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文字写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公文写作方法

公文写作方法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要求准确、简洁、规范、明了。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文写作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公文写作要注重结构。
一份好的公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要简洁明了地表明写作目的,正文部分要详细阐述事实和观点,结尾部分要明确表达期望和希望得到的回应。
这样的结构能够使读者快速理解文意,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公文写作要注重语言规范。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格式。
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化的词语,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词汇和句式,保持文风严谨、正式。
此外,要注意使用标点符号和排版格式,使得整个文档看起来整洁、规范。
再次,公文写作要注重信息准确。
公文往往涉及重要的事务和决策,因此要求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在写作过程中,要对所涉及的事实和数据进行核实,避免出现错误和偏差。
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有效地传达意图,使得文档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公文写作要注重逻辑清晰。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关系的表达,使得文中的观点和论据能够有条不紊地连接起来。
避免出现跳跃式的表达,要注意使用连接词和过渡词,使得整个文档具有连贯性和条理性。
只有逻辑清晰的文档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功底的工作。
只有注重结构、语言规范、信息准确和逻辑清晰,才能写出一份优秀的公文,有效地传达意图,为工作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大家在写作公文时能够充分考虑这些方法,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公文核稿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校对电子版
对电子版公文进行校对,确保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一致,避免因版本不同导致 误解或错误。
04
公文核稿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内容遗漏及应对策略
总结词
内容遗漏是公文核稿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完整和逻辑不连贯。
VS
详细描述
在核稿过程中,应认真阅读公文内容,特 别注意是否有遗漏的信息或必要的细节未 被包括在内。如果发现内容遗漏,应及时 与撰写公文的部门或人员沟通,补充必要 的信息。
行文不当及应对策略
总结词
行文不当是公文核稿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会影响公文的正式性和专业性。
详细描述
在核稿过程中,应注意公文的格式、排版、用词等方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发现行文不当的地方 ,应及时修改和完善,确保公文符合正式、专业的标准。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公文中是否有错别字、 语法错误等问题,并及时纠正。
全面把握文件内容
核稿人要对公文内容进行全面把握,认真阅读文件全文, 理解文件主旨、结构、重点和难点。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或领域的复杂公文,核稿人要充分协调 各方意见,确保文件内容全面、客观、公正。
02
公文核稿的重点问题
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核查用词是否准确
公文核稿时应注重检查用词是否准确,避免 使用歧义、模糊或过于口语化的词汇,确保 公文表达清晰、严谨。
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
提高公文核稿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综合素质是公文核稿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公文 核稿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公文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 能力、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以及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严 谨的工作态度。
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包括加强培训和学习,通过实践 积累经验,以及加强团队协作和交流等。此外,公文 核稿人员还需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掌 握新知识、新技能。
文稿写作经验谈之三:起草文稿应注意把握的关键问题

文稿写作经验谈之三:起草文稿应注意把握的关键问题文无定法。
文稿起草无固定模式,但其关键问题应留意把握,主要是"高、新、实、精'四个字:高就是立意要高。
立意,是机关文稿特殊是讲话稿的灵魂,立意凹凸与讲话者及写稿人的站位、视野、水公平有很大关系。
立意要高,就是要站在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来思索问题、分析状况、提出措施、作出部署,详细应把握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对上级精神的把握,确保文稿的观点、内容和提法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保持全都;二是对领导意图的把握,真正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三是对县情特点的把握,跳出一地看一地,跳出一域看一域,避开固化在本地区本部门小圈子里。
新就是观点要新。
只有观点创新,才能打悦耳众、发人深省,也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尤其是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的贯彻落实。
创新观点,重点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摆脱常规思维束缚,在调查讨论和分析材料基础上独辟蹊径;二是更加注意结合,把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结合,与促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相结合;三是牢牢抓住关键,紧跟领导思维节奏,紧跟重大决策进程,以新思路、新观点及新的内容和文字"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实就是内容要实。
有用性,是机关文稿的重要特征。
要贴近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有什么问题说什么问题,真正做到务实管用。
比如讲话稿,要切忌"假大空长',削减官话套话,多说"干货',做到言之有物。
实,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指导性,能够有力有效地指导工作的开展;二是要有针对性,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本部门详细实际相结合,防止脱离实际;三要具有操作性,就是要详细、好操作、能落地落实。
精就是文字要精。
精炼是文稿质量凹凸的重要体现,特殊是讲话稿,精炼的语言有助于与会者更好地把握重点,更好地理解内容,更好地吃透精神。
做到文字精炼,需重点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多思索,包括文稿结构如何布局、文稿层次如何区分、文稿语言如何搭配等;二要多推敲,做到每一个文字、每一个词语、每一段话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三要多修改,存其精华,去其糟粕,千万不能为凑足字数而滥竽充数,力求每篇文稿都是精品力作。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常见错误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写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反映了一个单位的工作水平和形象。
然而,在公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常见错误。
一、格式错误1、标题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错误有:标题不完整,缺少发文机关、事由或文种;标题表述不清,让人难以理解公文的主题;标题冗长,过于繁琐。
2、文号文号是公文的编号,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编排。
常见的错误有:文号编写不规范,如年份、序号使用错误;文号重复或遗漏。
3、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明确、准确。
常见的错误有:主送机关不明确,多个主送机关排列顺序不当;主送机关名称错误。
4、正文格式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应当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常见的错误有:段落划分不合理,层次不清;字体、字号、行距等不符合规定;序号使用混乱。
5、附件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常见的错误有:附件名称不准确,附件与正文内容不对应;附件未标注件数。
6、落款落款包括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
常见的错误有:发文机关署名不规范,成文日期错误,如使用汉字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不统一。
二、语言错误1、用词不当公文语言应当准确、规范,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语。
常见的错误有:近义词混淆,如“截止”与“截至”;虚词使用不当,如“的”“地”“得”不分。
2、语法错误公文语言应当符合语法规则,避免出现病句。
常见的错误有:成分残缺,如主语、谓语、宾语缺失;搭配不当,如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如句子成分的顺序颠倒。
3、标点错误标点符号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正确使用。
常见的错误有:逗号、句号、分号等使用不当;引号、书名号等使用错误。
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

