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2012剖析

合集下载

工程水文学-第一章

工程水文学-第一章
请看视频.
39
三峡工程设想
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 者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提出的。
三峡工程总体上有四个作用:
– 其一是治理洪水; – 其二是改善航道; – 其三是利用巨大的水能资源水力发电; – 其四是灌溉。
40
建造三峡—防洪
长江中下游发生洪水灾害的根本原因是:上游干流及 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一个有足够容积的调 洪、滞洪场所,而且河道渲泄能力又不足,当洪水来 量超过河槽安全泄量时,势必造成堤防溃决,洪水漫 流而成灾。
长江三峡目的之一正是 为了提供一个有足够容 积的调洪、滞洪场所
41
长江三峡工程的作用
防洪 通航 发电 灌溉
三峡工程蓄水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 重庆江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工程 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和水 深,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汉口 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 业远期发展的需要。伤亡、损失呈下Fra bibliotek趋势!28
从洪水带来的损失规律看……
说明一:国力的增强,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1998年大洪水之后,三峡投资1800亿,并国家连续投入 360多亿重点加固长江中下游堤防。
说明二:水文知识与经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能 力增强; 说明三:水文预报与水文监测水平的提高;
19
2010年洪水支流出问题
• 重庆主城,12年不遇最大洪峰通过重庆主城;
• 重庆南滨路茶馆酒吧一条街被洪水淹没;
• 在四川广安,渠江发生160年来最大洪峰,整个广安老
县城三分之二被洪水淹没;
• 特大洪水席卷鄱阳县北东中部,15个乡镇平地起水1至 2米。
20
7月19日,重庆主城,12年不遇最大洪峰通过重庆 主城。图为朝天门门洞被淹

地矿类高校水文学原理教学与实践探讨

地矿类高校水文学原理教学与实践探讨

地矿类高校水文学原理教学与实践探讨作者:刘丽红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5期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地矿类高校水文学原理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地矿类高校的水文学原理教学改革设想,并结合教学体会,探讨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式。

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的研究型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c)-0184-01水文学原理是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也是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1~3]。

水文学主要研究地球系统中水的存在、分布、运动和循环变化规律以及相关问题的学科体系。

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水文学”、“水文分析计算”等地表水专业课程及“地下水水文学”、“地下水动力学”等地下水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如何在矿业类高校进行水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 课程特征(1)抽象性。

本课程是以水文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上的周期性与随机性、地区上的相似性与特殊性,因此对水文现象的研究需要采用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理综合法等多种方法来研究水文现象。

(2)繁杂性。

由水文现象具有时程上的随机性和地区上的特殊性,需要对各个不同流域的各种水文现象进行年复一年的长期观测,积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变化规律,从而决定了本课程要应用到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研究方法,这就使课程变得枯燥和缺乏趣味性。

(3)实践性。

水文学原理研究方法的特征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水文学原理研究方法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水文实验和流域水文模型来揭示水文规律,所有这些研究方法的实践性决定了这门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2 教学难点(1)由于水文学原理涉及大量的水文现象、水文规律的及水量计算,授课者大多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听课者专业兴趣不高;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水文学原理的收到课、采用的教材的难易程度限制,大多数老师仍然停留在水文现象的定性描述中,没有定量的深入分析水文现象,大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这门课程属于定性描述类的课程,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12年真题答案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12年真题答案

1、答案:流域调蓄作用:在dt时段内进入流域的水量是净雨i(t)dt,而流出流域的水量的Q(t)dt,涨洪时由于i(t)dt>Q(t)dt,时段内的流域蓄水量必将增加,反之落洪时<Q(t)dt,时段内的流域蓄水量必将减少,这种在洪水形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流域蓄水量增加和减少的现象称为流域调蓄作用。

原因:①降水并不是从一个地点注入流域的,在同一场降雨中,降雨注入点离出口有远近之分;②由于流域各处水力条件(如糙率、坡度)不同,流域各处水滴的速度在流域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2、答案: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它反映了在不受地下水影响条件下土壤在田间或自然状态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含水量。

其蒸发因供水充分而持续稳定,达到蒸发能力;其下渗因只受重力影响而趋于稳定,达到稳定下渗率;其产流为蓄满产流模式,包气带饱和,降雨都会用于产流。

3、答案:土壤水相对于标准参照下的水所具有的特定势能。

纯水中土水势包括重力势和静水压力势。

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静水压力势和重力势构成:φ=φp+φg非饱和土壤的土水势由基质势和重力势构成:φ=φm+φg4、答案: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

渗润阶段:土壤含水量较少,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特别强,下渗容量很大。

由于分子力和毛管力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快速减小,下渗容量递减迅速。

渗漏阶段:土壤颗粒表面形成水膜,分子力趋于0,这时水主要受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渗容量比深润阶段明显减小,而且由于毛管力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趋于减小阶段,下渗容量递减速度趋于缓慢渗透阶段: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分子力、毛管力不起作用控制下渗仅为重力,与分子力、毛管力相比,重力只是一个小而稳定的力,此时下渗容量达到一个小而稳定极小值,即稳定下渗率。

5、答案:①降雨空间分布不均,由于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时间也有变化,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其地理位置、气旋、台风路径也有影响;②下垫面条件分布不均,如土壤性质、植被、初始土壤含水量不同;③各处产流类型的差异,有的地方满足产流条件先产流,有的地方后产流,有的地方甚至不产流。

2012最新学科划分与说明

2012最新学科划分与说明

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
36010 中医学
36020 民族医学
36030 中西医结合医学
36040 中药学 36099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41010 41015 41020 41025 41030 41035 41040 41045 41050 工程数学 工程控制论 工程力学 工程物理学 工程地质学 工程水文学 工程仿生学 工程心理学 标准科学技术
150 化学
15010 化学史 15015 无机化学 15020 有机化学
15025 分析化学
15030 物理化学
15035 化学物理学 15040 高分子物理 15045 高分子化学 15050 核化学 15055 15060 15065 15099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材料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450 冶金工程技术
45010 45015 45020 45025 45030 45035 45040 45045 45050 45099 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反应工程 冶金原料与预处理 冶金热能工程 冶金技术 钢铁冶金 有色金属冶金 轧制 冶金机械及自动化 冶金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460 机械工程
46010 机械史 46015 机械学 46020 机械设计 46025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46030 46035 46045 46050
刀具技术 机床技术 流体传动与控制 机械制造自动化
46099 机械工程其他学科
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
47010 工程热物理 47020 热工学 47030 动力机械工程
47035 制冷与低温工程 47040 电气工程
47099 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480 能源科学技术

