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灾害地理学(1)

合集下载

6-2 地质灾害(学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2 地质灾害(学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2 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理解掌握地震的发生的原因和地震构造2.知道震级与烈度的区别和影响因素3.能说出地震产生的影响,知道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4.理解掌握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在我国的分布知识点01 地震1,地壳中的岩层在 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 或 。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 或 ,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 。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 。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 。

3,地震能量的大小用 表示。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 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 ,但可以有多个 。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 、 等有直接关系。

受 、 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4,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还会诱发 、 、 、 、 、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 。

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

6,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 和 地带。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目标导航知识精讲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等。

【即学即练1】2016年上半年,台湾接连发生地震。

下图显示了其中两次地震的基本信息。

台湾正在致力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以后,在地震波传播到某地区前,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少伤亡。

读图,回答两次地震相比,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的原因是()①震级较高②震源较深③时值深夜④地处山区⑤人口稠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知识点02 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是山地上的岩体或土体,因、、及等原因,在作用下,沿一定的整体下滑的现象。

地理学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学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学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中的应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结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近年来,灾害频发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可以为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就地理学在灾害风险评估和减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地理学应用1. 灾害易发区划定地理学可以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表水文、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的分析和综合考虑,确定灾害易发区范围。

例如,在地震风险评估中,地理学可以通过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和地震历史记录,判断地震易发区域,并提供科学依据进行防灾减灾规划。

2. 空间分析和模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学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灾害影响范围进行精确评估。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灾害风险模拟和预测,可以推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为灾害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脆弱性评估地理学可以通过对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进行评估,揭示其对灾害的敏感性和易受损程度。

脆弱性评估中考虑的地理要素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识别易受灾区域,从而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

二、减灾中的地理学应用1. 天然资源利用规划地理学研究天然资源的分布、特性和可持续利用,可以为减灾工作提供支持。

例如,在地质灾害减灾中,地理学可以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的古地震活动记录、地质构造条件和地质材料特性的研究,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方案,避免在潜在易受灾地区过度开发。

2. 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调整地理学可以通过研究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合理的空间规划方案,减少灾害风险。

例如,在城市洪涝灾害减灾中,地理学可以通过研究洪水的流动规律和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性,提出优化城市布局和改进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议,降低洪涝灾害风险。

3. 灾后重建与社区规划地理学可以通过对灾后重建和社区规划进行研究,提出灾后重建策略和社区规划方案,减少灾害发生后的损失和影响。

灾害地理学总结

灾害地理学总结

1. 灾害地理学:主要研究灾害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灾害的区域组合与区域分异特征,探索灾害分布的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区域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等,进行灾害综合区划和灾害专项区划,制订区域减灾规划与应急预案,为区域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灾害: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为灾害。

自然灾害:是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人为灾害:人类、人群或个人的各种错误、失误、蓄意制造或恶意破坏造成的如交通肇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以及由操作失误导致的各种事故、灾变等,均属人为灾害。

3. (名或简)灾害分类--灾害发生的时间序列及相关关系原生灾害:致灾因子直接造成某类承灾体的破坏与伤亡,如地震、洪水,这些起主导作用的灾害即为原生灾害或直接灾害次生灾害: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如地震引起房屋倒塌,由此引起间接发生的火灾,再由火灾造成的灾害衍生灾害:致灾因素破坏了社会的基本生命线,如水、电、煤、食品等的供应,造成了人群和组织的伤亡和瓦解,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的停顿,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 灾害链:是指包括一组灾害元素的一个复合体系,链中诸灾害元素之间和诸灾害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自行连续发生反应的相互作用,其作用的强度使该组灾害要素具有整体性。

根据灾害链的发展,一般可以归纳出5种灾害链:1.因果型灾害链:这是指灾害链中相继发生的自然灾害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