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公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机关内部及机关与个人之间用于交换意见、提出要求、规范工作、记录事实并采取行动的一种正式文书。
在工作中,处理公文是每位职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由于公文具有严谨的格式和要求,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
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首先,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公文开头不清晰。
公文的开头应当简明扼要,直接表达主题,并提出明确的要求或建议。
在起草公文时,应严格遵照格式,清晰地说明发文机关,发文日期,主题,以及主体内容。
此外,还要确保用语准确得体,不使用生僻难懂的词汇,以免误导读者。
其次,公文的语言表达不够规范也是常见问题之一。
公文的语言应当严谨正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短语,要遵循规范的用语和句式。
在写作时,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口头禅和流行词汇,严格把握用字的精准度和专业性,从而确保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另外,公文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重复冗长。
有时候为了突出主题,作者会反复强调同一个观点或内容,导致公文内容冗长、琐碎,反而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因此,在写作公文时应保持简练明了,避免重复、避免赘述,突出主要内容,减少次要内容的累赘,以提高公文的效率和表达的准确性。
此外,格式错误也是影响公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文是一种正式文件,其格式是经过规范化设计的,包括页眉、封条、标题、文种、信头、题注等。
如果格式出现错误,不仅影响到文件的整体形象,还可能引起读者对文件真实性的疑问。
因此,在起草公文时,应严格按照规范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确保格式的准确无误,提升文件的正式性和可信度。
最后,公文中的语法错误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语法错误不仅影响到读者对文件的理解,还可能造成歧义和误解。
因此,在写作公文时,应该特别注意语法的准确性,避免主谓不一致、时态混淆、语序错误等问题,确保表达的清晰明了、通顺流畅。
总而言之,有效应对行政公文中的常见问题,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文件质量至关重要。
浅谈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四个环节

浅谈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四个环节作者:马良编辑:梁晓飞来源:宁县委组织部时间:2016年05月05日点击数:161公文写作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掌握公文写作知识,具备公文写作能力,则是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功。
然而如何提高写作质量,笔者认为,应从“明主旨、积素材、拟提纲、多修改”四个环节下功夫。
一、领会意图、明确主题一份高质量公文的完成,是公文写作的领导者与撰写者双方的思想和理论水平以及写作才能的体现和发挥,并且紧密合作、精心劳动的结果。
撰写者的写作才能是构成一篇公文质量的基础,但领导的指挥才能则是决定一篇公文成败的关键。
以常见的汇报和讲话来说,都是主题先行式写作,即“命题作文”,这就要求撰写者在公文写作中必须准确地体现出领导意图,才能顺利实现行文目的。
可以说,正确体现领导意图是写好公文的关键环节。
如何正确把握领导意图,笔者认为,功夫要下在平时,要多和领导有意式接触、沟通,把握领导用语习惯,同时要掌握中心工作,把握当前的政策、方针,在公文写作中为实现领导意图,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最终做到有的放矢。
二、注重积累、收集素材古人讲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
如果平时不注意资料的积累,对方针政策不了解,对形势判断不掌握,往往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思路不开阔,针对性不强,站的高度不够等现象。
这里便讲到三种收集方法,首先是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现实资料。
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
其次是广开材源,掌握第二手材料。
即报纸、文件、信息、简报、会议资料等与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材料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
这些材料一般是用于作背景材料,或作对比、深入了解的线索,或作研究分析的借鉴。
最后是有备无患,储备基础资料。
可收集电子版本的公文,查阅时采用关键字收索,十分便捷快速。
三、撰写提纲、起草正文写提纲,就是搭建公文构成中的“骨骼框架”,是公文作者思路要点的文字体现形式,是公文的间架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蓝图”。
行政公文撰写注意事项

