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押题训练训练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和谐社会0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四)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四)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社会变迁B.阶级分析C.道德标准D.文明传承答案:D解析:材料突出了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评论罗马法的,选D项。

25.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C.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答案:D26. 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

”这说明共产国际( )A.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B.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C.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D.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答案:C解析:27.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情况,这说明当时( )A.全国工业产量急剧下滑B.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答案:D28.下图为《申报》曾经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该声明的发表直接推动了( )A.“八一宣言”的发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D.红军军队改编答案:D29. “以满铁和关东州为首,日本对满投资于1930年达16.17亿日元,占列国对满投资的70%,这是日本国外投资的58%集中于满洲的结果。

1930年年底,在满溯的日人有28700人,在满日人是国外最大的日人集团,同时也是在中国最大的外国人集团,故满洲无异是日本过剩人口的推销‘市场’”。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社会热点押题训练 训练11 公平正义 民主法制 和谐社会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社会热点押题训练 训练11 公平正义  民主法制  和谐社会

训练11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和谐社会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 B解析材料意为: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贵贱。

上下协调就会互相亲近,贵贱区别就会互相尊重。

过分强调乐会使人际关系随便,过分强调礼会使人际关系疏远。

要使人际关系内心感情融洽外表互相尊重,这就是礼乐应尽的职能了。

材料体现了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礼乐制度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故B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礼乐制度中的“乐”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礼乐制度中的“礼”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太原一模,25)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

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殿试”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

这些做法( )A.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B.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C.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D.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意在削弱及第考生与考官的裙带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殿试”“禁止考生及第后……”,突出强化皇帝对官员选拔的权力,故B项正确;文人政治形成早于“宋代”,故C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只能一定程度削弱人情关系,故D项错误。

3.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

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

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答案 B解析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B项正确。

新课标Ⅱ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新课标Ⅱ卷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25.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

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

汉武帝的举措意在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26.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27.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 B.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28.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饰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

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二)

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二)

2019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二)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

”他评价的应是A.孔孟的仁义之道B.老子的辨证思想C.韩非的重刑理论D.墨子的非攻主张25.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都城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

唐代长安的宫城和皇城占10%,而居民区占63.8%,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

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弱化B.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6.《宋史·职官志》载:“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材料说明宋朝官制的特点是A.重文轻武,官吏冗滥B.二府三司,分权制衡C.官与职殊,名与实分D.守内虚外,强干弱枝27.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

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

”在这里,王船山A.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B.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C.重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28.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

”这表明当时A.洋钱流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D.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29.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

2019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文综历史(含解析)

2019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文综历史(含解析)

2019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文综历史一.选择题:本卷共12题,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4.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D.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A. 精耕细作技术进一步发展B. 牛耕使用遍及大江南北C. 北方的农业生产高于南方D. 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26.武则天的形象在宋代以前总体上较为正面,但欧阳修《新唐书》开始对其“妖魔化”,司马光《资治通鉴》更甚,而且始终不承认大周和武则天的皇帝位,仅称其为“后”。

这反映了A. 妇女地位发生了逆转B. 程朱理学占主导地位C. 官方修史原则的变化D. 士大夫正统观念强化27.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所办的新式海军学堂仅仅为培养初级海军军官,所学重点基本上为海军技术,较少涉及西方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的研究,同时海军学堂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各立门户。

这表明A. 海军近代化取得明显成效B. 门户之见导致甲午战争失败C. 认识短视阻碍了海军建设D.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近代军事28.1901年9月清廷颁布上谕:捐纳职官,流弊滋多,即行永远停止;1906年度支部再次奏请停止买官捐输。

但1910年度支部制定的次年财政预算岁入表中,捐纳一项的收入为565万两。

这反映了清政府A. 吏治变革成效显著B. 体制流弊积重难返C. 抵制革命收效甚微D. 财政改革步履维艰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其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

这表明()A. 当时国内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B. 三权分立原则不适合中国国情C. 革命派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D. 革命派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0.下表是1981-1983年我国城乡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表。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 2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 2

