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十28第1。1节钟炜网选)王国萍论文新课程下怎样观课议课(知网空间)
(4十43第2.4节钟炜网选)饶惠敏论文--观课议课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号角吹响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我县积极行动拉开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大幕,启动会上李越荣副局长作了详细部署,张志远局长作了重要指示,我校也召开了构建高效课堂启动大会,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准备打好这次构建高效课堂攻坚战。
以前提起构建高效课堂在我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可以说不知道啥叫构建高效课堂,自听了北京国培京师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孙灵君教授的讲解,使我茅塞顿开,真的知道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方法,明白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锻炼学生的能力。
习总书记讲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教育改革也是一样不能作秀,教育改革有大的方向,各学校有各自的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我校要结合并总结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摸索出一个适合我校的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从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考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能力的培养锻炼等方面积极进行。
学校中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使对教育现场中的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相互观察和讨论研究。
其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观课、议课,一般地说“观课”是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观课与议课”则通过“观课”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考察与研究,提升认识层次,拓展探究视野,生成改进措施。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状况,总会显露和潜藏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观课议课才能对教师的教育学和教学法修养,对教师的学识、眼界和兴趣做出正确的结论。
不同的观课者带着不同的目的走进课堂,会对同一堂课做出各式各样的解读,因此,观课与议课首先要解决一个“观什么”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所以学生的活动是看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体现在“学”上,那么怎样通过学生活动去追索教师的教学观念呢?首先,“扫描课堂动态”。
课堂中学生是否都“动”起来了,动口、动手、动脑了吗?教师与学生如何交流沟通?他们是否相互作用等等。
其实都可以一目了然,由此分析教师是否正真把教学看成是“交往互动的双边活动”。
(4十20第3节钟炜网选)张玉刚论文--浅谈有效观课议课(知网空间)
教育家托夫勒曾说:“未来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因此,学会学习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型人才必备条件之一。
在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精神以来,我认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一、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的教育观念仍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头脑,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不能真正能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很多时候教师不敢放手,而是亦步亦趋地“导”着学生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导致了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淡薄,主动寻求、探索新知的能力微乎其微,更别谈创新精神的培养了。
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首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放羊式”教育观:牧羊人只要把羊群带到草地上,让羊自己跑,自己去吃草。
用不着领,它们自己知道哪儿草肥,哪儿草嫩;用不着喂,它们自己会吃饱、吃足。
当然,把羊带到什么地方是关键,要是将它们带到沙漠中,它们就会饿死、干死。
显然,这种教育观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有益的,值得我们借鉴。
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间只有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才会真正喜欢你,愿意上你的课,才能消除对课堂的畏惧感,无拘无束地自由发言、大胆质疑。
师生间的平等体现在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不轻易否定学生。
哲人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气氛,不断激发学生进取,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勇于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学生巨大的学习潜力。
三、教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听课和评课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听课和评课听课和评课,既是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学、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形式。
通过听课与评课,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促进互相学习,取长不短,改进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听课与评课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该怎样听课和评课,才能让教学效果最优呢?一、教师应如何有效听课我认为听课应该按三个步骤来进行。
即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1、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3)针对这节课,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理解,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
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依据。
2、听课时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的过程主要是一个观察思考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多种感官对具体的教学场景进行充分地感受过程,也是一个借助灵感和理性感悟教学真谛的过程。
而这些突然产生的感觉和理论往往一闪即逝,需要即刻捕捉下来,记录下来。
听课者在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A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B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C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以及在学习活动中有怎样的情绪反应?另外,听课时还应该注意到,课堂教学过程随着时间而进展。
在一节课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整体认知。
因些,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考、认真分析。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什么?要整理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应记录听课内容,按先后顺序提纲挈领地记录下来。