行政公文撰写注意事项一、引言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使用的一种特定文书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格式要求。
为了确保行政公文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下是行政公文撰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标题格式行政公文的标题应具有准确定位和明确性,能够准确地反映公文的内容和主题。
一般来说,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鲜明地表达出公文的核心内容。
此外,标题中应该使用规范的词语和格式,避免使用生僻词汇或过于复杂的语句结构。
三、正文结构行政公文的正文部分应该包含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合理的分段,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领会公文的主旨。
一般来说,正文可以分为引言、正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应该对公文的目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2. 正文主体部分是行政公文的核心内容,应该有条理地展开叙述或论证。
如果有多个主题,可以采取分段的方式,每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3. 结尾部分可以对正文的主旨进行总结,或者提出建议、号召、要求等,以便读者能够得出明确的结论。
四、语言表达行政公文的语言表达应该准确、简明、规范。
在选择词语和句子结构时,应注意使用符合规范的行政词汇和惯用语,避免使用模糊、含糊或拗口的表达方式。
1. 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术语,避免使用不熟悉的缩写和外来词汇。
2. 句子结构应简明通顺,语气要求客观冷静,避免使用主观评价和情感用词。
3. 注意控制语言的语气和态度,避免使用过于正式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五、格式规范行政公文的格式是规范化的,包括标题、页眉、页脚、专名、签发人等要素。
在撰写时应严格遵守格式规范,确保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标题应居中、清晰可见,字号适中,并体现出公文的层级和主题。
2. 页眉应包含机关名称、文件字号、页码等信息,以便于查阅和归档。
3. 页脚可以包含机密或保密等标识性信息,以确保公文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4. 专名的使用应符合规范,包括人名、地名、机关名等。
签发人的身份和职务应被准确地体现出来。
写好文字材料要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文档

写好文字材料要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文档Three aspec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writing goo d written materials写好文字材料要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文档小泰温馨提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本文档根据写作活动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和份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分别谈点体会。
一、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判断一个材料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材料有没有针对性。
一些材料质量不高、领导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针对性。
针对性从哪里来,最直接的就是抓问题。
提出的问题越尖锐、越贴近实际、越具有普遍意义,引起的反响就越大。
抓哪些问题?要抓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讲出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要抓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把那些“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合适的场合讲出来,让群众和部属清楚组织的看法和态度,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和交待;要抓将要遇到的关键问题,讲这一类问题,主要目的是增强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切中要害。
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上。
提出问题要直奔关键,敢于查摆矛盾,敢于揭露倾向性问题,追究其原因、教训。
有一个材料对“好人主义”和“叫好主义”分析得比较好,可以说讲在了点子上和要害处,它是这样讲的:现在一些单位“叫好主义”很有市场,“叫好主义”比好人主义有新发展。
好人主义只是不敢和不愿得罪人,“叫好主义”则把功夫下在拍马溜须上,见人就讲“过年的话”,逢人先戴“高帽子”,就连党委民主生活会上,也往往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起来。
做好公文撰写工作

