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芯片组发展史
intel芯片发展历程
intel芯片发展历程早年发展Intel公司成立于1968年,最初是一家半导体企业,公司创始人之一是摩尔(Gordon Moore)和诺伊斯是该公司最早的合伙人之一。
早期的产品主要是RAM存储器芯片,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盈利并不理想。
进军微处理器市场1971年,Intel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
该芯片在卡尔顿(Federico Faggin)的领导下开发,并被用于卡尔库尔斯(Busicom)计算机。
1972年,Intel发布了Intel 8008微处理器,该处理器更加强大,性能更好。
虽然市场反馈一般,但是这些微处理器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品创新与微机时代1974年,Intel推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Intel 8080微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成为第一款广泛使用的微处理器。
它被应用于Altair 8800个人计算机,标志着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此后,Intel不断推出新的处理器产品,如Intel 8086、Intel 80286等,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快。
1980年代,IBM推出了第一台IBM PC计算机,搭载了Intel 8088处理器,这一事件对Intel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Intel成为计算机领域的龙头企业。
x86架构和竞争对手Intel在1981年发布了第一款16位的处理器Intel 80286,开启了x86架构的时代。
该架构的成功让Intel成为个人计算机市场的主导者,并在之后的几年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然而,1990年代后期,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开始崛起,并成为了Intel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竞争的压力下,Intel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Pentium系列处理器,以保持市场份额。
新时代的挑战与突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C市场进入了饱和阶段,面临着冷却的需求。
Intel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将重点放在数据中心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
2011年,Intel发布了第一款基于22纳米制程工艺的Ivy Bridge处理器,开启了新一代处理器的时代。
因特尔芯片发展简史
• 英特尔公司( Intel Corporation )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 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35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 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 变了这个世界。 • 2002年2月,英特尔被美国《财富》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 “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名列第九。2002年接近尾声, 美国《财富》杂志根据各公司在2002年度业务的表现、员 工水平、管理质量、公司投资价值等六大准则排出了 “2002年度最佳公司”。在这一排行榜上,英特尔公司荣 登全球榜首。同时,在“2002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上, 英特尔公司名列第28位。
810时代
810
810不仅仅是Intel首款整合型芯片组产品,同时也是Intel尝试的 新式“固件控制中心”架构式设计,一改以往的南北桥设计, 这种新式的设计独道之处在于,将各部分性能分解成为独立的 芯片,重新设计了芯片间通道的传输方式和速度,因而在性能 上得以提高。
810EBiblioteka Intel 810E芯片组首次加入了i752 AGP 3D图形加速芯片和AC97声 卡,确实在当时带来了一阵轰动。尽管Intel是BX 440的接班人,但 是Intel 810E芯片组的推出显得仓促,性能上并没有在BX 440上有 太大的提升。一阵火过后,大家还是并没有很好的适应,这些迫使 Intel在之后也赶紧推出了815、815E等芯片组。只是走在前面的一 直都会是大家公认的经典之作。
440时代
南桥
北桥
• 440LX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高速发展,一款功能强大的Pentium II处理器终 于横空出世了。为了推广这款CPU,1997年5月,Intel特意为它定做 了一套新衣服——Intel 440LX芯片组。首次支持AGP、SDRAM和 Ultra/33功能,而且它支持两个处理器,是当时最强劲的芯片组。 • 440BX Intel 440BX芯片组是寿命最长的一款芯片组,也可以说是Intel公司最 成功的芯片组产品了,直到今天它还是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 440ZX Intel 440ZX芯片组是Intel公司在1999年初推出的,它分为440ZX-100 和440ZX-66两种版本。440ZX-100是为Pentium CPU设计的,ZX-66 是为基于Slot 1或Socket 370构架的赛扬处理器设计的。其实二者的 唯一区别就是ZX-100支持100MHz外频,而ZX-66只支持66MHz外频。 • 440GX Intel 440BX芯片组一直被用在中高端主流产品上,然而随着人们对图 形处理和大量数据运算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最大512MB的内存容量以不 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了,一款专门供高端服务器的Pentium II或XEON 处理器使用的芯片组440GX诞生了。
Intel接口革命史——从总线看Intel主板芯片组发展历程
Intel接口革命史——从总线看Intel主板芯片组发展历程可以这样说,Intel处理器的成功,功劳有一半应记在自家的主板芯片组身上。
从经典的430HX、430TX、440BX到如今的9XX系列,正是由于历代Intel主板芯片组+Intel处理器的绝佳搭配,才成就了一个帝国的辉煌。
回首Intel主板芯片组的历程,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其产品性能和功能不断进步外,更可清晰地看到,主板芯片组的发展史正是总线和接口技术的革命史。
正是总线和接口技术一步步不断发展,才有了如今高性能的主流电脑。
一、PCI总线的X86时代关键词:PCI、SDRAM、MMX430HX功能示意图386、486时代的主板芯片组市场群雄混战,进入586时代后,Intel凭借对自身CPU更了解的优势推出了430LX芯片组,并在随后的几次战役中一举取得了市场上的主动。
限于篇幅,我们只对这类早期芯片组做文字介绍。
第一款可称得上经典的Intel主板芯片组就是430HX。
430HX芯片组由一片82439HX和一片82371SB组成,采用了并行PCI体系结构,符合PCI 2.1标准,缩短了总线的等待时间,提高了PCI设备的速度和整个系统的性能;可支持通用串行总线(USB),支持EDO定时功能,系统内存最高可达512MB;支持P54C (Pentium)和P55C(Pentium MMX)CPU;支持双CPU结构,可组成对称处理器结构体系。
随后Intel又在430HX的基础上推出了其简化版本430VX,VX只支持单处器和最大256MB内存,但凭借较低的售价在消费级市场上走红。
而Intel 430TX芯片组(由82439TX和82371AB组成)则可看成是英特尔在586时代的颠峰之作。
它是Intel公司为配合Pentium MMX CPU而推出的芯片组,针对MMX技术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可达到更佳的多媒体应用效果。
