】阅读约翰· 肯尼迪的“和 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 全球战略。
特点: ① “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 ②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总结:由此可见,与杜鲁门的“遏制战略”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领域同苏联全面对抗相比,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强调运 用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主 张同苏联既对抗又勾结。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优 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物 反映美苏争 分别是谁? 霸的态势,优 势在美方
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60s初—70s末)
1、美苏的争霸政策
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收缩,实行尼克松主义( “伙伴 (1)美国: 关系”“实力”和“谈判” 的方针,强调“均势外 交” ) (2)苏联: 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 战略,在亚、非积极扩张
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
战 略 态 势 苏 争霸政策 美
争 霸 特 点 缓和
略” 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 ①美国U-2飞机事件; ②柏林墙事件 ③古巴导弹危机
重大事件
紧张
阶段 领导人 苏 美
第二阶段: 60s初—70s末 勃列日涅夫 肯尼迪 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 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 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收缩,实行尼克松主义 总体趋向缓和(直接对峙、激化矛盾的情况不显著)
A
5、(97年全国高考题)对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关系 的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苏联不断加强对外扩张,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对峙,互有攻防,双方争夺世界霸权 C、美国采取强硬政策遏制和反击苏联的全球扩张 D、美苏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6、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体现了 A、以美苏为首两大集团的对抗 B、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战 略 态 势 苏 争霸政策 美 争 霸 特 点
重大事件
①1963、1968年先后签订……②1972年两国 缓和 签署第一联合体……③两国首脑一系列互访和 会谈……高潮④1973、1975年共同参加…… 紧张
①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②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
阶段 领导人 苏 美 苏
3、赫鲁晓夫与斯大林时期内外政策的区别?赫鲁晓夫依据什么认 为苏联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呢?
①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 斯大林 时期 对外 巩固东欧阵地,抵制美国扩张 个百分点。②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 对内 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③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 赫鲁晓夫 时期 →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
缓和: 紧张: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1)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 影响:美苏关系进入新的僵持时期 (2)柏林墙事件(1962.8) A.背景: 第二次柏林危机后,东柏林地区居民不 断逃往西柏林 苏联一家报纸登载了这幅U-2飞机残骸照 1961年8月13日凌晨2时,一道道耀眼的 1945年到1961年间,每年约有数十万民主德 U-2飞机驾驶员鲍尔斯,他被判在 B.概况: 片飞机击落现场 探照灯刺破夜空,宣告了柏林市28年东 国公民通过柏林逃往联邦德国 苏联监狱服刑10年 赫鲁晓夫到被击落的美国U-2 C.影响: 导致柏林பைடு நூலகம்民基本人权受到极大损害 赫鲁晓夫在联大会议上举着U-2飞机的照片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西分隔的开始 飞机现场察看 西柏林人远远地向他们在 并对美帝国主义的悍然侵略进行了猛烈抨击 西柏林人只能远远地向他 登台眺望亲人居住的地方 东柏林的亲人招手 们在东柏林的亲人招手
缓和: 紧张: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1)美国U-2飞机事件(1960.5) (2)柏林墙事件(1962.8) (3)古巴导弹危机(1962) A.背景: ①1959.1 卡斯特罗建立了古巴革命政权 ②苏联军事援助古巴并建立导弹基地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 B.概况: 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船只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 C.结果: 苏联被迫将导弹撤出古巴(原因) 古巴境内的一处导弹发射阵地
苏①发展与军事有关的 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工业 ②推行积极进攻战 60年代中-70 1975年欧安会召开 国际力量的对比,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和科技力量,一个国家在维 年代末 紧张:1979年苏联入侵 苏攻美守,优 略。 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时,要注意发展综合国力。片面发展军事技术 美① 经济增长趋缓②越 势在苏 阿富汗 和军事力量对比是难以持久的。 南战争泥潭
D
A
3、尼克松对美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实质是
A.改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国际地位
B
C.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 4、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对攻苏战略上看, 最主要的目是: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
B.带动美国经济发展
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 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武器力量
(2)苏攻:①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①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
②战略核武器与美国大致平衡(勃列日涅夫改革) ②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
3、苏美缓和: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一、美苏争霸的原因
根本原因: 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重要原因: 苏联实力的增强 历史原因: 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直接原因:
二、美苏争霸的经过(三个阶段)
阶段 领导人
苏
美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赫鲁晓夫 艾森豪威尔、肯尼迪 美攻苏守,优势在美 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1、促使美苏争霸斗争的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中国关系的好坏决定 B.第三世界的兴起 C.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D.本国的经济军事等实力 2、下列哪项不能表明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 A.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B.美苏在欧洲都集结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状态 C.德国和西柏林问题随时成为导火线 D.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对立
4、赫鲁晓夫主要通过什么手段同美国争霸?原因何在? 主要通过缓和手段与美国争霸。 与美国相比,苏联实力仍有差距。
缓和: 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戴维营精神
(1)背景: 1949 年 9-10 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二次冲突事件。
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 (2)内容: 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 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联邦德国想用原子武器武装西柏林军队, 民主德国宣称要统一柏林,苏美双方态度强硬。 1958 年末, 际争端不诉诸武力 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市 ” , 限定西方三国在 (3)影响: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增强 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导弹能力。形势一度紧张,出 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 ①促使美苏关系暂时缓和,是苏联推行苏美合
重大事件
①从阿富汗撤军;②中苏关系正常化③ 缓和 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④签署反导等多个 条约; ⑤双方首脑互访和会谈 紧张 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和平演变”(更隐蔽的进攻方式)
美苏争霸的概况 阶段 战略态势 原因 重大事件
既缓和又紧 50年代中-60 张,优势在 美 年代初 赫氏推行与美平起平坐、 缓和③赫氏访美 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 紧张①第二次柏林危机 霸的政策 ②古巴导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