完整word版,2012年水文水资源学术型硕士复试试卷

完整word版,2012年水文水资源学术型硕士复试试卷
2
0
3.5
3
0.2
1
3
0.4
4.4
4
0.15
0.75
2
0.6
3.35
5
0.1
0.5
1.5
0.4
2.4
6
0.05
0.25
1
0.3
1.55
7
0
0
0.5
0.2
0.7
0
0.1
Hale Waihona Puke 0.100A卷共3页第1页
第二部分(共55分)
一、填空题(每空格1.5分,共18分)
1.选择代表年径流过程的原则水量相近、对工程不利。
A.下渗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下渗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下渗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径流系数是(B)的比值。
A.径流量与降雨量B.径流量与形成该径流量的降雨量
C.年径流量与年降雨量
3.裸土蒸发能力一般(C)同气象条件下的水面蒸发。
A.大于B.等于C.小于
4.对于特征河长,其(A)呈单一关系。
A.中断面水位与下断面流量B.中断面水位与中断面流量
设计洪水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为了保险起见,加安全修正值。可靠性参数α、样本均值、概率P、Cv、Cs。
3.拟在某河流断面修建水库,需推求水库坝址P=1%的设计洪水。现有资料条件如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1000km2,坝址断面有连续8年的流量资料,流域内有10个雨量站42年的同期雨量观测资料。请根据资料情况拟出设计洪水计算的工作步骤。
④根据这套参数计算不同频率p下的相应设计值Qp,得到所谓的理论点据(p,Qp), 。并根据理论点据绘出频率曲线(理论频率曲线)。
⑤ 判断理论曲线与经验点据拟合是否理想。如果不理想,再重新假设一套参数,重复①~ ④,直到满意为止。

07-《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2版)——水利及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07-《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2版)——水利及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高等职业学校水文和水资源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水文和水资源专业代码570101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和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就业面向为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等部门,从事水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水文预报方案编制、水文水利计算、水质监测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等工作。

就业部门为水文测站、各级水文勘测队、地方水文局、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等单位;就业岗位为水文测验、水文资料整编、水文预报、水质监测和评价、水资源评价、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等岗位。

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水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水文预报方案编制、水文水利计算、水质监测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须获得至少一种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二、培养规格根据水文和水资源专业面向的职业工作岗位,从岗位分析入手确定本专业的业务范围,归纳形成本专业的工作领域。

1.知识结构及标准(1)掌握一门外语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库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3)掌握水利工程识图、水利工程测量、水力学、气象和天气学基础、水文统计学等专业基础知识;(4)掌握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处理、水文预报及水文水利计算等专业知识;(5)掌握水质监测和评价、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6)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7)了解水文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及标准(1)基础能力。

会借助字典阅读翻译一般性外文技术资料。

会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并正确使用专业软件。

(2)专业基本技能。

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会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河道测绘。

现代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后思考题

现代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后思考题

现代水文学与水资源学课后思考题PPT:第1章绪论08月30日2、如何看待我国治水文明与现代水科学之间的联系?答: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农业发展、商业与水运的繁杂都离不开水。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治水史。

中国古代水问题主要是洪水与干旱,古代治水围绕兴利和除害展开,经历了一个由“避”到“治”、由“堵”到“疏”、由“疏”到“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防水害到即防水害又兴水利、由被动治水到主动治水、由单一治水到全面治水的过程。

中国古代在长期的治水活动中形成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治水理念与朴素的辩证思想,包括古老的“天地人”三才系统观念、顺其自然理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等,对现代水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今人学习和思考。

现代水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人治水理念和思想精髓的学习,以及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现代水科学应该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同时又要辩证施治、进退有度,全面系统、长治久安,安全生态、完美结合,留有余地、适可而止。

在现代治水过程以及水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理念,更要传承古人“顺之水性”、“无为而治”等优秀的治水理念,要“迈步从头越”,学习古人治水的思想精髓。

3、如何理解现代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区别与联系?答:水文学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规建,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运动规建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

水文学与水资源受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重要科学基础,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基础。

从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的发展过程看:水文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和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

因此,可近似的认为,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从研究内容上看: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运动规律以及相关问题的学科体系;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评价、配置、综合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按照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世界上大量的水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划归为水资源的范畴,水资源学对水资源的研究是建立在水文学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作者:李晖王月翟禄新梁保平黄培芳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95期摘要:文章针对目前《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内容结构单一、实验室建设薄弱、实验师资队伍力量较弱、室内实验与野外实习融合性较差等现实问题,提出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最终目标,从改革《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入手,以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内容为改革核心,寻求一条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水文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1.引言当前,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及国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特别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这直接影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

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该工程明确指出要重点解决“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1-2]如何培养新型创新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是全国及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与探讨的问题之一。

随着学科交叉发展及就业趋势的变化,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更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3]。

对“水文学”课程而言,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及学科综合素质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

针对上述存在的现实问题,《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本研究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最终目标,从改革《水文学》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入手,以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内容为改革核心,寻求一条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的《水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_丁婧祎

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_丁婧祎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4 11:32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21.1253.Q.20141224.1132.002.html社会水文学研究进展丁婧祎赵文武**房学宁(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摘要社会水文学是水文学和自然、社会、人文的交叉学科,主要探究人-水耦合系统的双向互馈方式及其协同进化的动态机理,并着力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

本文从社会水文学的产生背景与形成过程入手,介绍了社会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其学科特点;从人-水耦合系统中的权衡、水资源管理中的利益关系、人-水耦合系统中的虚拟水研究三方面论述了社会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辨析了其与传统水文学、生态水文学和水文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从完善学科内容深化定量研究、注重社会水文学中的尺度研究、社会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的融合等方面对社会水文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社会水文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水文学人-水耦合系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双向互馈中图分类号P343.9 文献标识码ASocio-hydrology: A review. DING Jing-yi, ZHAO Wen-wu, FANG Xue-ning (State Key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Abstract: Socio-hydr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e of hydrology, nature, society and humanity. Itmainly explores the two-way feedbacks of coupled human-water system and its dynamicmechanism of co-evolution, and makes efforts to solve the issues that human faces today such as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formation process, andfundamental concept of socio-hydrolog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features of socio-hydrology.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of socio-hydrology was reduced to three aspects: the tradeoff incoupled human-water system, interests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virtual water researchin coupled human-water system. And its differences as well as relations with traditional hydrology,eco-hydrology and hydro-sociology were dwelled on. Finally, with hope to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socio-hydrology researches in China, the paper made prospects for the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from following aspects: completing academic content and deepeningquantitative research, focusing on scale studies of socio-hydrology, fusing socio-hydrology andeco-hydrology.Key words: socio-hydrology; coupled human-water system;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resources; two-way feedbacks.水资源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自然资源。