正式支持SDRAM 内存,并支持SDRAM与EDO内存的混合使用。
Intel的CPU发展史资料
Intel的CPU发展史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09级付鹏桢20094071006摘要:本文将对intel系列CPU及其架构做简要介绍,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关键词:Intel的CPU Core微架构一Intel 的cpu发展史1968年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摩尔的新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圣弗朗西斯科湾畔芒延维尤城的梅多费大街365号开张了。
并在成立不久斥资15000美元从一家叫INTELCO的公司手中买下了INTEL名称的使用权。
由此INTEL这位半导体巨人开始了他在IT行业传奇般的历史。
1971年11月15日,这一天被当作全球IT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而被写入许多计算机专业教科书。
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而且每秒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
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
199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NTEL Pentium处理器正式发布,宣布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多媒体时代。
2003年3月,INTEL有史以来首次发布一种完整的计算解决方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此次发布可以看作是INTEL全面进军移动便携式电脑的先兆。
微处理器的发展一直在遵循着摩尔定律,始终没有违背,但正式按照定律和目前的研发速度,专家们推断目前的微处理器生产技术即将面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INTEL似乎看到了处理器发照举步艰难。
因此再次敞开了广博的胸襟,把臂膀伸向自己尽可能触及的芯片制造领域中,迅驰移动技术也成了INTEL叩开未来之门的敲门砖。
1965年,戈登-摩尔在准备一个演讲时发现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现象。
Intel公司的CPU发展史
I nte I公司的CPU发展史(总3页)Intel公司的CPU发展史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成立于1968年,具有41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Intel公司的CPU演进史几乎就等于计算机演进史。
就Intel而言,经历过8086 (第一代)、80286 (第二代)、80386 (第三代)、80486计算机(第四代)、Pent i urn (第五代)、Pent i urn Pro (第六代)到现今的Pent i um II、Pent i um III、Pent i umlV ,到现今主流的多核心CPU,期间虽有AMD、Cyrix、IBM等都陆续有跟上计算机世代的交替,除了AMD 的K7、K8曾经稍微威胁到Intel的覇主地位之外,可以说是Intel公司的天下。
Intel 4004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是第一个可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四位微处理器,它包含2300个晶体管,随后英特尔又推出了8008o 1974年,8008发展成8080,成为第二代微处理器。
8080作为代替电子逻辑电路的器件被用于各种应用电路和设备中。
X86系列Intel x86处理器成为IBM PC的大脑。
这个历史的选择也将英特尔公司日后带入了财富500强大公司的行列。
Intel 8086 /8088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
这就是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起点。
8086微处理器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1MB。
同时英特尔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
人们将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x86 扌旨令集。
1979年,英特尔公司又开发出了8088, 8088工作频率为、或8MHz,集成了大约29000个晶体管。
英特尔处理器历程(图解)
英特尔首款微处理器4004从英特尔于1971年推出首款4004微处理器到现在,英特尔处理器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
在告别13年传奇品牌奔腾之后,我们又迎来新一代酷睿2双核处理器。
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英特尔处理器35年来的发展历程。
1971 年:4004 微处理器4004是英特尔推出的第一款微处理器。
这一突破性的发明最先应用于Busicom 计算器,为无生命体和个人计算机的智能嵌入铺平了道路。
晶体管数量: 2300速度:108 KHz4004 微处理器• 英特尔于1969 年开始开发第一款微处理器,当时是作为日本计算器制造商Busicom (左)项目的一部分,开发一套用于可编程计算器家族的芯片。
• Busicom 最初计划是需要12个定制芯片。
而英特尔工程师Ted Hoff(中)提出了通用逻辑设备的概念,它可能是一个更出色、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他的提议才使得微处理器得以开发。
• 起初,Busicom 向英特尔支付了60000 美元,获得了微处理器所有权。
在认识到“大脑”芯片的无限潜力之后,英特尔提出用60000 美元换回微处理器设计的所有权。
Busicom同意了英特尔的请求。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4004 (右),每个售价为200美元。
·8008、8080和成功的80881972 年:8008 微处理器8008的性能是4004的两倍。
1974 年,《无线电电子学》(Radio Electronics)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一款名为Mark-8的设备采用了8008。
Mark-8是第一批家用计算机之一,而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该产品很难进行构建、维护和操作。
晶体管数量: 3500速度:200KHz1974年:8080 微处理器8080有幸成为了第一款个人计算机Altair 的大脑。
据说Altair 这个名称是源《星际旅行》电视节目中一个星际飞行计划(Starship Enterprise)的目的地名称。
intel芯片组发展史
Intel芯片组发展史1、Intel 430FX芯片组Intel 430FX芯片组是Intel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芯片组,当时Intel公司就凭它在芯片组领域一炮打红,从此Intel CPU配Intel芯片组芯片组性能极佳的说法被人们广为流传。
Triton First芯片组,其是当时最早提供对EDO DRAM支持的奔腾级芯片组,它所构建的以高速EDO DRAM与第一代原始Pentium处理器相配和的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追求高性能用户的理想选择。
此款芯片组的CACHE类型为管线突发式,最大容量为512KB,缓存容量为64MB。
在内存方面,他最大支持128MB的内存容量,EDO DRAM读取时间为7-2-2-2 FPM DRAM读取时间为7-3-3-3,数据带宽为64BIT,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
2、Intel 430VX芯片组Intel在推出了两款最成功的CPU之后突然觉得还缺点什么,原因是原始的FX芯片不能满Pentium MMX CPU的需要,而HX芯片组性能好,但它昂贵的价格并不能被一般用户所接受。
所以Intel急需推出一款新的芯片组来补充FX芯片组与HX芯片组之间的真空地带。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Intel 430VX芯片组诞生了,人们习惯的称它为Triton Three。
