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5.14第2节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4)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课时)【教材分析】关于本节内容,教材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等经验入手说明分类的必要性,自然地引导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2项分类活动,意在让学生在“尝试分类”活动中意识到日常分类的不完善、不科学,同时认识到科学分类的必要性;在“科学分类”活动中,认识到科学分类的目的、等级和标准等重要概念的理论,领会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的意义,形成和理解本节的重要概念。

信息库中李时珍在生物分类科学方面的成就介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经过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俗名和学名之间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并且知道了科学的命名方法,也可以说出科学命名的重要性,从科学命名过渡到科学的分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分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可以从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

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分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随时都可以看到分类的存在,但是对于如何将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却是不清楚的,当提出如何更加科学的将生物分类时,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本节重要概念的教学。

【学习目标】1.说出可作为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科学分类的重要的依据(知识目标)2.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知识目标)3.通过尝试根据生物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培养各种分类方法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目标)4.对生物分类产生兴趣并乐意学习和运用分类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分类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重难点】1.说出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和分类的七个等级2.确定科学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调查法【学习流程】开始【学习进程】小组活动小组活动:自主阅读并讨论完成科学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等级设置四种非常相似的生物进行分类总结生物分类的角度并表达每个小组的分类结果尝试生物进行分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组活动:学以致用,对四种生物进行辨析亲缘关系。

苏教版:《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生物的分类》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2.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图片,引起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

2. 讲解生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解释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和归纳的过程,以及生物分类对于科学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方面的依据。

第二章: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分类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形态学分类方法:通过观察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2. 遗传学分类方法:通过分析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分类。

3. 生态学分类方法: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进行分类。

教学步骤:1. 讲解形态学分类方法: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图片,让学生了解形态学分类方法。

2. 讲解遗传学分类方法:介绍遗传学分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遗传学方法进行生物分类。

3. 讲解生态学分类方法:解释生态学分类方法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进行分类。

第三章:生物分类的依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分类依据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形态学依据: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 遗传学依据:生物的遗传物质。

3. 生态学依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教学步骤:1. 讲解形态学依据: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图片,让学生了解形态学依据。

2. 讲解遗传学依据:介绍遗传学依据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遗传学依据进行生物分类。

3. 讲解生态学依据:解释生态学依据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进行分类。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生物的命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3)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通过林奈的介绍,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学过程一、新课(一)生物的俗名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朋友”来,不知你们是否认识它,能否说出它的名字。

(出示土豆)生:土豆、洋山芋、马铃薯、potato……师:那这位朋友呢?(出示甘薯)生:山芋、甘薯、番薯……师:原来它有这么多不同的名字,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同物异名(板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还有哪些生物也有同物异名的现象呢?你能举例吗?生:积极发言。

师:说得很好。

那为什么同种生物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叫法呢?生:因为地区的差异,语言的差异,习惯的叫法,……师:对。

这些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通常叫做俗名。

(板书)我们已经发现同种生物往往会有不同的俗名,那请大家想一想,不同种的生物会不会有相同的俗名呢?生:会。

刚才说的马铃薯和红薯都有俗名地瓜。

师:对。

这位同学反应很快哦。

有没有了?生:略。

师:请看视频,有谁知道这是什么鸟?生:杜鹃师:对。

但是这种花又有谁知道?生:杜鹃。

师:不同种生物却有着相同的俗名即异物同名,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吗?(板书)生:略。

师:俗名除了有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现象,是否还会造成其他的现象呢?下面,请你来猜一猜,这些俗名都带鱼字的动物是不是都是鱼呢?生:不是。

……师:对。

它们俗名都带鱼字,但都不是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俗名不能告诉我们生物的类别,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板书)请你来讨论一下,生物俗名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读音误解等现象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有没有影响?影响大不大?生:略。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2 生物检索表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2 生物检索表 教案

课题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节生物检索表课型新课课时 1 主备人执教人一备课内容复备教材分析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1、重点: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2、难点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

