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茨勒完全接管霍林沃斯

合集下载

专题五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专题五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的过程及殖民扩张主要方式 (1)过程:1588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无敌 舰队的战败,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开 始确立。17世纪开始,英国积极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三次对荷 战争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改名为纽约。18世纪60年代, 赢得对法的“七年战争”,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夺占了 许多的殖民地,使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最终 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2)方式:海盗劫掠;商业战争;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 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黑奴贸易是英国对外贸易极 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战争使英国一跃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结束
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 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 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 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 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 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 霸战争。
——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教你读史] 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为“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 呢?”“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据此分析其影响。 [提示] 使非洲丧失大批精壮劳动力,家园遭到破坏, 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首页

雅尔塔协议书

雅尔塔协议书

雅尔塔协议书我很抱歉,但我不能按要求为您写一篇1000字的雅尔塔协议。

这是因为我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模型,我无法生成长篇的文字内容。

然而,我可以简要介绍一下雅尔塔协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

雅尔塔协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45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在苏联雅尔塔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达成的。

在这次会议上,苏联的约瑟夫·斯大林、美国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三国领导人就战后欧洲的政治格局、德国的分割与处理、联合国组织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磋商和协商。

雅尔塔协议主要内容包括:1. 联合国的设立:三国同意建立联合国组织,取代旧的国际联盟,并表示各国应当共同努力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

2. 德国的分割与处理:三国同意德国应当在战后分割为苏军控制区、美英军控制区和法军控制区,柏林也将分割为四个区域,由四国共同掌控。

各国将追究战犯的责任。

3. 欧洲国家的自由与民主:三国一致认为,战后欧洲国家应当实行自由和民主制度,各国自主作出内部政治安排,同时也承认东欧国家在战后可能存在与苏联的影响和控制。

4.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三国同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设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即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和法国。

这些国家拥有否决权,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

这些是雅尔塔协议的核心内容,对于战后欧洲和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雅尔塔协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对东欧国家的影响和实施,以及对德国和柏林的分割等问题。

总之,雅尔塔协议在战后世界的重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确立了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也为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战后国际关系史(只列出部分)---一,战后初期至 50 年代的重要事件:布雷顿森林体系乔治 . 凯南遏制理论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方案》)英国“ 三环外交”第一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多瑙河会议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布鲁塞尔条约里约热内卢条约:(亦称《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第四点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旧金山对日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台和平条约欧洲防务集团罗马条约波兹南事件亚非会议 ( 万隆会议 )艾森豪威尔主义(填补力量真空主义)哈尔斯坦主义二,六十年代的重要事件:U-2 飞机事件多边核力量计划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主义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加勒比海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布拉格之春新东方政策不结盟运动第三次中东战争三,七、八十年代的重要事件:第四次中东战争东方条约三边委员会日本的“ 多边自主外交”卡特主义里根主义中导条约:(双零点方案)超越遏制战略新大西洋主义四,九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事件:新欧洲巴黎宪章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欧洲联盟条约宫泽主义《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 PKO 法案)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战略欧盟一体化历史进程近代国际关系史(只列出部分)---25元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比利牛斯和约乌得勒支和约亚琛和约欧洲外交革命七年战争北方大战坎波—佛米奥和约吕内维尔和约亚眠和约普雷斯堡和约莱茵联盟提尔西特和约大陆封锁政策神圣同盟四国同盟条约特洛波议定书门罗主义东方问题亚得里亚堡和约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克里米亚战争法兰克福和约三皇同盟圣斯蒂法诺和约柏林条约三国同盟再保险条约法俄同盟光辉孤立C--C计划VS计划法绍达事件美西战争特仑特号事件摩洛哥危机英俄协定英法协定朴资茅斯和约英日同盟英布战争安政条约拉匡尼基协定萨拉热窝事件七月危机伦敦秘密条约兰辛-石井协定意土战争波斯尼亚危机现代国际关系史(只列出部分)---21元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对德和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约凡——华体系意义及评价德国赔款问题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亚洲政治策源地的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西班牙内战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德意柏林协定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钢铁盟约集体安全计划东方公约英法苏谈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协定波兰危机东方战线苏日中立条约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立法及修改过程租界法案大西洋宪章反法西斯同盟珍珠港事件中途岛战役阿卡迪亚会议联合国家宣言卡萨布兰卡会议莫斯科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雅尔塔会议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静坐战拉巴洛条约布列斯特和约贝尔福宣言胡佛宣言史汀生主义东方慕尼黑斯特莱沙阵线共产国际远东共和国大东亚共荣圈田中奏折布雷顿森林体系乔治 . 凯南遏制理论杜鲁门主义英国“ 三环外交” 第一次柏林危机先发制人战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北方战争与俄国的崛起布鲁塞尔条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哈尔斯坦主义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里根主义超越遏制战略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第二次柏林危机。