但人们发现这款Triton Three在性能上并不比Triton 2强,只是他低廉的价格被经济不富裕得人津津乐道。
3、Intel 440LX芯片组随着CPU制造工艺的高速发展,一款功能强大的Pentium II处理器终于横空出世了。
为了推广这款CPU,1997年5月,Intel特意为它定做了一套新衣服——440LX芯片组。
首次支持AGP、SDRAM和Ultra/33功能,而且它支持两个处理器,是当时最强劲的芯片组。
4、Intel 440BX芯片组Intel 440BX芯片组是寿命最长的一款芯片组,也可以说是Intel公司最成功的芯片组产品了,直到今天它还是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详述Intel系列CPU架构的发展史
Intel系列CPU架构的发展史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又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一)、4004时代1971年,当时还处在起步阶段的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
是第一个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体管,功能相当有限,而且速度还很慢,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以这么说,CPU的历史发展历程一定意义上也就是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发展历程。
4004处理器核心架构图:(二)、8008时代世界上第一款8位处理器C8008共推出两种速度:0.5 Mhz以及0.8 Mhz,虽然比4004的工作时脉慢,但是整体效能要比4004好上许多。
8008可以支持到16KB的内存。
D8008则是后期出的量产版,发布时间为1972年,8位运算+16位地址总线+16位数据总线,同时它也包含一些输入输出端口,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设计,还有效解决了外部设备在内存寻址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8080时代intel推出的8080不仅扩充了可寻址的存储器容量和指令系统,而且指令执行速度是8008的10倍。
另一方面8080可直接与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兼容,而8008则不能,这样就使得接口设计更容易,而且价格更便宜。
8080可寻址的范围(64KB)是8008(16KB)的4倍,随后,1974年第一台PC机MITS Altair 8800问世了。
它写的BASIC语言解释程序是由Bill Gates(比尔·盖茨)和Paul Allen于1975年开发的,他们是Microsoft公司的创始人。
(四)、8085时代8085的最低主频3 MHz,最高主频也不过6MHz。
当年使用此CPU的厂商非常多,包括了AMD,FUJI,TOSHIBA,SIEMENS等等。
Intel芯片组
Intel芯片组Intel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微处理器和芯片组。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Intel芯片组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Intel芯片组进行详细介绍,总结其发展历程和产品特点。
Intel芯片组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1968年,Intel公司成立,最初的产品是RAM芯片。
随着技术的发展,Intel逐渐进入了微处理器领域。
1971年,Intel推出了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Intel相继推出了多款微处理器产品,如Intel 8008、Intel 8080和Intel 8086等,不断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芯片组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北桥和南桥两个芯片。
北桥负责处理与处理器及高速组件的通信,而南桥则负责与其他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Intel芯片组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它与Intel处理器的高度兼容性使得它成为了大多数计算机制造商的首选。
在产品特点方面,Intel芯片组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势。
首先,高性能是Intel芯片组的一大特点。
它采用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架构设计,能够提供卓越的计算能力和处理速度。
其次,可扩展性是Intel芯片组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它支持多种接口和扩展插槽,可以满足不同计算需求的用户。
再次,低功耗是Intel芯片组的重要特点之一。
它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能够提供出色的性能同时保持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此外,Intel芯片组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靠性,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Intel芯片组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嵌入式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各个领域。
在个人电脑领域,Intel芯片组在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服务器领域,它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靠性,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在嵌入式系统领域,Intel芯片组可以实现高度集成和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
Intel CPU的发展史
十三.Intel Pentium 4
• 2000年英特尔发布了 Pentium 4处理器。用户使 用基于Pentium 4处理器的 个人电脑,可以创建专业品 质的影片,透过因特网传递 电视品质的影像,实时进行 语音、影像通讯,实时3D 渲染,快速进行MP3编码解 码运算,在连接因特网时运 行多个多媒体软件
•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
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
• 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
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频率为12.5MHz的80386每秒钟可执行6百
• Pentium 4处理器传输数据 到系统的其他部分比目前所 有的x86处理器都快,也打 破了Pentium 3处理器受系 统总线瓶颈的限制。其后英 特尔又不断改进系统总线技 术,推出了FSExBc5el3te3k、EleFctSroBn8ic0s 0(HK) Ltd Confidential
十四.Intel Itanium
十.Intel PentiumII
• 1997年5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233MHz、Pentium II 266MHz、Pentium II 300MHz三款PII处理器,采用了0.35微 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 采用SLOT1架构,通过单边插接卡(SEC)与主板相连, SEC卡盒将CPU内核和二级高速缓存封装在一起,二级高 速缓存的工作速度是处理器内核工作速度的一半;
InterCPU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
