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老师也要注重同学们对基础的掌握,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帮助大家把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烛之武退秦师》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5.大夫: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
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5.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6.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7.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黄河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优美的汉字》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2.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发。
《奇妙的对联》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2.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高考可考)
高中阶段务必掌握的文化常识(高考可考)(新教材高中语文总复习文化常识答案)一、纪年纪时(一)、古代纪年方法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习巩固:2008然后就戊子年,2071年是什么年?(辛卯年)2、帝王年号纪年法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
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
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如“康熙”就寄托了天下隆盛兴旺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
(二)、古代纪月的方法1、序数纪月法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采草药》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
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
(建亥,农历十月)——庾信《哀江南赋》3、时令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按顺序依次加孟、仲、季,就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清楚的区别开。
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农历十月)(三)、古代纪日法1、序数纪日法。
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2、天干地支纪日法。
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姚鼐《登泰山记》3、月相纪日法。
根据月亮的形状,对每月某些较特殊的日子进行称谓。
如: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胐(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四)、纪时法1、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五更报鼓纪时法,我国古代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高中语文知识点高一上册
高中语文知识点高一上册高中语文作为我们学习的一门科目,对于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高一上册的语文知识点入手,为大家呈现一幅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一、文学常识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学常识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熟悉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形态和代表作品,同时还要学习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动态。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在写作和审美方面有所提高。
二、古代文学高一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学作品。
比如《诗经》,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集,里面记录了丰富多样的人生和社会经历;还有《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并且从中汲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启示。
三、现代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学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高一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现代文学作品。
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它是一篇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性黑暗的重要作品;又如茅盾先生的《子夜》,通过描写故事中两位情侣的遭遇,深刻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风貌。
四、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用来提升作品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方法。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并且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五、写作技巧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研究,也包括对写作技巧的学习。
在高一上册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
比如如何选材立意、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合理运用词汇和句式等等。
这些写作技巧将在我们的写作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结起来,高中语文知识点高一上册非常丰富和多样化。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等内容,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起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并且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更深入的思考和启示。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文化常识汇集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文化常识汇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在高中语文必修上,我们不仅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涉及到了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常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内容。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孝道、仁爱、中庸等价值观念。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了解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
2.佛教与道教佛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两大传统宗教。
佛教强调人的解脱与世界的超越,注重修行和慈悲观念;道教则主张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与自由。
在一些文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孙悟空都与佛教有关。
3.四大名著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四大名著”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4.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这些经典著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
5.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古代诗词就达到了巅峰,唐诗宋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时期。
学习古代诗词,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6.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了解这些习俗和背后的文化意义,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7.古代礼仪规范中国古代有非常严格的礼仪规范,例如古代宴会的席次、穿戴的礼仪、古代婚礼的程序等。
了解这些礼仪规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情节和细节。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一门关于人类情感、文化和思想的学科。
高中语文作为三年中必修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背诵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文学名篇的学习,更是启迪智慧、培养文化素养的途径。
下面将对高一语文上册人教版中的必背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文学常识高一语文上册中,文学常识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包括文学常识的起源、文学常识的内涵、文学常识的分类等。
文学常识以其广泛性,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
二、修辞修辞是语言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手法,它通过特殊的语言构造和修饰,来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仗等。
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三、古代文学知识古代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
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瑰宝,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四、现代文学知识现代文学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作品赏析等。
学习现代文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现代文学的创新和多样性,了解现代作家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培养我们对当代文学的理解能力。
五、鲁迅作品高一语文上册中,鲁迅作品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鲁迅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学习鲁迅作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思想,感悟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批判。
六、古代诗词知识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代表,包括唐诗、宋词等。
学习古代诗词知识可以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感觉和表达能力,锻炼我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文化的底蕴。
七、现代散文知识现代散文以其自由灵活的体裁和丰富多样的内容,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习现代散文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高一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涵盖了文学常识、修辞、古代文学知识、现代文学知识、鲁迅作品、古代诗词知识和现代散文知识等七个方面。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必修三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3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4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5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6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7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8贾人,商人。
9出官,(京官)外调。
10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1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2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14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哀痛亡国。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1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
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
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且也是大部分学科的必修课,而作为
语文学科的一部分,文化常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高
中语文常考的文化常识有哪些呢?