历史上外国反抗失败的例子

历史上外国反抗失败的例子

历史上外国反抗失败的例子
陶斯起义
日期:1847年1月19日--1847年7月9日
地点:新墨西哥州北部
随着美墨战争的激烈进行,新墨西哥的领土被两支军队激烈争夺。

新墨西哥战役的高潮时刻,被命名为“圣达菲战役”,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发生了小规模冲突,但在冲突中并没有开枪。

墨西哥领土总督曼努埃尔·阿米霍几乎立即投降,随后美国军队便声称新墨西哥是美国领土。

而后阿米霍被陶斯小镇的当地毛皮商人查尔斯·本特取代。

对于该地区的许多居民来说,美国的占领是个好消息,但也有一大批新墨西哥人对美国军队和官员的持续存在持怀疑、担忧或完全敌对的态度。

投降损害了墨西哥和美国原住民的自尊,他们对被迫进入美国也没有任何兴趣。

土地所有者也害怕在从墨西哥移交的过程中,失去他们的财产权。

1847年1月19日,新墨西哥政治人物巴勃罗·蒙托亚(Pablo Montoya)和罗梅罗(Tomás Romero)领导的叛军,袭击了本特州长的家。

很快,蒙托亚和罗梅罗也一起监督执行了对本特和其他政府官员的暗杀任务。

第二天,一群大约500人的造反者,占领了阿罗亚洪多(Arroya Hondo)的西蒙特利(Simeon Turley)的工厂。

美国军队迅速对危机做出反应,将叛乱分子逼回陶斯普韦布洛
(Taos Pueblo)的最后阵地,并击败了剩下的起义分子。

据现在的道斯当地报纸《道斯新闻》报道,事件最终造成11名墨西哥人和5名美国土著人,因叛国罪被处决,其中包括领袖蒙托亚。

随后,蒙托亚于1847年4月6日在陶斯镇广场被绞死。

选择题专练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步)-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练十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步)-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练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近年来,随着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到印太地区,美国企图以“四国(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机制”为依托,推进“印太战略”,与中国展开地缘争夺。

“印太战略”与“四国机制”是()A.四国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B.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冷战思维在新时期的表现D.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实践2.图6是1962年的一幅荷兰漫画,题目为“大不列颠不会独自来”。

漫画中英国人带着“英联邦家庭”一同进入欧洲联合体,法德等国表现出惊恐的神情。

该漫画意在()图6A.揭露马歇尔计划的真实意图B.警示西欧各国提防英国控制C.呼吁欧洲各国尽早实现联合D.说明多极化格局已经出现3.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中美两国承诺采取强化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但在协定表决启动时,印度代表发展中国家要求将各国加速“逐步淘汰”煤炭使用承诺,改为“逐步减少”,经过紧急协商最后达成了协定。

这一协定的达成表明()A.中美信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B.多边协商原则利于应对全球问题C.发展中国家主导气候问题的解决D.积极推进减排降碳成为全球共识4.下图所示为1960~1980年美、日、(西)德三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比重的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B.日本经济利用美援超越德国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D.各国政府经济管理功能加强5.在1948年6月开始的第一次柏林危机中,苏联对西柏林的封锁只限于水、陆交通,一直开放空中通道;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解除封锁。

经过双方秘密会谈,1949年5月12日,苏联取消了封锁。

这表明此时()A.美苏极力避免正面交锋B.德国成为美苏对抗的焦点C.美苏对抗限于经济领域D.美苏意在改变柏林的现状6.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罗斯托夫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极力鼓吹现代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传统与现代是对立割裂的,自由市场经济、多党代议政治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冰与火之歌回首冷战军事对抗史(七).doc

冰与火之歌回首冷战军事对抗史(七).doc

冰与火之歌回首冷战军事对抗史(七)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70年代是西方国家比较被动的时间。