Inter CPU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前景1968年,神奇而伟大的Intel公司成立了,格鲁夫、诺依斯和摩尔是微电子业界的梦幻组合.1971年,INTEL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Intel 4004微处理器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距离是10微米,它能够处理4比特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运行的频率为108Khz,成本不到100美元.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将4004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具革新性的产品之一”.Intel 4004微处理器功能较弱,计算速度较慢,以至于只能在Busicom计算器上使用,更不用说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了.但是相比第一套计算机ENIAC来说,功能和体积有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命名为i8086的16位微处理器,同时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由于这两种芯片所用的指令集相互兼容,所以人们统称它们为“X86”指令集.Intel推出了8086处理器,到今天为止它仍然是所有x86兼容处理器的基础.Intel 8086集成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内部数据总线CPU内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外部数据总线CPU外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寻址1MB内存.1979年Intel推出8088处理器.Intel 8088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地址总线为20位,时钟频率为,可以使用1M内存.8088处理器的内部数据处理总线为16位,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8088芯片在IBM PC中的使用也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1981年Intel发布了一个不太重要的CPU——80186,这颗CPU没有被PC厂商所采纳,据说主要是软件兼容的问题而被废弃.1982年Intel在8086的基础上,推出了80286芯片.286芯片具备16位字长,集成了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与8086相比,80286寻址能力达到了16MB,可以使用外存储设备模拟大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扩展了80286的工作范围,还能通过多任务硬件机构使处理器在各种任务间来回快速切换,以同时运行多个任务,其速度比8086提高了5倍甚至更多.1985年10月17日Intel发布了80386处理器.803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IBM PC兼容机中.这些PC机称为“80386电脑”或“3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386”或“386”.80386处理器首次在x86处理器中实现了32位系统,可配合使用80387数字协处理器增强浮点运算能力,并且首次采用高速缓存外置解决内存速度瓶颈问题.80386有三种工作模式: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实模式为DODX可以直接访问4G字节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虚拟86模式可以同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加强多任务处理能力.80386的广泛应用,将PC机从16位时代带入了32位时代.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巨大扩展,商业办公、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80486处理器面市.80486处理器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在X86系列中首次使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协处理器的80386提高了4倍.早期的486分为有协处理器的486DX和无协处理器的486SX两种,其价格也相差许多.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CPU的频率越来越快,而PC机外部设备受工艺限制,能够承受的工作频率有限,这就阻碍了CPU主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CPU倍频技术,该技术使CPU内部工作频率为处理器外频的2-3倍,486DX2、486DX4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1993年,全面超越486的新一代586处理器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最大的CPU制造商Intel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MD和Cyrix的产品.Pentium处理器包含了310万个晶体管,内置了16K的L1 Cache,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0Mhz和66Mhz到后来的200MHz.1995年秋天,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Pro处理器.Pentium PRO是英特尔首个专门为32位服务器、工作站设计的处理器,主频有150/166/180和200MHz四种.Pentium Pro处理器总共集成了550万个晶体管,并且整合了高速二级缓存芯片,性能比Pentium更胜一筹.Pentium Pro处理器将L2 cache与CPU封装在一起——“PPGA封装技术”L2 cache在486和Pentium中都是设置在主板上,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总线互连,连接线路也被安置在封装中.这使得内置的L2 cache能更容易地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从而大大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外部地址总线扩展至36位,处理器的直接寻址能力64GB,为将来发展留下余地.采用动态执行技术,这是Pentium处理器技术的又一次飞跃.该技术通过预测程序流程并分析程序的数据流,可选择最佳的指令执行顺序.意即指令不必按程序为它规定的顺序执行,只要条件具备就可以执行,从而使程序达到更高的运行效率.Pentium Pro处理器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Pentium Pro处理器高昂的价格使得这款处理器没有良好的销售业绩.于是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MMX处理器. Pentium MMX是英特尔在Pentium内核基础上改进,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57条MMX指令.这些指令极大地提高CPU处理多媒体数据的效率.MMX指令非常成功,在之后生产的各型CPU 都包括这些指令集.1997年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II处理器.其内部集成了750万个晶体管,并整合了MMX 指令集技术.此时,英特尔 Pentium II架构已经从Socket 7转成Slot 1,并首次引入了封装Single Edge Contact技术,将高速缓存与处理器整合在一块PCB板上.Slot 1的Pentium II 晶体管数为900万,并且具有两种版本的核心:Klamath与Deschutes.1997年底,Intel推出了没有集成二级缓存的Celeron处理器.