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卷(2)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袖手旁观断章取义强聒不舍与日具增B.怒不可遏世外桃园盛气凌人重蹈复辙C.格物致知直接了当相提并论不言而喻D.一抔黄土化为乌有豁然开朗廓然无累【答案】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攫.取(jué)参.差(cān)孜孜不倦吹毛求疵B.芳馨.(xīn)栈.桥(dài)豁然开朗格物致知C.恣睢.(suī)惘.然(wǎng)袖手旁观根深蒂固D.荫.庇(yìn)笨拙.(zuō)咬文嚼字揭斯底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本题要从字音和字形两方面来判断。
试题分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A项中“参”读cēn,B项中“栈”读zhàn,D项中“拙”读zhuō,“揭”为“歇”,答案为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预计,“五一”3天小长假,地铁2号线发送乘客总数将近百万人次左右。
B.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是很必要的。
C.中国驻菲大使馆要求菲方立即释放被扣渔民,归还渔民财产,杜绝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侵权行为,不要采取任何挑衅行为。
D.长沙铜官窑曾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对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D【解析】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几篇。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同步精练(含解析)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Rǔ)论.语(Lún)熹.微(xī)授.予(shòu)B.实践.(jiàn)接触.(zhù)中庸.(yōng)埋没.(mò)C.瞭.望(liào)荣誉.(yù)彷.徨(fáng)鉴.定(jiàn)D.盲.目(máng)栽.种(zāi)肇.事(zhào)细致.(zhì)2.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学生自然科学传统教育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探讨自己没有准备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显微镜D.经书里说盲目接受栽种竹子袖手旁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这是他的家务事,别人只能袖手旁观。
B.对于他所犯的错误,班主任和家长都找他谈话了,他还是不知所措。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
D.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有数据显示,贵州目前已建成公路桥梁约2.1万座,几乎当令世界全部桥型,因而贵州有“桥梁博物馆”的美誉,如此,在世界前100名离地最高、跨度最大的桥中,就有40多座在贵州。
,贵州桥梁的世界地位。
A.囊括尽管但是不言而喻B.包含即使那么当之无愧C.囊括不仅所以显而易见D.包含不但而且理所应当5.“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B.推究事物的道理C.探讨自己D.追求最高理想6.下列对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作者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来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C.文章在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后,分析了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并指出当今大多数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人教版九上语文精品系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后同步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1.考点再现(1)填空。
①丁肇中是著名的美籍______物理学家,________奖获得者。
②“四书”指的是儒家主要经典《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答案】①华裔②《中庸》、《论语》、《孟子》③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举例论证道理论证(2)课内阅读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
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买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________(突破、进展)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________(突破、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1)从括号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写在横线上。
2)选文具有相对完整的论述结构,请用“/”划出它的层次。
①②③④3)选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4)儒家的“格物致知”与科学家的“格物致知”是一样的吗?为什么?5)最后一段中作者说的两个了解的内容,你了解了多少?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突破进展2)①/②③/④3)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4)不一样。
儒家偏重于理论,而科学更注重实际。
5)略2.考向指引考考你的综合素质1)自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请从地理学角度,说明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寺桃花始盛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代诗人贺苏《香港回归》:“七月珠还日,百年耻雪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内容预览: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家(整治)推之四海(推广、延伸)B.格物(推究)领悟(明白、理解)C.治国(治理)致知(获得)D.清谈(清淡的)不知所措(处理)2.下面句子中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①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这位先生明明是把________外界误认为________自己。
③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________过程的向导。
④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________。
A.①探察②探索探讨③探索④探察B.①探索②探察探讨③探索④探察C.①探察②探察探讨③探索④探索D.①探讨②探索探讨③探索④探察3.在下面的横线上加入一段文字,先后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
①1983年7月,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4.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①()今天寒风刺骨,()我还是早早出门了。
②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饿死,()吃你的饭。
③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不会用思想。
④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轻于鸿毛呢,()重于泰山?A.①虽然……但是②不是……就是③但是④不是……而是B.①尽管……可是②宁可……也不③可是④不是……就是C.①虽然……但是②宁可……也不③可是④是……还是5.填空。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________》中的《________》篇,宋代朱熹抽取《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二、课内阅读①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提升版,学生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读书求知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泯灭/抿嘴散漫/散文数不胜数/数见不鲜B.汲取/吸收伎俩/歧视相形见绌/咄咄逼人C.钻探/钻研相当/相声为人处世/为虎作伥D.遒劲/劲头憔悴/纯粹含辛茹苦/莘莘学子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一是“趣味”。
B.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C.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B.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C.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D.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马政府的搜救态度一开始就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泛滥关注。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品味瑕疵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9年的芭比。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同步练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A.丁肇()中B.朱熹()C.论()语
D.儒()家E.测量()F.向()导
G.彷()徨H.适当()
2.解释下列词语
A.格物:
B.致知:
C.袖手旁观:
D.儒家:
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参考答案