主要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

预习安查阅相关资料排课堂教学具体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如果我们一个生字不认识,我们会想到查字典。

如下图你怎么知道你不熟悉的某一生物的特征?(查阅生物检索表)二、新授:1、讲述:(1)什么是生物检索表?是帮助鉴定动植物的工具。

(2)生物检索表编制的依据是什么?把生物按照一个重要特征进行分类生物检索表有多种形式,通常为二叉式检索表,即从两种相对的特征中选一种。

(3)尝试检索:看书P117图片,根据检索表查阅猫是属于哪一类生物?认同熟悉生物检索节鉴定校园里的一植物,根据检索该是哪种植物?3、编制一份生物检索表表的组成及查阅方法查出是三色堇再举几例让学生熟悉编制的方法。

三、本课小结四、作业巩固P67-69《生物补充习题》掌握编制的方法尝试编制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检索表一、生物检索表的作用,编制的依据,二、根据检索表查阅某种生物的特点三、生物检索表的编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教案 苏科版(2021年整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2节 生物检索表教案 苏科版(2021年整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节生物检索表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节生物检索表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节生物检索表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生物的检索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1、重点:尝试根据生物检索表对生物进行分类;2、难点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编制分类检索表。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一)尝试检索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去查阅苔藓或者桃是属于哪一类生物,是否能够发现规律,如果不能教师再提示、引导.检索表1、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2、能开花结果,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3、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3、裸子裸露……………………………………………………。

裸子植物2、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1、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2、身体被鳞片,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鱼纲2、身体不被鳞片,不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3、身体被羽毛,卵生…………………………………………鸟纲3、身体被毛,胎生…………………………………………….哺乳纲(二)给农贸市场的生物分类1、让学生课前分小组到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和统计;(要注意安全,卫生、礼貌等问题)2、客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编制检索表;3、每个小组再把自己的成果在班上发表!(教师应该多鼓励)4、讨论题:(1)你们组对各种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可以是生物的来源,可以是加工的方法,还可以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等.(2)在你调查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属于国家级保护的生物?如果有,该怎么处置?答:向有关部门(例如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举报。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根据动物、植物的一些特征对动物、植物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根据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分类的优越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二、重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分类。

三、教学重点:根据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难点:对植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准备:复习不同动、植物类群的特征。

3.小组活动:
看P116图14-6,完成植物分类图特征
小组合作根据植物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三、课堂小结: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3课时)
一、动物分类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类群
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等类群
二、植物分类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类群
附:动物分类表:。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5.14第2节 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 (2)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5.14第2节 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 (2)

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可被当作生物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2)能说出动物和植物的几大类群。

2、能力目标:
尝试根据动物和植物的一定特征进行分类;能有条理的回答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有耐心,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能认真专注的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尝试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根据一定的特征给动物和植物分类。

2、难点
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给动物分类
1、让学生观察书本P115插图,尝试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多数同学将按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应该表扬和鼓励!)
2、引导同学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1)有脊椎动物有哪些?
(2)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3)有脊椎动物,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又分成哪几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4)无脊椎动物,根据他们不同的特征又分成哪几类?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3、完成表格:
图中动物的名称

活在陆
(二)给植物分类
1、让学生观察书本P117插图,尝试给这些植物进行分类。

2、引导同学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1)种子植物分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分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2)孢子植物分成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五、教学后记。

苏教版:《生物的分类》教案

苏教版:《生物的分类》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苏教版《生物的分类》教案2. 学科领域:生物学3. 课时安排:1课时4. 年级段:五年级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

2.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 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收集各种生物标本或图片。

(3) 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1) 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2) 搜集一些生物分类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各种生物标本。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 导入课题:生物的分类。

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翻阅教材,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享搜集到的生物分类资料。

3. 课堂讲解(1) 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如形态分类法、遗传分类法等。

(2) 阐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如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4. 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生物进行分类。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并总结分类结果。

5. 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强调生物分类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分类方法,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

六、课堂活动1. 生物分类小游戏:教师准备一些生物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种生物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组能更快地正确分类这些生物卡片。