做好公文撰写工作
做好公文撰写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步骤,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明确目的和受众:在撰写公文之前,要明确公文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受众是谁。
这有助于确定公文的语气、风格和内容。
2. 了解公文格式:公文通常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因此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要求。
例如,标题、日期、收件人、正文、落款等部分都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版。
3. 遵循规范语言:公文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情绪化的语言。
同时,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使用过多的修饰语和冗长的句子。
4. 注意行文结构:公文的行文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先概述要点,再详细阐述,最后总结。
在阐述要点时,可以按照重要性或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5. 准确表达:公文应该准确表达意思,避免歧义和误解。
在撰写过程中,要反复推敲和修改文字,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6. 遵循法律和政策:在撰写公文时,要遵循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7. 审校和修改:公文撰写完成后,要进行审校和修改,检查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
同时,也可以请同事或领导帮忙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8. 保持专业形象:在撰写公文时,要保持专业的形象,避免个
人情绪或偏见的表达。
同时,要注意公文的语气和措辞,保持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总之,做好公文撰写工作需要注重细节、遵循规范、准确表达、保持专业形象等方面。
通过不断实践和积累经验,可以提高公文撰写的能力和水平。
秘书撰写公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秘书撰写公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来说,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掌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
简单说一下公文写作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做好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一口气拟好公文、写好公文。
相反,她无从下手,“十步九回头”,边写边撕,不觉得别扭,也很难写出“有战略优势,势不可挡”的公文。
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首先,要提高思想修养和知识储备。
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xx观、道德观、艺术观、审美观、历史观、伦理观和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和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古人云:“有志气者,有远见。
”作家树立了正确而崇高的理想,只有在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志”,达到深刻的意义。
另一方面,“读书可以突破千卷,写作如有神助”。
只有广泛阅读,作者才能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并自由使用。
同时,公文写作所需的知识既要广博又要专业。
如果写经济材料没有经济理论基础,写政治X建设材料没有政治X理论基础,写不好材料。
所以平时要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各种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
第二,要掌握xx的意图和语言风格。
所谓“xx意图”,就是xx写某个公文的目的和意图。
如果在起草正式文件之前不知道xx的意图,只能自己拿主意,瞎写。
所以在写公文之前,一定要搞清楚xx的意图。
对xx的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
当然,有时候xx对xx的意图不可能那么具体透彻,这就要看公文写作者平时对xx关注的近期问题把握得有多好,要看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有多充分。
有了xx的用心,写作就会有“方上之剑”,你就知道该写什么了。
“语言风格”是xx的讲话风格和习惯。
如果你不了解xx的语言风格,无论演讲写得多好,如果你不能和xx分享一种共同的语言,xx也不会欣赏。
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氛围,通过各种方式掌握xx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相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xx和上级X委的指示精神。
公文 问题表述

公文问题表述
一、格式标准
公文的格式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规定。
常见的公文格式包括标题、编号、发文单位、日期、正文等部分,每部分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如果不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公文的整体形象会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公文的效力。
二、语言准确
公文的语言应该准确、简练,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
特别是涉及到数字、名称、时间等重要信息的表述时,更要精确,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三、逻辑清晰
公文的表述要符合逻辑,段落之间要有清晰的层次关系,避免出现混乱或重复的情况。
在进行阐述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关联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公文的意图。
四、内容完整
公文的内容应该完整,能够充分表达出发文单位的意思。
在撰写公文时,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确保公文内容完整、全面。
五、目的明确
公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在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目的等方面要清晰明确。
在撰写公文时,要先明确目的,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述,以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公文的核心内容。
六、表达得体
公文的表达要得体,符合正式文书的语言风格。
在用词方面,要注意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或带有个人情绪的表达方式。
此外,公文的语气要适中,既不过于生硬也不显得随意。
七、数据可靠
在公文中所引用的数据必须可靠,有据可查。
对于重要的数据和信息,应该进行核实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
如果使用了不准确的数据或信息,可能会对公文的效力产生不良影响。
公文操作中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和疏漏

公文操作中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和疏漏在公文操作中,常见错误和疏漏给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在操作中秉持规范、细心、严谨的态度,以保证每一份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和疏漏吧。
一、格式规范在公文操作中,格式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在行文、排版、标点符号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无误,如下: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洁明了,不得超过20个字,字数应精确、准确,字体应标准,不得使用特殊符号;2. 标题后的横线:横线长度应与标题同宽,不得使用其他符号代替;3. 信封地址:信封地址应排列整齐,每行不得超过30个字,长度不得超过5个折行,使用规范标点符号;4. 开头表示收信人和发信人身份的语句(主题、主题词):应按部门、单位、职位、姓名的顺序排列,长度应适当、简洁明了;5. 信中内容:应按部门、单位、事件的顺序排列,文段间应空一行隔开,保证行文清晰明了;6. 结尾:应置于信尾下方两行,第一行写作“此致”,第二行写作“敬礼!”;7. 签名:签名须注明日期、单位、职位、姓名等有关情况。
签名应规范、清晰,字迹应端正、工整;8. 文章盖章:必须按照公文黑、红两色印章、电子章的规范进行。
二、内容严谨内容严谨是公文操作中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保证每一份公文质量,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文眼准确:公文内容应确保准确、确凿,文眼紧贴事实,不得随意进行拟作。
在对公文内容进行考核时,要有足够的审慎,避免通过不实的信息误导他人或讹误事实;2. 用语规范:公文用语应力求简洁,并应避免空几简字,使用规范表达的词汇和语言;3. 用词恰当:公文应注意对专用词汇的准确把握,特别是对行业用语、学科术语等,必须妥善处理好意思表达和理解;4. 引用准确:在公文中引用他人言论或魏吏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标明引用人、时间、地方等信息;5. 文顶谨慎:对于涉及国家重大政策,特别是重要决策,文章应谨言慎行,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简述公文写作的材料应注意哪些方面