记录时间分配,即各环节所用时间,教师教用的时间,学生学用的时间。
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如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
记录教师挖掘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情况。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听课、评课《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吴非老师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来听课的,听听、看看同行怎样上课。
即使是所谓‘公开课’,本来也不过是大家一起切磋教学艺术,交流心得体会,何必非得比出个高低?”这句话也引发我的思考。
许久以来,我们的教师害怕被听随堂课,不喜欢上公开课,对被评课更是谈虎色变,结果本来是一次极好的相互交流、提升的机会,却因为“你懂得”的原因,搞得授课者在课堂上“虚伪的表演”,听课者在评课时口是心非,怕影响同事关系而专捡好的说。
其实,听课、评课能力,是一个教师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比较外显的一种能力。
虽然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比如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进行网络学习等,但最常用的还是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
因为它们是在特殊、特定的教学氛围下进行的,再加上听课者的细心品味、观察,评课者对所听课的及时反馈和耐心、准确的品评,都能使授课者的业务水平得到加强,教学艺术得到提高。
一、那么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听课者呢1.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听课罗丹说:“这世间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笔者认为,听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学习授课者的教态、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评价等。
在听课前我们要带着一颗欣赏的心境,谦虚的心态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教学。
这样,不但能在评课时能给授课者以客观评价,也会使听课者自己身心愉悦,更容易吸纳别人的有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做个听课的有心人笔者认为,由于授课和听课者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的心态和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最好的课堂应该是“讲者无意,听者有心”。
也就是说授课者不应该因为有人听课而在之前做精心准备,听课者却要做个有心人。
要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意、取其精。
听课时除了要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外,还应做到“一般听”和“重点听”相结合,尤其是重点内容,不光要听授课者如何讲,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授课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3.做好听课前的准备为使听有所得,听课者事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要熟悉教学内容。
如何在新课程下的观课和评课
如何在新课程下的观课和评课课堂观察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数据分析、利用一定工具的观察研究过程。
课堂观察前必须进行周密的准备。
观察的准备工作包括:观察主题的确定、观课内容的确定、观察工具表的制定以及开好观前会议等事项。
观课必须有主题,主题来源于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教学目标的达成,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需要。
叩问教学细节是发现问题的最好途径。
课堂观察应从小问题入手,越是细小的问题,越容易实施观察,容易通过观察研究解决。
另外,观察主题还应具有共享性,即反映多数老师的共性问题,可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聚焦教学的热点问题,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在研究中发挥评课合作体的作用。
观课内容应该是现场可以捕捉的表象,主要应该是行为层面的东西。
如:1、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
学生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从事什么学习任务,投入的程度和成功的程度如何?学生对学习投入的时间是多少?在其他方面投入的时间是多少?学习能力超常的和学习能力不适的学生的表现如何?学生怎样在小组中学习,他们从事哪种任务,谁来决定,是否相互协作?2、教师教学状态的观察。
教师是怎样创设情境的?是怎样组织教学的?是如何管理班级的?教师的评价行为怎样?结果怎样?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教师运用了那些课程资源?3、师生交往的情况观察。
课堂上发生了哪种互动?课堂决策如何进行?是由教师决策,还是学生决策,还是由双方进行决策?在小组学习时,教师是怎样与各组保持联系的?观课主题与内容选定后,根据选定的内容制定观察工具表,并召开观前会议,对观课这进行明确、细致的分工。
观课方法有许多:1、注视。
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注视点不用太多,防止顾此失彼。
注视的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令被观察者发现而感到局促不安,产生心理压力而改变他的正常行为。
2、扫视。
这样做既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及时观察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又可以让学生忽视被关注带来的心理压力。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观课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如何观课走进教室去全面、完整、立体化地感受课堂的魅力,是新课程标准对每一个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題,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新時期构建教育理想课堂的前提条件。
笔者尝试从本校实施的“新课程背景下小組自主——互助式”学习模式经验,結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分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师生互动,來阐述教师如何进行观课,以期为我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本清源,使之回复本土、返璞归真。
标签:新课程标准课堂观课评价标准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作为教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总是期待着这样的情景:一名知识渊博的老师在课堂中融入到自己的学生中间去,和學生平等对话,傾心交流,有礼有节,身正儒雅。
此时,他已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他既是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又是一位上佳的导演。
课堂上,他能使学生眼里充滿着对知识的渴求,互助合作,激烈争辩,深入探究,动而有序,静而有思。
他能使课堂真正成為学生的思想之源、实践之基、启智之地;课堂是持续发展之本,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們体现品质、提升素养、碰撞智慧之所;能使課堂成为奠定學生人生高度的可持续发展之本!这—就是我的理想課堂!那么对于一节课的评价,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就显得是尤为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观课切入点也需要更新,需要有明确的导向,从而转变教学的理念.,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看教师——改变教师的教學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1.看教师的教态教态是指教师通过声音、手势和身体运动等变化来改变对学生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一种方式。