2.同源灾害链:这是指形成灾害链的各种灾害的相继发生是由共同的某一因素引起或触发的情形。

3.重现型灾害链:这是同一种灾害二次或多次重现的情形。

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都是灾害重现的例子。

4.互斥型灾害链:这是指某一种灾害发生后另一灾害就不再出现或者减弱的情形。

5.偶排型灾害链:这是指一些灾害偶然在相隔不长的时间在靠近的地区发生的现象。

根据灾害链的链发性特征,可以归纳出3种灾害链:并列型灾害链:19是由一种原生自然灾害同时引发形成多种灾害而形成的灾害链。

灾害地理学

灾害地理学

灾害: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幸事件或过程,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及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灾害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分布的地理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和防治对策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是应用地理学与自然灾害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致灾因子:即由孕灾环境产生的各种异动因子。

其是由各种自然异动(暴雨、雷电、台风、地震等)、人为异动(操作管理失误、人为破坏等)、技术异动(机械故障、技术失误等)、政治经济异动(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等)等产生的。

中国自然灾害特点(1)种类繁多(2)发生频繁(3)损失严重(4)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减轻地震灾害1.地震的监测和预报地震预报主要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种手段的研究与前兆信息监测而进行地震预报是防震减灾活动的基础,它为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和震后重建与救灾提供地震危险性的背景和地震的时域、地域和强度预测,以便针对性地各种防御措施。

成功的预报将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维护社会安定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现阶段较成功预报在众多地震中只占很少比例地震前兆(1)小地震活动,(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8)地磁,(9)重力,(10)动物异常反应,(11)地声,(12)地光等2.高质量建筑能化解地震灾害通过对房屋建筑与工程设施的设防、加固,加强城镇、企业的综合抗震能力,编制并实施抗震防灾规划等,可把地震造成的灾害控制在较低限度。

重要城市上游的大型水库大坝、泄洪与输水建筑;主要铁路干线上的重要桥梁与调度、通讯、变电、给水等建筑设施;重要电力枢纽的发电厂、枢纽变电所、超高压电线、总调度楼;有关国计民生的特别重要的工矿企业;城市供水、通信、交通、医院、消防、粮食等要害系统的关键部位;地震时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爆炸、毒气、病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等)的要害部位。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高一地理必修一

中国地震分布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 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大、强度 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
新疆 青海
华北
(唐山)
主要分布地区:如图所示。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西藏
四川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云南
台湾
[思考]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 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
提示: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 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所以我国 地震灾情东重西轻。
B 4.地震发生后,需要重点防范以下哪些次生灾害( )
①滑坡 ②泥石流 ③台风 ④堰塞湖 ⑤蝗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当堂诊学: 北京时间2016年2月6日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 震,震源深度约16.7千米。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两颗原子弹,台湾 岛多地震感明显。这起强震造成高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严重,台 湾领导人痛斥地震造成伤亡的主因是“人祸”而非天灾。下图示意 此次地震震中位置。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2节 地质灾害
目标引领 1 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及分布特点。 2 掌握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 3 理解各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1
地震
独立自学1:阅读课本P106-107内容,思考以下问题。(限时2分钟)
一、地震 1、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P106第一自然段 2、地震的能量大小和破坏程度分别用什么来衡量?
提示:(1)我国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及黄土高原。
(2)我国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 稀少、西部密集;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 密集、西北稀少。两线之间为滑坡多发区。 (3)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 地和云贵高原。 原因: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多,又是 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或喀斯特地貌 等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 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 地质灾害

2019(秋)地理 必修 第一册 人教版(新教材)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1.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2.能够通过区域分布图,了解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和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区域。

【区域认知】3.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说明地质灾害的变化过程。

【综合思维】4.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地震灾害1.定义: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地震构造(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

(2)弧线DE为等震线:是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3)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4)烈度①定义: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影响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

3.分布(1)世界⎩⎨⎧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我国: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4.危害(1)房屋倒塌,破坏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微思考]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提示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所以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多地震。

知识清单二 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定义: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条件: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

