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洪现状分析与收集利用_孙宏波

合集下载

哈尔滨城市雨洪资源特征及利用探讨

哈尔滨城市雨洪资源特征及利用探讨

作者简介 :徐文彬 ( 1 9 7 7一 ),男 ,工程 师 ,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 、施 工工作。E — ma i l :1 0 3 4 2 7 3 4 2 9 @q q . t o m

1 7・
了雨水 资源 利用 的可行 性 。
表 1 哈尔滨 多年 降水特征表
表 2 哈尔滨 多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哈尔滨城 市雨洪 资源特征及 利用探讨
徐 文彬 , 向 丽
( 黑龙 江省 江川 农 场水务 局 ,黑龙 江 桦 川 1 5 4 3 0 2)
摘 要 :利 用哈尔滨 市 1 9 5 1— 2 0 1 3年常年 降水 资料 ,分析 了不 同时 间降水 量特征和变化 规律 。结果表 明 :
平 水 年 、 丰水 年 、枯 水 年 的 雨 水 利 用 状 况 ,并 分 析城 市生 态雨 水 利用 的潜 力 和综合 效 益 。
性 季 风 气 候 ,多年 平 均 降水 量 5 6 9 m m,且 主要 集 中在 6 — 9月 , 占全 年 降 水 总 量 的 6 0 %~ 7 0 %。 哈 尔 滨境 内有松 花 江 、 牡 丹 江两 大水 系 , 过境 水 丰富 ,
但自 产水较少 ,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东北亚区域 经济发展 ,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日益突 出。哈尔滨全市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为 l 6 3 0 m 3 ,约 为 全 国人 均 水 平 的一 半 。2 0 1 2年 市 区人 口近 5 0 0 万 ,而人 均水 资 源 占有量 更少 ,不足 2 5 0 m 3 。
关键词 :哈尔滨 ;城 市雨洪 ;利用
中图分类号 :1 、 , 2 1 3 . 9
文献标识码 :A
城 市 雨 洪 资 源 的开 发 和 利 用 逐 渐 成 为 一 个 新 兴 且 重要 的方 式 ,引 起全 球 范 围 内的广泛 重视 f 1 ] 。 其 中 ,雨 水 利 用 在 提 供 人 畜 饮 水 、农 业 用 水 、生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来源于《水利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指通过雨水排放、内涝防治、雨水收集利用、面源污染减控、低影响开发等措施,对城市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管网与河道雨洪水进行综合调控,从而在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雨洪资源利用并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初期雨水污染,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1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1发展历程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主要经历了雨水直排、排用结合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处于雨水直排阶段,城市主要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建设排水系统和防洪体系,雨水径流快速直接排放;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处于排用结合阶段,一些城市在传统防洪和排水的基础上增加了雨水收集、截留、下渗等利用措施,形成了雨水排放与适当利用相结合的新格局。

近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示范性工程建设,探索系统管理和调控降雨径流、减少灾害并合理利用雨水的路径。

1.2发展状况1.2.1设施与工程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防洪工程和排水设施,但部分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尚未达到国家防洪标准,而且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还不高。

据估计,我国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中,约12%建有透水铺装路面,约9%建有蓄滞设施,约6%建有下凹绿地,约3%建有其他雨洪资源利用设施。

大部分城市的雨洪资源利用设施主要表现为数量少、控制面积小、种类相对单一且较为分散。

由于降雨条件、缺水程度等情况不同,各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措施差异较大。

临江临海城市主要利用大型河湖工程,在城市防洪方面进行探索(如广州的海珠湖工程);内陆城市统筹兼顾资源利用与防洪(如北京的奥运中心区和银川的爱伊河工程)。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资金以政府投资为主。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投资累计约131亿元,其中2011年约16亿元、2012年约37亿元,占城市基建总投资的5%。

城市雨洪管理与水资源利用

城市雨洪管理与水资源利用

城市雨洪管理与水资源利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雨洪管理和水资源利用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城市雨洪管理和水资源利用既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本文将探讨城市雨洪管理与水资源利用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一、城市雨洪管理现状城市雨洪管理是指对城市降雨产生的径流进行控制、分流和利用的一系列措施。

在过去,城市雨洪管理主要采取的是集中排水的方式,即将降雨径流通过排水管网排入河流或湖泊。

然而,由于城市建设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增大,排水管网已无法满足城市雨水的排放需求,导致雨洪事件频发,给城市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二、城市雨洪管理面临的挑战1. 水资源短缺:由于城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气候变化等原因,城市水资源供应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成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难题。

2. 内涝问题:城市内涝是指城市地表水滞留在道路、广场和低洼地区无法排除,引发的洪涝灾害。

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变化,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3. 生态环境破坏: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方式采取集中排水的方式,导致大量的雨水被排放至河流或湖泊,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

三、解决方案1. 雨水收集和利用: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喷泉、生活用水等。

这不仅可以减缓城市排水压力,还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 绿地建设与蓄水措施:增加城市绿地的面积,建设湿地公园、雨水花园等,增强城市的蓄水能力。

同时,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筑物和雨水花园之间的空间布局,实施雨水渗透措施,使雨水能够通过渗透地层进入地下水。