1.A.z 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
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3.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范本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导练新人教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庸(yōng)探索(suǒ)遵照(zūn) 贻笑大方(yí)B.测量(liáng) 朱熹(xī) 栽种(zhòng) 数见不鲜(shù)C.论语(lùn) 儒家(rú) 丁肇中(zào) 博闻强识(chí)D.埋没(mái) 彷徨(páng) 校对(xiào) 不知所措(cuò)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劳民伤财叹为观止恻隐之心不假思索B.事必恭亲人才倍出修身齐家改弦更章C.俯首帖耳源远流长格物致知各行其事D.优柔寡断袖手旁观无理漫骂蜂涌而至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___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______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 所以 但是 就 B.由于 因此 虽然 却C.不但 而且 不论 都 D.不仅 并且 然而 却4.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与答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丁肇()中儒()家彷()徨()埋没()2.解释下列词语。
(1)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诚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5)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帆风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文学常识填空。
(1)课文的作者是______,美籍华裔_________学家,_________奖获得者。
(2)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______》《______》两篇,和《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______家主要经典。
(3)王阳明,即______,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______代哲学家、教育家。
4.选词填空。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______,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______。
(2)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___________,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3)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________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_____只靠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2020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
【文库独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学评估达标训练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A.合格的事物B.推究事物的道理C.探讨自己D.追求最高理想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一致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1)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
()(2)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能力提高阅读下面几节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
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
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开放探究阅读《优点零》,回答问题。
(完整word版)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新人教版)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新人教版)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3、文学常识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但《大学》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4、主旨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作者旨在倡导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5、写作手法(1)、道理论证――讲道理(对“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论述)首先得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然后总结实验的三个特点:①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②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需要具体细致地计划;③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目标的选定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最后,连用两个“为什么”的句子作结,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2)事实论证――摆事实:①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反面)②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正面)③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反面)④作者在美国大学学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反面)(3)、对比论证的作用:对比鲜明,突出强调了作者的观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孜孜不倦一番风顺模式 B.根深蒂固不言而喻修身C.袖手旁观不知所措汲取 D.格物致知实验精神诚意2.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
(1)不知如何办才好,形容发急或受窘。
( )(2)把手揣在袖子里观看。
形容置身事外而不参与,不协助。
( )(3)船只扬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
( )(4)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 )3.(盐城中考)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4.下列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
文章的论点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与《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不一样。
C.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地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D.中国学生大都俯身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俯身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
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致。
6.(黔南州中考)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2018秋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chén g yì()、zhèn g xīn()、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2)我觉得真正的gé wù zhì zhī()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A.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最终平天下。
B.拥有知识,能灵活运用。
C.运用知识,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
D.对自己进行内心或精神上的研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小议传统教育周远斌①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
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
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
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
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
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
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