由于性能不佳很快就淘汰出了市场.1998年Intel发布了Pentium II Xeon至强处理器.Xeon是英特尔引入的新品牌,当时Intel公司为了区分服务器市场和普通个人电脑市场,决定研制全新的服务器CPU,命名也跟普通CPU做了一些明显的区分,称为Pentium II Xeon,取代之前所使用的Pentium Pro品牌.Pentium II Xeon处理器不但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缓存,更重要的是可以支持多达4路或者8路的SMP对称多CPU处理功能,它采用和Pentium II Slot1接口不同的Slot 2接口,必须配合专门的服务器主板才能使用.1998年上半年,Intel在吸取了集成二级缓存的Celeron处理器的教训,推出了堪称经典的Celeron处理器.这款Celeron处理器集成了二级缓存,并且采用了66MHz的前端总线,可以轻易的超至100MHz.这使得这款处理器可以稳定运行在450MHz的速度.超频到450MHz的Celeron 300A 处理器足以与比它贵不少的Pentium II 400抗衡.1999年,Intel的新一代产品Pentium III处理器,它采用微米制造工艺,新的SECC2插口.Pentium III处理器拥有32K一级缓存和512K二级缓存运行在芯片核心速度的一半下,包含MMX指令和Intel自己的“ 3D”指令SSE,最初发行的PIII有450和500MHz两种规格,其系统总线频率为100MHz.同年10月,Intel推出了基于微米工艺制造的Pentium III处理器,这款Pentium III 处理器有256K在片二级高速缓存,代码名为Coppermine.Coppermine以733MHz登台.随着工艺尺寸从微米减少到微米,不仅提高了Pentium III处理器的时钟速度,也使Intel推出了集成的二级高速缓存.虽然集成的二级高速缓存只有老式Pentium III处理器的一半,但在处理器全速下运行,性能仍有显着提高.其后Intel推出了Pentium III Xeon处理器.作为Pentium II Xeon的后继者,除了在内核架构上采纳全新设计以外,也继承了Pentium III处理器新增的70条指令集,以更好执行多媒体、流媒体应用软件.除了面对企业级的市场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强了电子商务应用与高阶商务计算的能力.Intel还将Xeon分为两个部分,低端Xeon和高端Xeon.其中,低端Xeon和普通的Coppermine一样,仅装备256KB二级缓存,并且不支持多处理器.这样低端Xeon和普通的Pentium III的性能差距很小,价格也相差不多;而高端Xeon还是具有以前的特征,支持更大的缓存和多处理器.2000年Intel推出了Celeron II处理器.Celeron II处理器核心源于Coppermine,Coppermine的二级缓存为256KB,而Celeron II处理器的二级缓存为128KB.第一批Celeron II处理器的外频为66MHz,与Celeron A处理器相同.随后Intel把Celeron II 处理器的外频提高到了100MHz.在这时期市场上还有Tualatin Celeron和TualatinPentium III处理器销售.进入21世纪,Intel处理器也进入全新的Pentium 4时代.到目前为止Pentium 4共采用了Willamette,Northwood和Prescott核心的三种.其中Willamette核心属于Pentium 4最早期的产品,是采用微米工艺制造的,代表产品有P4 和P4 .因为它发热量比较大、频率提升比较困难,而且二级缓存只有256KB,所以总体性能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超频用户来说,这类产品难以让人感到满意.因此Intel很快就开发出了Northwood核心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 4采用微米工艺制造,相比Willamette内核的处理器,其主频有了很大飞跃,二级缓存也从256K翻番到512KB.而Prescott核心的Pentium 4采用了另人咋舌的31级流水线设计,配备16KB的一级数据缓存和多达1MB的二级缓存.在这期间,Intel也推出了Northwood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Northwood核心的Celeron 处理器拥有128kB二级缓存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其后又推出了基于Prescott核心的Celeron D处理器.2005年春,Intel正是发布第一款家用的桌面双核CPU-Pentium D805,自此,人们的生活开始进入双核时代.经历两年多的发展, Pentium D系列已经比较壮大,旗下共有PD8X5, PD8X0, PD9X5等等型号,由于价格的不断下滑,现在已经成为入门级双核的首选之一.但是,由于CPU的核心构架比较落后,所生产的产品功耗比较高,这也正成全了AMD,因为AMD的CPU流水线较短,工艺也运用的得当,使得同性能的CPU要比Intel的功耗低一些.虽然不断的对Pentium D系列进行制程等工艺方面的改,但他始终不能从AMD手中捞到便宜,始终摆脱不了低能高耗的形象.为了彻底改变被动局面,2006年7月,Intel正式宣布推出采用Core中文名“扣肉”微架构的Conroe桌面级双核心处理器,并于2006年7月27日正式上架销售.Conroe处理器分为两大系列: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首批上市的产品共有5款,其型号分别为:Intel Core 2 Duo E6300、Intel Core 2 Duo E6400、Intel Core 2 Duo E6600、Intel Core 2 Duo E6700和最为顶级的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Core微架构特点:Core微架构拥有双核心、64bit指令集、4发射的超标量体系结构和乱序执行机制等技术,使用65nm制造工艺生产,支持36bit的物理寻址和48bit的虚拟内存寻址,支持包括SSE4在内的Intel所有扩展指令集.Core微架构的每个内核拥有32KB的一级指令缓存、32KB的双端口一级数据缓存,2个内核共同拥有4MB或2MB的共享式二级缓存.Core微架的桌面版,即Conroe核心处理器又加入了五项主要改革:宽动态指令执行Intel Wide Dynamic、智能电源管理Intel Intelligent Power Capability、智能缓存技术Intel Advanced Smart Cache、智能缓存加速Intel Smart Memoru Acess及高级数字媒体增强Intel Adcanced Digital Media Boost.附表:历年Inter公司出产的处理器.。
40年历史!125张大图诠释CPU发展简史
40年历史!125张大图诠释CPU发展简史1.引言从1946年说起!填补我国教育上的空白2.“桃园三结义”!Intel公司就这样成立了3.1974年两倍于4004性能的CPU——8008(马克八号)4.1978年确立x86地位创造商业奇迹的CPU——80865.1982年俗称“286”CPU——802866.1985年真带领我们进入32位时代的CPU——803867.1993年第一款与数字无关的CPU——Pentium8.1997年将多媒体技术摆上台面的CPU——Pentium II9.1999年多事之秋!赛扬/奔3/奔3至强齐聚首10.2000年空前强大经久不衰的系列CPU——Pentium411.2001年里程碑似的64位时代到来——Itanium12.2003年移动、网络、节能的铁骑——Pentium M13.2005年开创双核处理器新纪元14.正本清源!“从古至今”历数AMD处理器(组图)引言从1946年说起!填补我国教育上的空白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称为“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重要指标。
Intel x86架构已经经历了28个年头,而x86架构的CPU对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影响颇为深远。
在开始Intel x86神奇时光之旅前面,我们需要弄清楚历史上几件很重要的事件,计算机的始祖到底是谁?是ENIAC吗?这张图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教科书里面的答案是ENIAC。
这个答案不算正确,但也没完全错。
ENIAC是美国宾州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准确一点说: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型计算机。
ENIAC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它于1946年2月15日诞生;当时的资助者是美国军方,目的是计算弹道的各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
IntelCPU发展史
