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先秦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

夏时期的研究也是如此。

虽然夏王朝未被考古学发掘的同时期文字材料所证实,但也并非仅是“单线进化论”的阐释预设。

既有的历史文本在兹,夏文化的探索,无论证实还是弥补,无论证伪还是重构,都必然是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的。

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

一方面,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

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可以确信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应当有文字存在,甚至有可能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

但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保存环境下,可能早已湮灭于地下。

即便未来有幸发现了早于殷墟的文字材料,若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王世记录,同样无法证明。

另一方面,期待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推测也是强人所难。

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

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即使发现,也不易辨识,更不易与具体的王相对应。

对于学者们寄予厚望的夏都探索,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从龙山晚期出现于中原腹心地带的数十座大小城邑中证明某处遗址是夏代的某处都邑,同样很有难度。

可以说,不具备考古学训练的知识界,都习惯于以殷墟为样板和标准来要求或判断“夏墟”,这正是当前夏文化探索的论证逻辑悖论。

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认可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

这不仅蕴含着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必然寄托着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

史料的扩充带来了学科范式的转移,但实现学科范式转移后不同史料与话语系统间的融合需要艰难探索。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高三上学期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日,我国第一本面向中学生的AI 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

目前,已有40所学校引入该教材作为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成为首批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与其他教材 ,该教材以“手脑结合”为主要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对人工智能原理的介绍,更加重视这些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的编者特别希望学生能发挥独特的想象力, ,设计一些在高中阶段有可能完成的项目,并动手将其转化为独具特色的作品。

目前,人工智能人才面临着全球性短缺的状况,在人工智能和基础教育结合方面,各个国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该教材的出版,是人工智能教育的一次重大突破,这表明,( )。

也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 ,是一门新兴技术,中学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作用 ,但他们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

教师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为帮助教师解决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商汤科技将联合举办多期“人工智能教师研修班”——培养一批人工智能的种子教师,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步提升我国教师总体的人工智能素养。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已有40所学校作为选修课或校本课程引入该教材,成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B .已有40所引入该教材作为选修课或校本课程的学校,成为首批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学校”。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8年9月19日,在永州开往深圳北的高铁上,女子周某强行坐到了不属于自己的靠窗座位,当列车工作人员协调时,却遭到了女子的“强词夺理”,霸占座位不肯让座;2018年8月21日,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男子孙某一直霸占一女乘客的座位,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

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忌与齐王经常赛马。

规则是将各自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按等次进行比赛,田忌输多赢少。

孙膑告诉他,以己之下等对阵彼之上等,以己之中等对阵彼之下等,以己之上等对阵彼之中等,最终三局两胜,田忌赢。

要求: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以“田忌赛马与高铁霸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田忌赛马与高铁霸座之我见“田忌赛马与高铁霸座”这两件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定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毛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是无法比较的!虽然我们都有一定的缺点,但并不代表可以胡乱地看低自己,将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比较;这样的人只会被人看作一个懦夫、愚昧的人!事实上,我们要比较的是自己的缺点而不是别人,别人的优点是祢生活中的反差,是让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在霸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文明本身需要维护的,也要让那些不文明、耍无赖的人得到教训。

我们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田忌赛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倾听正确意见的重要性。

孙膑的计谋即便再好,毕竟具有风险性,如果田忌不听孙膑的建议,不敢尝试,那也就不可能有反败为胜的结局。

而高铁霸座者却不能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坚持自己的错误不肯悔改,以至一错再错,影响恶劣。

人都是有缺点和短板的,发现缺点和短板,改正缺点,补上短板,才能进步,田忌发现了短板,在孙膑的帮助下及时补救,终获胜利。

田忌赛马则我们,只有知己知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避敌锋芒,才能后发制人,以弱胜强。

2019届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有着14亿人的庞大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是足以傲视全球的经济优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增长的源泉所在。

如果说,过去的40年,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深入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满天下。

那么,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中国具有这么大的内在消费动力,再过30多年,就完全可以成就一个“世界消费市场”。

显然,从“世界工厂”转变到“世界消费市场”,符合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也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取向。

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又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行进在这条转换的路途上。

然而,在未来十年,中国要真的能够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重要消费市场”的跳跃,受到挑战的因素还会很多。

依笔者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家庭居民消费升级还必须跨越三个“坎”,还要完成一段比较艰辛的爬坡过坎过程。

一是必须解决好消费结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落时保持相对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城镇房价不断攀升,改变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安排。

这几年居民家庭房贷负担不断加重,居民加杠杆有增无减,而收入远远被家庭债务抛下。

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

住房消费支出产生了对消费明显的挤出效应。

2018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远远低于预期,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

住房问题本质上是经济结构的失衡,这透支了居民家庭社会购买力,未来几年还存在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通胀的趋势。

如果处理不好结构性平衡问题,消费市场或存在一定的“断层”。

二是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账户充实问题。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无疑这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银发市场”,养老市场的发育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精品]2019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 新版

[精品]2019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人教版 新版

2019高三9月份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

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

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

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

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

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

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

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

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

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

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不始于孔子。

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高尚的人格、好学的精神、博通的学识,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世的尊重和礼敬。

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有这样的文字:“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这里已经将君、父、师并提。

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

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

缺少了这三者之一,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

所以,礼仪就是用来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师,用来树立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的。

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认为教师是礼法的守望者。

他认为,如果没有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流于匪辟,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法度,就会通达事理,明辨是非。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

他指出:“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

道家的《道德经》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墨家的《墨子》也说:“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

”法家的《管子》中,收录有《弟子职》一篇,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各方面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

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师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师的具体方法。

