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学案2013.数据分析
初中数学_第4章 数据分析 训练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数据分析》训练课教学设计[师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对《数据分析》这一章进行了复习,同学们掌握的比较好,但是也发现有的问题解决的不是很熟练、很准确,针对课堂发现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再进行一下训练。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训练目标。
[生]读:【学习目标】1.通过训练提高计算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能力;2.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统计意义,能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3.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师]: 知识框架[生]:回顾知识展示【复习导航】【师生】:以要点梳理---题型分类---典型例题----巩固题组---总结提升,五环节分四部分进行训练。
【师】:课件演示知识点一例一,加深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认识。
【生】:达标测评.【师】:对生成性问题的处理,先有学生讨论,在找个别同学发言,最后有老师总结。
附:数据分析训练学案班级姓名题型分类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例1、小明家的超市新进了三种糖果,应顾客要求,妈妈打算把糖果混合成杂拌糖出售,具体进价和用量如下表:你能帮小明的妈妈计算出杂拌糖的售价吗? Array变式:1、如果三种糖果的进价不变,每种糖果的用量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2:6,请计算出杂拌糖的售价?2、如果三种糖果的进价不变,甲糖果的用量为 20%,乙糖果为20% ,丙糖果为60%,请计算出杂拌糖的售价?例 2: (1)有19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所得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得分前10位同学进入决赛.某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他只需知道这19位同学成绩的 (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2)(杭州中考) 一组数据是4,x ,5,10,11,共有五个数,其平均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 训练题组一1. 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0,-3,0,8,10,15。
七年级下册《数据分析小结与复习》学案1
七年级下册《数据分析小结与复习》学案1教学目标.描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感受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概述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方差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团队精神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应用2.难点:建立本章知识网络教学过程一、回顾本章主要内容一般的,对于n个数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若n 个数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出现f次,(这里f1+f2+...+f=n),那么这个公式叫加权平均数公式,其中f1,f2,…,f叫做权,这个“权”含有所占分量较重之意,fi越大,表示xi个数越多,“权”就越重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或大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众数也常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两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都是最大,那么这两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但同时,它又不像平均数那样能充分得用数据提供的信息中位数只需要很少的计算,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有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但它也不能充分利用每个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二、知识结构三、巩固练习个体户老王经营一家快餐店,下面是所有员工在某个月的工资情况人老王厨师甲厨师乙招待甲招待乙勤杂工会计月工资30004040030320320410[:学§科§网](1)计算快餐店员工这个月的平均工资,中位数、众数(2)(1)中的数据是否代表一般员工的月工资收入的一般水平?(3)去掉老王的工资,再计算其他人的平均工资(4)比较(1)与(3)你能发现什么?解:(1)本店员工的平均工资为:而中位数为400元;众数为320元(2)(1)中的平均数不能代表一般工人的月工资收入的一般水平因为老王的工资明显很高,而一些工人明显偏低(3)去掉老王的工资,再计算其他人的平均工资得(4)比较(1)(3)的平均工资,不难发现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平均数往往会受到极端值的影响,而不能体现大多数据的般情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析具体问题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量来代表数据2某学校初三(一)班甲、乙两名同学参加最近次数学的成绩(单位:分)统计如下:甲:6,94,9,98,98;乙:6,71,98,99,100。
初中数据分析教案
初中数据分析教案1. 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频数、频率、百分比等。
2. 让学生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图表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分析数据。
3.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中心趋势的指标,并学会计算和应用。
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分析基本概念:频数、频率、百分比。
2. 图表绘制方法: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
3. 数据中心趋势描述指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4. 实际问题分析:运用数据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购物等,引出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2. 基本概念讲解:频数、频率、百分比。
3. 图表绘制方法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
4. 数据中心趋势描述指标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5. 实际问题分析:运用数据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图表,计算数据中心趋势指标,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循序渐进地讲解基本概念、图表绘制方法和数据中心趋势描述指标,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图表绘制方法和数据中心趋势描述指标。
2. 学生能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数据分析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课件。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实际问题案例。
4. 练习题。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初中数据分析题讲解教案
初中数据分析题讲解教案1. 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统计与概率、图表分析和平均数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思维和决策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统计与概率: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学习如何使用频数、频率和百分比等概念来表示和分析数据。
2. 图表分析:学习绘制条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掌握不同图表类型的选择和观察图表的方法。
3. 平均数:学习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了解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不同用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彩票中奖概率、商品打折等,引发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兴趣。
2. 统计与概率:讲解频数、频率和百分比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用这些概念来分析数据。
3. 图表分析:介绍条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的特点和作用,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数据。
4. 平均数:讲解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解释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意义。
5. 实践练习: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如调查问卷分析、商品销售数据分析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实践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数据分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3. 实践案例:收集实际的数据分析案例,供学生练习和参考。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多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和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初步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绘制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基本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于如何利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数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学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概念,掌握绘制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基本统计图的方法。