23高职高专工程水文学第三章 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

23高职高专工程水文学第三章 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

****************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水文2011年至2012 年第1 学期第次课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月日
小于或等于P
****************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水文2011 年至2012 年第1 学期第次课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月日
而对于算,而是采用某一个假定值。

****************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水文2011 年至2012 年第 1 学期第次课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月日
可将对应点据
的某一取值,相关点据
指标是
的回归方程式为:以上式中


相关系数
时,所有的相关点据
时,
)水文计算中,除要求外,一般认为
****************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水文2011 年至2012 年第 1 学期第次课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9 月日
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给定的偏态系数
的比值称为模比系数
值表,该表给出常用的
得对应于给定参数
随机变量
和三个统计参数中,两个参数不变,仅有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
计算水文变量总体均值和离势系数的初估值。

用无
所选的
)调整理论频率曲线时,如个别点据始终偏离曲线,应注意对其合。

水利水电学院2012年硕士生复试名单

水利水电学院2012年硕士生复试名单
380
138
104862206019810
于晓倩
水利水电工程
359
139
104862206019811
周艳非
水利水电工程
364
140
104862206019820
沈思敏
水利水电工程
360
141
104862206019821
冯楚桥
水利水电工程
341
142
104862206019822
韦芳良
水利水电工程
386
16
104862206007453
周建烽
水工结构工程
364
17
104862206007454
郭群力
水工结构工程
352
18
104862206007455
赵晓锋
水工结构工程
351
19
104862206007457
谭哲武
水工结构工程
342
20
104862206007463
殷娟
水工结构工程
333
21
104862206007464
74
104862206019684
徐海亮
水工结构工程
369
75
104862206019686
张永涛
水工结构工程
353
76
104862206019687
黄晓波
水工结构工程
380
77
104862206019694
毕玉晓
水工结构工程
361
78
104862206019696
李梁
水工结构工程
371
79
104862206019697

水文学第2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水文学第2章 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量平衡

三、水循环国内研究进展 1 水循环要素研究进展 降水研究进展:①在暴雨时空分布统计特征研究方面出现一些有价值 的新成果,如“中国降水与暴雨季节变化”(王家祁等,1997);② 关于致洪暴雨中期预报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一定 成效(章淹等,1996)。 径流研究进展:在流域产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中,由于水向土壤 中入渗的研究取得了新成果(唐海行等,1995),推动了超渗产流机 制和模型的研究。在汇流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将 水力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的河道汇流研究取得显著进展(谭维 炎等,1996);②数值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应用于流域汇流研究, 并取得一定成果。 蒸发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作物蒸腾和土壤与潜水蒸发的研究取得了 较大进展,提出了一些植物蒸腾计算新公式(谢贤群等,1997)和土 壤蒸发计算新公式(罗毅等,1997)。
若以海洋为研究水量平衡对象,某时段△t内的水量平衡方程可 写成:
2.陆地水量平衡方程式
陆地上水循环可区分为外流区水循环系统及内流区水循环系统,其水量平衡 方程存在两种形式:
(1)外流区任意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P外-E外-R地表-R地下=△s外 对于多年平均而言Δs外→0,并以R=R地表 + R地下,则有 P0 = E0 + R0 式中;P外、E外、R地表、R地下、△S外分别为外流区任意时段内降水 量、蒸发量、入海的地表与地下径流量。P0、E0、R0、分别为外流 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及径流量。 (2)内流区基本上呈闭合状态,没有水量入海。水量平衡方程为: P内 = E内
5
四、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
水循环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大循环和最 活跃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功能 和社会影响作用,是水文学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 1 .水循环具有促进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和能量迁移转化的功

“生态水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生态水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22年11月第48期Nov. 2022No.48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生态水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王 宇a,b,卞建民a,b,孙晓庆a,b(吉林大学 a.新能源与环境学院;b.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21)[摘 要]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的热点学科,也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和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够、课程内容复杂、教学难度大、教学模式传统等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从学生认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着重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策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5G+智慧课堂”的教学环境于一体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基金项目] 2021年度吉林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基于新工科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水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2021XZC069)[作者简介] 王 宇(1988—),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理论及教学研究;卞建民(1968—),女,吉林延吉人,博士,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教学、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48-0145-04 [收稿日期] 2021-09-27“生态水文学”为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和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

生态水文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生态学与水文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态系统内的水文循环规律、植物与水文过程间的互馈关系,解决生态建设、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中与水有关的问题。

水文学演进历程的特征剖析

水文学演进历程的特征剖析
第 1 第1 卷 期
21 年 1 月 00 1









Vo , No 1 Ll .
Nov ., 2 0 01
J u n l fE gn e ig o i n ja g Un v r iy o r a n i e rn fHel gin ie st o o

Ab ta t On t eb sso e i wi g d f ii n o y r l g sr c : h a i f v e n e i t f d o o y,t ee o u i n c u s fh d o o y a d a t o — r n o h h v lt o reo y r lg n sr n o o n e h a k r u d o d r h sc r o a e . Ac o d n o t e d s rp i e e p a a o y my u d r t e b c g o n f mo e n p y is we e c mp r d c r ig t h e ci t -x ln t r - v h ma i t d o o ia y t m ,t et i o t so v l t n c u s y r l g c l c e c swe ed l — u nsi ie lgc l se c s h WO ma n r u e fe o u i o r ei h d o o ia in e r ei o n s n
etd n g o rp i l y rlg -n ier g a pidh d oo ywae s uc s y r lg ’f m e ae .O ei eg a hc doo ye gn ei / p l y rlg — tr eo re doo y r t s‘ ah n e r h o h

水文专题总结

水文专题总结

水文专题总结引言水文学是研究水资源在自然界循环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对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文学领域的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以期对读者对水文学的理解提供帮助。