不管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论文联盟,还是经济上,西方的优势都被削弱,西方国家的民心士气陷于消沉。

但是,进入80年代,西方开始了复苏和反击。

首先表现为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鹰派”领袖上台,他们鼓励西方社会尊重传统价值观,回归家庭。

在经济上抛弃凯恩斯主义,开始采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在军事上则增加军费,对苏联集团强力回击。

而苏联从70年代末开始步入老人政治,到80年代初起,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再到契尔年科,一个老人换掉上一个死去的老人,统治集团失去了活力和对外界变化采取强力应对的能力。

而苏联的经济也进一步步陷入困境,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掌时已经内忧外困。

虽然尝试着改革但已经无力回天,到80年代末整个东欧集团逐步瓦解,继而在1991年连苏联自身也以崩溃告终,从而结束了战后长达40多年的冷战。

笔者将分上、中、下三篇来介绍对冷战结束至关重要的80年代。

上篇将主要介绍东、西方在常规军力方面的发展变化。

里根政府的冲击波70年代末执掌美国的是民主党的卡特政府。

卡特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做过教堂的主日学老师,为人非常温和诚恳。

美国人之所以选择他在尼克松-福特政府之后接掌白宫,就是希望他能重塑美国社会的诚信价值观和民族信心。

卡特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和邓小平一起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他对苏联也主张以缓和为主,甚至当霍梅尼的极端宗教势力扣押了美国大使馆人员后,在美国国内的巨大压力下他依然坚持和平谈判。

而在国内经济问题上,他所领导的民主党政府主张高税收政策和保持中下层人民的福利,当时税收之高以至于被认为是在对富人抢劫。

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政策显然是过了头。

同时,美国国内还陷于高油价和外部制造业竞争的多重压力下,经济长时间陷入滞涨。

卡特政府的经济政策本意就是要摆脱滞涨,但最终可以说是失败了。

美国国内选民最终被营救美国人质的“蓝光”行动的失败彻底激怒,选择了一个以果敢和强硬而著称的共和党“鹰派”总统——罗纳德•里根。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在雅尔塔体制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使之成为二等国家,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力也得到扩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及北约的建立等,是形成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标志,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情报局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第一,苏联走上了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第二,西欧,日本独立倾向发展,帝国主义阵营分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走向衰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发展,第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20世纪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亚非拉国家加强了团结合作。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美苏由激烈争霸转向关系缓和,世界多种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现在第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增强,第二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国家反帝反殖民,反霸的斗争进入了发展民族经济,并以经济的发展维护政治独立的新阶段,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纲领,并开始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第三,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进一步发展,第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继续以高于美国和西欧的速度增长。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第二次首脑会议。

会议总共讨论了四个问题: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出兵对日作战问题,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

会议达成的协议和通过的宣言统称为雅尔塔体系。

以美、苏为中心形成的两极对立格局是该体系的特点。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两个德国统一,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宣告瓦解。

该体系虽表现出了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2.纽伦堡审判(Nuremberg trials)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首要战争罪犯和犯罪组织进行了审判。

法庭对22人作了宣判。

美国军事法庭在纽伦堡城还进行了后续审判。

纽伦堡审判为以后对破坏和平罪的审判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

3.东京审判(T okyo trials)又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

1946年5月3日-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了审判。

东条英机等七人被判处绞刑。

4.五国和约(1947.2)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盟国对德、日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签订了五国和约。

条约的主要框架包括领土条款、政治条款、军事条款、赔偿条款。

五国和约是战后初期盟国合作延续的产物。

5.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乔治·凯南(Kennan,George Frost),曾为美国驻苏代办。

1947年7月,他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提出了“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

文章分析了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理论根据、政策目标,提出必须把苏联看成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并提出了美国应实施的遏制对策。

1854年阿尔玛河之战

1854年阿尔玛河之战

2018.05军事文摘1854年阿尔玛河之战号称“世界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和“近代科技战争开端”的克里米亚战争,从1853年一直持续到1856年,俄国、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和撒丁-皮埃蒙特王国等先后被卷入,战争造成参战各方数十万人的伤亡。