2.能够运用统计图和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运用统计图和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学知识,并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统计学知识。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计算机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绘制方法。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模板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分析。
3.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使用计算机和相关的统计学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出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分析》教案
《数据分析》教案数据分析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不仅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为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教授数据分析知识,制定一份完善的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教案的制定、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课程实践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案的制定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1.2 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包括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和技术等。
1.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每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二、内容安排2.1 数据分析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数据清洗和数据可视化等。
2.2 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如Python、R等,以及数据分析常用技术,如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
2.3 数据分析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演练,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3.2 互动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4.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测试学生对数据分析知识的掌握程度。
4.2 作业评价:布置数据分析作业,评价学生对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掌握情况。
4.3 项目评价:组织数据分析项目,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课程实践5.1 实践课程设计:设计数据分析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据分析技术。
5.2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数据案例,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
5.3 实践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展示实践成果,让学生展示他们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成就。
综上所述,一份完善的数据分析教案应该包括教案的制定、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课程实践五个方面。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处理第 2 课《数据分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数据分析》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 课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具有Excel 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是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学习任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Excel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作为整个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既要培养学生对现实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据分析》是关于Excel 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但并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
要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信息素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的基本操作,并经过第一课数据计算的学习,对Excel 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Excel 的学习方法,并能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数据的输入,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等知识学习兴致非常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因此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分层教学。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数据清单及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概念和作用。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分析、判断的意识,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并学会与他人分享信息资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熟练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五、教学方法以引导法、自学辅导法和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直观启发、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等方法。
六、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系统、课件、学案、素材七、教学时间: 1 课时九、板书设计数据分析任务一:数据清单任务二:数据的排序任务三:数据的筛选实践与创新:分类汇总。
数据的分析教案初中
数据的分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2. 数据分析方法3. 实际问题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和分析数据?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分析。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级要举办一次运动会,需要确定参加跳远、跳绳和跑步三个项目的学生人数。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3.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方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数据分析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图表分析、概率论等。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3.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际问题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级有50名学生,男生28名,女生22名,请问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例是多少?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解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分析家中近一个月用电情况,并提出节能建议。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发现部分学生对数据分析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初中数学数据与分析教案
初中数学数据与分析教案1. 让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意义,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3.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难点: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与分析。
2. 基本概念: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数据处理的意义。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具体的数据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4. 方法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一些常用技巧。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结果。
6. 应用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数据观念进行分析和决策。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评价,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数据案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中等复杂数据案例。
2. 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3. 练习题库:提供一些数据处理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了解学生对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对数据处理方法的运用能力。
《数据分析》教案
《数据分析》教案引言概述: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数据分析的定义、重要性、流程和常用工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数据分析的定义1.1 数据分析的概念: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1.2 数据分析的目的:数据分析旨在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 数据分析的范围:数据分析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金融、医疗、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2.1 决策支持:数据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2.2 发现潜在机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中的潜在机会,帮助企业抓住商机,提高竞争力。