概念水文学主要研究水文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水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与水文学相关的重要概念:1.水文循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径流等。

2.降水:指大气中水分经过凝结形成的颗粒状物质在地面或海洋上降落的过程,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3.汇水区:指水流形成并注入特定水系的地理区域。

4.地下水:指土壤和岩石中的水分。

水文学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研究,揭示了水资源在地球上的运动和分布规律。

研究方法水文学采用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水文数据,以探究水文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

1.野外观测:通过建立水文测站,采集气象数据、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位等数据。

2.数学建模:利用数学模型对水文系统的变化和过程进行描述,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模拟结果。

3.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大范围的水文信息,如降水量、湖泊河流水面积等。

4.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水文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这些方法的应用为水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和模拟工具。

应用水文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水资源管理:通过研究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分布,优化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决策。

2.洪水预警:利用水文数据和数学模型,对洪水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减少洪水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农业灌溉:研究土壤水分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为农业灌溉提供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水环境保护:通过研究水体的水质、富营养化等问题,制定合理的水环境保护策略,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安全。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总结水文学是研究水资源循环和分布的学科,对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学第3章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

水文学第3章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
20cm 雨量器示意图 雨量器现场图
虹吸式自计雨量计图 虹吸式自计雨量计构造图 70 cm 20cm
五 降水特征及表示方法 1、降水的基本特征
点降水量: 由于雨量观测站观测到的降雨量仅代表其周围小范围 内的降水量,故称为点降水量。
点降雨特性可用以下几个特征值描述:
降雨量 一定时段内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 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累的水层深度 (mm)。 降雨历时 一次降雨所经历的时间(天或小时); 降雨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mm/min或mm/h); 降雨面积 降雨笼罩的水平面上的面积,其反映雨区 的大小 降雨中心 指降雨面积上降雨量最为集中且范围较 小的局部地 (区)点。
准静止锋雨:
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则锋面在一定地区来回摆动,或移动很缓 慢呈准静止状态。降雨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小,雨区较广。如江淮 一带6、7月常出现的阴雨天气即为典型的准静止锋雨。 气旋平面图 气旋立面图
3) 中雨 :10~25 mm/24h 4) 小雨 :<10 mm/24h
2、自记雨量计:虹吸式/翻斗式 观测降雨量的常用仪器有: 雨量器 自记雨量计 遥测雨量计 1、雨量器 承雨器; 漏斗; 储水瓶; 雨量杯
降水强度 - 历时曲线
注:其纵坐标为时段内降雨量(即为降雨强度), 横坐标为时序,通常以直方图或曲线表示。 注:其横坐标为时序; 纵坐标为降雨开始到各时段的降雨量的累积值。
土壤水分蒸发不同的阶段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
蒸 发 量
I
fc
II
d
III t
土壤表面湿润 或饱和状态 土壤表面处于 非饱和状态 土壤表层干化
2、土壤蒸发的影响因素 1)土壤含水量 2)土壤孔隙性 3)地下水位 4)土壤温度梯度

水文学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剖析PPT学习教案

水文学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剖析PPT学习教案

W Q•T
径流深(y):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流域上的水深。(mm)
y
Q •T F •106
•103
Q •T 1000F
(mm)
第16页/共50页
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L / s km2 )
M Q 103 F
径流系数(α):某时段降雨量x所形成径流深y的比例数
y
x
② 专业术语: 凹岸、凸岸、左岸、右岸、深槽、浅 槽
第6页/共50页
第7页/共50页
2) 山区河流 大多为岩石河床,异常复杂,无规律 可循。
(2) 河流的纵断面 1) 定义: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沿深泓线所切 取的河 床和自 由水面 间的剖 面。 2)作用: 绘制河流纵断面图 ,见右图。反映河 底纵坡和落差的分 布,可推算水流特 性、估计水能储量。
日平均水位历时区线是一个累积曲线,表示大于或等于某 一水位值1年中出现的天数,航运工程设计时,很注重此特 征值。
第30页/共50页
第31页/共50页
声波自记水位计的记录合远传设备
第32页/共50页
第33页/共50页
第34页/共50页
断面测量
测量水位 沿断面宽度选若干个测点及测深垂线
测量各垂线的水深 将水位减去水深得到河底高程

l —— 河段长度
H —— 水面或河底落差。

第10页/共50页
河流——汇集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道 河水流经的谷地称为河谷。 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为河床。 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为水系(或河系)