2. 生物分类演示: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生物标本或模型,进行现场分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分类过程。

七、学习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的理解。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全部生物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全部生物教案

第八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

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

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

(把实验器材的品名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检查。

)3.准备示范镜。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生:各抒己见!师: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的。

谁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呢?讲授新课细胞的发现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

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还记得吗?生:记得!师:给一分钟回顾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一遍。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4.2 生物检索表4-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4.2 生物检索表4-苏科版

生物检索表1 教学设计思想1.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最后一节,在这节的前二个课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生物的命名、物种的概念以及分类的阶层,因此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尝试进行相关的分类活动,初步学习使用分类检索表识别常见生物物种,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生物类群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也为后续将要学习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本质和意义打下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一个概括性了解,并为学生体会科学分类方法创造了契机。

生物分类早已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其涵盖的分类学思想来源于实践,更得益于科学地提炼。

现在要求学生能够应用这样的方法鉴别生物、分析问题的意义,就是希望他们能将这种分类归纳的思辨方法内化于心,在遇到分类情境的情况下,显现在行为上,获得一种受益终身的能力。

1.2 学情分析7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的时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解剖了植物的叶片、花及果实以后,对这方面知识掌握得较为扎实,因此,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考虑与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衔接。

以“我们身边的常见植物”为主线展开学习,通过循序而进的体验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一些知识,体验一些学习方法,初步培养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设计思想由常见植物为主线开展学习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有关植物主要器官特征的知识,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分类检索表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一系列循序而进的活动方法,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准确概括出生物的特征,经历分类和比较的过程与方法,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提供植物的实物材料,便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在学生分组使用分类检索表识别植物种类的时候,教师提供活动单、资料库等不同学习资源和途径,便于学生多渠道获得知识。

学生在编制、使用分类检索表的同时,通过体验,不仅可以初步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而且可以感受分类检索表是生物分类的重要工具。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4-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4-苏科版

生物的命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2、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的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的环境给予关怀。

(2)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苏科版生物第四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3章第1节,是在前面学生学习了各种环境中的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生物多样性这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人与生物圈”打下基础。

生物的多样性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之一,教材注重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从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的生物的俗名入手,让学生在体会生物俗名的形象、丰富的同时,也感受俗名使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介绍生物的学名。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学习生物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对生物的命名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如生物的俗名,校园中植物标牌上的学名等),同时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欲望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辩证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策略本节课本着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

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策略;学生活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5.14.1生物的分类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设计:5.14.1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四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一节的第二课时。

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而且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知识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意义十分重要,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说明了分类的必要性,自然地引出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学生试过后,发现自己的分类依据不统一、不完善、不标准、不科学。

进而认识到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的必要性。

通过对表格中的几种生物的比较、分析、认识科学分类的方法和依据,同时能够对具体的生物确定在分类等级中的地位。

[学情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她们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习生物分类的一些知识,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这对学生接受本节课内容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生活中常看到和接触到不少动植物,但生物分类的等级非常复杂,学生理解有些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设法将问题简单化,并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科学的分类是将各级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加以“定位”的关键,也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特别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它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学生只有了解它的特点才能更好的了解其它分类单位,而它的概念却很抽象,所以把“种的定义”作为难点,通过比较,观看图片和讨论方式来抓住种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理解种的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能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生物学家现在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

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

⑵能说出“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

⑶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教材P113页分类等级图示的分析和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通过尝试对生物分类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苏科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5.14第2节 生物的分类》精品教案 (4)

苏科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5.14第2节 生物的分类》精品教案 (4)

5.14.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虚心、耐心听取同学的想法,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体验合作学习。

②认识目标:①说出生物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②理解“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③根据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重要依据。

【教学时间】(2学时)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生活实例引入:出示超市商店或书店的照片(二)自学1. 自学内容一:生物的学名●阅读观察,完成讨论P111(1-2)自学内容二:生物的分类自学方法:●①观察P113科学的分类表。