(3)分布: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4)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1)定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020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2 地质灾害学案 第一册

2020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2 地质灾害学案 第一册

第二节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1.定义: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地震的要素(1)震级:地震能量的大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2)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有关。

(3)震源:地震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4)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5)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6)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7)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3.危害(1)造成房屋倒塌.(2)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3)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4.分布地区(1)地震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

(2)两大地震带错误!(3)我国的地震灾害①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②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定义: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2)滑坡多发原因错误!(3)危害错误!2.泥石流(1)定义: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错误!(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3.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一、判断题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 )2.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烈度不一定相同。

( )3.滑坡多发生在山坡上.( )4.泥石流多发生在山谷中。

6.2地质灾害地震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6.2地质灾害地震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2.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地震预警与预报的原理,使学生了解地震预测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
3.设计防震减灾实践活动,如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地震自救互救演练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震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态度,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学习地震灾害中的英勇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引导学生关注地震灾区,关爱受灾群众,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震灾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地震灾害,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基本概念与成因:运用动画、模型等教学手段,讲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传播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3.地震预警与预报: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地震预警与预报的原理,使学生了解地震预测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
3.调查家乡的地震防灾减灾措施,了解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地震防灾减灾方面的具体做法,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4.搜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典型地震案例,分析其成因、影响范围及防灾减灾措施,总结地震灾害防范的经验和教训。
5.观看一部关于地震的纪录片或电影,从地理学角度评价影片中地震场景的合理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片中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3.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地理知识易错点揭秘如何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地理知识易错点揭秘如何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地理知识易错点揭秘如何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地理知识易错点揭秘:如何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的是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地理知识中,我们常常遇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这两个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灾害。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力量引起的灾害事件,如地震、飓风、洪水等。

自然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然灾害是自然力量的表现:自然灾害是由地球内部的地质运动和外部的气象因素等自然力量引起的。

比如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洪水是由降雨过多引起的。

2.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损害。

比如地震可以在几秒钟内造成严重破坏,飓风可以在几小时内摧毁整个城市。

3. 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自然灾害不受地域限制,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比如地震可以发生在陆地上或海底,洪水可以发生在河流、湖泊或海洋中。

4.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员伤亡损失。

比如大型地震或飓风常常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农田被淹等。

二、人为灾害人为灾害是指由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引起的灾害事件,如火灾、交通事故和战争等。

人为灾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人为灾害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错误行为、事故或战争等造成的。

比如火灾往往是由于火源的不慎引起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人为驾驶行为不当引起的。

2. 人为灾害具有可预测性:相比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通常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安全规范来避免或减少。

比如在建筑物中安装火灾报警器、在交通路口设置红绿灯等。

3. 人为灾害的受害范围相对较窄:人为灾害往往只影响特定区域或特定群体,相对于自然灾害而言,其影响范围较小。

4. 人为灾害一般造成的损失较小:虽然人为灾害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通常不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

三、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准确地区分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

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

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它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教案将以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为主题,通过多个小节的论述,深入探讨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内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自然界的、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灾难事件。

它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气象灾害(如台风、龙卷风、暴雨等)、干旱、泥石流、滑坡、雪崩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有着不同的发生机制、特点和影响。

二、自然灾害的原因与影响1. 自然灾害的原因:自然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自然因素有关。

例如,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引起的,火山喷发是岩浆和气体的释放,洪水是降雨过多或河流堵塞等。

2. 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农作物减产、水源短缺、环境破坏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1. 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提前通知人们,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山区植被恢复等,以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

3. 人员培训与教育:加强对自然灾害防范与应对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

四、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影响日益凸显。

全球变暖加剧了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导致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加剧。

因此,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五、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研究方法地理学研究自然灾害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了解灾害发生的具体条件和影响,为灾害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灾害地理学课件第一二章

灾害地理学课件第一二章
第一章 绪论
一、灾害地理学的产生背景 二、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三、灾害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五、灾害地理学的特征
1
一、灾害地理学的产生背景
1.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 2.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1987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减轻灾害十年”的决
2