其中,发生在1854年9月的阿尔玛河之战,是克里米亚地面战事的第一战。

向塞瓦斯托波尔进发欧洲各大国对巴尔干地区控制权的争夺,最终导致了一场战争。

1854年3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宣布进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下的多瑙河行省,同时开始强化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俄国舰队可以从那里直接威胁君士坦丁堡,继而向地鸿 渐中海投入自己的力量。

英国内阁决心对俄国一战,而他们最初的考虑是打一场海上战争。

既然英国关注的焦点是位于黑海海岸的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那么出动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然而以英国舰队切断克里米亚半岛和俄国大陆之间联系的计划很快就被泼了一盆凉水:克里米亚地峡的黑海水域太浅,不足以通行大型战舰。

接下来就只有与法国盟友一道实施地面联合作战这一个选项了。

自1815年滑铁卢战役以来,英国军队就再没有参与过任何大规模的地面行动,而为了进军克里米亚,英国尽力组建了一支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总人数将近3万人。

谁来指挥呢?那个时候,滑铁卢的英雄人物威灵顿公爵已经去世两年了,不过他留下了一位“接班人”,那就是他的副官詹姆斯亨·利·萨默塞特将军,即拉格伦勋爵。

此人亲历过威灵顿所指挥的多场战役,不过他其实从来没有在战场上亲自指挥过哪怕一个营的部队。

在1854年6月的一个温暖的晚上,英国内阁在晚餐过后正式向总司令拉格伦勋爵发出进军克里米亚半岛并攻占塞瓦斯托波尔的指示。

拉格兰勋爵预言,这一过程只需要12天。

不过直到9月14日,在坐船经过君士坦丁堡附近的斯库塔里后,英法军队才在这个阴晴不定的日子里于克里米亚的卡拉米塔湾开始登陆。

. All Rights Reserved.英军总指挥拉格伦勋爵且尽管缅席科夫亲王一度向法军方向上投入了7个步兵营、4个炮兵连和4个骑兵中队,但他很快就判断自己的右翼地区难于通行,所以又把其中的大部分兵力又拉回到英军的正面了。

美国独立战争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美国独立战争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美国独立战争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1、经济因素在 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

北部的工商业逐渐繁荣,南部的种植园经济也颇具规模。

然而,英国却对殖民地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限制政策,如《航海条例》,严格限制了殖民地的贸易自由,使得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2、政治因素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高度集权的统治,殖民地的居民在政治上没有话语权,无法参与决策。

而且,英国政府还随意向殖民地征税,却不给殖民地人民相应的政治权利。

3、文化因素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来自欧洲,他们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北美文化,这种文化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与英国的统治理念产生了冲突。

4、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1773 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了《茶税法》。

波士顿民众反对英国政府的这一行为,将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倾倒入海,英国政府对此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1、第一阶段(1775 1777 年)1775 年 4 月 19 日,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同年 5 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组建了大陆军,并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例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A 波士顿倾茶事件B 莱克星顿的枪声C 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D 《独立宣言》的发表答案:B2、第二阶段(1777 1781 年)1777 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战争的转折点,增强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也促使法国等国家公开支持美国。

例题: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 莱克星顿的枪声B 波士顿倾茶事件C 萨拉托加大捷D 《独立宣言》的发表答案:C3、第三阶段(1781 1783 年)1781 年,约克镇战役中,美军在法国军队的协助下,迫使英军投降。

三次英荷战争的基本内容

三次英荷战争的基本内容

三次英荷战争的基本内容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第一次英荷战争,又被称为“三流战争”,发生在1652年至1654年之间。

该战争主要是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之间在贸易和殖民地扩张方面的竞争而引发的。

战争发生在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地区。

在战争初期,荷兰海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击败了英国的一系列进攻。

然而,1667年,英国海军展开了一次突袭,成功地占领了荷兰的纽约。

这一事件迫使两国达成和平协议,即《布雷达和约》。

根据这个协议,双方互相承认了对方的领土和贸易权益,并同意互不侵犯。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第二次英荷战争发生于1665年至1667年,是由于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试图削弱和取代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而引发的。

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地区。

英国海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但后来遭受了荷兰海军的一次反击。

1667年,荷兰军队入侵了英格兰,并成功地抢夺了英国舰队的一部分,这一事件被称为“梅德韦登海战”。

在被迫签订和平协议后,英国同意支付了大量的赔款,这进一步加剧了英国财政困难。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第三次英荷战争发生在1672年至1674年,是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试图通过协助英国来侵略荷兰而爆发的。