简述公文写作的材料应注意哪些方面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具有严谨、客观、规范等特点。
在进行公文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材料选取和处理。
一、材料内容选择1.目的明确:公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传递信息、表达意见或做出请求。
因此,在选取材料时要明确写作目的,并以此为导向进行选择。
2.主题突出:公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材料选择要贴合主题,突出主要内容,避免泛泛而谈。
4.实用性强:选择的材料应具有实用性,即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或给予指导,避免空洞的理论论述。
二、材料处理方法1.合理布局:公文应具有合理的结构,要突出重点,形成层次清晰的布局。
在处理材料时,可以根据重要性或逻辑关系进行排序,以确保材料的组织架构合理。
2.回头引导:公文中的材料应与开头或主题相呼应,通过回头引导来增强逻辑连贯性。
可以在正文中回顾前面的内容,或者在结尾中提及后续的发展,使公文的内容更为连贯。
3.逐步展开:在使用材料时,可以逐步展开,先进行概述,然后逐个展开分析或解释。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材料,并确保逻辑清晰。
4.数据可视化:如果公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可以采用图表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
这不仅有助于读者直观地理解数据,还能够提高公文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信息披露和机密原则1.信息披露:公文的写作目的之一是为了传递信息。
因此,在选择和处理材料时,应充分披露必要的信息,确保读者对相关事项的了解程度。
不应隐瞒重要信息或掩盖真相。
2.机密原则:在公文写作中,有些信息可能涉及机密,需要保持秘密性。
在处理这类材料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机密原则,确保信息安全,同时注明涉密程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泄密风险。
四、规范和准确性1.规范性要求:公文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规定格式,包括正文的陈述方式、用词、语气、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要求。
在选择和处理材料时,要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总之,公文写作的材料选择和处理是确保公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公文写作应注意细节

公文写作应注意细节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
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
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
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
”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
另一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同时,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
所以,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
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
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
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
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
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
“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
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
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
公文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公文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公文是指为了完成某项行政任务而书写的正式文件,通常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通信和协调。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书,撰写公文需要遵守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否则可能会影响文书的效力和条理性。
本文将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介绍公文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一、事前准备1、明确撰写目的和对象撰写公文之前,需要明确撰写目的和对象,以便确定文书的形式、语气、内容和结构等。
例如,为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的公文要求语气恭敬、格式规范,而向下属通知事项的公文则要求语气简洁、直接,并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
2、了解相关规范和标准公文撰写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在撰写前需要对常用公文格式、称谓、用语、标点符号、字体、纸张、印章、排版等方面进行了解和熟悉。
公文的规范性不仅能提高文书的可读性和通过率,还能提高文书的正式性和实用性。
3、搜集必要资料和信息撰写公文时需要有充分的资料和信息作为支撑,认真了解和熟悉相关情况,尽量避免疏漏或错误。
资料和信息的来源包括政策文件、报告资料、会议纪要、调查报告、个人工作记录等。
4、打草稿和修改在正式撰写公文之前,可以做一些打草稿的工作,将重要的言论和事实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修改和完善。
撰写完毕后需要对文书进行审稿和修订,尽量消除语言和内容上的错误和不必要的表述。
二、事中要点1、文风简洁明了公文的文风要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琐碎细节和不必要的修辞。
“说话要白话,写作要简明”,这是公文撰写的一条基本准则。
2、信息实事求是公文的信息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要表达真实的情况和客观的观点。
在叙述事实时,要避免主观臆断和过度推波助澜。
3、语言准确规范公文的语言准确规范,要求语句通顺、文字排列整齐、标点符号运用得当、用语恰当得体。
公文中的语言应该使用通用的规范和标准,以便读者正确理解。
4、结构严谨逻辑公文的结构要求严谨逻辑,在章节、段落、句子之间要有适当的衔接和过渡。
公文结构的严密性直接关系到文书的逻辑性和实用性。
办公室公文的写作的注意事项