二、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灾害 生态 系统
灾害 系统
生命 系统
4
三、灾害地理学的任务
(一)认识各灾害要素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发展规律 (二)分析区域灾害的特征、灾害链及治理措施 (三)研究灾害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进行灾害分析评价及灾害防治的区域规划研究 (五)分析化灾为利的区域地理途径
5
四、灾害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与地理学科的关系 灾害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属于自然地
14
灾害分类
(一)根据灾害发生的时间系列及相关关系,可分为: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二)根据灾害发生的紧迫程度,可分为:突发性灾害 、渐变性灾害和环境灾害 (三)根据灾害主导作用及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自然 灾害、环境灾害和社会灾害。
15
灾害的性质
(一)时空的广布性与区域性 (二)突发性、群发性和关联性 (三)损失巨大性 (四)不可避免性、可减轻性
16
我国灾害学发展简史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的 稳定,我国气象、水文、地质、农学、生物、航空、 海洋等现代化学科的相继建立和发展,使我国对一些 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也逐渐走上科学化Hale Waihona Puke 规 范化、全面化的道路。17
7
四、灾害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与灾害学科的关系 灾害地理学是介于地理学和灾害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以灾

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

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

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事件,它们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学科。

因此,在地理学中,自然灾害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地理学中的自然灾害,包括它们的类型、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

一、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包括多种类型,如地震、火山喷发、风暴、洪水、干旱、沙尘暴等。

其中,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地壳板块运动导致的,其破坏力在短时间内相当惊人。

而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爆发所致,导致周围环境受到毁灭性的损害。

风暴是指飓风、台风、龙卷风、风暴潮等自然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风害和涝害。

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造成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涨水过高引起的灾害。

干旱是由于长年降水量不足而导致水资源极为缺乏的自然现象,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尤为严重。

沙尘暴则是由于强风将地表的沙尘吹起,形成沙尘云而导致的灾害,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二、自然灾害的原因自然灾害多是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变化而导致的。

首先,地球内部的变化,如地壳板块运动、火山爆发等,会引起地震、火山灾害等自然灾害;其次,大气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自然灾害,如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一般都与大气环境密切相关。

最后,人类活动的不当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如自然林木被砍伐、大片的草原被开垦、盐碱地被改造等,会引发干旱甚至沙漠化。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它可能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首先,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如大量人员伤亡、失去家园、生命财产双败等。

其次,自然灾害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同样巨大,如火山喷发、沙尘暴等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且寿命较长。

最后,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木材、土地、水资源等损失是巨大的,有些灾害对旅游、投资等经济领域的影响极为深远。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

地理学知识点之自然灾害类型与防灾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以及相应的防灾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并探讨相应的防灾措施。

一、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结果,常常伴随着地面的晃动、建筑物的倒塌等现象。

地震的发生往往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人们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采用抗震设计和抗震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保持稳定。

2.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

提前发现地震的迹象,及时向人们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河流堤坝决口或暴雨等原因导致水流超过河道容量而引发的自然灾害。

洪水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淹没和水灾,给人们的生活和农田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洪水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加强河道治理和水库建设。

加大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力度,修建水库和堤坝,增加水库的蓄水容量,减少洪水的冲击。

2. 加强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

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向人们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确保人们能够及时采取避险措施。

3. 加强抗洪救援能力。

提前组织抗洪救援队伍,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在洪水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三、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强大的风暴系统,常伴随着暴雨、强风和风暴潮等天气现象。

台风的来袭常常造成强风、暴雨和海啸等灾害,给沿海地区的生活和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减少台风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灾措施:1. 建立台风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掌握台风的动态,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灾害地理学