社会热点专项练(二)思想解放——中西文化交融碰撞,彰显人类文明进步1.儒家将“喻于义”的人称为君子,墨家将能够扶危济困作为“兼士”的标准。

这表明儒墨两家都()A.忽视了个人利益B.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C.追求个性的自由D.具有平等的社会观念B[无论是君子还是“兼士”,都是儒墨两家对有修养的人的一种称呼,“喻于义”“扶危济困”都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故选B项。

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

]2.在我国古代,每一个王朝都不会永远存在。

西汉董仲舒指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

”隋朝王通说:“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

夷狄之德,黎民怀之。

”据此可知()A.王朝存续的长短关键在于是否行德B.古代王朝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儒家思想逐渐背离先秦的孔孟之道D.儒家的民族思想逐步走向开明包容D[董仲舒认为,“三统之变”只有“中国”有,“近夷遐方”是没有的。

而王通认为,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实行“仁政”、践履王道,就会得到民众的认同与归附。

由此可知,西汉儒家的民族思想较为保守,而到隋朝时已逐步走向开明包容,故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在董仲舒的思想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排除。

]3.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论“理”,一则明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

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万理皆实”。

据此,下列关于“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B.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C.重在对客观规律的探索D.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B[朱熹的“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因为“理”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理是实理”“万理皆实”,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故B项正确;格物致知是通过接触万事万物求的已存的“理”,而不是对客观规律的探索,故C项错误;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是陆王心学求“理”的方法,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 6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 6

社会热点专项练(六)科教兴国——关注立德树人自主创新,奏响时代最强音1.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D[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是中央教育机构,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故C项错误;太学设立体现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故D 项正确。

]2.(2018·重庆二模·25)贤良方正是汉代察举科目之一。

始于西汉文帝,在国家出现日食、月食、地震、奇异星象及各种自然灾害之后举行,皇帝对贤良方正科最重视,中举者地位相当尊贵。

这种选拔官吏的方式()A.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B.是两汉时期唯一选官途径C.反映了古代自然灾害频发D.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重视A[贤良文学“在国家出现日食、月食、地震、奇异星象及各种自然灾害之后举行”,与天象变化有关导致统治者重视,这种情况是受到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主张的影响,故A项正确。

]3.(2018·烟台二模·33)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

这一时代()A.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B.坚持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C.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政治制度D.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D[材料中“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评价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故D项正确。

]4.《全球通史》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2019届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十)

2019届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十)

2019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十)一、单项选择题: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鞅说:“农、商、官三者。

国之常官也。

农辟地,商致物。

官治民。

”“三官贫,必削。

”这表明商鞅认为()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吏的管理2.图为考生抄有四书五经的作弊内衣。

这件内衣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3.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

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

”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 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4.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

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A.佛、道思想的影响B.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C.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D.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5.下图分别是1873年和1882年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

这两则广告()A.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B.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D.都含有推销外国机器的目的6.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7.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

这个时期应该是()A.1840﹣1860年B.1860﹣1894年C.1895﹣1920年D.1921一1927年8.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押题训练训练1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社会热点押题训练训练1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

训练1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1.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

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

这表明宋代( )A.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B.官场争斗十分激烈C.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D.文臣注重道德操守答案 C解析回避制度是指亲属不得同一部门为官,不得回原籍做官等规则,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包拯弹劾官员不是出于官场争斗,而是为维护法纪,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官员有违法行为会遭到弹劾,可知是监察制度在监督官员防止腐败,故C项正确;从材料“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可知,不涉及道德操守,故D项错误。

2.最近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收视热潮。

1723年,雍正帝曾推行“养廉银”制度,即政府给予官员足够高的俸禄,以此杜绝官场贪污腐败现象。

但事实上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B.雍正“养廉银”制度不够完善C.“人治”之下的腐败难以根治D.自古至今腐败现象不能根除答案 D解析雍正帝推行“养廉银”制度,没有杜绝贪污腐败现象,表明惩治腐败不能仅靠制度建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雍正帝推行“养廉银”制度,最终只剩下“高薪”而没有实现“养廉”,表明“养廉银”制度不够完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在“人治”之下腐败现象无法根除,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腐败现象在古代封建社会无法根除,但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是可以根除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政权打响了惩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处决。