办公室公文的写作的注意事项办公室公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公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写作建议,以供参考。
一、汉字汉字使用的不规范问题在办公室公文写作中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使用汉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尽量达到规范化用字。
◆不用繁体字: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后,繁体字的使用范围就逐渐受到限制,只要是面向公众的社会用字就必须规范化,使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对于办公室公文写作而言,更应该以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为准,不能出现繁体字。
◆不写异体字:异体字指的是字音和字义相同,但字形不同的一组字,比如“涙”字就是“泪”字的异体字,可以理解为与规范的汉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
在办公室公文写作中,也应该杜绝这些不规范的异体字。
◆不滥造简化字:日常书写汉字时,有的人为了方便而人为地简化字形,这类字就称为简化字。
在办公室公文写作中,不能使用自造或滥造的简化字,以保证内容的识别率,进而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效用。
◆警惕错别字:汉字是形、音、义的高度统一体,在书写时必须认真把握它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注意分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做到正确使用。
二、数字数字也是办公室公文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出错率较高的对象。
准确、科学地使用各种数字是办公室公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也关系到公文的质量和办文效率。
公文用到的数字,一定要认真检查,仔细核实,确保前后一致,避免相互矛盾。
如计量单位要一致等。
同时,数字的书写和使用也要保持统一,严格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对于同样的数字,按规定应当使用汉字书写的就不能随意更改为阿拉伯数字,反之亦然。
哪些情况下用汉字数字,哪些情况下用阿拉伯数字,这是有规定的,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情形。
(1)使用阿拉伯数字时,每两位数字占1个汉字的距离,同一组数字不能断行显示,如表示年份的“2016”应同时在一行显示。
公文的书写要求

公文的书写要求
公文的书写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准确性:公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无论是反映制发意图与依据,还是具体内容的表达,都必须准确无误。
2. 规范性:公文格式、语言表达、符号使用等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符合语法规则与逻辑规则,不能随意创新。
3. 完整性:公文的结构必须完整,不能遗漏任何必备的内容,以确保公文能完整有效地消除受文者对特定问题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减少沟通次数,提高沟通效率。
4. 清晰性:公文的文字要清楚,字体要标准、工整,避免因字迹不清、模糊混乱而造成错漏。
5. 格式统一:公文中的格式应统一,包括标题格式、正文格式、段落格式等,以增加公文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6. 语言简洁:公文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7. 逻辑清晰:公文的逻辑要清晰,条理要清楚,方便阅读者理解。
8. 简洁明了:公文应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意思,避免冗长和重复的表述。
9. 避免错误:公文中的错误应尽量避免,包括文字错误、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
10. 正式语言:公文应使用正式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或俚语等不规范的语言。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确性要求

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确性要求在公文写作中,文字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一篇精确的公文能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并有效传达给读者,避免歧义和误解。
为了满足文字精确性的要求,公文写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准确公文中使用的词汇应当准确、具有明确的含义。
避免使用模糊或多义的词汇,以免造成误解。
同时,准确使用行政、法律和专业术语,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公文内容。
二、语法正确语法错误会导致读者理解的困难,降低公文的可读性。
因此,公文写作中应注意语法的正确性。
要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结构,以免造成混淆。
同时,注意主谓一致、时态的正确使用,避免主谓不一致或时态不清晰的表达。
三、逻辑严密公文的逻辑结构应当严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晰。
公文中的每一段落应有明确的主题句并围绕主题展开,每一段的观点应当清晰、连贯。
同时,应避免使用不必要的修辞手法或夸张的言辞,保持公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四、准确引用数据和事实在公文中若引用数据、事实或其他文献信息时,要确保其准确性。
引用的信息应来自可靠的来源,并附上出处。
避免对数据的歪曲或误解,确保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
五、准确使用数字和日期在公文中使用数字和日期时要特别谨慎。
数字和日期应当准确无误,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惑或误解。
在表达金额时,应当使用标准的数字格式,并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六、避免用词冗长公文写作应避免使用冗长的用词,以保持文章的简练和准确。
不必要的修饰词和重复的词语会给读者带来困扰,并降低公文的可读性。
因此,要精简语句,去除冗余的部分,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七、符合规范格式在公文写作中,要符合相应的格式要求。
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行文格式、标题格式、附件格式等。
确保公文的格式整齐规范,有助于提升读者对公文的信任和理解。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中的文字精确性要求对于确保公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使用词汇、语法、数据和事实,严密的逻辑结构,精练的表达方式,以及符合规范的格式要求,可以使公文达到更高的文字精确性。
公文书写核心要求