灾害地理学

第1周—第一讲:灾害及灾害系统第2周—第二讲:自然灾害的分类与特征及环境灾害第3周—第三讲:自然灾害及其风险第4周—第四讲: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技术—以泥石流灾害为例第5周—第五讲:地貌灾害及其评估—以泥石流灾害为例第6周—第六讲:地貌灾害预测预报的基本问题—以泥石流灾害为例第7周—清明节(停课)第8周—第七讲:地震灾害第9周—第八讲:台风暴雨洪水灾害第10周—第九讲:泥石流滑坡灾害及前沿问题第11周—考评研究生灾害专题讲演第12周—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灾害、灾难、灾害地理学问答题:1、论述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异同。

2、地球内部的高温是如何产生的,地球内部能量在地球内部是如何循环的,又是以什么方式向地表传播和释放的。

3、地球外部的能量主要从哪里来,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能量平衡和能量分配是怎样的?灾害: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任何动植物以及生存环境造成一定规模的祸害。

是指自然发生或人为产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灾难: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

灾害地理学(Hazardgeography)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和防治对策的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变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带来灾祸的自然现象和过程。

2地球内部能量:由放射性元素衰变所留下的原始能量,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力,板块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地球内能以对流的方式传递:地幔内的高温物质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并开始水平运动,冷却下沉及再加热上升,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释放内部能量的两种主要方式。

3地球外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太阳能通过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其中43%以可见光辐射,49%以红外线辐射,大约7%是紫外线辐射。

地面热量平衡:太阳辐射47%+大气辐射106%=地面辐射120%+潜热输送23%+湍流输送10%大气热量平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114%+大气吸收(太阳辐射)19%+潜热输送23%+湍流输送10%=射向地面106%+射向宇宙空间60%全球地面和大气热量平衡:太阳辐射100%=大气和地面反射34%+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60%+射向宇宙空间(地面辐射)6%名词解释:原生灾害、次生灾害问答题:1.自然灾害有哪四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每一种分类又可分出那些类型?2.陆地灾害包括哪七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包括哪几种主要灾害?3.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七大类?4.论述自然灾害的八大基本特征原生灾害:即主发灾害,是灾害链中最先出现的灾害。

《灾害地理学》课堂教案

《灾害地理学》课堂教案

《灾害地理学》—-—人文环境系地理本科专业拓展课程参考书:1.延军平编著。

《灾害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2.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自然灾害与防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3.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编。

《减灾与防灾知识问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10月.4.灾害学—-学术杂志期刊。

主要网站:1.中国灾害查询系统:http://。

cn/chaxun.asp该网站评价:可以按照灾害种类、地点、年代等进行选择查询.2.地球科学:http://www。

/njuc/dikexi/earthscience/chp7/zrzh。

htm该网站评价:浅显易懂地介绍了地震、火山、海啸、龙卷风、泥石流、荒漠化、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3.中国气象局:http://www。

cn/4.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http://www.soa。

gov。

cn/chichao/该网站评价:非常权威,全面,人性化网站.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网站评价:介绍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研究成果等信息.6.拯救家园:http://count。

/vote/homepage/zhongxue/098/index。

htm 该网站评价:介绍酸雨、水土流失、水污染等自然灾害的网站。

7.中国科普博览:/gb/index。

html该网站评价:非常棒的一个网站,浅显易懂。

友好的界面令人倍感亲切,非常适合中学地理教师和学生。

第一讲灾害地理学通论第一章灾害概论§1。

灾害概述一、灾害的涵义灾害——凡危害人类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为灾害;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前者形成的灾害例如地震等,称为自然灾害;后者形成的灾害例如火灾等,称为人为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灾祸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往往带有自然变异的特征或突变的性质;目前主要的灾害类型,人类无法根除,只能预防或避免;人为灾害—-(有时称为人文灾害)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而成,包括环境污染、粮食危机等。

灾害地理学复习总结

灾害地理学复习总结

一、主要名词术语1、灾害:是指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灾祸的自然与人为现象和过程。

2、自然灾害: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的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3、灾害系统则是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