这些变化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感染力的具体体现,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
教师如果能正确使用教态变化的技能,可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浅谈“观课议课的角度和方法”)
海门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思品学科暑期研修讲座浅谈“观课议课的角度和方法”张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思品课教师进行了持续不断、具体扎实、全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听课.评课、和议课应该怎样适应新情况和教育实践发展与时俱进呢?这个概念内涵非常广泛,下而我只从观课议课的角度和方法简要的谈谈一点不成熟的观点和想法,供大家参考。
观课之后我们通常要议课评课,评课,是对教师上的课进行分析评论、检查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的一种方式,它包扌舌教师上课后的自我分析也包括教研组成员的分析评论,评课者和讲课者都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做课改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传统评课的优点及其弊端:由于每个评课者的立场观点和主观表述不同,评价结果也往往不一样,毋庸讳言,传统评课有一定的优点:黑格尔有句著名的哲学命题“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评课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传统的评课”重“专家”引领,专家是权威,通过专家的引领,有助于更新和落实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运用,也有助于教师在倾听中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
(2)“传统的评课”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重点第二课堂,通过倾听或者参与评课,木身就能够拓宽视野,它既为在职的优秀教师提供了向同行展示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方向。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青年教师找到了自信和信心,实现人生价值。
(3)“传统的评课”在引领课堂教育实践改革与推进创新教育思想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传统的评课”通常发现以下误区:(1)散漫自由,敷衍了事,信马有缰」授课的老师和听课的老师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2)平淡肤浅,重结果而轻过程。
听课者没有经过思考,发言只是笼统总结,或者是提的意见和建议不少,但是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环节。
(3)以偏概全,以老眼光看新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观课与议课
D 教学内容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 理特点
新课程对观课议课的新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
A要符合学科特点 B要符合学生实际 C要符合教师个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观课
一、观课的特点 二、观课的作用 三、观课应注意的问题 四、观课的基本类型 五、怎样观察、记录一节完整的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观课
新课程对观课议课的新要求
一、课改给观课议课带来的挑战 二、课改带来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观课议课面对课改应有的应对
新课程对观课议课的新要求
一、课改给观课议课带来的挑战
1、课改带来的宏观背景的转变
课程功能的转变 课程结构的转变 课程内容的转变 课程管理的转变
新课程对观课议课的新要求
2、课改对观课议课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
观课与议课
宝鸡教育学院
张安峰
新课程背景下的观课与议课
观课议课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对观课议课的新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的观课 新课程背景下的议课
观课议课的基本理念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 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 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 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一、观课的特点
目的性 主观性 选择性 指导性 理论性 情境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观课
二、观课的作用
有利于掌握学校、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 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的现状
有利于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及水平
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 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 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 提高和成长
新课程对观课议课的新要求
(4十21第3节钟炜网选)孔祥辉论文--怎样高效地落实观课和议课(知网空间)
2012年7月18日新课程学习理论研究摘要:“观课”俗称“听课”,但更注重“看”。
“议课”俗称“评课”,但更注重“议”。
观课是为了发现问题、印证问题,议课通常使问题得到解决,使理念得到印证和升华。
观课议课通常有观课前的准备、观课、课后议课等环节。
通过观课议课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使共同关注的问题得到切磋,从而相互指导,共同进步。
关键词:观课议课;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怎样高效地落实观课和议课文/孔祥辉观课议课的基本流程通常是课前会议(见一、二、三、四、五、六)、课堂观察(见七)和课后会议(见八、九)。
那么,怎样高效落实观课议课呢?一、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确定观课议课主题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同一层次教师间互助学习的组织。
观课活动前要确定主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目标。
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每周制订一个主题,也可以几周用同一个主题,或每月用一个主题,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观课议课主题包括师生对话的平等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课中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课外资源在课中的有效利用,小组活动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效果,探究阅读教学,导入、过渡与小结的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重点、难点的把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评价的艺术,教学方法与媒体的利用,课堂纪律控制与偶发事件处理,教师行走路线肢体语言等。
二、观课议课分工进入教学现场前,要构建观课议课专业合作体。
合作体要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或骨干教师的组织下合理分工,如可轮流做发言人,轮换观察任务等。
三、观课议课前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会上,观课者与做课者可商定教学课题,确定观课议课的主题,预计难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
如果未能举行集体备课会,观课议课教师也应提前与做课教师交流,获得共同的观课议课话题。
四、观课前了解教材由于现在同一学校里不同年级用的版本不一样,观课教师未必都熟悉教材。
要想保证观课议课的效果,就必须课前了解教材。
(4十1第3.2节钟炜网选韩三军)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百度文库2013年9月24日)