这场战争被认为是英国与荷兰之间联手对抗法国的一次冲突。

战争初期,法荷英三国联军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荷兰军队在将领瓦廷相斯和德·鲁伊特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1674年,英国和法国决定退出战争,与荷兰签订了和平条约。

三次英荷战争结束后,英国的贸易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而荷兰的地位则逐渐下降。

这些战争对于大英帝国的形成以及欧洲国际格局的改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三次英荷战争是17世纪欧洲国家之间争夺海上贸易和殖民地的结果。

这些战争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和伤亡,同时也加强了英国海上势力的崛起。

战争结束后,荷兰逐渐失去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地位,而英国则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海洋帝国。

美国内战结束历史事件时间轴

美国内战结束历史事件时间轴

美国内战结束历史事件时间轴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攻击福特底堡南方联盟的士兵在南卡罗来纳州福特底堡发起了进攻,标志着美国内战的开始。

1863年1月1日:林肯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南方联盟地区的黑人奴隶。

1863年7月1日-3日:葛底斯堡战役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内战中最具影响力的战役之一,北方联邦军与南方联盟军队进行了三天的激烈战斗,北方联邦军最终击败了南方联盟军队。

1864年11月8日:林肯连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继续领导北方联邦军对抗南方联盟。

1865年4月9日:李将军投降南方联盟将军罗伯特·E·李在弗吉尼亚州威廉敦投降,标志着南方联盟的失败和美国内战的结束。

1865年4月14日:林肯遇刺身亡亚伯拉罕·林肯在华盛顿特区的福特剧院遭到刺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遇刺身亡的总统。

1865年12月6日:宪法第十三修正案通过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度,确保了黑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1865年12月18日:南方联盟正式解散南方联盟正式宣布解散,南方各州重新加入联邦,标志着美国内战的终结。

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重建时期,重建时期历经了政治、社会和经济上的挑战和变革,为后来的美国奠定了新的基础。

这段历史时期在美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理解美国现代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此篇文章将美国内战结束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概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时间轴,方便理解美国内战的发展和重要事件的发生。

该文章适用于一般的历史研究和了解美国内战的读者,语言通顺、表达流畅、排版整洁美观,符合阅读体验的要求。

雅尔塔会议二战胜利后的全球权力重组

雅尔塔会议二战胜利后的全球权力重组

雅尔塔会议二战胜利后的全球权力重组雅尔塔会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该会议对于二战胜利后的全球权力重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雅尔塔会议的背景、议题以及对全球权力格局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雅尔塔会议的背景二战结束后,欧洲和亚洲的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经历了剧变。

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中战败,英国、法国和荷兰等殖民帝国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同时,苏联作为抵御纳粹侵略的关键角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继美国之后的超级大国。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调整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雅尔塔会议应运而生。

二、雅尔塔会议的议题1. 欧洲战后重建问题: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了欧洲在战争之后的重建问题,包括战后对纳粹德国的处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边界划定等。

根据会议协定,德国将被分为四个占领区,由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各自管理,并要求德国进行战争赔款。

此外,亚洲地区的重建也在会议上进行了初步协商。

2. 联合国的建立:雅尔塔会议还就建立一个国际机构来促进全球合作和解决国际争端达成了共识。

这个机构最终成为了联合国的前身,代表着战后国际秩序的新起点。

3. 发展国际安全机构:会议还讨论了建立国际安全机构的问题,以帮助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会议决定将权力集中在五个主要盟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手中,五国将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并拥有否决权。

这一决定为以后的国际事务决策提供了基础。

三、雅尔塔会议对全球权力重组的影响1. 苏联的崛起:雅尔塔会议确认了苏联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使其在战后全球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联在东欧和亚洲地区占据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2. 冷战的开端:雅尔塔会议对后来的冷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会议上确立的欧洲边界和苏联的影响范围引发了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东欧国家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并成为冷战期间对抗西方势力的关键地区。

3. 联合国的建立:雅尔塔会议奠定了联合国的基础,这个国际机构成为了二战后全球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考历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中考历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中考历史二战后世界的变化初中历史知识点:“世界警察”。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老大哥的唯一对手消逝了,从此美国大行霸权主义。