IntelCPU发展史Intel CPU 发展史CPU技术应该是⼈类发展史上最顶尖的发明了,它让⼈类⽂明乘上了快速列车!8086 时代1971 40041971年11⽉15⽇,世界上第⼀块个⼈微型处理器4004诞⽣1971年11⽉15⽇,Intel公司的⼯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个商⽤微处理器—4004,从此这⼀天被当作具有全球IT界⾥程碑意义的⽇⼦⽽被永远的载⼊了史册。
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每秒也只能执⾏5万条指令,运⾏速度只有108KHz,甚⾄⽐不上1946年世界第⼀台计算机ENIAC。
但它的集成度却要⾼很多,集成晶体管2300只,⼀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盅司。
这⼀突破性的发明最先应⽤于Busicom计算器,为⽆⽣命体和个⼈计算机的智能嵌⼊铺平了道路。
1972 80081972年:8008微处理器让英特尔意外的是推出4004芯⽚后,业内的反应相当平淡。
⼀些分析家称这款芯⽚虽然有些意思,但4004的处理能⼒实在有限,还不⾜以引起⼈们的兴趣。
然⽽,当⼀年后英特尔推出其8008微处理器时,业内的⽬光都⼏乎集中到了英特尔⾝上。
8008频率为200KHz,晶体管的总数已经达到了3500个,能处理8⽐特的数据。
更为重要的是,英特尔还⾸次获得了处理器的指令技术。
8008它的性能是4004的两倍,拥有35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200KHz,并且于1974年被⼀款名为Mark-8的设备采⽤,Mark-8是第⼀批家⽤计算机之⼀,此时台式机基本上形成了⼀个最初雏形。
1974 80801974年:8080微处理器在微处理器发展初期,具有⾰新意义的芯⽚⾮Intel8080莫属了。
英特尔公司于1974年推出了这款划时代的处理器,⽴即引起了业界的轰动。
由于采⽤了复杂的指令集以及40管脚封装,8080的处理能⼒⼤为提⾼,其功能是8008的10倍,每秒能执⾏29万条指令,集成晶体管数⽬6000,运⾏速度2MHz。
INTEL发展史
INTEL发展史编者:莫利奖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1968年7月18日,鲍勃-诺斯和戈登-摩尔的新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圣弗朗西斯科湾畔芒延维尤城的梅多费大街365号开张了。
并在成立不久斥资15000美元从一家叫INTELCO的公司手中买下了INTEL名称的使用权。
由此INTEL 这位半导体巨人开始了他在IT行业传奇般的历史。
1971年11月15日,这一天被当作全球IT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而被写入许多计算机专业教科书。
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而且每秒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
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
80年代初,INTEL牢牢抓住了一根由创始于1896年的IBM伸向他的橄榄枝。
1981年是INTEL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INTEL销售工程师维斯顿维INTEL的8088处理器找到了一位重要的客户—蓝色巨人IBM,在随后IBM制造的个人电脑中开始使用INTEL的8088微处理器作为其核心处理器。
INTEL从此名声大振。
《财富》杂志也把INTEL列为在商业上取得最为巨大成功的17个企业之一。
随着INTEL的发展,其研发实力也不断的增强,早期80X86系列微处理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了。
而INTEL在忙于研发下一代处理器时发现,他最终不可能取得用数字注册商标,于是决定使用一个好听而且更容易被注册的名字来命名它的下一代微处理器,这个名字就是Pentium。
199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INTEL Pentium处理器正式发布,宣布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多媒体时代。
2003年3月,INTEL有史以来首次发布一种完整的计算解决方案—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此次发布可以看作是INTEL全面进军移动便携式电脑的先兆。
Intel发展历程
Intel发展历程Intel发展历程2010-05-03 2242自从人类1947年发明晶体管以来50多年间半导体技术经历了硅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甚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代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产业所没有的。
半导体技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被称为quot产业的种子quot。
中央处理器是指计算机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的部件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芯片集成密度越来越高CPU可以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这种具有中央处理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被统称为quot微处理器quot。
随着英特尔公司IntelCore 2Duo的发布新一代性能井喷就这样爆发了。
英特尔从最初的4004到现在的Core 2Duo已经发展了25年。
英特尔在1969年第一次开始开发微处理器。
该微处理器是英特尔为日本计算器制造商Busicom开发的一套可编程计算器项目的一部分即为一系列可程式化计算机研发多款晶片。
Busicom最初为这个计划提供12种定制的芯片。
但英特尔的工程师Ted Hoff提出了多功能逻辑设备的概念它被认定可能是一个更好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的理念后来引领微处理器的发展。
正是由于他的提议才使4004微处理器得以开发。
当初Busicom支付英特尔6万美元取得此微处理器的所有权但在察觉该晶片的发展潜力后英特尔退还这这笔费用购回微处理器设计的相关权利。
最终英特尔在1971年11月15日向全球市场推出4004微处理器。
当时Intel 4004微处理器每颗售价为200多美元。
英特尔发明的4004微处理器是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
这个突破性的发明为Busicom计算器提供了蓬勃动力也为在无生命的物体以及个人电脑中的智能嵌入铺平了道路。
Intel 4004微处理器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计算机微处理器就像当时的广告说的一样它是quot一件划时代的作品quot。
它片内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晶体管之间的距离是10微米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运行的频率为108KHz 成本不到100美元。
一文看尽英特尔处理器的历史
一文看尽英特尔处理器的历史时间串起经历经历打造历史英特尔桌面CPU19711971年,英特尔发布全球首颗微处理器4004,其时钟频率仅为108KHz,共集成了2300只晶体管。
19781978年,英特尔推出了首枚代号8086的16位微处理器,这也是指令集真正意义上的开端。
19821982年,英特尔发布第一款带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模块的处理器80286,同频率性能比8086处理器高3倍,可支持16MB内存。
19851985年,英特尔推出80386处理器,它也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款32位微处理器,可寻址内存高达4GB,并增加了虚拟86技术。
19941994年,英特尔推出了第一款能同时执行两条指令的第五代x86微处理器奔腾(Pentium),其L2缓存集成于主板上,运行频率等同FSB频率。
19951995年,首款采用P6架构且支持超过4GB内存的处理器奔腾Pro问世,可利用36位物理地址扩展(PAE)技术最大支持64GB内存,并首次在CPU内部集成L2缓存。