“教师的教育假设→教学设 计→课堂上教师教的行为→ 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 果”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4. 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逆向路线: 从学的效果考察入手,思考学 生应有的学习行为;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1. 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1. 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主题是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怎样进行观课议课
(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
1. 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评课者有四种类型:
• 说一个人的灵魂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评课者有四种类型:
• 说一个人的灵魂 • 说一个人的骨头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评课者有四种类型:
• 说一个人的灵魂 • 说一个人的骨头 • 说一个人的肉
“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
“观”的目的却指向研究问题,有 明确的目的。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一)观课与听课差别
“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
“观”的目的却指向研究问题,有 明确的目的。 “听”往往是凭借经验进行,而 “观”需要理论的指导。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一)观课与听课差别
“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差别 (三)议课与评课差别 评课者有四种类型: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好观摩课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好观摩课一、明确听课目的听课的目的是学习,学习人之所长补我之不足。
所以我们的态度上要做到四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
二、讲究听课方法听课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课堂观察记录是听课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记录时要注意内容包括课堂上的言语和非言语事件的真实记录,记录时要注意观察教学效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记录要从传统的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即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变为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上来,看其是怎样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怎样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怎样做到对学生评价合理、公平,要突出重点,区分格式,,也包括听者对某一事件的感悟。
那么具体记录时应该关注些什么呢?(一)关注教师言语和非言语教学艺术的展现关注教师怎样利用教学言语启发调动学生跟随教师言语积极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呈现“放射状”?如某老师在《劝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的: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学生超过老师。
”师说“对。
这是横向比较,长江后浪推前浪嘛。
可是,如果进行纵向比较呢,还有其他意思吗?”学生一下愣住了。
师再问:“青与蓝,冰与水是什么关系?条件有无变化?”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回答:“是对原有条件进行了改造、提炼。
”师问“结果呢?”生答:“超越了自我。
”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只要不断学习,改造自己,就会超越自我。
如某化学老师在讲到一道根据化合价规律给物质排序的练习题时并没有讲完了事,而是恰当的问了一句:还可以根据其他规律排序吗?学生的思维立刻发散开了。
学生开始搜索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还可以根据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给物质排序;还可以根据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给物质排序。
很小的细节,但是却是水到渠成,关键教师却能把握好时机采用巧妙的提问艺术,使学生思维散开,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听课、评课作者:郝玉书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2期摘要:首先,要明确一节好课一些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全面,适度,明确,具体、便于检测。
教学效果好。
教师对教材的讲解正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步骤、结构)的设计好。
教学方法多样、有实效。
时间分配合理,课堂效率高。
其次,听课者要有“备”而听、注意观察、思考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从学生视角考察、研究学习活动及其效果。
最后,要和教师共同探讨,达到帮助教师肯定成绩、知道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的目的。
关键词:好课标准有备而听教与学“听课评课”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活动,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座成长阶梯。
教师之间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改进教学,自我反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笔者认为会听课评课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
新课程的实施,对听课评课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旧落后的听课评课模式再也无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建立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听课评课新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听课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表现、学习的效果,对照教师的教学行为,考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看教师的课堂设计、组织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听课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大问题:1.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1)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①课堂的教学目标(学哪些?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
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②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③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④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地步?渗透哪些情感价值观教育?⑤知识的系统化、复习巩固和提高的内容、方法。
⑥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2)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应该关注: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怎样的情绪反应?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②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③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2.听课者应是教学活动的考察、研究者,而不是旁观者。
新课程下怎样观课议课