第11页/共50页
一般天然河流,按照河谷和河床的情况,冲淤程度, 水情变化等特点,分为:
第24页/共50页

汉江上游旬阳段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汉江上游旬阳段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汉江上游旬阳段古洪水水文学研究王龙升;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许洁;李晓刚【摘要】通过对汉江上游流域的广泛考察,在旬阳县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在此基础上,采集样品进行粒度成分和磁化率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沉积层是古洪水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中的沉积物.根据地层学对比分析,确定由其记录的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于全新世早期大约9 500—8 500aB.P.和全新世晚期3 200—2 800aB.P..根据沉积学和水文学原理恢复其洪峰水位,采用比降法模型,计算出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43 290~49 130m3/s之间.利用2010年大洪水洪痕恢复计算洪峰流量,对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历史洪水和观测洪水数据,获得了万年尺度洪水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anjiang River,palaeoflood slackwater deposit was found in the Gaodianpu-Gouyuanxiang reach of Xunyang county.The results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grain-siz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dicate that these slackwater deposit are very typical and that they have been deposited by suspended sediment load in the floodwater.By pedo-stratigraphical correlation,the palaeoflood events were dated to between 9 500—8 500 a B.P.and 3 200—2 800 a B.P.,respectively.The flood peak discharges were reconstructed to 43 290~49 130 m3/s.They were checked by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2010 extraordinary flood based on the stage indicator and the same hydrological parameters.The 10 000-year time-scale relations between flood peak discharge and occurrence frequency are therefore established.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flood design in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floodcontrol,a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 of fluvial system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期刊名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40)001【总页数】6页(P88-93)【关键词】汉江;古洪水;万年尺度;全新世;滞流沉积物【作者】王龙升;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许洁;李晓刚【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古洪水指的是发生在全新世(包括历史时期)未被人类观察记录的洪水事件[1],它是采用地貌学、沉积学和水文学等方法,利用沉积学自然记录来恢复全新世特大洪水的洪峰水位和流量,获得万年尺度的大洪水水文学数据,从而为各类工程的洪水设计提供可靠依据[2].国际上,美国、西班牙、印度、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在古洪水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3-7];国内也有学者对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河段进行了古洪水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古洪水水文学资料.杨达源等曾经对黄河小浪底段进行了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提出利用古洪水滞流沉积尖灭点高程来推求古洪水的洪峰水位[8-9],詹道江和谢悦波等也曾经对长江等河流某些河段进行过古洪水水文学的调查研究.黄春长等系统地对泾河、洛河、渭河以及黄河晋陕峡谷某些主要河段,开展了古洪水沉积学和古洪水水文学的研究,并且系统地总结了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基本鉴别特征[10-23].本文在汉江干流旬阳县高店铺-构元乡河段考察的基础上,就沿河谷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进行沉积学和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潘冢山,干流河道全长1 577 km,流域面积15.9万km2,平均海拔2 000 m左右,天然落差1 964 m.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873 mm,多年平均径流量517亿 m3,年平均含沙量2.5 kg/m3,年输沙量1.3亿t.流域处于北亚热带的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高达62%.汉江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 km,流域面积9.52万km2,自西向东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河谷深切入基岩层之中,平均比降为0.6‰,河道蜿蜒曲折,河谷盆地与峡谷交替出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图1).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 km,平均比降0.19‰,流域面积4.68万km2,河流流向转变为自西北向东南.钟祥以下为下游,长约382 km,平均比降0.09‰,流域面积1.7万km2.汉江上游干流安康水文站以上长度为528 km,控制流域面积3.57万km2,多年平均流量568.78 m3/s、年平均径流总量179.37亿 m3,1935年开始有水文资料(其中1939—1942年、1949年中断),实测最大洪峰流量31 000 m3/s (1983年7月31日),最小为1 800 m3/s(1941年)[24].历史调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大约40 000 m3/s(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本文所研究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在安康水文站下游约50 km处.通过对汉江上游的实地考察,在多个河段发现含有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全新世黄土、土壤和坡积物剖面.本文选择高店铺-构元乡(GDPGYX)河段进行重点研究(图1),该沉积剖面位于汉江右岸,顶部高于平水位30 m.结合土壤学、沉积学和地层学方法,对该剖面进行了划分:(1)0~70 cm,现代表土层(TS);(2)70~150 cm,浊黄橙色细砂质粉沙,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2 3 150~300 cm,黄褐土类古土壤,底部含有小的钙结核,属于全新世中期大暖期形成的土壤层,与秦岭以北全新世中期褐色土(S0)时代相同,距今8 500—3 100 a B.P.;(4)300~350 cm,浊黄橙色细沙质粉沙(SWD1);(5)350 cm 以下为晚更新世黄土,与旬阳盆地和郧西郧县宽谷盆地所见完全相同,可与秦岭以北马兰黄土地层对比,年代>11 500 a B.P..秦岭南北均属于季风地区,其气候水文变化和地表过程以及环境事件都受到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的影响.通过与秦岭以北全新世土壤-地层学年代框架的对比分析,确定了研究剖面基本的地层框架和年代:古洪水SWD1所记录的古洪水事件发生在全新世早期(9 500—8 500 a B.P.),与秦岭以北全新世早期的一些暴雨洪水侵蚀事件时代相当[25-26].古洪水 SWD2所代表的特大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2 800 a B.P.,与秦岭以北渭河与泾河同时代的古洪水事件时代相同[17,27-28].采取沉积物样品调查确认了2010年7月18日特大洪水的洪痕及其高程.采取了现代洪水高水位滞流沉积物样品,以便进行沉积学和水文学对比分析和验证研究,保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将样品在实验室内自然风干后,进行研磨和前处理,进行磁化率、粒度成分、沙级颗粒(>0.1 mm)等的分析测试.磁化率采用英国Bartington公司生产的MS—2B型磁化率仪测量.取研磨后的风干样品10 g,放入无磁性小塑料盒中,分别对每个样品进行高频和低频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以质量磁化率m3/kg表达.粒度分析是取约1 g(精度为0.000 1 g)的风干土样,先后加入10%的H 2 O2和10%的HCl除去有机质和钙质胶结物,经过加水清洗,静置72 h后加入适量(NaPO3)6使颗粒充分分散,用英国Malvern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S型激光粒度仪测量,测量精度为1%.样品中粒径>0.1 mm的沙级颗粒采用筛分法测定,并用实体显微镜分析鉴定其物质成分.粒度成分对于指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介质和动力、沉积环境及其风化改造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9-31].汉江上游旬阳县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粒度成分数据及粒度参数值见表1.可以看出这些古洪水SWD主要由粉沙组成,粗粉沙与细粉沙含量大致相同,沙粒和黏土成分含量很少.粒度参数当中,标准离差(σ)反映沉积物粒度的分选程度,即颗粒大小的均匀性,可以反映出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中的动力条件以及次生风化改造作用的强度[32].汉江上游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古洪水SWD的标准离差(σ)分别为2.01、1.78、1.98,表明其分选性较好.分选系数(S)表示沉积物的分选性,可以进一步反映沉积物搬运沉积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古洪水SWD分选系数(S)分别为1.39、1.22、1.28,分选性较好,这表明它们是古洪水悬移质泥沙沉积形成.偏态系数SK可量度颗粒自然分布频率的对称程度,并且表明平均值和中位数的相对位置.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古洪水SWD的偏度(SK)为0.18、0.19、0.22,偏态均表现为正偏,主峰出现在粗粉沙段.峰态Kg可以衡量粒度频率曲线尖锐程度,可以度量粒度分布的中部与两尾端的展形之比.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古洪水SWD的峰态(Kg)分别为0.97、0.98、1.07,分布曲线峰态中等[33],说明它们为典型的河流洪水悬移质沉积物.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则直观地表现出沉积物样品的上述特征(图2).可以看出古洪水滞流层沉积物均呈现单峰型,主峰偏向粗粉沙段.而现代洪水沉积SWD的粒度分布频率更加接近于正态分布,主峰突出且比较尖细,粒度组成更加集中,显示出其分选性更好.这可能是由于流域现代人类活动和土地开发比较广泛,暴雨洪水侵蚀、搬运和沉积物质之中,来自表土层的细颗粒成分更多的缘故.磁化率的高低可以反映沉积物成壤强弱的变化,也间接地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在黄河中游地区常被用作夏季风演变的替代指标[34-36].汉江上游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古洪水SWD1的磁化率值都很低,介于25×10-8~32×10-8 m3/kg.这表明它们是相当新鲜的沉积物,尚未经过风化成壤作用改造.而现代洪水SWD的磁化率为51.7×10-8 m3/kg,略高于古洪水沉积物,这也说明其中来自于现代表土层的细颗粒成分更多.这一点与粒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同.在古水文学领域,认为河流中上游基岩质河槽在全新世时期比较稳定,地貌形态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层顶面高程指示出古洪水的最低洪峰水位[3].杨达源等人则采用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尖灭点高程,作为古洪水的最低洪峰水位[4,8].在多泥沙河流,这样就使得古洪水洪峰水位精度有所提高.在汉江上游高店铺-构元乡河段野外考察发现古洪水滞流沉积层(SWD),确定了其尖灭点高程,作为古洪水的最低洪峰水位.该河段河槽比较顺直,断面形态规整,通过测量获得有关水文参数(表2、图3).