凭着目前世界第一的军事实力,美国军力扩张,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驻军,欲当第二维和部队。

“国际警察”的主要“业绩”:1.1950年,联合国指派美国人为联合国军司令,越过三八线开始进入朝鲜作战,10月19日联合国军占领朝鲜首都平壤。

2.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遭到全世界的反对。

联合国批准由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合部队以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帮助科威特击退伊拉克入侵者。

3.1993年10月3日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美军在索马里维和,帮助联合国在索马里捉捕军阀匪首艾迪德,因情报不准确和低估敌人实力导致了18名美军士兵丧生。

后因国内反对声浪,克林顿下令从索马里撤军,这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为数不多的正义行动却以失败而告终。

4.199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内乱,塞国领导人屠杀科索沃平民,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

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5.2001年10月7日,经联合国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发动战争,其为美国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

联6.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在未经联合国授权下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

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

战后美国成功推翻萨达姆政权,却没有找到所说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7.2011年3月19日,联合国授权以美国领导的北约实施“奥德赛黎明”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初中历史知识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欧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8个会员国。

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课冷战练习新人教版

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课冷战练习新人教版

第16课冷战一、选择题1.〔2022年北京〕“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经破裂,它们尽管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

¨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方案的实施C.“北约〞“华约〞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答案】A【解析】由“在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经破裂,它们尽管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可知,这种“对抗状态〞指的是冷战,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

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应选:A。

2.(2022河北)马歇示计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曲家创作了以下表达本同态度的漫画。

其中表达当时英国态度的是( )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马歇尔方案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方案,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马歇尔方案。

马歇尔方案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同时在经济上遏制苏联,到达美国一箭双雕的目的。

其中A属于中国的漫画,BC属于苏联的漫画;D属于英国漫画,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需要美国扶植,故D符合题意。

3.?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方案:一箭双雕〞。

这里的“双雕〞是指〔〕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B.控制欧洲、遏制苏联C.遏制欧洲、称霸世界D.复兴欧洲、干预中国【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马歇尔方案。

其实质是通过援助西欧使欧洲经济恢复,并使之成为遏制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

故正确答案为B。

南海泡沫事件PPT精选文档

南海泡沫事件PPT精选文档


12
“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 牧师离开圣坛,就连贵妇也放下了高傲和虚荣”。
——英国全民追捧南海公司股票的疯狂局面
13
狂热之下危机潜伏
➢南海公司虽名为贸易公司,其
实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 其本身的贸易业务平平。南海公 司股票之所以受追捧,是同它同 政府的密切合作获得大众的新人 和向南海公司向股民虚构业绩的 共同结果。
6
生逢其时,南海公司崛起
1713年,英、西签订 《乌得勒支和约》,英国从西 班牙手中获得向西属美洲输送 奴 隶 的 垄 断权。在英国,这 份专营权自然落在南海公司手 上。借着垄断专营的招牌,南 海公司身价日隆。
7
为了增强信誉以更大规模的吸收社会资本,南海 公司1718年邀请英皇乔治一世加入董事局成为总裁。
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及斯坦厄 普勋爵分别收受南海公司市值50,000 镑的股票以及25万贿款,使他们大力 声援方案,又令财政大臣约翰·艾思 拉比负责推销有关计划,让方案获得 广泛支持。
10
南海计划 南海公司购入市场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 券及定期债券,并以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交换。而公司会 无条件支付政府400万镑,再加上有条件地支付的360万 镑,使政府最多可获利760万镑。购入债券后,政府只 需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率,利率到1727年夏天后会 降至4%,那时开始南海公司所持的所有国债都会变成 可赎回政府债券。
1
南海泡沫事件(英语: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 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 与同年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 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经济泡沫”一语 即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专题2专题分层突破2

专题2专题分层突破2

专题2专题分层突破2(教员用书独具)[自我校正]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九国条约»D.国际联盟E.«洛迦诺条约»F.«非战条约»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与调整[中心整合]1.构成(1)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打败国对德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及对奥、匈、保、土四个战胜国的和约,确定了战后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域的国际关系新次第,即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打败国联系战胜国和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布置的战后国际关系新次第。

(2)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使列强树立起亚太地域国际关系的新次第——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该体系最大的赢家。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确立,调整了世界大国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域暂时处于战争动摇形状。