【2019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导练新人教版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yōng) 探索.(suǒ) 遵.照(zūn) 贻.笑大方(yí)B.测量.(liáng) 朱熹.(xī) 栽种.(zhòng) 数.见不鲜(shù)C.论.语(lùn) 儒.家(rú) 丁肇.中(zào) 博闻强识.(chí)D.埋.没(mái) 彷.徨(páng) 校.对(xiào) 不知所措.(cuò)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劳民伤财叹为观止恻隐之心不假思索B.事必恭亲人才倍出修身齐家改弦更章C.俯首帖耳源远流长格物致知各行其事D.优柔寡断袖手旁观无理漫骂蜂涌而至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___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______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所以但是就 B.由于因此虽然却C.不但而且不论都 D.不仅并且然而却4.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1)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6秋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令人能达到chén g yì( )、zhèn g xīn( )、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2)我感觉真正的g é wù zhì zhī( )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什么缘故?(1)中国学生往往..念作业成绩专门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可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惊惶失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学生多数..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肯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学》里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A .令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最终平天下。
B .拥有知识,能灵活运用。
C .运用知识,对外界事物进行探讨。
D .对自己进行内心或精神上的研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小议传统教育周远斌①传统念书教育是成功的。
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
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②陈寅恪先生,是一个超级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
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
提倡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念书教育,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专门好的积存。
鲁迅七岁收私塾念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现在期读的。
胡适四岁收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③一个人念书怎么样,关键在念书适应、念书能力和念书乐趣的培育。
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乐趣、培育适应和技术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时期培育出良好的念书适应和癖好,锻炼出必然的念书技术,这.将会阻碍其终生。
[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导练 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基础导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yōng) 探索.(suǒ) 遵.照(zūn) 贻.笑大方(yí)B.测量.(liáng) 朱熹.(xī) 栽种.(zhòng) 数.见不鲜(shù)C.论.语(lùn) 儒.家(rú) 丁肇.中(zào) 博闻强识.(chí)D.埋.没(mái) 彷.徨(páng) 校.对(xiào) 不知所措.(cuò)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劳民伤财叹为观止恻隐之心不假思索B.事必恭亲人才倍出修身齐家改弦更章C.俯首帖耳源远流长格物致知各行其事D.优柔寡断袖手旁观无理漫骂蜂涌而至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___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______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所以但是就 B.由于因此虽然却C.不但而且不论都 D.不仅并且然而却4.下列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2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题解题]◎导读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解释得很清楚。
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他的这篇文章。
◎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
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
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
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
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
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知识览通]◎语音1、测量:“liáng”不能念成“liàng”。
2、朱熹:“xī”不能念成“xǐ”。
3、彷徨:“pang huáng”不能念成“fáng huáng”。
4、埋没:“mò”不能念成“měi”。
5、肇:zhà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习卷
(2)
一、积累与运用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阔绰.(cuó)倔.强(jué)胆怯.(qiè)无边无垠.(yín)
B.哽咽.(yè)残垣.(yuán)秀颀.(qì)潜.滋暗长(qián)
C.反省.(xǐng)绽.出(zhàn)不屑.(xiè)锲.而不舍(qì)
D.祈.祷(qí)嶙峋.(xún)束.缚(shù)不屈不挠.(náo)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教晦旁骛断章取义重蹈覆辙
B.发窘抽噎前仆后继黎明百姓
C.隔膜惘然刻骨铭心恼羞成恕
D.谮害戳破恃才放旷豁然贯通
3.(4分)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
张失措然无存晴天霹转弯角。
4.(3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16分)
6.(14分)
遗憾也美丽
①微笑很美妙,泪光中的微笑呢?美丽很动人,遗憾中的美丽呢?我轻轻叩问人生,怀着几分迷茫。
②人从一个未知来到这美丽的星球,然后又回归另一个未知;人生的短暂与唯一,可能是宇宙间最大的遗憾。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着去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追求,当必然的遗憾终于降临时,能坦然地画上自己生命之歌的休止符。
正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己决定生命的长度,所以,我们点燃了精神的火把,去照亮自己有限的年华,于是,寻常的生命便有了些许的美丽。
③人生苦短,风云难测。
我难以想像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不愿再去试图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利时最初的心境!但我却领悟到了生命中非凡的含义,那就是挫折之后的奋起,重创之后的屹立。
④遗憾包含着苦痛,遗憾也孕育着美丽。
因为浸润了泪水与哀愁,这美丽便多了几分慑人的魅力。
⑤陆游的爱情悲剧铸成了“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柔肠寸断;李煜的亡国之痛化作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哀深愁;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如果没有冰海沉船的情节,那么它承载的爱情诗章会如此凄婉动人吗?也许遗憾才是这最好的归属吧,虽然这遗憾到今天仍令人心痛。
⑥我常常仰望星空,幻想着在天际款款走动,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一块石头或是一粒尘岩,随着庞大的团队在无垠的空间遨游。
76年的聚集与等待,为的就是一瞬间的灿烂;因为这份灿烂,哈雷慧星寒冷寂寞的旅行才变得温馨浪漫。
⑦既然遗憾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应该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它,用自己的智慧驾驭它,将遗憾带给我们的痛楚化作舒筋活血的良药,用遗憾的丝带去纺织出庄严夺目的彩虹,彰显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理智与笑对坎坷的从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述④﹣⑥段的论证过程。
(4)下面是本文在网络上另一种版本中的两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一个论据。
我轻轻地叩问历史,怀着几分敬畏。
书生张继如果没有落第之痛,就吟不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美妙
的诗句;。
若没有这种种遗憾,文学的历史长空,或许会少许多璀璨的星星。
感谢遗憾,感谢历史。
(5)前人有副对联“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感叹人生遗憾之多。
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遗憾。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
步练习卷(2)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D;2.D;3.皇;荡;雳;抹;4.C;5.B;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小题.(16分)
6.苏东坡如果当初没有未能与弟弟团聚的遗憾,就不会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