在利用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确定了古洪水事件,并且明确了古洪水洪峰水位之后,对于洪峰流量的推算,则类似于采用历史洪水洪痕来推求洪峰流量.目前,国内外有控制断面法、回水曲线法、水位—流量关系、比降法等多种方法与模型.由于研究河段基岩峡谷河槽过流断面规整、流态稳定等基本状况,因此确定采用比降法计算古洪水洪峰流量最为合适,其计算公式为式中,Q为洪峰流量,m3/s;n为河道糙率系数;A为过流面积,m2;R为水力半径,m;S为水面比降.在本研究中水面比降S以河床比降代替,在野外采用加拿大Newcon公司生产的LRM1500型测距仪和高精度GPS进行实地测量,然后结合1∶10 000地形图中水面高程点进行校正,确定汉江上游在该河段的比降为1.0‰.采用比降法计算洪峰流量,糙率系数n值的确定是关键.研究河段为基岩河床,河底与河漫滩有卵石,两岸基岩崖壁陡峭,长有树木和灌木丛,河槽形状较规整,水流湍急,水声较大.另外,该河段为峡谷地带,无宽阔河漫滩,当特大洪水发生时,洪水直接淹没全部河槽与两岸基岩.根据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河道糙率有关标准[37],确定该河段糙率n取值0.035.根据比降法的计算公式及其在研究河段确定的相关水文参数,结合全新世两期古洪水的水位和行洪断面面积等,从而推算出相应的古洪水洪峰流量(表2).汉江上游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全新世时期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介于43 290~49 130 m3/s之间.根据在同一河段调查得到的2010年大洪水洪痕水位,采用同样的方法和参数,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为22 620m3/s,与实测洪峰流量误差为4.26%.这表明对于古洪水水文恢复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结合历史洪水和实测洪水数据,进一步分析万年尺度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本文采用不完整序列频率分析方法[9],作出汉江上游高店铺-构元乡河段万年尺度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图4).这就使得汉江上游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万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的推求,由外延法转变为内插法,从而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基础性数据.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类水利枢纽工程的洪水设计更加可靠.对于汉江上游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研究,在旬阳县高店铺-构元乡河段发现全新世沉积剖面,其中含有两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分别形成在全新世早期和全新世晚期之初.通过沉积学分析,表明它们是最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以粉沙、细沙为主,黏粒成分含量很低.其粒度分布集中,分选较好,磁化率值很低.利用这些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尖灭点高程确定了该断面最低洪峰水位,结合野外测量和观察获得的相关水文参数,利用比降法模型推算出全新世古洪水的洪峰流量介于43 290~49 130 m3/s之间,这是全新世1万年来所发生的最大洪水.根据调查确定的2010年特大洪水的洪痕水文,采用同样方法和参数恢复计算出其洪峰流量,与安康水文站实测数据误差仅为4.26%,从而证明古洪水流量恢复计算结果是可靠的.结合从沉积学角度推算出的古洪水洪峰流量数据,结合历史洪水调查结果和实测洪水序列,采用不完整序列频率计算方法,得到了汉江上游万年尺度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为汉江上游水资源与水能源开发和防洪减灾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性科学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相关文献】[1]谢悦波,姜红涛.古洪水研究:挖掘河流大洪水的编年史[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3):390-395.[2]Sridhar A.A mid-late Holocene flood record from the alluvial reach of the Mahi River,Western India[J].Catena,2007,70:330-339.[3]Baker V R.Palaeoflood hydrology in a global context[J].Catena,2006,66(1/2):161-168.[4]谢悦波,费宇红,沈起鹏.古洪水平流沉积与水位[J].地球学报,2001,22(4):320-323.[5]Thorndycraft V R,Benito G,Rico M,et al.A longterm flood discharge record derived from slackwater flood deposits of the Llobregat River,NE Spain[J].Journal of Hydrology,2005,313:16-31.[6]Baker V R.Desert paleoflood in central Australia[J].Nature,1983,301:502-504. [7]James C K.Sensitivity of modern and Holocene floods to climate change[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000,19(1/5):439-457.[8]Yang Dayuan,Ge Yu,Xie Yuebo,et al.Sedimentary records of large Holocene floods from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China[J].Geomorphology,2000,33:73-88.[9]詹道江,谢悦波.古洪水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7-27.[10]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Zha Xiaochun,et al.Impact of monsoonal climatic change on Holocene overbank flooding along Sushui River,middle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China[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007,26(17/18):2247-2264. [11]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Zha Xiaochun,et al.Extraordinary floods of 4100-4000 a BP recorded at the LateNeolithic ruins in the Jinghe River gorges,middle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China [J].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10,289(3):1-9.[12]Huang Chunchang,Jia Yaofeng,Pang Jiangli,et al.Holocene colluvi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cing human-inducesoil erosion and redeposition on the piedmontloess land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northern China[J].Geoderma,2001,36:838-851.[13]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Zha Xiachun,et al.Extraordinary floods relatedto the climatic event at 4200 a BP on the Qishuihe River,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China[J].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011,30:460-468.[14]李瑜琴,黄春长,查小春,等.泾河中游龙山文化晚期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J].地理学报,2009,64(5):541-552.[15]Zha Xiaochun,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Palaeofloods recorded by salckwater deposits on the Qishuihe River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J].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2009,19(6):681-690.[16]查小春,黄春长,庞奖励.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J].地理学报,2007,62(3):292-300.[17]万红莲,黄春长,庞奖励,等.渭河宝鸡峡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0,30(2):430-440.[18]万红莲,黄春长,査小春,等.渭河宝鸡峡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2):77-80.[19]朱向锋,黄春长,庞奖励,等.渭河天水峡谷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7):840-846.[20]葛本伟,黄春长,周亚利,等.龙山文化末期泾河特大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0,30(2):422-429.[21]姚平,黄春长,庞奖励,等.北洛河中游黄陵洛川段全新世古洪水研究[J].地理学报,2008,63(11):1198-1206.[22]李晓刚,黄春长,庞奖励,等.关中西部湋水河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地层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9,33(2):198-205.[23]李晓刚,黄春长,庞奖励,等.黄河壶口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及其水文学研究[J].地理学报,2010,65(11):1371-1380.[24]李幼木.汉江安康流域洪水规律分析及水库对安康城区的防洪作用[J].陕西电力,2007,35(10):37-40.[25]Huang Chunchang,Jia Yaofeng,Pang Jiangli,et al.Holocene colluvi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cing human-inducedsoil erosion and redeposition on the piedmont loess land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northern China[J].Geoderma,2006,136:838-851.[26]Huang Chunchang,Pang Jiangli,Huang Ping.An early Holocene erosion phase on the loess tablelands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China[J].Geomorphology,2002,43(3/4):209-218.[27]王娟,黄春长,庞奖励,等.渭河下游全新世古洪水滞留沉积物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31(5):1-6.[28]李瑜琴.泾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3):416-422.[29]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2-81.[30]鹿化煜,安芷生.洛川黄土记录的最近2500ka东亚冬夏季风变化周期[J].地质评论,1998,44(5):553-558.[31]鹿化煜,安芷生.洛川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J].科学通报,1997,42(1):66-69. [32]任明达,王乃梁.现代沉积环境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8-26.[33]谢悦波,王文辉,王平.古洪水平流沉积粒度特征[J].水文,2000,20(4):18-20. [34]An Zhisheng,Kukla G J,Porter S C.Magnetic susceptibility evidence of monsoon vari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30,000 years[J].Quaternary Research,1991,36(1):29-36.[35]刘秀铭,刘东生,Heller F,等.中国黄土磁化率与第四纪古气候研究[J].地质科学,1992,12(Sup.):279-285.[36]刘秀铭,刘东生,Shaw J,等.中国黄土磁性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3,13(3):281-287.[37]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水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335-336.。