新课程下怎样观课议课程咀小学段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观课议课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逐渐成为人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观课议课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如结构的严谨性,思维的条理性等),逐渐转向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活动的真实性,活动的试销性等),由过去的纯学科性知识的评价,转向了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那么,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该怎样观课议课呢?我认为具体应从五点来看: 一,看起点:课堂教学的起点是落在学生的应有状态,还是学生的现实状态.所谓“应有状态”是指学生按照教材的学习进度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应该具有的活动经验,也就是说,学习今天的知识,必须具备昨天的某个知识或经验,它是静止的,本质上是排斥其他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所谓“现实状态”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是动态的,开放的,本质是容纳其它学习资源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因此,呈现的形式是灵活的.我认为,教师教学的起点应该落在学生的现实状态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程标准理念所倡导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开放地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二,看过程:教学的过程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还是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所谓“执行教案”还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实质上是谈“以学论教”还是“以教论学”的问题.我认为,还是以学论教比较好,因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因此,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应当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中去.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智慧与激情综合的生成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回答,从中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引起学生再思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升.三,看活动:学生的活动是在执行教师指令下的活动,还是学生自主思考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场景,帮助,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看活动就是看活动的落脚点是否真正落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场景上,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材料,确实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四,看思维深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深度是浅显的,表皮的还是灵动的深层次的.看学生的思维应该放在看教师的设问上,设得怎样/是否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是否是多方位的,开放的,在设问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设问的质疑性,探究性,针对性,深刻性,启发性,铺垫性,适度性,求异性,开放性等几方面.五,看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是积极的,放开的,自由自在的,还是情绪平稳,拘谨的,甚至是逆反的情绪.看学生的情绪应该放在教师如何运用评价手段上.评价是否有激励性,语言是否准确,到位.一节好课学生的情绪一定是高涨的,思维一定是开放的,活跃的,反之,学生情绪低落一定是一节不太成熟的课.。
(4十1第2.2节钟炜网选李家忠)转变角色,转变观念——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万万数据)
以教学研究为目的的议课活动不是对授课教师 的课堂教学作评判、下结论,而是通过平等对话讨 论、分析、研究问题,是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 思考,使听课者和授课者获得双赢的活动。 5解析教学要素.抓住一般规律——议课的内
容
《课程标准》是我们观课议课的依据。我们会在 《课程标准》中把握课程理念(包括课程宗旨、课程性 质、课程目标、学习方式、学科教学的基本律),课程 评价的依据等。
(21要明确观课的主题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前者的“法”讲的是方 法、模式,后者讲的“法”讲的是法则和规律。我们在
观课议课时,面对各种各样的课堂隋景,以及课堂教
学中所体现出的各种要素,要抓住一般规律,来解析 教学要素。 6讲究议课方法.追求良好效果——议课的技
术
从具体研究的问题来看,各种观课活动都会有 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主题,诸如:阅读教学中如何 解决费时低效的问题,长文短教,浅文深教,作文教 学中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写生动等等。
3.“听课评课”向“观课议课”变化的实质
一节好课应当是有效的,所谓“有效”实际上包 含了三个要素:效率、效应、效果。这个评价标准是站 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也是从形式和内容 的有机结合上来审视课堂教学的。 4.针对活动主题.开展平等对话——议课的态
度
“听课评课”向“观课议课”变化不只是一种词义 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文化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没有 文化和观念的变化,就没有必要进行“概念的变化”, 做空洞的文字游戏。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李家忠 安徽省定远县仓镇初中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ShiTi Yu YanJiu 2013(19)
(4十45第2.1节钟炜网选)赖明论文--倡导观课议课崇尚教研之风
2013年3月28日理论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作为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
笔者认为,要在学校兴起重教学、勤研究、敢创新的教育教学研究之风,必须从观课、议课开始。
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一、发现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观课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与听课对“听”的强调不同,观课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正如孔子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2.观课需要主动思考笔者认为,思考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观察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时,必须思考授课教师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追求,这种思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讨论不是就行为而行为,而是行为和理念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必须判断和思考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思考使我们致力于从效果出发研究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需要思考“假如我来授课,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
对驾驭课堂进行思考,一方面有助于自己在观课中真正有收获、有改变。
