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闻二则》
学习目标
1.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
3.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4.了解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负隅.( )顽抗撰.( )写区域.( ) 芜.( )湖
歼.( )灭要塞.( ) 溃.( )退荻.( )港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负隅.顽抗:督战:歼灭:
悍然
..拒绝:阻遏:消耗:
锐不可当.:业已
..:绥靖:
3.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主题。
课堂探究
(一)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并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2.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3.文章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4.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二)理清《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
(三)通过揣摩语言,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
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突破”“渡至”能否换成“越过”“到达”?去掉“二十四小时即已”,换成“共”好不好?)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加点的句子换成“结果就在二十日那一天”好不好?)
3.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
了。
b.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
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a、b两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
当堂检测
一、下边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同样报道渡江战役,试比较这则消息同课文第一则新闻
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3日电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
前强渡长江时的情景称:21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
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
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
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
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挥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
江面,等候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
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过去了!”无数船只继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
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
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
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
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
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老乡们,辛苦了!南京再见!”
(原载1949年4月25日《东北日报》)
二、阅读并给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示序号,然后下列回答: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
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
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
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
什么?
______ ______
______ 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
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______
______
4.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
参考答案、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②、③—(17)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锐不可当 2.⑤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2/3”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16)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 3.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此题意思对即可。) 4.⑧⑨句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相同点:(两文都是新闻报道,都报道了渡江战役情况。两文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歌颂渡江战役的胜利。两文都报道及时,语言简洁。)
不同点:(两文的作者身份不同,报道的角度不同。课文统观全局,对三路军分别作介绍;《我》文只是对中路军某部渡江情况作介绍。课文介绍渡江情况简明概括,交代时间、地点、渡江人数、战役推进情况;《我》文以亲历者身份对渡江作了详细、具体的描绘。课文有关于战略部署、战事推进的介绍及评论;《我》文只是按时间先后介绍一处战役情况。课文有对于敌军的分析及政策性极强的分化、瓦解、争取敌军的内容,《我》文对敌军情况未作报道。课文语言凝练、概括、生动;《我》文语言形象、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