主张“生则谨养”,“死则敬祭”。

此外,学生能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

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一中学校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校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月考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月考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高二月一语文答案2019.91.D2.C【解析】是埋伏笔而非作铺垫。

3.D4.B【解析】A.资(凭借)C.景(日光);或(有时)D.善(羡慕);怀(留恋、爱惜)5.A【解析】A.崎岖(古今相同,都指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高洁(古今相同,都指高尚纯洁)B.幼稚(古:小孩;今:形容头脑简单)逢迎(古:迎接;今: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C.情话(古:知心话;今:表示爱情的话)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今:肆无忌惮) D.扶老(古:拐杖;今:搀扶老人)人事(古:做官;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B【解析】A C D均为判断句;B为定语后置句。

7.D【解析】A.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B.星: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C.丘墟:名词用作动词,变成丘墟。

8.B【解析】A.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动词,到;B.①②介词,凭借; C.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D.①连词,表转折②副词,将要。

9.C【解析】“不及”应为“不了解”10.A【解析】①辩——变②有——又;反——返⑤辩——辨⑦闵——悯11.C【解析】①动词,自夸;②动词,怜惜;③④相同,动词,废止。

12.D【解析】①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仲秋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③阴历每月第一日为“朔”,最后一日称为“晦”。

⑤期,穿一周年丧服的人。

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13.B【解析】并没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14.①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能表现天气的寒冷、恶劣,营造出紧张、凶险的氛围,突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②因海浪风雪越大,落水者和迷路者才找不到方向,才需要大火指引方向,由此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能从侧面烘托两位老人舍弃个人利益,点燃铺子救人的品质。

④因海浪风雪之大,点燃铺子救人的举措也无意救了他们儿子的命,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2018.9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

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

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之乎者也非口语”结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

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也”之类“辞”的运用。

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

孟教授在书中详尽剖析了马氏对后人的误导。

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文章、文法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发达的语法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不是在填补古人的空白?这是发人深思的问题,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溯汉语的渊源、发现汉语本质,甚至汉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等等。

孟教授的这本书破开了“西学中用”造成的百年误区,剥离着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

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

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西学框架并结合特殊句式所描述的当下汉语语法,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因为缺少本质贴切的原理,所以不能指导实践。

B.“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结论虽小,但涉猎极广,全书既有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又能指导实践,提供途径,值得全面学习。

C.与“语言”不同的是,文字除了记下应有的字外,还要加上各种“辞”,以弥补文字因脱离具体场景对话而导致的诸多不足。

D.文章和文法即使很发达,也未必能使语法学很发达,孟昭连教授对此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语言实践方面找到答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汉文化”这一热点现象引出评论的著作,评论背景交代得自然而巧妙,其目的在于把书推送给读者。

B.文章重点评论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主要观点和文化意义,内容精要,层次清晰。

C.文章提到《马氏文通》,彰显了《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一书的传统汉语研究立场,突出该书见解的独到。

D.本文在摘引原书许多观点外,作者还加入很多自己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书评的思想性和学术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把文章写好,中国古人在书面表达中应该很讲究修“辞”,而一般的口语表达,则不讲究修“辞”。

B.《马氏文通》应该是在“西学中用”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关于汉语语法的著作,在今天已缺乏学术价值。

C.在孟昭连教授看来,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其实并没有填补古人的空白,是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

D.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各阶段的教育应该加大文言文经典篇目学习,积极传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

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

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

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

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

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

”迁礼部侍郎。

陟于鉴裁尤长。

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

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

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

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

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

”豸之乃劾陟馈遗事。

陟贬桂岭尉。

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

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

与高适、来填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乃推填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日:“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辞旨慷慨,士皆陨泣。

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

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

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

卒,年六十五。

(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楷:文中指书体。

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

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

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

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也可以指其他地方。

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

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

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

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

B.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

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能力,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C.韦陟遭人忌恨,坚忍不屈。

他因名声高被李林甫排挤;杨国忠妒忌他的才华,先指使人控告他,后又抓住他弟弟的事进行陷害,他没有屈服。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

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

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

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

除永州通判。

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

帅司檄不忧录靖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

除知开州。

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

民绝斗争,夜户不闭。

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

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

改成都路.转运判官。

适岁饥,不忧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

比至,下令曰:“米至矣。

”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

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发其廪。

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

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

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

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

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

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以籴余米发卒运之。

朝廷命不忧摄制司。

初,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

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

居官所至有声,立朝好言天下事。

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

帝可之。

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

”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

不忧以文行训勉族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

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

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

(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倍收其赢,民病.之病:为……感到痛苦B.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籍:没收C.操板筑,绳.吏以法绳:捆绑D.依故事..,富人出粮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第”也称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

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B.“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

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

C.“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而得名。

“禁中”即指皇宫中。

D.“赠”又叫“追赠”,朝廷为表彰大臣,在大臣在职或死后,授予大臣官职或称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不忧不畏土豪,严厉惩治。

在担任金华丞时,不忧惩处土豪何汝翼,刑拘何汝翼后并把他押送到州衙,编管到其他州,当地人也畏惧而折服。

B.赵不忧改变民风,为民拥戴。

任开州知州时,不忧开办学校,用孝义教育开州百姓,开州鄙陋的民俗为之一变。

不忧调任异地时,数千开州百姓挽留。

C.赵不忧坚守气节,拒绝求和。

当初官兵被奴儿结打败,前制使派人贿赂奴儿结求和,但是不忧气节刚毅,拒绝求和,朝廷同意了不忧的做法。

D.赵不忧关心族人,教化有方。

他训勉族人,推荐优秀杰出者,上奏开办新学宫,设立自讼斋,让有过者在那里读书感化,很多人因此受教化。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帅司檄不忧录靖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