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3、作家作品【精编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辟邪篱笆主弦律不落窠臼B.八卦绿釉土瓷杯记忆尤新C.细碎檐下座右铭备受欢迎D.邪崇苔痕花骨朵奋笔疾书答案:CA项,主弦律——主旋律;B项,记忆尤新——记忆犹新;D项,邪崇——邪祟。
故答案为:C【点睛】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清楚。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赞美白杨树定下感情基调,而文章赞美树的目的是赞美人。
B.作者先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C.作者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等方面人手,全方位地赞美了白杨树,歌咏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D.本文运用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答案:B作者先写白杨树欠缺的方面,后对白杨树进行褒扬,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故答案为: B。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们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散曲作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答案:BB.《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各课知识点解读汇总
第四单元各课知识点解读汇总第13课《背影》1 生字生词交(jiāo)卸(xiè) 奔(bēn)丧(sāng)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典(diǎn)质(zhì) 赋(fù)闲(xián)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亏(kuī)空(kōng )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 ān)2 本课导学走进作者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
《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背景知识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文章主题《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
《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
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释疑解惑1、赏析第6段。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
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
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体态:肥胖走路姿态:蹒跚、慢慢(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动作:探、攀、缩、微倾。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以下是课件网为您推荐。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3课《背影》1.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交卸(xi egrave;) 狼藉(j iacute;) 簌(s ugrave;) 赋闲(f ugrave;) 惟(w eacute;i)游逛(gu agrave;ng)妥帖(tuǒ) 踌躇(ch oacute;u ch uacute;) 拣(jiǎn) 箸(zh ugrave;)迂(yū) 蹒跚(p aacute;n shān) 倾(qīng) 拭(sh igrave;) 晶莹(y iacute;ng)颓(tu iacute;)唐琐屑(xi egrave;) 惦(di agrave;n)记第14课《白杨礼赞》1.文学常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汇总一、字音字形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 ù)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yíng)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三、文章主题思想《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一、字音字形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yān yān)欲睡虬(qiú)枝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二、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三、重点词语[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的得到的(妙语佳句)。
语出陆游的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倦怠]:疲乏困倦[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
[婆娑]:盘旋(多指舞蹈)。
[泛出]:透出。
[鄙视]:轻视;看不起。
四、重点句子(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点拨:起笔破题,直抒胸臆,感情强烈,醒目突出,“实在”强调“不平凡”,突出了礼赞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要点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复要点。
1. 古代文人墨客
- 介绍古代文人墨客的概念和特点
- 阅读相关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了解其思想和艺术风格
- 掌握古代文人墨客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2. 辞章典故
- 研究一些重要的辞章典故,如“尚书”、“春秋”等
- 分析辞章典故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文字技术
- 研究古代的文字技术,如诗歌、对联、篆刻等
- 理解文字技术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 尝试使用一些文字技术进行创作和表达
4. 古代诗词
- 研究古代诗词的基本形式和格律
- 阅读古代诗词的经典作品,欣赏其美妙的语言和意境
- 理解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
5. 词汇积累
- 复和巩固本单元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 研究相关词语的拼音、释义以及用法
- 运用词汇积累进行词语搭配、句子构造等练
通过学习以上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掌握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2021年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先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丑态与她周边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嘴脸,批判了罪恶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
风波
秦文君(当代小朋友文学作家)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故事环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重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同窗积极发起并解决这些小波折故事,体现了她们聪颖、活泼、热情、积极。并告诉咱们:人生滋味是多味,人不也许天生是伯乐。
▲写作特点
(1)通过对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
①酒楼会友倾听控诉
动作描写: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
语言描写:大骂郑屠(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狭义豪爽慷慨)
②客店送行
动作描写: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
③拳打郑屠
语言描写: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
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
外祖父:对生命抱有诚挚爱,倔强、正直
B、山米对外祖父感情变化:
厌恶——接近——理解——爱
五、名言典故
1、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提辖
,由于见郑屠侮辱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其她故事: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
山米与白鹤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 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 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第四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统编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第四单元一、文学、文体常识(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1.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现代作家。
本文体裁是抒情散文,选自《茅盾全集》。
“礼赞”含有尊敬和赞美之意。
3.《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是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
4.《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的罗素,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5.《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文体知识1.散文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
“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2.散文的分类: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1)叙事性散文(《背影》《昆明的雨》)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2)抒情性散文(《白杨礼赞》)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3)议论性散文(《散文二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总结记背(部编版)