②完成P113讨论题(1-3)。

自学内容三:给动物分类●阅读P114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①将图14-5各种动物填在P115表中。

②完成P115讨论题(1-2)。

小结:1.根据已知的200多万种生物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主要有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美国科学家惠特克把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科学家根据动物脊椎骨的有无,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类群。

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参考P113的检索表,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P115表格中。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四)释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重点进行了引导、分析。

尝试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给动植物分类。

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五)练习生物补充习题P62——66(六)反思小结。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套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套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套教案第七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

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

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

(把实验器材的品名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检查。

)3.准备示范镜。

五、教学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生:各抒己见!师: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的。

谁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呢?讲授新课细胞的发现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的是列文虎克。

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

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

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5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5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 苏科版(2021学年)

江苏省泗洪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5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泗洪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5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泗洪县七年级生物下册第5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课题:复习第5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二次备课【教学目标】复习本章内容,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重难点】1。

复习巩固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知识.掌握双名法.2.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了解二叉式检索表的用法。

【复习引入】一、把第14章的内容快速看一遍。

【自主合作探究】二、独立完成下面的填空。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物俗名,虽然形象生动,但往往因为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原因,引起了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

2、直到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确立了一种生物命名法-—,一直被沿用至今.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

学名都用斜体的拉丁文表示,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是形容词,全部小写,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或产地等。

3、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即,从而确保了物种的名称不会混淆.人们根据学名就可知道某种生物在分类系统中的分类地位,并可知道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非常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

因此,林耐的双名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

4、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等不同等级,这是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的7个主要等级.“”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2节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2节生物的分类word教案

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说出分类系统的7个阶级,明白现此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级系统。

(2)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

(3)能说出“种”在分类阶级中的生物学意义。

(4)能说出可被看成份类依据的生物特点(5)能说出现此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依据,明白科学家将生物分门别类的依据。

(6)观看不同生物在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2、能力目标(1)能有层次的回答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方式。

(2)能融会贯通上课的内容,能提出不同的意见,具有独立试探的能力。

(3)能在有疑问时,主动提出问题,具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有耐心,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能认真专注的学习。

(2)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重点难点通过度类活动,学习生物的分类。

能说出可被看成份类依据的生物特点。

三、课前预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去超市、商店、书店看看各类商品、书籍是如何摆放的,建议拍些照片。

四、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1、交流汇报创设情境:出示超市、商店或书店的照片。

个人或小组展示交流调查结果,包括图片、照片。

体验身边熟悉事物的分类方法。

培养上台的勇气。

2、尝试分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书、观察思考、讨论。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点拨和指导。

4人一组,认真观察课本第114页图。

根据问题看书讨论、交流,发表观点,尝试给这些生物进行分类。

尝试按照一定的分类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

组织学生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对存在的分歧,各组进行质疑、答疑,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积极的参与活动,培养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

3、科学的分类质疑引导:上述分类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仍然不利于交流、研究。

那么怎样科学的进行分类呢?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欲望。

呈示课件(呈阶段形排列的分类单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114页表。

首先明确生物的分类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4.2 生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虚心、耐心听取同学的想法,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体验合作学习。

②认识目标:①说出生物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
②理解“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
③根据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重要依据。

【教学时间】(2学时)第1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生活实例引入:出示超市商店或书店的照片
(二)自学
1. 自学内容一:生物的学名
●阅读观察,完成讨论P111(1-2)
自学内容二:生物的分类
自学方法:
●①观察P113科学的分类表。

②完成P113讨论题(1-3)。

自学内容三:给动物分类
●阅读P114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将图14-5各种动物填在P115表中。

②完成P115讨论题(1-2)。

小结:1.根据已知的200多万种生物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主要有7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
分类单位,美国科学家惠特克把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科学家根据动物脊椎骨的有无,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包
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类群。

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
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
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
(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
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参考P113的检索表,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未知者帮助知者
(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P115表格中。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四)释疑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重点进行了引导、分析。

尝试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给动植物分类。

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五)练习生物补充习题P62——66
(六)反思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