公文书写核心要求公文书写是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正式工作场合中常用的一种文体。
在撰写公文时,应当注意其核心要求,以确保公文的正式、准确和有效。
以下是一些公文书写的核心要求:1.格式规范:公文有其特定的格式,包括标题、日期、正文、结尾等部分。
这些部分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排列,确保公文的正式性。
2.语言准确:公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简练,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语言。
在表达具体事项时,应当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3.逻辑清晰:公文的撰写必须遵循逻辑原则,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在行文中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确保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4.内容简洁:公文的内容应当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避免过多地阐述细节或无关紧要的内容,以免影响公文的效率和效果。
5.尊重规范:公文的撰写必须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如使用正确的公文格式、正确的公文用语等。
尊重规范可以确保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6.注重细节:在撰写公文时,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数字的表示、附件的处理等,这些细节的处理能够体现公文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7.体现权威性:公文作为正式的文书,应当体现其权威性。
在撰写公文时,应当使用庄重、严肃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随意性。
8.注重实用性:公文应当注重其实用性,确保其内容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在撰写公文时,应当考虑到其目的和受众,有针对性地进行撰写。
公文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以确保其准确、专业和权威。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相关要求,提高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公文公式的写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公文公式的写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撰写公文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公文种类: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公文种类,如通知、报告、请示等。
确保选择合适的文种以准确地传达信息。
确定主旨目的:在撰写之前,要明确公文的目的和主题。
确保公文内容与主旨相关,避免偏离主题。
规范语言:使用正式、准确、简练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或俚语。
确保文字表达清晰,避免产生歧义。
注意格式:遵循公文格式规范,包括标题、正文、结尾等部分。
注意字体、字号、对齐方式等细节,使公文看起来整洁、美观。
逻辑严谨:在撰写正文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
按照重要程度或时间顺序组织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尽量使用简单、直接的表述方式,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要点。
尊重读者: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利益,使用礼貌、得体的措辞。
尊重读者的意见和观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核实数据和信息:确保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等资料准确无误。
对于引用或转载的内容,要核对来源和准确性。
审查校对:在完成撰写后,进行仔细的审查和校对,确保没有错别字、语法错误或格式问题。
符合法律法规:在撰写涉及法律法规的公文时,要特别
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文字写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机关字写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字写作是达成领导机关传递策令、沟通信息、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方式也是机关干部最基本、最基础的业务技能。
字写作似一面镜子不仅直接反映机关干部的思维层次、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而且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的质量效益。
一、写出思想水平来。
古人讲:“以载道”。
意味着写章、写材料重在表达思想、占据制高点。
所谓思想亦称“观点”即理性认识。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并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也可以这样理解思想是一篇章的灵魂是我们筹划思考问题、研究指导工作和阐明政策规定所表述的鲜明立场和深刻见解也是决定其成功与价值的关键所在。
体现字写作的思想性源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理性思考、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
具体地讲就是善于把零碎的东西系统化、表面的东西深层化、上边的精神实际化、具体的东西政治化、传统的内容时代化、别人的观念自己化。
比如起草领导讲话材料核心的思想不仅是讲决策、部署和要求是什么重要的是阐述确定这些决策、部署和要求的背景意图、基本依据、基本思想、基本道理;重要的是以非常深刻、准确、独到的见解来阐述问题。
再比如撰写情况反
映、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课题研究论证等材料应坚持以理统篇、主旨明确力求抓住那些最主要、最带普遍性、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具说服力、最能引发共鸣的东西使人心明眼亮从中领悟主题思想和深刻道理。