3. 科技创新与管理优化: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监测系统、大数据分析等,进行雨洪事件的预测和监测,提前做好洪水应急措施。

优化城市排水管网的布局和管理,加大维护和更新力度,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3 . 雨 洪 径 流 污 染 严 重
目前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在 雨 洪 资 源 化 利 用 方 面 已经 取 得 了 一 定成效 , 以色 列 雨 洪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已经 达 到9 8 % 以上 ; 日本 利 用 雨 洪 作 为 生 活 用 水 的技 术 已 经 比较 成 熟 .并 利 用 雨 洪 补 给 地下水 ; 美 国建 造 了 大 量 渗 滤 田 , 用 于 补 充 地 下 水 或 在 暴 雨 洪 水 时 进 行 汇 集 和 调 节 雨 洪 。城 市 雨 洪 利 用 的途 径 主 要 包 括 : 屋 面 雨 洪 集 蓄 利 用 系统 、 屋 顶 绿 化 雨 洪 利用 系 统 、 园 区雨 洪 集 蓄 利 用 系 统 和 各 种 渗 透 集 雨 设施 。 国内 在 城 市 雨 洪 资 源 化 利 用 方 面 尚处 于 试 验 探 索 阶段 . 如武汉天河 机场 、 上 海 浦 东 机 场 的一 些 新 建 建 筑 采 用 的雨 水 收 集 利 用 系 统 等 。我 国在 雨 洪 资 源 化 利 用 方 面 要 加 大 研 究力 度 。同 时 要 制 定 出完 善 的规 章 制
1 . 城 市水 危 机 严 重
应 主 要 从 技 术 和 经 济 两 个 方 面探 讨 。
1 . 技 术 可 行 性
随 着城 市 人 口的 持续 增 长 和 经 济 的高 速 发展 ,工 农 业 和 居 民 生 活用 水 持 续 增 加 。 使 城 市 水 资 源 供求 矛盾 日趋 激化 。 其 主 要 表 现 为 供求 总量 更 加 不 平 衡 、 供水状况趋于恶化 、 地 域 性 水 资 源 供 求 矛 盾 日趋 恶 化 [ 3 ] 。我国城市 在面临严重 内涝的 同 时. 面临 十分严 峻 的水资源危 机 , 据 统计 , 我国6 0 0 多 个 城 市 中. 4 0 0 多个城市存 在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 , 1 0 0 多 个 城 市 严 重 缺 水 ,其 中西 北 、华 北 地 区 的 水 资 源 短 缺 已严 重 制 约 当 地 经 济 、 社 会的发展。

城市防洪及雨洪利用工程技术探析

城市防洪及雨洪利用工程技术探析

城市防洪及雨洪利用工程技术探析摘要:现阶段我国的雨洪资源管理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因此对之前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对于完善我国雨洪资源管理技术和更新现代城市雨洪资源管理模式都有着重要助益。

城市防洪以及雨洪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提升城市防洪管理,优化雨水资源利用提出了对应的改善措施建议。

关键词:城市防洪;雨洪;措施如何实现雨洪资源化是解决我国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当务之急,有效的利用雨洪资源能够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打造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一、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的价值分析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发生,且我国西北地区的水窖修建已经有了上百年历史,国外借助雨水收集的案例也很多,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诞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且在短暂的时间内,城市的资源管理发展迅速,实现了生态构建,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统一。

国内的雨水收集案例最早起源于北京,其可以减轻来自自来水的供水压力,减少路面积水问题,也可以缓解水土流失,减少河水污染问题。

1.1雨水的收集的模式和价值分析针对城市化的地貌,目前人工回灌的方法需要改进,砂石坑回灌等方式,部分城市在河道上修筑橡胶坝,且借助分洪阀调增,改善地下水的补给,渗水廊道等问题,实现集成水路的回灌溉处理。

对于城市集中的屋顶集雨系统,可以实现分散式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将城市中的别墅建筑的屋顶改建,可以让其吸收足够的雨水,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回收处理。

新建的小区,可以结合道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改造为透水路面,实现小区、道路以及广场和停车场的雨水收集,对应的单位也可以建立人工湖或者蓄水池,将其作为小区的绿化洁净用水,加大用水面积,以此来优化环境。

此外,借助绿地方式,渗入地下水,还可以实现地下水的及时补给。

让绿地的草坪不仅能够接受不透水路面的水资源的径流处理,还能将将降水量的降雨进行全部渗透处理,一方面减少了草地的灌溉用水,减少排水河道的负担,一方面为地下水资源环境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研究及对策(DOC)

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研究及对策(DOC)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城市绿地雨洪利用研究及对策1、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现状水是城市绿地的命脉,城市绿地的用水状况决定着城市自然景观的优劣。

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由于天然雨水具有污染物少等优点,开拓水源方面正日益成为重要主题。

对于大型公用建筑、居住区、建筑群等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和一定处理后,除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等。

因此,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设备的实施,减少用于以上用途的自来水用量,可以节约水资源,大大缓解我国的缺水问题。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在国外的发达城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据了解,每年北京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夏季汛期,对这些雨水资源利用,不仅可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状况,也是减轻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压力、回补地下水等重要措施。