19971997年5月,英特尔发布奔腾Ⅱ233MHz、266MHz、300MHz 共3款处理器,采用350nm工艺技术,核心晶体管数提升到750万个。
19981998年,英特尔为了应对AMD的低价策略发布赛扬(Celeron)处理器,其核心架构和奔腾Ⅱ相同,但缓存有所缩减。
19991 9 9 9 年2 月,英特尔发布Coppermine核心的奔腾Ⅲ450MHz、500MHz处理器,采用250nm工艺技术,核心晶体管数为950万个。
20002000年,英特尔推出奔腾4处理器,集成了4 200万个晶体管并且开始采用180nm制造工艺,初始频率就达到了1.5GHz。
20052005年4月,英特尔第一款双核平台问世,包括955X高速芯片组、主频3.2GHz的奔腾840EE至尊版处理器,一个多核心的新时代来临。
20062006年7月,英特尔推出酷睿2(Core 2 Duo)处理器,为了提高双核心的内部数据交换效率采用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两个核心共享4MB二级缓存。
英特尔处理器发家历程(完)
英特尔处理器发家历程(完)Intel CPU发展简史第三部分:21世纪2000年:Intel Pentium 4处理器Pentium 4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这也是英特尔市场策略进入新纪元的开始。
从P4开始,Intel已经不再每一两年就推出全新命名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反而一再使用Pentium 4这个名字,这个作法,导致Pentium 4这个家族有一堆兄弟姊妹,而且这个P4家族延续了五年,这英特尔的市场策略是前所未见的。
Penitum 4有分许多制程,Willamette为P4最早的产品,其中还包括Socket 423这个跟之后都不兼容的封装(因为接脚数不同嘛),不过正是因为不能升级而且只能使用Rambus这个怪物内存规格,所以此款销售并不怎么好。
Socket423针脚的P4处理器Socket423是与slot1接口同样短命的一个产物,它从2000年10月推出到2001年8月仅仅使用了不到一年。
多数用户最后都升级到了更成熟的socket478平台,而很多购买了socket423处理器的用户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采用socket423接口的CPU只有一款,即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
最终这款处理器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远低于预期,但在同期Intel的市场份额还有所增长,奔腾四和Netburst的发布给了人们很大的鼓舞,直到今天Intel的3.8GHZ主频的处理器采用的还是这种架构。
在新的处理器中还应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例如支持快速视频流编码的SSE2指令集等478针脚的P4处理器随着处理器主频和内部集成晶体管数目的增加,处理器消耗的能量也开始大大增加。
为了满足处理器所需要的巨大电能,因为奔腾四处理器的功率达到了72W,因此它需要在主板上附设额外的电源接口来满足处理器的供电需要,而由于发热量的增加,一个散热风扇也成了一个必需品。
Intel主推的与奔腾四搭配的平台是850平台,双通道的Rambus内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GB/S的内存数据带宽,但是由于Rambus内存价格昂贵所以使得早期P4平台相当昂贵。
Intel CPU的架构及发展史
Intel CPU的架构及发展史intelcpu的架构及发展史intel的cpu发展史北域红蓝心1965年戈登摩尔在《电子学》杂志第114页发表了影响科技业至今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二分之一。
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cpu又称微处理器,就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对于pc而言,cpu的规格与频率常常被用以做为来衡量一台电脑性能高低关键指标。
cpu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971年。
在那一年,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intel公司面世了世界上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
可以这么说道,cpu的历史发展历程一定意义上也就是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发展历程。
intelc8008为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元处理器。
之后intel又面世8080。
1978年,intel公司再次领导潮流,首次生产出16位的微处理器,并命名为i8086。
之后intel推出了划时代的最新产品80286芯片,该芯片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虽然它仍旧是16位结构,但是在cpu的内部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
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
从80286开始,cpu的工作方式也演变出两种来: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intel推出。
英特B90mmx的面世,就是intel的光辉时代的到来。
汲取了B90pro的教训,intel在1996年底面世了B90系列的改良版本mmx。
这款处理器并没内置当时卖力不取悦的二级缓存,而是独辟蹊径,使用mmx指令集去进一步增强性能。
mmx技术不但是一个技术创新,而且还缔造了cpu研发的新纪元。
mmx技术提高了视频的冷却和读写、图像处理、编码及i/o处置,所有的这一切在今天的办公套件、商用多媒体、通信和internet中被广为地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l的主板芯片组经过多年发展,型号繁多有810、820、845、865、915、945、965等许多型号以及最新的P35,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使用Intel芯片组的主板在人群中占有比较普遍的比率,我就在此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因本人水平有限,出现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这里所说的只是主板的北桥芯片组,它决定了主板对CPU、内存、显卡等配件的支持,我们平时所说的“845”主板就是指使用845北桥芯片组的主板,另外、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所能支持的硬盘和外部设备(如USB设备),每个北桥芯片都有相应规格的南桥芯片与其对应,南桥的功能需要北桥支持,因此正规厂商出品的主板都将同一时期的南北桥搭配在一起,而一些杂牌的主板为节省资金会出现高等的北桥搭配低等南桥的现象发生。
更确切的说,从810开始,Intel放弃了以往的南桥和北桥的概念,用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内存控制中心)取代了以往的北桥芯片,用ICH(I/O Controller Hub,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取代了南桥芯片。
810:810芯片支持主频为133MHz的P3,但最关键的是它提供了对PC 100 SDRAM的支持,支持硬盘的ATA66模式(理论传输速度66MB/S),加上第一次实现了声卡、显卡全部集成,使得它在品牌机市场占据了非常巨大的份额,当时2000年初满天飞的“9999,P3电脑搬回家”、联想天僖系列机都使用810主板,迄今仍有很多在使用。
当时甚至有媒体认为PC从此走向全整合时代,恐怕是因为没有预计到显卡迅速发展所致。
815:因为810不支持外接显卡,限制了它在DIY市场的发展,Intel又推出了最初的815芯片,与810主板相比,815主板支持PC133 SDRAM,配有AGP 4X显示接口,但依然集成显示核心。
810E/815E:为了配合ATA100技术使硬盘的理论传输速度上升到100MB/S,相应的810E/815E增加了对ATA100的支持,其他没有什么变化。
815EP:减去了815E中的集成显示核心,815系列芯片至此已非常成熟,成为P3最佳搭配。