记背手册(第四单元)14.背影一、知识梳理: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集《雪朝》(与人合作)。
散文代表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绿》《春》等。
字音字形【易错读音】迂.(腐)(yū)交卸.(xiè)簌.簌(sù)踌躇..(chóu chú)颓.唐(tuí)琐屑..(suǒ xiè)举箸.(zhù)丧.事(sāng)【易错字词】赋闲狼藉蹒跚搀扶惨淡勾留妥帖触目伤怀祸不单行不能自已词语运用◆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触目伤怀【释义】怀:心。
看到(家庭败落的境况)心里感到悲伤。
【用法】中性词,近义词有:触目伤心等。
【判断】回到物是人非的故园,他每每触目伤怀。
(√)2.祸不单行【释义】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用法】贬义词,近义词有:雪上加霜、避坑落井、横遭不幸等。
【判断】你这样做,对他来说简直是祸不单行!(×)主题识记本文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写人记事散文。
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来构思全文,追忆了与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表达了父子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二、重点讲解课文重点句子赏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白描、动作描写:把父亲买橘子时的情景再现出来,真实朴素地表现了父亲爱子之深。
“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等词语三、素养提升本文用白描记叙事实,抒情气氛浓厚。
作者追忆了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刻画一位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现了父子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背影》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学者。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故事背景本文记叙的是1917年的事。
那年冬天,作者的祖母死了,在徐州工作任职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除了职务。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到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同父亲一道奔丧回家。
父亲朱鸿钧没有积蓄,回到扬州后,借钱办了丧事。
办完丧事后,作者回北京念书,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父子二人便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
《背影》所写的就是这一段事。
三、文学常识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四、理解词义1.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3.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4.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5.赋闲:失业在家。
6.勾留:短时间停留。
7.踌躇:犹豫。
8.颓唐:衰颓败落。
9.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0.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11.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12.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13.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点明自己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
第二部分(②-⑥):车站离别,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⑦):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六、问题归纳1.文章是以什么方式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倒叙的方式开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从而吸引读者。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文档资料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内容预览:1.作家作品:四文的对比表篇目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风波秦文君(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
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
山米与白鹤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小说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
二、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聒燥恁地腌臢赊欠绽开绰号眼棱迸出揸开醋钵儿中举作揖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桑梓啐在嘴上星宿攥着腆着带挈绾了发酵气氛招徕贿赂忌讳巾帼忿忿然噩梦许诺诅咒泰然处之阿谀豢养倔强 2、多音字:喏rě叹词 zhe看着ruò偌大着 zháo着火诺言nuò zhāo高着chóng小种chāo同焯种 zhòng种地绰绰酒zh?ng种子 chuò阔绰3、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言而喻老态龙钟富丽堂皇了如指掌耿耿于怀心有余悸略胜一畴精疲力竭漫不经心茅塞顿开鬼使神差咄咄逼人三、单元解读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课文内容与主题1. 《背影》作者:朱自清 (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题:本文通过描述作者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惜别的情景,特别是父亲的“背影”,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深沉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思念。
重点字词:迂(yū)、拭(shì)、搀(chān)、交卸(jiāo xiè)、狼藉(láng jí)、簌簌(sù sù)、赋闲(fù)、游逛(guàng)、踌躇(chóu chú)、马褂(guà)、蹒跚(pán shān)、颓唐(tuí táng)、琐屑(suǒ xiè)、触目伤怀(chù)等。
2. 《白杨礼赞》作者:茅盾 (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主题:本文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来象征北方抗日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重点字词:开垦(kěn)、主宰(zǎi)、倦怠(dài)、丫枝(yā)、晕圈(yùn)、倔强(jué jiàng)、婆娑(suō)、虬枝(qiú)、宛然(wǎn)、秀颀(qí)、妙手偶得(ǒu)、坦荡如砥(dǐ)、潜滋暗长(qián)、恹恹欲睡(yān)、旁逸斜出(yì)、不折不挠(náo)、楠木(nán)、锤炼(chuí)等。
3. 《永久的生命》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作家。
主题:本文揭示了个体生命的柔弱易逝和生命本身的永恒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抒发了要感谢生命,以热情回报生命的思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归纳1.作家作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聒.燥.恁.地腌臢..赊.欠绽.开绰.号眼棱.迸.出揸.开醋钵.儿中.举作揖.商酌.拙.病相.公兀.自带挈.名讳.桑梓.啐.在嘴上星宿.攥.着腆.着带挈.绾.了发酵.气氛.招徕.贿赂..忌讳.巾帼.忿忿..然噩.梦许诺.诅.咒泰然处.之阿谀..豢.养倔强.2、多音字:喏rě叹词zhe看着ruò偌大着zháo着火诺言nuòzhāo高着chóng小种chāo同焯种zhòng种地绰绰酒zhŏng种子chuò阔绰3、成语积累(注意成语的意思和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言而喻.老态龙.钟富丽堂皇.了.如指掌耿耿..于怀心有余悸.略胜一畴.精.疲力竭漫不经.心茅塞.三、单元解读顿开鬼使神差.咄咄..逼人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
(相对于诗歌、散文、戏剧而言)2、三要素:A、人物:1、了解人物的刻画方法:描写类: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2、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通过人物描写来把握,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3、景特烘托:烘托心情或处境或命运,渲染气氛,交待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B、情节:一般文章划分层次按此: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C、环境:人物生存的时空:自然环境:自然的时空景致;社会环境:人物生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代观念,法律,道德伦理等。
四、课文梳理:(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要情节分析及作用A 三次消遣郑屠作用: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乱对方方寸,更容易打倒;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打前骂的作用:先造舆论,为打张本,足见其智勇具全,决非粗鲁贸然行事▲写作特点(1)通过对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
①酒楼会友倾听控诉动作描写:丢在地上(粗鲁)摸出银子(爽利慷慨)语言描写:大骂郑屠(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嫉恶如仇)说李忠不爽利(狭义豪爽慷慨)②客店送行动作描写:打店小二(勇武疾恶如仇)③拳打郑屠语言描写:三次消遣郑屠(有勇有谋)打前骂郑屠(有正义感直爽)动作:三拳打死镇关西(勇武嫉恶如仇)④智走他乡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粗中有细,有勇有谋)(2)侧面衬托①店小二的三次反应一次比一次心虚,一次比一次胆怯,从而反衬了鲁达的气豪胆壮,显示了他越来越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