4、灾害链就是一系列灾害因成因上有关联而相继发生的现象,还包括出现某种灾害以后使另一种灾害不在发生的情况。

5、灾害群—是指灾害在空间上群聚与时间上群发的现象,是灾害时空方面的两个标识6、灾害群发——由于灾害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结果产生了灾害在时间上众灾丛生与少发现象,把这种现象称为灾害群发。

7、干旱——由于较长时间内无雨或少雨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8、旱涝指数I=某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年降水量标准差。

9、寒潮——指高纬度地区聚集的强冷空气南侵造成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并伴有大风、大雪、霜冻等特殊天气现象。

10、孕灾环境——包括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物质文化(人类—技术)圈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11、致灾因子——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

12、承灾体——指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

13、灾情——指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因灾导致某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14、自然灾害风险——是指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强度的可能性。

15、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各种可能性分析,称为自然灾害风险分析。

16、自然灾害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通过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的手段,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之致灾因子强度、受灾程度,进行评定(Assessment)和估计(Estimate)。

17、自然致灾因子多度(HD)——指自然致灾因子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性程度,18、自然致灾因子相对强度(Hi)——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相对破坏或毁坏能力的程度19、自然致灾因子被灾指数(HC)——各种致灾因子影响面积的百分比20、自然灾害成灾多度(DD)——指自然灾害灾种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性程度21、自然灾害频次(DF)——一定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22、脆弱性评价——面对自然灾害袭击时易于受灾的程度评价23、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评估风险区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自然灾害给风险区造成的可能后果,即可能遭受的实际损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害地理学研究
--------自然灾害趋势判断
灾害地理学
延军平教授 主讲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拯救世界“末日种子库”进水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2017.05.22 星期一 因永冻土层意外融化,位于挪威北部的“末日种子 库”遭遇进水。挪威政府目前正在修缮种子库入口,为 这一全球食物供应的“诺亚方舟”再上一道保险。法新 社20日报道,去年全球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当 年10月,永冻土层融化,融水渗入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入口处并向内蔓延15米,所幸库内种子安然无恙。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建于2008年,种子储存在地下100 多米处,库内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由于位于 极地永冻土层中,即使意外停电,种子库内的温度也能 在至少 200年内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 新 华社
3.牛文元对灾害的定义,如图:
A
B
C