水资源名词解释

水资源名词解释

水资源名词解释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INTERNATIONAL GLOSSARY OF HYDROLOGY》(国际水文学名词术语,第三版,2012年)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水利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1997)中有关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能从自然界获得补充并可资利用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水文学?水文学的发展阶段。

1.2-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与运动的各种形态)及其特点。

1.3-河流水文学1.4-地理水文学1.5-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地球上水的性质及分布2.1-水的分子结构及其变化。

2.2-水的潜热、比热。

2.3-海水热量来源与支出。

2.4-世界大洋表面水温总体分布趋势、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2.5-海水温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盐度对海水冰点温度的影响。

2.6-河水温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7-正温层/逆温层。

2.8-地下水水温变化特点。

2.9-海水密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10-影响水色的因素。

2.11-透明度的测量及影响透明度的因素。

2.12-天然水中的物质种类与八大离子。

2.13-矿化度、矿化过程、矿化过程的类型与制约因素。

2.14-海水的盐类来源、海水盐度与绝对盐度、海水盐度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循环3.1-水循环及其结构、水循环的动力。

3.2-水体的更替周期。

3.3-水循环作用与效应、动力。

3.4-水量平衡与水量平衡方程式、水量平衡研究意义。

3.5-土壤蒸发及其阶段。

3.6-蒸发能力。

3.7-影响蒸发的因素。

3.8-水汽输送及其影响因素。

3.9-我国水汽输送的基本特点。

3.10-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累积曲线。

3.11-影响降水的因素。

3.12-下渗及其阶段划分、影响因素。

3.13-下渗率f(下渗强度)、下渗能力fp(下渗容量)、稳定下渗率fc。

3.14-径流及一些描述径流的参数、径流形成过程与影响径流的因素。

第四章陆地表面水的运动4.1-流域产流的三种机制4.2-流域产流方式4.3-流域汇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4-水位与水位过程线、绝对基面、测站基面、流速、流量、年径流。

4.5-洪水及其影响因素。

4.6-枯水及其影响因素。

4.7-河水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作用力。

4.8-河水环流运动的类型。

4.9-河水含沙量与流域侵蚀模数。

4.10-河流悬移质的分布与变化。

第五章海洋结构与海水运动5.1-波浪及其成因分类。

5.2-波基面5.3-海啸成因分类。

5.4-潮汐及其分类。

5.5-潮流及其分类。

5.6-洋流及其成因分类5.7-世界典型洋流。

第六章地下水6.1-孔隙、孔隙度与影响因素。

6.2-容水性与容水度。

6.3-持水性与持水度。

6.4-给水性与给水度。

6.5-透水性及其表征参数。

6.6-地下水系统垂直分带。

6.7-潜水及其相关参数(潜水面、潜水位、潜水层厚度、潜水埋藏深度)。

6.8-承压水及其相关参数(承压水头、承压水位)。

1.1-什么是水文学?水文学的发展阶段。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核心研究内容:水循环。

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的各种水体形态如江河、湖泊、海洋、地下水、冰川等。

水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定性到定量、经验到理论的发展过程。

大体分为以下4个阶段:(1)14世纪以前:水文学现象的定性描述阶段。

其特点是原始的观测和水文现象的定性描述。

(2)从15世纪初到约19世纪末:水文学体系形成阶段。

其特点是水文现象由概念性描述进入定量表达,水文理论逐渐形成。

(3)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应用水文学兴起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水文观测理论体系进一步成熟,应用水文学进一步发展。

(4)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代水文学阶段。

其特点是引进遥感、计算机等技术;重点开展水资源及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分支学科不断派生。

1.2-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与运动的各种形态)及其特点。

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的各种形态与各种运动过程统称为水文现象。

水文现象的时空分布变化有以下特点:(1)无止尽性:任何一种水文现象的发生,都是全球水文现象整体中的一部分和永无止境的水循环过程中的短暂表现。

(2)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有周期性又有随机性。

(3)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1.3-河流水文学河流水文学:研究河流中水流的变化规律、泥沙的运动状况、河水的温度情况及结冰现象、河水化学成分等。