1.1园林绿地节水现状1.1.1 绿地截流雨水城市绿地、园林和花坛等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

在城市绿化时建立下凹式绿地,使地面高于绿地,在绿地内设计雨水滞留设施,雨水口不设在路边而设在绿地上(李雪转和吴争兵,2004)。

即在建造绿地时,调查好绿地周边高程、绿地高程和集蓄水池高程的关系,使周边高程高于绿地高程,雨水口设在绿地上,集蓄水池高程略高于绿地高程而低于周边高程(杨建锋,2001)。

通过城市规划区内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使城市绿地、草坪多消纳雨水,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洪峰流量。

尤其是居住小区,利用绿地消纳屋顶、小区内不透水铺装的径流。

经测定有草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比相同土壤条件的裸地大15%~20%。

另一方面在茂盛的草地山,一般在地表有2cm 深水层里,水不易流失。

即使在日降雨量达100mm,其间小时暴雨量达30mm 时,也很少见到平面草地有地表径流流出,足见草地的滞流入渗作用很强(侯玉玲等,2004)。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水资源挑战。

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的硬质地面使得雨水难以渗透,导致雨洪灾害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成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雨洪资源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于降雨而产生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资源。

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合理的收集、储存和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雨洪灾害的影响,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要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首先需要加强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建设。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只是将雨水迅速排走,而没有考虑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设施,增加雨水的渗透和储存。

雨水花园是一种浅凹绿地,能够收集雨水并通过植物和土壤的过滤、净化作用,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和景观用水。

绿色屋顶则是在屋顶上种植植物,不仅可以减少雨水的径流量,还能够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透水铺装则是使用透水材料铺设地面,让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其次,建立城市雨洪调蓄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建设蓄水池、地下水库等设施,将雨水在雨季储存起来,在旱季用于城市的供水和灌溉。

这些调蓄设施可以结合城市的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建设,既能够实现雨洪资源的利用,又能够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生态景观。

另外,推广雨水回用技术也是有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的关键。

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消防等方面。

在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途中,如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处理工艺,降低成本。

而对于洗车和消防等用途,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处理,以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同时,加强城市雨洪资源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完善的雨洪资源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雨水的流量、水质等信息,为雨洪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雨洪资源的利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城市中雨洪利用浅析

城市中雨洪利用浅析

城市雨洪利用浅析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雨水径流量也相应增加。

雨水是宝贵水资源,应充分利用雨水以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本文对雨水的渗透和雨水的调蓄做简要论述,探讨雨水的再利用和自然水循环问题关键词:雨洪利用城市1.引言城市化后下垫面硬质化,受不透水面积、滞水空间、排水管网和河道特征等方面影响,使地表径流量、汇流时间、调节容量及河道水位等产汇流参数发生改变。

原有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面替代,作为天然调蓄系统的池塘、湿地被填平,原有的雨水径流途径被排水管网和硬质化的城市河道取代,径流汇流时间缩短,洪峰增大。

图1反映了以北京市为例的建筑占地面积年际变化情况。

从1996年开始,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往年,几乎呈直线上升态。

预计到2010年,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将达300km2 左右,其中还未包括道路等所占面积。

图1 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由于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认识到城区雨水的快速排出增加了接纳水体洪涝危害、河岸侵蚀和污染物的冲击负荷,还造成合流制系统中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困难及一部分雨污混流外溢而污染水体,在水资源紧缺的现代社会,雨水的自然排放无疑也是对水资源的一大浪费,因此对于传统雨水排除的指导思想引起的有关人士的深层思考,雨洪利用的思想渐渐提上人们研究的议程。

2. 雨洪利用基本形式雨洪利用是针对开发建设区域内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降雨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收集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外排流量、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

城市的下垫面主要包括屋顶、道路、绿地(含公园及水面)、庭院、广场等类型,不论那种类型的下垫面,基本的雨洪利用形式主要有3类,即渗入地下、拦蓄利用和调控排放。

2.1渗入地下渗入地下法就是采用充分利用现有的能够下渗雨水的绿地、增加可下渗面积、建设增加下渗能力的专用设施等措施,使更多的雨水尽快渗入地下的方法。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技术分析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技术分析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技术分析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及国内外的雨水利用现状和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就我国目前城市雨水直接和间接利用两种技术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雨水利用利用的意义利用现状利用技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空间分布为南丰北缺。

南方水资源占我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不到20%,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时间分布为夏季降雨集中,汛期河水暴涨,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严重干旱缺水。

水资源年内随季节变化大,降水及径流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

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短缺的问题。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严重缺水城市达110个[1]。

因此,雨水利用在我国应得到了广泛关注。

1 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雨水资源作为一种较丰富的水资源,对其加以利用则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

善用这一资源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第一、城市雨水通过有效途径回收,作为中水加以利用,可直接节约生活用水资源,缓解城市供水紧张状况;第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雨水下渗,可涵养地下水,增加浅层土壤的含水量,调节所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区雨洪负荷,减少接纳水体下游洪峰流量和洪涝灾害威胁;第三,城市雨水得以有效利用,可以减轻城区因雨水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减少对城市河湖的水体污染,还可以减少扬尘污染。