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在议课时信口开河,使自己对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可以转变为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从而使议课能够真正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第三,需要思考议课时交流什么和怎么交流。
“看而不说,道义何在?”笔者认为,从授课教师的教学中获得启迪和帮助以后,观课教师应该真诚地提供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人分享,这是对观课、议课参与者的道义要求。
(4十27第1。1节钟炜网选择)司爱梅等论文--新课改下的观课议课应做好四个转变(知网空间)
本期话题2007!7-8《宁夏教育》响,都更强有力。
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我认为单单是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给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空间也不大,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机会就少的多了。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题学习”这个资源让学生在课下展开充分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其结果可以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是以光盘录像甚至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对问题研究的更广更深了,在这个过程中交流的更彻底合作的更充分,只有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才能够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真正目的,才能够真正的起到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与社交技能的作用。
过分的强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忽视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我看到几乎所上公开课的教师都使用课件。
甚至板书也一字不漏的用课件作好,一堂课不在黑板上写一字。
似乎上课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化教学。
教学活动是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利用现代化技术的确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没有先进的教学思想作指导其结果更可怕,用计算机来实施“题海战术”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所以课堂教学现代化首先是教学思想现代化,这对一些教学条件相对差的地区就更为重要了。
只有在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是真正的现代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育它毕竟只是一种手段,不是全部的教育手段,能够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如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容易完成的就没必要用计算机;能够用实物演示的就没必要用计算机摸拟。
新形势下如何观课和议课
新形势下如何观课和议课我县校本研修活动正积极开展。
校本研修的基础是激发教师研修的积极性,老师们常谈到学校教师年龄老化,所以没有研修的积极性。
我认为是从根本上没有解决老龄化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教的轻松,体会到研修带来的好处,让他们认识到“悟”多了“忙”少了。
校本研修的关键是让思想成为行动,一线教师关心的话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所以目前校本研修的一种新的趋势是观课、议课。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新形势下如何观课和议课。
一.好课有什么标准。
1.评价好课观点的转变。
从教得怎么样转到关注学得怎么样,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到关注学的活动。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在是看教师讲的怎样,教师的水平有多高。
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从学生学得效果反射教师教的水平,从学生学习的活动看教师教的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和是否高效。
2.作为好课的三条基本标准。
学生喜欢、质量不错、负担不重。
(1)学生喜欢这一条,主要是评价教学过程,可以从这些方面观察:①是否营造宽松有序的课堂环境,②学生的情绪是否积极,③喜欢这节课的人数比例大,④有较长时间保持兴奋和激动状态。
要让学生一节课都保持兴奋和激动状态时不可能的,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节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延长兴奋和激动的时间。
(2)质量不错这一条,主要是评价教学效果,可以从这些方面观察:①是否是知识、智慧、情感的全面参与,②教学是否有效率,③学生在获取质量(知识、智慧、情感)时,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否尽可能得到发挥。
(3)负担不重的课,主要看师生为此花费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劳动。
就是看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量,完成作业的时间是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二.观课和议课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说明共同参与,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体)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说明观课和议课首先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先观课再议课)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明确告诉我们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论文
浅谈新课程的听课评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的听课不仅停留在一般听的层次上,还应学会分析所听的课并给予正确有意义的评价。
听课、评课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
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经过以及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
我个人认为一堂好课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
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有效互动,合作学习。
新课程教学非常关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流活动,而这种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基础之上的。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
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与布置的作业大多数是回忆、描述事实、教学的判断和教学程序性的,或一味纯模仿性的,那么这样的问题与作业很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以及讨论话题,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第二、交流应是双向的。
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完成问题回答后,教师应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
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王国军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
【年(卷),期】2010(026)005
【摘要】@@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我校近几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本学期,我校的课堂评估工作又在全乡各村小中全面展开了.走进课堂,脑子里总在萦绕的疑问又在反复地向自己发问:"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呢?"