2.3 预测趋势: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的趋势,帮助企业做好规划和决策。
三、数据分析的流程3.1 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网络爬虫、数据库查询等方式获取数据。
3.2 数据清洗:收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噪声和缺失值,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值和填补缺失值,确保数据的质量。
3.3 数据分析:在数据清洗完成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3.4 结果解释: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需要进行解释,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可理解的语言和图表,向决策者进行汇报和解释。
四、数据分析的常用工具4.1 统计学工具:统计学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常用的统计学工具包括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4.2 数据挖掘工具: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和模式,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
4.3 可视化工具:可视化工具可以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常用的可视化工具包括Tableau、Power BI等。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标题:初中数学:数据分析引言概述:数据分析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涉及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数据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五个方面来探讨初中数学中的数据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1.1 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记录每天的气温、降雨量等数据。
1.2 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来收集数据,如测量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速度。
1.3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学生可以设计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等信息。
二、数据的整理2.1 数据的分类: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将学生的身高数据按照男女分开。
2.2 数据的整理:对数据进行整理,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
2.3 数据的呈现:将整理好的数据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
三、数据的分析3.1 数据的比较:通过对数据进行比较,找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差异,如比较不同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
3.2 数据的关联: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如探究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3.3 数据的预测:通过已有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如根据过去几年的降雨量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四、数据的解释4.1 解释数据的含义:对数据进行解释,说明数据背后的含义和规律,如解释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4.2 解释数据的原因:分析数据的原因,找出数据背后的影响因素,如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
4.3 解释数据的应用:探讨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数据分析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五、数据的应用5.1 数据的决策:通过数据分析来做出决策,如根据销售数据来确定产品的推广策略。
5.2 数据的预测: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的趋势,如根据市场数据来预测未来的销售额。
5.3 数据的优化: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如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来优化教学方法。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数据的分析》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知识点。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阶段。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和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从而为后续学习概率和统计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运用起来不够灵活。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数据处理任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数据处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处理方法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梳理本章知识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和案例。
2.学生准备:回顾本章内容,整理学习笔记和心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复习方向。
然后,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简要回顾本章主要知识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
初中数据分析单元备课教案
初中数据分析单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2. 数据的描述与展示3.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4. 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5. 概率初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与展示、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概率初步。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概率初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网络、统计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基本概念和方法:讲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样本、总体等,以及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图表展示、数据分析等。
3. 实例演示:利用计算机软件,展示实际数据,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数学数据分析》2. 计算机和投影仪3. 统计软件4. 实际数据素材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教案
初中数学数据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常见的数据图表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等;3.学会使用数据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据分析的概念及应用;2.数据图的绘制方法及其解读。
三、教学难点1.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据分析方法;2.合理使用数据图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数据分析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数据的思考和兴趣。
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0分钟)教师提供一组关于学生课外阅读数量的数据,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排序,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3.数据图的绘制(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常见的数据图表示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并逐步演示如何根据已整理的数据绘制相应的图表。
4.数据图的解读(15分钟)学生根据所绘制的图表,分析数据的特点、规律等,并就不同图表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讨论。
5.数据分析与推理(10分钟)教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结论,并讨论不同推理方法的优劣处。
6.知识归纳与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数据图表示方法,对一组给定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制相应的图表。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数据图的绘制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行数据整理、图表绘制和数据分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观察、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重点考察其数据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进行数据分析,如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初中数据分析课程设计
初中数据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
2. 能够运用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数据,解释数据的含义和特征。
3.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概率知识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数据分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待数据和问题的认真态度。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分析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数学学科的数据分析模块,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了解有限,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操作来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教材相关章节,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统计图表的应用:学习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表的制作和使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统计图表3. 描述性统计分析: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描述性统计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学会运用这些统计量进行数据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教案镇沅县和平镇中心学校 王移光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的含义。