另外,回收的雨水还可以作为城市中水系统的一个重要水源,对城市给水系统、中水系统的供需矛盾起到平衡作用[2~3]。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技术分析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技术分析

我 国是 一个 水 资源 相对 贫 乏 、 空 分布 时 又极 不均 匀的 国家 。 淡水 资源 总量为 2 o oL 8o  ̄ m, 占全球 水 资 源 的6 仅 次于 巴西 、 罗 %, 俄 斯 和加 拿 大 , 名列 世界 第 四位 。 是 , 国的 但 我 人均 水 资源 量只 有2 0 m , 3 0 仅为 世界 平 均水 平 的 l , 全球 人 均水 资 源 最 贫 乏 的 国家 /4 是 之 一 。 资源 空 间 分布 为 南 丰北 缺 。 方 水 水 南 资源 占我 国的8 %以上 , 方仅 占不 到 2 %, 0 北 O 特 别是 华 北 和 西 北地 区 , 水最 为 严 重 。 缺 时 间 分 布为 夏季 降 雨集 中 , 期河 水 暴 涨 , 汛 易 造成 洪涝 灾 害 ; 春 季 则 降水 少 , 流进 入 冬 河 枯水 期 , 方 一些 河 流 严 重干 旱 缺 水 。 资 北 水 源年 内随 季 节变 化大 , 降水 及径 流 分 ( 0 10 () 0 5 - 2 1 7 - 9 X 2 1 )7 a- 2 l 0 鼓 励 居 民和 居 民 小 区 推 行 屋 顶集 雨 工 程 。 () 雨罐 。 用 集 雨罐 进 行 雨 水 的 收 集 利 2集 利 用具 有 应 用 灵活 、 装 快 捷 的 优 点 , 用 于 安 适 雨水 收 集 量 较 小 的 建 筑 场 合 。 3 2道 路集雨 . 道 路集 雨 , 即利 用街 道 、 路 专 设 雨 水 马 管 道 引水 , 段设 置蓄水 池储存 , 分 就地 利用 或 通过中水管道. 为中水水源。 作 雨水 管 道 和 污 水 管 道 采 用 分 流 制 。 水 池 可 置 于 绿 地 蓄 下 , 量根 据 集 雨面 积 和 降水 量 确 定 。 种 容 这 集 雨系统 , 不仅 可应 用于市 内街 区 , 可用于 也 居 民小 区 , 自蓄 自用 。 该利 用 措 施 可 由城 建 部 门统 一规 划 , 以经 济 、 政措 施推 行i。 辅 行 I 3. 绿地 ,水域 拦蓄 3 近 年 , 着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 地 成 随 土 了 稀缺 资源 , 占排水 河道 和 市 区 湖 泊 、 挤 洼 地 、 地等现象十 分突出。 仅减少水域 、 绿 不 绿 地 栏 蓄 能 力 , 且 增 加 暴 雨 汇 流 强 度 和 而 内 涝 的 机 率 。 通 过 有 计 划 地 恢 复 城 市 水 而 域 空 间 和 绿 地 面 积 , 以 增 加 雨水 拦 蓄 能 可 力 , 免 涝 灾 , 复 生 态 , 而 达 到 雨 水 利 减 恢 从 用 的 目的 【。 1利 用 湖 体 贮存 雨水 。 果 城 9 () I 如 市 建 设 区 域 内有 湖 体 , 以 利 用 湖体 作 为 可 雨水 收 集 池 , 样 不 仅 可 以 节 约 大 量 的 工 这 程建设费 , 获得 较 大 的 雨 水 贮 存空 间 , 且 而 有 利 于 改 善 人 工 湖 体 的 水 质 , 直 接 进 行 是 雨 水 收 集 利 用 的 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 。2 建 设 () 蓄水池 贮存雨水 。 如果 建 设 区 域 内没 有 可 以 利 用 的 雨 水 贮 存 设 施 , 以 根 据 雨 水 的 可 回 用 量 建 造 地 下 或 地 上 蓄 水 池 来 贮 存 雨 水 。 3利 用 景 观水 池 贮 存 雨水 。 () 利用 景 观水 池 贮 存 雨水 也 是 对 区域 内 现 有 贮 存 空 间 的 科 学利 用 不 仅 可 以 节 约 工程 投 资 , 且 可 而 用 雨 水 替代 景 观 用 水 节 约 水 资 源i 。 3 4 间接利 用技 术——渗 透 . 雨水 渗透 是 一种 间接 的雨 水利 用 技 术 , 是 合理 利 用和 管理 雨水 资 源 , 善生 态 环境 改 的有 效 方法 之 一 。 雨水 直接 排 放和 雨 水集 与 中收 集 、 存 、 储 处理 与 利用 的技 术 方案 相 比 , 它具 有技 术 简单 、 设计 灵活 、 易于 施 工 、 运行 方 便 、 资少 、 境效 益显 著等 优点 。1下 凹 投 环 () 式 绿 地 。 地 是 一种 天 然 的 渗 透 设 施 。 凹 绿 下 式 绿 地是 在 绿地 建 设时 , 使绿 地 高程 低 于周 围地 面 , 利 于 周边 的 雨 水 径 流 的 汇入 。 以 下 凹式 绿地 透 水性 能 良好 , 设 成本 与 常规 绿 建 地 相近 , 可减 少绿化 用水 并改 善城市 环境 , 对 雨 水 中的 污 染 物 具 有较 强 的 截 留和 净 化 作 用 。 此 , 城 市 绿 化 规 划 设 计时 应 充 分 考 因 在 虑 建 设 下 凹式 绿地 , 增加 雨水 渗 透 量 。 以 下 凹式 绿地 的下 凹深度一 般5 0m为宜 【 () ~1c 6 2 】 。 人 造 透水 地面 。 人造 透 水性 地面 是 指 各种 人 工 材 料 铺 设 的 透水 地 面 , 多孔 的嵌 草 砖 、 如 碎 石地 面 、 水砖 、 透 透水 性 混凝 土路 面 等 。 人 造 透 水 地 面 能 利 用表 层 土 壤 对 雨 水 的 净 化 ( 下转 2 3页) 5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压力。