树立在打败国剥夺战胜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紧张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2.调整(1)经济:鲁尔危机使美英掌握了赔款主导权,1924年提出的〝道威斯方案〞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的方针,这是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严重调整。

德国经济由此迅速恢复和开展,美国那么在经济上迅速浸透欧洲。

(2)政治:1925年,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签署了«洛迦诺条约»,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暂时缓解了欧洲平安效果,但也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独自制裁的权利,大大削弱了法国在欧洲的位置;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度对等的位置,并参与国联,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路途。

这是在欧洲平安效果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严重调整。

(3)外交: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国签署了«非战条约»,强调用战争方法处置国际纠纷,支持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度政策的工具,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立功〞的法律依据。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
第⼆次世界⼤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建⽴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3年,美、英、苏三国先后举⾏了三次⾸脑会议:德⿊兰会议(1943年11⽉28⽇~12⽉1⽇)、雅尔塔会议(1945年2⽉4~11⽇)、波茨坦会议(1945年7⽉18⽇~8⽉2⽇)。

会议达成有关对德、⽇作战,处置德国,波兰和远东问题,建⽴联合国等⼀系列协议。

三次⾸脑会议形成了以雅尔塔协定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美、苏两国为中⼼,在欧洲和亚洲建⽴各⾃的势⼒范围,形成了两极对⽴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体系的中⼼⽀柱在欧洲。

美、苏冷战,东西⽅的分裂和两⼤军事集团的对⽴,是战后欧洲的主要政治特征。

两⼤集团对⽴的基础是欧洲两⼤同盟体系,即以苏联为盟主的苏联与东欧同盟体系,以美国为盟主的美国与西欧同盟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建⽴在战后初期国际⼒量对⽐基础之上的,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和民族独⽴运动的兴起,不断地改变着战后世界各种基本⼒量的对⽐,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

两极格局的基础不断动摇,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局势剧变,德国统⼀,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东西⽅正式宣告冷战结束,特别是苏联解体,标志以两⼤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了根本变化,雅尔塔体系完全⽡解。

更多精彩,尽在中教联盟⽹。

细节.审讯艺术的精华

细节.审讯艺术的精华

作者: 赵文英
出版物刊名: 净月学刊
页码: 40-43页
主题词: 荷兰政府;情报部门;平托;艾森豪威尔;最高统帅部;荷兰人;间谍罪;比利时人;等级森严;面色如土
摘要:<正> 平托,荷兰人。

自一九一四年起,分别在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地为法国情报部门工作。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应大不列颠王国政府请求,替英国建立反间谍组织,后来又在伦敦领导自由荷兰政府的外事警察局。

一九四四年六月,随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去欧洲担负反间谍工作。

被艾森豪威尔誉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反间谍权威。

”三十年的反间谍生涯,平托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破案经验。

他具有惊人的记。

思维导图丨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有一个国家参战的战争

思维导图丨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有一个国家参战的战争

思维导图丨第六次中东战争?只有一个国家参战的战争自1948年以来,中东地区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冲突,这些冲突不仅改变了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深刻影响了整个地区的政治版图。

从第一次中东战争到黎巴嫩战争,每一次冲突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转折点。

以下是几次关键的中东战争及其主要事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时刻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思维导图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1949) 这次战争是在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计划之后不久爆发的。

该计划旨在建立两个国家,一个犹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人国家。

然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反对这一计划。

随着英国的托管期结束,以色列在1948年5月14日宣布独立,紧接着阿拉伯联盟中的几个成员国(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向新生的以色列国发起了进攻。

这场战争最终以停火协议告终,确立了以色列的边界,并导致了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流离失所。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6年)–苏伊士危机,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条运河是重要的国际贸易航道。

作为回应,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联合对埃及采取了军事行动,试图重新获得对该运河的控制权。

尽管短期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国际社会的压力迫使三国撤军,苏伊士运河最终回到了埃及的控制下。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 –六日战争,由于一系列政治和军事紧张局势的升级,以色列对埃及发起了先发制人的空袭。

这场战争只持续了六天,但结果是灾难性的,埃及失去了西奈半岛,叙利亚失去了戈兰高地,约旦失去了约旦河西岸地区。

此外,加沙地带也被以色列占领。

这次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中东的政治版图,并加深了巴勒斯坦问题。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赎罪日战争 / 十月战争 1973年赎罪日(犹太教的重要节日),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试图夺回他们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