二、写出层次结构来。
写章如同盖房子一样关键看如何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一篇章怎样开头、如何展开、分几层几段以及怎么过渡、照应最后怎样结束等都属于“布局”或“构架”的畴。
章有了清晰的脉络、合理的布局才能思有所依、纲举目张充分表达说明问题不会出现重复阐述和逻辑混乱。
机关字材料谋篇布局主要是通过层次分明、前后连贯的纲目或段落来分别陈述问题以便让他人快速浏览、掌握要义、把握重点。
常用的几种结构方式是:一是以时间顺序来划分对归纳反映某一较长时间的情况可先研究回顾历史再总结分析现状尔后再展望未来、提出努力方向。
二是以性质类别来划分在工作总结、调查研究、情况反映等材料中可以问题大小、性质区分、内容主次、轻重缓急等相互关系来拟制结构、安排次序体现来龙去脉。
三是以递进深化关系来划分按照人们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尔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
此外领导讲话类型的材料一般以“条状结构”来布局以问题为序考虑安排结构有多少问题讲多少问题七条、八条都可以;工作报告、工作总
结类型的材料一般以“块状结构”来布局以时间和空间为序组织结构便于就其中一个问题展开集中论述。
三、写出大量信息来。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中明确指出:“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章。
”在学作品中信息称之为素材、题材在机关字写作中则称之为用来说明问题的具体数据、事实、案例等它是表现章生命力的血与肉。
一份高质量的字材料应该是内容实、不空言之有物、寓事于理。
没有丰富信息素材做支撑再的观点主张也无法令人信服。
在信息占有上应关注全局注意收集相关重要动向、突发事件、单位举措、工作成绩、经验做法特别是遇到的倾向性矛盾问题等;在信息鉴别上要善于比较取舍、去伪存真、有根有据多用一手情况少用间接材料尤其是要紧紧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体现主题思想、最能深化认识问题、最有代表影响的典型素材;在信息运用上要详略得当、真实贴切善于进行感性与理性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经验与教训分析。
比如课题研究论证、授课提纲中可以列举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地方的、军队的宏观的、局部的、相关的有益做法增强材料的纵深感;还要注意借鉴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知识、小故事、小细节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强化主题效果。
四、写出特色风格来。
无定法行云流水。
这是说章如行云流水一样总在交错、运动、变化之中应该体现多姿多彩、独步创新的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模式化、程式化的东西。
现实中有的章显得“空、偏、平”甚至模仿的痕迹很重常常从中看到一些体例
制式似乎相同或表达内容似曾相识的东西根本原因在于照搬照抄、枯燥无味缺少应有的创意和特色。
机关字要写出特色风格重要在于打破习惯思维摆脱固定模式在推陈出新上下功
夫。
首先要紧紧抓住特征特点善于用新视觉、新思路看问题充分体现政治性、复杂性、开拓性和历史性的背景体现单位和个人一些特色化、个性化的内容要素从最新发展变化中求异。
其次要具有问题意识善于抓住着眼点、切入点、关键点抓住那些已经过时需要作出调整改革的制度抓住那些正在执行但始终落实不的规定抓住那些零散性的、局部性的、前沿性的问题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再次要注重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敢于超越、革故鼎新坚持在紧跟变化中创新、在继承发展中创新、在上下结合中创新、在重点突破中创新、在攻坚克难中创新使研究提出的观念、主张和办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写出系统语言来。
语言是字写作中最基本、最直观的单元和载体。
韩愈讲:“辞不足不可以成”。
托尔斯泰也说过:“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
章不仅需要正确的观点、完整的结构、充实的内容还需要精美恰当的语言。
机关字写作虽不同于学创作但语言表达同样重要应该得体、贴切、规、庄重、平实、精练、生动。
一是用语要得当。
比如领导讲话材料既要准确庄重还要通俗易懂充分体现领导同志的话语习惯和个性要求才能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二是用语要平实。
乔冠华讲:“一句话要写得短些再短些写出来要像话不要不像话。
”陈老总指出:“长句硬如铁念稿要出血。
”用深入浅出、直白朴实、简洁明快的群众性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才能把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用语要新颖。
掌握和运用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概括和新词汇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新鲜精美语言。
四是用语要规。
应尽量运用规性语言、定向性语言、专业性语言和政策性语言尽量与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精神保持一致防止有失偏颇出现疑义。
六、写出真情实感来。
“言为心声”做人做事是这样写章同样如此。
黑格尔曾经说过“章写得一方面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的情感。
”一篇章有情有理有义才能抓住人、打动人、感染人甚至震撼人。
有一句话讲“笔耕之乐”意思是说字写作就是一股激动、冲动、涌动之情急于通过笔下章来充分流露或表达出我们的所思所想、感觉感情和心路心迹。
如何才能使章有感而发、激情满怀?一
是搞调查研究。
善于从实践中、从群众中抓住那些感人肺腑的事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不能“闭门造车”或凭“传闻”、“想像”来信口开河。
二是坚持正确导向。
对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有明确的态度和情感不能含糊其辞、随心所欲。
三是注意倾注感情。
用自己的感知感受来说话真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不是书本上、件上和别人用过的现成“零部件”来组合材料。
四是进行辩证分析。
坚持实事求是全面、联系、发展地看待事物区分轻重、大小、多少不以偏概全、滥用修饰不把问题当成经验、支流当成主流这样的章才能可信可亲。
机关字写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