而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尤其在城市中,通过合理的收集与利用,可以减轻城市雨洪排放压力,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本文就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在目前的城市中,雨水收集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引导到集水器中,经过初次过滤、沉砂等处理,最终可用于绿化、洗车、冲厕等非饮用用水。

这种雨水收集利用的方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负荷,还节约了大量的自来水资源。

除了简单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外,一些城市还积极探索更加先进的技术。

例如,利用雨水进行地源热泵系统的冷却与冷暖调节已经在某些城市实施。

通过将雨水引入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二、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发展趋势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下面我们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社会认知等方面来探讨其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许多新技术正在被应用于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中。

例如,新型的雨水处理设备可以更加高效地过滤雨水中的杂质,提高雨水的质量。

此外,一些新材料的出现也为雨水收集和储存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将逐渐成熟,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发展。

政策支持是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立法和政策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目标和要求,规范建设和管理。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奖励措施等方式激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到雨水收集与利用中来。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推动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行业的发展。

社会认知的提升是促进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发展的关键。

目前,公众对于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的认知度还不高。

城市雨洪论文:浅析城市雨洪的防治与利用

城市雨洪论文:浅析城市雨洪的防治与利用

城市雨洪论文:浅析城市雨洪的防治与利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城市用水紧缺、遭遇强降雨时城市路面大量积水,以及城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

鉴于此,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专家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将城市雨洪资源化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对解决城市雨洪的相关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雨洪;防治;利用1城市雨洪概念雨,即降水,尤其是暴雨。

降水是地球水体补给的来源,但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季年内的高度集中。

每当夏季风北上,西南、东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系统冷空气相遇,或者有台风影响,往往会产生强度很大的暴雨。

洪,即洪水,尤其是平原区洪水。

我国不仅年内降水高度集中,平原中的平地大多位于江河洪水水位以下,是洪水洪灾易发区。

滨海地区由于地面沉降,抬高了洪水水位,增加洪水洪灾发生的机率。

城市雨洪即为发生在城市中的强降雨,导致城市下垫面大量积水甚至形成洪涝的一种现象。

城市雨洪利用,指的是通过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分散实施,就地拦蓄、储存和利用城市雨洪,避减洪涝灾害,增添城市供水,改善水生态,营造一个亲水、爱水、节水、用水的城市环境。

2城市雨洪的现状及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2.1城市雨洪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于城市房屋以及路面的建设日新月异。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汛期到来时,城市降雨量明显增加,诸多城市都会因为暴雨造成城市内涝,从而出现交通瘫痪,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另外,大量的城市降雨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白白的流入到排水管道中,这也是一种很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其次,因为雨水与路面的接触,使水分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cod、tn、tp等,这些化学物质都会对城市地下水的水质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进而影响到城市的供水水源。

类比于其他的洪水类型,城市雨洪的洪峰提前,洪峰流量增大,而且该类型洪水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造成的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浅析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浅析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城市雨洪资源的利用为城市开辟了新的水源,同时又能减轻汛期排涝压力,解决城市洪涝灾害与缺水的问题。

本文主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从城市存在的主要涉水问题着手,对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有效实现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标签:雨洪资源;利用;途径引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时空分布不均衡。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增多,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径流系数增大,暴雨汇流迅速,径流量成倍增加,使得每年有大量的雨洪资源白白流走,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雨洪资源,还使城市排水管网不堪重负,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而雨洪资源的利用既可以增加供水水源,又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对解决城市当前水资源紧缺问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存在的主要涉水问题最近几年以来,因城市地下水的不断开采,导致地下水含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出现逐年降低的局面,使得城市雨水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

加上很多城市是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的,当水资源能够满足城市发展时,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当水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时,水就会对城市建设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具体来说,城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涉水问题:1.1 防洪能力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城区降水、洪峰以及洪量明显增加。

然而,城市的土地及水面被楼群、硬质路面所覆盖,对行洪过水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同时可渗水面积的减少,对地下水和地下土壤的自我净化及调节也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城市中大面积不渗水,导致地面雨水径流加快,汇流时间缩短,极易形成陡涨陡落的洪水,使得城市遭遇洪涝灾害。