【总页数】1页(P5)
【作者】王国军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榆县十花道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农村学校课堂教学为例
2.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一)——新课程理念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反思
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优化
4.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听课和评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听课和评课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第四中学范爱文听课和评课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教研活动之一;是立足于学校,“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主要形式之一。
以前那种“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参与面窄”的听、评课已经不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取而代之,就是以平和的心态,本着学习和帮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态度进行听课和评课,使听、评课活动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使授课者与听课、评课者通过交流与碰撞达成共赢。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如何进行听课和评课呢?下面结合我校最近组织的听、评课活动谈一点我的看法:一、听课。
由于课堂是教育政策、教学要求等最终落实的地方,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各方面要求的最终、最直接的体现。
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执行得如何,教育教学管理是否到位,课程标准、课时计划执行得如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等是否贯彻落实,对于学校来说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听课得到基本的了解,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工作的目的。
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其他任课教师,作为听课者都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听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树立将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理念。
在掌握教学常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标准,尽量了解本学科教研状态,熟悉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听课班级学生的情况;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应在头脑中设计出所教内容的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以便对比优劣,促己深思。
(二)、听课中必须翔实记录,这里我所说的详实,并不是传统听课中那种将授课者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
进入课程改革,我们的关注点应该转向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情况。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中确定了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给学生;(2)新课如何导入,导入时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3)设计哪些问题,安排怎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4)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5)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6)授课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设计2010/4·
□
王
国萍
教研札记
Zha ji
Jiaoyan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观课议课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并逐渐成为人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观课议课由过去注重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如结构的严谨性,思维的条理性等),逐渐转向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如活动的真实性,活动的实效性等);由过去的纯学科性知识的评价,转向了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即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那么,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该怎样观课议课呢?我认为具体应从以下五点来看:
一、看起点:课堂教学的起点是落在学生的“应有状态”,还是学生的“现实状态”。
所谓“应有状态”是指学生按照教材的学习进度应该具备的知识基础和应该具有的活动经验,也就是说,学习今天的知识,必须具备昨天的某个知识或经验,它是静止的,本质上是排斥其它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所谓“现实状态”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是动态的、开放的,本质是容纳其它学习资源对课堂学习的影响,因此,呈现的形式是灵活的。
我认为,教师教学的起点应该落在学生的“现实状态”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课程标准理念所倡导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开放性地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且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看过程:教学的过程是
执行教案的过程,还是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
所谓“执行教案”还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实质上是谈“以学论教”还是“以教论学”的问题。
我认为:还是以学论教比较好,因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应当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中去。
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
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智慧与激情综合的生成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课堂上要关注
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
回答,从中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引起学生再思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升。
三、看活动:学生的活动是在执行教师指令下的活动,还是学生自主思考的实践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场景,帮助、
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因此,看活动就是看活动的落脚点是否真正落在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场景上,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材料,确实起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看思维深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深度是浅显的、表皮的,还是灵动的、深层次的。
看学生的思维应该放在看教师的设问上,设得怎样?是否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是否是多方位的,开放的;在设问过程中,是否注意到设问的质疑性、探究性、针对性、深刻性、启发性、铺垫性、适度性、求异性、开放性等几方面。
五、看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是积极的、放开的、自由自在的,还是情绪平稳、拘谨的,甚至是逆反的情绪。
看学生的情绪应该放在教师如何运用评价手段上。
评价是否有激励性,语言是否准确、到位。
一节好课学生的情绪一定是高涨的,思维一定是开放的,活跃的,反之,学生情绪低落一定是一节不太成熟的课。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
责任编辑陈兴复
新课程下怎样观课议课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