2. 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确定一组较简单数据的中 位数和众数,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数据代表的概念,会用方差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的情况。
2.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判断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一组数据的总和与这组数据的总个数之比叫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设有一组数据为 x 1,x 2,x 3,……,x n ,则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为: nx x x x n +⋅⋅⋅++=-21问题1:求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是什么?若n 个数x 1,x 2,x 3,……,x n 的权是w 1,w 2,w 3,……,w n ,则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 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是奇数个时,最中间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比较(1)联系: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
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相应的单位。
nn n w w w w w x w x w x x +⋅⋅⋅++++⋅⋅⋅++=-3212211(2)区别:①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数据,它能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并且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②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③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分析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分析教案数学教案设计要以数学教学理论和课程设计理论为基础。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分析教案,仅供参考。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数据分析教案第六章数据的分析课题:6.1.1平均数学习目标:1、认识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关系;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权数的性质,以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其与普通平均数的区别。
学习过程:一、观察,创设问题情景。
甲、乙两组各有8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单位:米):甲组:1.60,1.55,1.71,1.56,1.63,1.53,1.68,1.62。
乙组:1.60,1.64,1.60,1.60,1.64,1.68,1.68,1.68。
1、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A、甲组中的8个数都不相同:每个数只出现一次。
B、乙组中含有相同的数: 1.60出现3次 1.64出现2次,1.68出现3次,重复出现的次数(频数)不同,反映了数据之间的差异。
2、分别计算甲、乙两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A、甲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0+1.55+1.71+1.56+1.63+1.53+1.68+1.62)÷8=1.61(米)B、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0+1.64+1.60+1.60+1.64+1.68+1.68+1.68)÷8=1.64(米)3、想一想,计算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有没有别的方法?A、重复出现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乙组同学的身高也可以这样计算:(1.60×3+1.64×2+1.68×3)÷8=1.64(米)1 B、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式子也可以写成:(1.60×3+1.64×2+1.68×3)× 8132=1.60×3/8+1.64×+1.68× =1.64(米) 888二、探索研究、建立数模3 1、在乙数数据的8个数中:频数频率(比率) 1.60 有3个,占;1.64 有833312个,占;1.68 有3个占。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数据的分析教案 (新版)湘教版
数据的分析教学目标:1、梳理全章知识结构,懂得对数据的分析是统计的重要手段。
2、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3、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对数据反映的侧重点和实际意义;4、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数据的领悟和从数据中获取关于实际问题的信息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对数据的综合分析。
教学过程:一、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出示ppt 课件)1、主要内容:(1)举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2) 举例说明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 举例说明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或波动大小的. 2、知识结构:二、概念复习(出示ppt 课件)1、对于一组数据x 1,x 2,x 3,…,x n ,并且他们的权数分别是f 1,f 2,f 3,…,f n , 则有平均数:1231(...)n x x x x x n=++++(算术平均数) x =x 1f 1+x 2f 2+x 3f 3+…+x n f n (加权平均数)(其中f 1+f 2+f 3+…+f n =n )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数据组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它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数或多个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方差: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即: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2、值得注意的是:平均数相同的数据组在性质上仍可能有很大的区别,这是因为它们相对于平均数的分布情况不同,数据组中的数相对于平均数的偏差不同.方差是一组数据中各数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一组数据在其平均数周围数据的分析(分析数据的特征性质)数据的一般水 平或集中趋势 数据的离散程 度或波动大小 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方差 计算公式的离散程度.3、推广(变式规律):已知数据x 1,x 2,x 3,… x n 的平均数为a ,方差为b ,则(1)数据x 1+3,x 2+3,x 3+3,…,x n +3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2)数据4x 1,4x 2,4x 3,…,4x n 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3)数据2x 1-3,2x 2-3,2x 3-3,…2x n -3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把一组数据每个数都加上一个数a ,那么平均数增加a ,方差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教)后反思
课题:方差
学案编号: 72SX20
备课时间:
5
上课时间:
课型:
学习目标: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难点: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学习过程 1.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 40mm,质检部门从 A、B 两厂生产 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 10 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 测。结果如下(单位:mm) : A 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 40.1; B 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 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归纳与整理
哪一地的温差较大? 2.极差定义: 表达式: 3.总结: 1. 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 2. 特点是计算简单 3. 极差是利用了一组数据两端的信息,但不能反映出中 间数据的分散状况 注意: 极差反映一组数据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差异情况, 仅由 两个数据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 下一节要了解其他的统 计量
练习: 4.教材 67 页练习
5.习题 16.1 ------4、5、6 2.引入课本 P65 的例 6
思路点拨: 商场统计每位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组成一个样 本,从样本数据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得到信息估计 总体的趋势,达到问题的解决。
6.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 50 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 人数 50 2 60 3 70 6 80 14 90 15 100 5 110 4 120 1
例 3(看书)