城市雨洪管理综合研究

城市雨洪管理综合研究

城市雨洪管理综合研究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雨洪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城市雨
洪管理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城市雨洪问题
一场雨storm就能让城市交通瘫痪、居民房屋被淹、电力中断等严重后果。


市的建筑和路面导致雨水在大量运行中失去稳定,造成缺水和淹水的波动性。

二、城市雨洪管理的现状
城市雨洪管理的现状表现出多重问题。

首先,雨水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各级政
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缺乏实际调研和科学指导。

其次,管理方式不一,雨水治理分散、管理分散、评价分散,管理体系缺乏统一、协调和独立性。

第三,雨水治理技术相对滞后,大多数城市处理方式局限于河道清淤和雨水收集,缺乏废水再利用技术。

第四,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协作,缺少整合的协作平台和合作机制。

第五,长期依赖公共设施,转变为可持续和分散的方式困难。

三、解决措施
在城市雨洪管理领域,应秉持科学、可行、协同、可持续的原则加以治理。


方面,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科学指导和评估体系,成立具有科研和寻求共同发展的研究团队。

另一方面,提升技术能力,充分探索新型处理方式,如雨水植被滞留、良性循环等,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建立公共协作平台,实现城市水资源安全、节约、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针对城市雨洪管理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措施既可很好地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又
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要依托科学技术,加强沟通协调和资源配置,勇于转变能力和理念,打造创新型社区,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市容环境和生活质量。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罗艳红
【期刊名称】《资源节约与环保》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地表条件,使得雨水滞留能力大大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从而导致雨水资源白白流失,且城市内涝风险增大.而雨水经简单的处理即能用作城市杂用水.若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既可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又能降低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同时可减轻地表径流污染,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然而目前我国雨水利用率很低,且利用形式单一.本文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与主要技术,并展望了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推广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总页数】2页(P214-215)
【作者】罗艳红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山西朔州0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景观途径 [J], 郭荣军
2.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J], 路琪儿;罗平平;虞望琦;张世鹏;汪弋乂;朱熙;高飞
3.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效益评价 [J], 朱文彬;吕爱锋;曲波
4.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概述 [J], 付丹
5.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 [J], 廖秋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法探讨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法探讨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法探讨
王磊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
【年(卷),期】2009(025)003
【摘要】目前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防洪、排涝问题日益扩大,但雨洪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针对此现状,结合国情与省情,提出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效益.
【总页数】2页(P23,55)
【作者】王磊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
【相关文献】
1.加强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J], 于琪洋
2.山东聊城市雨洪资源利用问题探讨 [J], 苏广勇
3.山东聊城市雨洪资源利用问题探讨 [J], 苏广勇;
4.南京市高淳区城市水网防洪及雨洪资源利用模拟研究 [J], 徐驰;董庆华;张宏雅;张浮平
5.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与管理浅析——以龙口市为例 [J], 张士民;马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城市雨洪利用分析与探索

河南省城市雨洪利用分析与探索

河南省城市雨洪利用分析与探索摘要调查和分析了河南省水资源及水资源缺乏的形势,以郑州市为例讨论了雨洪水收集、储存和处理的技术,研究表明,雨洪水经处理后就CODcr和SS两项指标而言,能够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

雨洪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观。

关键词水资源形势;雨洪水利用;效益;河南省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 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了解,全国66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4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14个。

严重缺水城市中北方城市占71个,南方城市为43个。

即便在多水的长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个,缺水县城155个。

在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由于缺水,已经实行定量配水、停工待水或避高峰让水、提高水价等节水措施。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岛、大连、重庆、昆明、沈阳、郑州、武汉、西安、西宁、太原。

河南省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省份,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的缺水日趋严重,到2010年,河南全省将缺水60亿立方米。

因此,寻找一个解决城市缺水、缓解城市用水严重不足的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河南省水资源形势分析目前河南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4.58亿立方米,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0%,其中山区为38.87亿立方米、平原为131.77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6.0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多年平均为163.00亿立方米,其中山区为28.47亿立方米、平原为134.53亿立方米;深层承压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47亿立方米。

按地下水类型分,在全省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占77%、岩溶裂隙水占12%、基岩裂隙水占11%。

在这些可开采的地下水中约7.2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44%)的地下水资源可供直接饮用,约8.08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48%)的地下水资源需要经适当处理后方可饮用,约1.2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7%)的地下水资源不适宜饮用,但可作为工农业供水水源,约0.1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不足1%)的地下水需要经过专门处理后才能利用。

城市区域内雨洪利用技术的研究

城市区域内雨洪利用技术的研究

城市区域内雨洪利用技术的研究摘要:目前我国城市雨洪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缺乏系统性。

针对雨洪利用现状及经济状况,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雨洪利用技术,包括屋面雨水利用技术、下凹式绿地渗蓄路面雨水技术及雨水渗透技术。

关键词:雨洪利用;雨水收集;下凹式绿地;雨水渗透技术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ity rainfall flood using technology still lag behind,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ccording to rainfall flood utilization status and economic condition, puts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rainfall flood u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roof rainwater to use technology, sink type green space permeability storage technology and the rain road rain penetration technology.Keywords: rainfall flood use;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Sink type green space; The rain penetration technology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阶段性产物,其水质优良,是城市中十分宝贵的水资源。