4.灾与荒的关系 灾害—自然恢复,是原因 荒—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是结果 灾是太多了—灾害—泛滥成灾—无用太
荒是指有用太少了—因灾而发生粮荒, 如水多了是洪灾,少了是旱灾—水荒。气 温高是热浪灾害,气温低是寒潮天气。如 泥沙多形成悬河,少不利于肥田。兽多为 害,兽少为物种灭绝。
母爱· 地震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攀 枝花市、会理县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 造成36人死亡,675人受伤。图为消防 官兵在倒塌的土墙下刨出两名罹难者 的遗体。
我们关于自然灾害发生趋势的 预测方法探索,目的在于寻找和丰 富预测预报自然灾害的方法。
二.什么是灾害
自然灾害——自然界中发生的有害现象和过程: 有灾有害—正常;有灾无害—不是灾害;无灾有 害—不正常 1. 灾,Hazard,灾因: 自然界的突变现象——地震 无法预知的缓发过程——旱灾 可以预知但是没法消除的现象——台风 不合时宜、地宜的现象——麦收时的阴雨连绵, 沙区地下水水位上升。 人为诱发的非正常现象。
蝴蝶结构图: 蝶宽:单翼的时间长度,如上图29、 39年等。 蝶长:两翼对称的间隔长度,如上图 55、56年等。
川滇地区≥6.7级地震 的可公度结构
40
1973
22
1995
1933 40 20 1913
20 22 1936 14 12 1950 12 20 40 22 1955 15
15
2010 ?
3、灾害链 是有成因联系的多种自然灾害的连续发 生现象,即一种灾害的发生会导致另外的 灾害发生,一般是指发生在同一地区的灾 害。 (1).因果链:层间因果链—地震—海 啸—暴雨—鼠疫—地震时破坏了鼠洞致使 鼠与人们接触增多。 A→B → C → D
(2). 同源链:
A
B
C D (3).互斥链:A× B × C 干旱—台风:台风所带来降水就不会有干旱 冻害—虫害 “一雷打九台”:源地—能量释放不会形 成台风;运行途中—释放能量改变方向,无台 风影响。 “大雨截震”:震前出现大雨就没有震了。
三. 自然灾害的基本规律(内在)及成因 1、灾害场 场的概念:有联系的空间和物质普 遍存在的形式。场,实质是研究问题 的一种思维方法,有生命的物质都有 场。 灾害场:灾害的空间联系。一类灾 害的发生即要受别的因素的影响,同 时会导致其它灾害的发生。 灾害场分类:遥相关、邻相关、空 间迁移、灵敏点等。
3、近500年来云南20次≥7级地震空 间对称性及未来趋势
101.5° E 16 20 5次 2 5 11 4 24.2° N 8 6 10 15 7 3 9 1 21(2)? 5次
17 12 18 13
19 14
5次
21(1)?
5次
空间对称轴?
(四)、问题讨论
不能否认,世界上的许多事件是循着一个 单向顺序展开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 封闭系统的熵,即该系统的无序程度,将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自然界中不可逆的物理过程比比皆是,在 时间轴上过去与未来两个方向之间表现出明显 的不对称。如果此系统现在相当有序,那么从 现在起过了一段时间后,它多半将趋向无序。 《科学》,2002年11期,22,27。
冯培恩等(浙江大学):从自 然科学到工程科学的对称性本 体论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2008年12月,第12期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王铮教授认为,我们希望从牛顿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解方程预报出地震来, 可是目前的观察技术水平、目前的理论 水平做不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学理论物 理学,利用对称性,承认表象模式。科 学发现的序列可能是这样的,统计规 律—表象模式—机理动力学。这就是从 第谷到开普勒再到牛顿的发展路线。这 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发展的科学观。
挪威人类"末日种子库"遭遇进水
2017年05月22日 国际在线
“末日种子库”最多可储存25亿件种子样本,目前存储 在这里的种子样本超过88万件,包括水稻、玉米、土豆、 小麦等,用以防止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因灾难绝种。 每个往种子库存放种子的国家对“自家种子”具有控制 和访问权。(记者陈丹)
新华网巴黎2005年12 月26日电 一名英国 女孩近日被一家法国 儿童杂志评为2005年 “年度儿童”,因为 她的机警在印度洋海 啸中挽救了约100名 游客的生命。
5、人为放大性—“ (1). (2). 技术灾害(造灾) (3). 人为传播(放大) (4). 增害 (5). 无人就无灾,地质时期灾害 称“灾变”
四.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特点 1.大陆比海洋多灾 2.北半球比南半球多灾 3.温带多灾 4.沿海多灾 5.岛屿多灾 6.城市多灾