同年12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惩治腐败的法令。

类似法令( )A.有助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B.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范围D.说明中央苏区推崇法律至上答案 A解析根据题意,惩治腐败的法令有利于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巩固,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中共的正确领导是工农红色政权存在的前提,故B项错误;法令不能扩大根据地的范围,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法律至上,故D项错误。

【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新课标Ⅰ卷】2019届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B.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 D.齐桓公成为天下共主25.开元十九年,王维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但他听说张九皋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已被内定为第一名。

王维便请求歧王为他引见公主,并用自己的诗作争取到公主的支持。

最终他高中了当年的状元。

据此可知,唐朝A.士族大地主仍然把持着政权 B.封建官僚集团相互倾轧争斗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走向衰落 D.选拔人才的机制还有待完善26.南宋前期的鄂州,因是江防重地,故城市建筑规模不大。

但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在城外发展起了南市。

这个南市“列肆如栉”,使鄂州成为一大都会。

各地州县也有类似鄂州的现象。

这类现象的出现表明A.市场交易不受政府监管 B.南宋政府推行抑商政策C.城市坊市制度逐渐瓦解 D.草市发展助推城市繁荣27.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2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的这样的制度遗产。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2【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 DCD A A B D B B C C41.【答案】(1)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

(6分)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

(6分,任答3点即可)(2)相同: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2分)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2分)中央政府的控制性很强;(2分)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

(1分)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清政府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3分)英国:资本主义为基础;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的;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民众自治意识强烈。

(3分)42.【答案】示例一认识:推崇科技的力量。

(2分)说明:作者笔下的主角尼摩船长用纳制造了万能的电力,为潜水艇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反映了作者推崇科技。

作者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科学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的信心。

(10分)示例二认识:追求自由平等,反抗压迫。

(2分)说明:作者笔下的主角尼摩曾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还攻击英国殖民者军舰等,反映作者追求自由平等。

作者所处的时代,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一步加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启蒙思想在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民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促使人们关注被压迫的民族与人民,追求自由平等。

(10分)45.【答案】(1)背景: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漕运体系衰落;黄河流域藩镇割据、对抗中央。

(6分)(2)意义:恢复并建立了一套新的漕运制度;为京师提供大量的物资和粮食,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改善了水运交通,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实热点加强练 训练3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现实热点加强练 训练3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

训练3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

民主是法治、公平、正义的基础。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1.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

”“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 )A.首创殿试制度B.规定答题方式C.力求公平公正D.盛行徇私舞弊答案 C解析根据“去其卷首乡贯状”“付封弥官誊写校勘”“始付考官,定等讫”等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北宋科举制实行的糊名法和誊录法等方法,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在科举考试中追求选拔公平,故C项正确。

2.在伯里克利时期,审理私法案件时每个陪审团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则由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

某一案件归哪个陪审团审理,是在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

这一措施旨在( )A.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B.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C.弥补法律条文的漏洞D.维护陪审法庭的地位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措施旨在保证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

3.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

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限制和禁令”。

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

”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B.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C.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D.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法和法律的概念,“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包括“限制和禁令”,而西塞罗的观点体现出法比法律更重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部分;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4.(2018·泰州一模)美国建国初期,各州政府为复苏经济建立了由少数精英掌握并具有公共机构性质的特权商业公司。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1)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1)

2019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24.下列改革中有利于社会转型的决定性措施是()A.王安石推行均输法、市易法B.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C.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D.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答案D25.《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

”《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26.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

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

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

材料意在说明唐朝()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藩镇割据时儒学的发展问题.唐初国子祭酒一职基本上都是大儒担任,而唐德宗以后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说明动荡时期,儒学受到冲击,地位下降,武将逐渐受宠.【解答】本题题干表述的是藩镇割据时担任国子祭酒一职的官员从基本上由大儒担任发展到部分由藩镇军将兼任,反映了儒学地位在下降.B符合题意.A项错.题干不能体现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C项错.题干未涉及佛道问题.D项错.科举制度在隋唐时创立并完善,有利于儒学发展,明清时才逐渐僵化.故选B.27、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成都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的洛阳地区【答案】C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表中的工人和商人已占总人口的40%。