1.4-地理水文学地理水文学:同时隶书于地理学和水文学的一门学科。

主要以自然地理学原理与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新思想(包括水人平衡、景观地球化学、生物地理群落研究的新成就和地理系统分析的新概念)为基础,同时吸取地学相邻学科(包括地质学、气象学、地貌学、土壤学、地植物学及人文学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各种水文现象和水文过程展开的研究(郭敬辉)。

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区域性三大特征。

当前地理水文学应以水、环境和人类社会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心内容。

1.5-水文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水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与地理综合法等三种。

新技术新方法也在不断地应用于水文学的研究中,如一些数理统计的新方法(模糊数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遥感、数字模拟技术)、地球化学(元素-同位素)等的新技术也开始在水文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2.3-海水热量来源与支出。

海水热量直接来源的主要部分是太阳的短波辐射和大气的长波辐射。

洋流带来的热量对局部的海区有较大影响。

其它方式所提供的热量比较少。

如地热、放射性辐射释放的热量。

海水热量支出中海面辐射和蒸发最为重要。

局部海区由洋流带走的热量对水温变化也有较大影响;此外,海水的垂直紊动混合也可把热量从表层传到深处。

2.4-世界大洋表面水温总体分布趋势、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

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具有高度纬度地带性,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

在寒暖流交汇处(南北纬40度左右)等温线特别密集,水温水平梯度很大。

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而水温的水平梯度(就某半球而言)则是冬季大于夏季。

大洋水温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在南北纬40度之间,海水垂直结构可分两层:表层暖水对流层(深度600~ 1000m)和深层冷水平流层。

表层暖水对流层的最上层(0~100m)受气候影响明显,紊动混合强烈,对流旺盛,水温垂直分布均匀,垂直梯度极小,故称表层扰动层。

表层扰动层下部与冷水层之间形成一个温跃层,水温垂直递减率最大。

2.6-河水温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般河流水温的地区分布形势,大体与气温一致。

河流年平均水温都略微(1~2℃)高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但在封冻期较长、冬季气温很低的地区,差值增大。

河流水温年变化主要受季节影响:春季河水热量收入比支出大,因而河水温度升高,最高水温出现在盛夏;秋冬河水热量收入比支出小,温度降低,最低水温多出现在冬季气温最低的时候。

河流水温变化主要受到太阳辐射、气温等地带性因素的控制。

河流水温还受到补给来源的影响:如高山冰雪补给的河流水温低;雨水补给的河流水温较高;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温变幅小。

2.7-正温层/逆温层。

当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上层水温高,下层水温低但不低于4℃时,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称为正温层。

当水温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但不高于4℃时,这种水温的垂直分布称为逆温层。

2.8-地下水水温变化特点。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不同,温度变化规律也不同,近地表的地下水的水温受气温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变化:一般,在日常温层以上,水温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在年常温层以上,水温具有季节性变化;在年常温层中,水温变化很小,一般不超过0.1℃;在年常温层下,水温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不同地区,地下水温差异很大。

如新火山地区可达100 ℃以上;而寒带、极地和高山、高原区,地下水温很低,可达-5 ℃。

2.9-海水密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在水平面上,海水密度大致随纬度增高而增大,等密度线大致与纬度平行:赤道地区由于温度高,盐度低,表面海水密度很小(1.023)。

亚热带地区盐度很高,但温度也很高,密度仍不大(1.024)。

极地地区温度很低,密度最大(约1.027)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向下递增:在南北纬20度之间100m左右水层中,密度最小;并且在50m以内垂直梯度极小,几乎没有变化;50~100m深度上密度垂直梯度最大,出现密度的突变层,它对声波有折射作用,潜艇在其下面航行或停留在其内不容易被发现。

约从1500m开始,密度垂直梯度很小,在深层,密度基本不变。

海水密度是盐度、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凡是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的地理因素都影响密度变化。

2.13-矿化度、矿化过程、矿化过程的类型与制约因素。

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

各种溶解质在天然水中的累积和转化,称天然水的矿化过程。

天然水的矿化过程主要有6种:①溶滤作用-土壤和岩石中某些成分进入水中的过程。

按溶解性能可为两类:按矿物成分的比例全部溶于水中(如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矿物中只有一部分元素进入水中(如硅酸盐、铝硅酸盐)。

②吸附性阳离子交替作用:天然水中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上,是吸附过程。

胶体上原来吸附的离子转移到溶液中是解吸过程。

吸附与解吸的结果,表现为阳离子交换。

其特征有:一是离子交换是可逆反应,处于动态平衡;二是离子交换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③氧化作用。

③氧化作用。

⑤蒸发浓缩作用。

⑥混合作用:两种或几种矿化度不同,成分各异的天然水相遇,混合以后的矿化度和化学组成发生的变化。

矿化过程制约因素:(i)元素和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可溶性、溶解度等);(ii)各种环境因素,如酸碱性质、氧化还原状况、有机质的数量与组成等。

2.14-海水的盐类来源、海水盐度与绝对盐度、海水盐度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海水盐类来源:(i) 由河流带来的。

河水含的碳酸盐最多,但当河水入海后,一部分碳酸盐沉淀下来,另一部分碳酸盐被大海中的动物所吸收,因此海水中的碳酸盐大大减少。

氮、磷、硅的化合物和有机质也大量被生物所吸收,故海水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也减少。

硫酸盐近于平衡状态。

氯化物到大海中被消耗得最少,长期积累,其含量不断缓慢增多;(ii)海底火山活动使海洋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增多;(iii)大气中来源于海洋和陆地的物质经过干湿沉降,尤其是来自大气粉尘的Fe等物质为海洋微生物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称海水盐度。

分为绝对盐度和使用盐度。

绝对盐度指海水中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实用盐度根据海水的电导率(或电导比)来确定,指在温度15℃,压强一个大气压下海水样品的电导率与质量比为32.4356×10-3的标准氯化钾(KCl)溶液电导率的比值。

实用盐度略小于绝对盐度。

绝对盐度和实用盐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海水盐度空间变化:在低纬度海区,降水、蒸发、洋流和海水紊动、对流混合等是影响海水盐度主要因素。

而在高纬度海区,除受降水、蒸发、洋流和海水紊动、对流混合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结冰、融冰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