6.某公司有 15 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思维拓展 3.练习 P61----1、2 部门 人数 每人创得 利润 A 1 20 B 1 5 C 2 2.5 D 4 2 E 2 1.5 F 2 1.5 G 5 1.2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对子互查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课题:16.1 数据的代表----平均数 学案编号: 72SX15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学习目标: 练习: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1、 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 100%、 测验占 30%、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期中占 35%、期末考试占 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 学生 作业 测验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80 75 71 88 小关 重点: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难点: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76 80 68 90 小兵 学习过程 归纳与整理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 讨论完成 探究交流 学法指导 独 立完成 , 对子互查 2.复习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是什么? 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 3.思考: 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县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 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 A、B、C 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 人数呢? 4.加权平均数及其公式: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 10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 果如下表: (单位:小时) 寿命 只数 450 20 550 10 600 30 650 15 700 25
2.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 (单位: 岁) 甲群:13、13、14、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54、57。 (1)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 其中能较好反映甲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 2)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学(教)后反思
2
课题:中位数和众数(第一课时)
学案编号:72SX17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学习目标:1.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2.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 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3.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重点: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难点: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独 自 交流 , 讨论总结 探究交流 1.中位数定义 2.如果知道中位数,可以知道 3.求 5、6、2、4、3、的中位数 例4 归纳与整理
6.教材 64 页 1、2 题
学(教)后反思
课题:中位数和众数(二)
学案编号:
72SX18
备课时间:
3
上课时间:
课型: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数据的代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3.能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差异 难点:灵活应用这三个数据代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独立完成, 对子互查 探究交流 学法指导 独 立交流 , 对 子互查 , 错 题再独 立 完 成,讨 论 错误点。 1.复习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定义 归纳与整理
1.阅读教材 56 页,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例 1(略) 思维拓展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展示交流
“权”是以比例的形式出现的 例 2(略)
学(教)后反思
“权”是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的
课题:16.1.1 平均数(二)
学案编号:72SX16
备课时间:
1
上课时间:
课型:
练习: 5.课后练习 1. 数据 8、9、9、8、10、8、99、8、10、7、9、9、8 的中位数是 ,众 数是 2. 一组数据 23、 27、 20、 18、 X、 12, 它的中位数是 21, 则 X 的值是 . 3. 数据 92、96、98、100、X 的众数是 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 A.97、96 B.96、96.4 C.96、97 D.98、97 4. 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 出现的次数依次为 2、5、3、4 次, 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4、25 B.23、24 C.25、25 D.23、25 5. 随机抽取我市一年(按 365 天计)中的 30 天平均气温状况如下表: 温度 (℃) -8 天数 3 -1 5 7 5 15 7 21 6 24 2 30 2
练习: 4.练习 P62
5.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 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 50 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 统计表 (1) 、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所用时间 t(分钟) 人数 (2) 、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 4 所用时间 0<t≤10 0<≤ 20<t≤20 30<t≤40 40<t≤50 50<t≤60 6 14 13 9 4
分别求出这些学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思维拓展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讨 论 做题 方 法
3.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数据代表的异同: 1.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主要 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 2.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 它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数 据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3.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 人们往往 关心的一个量, 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这是它的一个优势, 中位数的计算很少也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4.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 任何一 个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5.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 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 数没有影响, 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 的数据中, 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 可用中位 数描述其趋势. 6.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单位.
练习: 3.方差的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 方差的简便公式: , 越不稳定
随堂练习:
思维拓展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对 子 互查 , 交流易错点 1.一组数据: 473、 865、 368、 774、 539、 474 的极差是 , 一组数据 1736、1350、-2114、-1736 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 3、-1、0、2、X 的极差是 5,且 X 为自然数, 则 X= . 3. 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学法指导 独立完成 对子互查
(1)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的求法和解题步骤?
请你根据上述数据回答问题: (1)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 (2)若当气温在 18℃~25℃为市民“满意温度” ,则我市一年中达到市民 “满意温度”的大约有多少天?
(2) 对于数据较多的研究对象, 我们可以考察总体中的 一个 ,然后由 的研究结论去估计总体的情况。 4.众数定义 求 5、2、6、7、6、3、3、4、3、7、6 的众数 思维拓展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对子互查 例5
学(教)后反思
4
课题:极差 学案编号:72SX19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型: 学习目标:1.理解极差的概念,知道极差等于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 练习: 2.引导学生发现极差能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端值之间的差异情况, 是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一 4.一组数据 X 1 、 X 2 „X n 的极差是 8, 则另一组数据 2X 1 +1、 2X 2 +1„, 2X n +1 个统计量。3.能够列举几个利用极差进行比较的实例。 重点:极差的概念 难点:极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的极差是( ) 5.已知样本 9.9、10.3、10.3、9.9、10.1,则样本极差是( ) 学习过程 归纳与整理 A. 0.4 B.16 C.0.2 D.无法确定 自主学习 1.某日两地气温如下: 学法指导 独 立 完成 , 总 结 知 识 点 , 组内 交 流。 探究交流 学法指导 独 立完成 , 交 流解题 方 法。 0:00 乌鲁木齐 广州 10 20 4:00 14 22 8:00 20 23 12:00 24 25 16:00 19 23 20:00 16 21 6.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一小组 14 名学生的成绩与全组平均分的差是 2、3、-5、10、12、6、2、-1、4、-10、-2、5、5、-5,那么这个小组的平 均成绩是( ) A. 87 B. 83 C. 85 D 无法确定 7.已知一组数据 2.1、1.9、1.8、X、2.2 的平均数为 2,则极差是 。 8.若 10 个数的平均数是 3,极差是 4,则将这 10 个数都扩大 10 倍,则这组数 据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 9.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 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 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 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