明代时商人可以捐官,其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造成商人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经商人数激增。

明代江南地区为了应付海外西、葡、荷贸易的需要,所以工业发达,工人人数也大量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1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和谐社会
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答案 B
解析材料意为: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贵贱。

上下协调就会互相亲近,贵贱区别就会互相尊重。

过分强调乐会使人际关系随便,过分强调礼会使人际关系疏远。

要使人际关系内心感情融洽外表互相尊重,这就是礼乐应尽的职能了。

材料体现了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礼乐制度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故B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礼乐制度中的“乐”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礼乐制度中的“礼”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D项错误。

2.(2017·山西太原一模,25)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

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殿试”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

这些做法( )
A.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
B.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
C.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
D.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意在削弱及第考生与考官的裙带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殿试”“禁止考生及第后……”,突出强化皇帝对官员选拔的权力,故B项正确;文人政治形成早于“宋代”,故C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只能一定程度削弱人情关系,故D项错误。

3.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

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

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
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
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B项正确。

4.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

这说明( )
A.遗产继承以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
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
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答案 A
解析在遗产继承中既保障嫡长子权益又照顾弱势群体的做法体现了以家族和谐关系为出发点的特征,故A项正确;其一,单纯依靠材料无法看出清代的社会保障机制已经完善,其二,材料突出的是民间的一种行为无法体现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故B项错误;宗法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废除,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家族经济在代代传承中被逐步分割,故D项错误。

5.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

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这表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报刊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思潮
C.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答案 B
解析民主共和观念应该强调反帝制的内容,材料无此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公众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未体现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高涨,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近代报刊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因而无法得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的结论,故D项错误。

6.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

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建国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得出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

7.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

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

这主要表明我国( )
A.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
B.人大和政府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
C.重点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
D.重视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答案 A
解析民主法制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有利于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人大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故B项错误;根据“普及法律常识”可知主要解决人民的法律常识问题,而不是焦点问题,故C项错误;规划是阶段性的,并不能说明建构了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故D项错误。

8.“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
B.抽签选举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
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社会
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
答案 B
解析材料内容无关权力制衡与社会秩序安定,故A项错误;“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体现雅典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这种参政方式使每个人都能公平参政,因而有助于城邦公平正义风气的形成,从而使雅典不存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没有实现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雅典仍是阶级社会,轮流坐庄不可能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故D项错误。

9.“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

”“它”的经验受现代国家推崇的原因是( )
A.创建民主政治,公民轮番而治
B.推行以法治国,追求万民平等
C.不断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调整政治制度,强化公民权力
答案 B
解析由“它超越了城邦制狭隘的政治框架,创立了一个将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国家合为一体的世界国家”,可知该国家为古罗马,A项属于古代雅典的政治智慧,故A项错误;古罗马法为后世现代国家法律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古罗马虽不断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但这非后世现代国家最推崇的,故C项错误;D项也并非后世现代国家最推崇的古罗马的政治智慧,故D项错误。

10.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

这说明孟德斯鸠( )
A.主张回归自然
B.反对教会特权
C.追求社会平等
D.倡导权力制约
答案 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平等,并不是强调回归自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教会,故B项错误;材料“人们‘以
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说明强调的是社会平等,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权力制约,故D项错误。

11.据古代雅典著作《诉美狄阿斯》记载:美狄阿斯在公共场合同德摩斯提尼发生了争执,并打了德摩斯提尼一巴掌。

对此,德摩斯提尼并没有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还击,而是提起诉讼,对美狄阿斯进行控告。

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 )
A.公民争执须通过司法解决
B.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C.司法诉讼彰显了公民权利
D.司法审判会主持公平正义
答案 B
解析公民争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并不一定都须通过司法解决,故A项错误;据题干信息德摩斯提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这从侧面反映了古代雅典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只说明雅典公民的法制观念,没有涉及公民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司法审判的结果,故D项错误。

12.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

其最主要目的在于( )
A.实现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福利制度
C.稳定社会秩序
D.缓解失业压力
答案 C
解析材料“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但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兴办公共工程缓解就业压力,是福利制度,但不是目的,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兴办公共工程缓解就业压力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缓解失业压力不是主要目的,故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