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需品味才语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需品味才语文

——《一面》教学片段赏析

●杨扬

回忆录《一面》是阿累回忆了1932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正是这一面,表现了作为伟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战斗精神。如果说教师从外貌描写入手对教材进行处理,可以引导学生把握“瘦”,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那么,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则可以清晰地把握一个“柔情”的鲁迅,一个对青年无比关心的鲁迅。

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表现,请同学细读课文,划出鲁迅的语言。

生:(动笔,迅速划出相关的语句)①“你要买这一本书?”②“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③“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④“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⑤“这本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师:同学们,仔细品味第一句话,你能换个说法,表达同样的一种意思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生:“你要买这一本书?”换成“你为什么要买这一本书?”

生:“你要买这一本书?”换成“你要买我翻译的这一本书?”

生:“你要买这一本书?”换成“你要买这一本关于苏联革命的书?”

生:(讨论比较)

师生:(明确)这些改动都不当。第一种改法显得鲁迅不够亲切,似乎在质问我;第二种改法显得鲁迅不够谦逊,似乎在自我炫耀,他不会这样说;第三种改法显得太直接,鲁迅应该不会直接表述作品的主题。原文的巧妙之处就在于鲁迅肯定了我买进步类书籍的举动,这样的问话可能是为了进一步的确认,同时,如此问我又拉近了他和我的距离,毕竟是初次见面。

师:同学们,仔细品味第二句话,“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请同学们思考《铁流》“好”的理由。

生:钱贵一些,应该好一些,《毁灭》一块四,《铁流》一块六。

师:联系上下丈找答案,好方法。可以算一个理由吧,还有其它理由吗?

生:可能《毁灭》比较难懂;《铁流》更好懂一些吧,也就是说《铁流》更适合文中的我阅读。

师:大胆的猜想,我们可以在课外将这两本书的内容简介读一读,看一看这个推理是否,恰当。

生:老师,我看过资料,这里的“好”不是“好”,是为了表现鲁迅的自谦,对战友的支持,对读者的诚恳。

师:(明确)这也是一种说法。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恰当的见解,要学会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师:再看第三句话,你们觉得“一决钱你有没有?一块钱!”,能不能删去,或者和第四句、第五句合起来表述。“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这本书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请同学们思考是否恰当。

生:(讨论比较)

师生:(明确)这样改动不恰当。原文的含意可能有以下几种:1.先问清楚我有没有一块钱,是为了避免我陷入“钱不够”的窘境,鲁迅先生这样问是在关心我,保护我,避免了我的尴尬。2.减价出售“曹先生的书”,无偿赠送自己的译书,正体现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和鼓励。3.最后解释“收了一块钱”的原因,使得整篇文章的叙事合情合理。

师:如果情节改为鲁迅先生连一块钱也不要,他这样说:“这两本书不要钱的,我送你。”你又有怎样感悟,课后大家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五句话。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相信你们的脑海一定会

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伟大的鲁迅。

赏析:

通过以上的教学片段,作为教师需要留意这样几点:

一是要分析教材,读透教材,巧妙批准教学的切入点。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阿累能从小见大,写了这篇间忆录《一面》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学这篇课文时通常会仔细分析鲁迅先生的外貌,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最终结果是教师把从教参上得到的现成结论,贴到学生的心里。学生得到的常常是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个概念,几处模糊的影像,无法从文本具体生动的描写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真切地感悟到人物性格特征利精神品质。这个设计紧紧从人物的语言入手,寻找到日常教:铲中被忽略的“闪光点”,紧扣文本,结合语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直达人物心灵深处,使得一个和蔼可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丰满地站在学生面前,生成在课堂中。

二是在实现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

如何落实新课标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课堂学习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真正欣赏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细细品味这个片段,同样给我们启发。教师是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其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教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品味,能够穿透平凡的文字,读出语言背后丰富内涵,从而实现课堂上的有效生成。在这里,教师三个问题的追问十分巧妙,换第一句;分析第二句的“好”:思考第三、四、五句中“一块钱”的含意,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三是真正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属性,使得课堂始终洋溢着语文味。

随着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许多语文课找不准“语文”利“人文”的最仕结合点,使得语文课失去了重心。有些是“见字不见文”,强调语言文字训练,唯恐丢掉基础知识的那儿分:有的是“见人不见文”,一味地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抛却了语言文字的品读。以上的教学片段,在引导学生把握鲁迅形象的同时,强调了语言的评析,对文中几句话的解析采取了“改”“删”“增”“比”等等方式方法,采取不同的、高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有效运作的状态,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杨扬建湖县实验初中城南校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