战争初期,阿拉伯军队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但最终以色列反攻并包围了埃及第三军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I A 10 型 提 花 织 机 。 NV L 0
U / A 10是 目 前 首 台 可 NV L 0 单 独 控制 每 根经 纱 运动 的提
花 织 机 。 T 研 发 的 Iv r
U I A 10 型 提 花 织 机 配 备 了 被 称 为 NV L 0
“ataos 的 6 4 Jcu t ” r 14电 机 , 过 提 花 机 通 丝控 制 相 通 同数量 经纱 的运 动 。
用 于 纺纱 和非 织 造工 业 的针布 ,优 质 的全球 销 售 服 务 网络 能保 证 现在 甚 至 未来 提 供 出高 质 量 的产
品。
林 沃 斯美 国总 厂外 的所 有 业 务 ,这 包 括 德 国 和 巴
西 的分厂 及 墨 西哥 等地 的服 务 站 。从 此 霍林 沃 斯 仅 拥有 位于 美 国总厂 的产 品及 操作 。
特 吕茨 勒 完全 接 管霍 林 沃斯
美 国霍林 沃 斯 公 司 于 2 0 0 9年 1 2月 3 1日正
产 工 艺 、完 善 的质 量控 制 和 全球 销 售 网络 确 立 了
式停 产 , 所有 的生 产设 备 、 利 和版 权 均 由特 吕 其 专
茨 勒 集 团接 管 ,并 作 为美 国特 吕茨 勒 公 司 和特 吕 茨勒 针 布公 司 的代 表 。特 吕茨 勒针 布 公 司 将继 续 霍 林 沃斯 的生产 计划 , 增加 现有 的生产线 。美 国特 吕茨 勒公 司的 销售 、市场 和 服 务 团 队将 雇佣 霍 林 沃斯公 司 的相关 专业 人员 。 早 在 20 0 3年 , 国特 吕茨勒 就 已经 接 管 了霍 德
品 , 口参数 如 梭 口侧 面形 状 、 口的对 称 性 、 开 梭 易
于 U I A 0 N V L10良好 的适应 性 , 造 参数 可实 验性 织
任 意设 置 , 其适 用 于开发 新型 纺织 品结构 。 使
变 性 、梭 口高度 等参 数 可 独 自优 化 配置 且 随 时重
置。
U I A 0 N V L 1 0几乎 适 应所 有 纺织 品的开 发 , 不 论 是 特殊 组 织结 构还 是 新 型特 种 材 料 的应 用 。 由
这 个 织造 系统 为新 的织 造 工艺 提 供 了新 的途 径, 特别 在影 响梭 口几 何 结构 方 面 , 为适 应 每种 产
特 吕茨勒 针 布公 司在这 一 领 域 的技 术 领导 地 位及 市 场 地 位 。公 司最 初 的 产 品 N v Sa+ 持 久 的 oo t 和 r N vTp盖板 为 当今 的针 布技 术设 立 了基 准 。 ooo 创新 的 MAG O O N T P盖板 , 借 助磁 力 降低 安装 和 维护 能 成 本 , 目前 市场 上特 有 的技 术 。 是 在 特 吕茨勒针 布专 家 和 Ek 特 吕茨 勒专 家 的 ro 合 作 与努力 下 ,特 吕茨 勒针 布 公 司 能提 供一 系列
特 吕茨勒 针 布 公 司成 立 于 2 0 0 究 所 成 功 装 配最 新 史 陶 比尔 UNI VAL 1 0型 提 花 织 机 0
研 发高 科 技 纺织 品 是德 国格 赖 茨市 图林 根 一 格 兰 沃
纺 织研 究 所 ( 称 T T 的 简 IV) 主要 研究 项 目之一 。
传统 纺 织织 造 方 法 已难
以满足 高性 能 纺织 品的 生产 加 工 , 医用 纺 织 品 、 如 产业 用 布 、智 能纺 织 品和 多层 纺 织
品 ,这 就需 要研 发 出新 的织
造 技 术 。鉴 于此 , 来 TT 近 Iv 研 究 所一 直 致力 于 研发 新 的 织造 系统 ,其 中包 括 多尼 尔 剑 杆 织 机 和 史 陶 比 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