据统计一个地区的降水量相当于该地区年水汽输入量的1/3左右,而在城区这部分水量的40%~50%转化为河川径流量,该部分雨水径流一方面会造成水资源流失,同时也会导致城市雨洪灾害,并在传输过程中污染水体[1]。

因此,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应从源头上控制,保住该部分雨洪资源,在城市排水规划过程中通过规划和设计采取工程措施将城区雨水蓄积起来加以充分利用,这样既可以起到节约成本以利用雨洪资源的目的,还可以减少雨洪径流在传输过程中所受污染,减轻城市雨洪灾害威胁。

城市雨水防洪与利用

城市雨水防洪与利用

城市雨水防洪与利用
王建新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雨水的特点,现行规范措施的不足和雨水收集利用、防
洪等,同时还对系统中一些设施做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和注意事项。

<br> 雨水的特点:雨水不含氯化物,水硬度为零,并且比城市用水含盐
量要少。

城市雨水按清洁程度分类,雨水可分为:屋顶雨水、绿化雨水和道路雨水。

【总页数】2页(P112-113)
【作者】王建新
【作者单位】晋城市园林建筑设计院山西晋城 0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第十届国际雨水利用大会看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趋势 [J], 车武;李俊奇
2.城市雨水的利用潜力及收集利用模式 [J], 贾志军;宓文富;甄宝艳
3.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对水安全的作用及其利用途径 [J], 刘新有;黄英;史正涛
4.利用学会技术、人才优势,探求城市防洪发展前沿理论全国城市防洪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 [J], 培新
5.城市雨水的“防洪、减污、回用”系统 [J], 徐航;何品晶;宗兵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对城市雨水资源性质认识不够。目前市政建 设与规划部门未充分认识到城市雨水的资源性与宝贵 性, 似乎理所当然的把城市 ( 暴) 雨水作为灾害, 只 是一味地想办法把雨水排走。据统计, 全国 600 多个 城市中, 有 400 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 北方很多 城市地表水不够用, 人们大量抽取地下水, 造成地下 水超采, 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南方城市, 当地 表水被污染时, 也有利用地下水的需求, 长江下游和 珠江三角洲地区, 亦是如此。某些南方城市, 由于开 采深层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与地裂缝; 在江苏由于开 采深层水导致地裂缝, 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禁止开采
·水 资 源·
北 京 水 务 2007 年第 5 期
城市雨洪现状分析与收集利用
孙宏波 兰驷东
( 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 101400)
摘 要 针对我国尤其是北方部分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的特点, 分析了城市雨洪利用的紧迫性、发
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雨洪资源化的理论与实践进展情况。结合我国实际
所、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和回灌地下水, 都取得了 绿化面积, 立法规定建设区内的最低可渗面积率等,
良好的效果。因此, 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 使得雨水可以快速入渗进入地下含水层。
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对解决我国缺水问
( 3) 重视小区雨水储存。国内很多城市小区的屋
题很有借鉴意义。
顶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 但是却没有相应的
情况, 对雨洪资源利用今后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 城市雨洪利用不仅是开源节流的良策,
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区域健康循环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雨洪利用 区域循环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 - 4637( 2007) 05 - 0013 - 04
1 城市雨洪导致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方面却又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0 万 hm2, 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加大 投入是搞好雨
( 4) 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较小。如果把城 水利用的一项关键措施。国家财政的投资比例应适当
市排水系统提高到 10 a 至 50 a 一遇, 在经济上并不合 增加, 尽可能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同时现行的扶
北京市政府 66 号令 (2000 年 12 月 1 日) 中 也 明
日本于 1963 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
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2001 年国务院批准 池, 还将蓄洪池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等城
了包括雨洪利用规划内容的 《21 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 市杂用水。这些设施大多建在地下, 以充 分利用地下
用— ——雨洪控制与地下水回灌”,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收 在芝加哥市兴建了著名的地下隧道蓄水系统, 以解决
集北京海淀、昌平、石景山等地区从 1981 — 1999 年 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此外, 还在众多的州研究
的逐月和逐日的降水量、蒸发量、气温, 为雨洪利用做 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路面组成的
大的建筑物内的水循环设施。从面积相当于 12 个足球
在沿海城市, 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更大的潜力。上
场大小的 10 万 m2 的圆顶盖上收集来的雨水, 经过 24 海年平均降雨量 1 124 mm, 全市每年的降雨总量应为
个专门设置的汇水斗进入地表水 排放管中, 初降雨水 70 亿 m3, 扣除蒸发、渗透等因素, 水务部门估计, 全
2000 年的展示建筑— ——世纪圆顶示范工程。在该建筑
( 1) 资金紧张。投入不足是影响这些地区发展集 物 内 1 d 回 收 500 m3 水 用 以 冲 洗 该 建 筑 物 内 的 厕 所 ,
·14·
·水 资 源·
北 京 水 务 2007 年第 5 期
其中 100 m3 为从屋顶收集的雨水。这使其成为欧洲最 不到 10 个昆明湖。
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北京由于缺水形势严峻, 城区雨 展。制定适合当地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规范, 根据技
洪利用步伐较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城市节水办 术规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 加强技术指导、人员的培