1. 诗经常识: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很多高中语文试
题都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些诗词,因此对于诗经的了解至关重要。
2. 文言常识: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比例是很大的,为了更好地
掌握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常识。
3. 历史典故:高中语文的作品中,往往会有很多历史典故,因
此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典故对于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都会有所帮助。
4.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代表作品,这些经典
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多个方面,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研究也有
很大的帮助。
5. 历代名著:高中语文的课程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历代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掌握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来说,文化常识的掌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广大学生们能够重视文化常识的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整理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是通过语言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 文学作品通过言辞、形象、节奏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 文学作品通常有艺术性、真实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二、文学作品的分类1. 散文- 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来表达主题的文学形式。
- 散文可分为议论文、叙事文和描写文等不同类型。
2. 诗歌- 诗歌是运用韵律和节奏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 诗歌可分为古诗、近代诗和现代诗等不同风格。
3. 小说- 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形象、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文学形式。
- 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等不同长度。
4. 戏剧- 戏剧是通过角色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情节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 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不同类型。
三、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和唐宋文学等时期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有《诗经》、《史记》和《红楼梦》等。
2.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
- 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茶馆》、《围城》和《活着》等。
3. 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中展现剧情和思想的核心。
- 人物形象可通过言辞、行为和心理描写来展示。
4. 意象和象征- 意象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来表达抽象思想和情感。
- 象征是通过具象的事物来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的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为LIA的独立创作,未引用任何无法确认的内容。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课内文学常识(第一、二册作家作品流派)
高中语文课内文学常识(第一、二册作家作品流派)基本按在教材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整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
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以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若干,如《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说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富有文学性。
《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战国策》,33篇。
书名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后来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选修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1.列土:封爵赐邑。
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
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
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高中语文课本文化常识
• 3.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代祭祀燕烹用羊、 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 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 4. 狱中成法,质明启钥——天刚亮的时候。
• 5.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 2.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南斗星 ,星宿名,泛指天空。牛:牵牛星,星宿名。二十八星 宿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 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 置。
• 3. 举匏樽以相属——匏制的酒樽。亦泛指饮具。匏 :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
• 3、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对对方的尊称。“您”。
• 4、金千斤,邑万家 ——金,古人以铜为金;邑,古代诸侯分给 大夫的封地
• 5、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解衣袒露一臂,解衣露肉。
• 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小子,对人的蔑称
• 7、为变徵之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 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2)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后汉书·班彪传》)
•2、举:由地方官向中央推举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3、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 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
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
10.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春秋战国,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 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 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11.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职官为“有 司”。
12. 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苏武传》) 驸马:官名。驸马都尉的简称。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 驸马都尉,掌副车。魏晋时期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等加官。魏 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被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 宣帝之女高陆公主,王济娶司马炎(武帝)之女常山公主,杜王二人都 被授官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 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
17. 谨庠序之教。(《寡人之于国也》)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史记·儒林列 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汉书·董 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18. 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 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其名始于西周,汉武帝 时设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太学建立之始。隋初置国子寺, 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隶属国子监。 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
19.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孝廉: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 思。后来,“孝廉”变成对明朝、清朝举人的雅称。
高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一、概述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
其中,文学文化常识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份,旨在匡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文学、文化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常识。
本文将环绕高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展开详细介绍。
二、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1.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学生应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如汉赋、骈文、诗经等,以及现代文学流派,如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
同时,还应熟悉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骆驼祥子》等。
2. 文学史和文学家学生需要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包括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例如,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
3. 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应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同时,还应熟悉古代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如《论语》、《道德经》、《金刚经》等。
4. 文学名句和典故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经典的文学名句和典故,如《红楼梦》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西游记》中的“斗胆!你还敢打老孙一棍子?”等。
5. 文化名人和文化事件学生应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文化事件,如孔子、孟子、王羲之等,以及文化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事件。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匡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文学文化常识。
2. 互动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可以深入思量和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内涵。
3. 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匡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指导和解读。
4. 课外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拓展自己的文学文化常识。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预课外拓展活动。
四、评价方式1. 笔试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题型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高中语文必修1 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化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古文单元再强化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1)
姓名:总得分:
请将各小题的答案填入对应方格内。
(3分/题,满分45分)
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C.子:古代对长辈的的尊称。
D.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是执行法律与裁决案件的官吏。
B.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成为对有官位者通称。
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D.《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B.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C.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欢畅;羽,声调平和。
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B.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C.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关中:嘉峪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C.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6.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B.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C.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驾车的人。
D.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7.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楷书也叫“行书”“隶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
“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B.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
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C.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D.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8.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金文、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B.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C.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D.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9.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B.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
字数多少无规定,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C.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D.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
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E.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
10.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B.《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C.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D.古代女孩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女时代。
11.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
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B.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都城。
C.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
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D.下榻:在某地住宿。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
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12.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
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B.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C.桑榆:生长树木的地方,表示乡村。
D.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
后指投军报国。
13.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B. 投笔:投笔从军。
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C. 晦:阴历每月的第一日;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D.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14.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
C.《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D.《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
F.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G.《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15.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C.结发:古代成婚之夕,女子要束发。
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D.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