城市多地震灾害图
2007年10月22日西安市浐河十里铺公路大桥
2、灾害期 灾害期,是自然灾害在时间上集中 程度的变化特点。 (1)周期变化:天文大气的变化有一 定的规律,许多现象都有因银河系活 动的3亿年周期。
(2)群发期:各种灾害同时发生的时期就 称为群发期。包括群发期(百年),群发幕(数 十年),群发节(几年)三种情况。 百年尺度有公元前4000-前2000年,公元 前200~公元200年的两汉期,1600~1700年 之间的明清群发期。 (3)时效性:发生在特定时间能造成重大 损失的称为时效性。 随时间变化而决定灾害多少;随时间变 化而决定损失大小。
( 一)、关于对称性 理论物理学认为,“我们钻的 越深,发现自然显得越简 单。”“自然的基本设计是美丽的 单纯。” 理论物理学认为,没有“为什 么”,只有“如何”。
物理学界认为,“对称性是物理学 中的第一原理”,并认为“透过外表来 研究本质,这就是对称性方法的威力。” 物理学界认为,内在联系性是对称 性的威力,“发现一个对称比发现一个 特定的现象意义大的多。” 杨振宁认为:“自然界所有的基本 力都是由一些对称性原理产生的”。
2005年12月25日,在泰国普吉岛的一个宾馆 里,11岁的英国女孩蒂莉· 史密斯(左)和母亲彭 妮· 史密斯准备参加新闻发布会。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年仅10岁的英国小姑娘 蒂莉与家人正在泰国普吉岛享受美妙的阳光和沙 滩。突然,蒂莉发觉海水有些不对劲,马上告诉 她妈妈:"我在沙滩上,发现海水开始变得有些古 怪,冒着气泡,潮水突然退下。我知道正在发生 什么,并且有一种感觉,那将会是海啸。”随即 蒂莉拼命地喊:“大浪要来啦!”幸亏她的直觉 得到了家人和其他人的重视,整个海滩和邻近旅 店的人们在潮水袭至岸上前,都及时撤离了。而 这一切完全得益于蒂莉从地理课上学到的海啸知 识。她说:“地里老师卡尼先生教给我们有关地 震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地震如何引发海啸。卡尼 先生曾向学生们解释,在海啸发生前10分钟左右, 海水会出现退潮现象。”
渭河 咸阳湖
2010-11-11 宝鸡渭河
五、国际减灾日 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三, 2010年为10月13日。 灾害面前人人平等,多一点防灾 知识就不会平等。 请大家宣传防灾知识,增加防灾 意识,减少灾害损失。 每年5月12日为中国减灾日。
六、对称性与灾害趋势判断
(一)、关于对称性 (二)、自然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三)、自然灾害的空间对称性 (四)、问题讨论 (五)、启示
依据历史资料事实进行计算,主要 反映自然变化规律。这种趋势研究应用 的是唯象理论,即重在整理和发现统计 规律,暂时放弃物理机理。 郭安宁等认为,大地震要比小地震易 于预报,┉而具有戏剧性的就是有时这 种唯象的预报比唯理的预报的准,难道 我们要因噎废食吗!(《中国大震问题 》,地震出版社,2002年)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 而事物的内在基本规律却是 简单的,在探索事物的规律 时,要注意防止人为的复杂 化。在预测效果相当的前提 下,简单的预测模型和预测 方法往往更为可信”。
(二)、自然灾害的时间对称性
我们在继续应用可公度方法对陕西省及 有可能波及陕西省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趋 势研究的基础上,就自然灾害的时间对称 性结构即蝴蝶结构进行探讨。也可以认为 是一种周期(时间)共振。
所谓蝴蝶结构图,即结构形似蝴蝶;所 谓时间对称性,即蝴蝶结构图反映出的等时 间间隔特点。也可以认为,可公度特征是不 同长度的周期叠加后所表现出的混合规律, 是一种周期共振现象。因其反映的是多变量 间周期性变化,所以它更为复杂,是更深层 次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探索 其规律性,逐渐发掘它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 测功能。
中国特大暴雨的夜发性(北京时间)
暴雨类型
下午 上午 前半夜 后半夜 (14—20)(20—02)(02—08)(08—14)
4 4 26 6 40次特大暴 雨 (10%) (10%) (65%) (15%) 4 8 22 6 40次特大持 续暴雨 (10%) (20%) (55%) (15%) 105次台风 暴雨 15 21 45 24 (14%) (20%) (43%) (23%)
2. 害,Disaster,灾情: 死亡、伤残——有越来越少的趋势 经济损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工农商) 对环境的影响——洪水过后的疫情,旱灾造 成的生态环境破坏。2000年春夏中国北 方干旱,影响了退耕还林。 心理损失——恐惧失常、影响正常工作。 无灾有害——“谣言地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