公室从 1998 年开始立项研究, 并于 2001 年 4 月通过 训与技术交流, 及时总结经验, 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向 鉴定, 建成了几处示范工程, 如北京第 15 中学雨水利 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德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 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可以利用雨水下渗管道,
用的法律法规, 对雨水利用的措施给予支持。
沿线补给地下含水层, 也可将雨水引到适当的地点集
3.2 国外雨洪利用情况评述
中入渗补给含水层或直接加以利用。
综上所述, 在世界各大洲, 都有收集雨水解决生
( 2) 增加城市透水面积。以前大多数城市采用水
“鸟巢”、 “水立方”等比赛场馆, 在建设过程中都把雨 和农村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洪利用研究 , 并召开过 10
水收集利用放在首位, 其中 “鸟巢”馆的雨水收集利用 届国际雨洪利用大会。其中, 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
相当于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 1 a 的污水处理量。
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的国家, 城市雨洪利用发展较快。
1.1 城市暴雨导致内涝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深受暴雨内涝之害。短时 间的暴雨使得城市出现大面积淹水现象, 不仅造成了 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严重干扰了城市正常秩序, 给居 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例如, 2001 年 8 月某天, 上海 1 h 集中降水 75.6 mm, 为 50 a 一遇的特大暴雨, 使企 业和市民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保守估计此场暴雨造成 的保险损失接近 1 亿元。2003 年 7 月 5 日, 南京遭遇 罕见暴雨, 从凌晨 1 时至上午 11 时整, 南京市降水量 为 260 mm, 道路中断、车辆抛锚、小区淹水、市民出 行困难, 城市应急系统受到严峻的考验。由于城市建 筑与路面等不透水地面的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水文过 程急剧变化, 类似这样的城市内涝现象, 比比皆是, 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
4 我国雨洪集蓄利用的潜力
处理和回收系统, 收集的雨水仍与污水一起排走。例如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建有 17.6 万 m2 完善的雨水
苇床还能增加城市的景观多样性。
因此每年至少有 35 亿 m3 的雨水白白流失。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洪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
5 我国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是通过 3 种形式: 屋面雨水
集蓄系统, 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 于家庭、公共场所和 5.1 收集储存城市雨水的措施
企业的非饮用水; 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
活和生产用水的成功做法。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的 泥或沥青路面, 雨水不能渗进地下, 加剧了城市内涝
主要经验是: 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 的风险。现在国内外很多城市采用各种改善措施增加
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制定了一系列 城市透水面积, 例如, 采用多孔沥青或多孔混凝土路
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 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 面, 在人行道、广场或休闲区铺设草皮砖, 增加城市
用工程、北京海淀公园雨水与景观工程、北京东城区青 3 国外雨洪利用发展状况及评述
年湖雨水利用与景观系统、海淀区政府大院雨水利用工
程、丰台区工会雨水利用工程等。专家提出, 为缓解北 3.1 国外城市雨洪利用发展状况
京水资源供求矛盾, 雨洪利用要以雨水留到地面、留在
由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
( 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不规
2 我国雨洪集蓄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范。部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出现 蓄不上或蓄不满的现象。从全局出发对当地水资源
2.1 国内城市雨洪利用发展概况
我国城市城区雨洪利用总的来说技术还较落后, 缺乏系统性, 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主要在缺 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较典型的
前期准备工作。随着水管理体制和水价的科学化、市场 地表回灌系统。美国不仅重视工程措施, 并制定相应
化, 通过一批示范工程, 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带动整个领 的立法对雨洪利用给予支持。
域的发展, 实现城市雨洪利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
英国研究不同规模的水循环方案, 设计了英国
2.2 雨洪集蓄利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收稿日期: 2007 - 01 - 03 作者简介: 孙宏波 ( 1974 —) , 男, 工程师。
·13·
·水 资 源·
北 京 水 务 2007 年第 5 期
深层水的决定。由此可见, 城市一方面要花大量的人 雨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 国家、集体和个人应多渠道
力和物力将雨水排走, 白白浪费大量淡水资源; 另一 筹集资金。目前每年能发展的雨水集蓄利用面积不足
状况及开发利用情况、可建工程的潜力、布局和工程 形式, 进行深入地调查, 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 经济等条件, 因地制宜地搞好工程的规划布局, 选择 好工程形式, 确定技术标准, 分步实施。既要发挥雨
有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獐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 水效益, 又要量力而行, 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可持续发
1.2 城市暴雨导致内涝的原因
近年来, 全国众多大城市常出现严重积水危害,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城市不透水面积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使得 城市面积不断加大, 相应的城市不透水面积也在加大。 大面积土地被城市建筑、水泥、沥青路面等覆盖, 雨 水入渗到地下的途径被人为阻断, 只能依靠城市排水 管道。这就使得原本可渗入地下的水资源, 反而成为
含有从圆顶上冲刷下的 污染物, 通过地表水排放管道 市每年白白流失的雨水总量约在 24 亿 m3 左右。深圳
直接排入泰晤 士河。由于储存容积有限, 多余的雨水 年 均 降 水 量 1 900 mm, 每 年 从 天 而 降 近 40 亿 m3 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