810ET/815ET/815EPT:2001年初,Intel推出了图拉丁核心的新P3以及使用了256KL2的图拉丁赛扬,虽然因为市场定位原因(当时P4已经上市,Intel不希望性价比优异的图拉丁赛扬影响P4的销售),这款CPU并没有什么后续的发展,但是相应的810ET/815ET/815EPT推出提供了对图拉丁的支持,其实后期的815EP同样支持图拉丁,不过需要更新BIOS而已。
现在这种主板和CPU依然有强劲的性能,使用依然广泛。
甚至还有新货在出售。
850:支持奔四最初的主板芯片组,插口是423针的,搭配的内存是RDRAM(就是必须成对使用的RAMBUS内存),因为内存成本高昂,没怎么普及。
845:最初的845为填补850的尴尬而推出,CPU接口变换为478针,但因为与RDRAM 存在技术协议,仍然只支持PC133 SDRAM,与DDR背道而驰,同样没有普及。
845D:2002年中旬,Intel抛弃了与RDRAM的技术协议,由845升级而来,推出了支持DDR 266的845D主板,真正使P4与相应的赛扬开始在市场普及,简单的说,这种主板除了支持前端总线为400的P4和赛扬、支持DDR 266,其他的技术规格与815EP系列没什么区别,USB依然是1.1规范,硬盘依然是ATA 100模式。
845G:Intel开始全线推出普及的845主板,845G是第一款。
与815类似,声、显卡全集成,具有AGP 4X插槽,与845D不同,他开始支持USB2.0规范(从此时南桥芯片开始变为ICH4,以前都是ICH2,但是有些主板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也有采用ICH2的),USB传输速度大大提升,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WinXP并不支持USB2.0规范,显示为“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的驱动无法安装,直到XP SP1发布后XP才提供对其支持。
845GL:是845G的简化版,没有AGP部分,不提供外接显卡支持,其他都是一样的。
在学校中有极其广泛的普及率。
845GE/845GV:随着533前端总线P4的推出,相应支持533的主板也就推出了,845GE/845GV分别是845G/845GL的升级版,提供了对FSB 533和DDR 333的支持。
845E:由845D升级而来,提供了USB2.0的支持。
后期的845E在主板厂商的技术下能实现对533的支持。
于是一部分845E能支持赛扬D。
845PE:是845GE省去了显示核心的产品,是533时代的高端主板,在865PE推出之前,它一直是P4平台高端的主力。
后期在主板厂商的技术支持下一部分实现了对FSB800的支持。
这款主板和815EP类似,非常的成熟。
865GE:随着FSB 800奔四的推出,865GE也推出了,但865PE并不是简单的将前端总线提升到800和支持DDR 400,它提供了其他的一些新技术:内存的双通道模式使内存的频率再次翻倍;AGP 8X接口提供了比AGP 4X翻倍的传输速度;SATA硬盘接口使硬盘传输速度提升到150MB/S(依然提供两个IDE接口和对4个IDE设备的支持)。
总体性能提升十分明显。
865PE:省去了865GE的显示核心,它是478时代最为成熟的Intel主板,在如今的市场占据了最主力的位置。
848P:相比865PE,它省去了双通道内存控制器,仅仅提供对单通道DDR 400的支持,虽然支持FSB 800,但是因为内存速度跟不上,性能下降明显。
但是与845PE相比,它又支持AGP 8X和SATA,所以在低端市场还是有相当的存在价值。
865G/865P:不得不注意的两个型号,他们是仅支持FSB 533的865主板,不支持FSB 800的奔4,对于一些购买赛扬D配合865主板但以后想升级FSB 800 P4的用户而言,购买这类主板就失去了升级性。
845、855系列的移动版芯片组:845MP、845MZ、、852PM、852GM、852GME、852GMV、855GME、855GM、855PM当时笔记本对我们穷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再加上当时的笔记本芯片组普遍性能不是很理想(有这些钱买个台式机性能不知比它强多少,要翻好几倍了),所以基本也不为我们所知(最多知道的也就是个855系列),性能、规格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Intel 的官网去看看(/cd/products/services/apac/zho/notebook/chipsets/85009.htm)915芯片组有915P、915PL、915G、915GL与915GV几款。
915P是主流配置,800/533 MHz前端总线(FSB),但是不支持奔腾D以及以后的CPU,LGA775插座,最高支持双通道DDR 400、DDR2 533内存,4个串行SATA 150(SATA 1.0)端口,显卡槽:PCI-E X16,南桥芯片:ICH 6(R/RW)RAID,HD集成声卡。
915G就是比915P芯片组多集成了GMA 900显卡,其余参数与915P完全一致。
915PL最高只支持DDR 400内存,不支持DDR2内存,其余参数与915P一样。
915GV跟915G的分别就是915GV省掉了915G上面的PCI Express x16显卡接口。
915GL最高支持DDR 400的内存,没有PCI—E X16显卡接口,其余与GV一样。
910GL只支持533MHz前端总线,其余与915GL相同(经济型芯片组,性能就不用说了)。
综述:915芯片组支持Presscott核心(这个核心可以说是发热怪物,比当年的AMD的CPU 发热都高)LGA775的奔腾4、赛扬D等,但是却并不支持曾经很热的奔腾D处理器,现在对于915来说性价比最好的CPU是奔腾4 630,但是却不支持631(部分主板厂商改造了一下,可以支持,比如映泰I915P-A7 Combo)。
CPU915芯片组是个过渡时期的芯片组,CPU从478针到LGA 775(触点式底座,巧妙的把成本转嫁到主板生产商了,Intel是够黑的),内存从DDR到DDR II,显卡由AGP到PCI-E,当时为了能够更好的过渡(也就是为了销量),许多厂商主板都提供了AGP的显卡插槽和DDR的内存插槽,有些厂商的主板2种类型的显卡插槽、内存槽都有(但是不能混用,如DDR 400和DDR2 533混用),因此各个厂家的实际主板配置都很乱,915芯片组基本没怎么推广开就开始步入坟墓了。
还有就是925X/XE芯片组,这个针对高端市场,更高的前端总线(800/1066MHz),支持P4 EE,我们平时接触不多,同样Intel官网有介绍。
附:915系列的移动版芯片组(915PM、915GM、915GMS、910GML)规格、类型都差不多,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Intel的官网去看看(/cd/products/services/apac/zho/notebook/chipsets/85009.htm)945芯片组有945P、945PL、945G、945GZ、915GC、945GT几款945P是主流芯片组,1066/800/533 MHz前端总线,LGA775插座,最高支持双通道DDR2 667内存(不再支持DDR),4个串行SATA 300(SATA 2.0)端口,显卡槽:PCI-E X16,南桥芯片:ICH7(R/RW),HD集成声卡,后期经过主板厂商改进,可以支持酷睿2(但不是全部)及其核心的奔腾E2XXX、赛扬4XX945G就是比945P芯片组多集成了GMA 950显卡,其余参数与945P完全一致945PL相比945P有所缩水:前端总线800/533MHz,内存最高双通道DDR2 533,其余参数与945P相同945GZ前端总线:800/533MHz,内存最高双通道DDR2 533,1个IDE接口,4个SATA 300(SATA 2.0)集成显卡:GMA950(没有显卡插槽,许多厂商都用4条PCI-E X1改的),集成HD声卡。
945GC前端总线:800/533MHz,内存最高双通道DDR2 533,显卡插槽:PCI-E X16,1个IDE接口,4个SATA 300(SATA 2.0);集成显卡:GMA950,集成HD声卡,它的出现是为了弥补945GZ不带PCI-E X16显卡插槽的不足。
945GT这个芯片组比较怪,也是我自己在Intel主页上才看到的(也许我孤陋寡闻了),以前都没听说过,它是Intel专为支持奔腾M、酷睿的移动CPU打造的台式机用的,CPU插槽是移动式CPU的Socket 478/479,前端总线频率533/667MHz,内存支持双通道最高DDR2 667,有显卡插槽PCI-E X16,1个IDE口,2个SATA 150(SATA1.0),集成显卡:英特尔第3.5代集成显卡(Intel Generation 3.5 Integrated Graphics???-_-|)946PL/GZ:为了完美支持酷睿2及其核心的的CPU,Intel又推出了946芯片组(但是前端总线最高只有800MHz,也就是说只支持到酷睿2 E4XXX,再往上就要靠超频了),PL 和GZ的区别在于:GZ集成了GMA 3000显卡,PL没有,但是它们都有PCI-E显卡插槽,都支持最高支持双通道DDR2 667,其余的参数与945PL一致高端有955X芯片组,支持P4 EE,接触不多,不详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