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复习题2答案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教材习题答案 课件 (共8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教材习题答案 课件 (共88张PPT)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延伸 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英国工业 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 是从政治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革命。恩格斯敏 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另一方面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 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而 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 惑力;同时,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加上 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得以实现等;所以贩卖黑奴成为西欧资 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持续了近四百年的时间。但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材习题答案 学思之窗 ①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②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 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③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 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课测评 影响: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蒸 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 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 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原因: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②机器大工业 生产的要求,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③新的交通 工具的改进,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④资产阶级的侵 略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最新历史小试题的解答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历史小试题的解答教学讲义ppt课件
久病不愈,阴血耗伤,耳窍肌肤失于濡养,血 虚耳燥而致病。
三、诊断
1、病史:多有挖耳、污水入耳或耳流脓 史。
2、主证:耳内灼热疼痛,动则加重,少 许流脓,或耳内发痒不适。
3、检查: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 道弥漫性红肿,可有少许分泌物。反复 发作者,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 脱屑,甚至外耳道狭窄。
3、试述耳疮的病因病机。 4、试述血虚化燥,耳窍失养型耳疮的辨
证施治
检查: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 弥漫性红肿,或耳道潮湿,有少量渗液。
治则:疏风清热 解毒祛湿
方药:银花解毒汤加减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症见:耳痛,牵引同侧头痛,口苦,咽 干,可伴有发热等症。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检查: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 弥漫性红肿、糜烂,渗出黄色脂水。
治则:清泻肝胆 利湿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急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
1慢性外耳道炎 2恶性外耳道炎 又称坏死性
霉菌性外耳道炎
四、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耳疖、旋耳疮、脓耳 相鉴别。
耳疖与耳疮的区别:
1.病史:多有挖耳史。 1.病史:多有挖耳、 污水入耳或耳流脓史。
2.主证:耳痛,张口、 2.主证:耳痛同耳疖,
咀嚼时加重,严重者 少许流脓,或耳内发
牵引同侧头痛。
痒不适。
3.检查:外耳道局限 3.检查:外耳道弥漫 性红肿,隆起如椒目 性红肿,可有少许分
状,肿甚者可堵塞外 泌物。反复发作者,
耳道。脓肿溃破后外 可见外耳道皮肤增厚、
耳道可见脓血。
皲裂、脱屑,甚至外
耳道狭窄。
五、辨证及治疗 (一)分型论治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症见:耳痛、耳痒、耳道灼热感,伴头 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 浮数。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与课内问题解答课件(44张PPT)【原创】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与课内问题解答课件(44张PPT)【原创】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1课 古代日本
P54课后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日文是怎样产生、成熟的。从中你可 以得出什么结论?
日本文字是根据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造的,日本文 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
2、想一想,在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天 皇处于什么地位?
天皇名存实亡、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 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P12问题思考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
P14活动与探究2 ①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 致时间。
答: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 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 3000年。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P46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V)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V) 选拔官吏的需要()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V) 2、讨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①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前的社会生产力飞速进步,是从10世纪全民的、大 规模的开垦荒地和围海造田开始的,即中世纪有名的垦殖运动。社会生产力 的飞速发展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经济条件。②西欧封建制度的脆弱和不完善 乃是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重要政治因素。③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也是中 世纪社会中多阶级、多阶层综合作用下的结果。④中世纪从古代原始社会、 古典社会乃至基督教义中承继下来的平等自主理性等观念,为西欧中世纪城 市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乘机入境,帝国政权陷于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境 地。

最新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复习题解析幻灯片课件

最新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复习题解析幻灯片课件

8.(2010·温州模拟)下图分别是出土于“殷墟”的甲骨文拓 片,上面分别有“丝”、“桑”、“蚕”三字。它的主要价 值是证明了( )
A.丝织业在商代就已享誉世界 B.我国养蚕缫丝技术起源较早 C.丝织业是商朝最主要的手工业 D.商朝的丝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商朝“殷墟”的 甲骨文拓片可知我国养蚕缫丝技术起源较早。
9.(2010·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 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中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知,A、B、C三项均是对古代中国农 业和手工业的正确表述。“海禁”政策始于明朝。
7.(2010·泉州高一检测)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生产模式,这一模式得 以维持的主要政治因素是( ) A.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保障 B.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 C.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D.宗法制、家族观念的约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小农经济是封建专 制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是维持小农经济 的政治保障。
14.(2010·杭州高一检测)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 驴,……我骑着去赶集。”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集 是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15.(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 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 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 不正确的是( )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二日与八日为市可知B项正确,村民毕集,应蚕桑所 用,器用杂物皆至可知A、C两项正确,是民间集市。所以选 D。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系统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和平、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的复习。

2.难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规律的理解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古代史复习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复习中考历史,来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史。

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史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2.复习内容(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周朝的建立和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孔子和老子、战国七雄。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秦朝的暴政和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

3.互动环节4.答案解析(1)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汤灭夏和周朝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秦朝的暴政导致汉朝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唐朝的繁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

(6)宋元时期:北宋的建立,南宋和元朝的更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趋势。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末期。

第二课时:中国近现代史复习1.导入上一课时我们复习了中国古代史,这一课时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复习课件ppt

历史复习课件ppt

仔细审题
对于有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直接排除;对于与题目无关的选项,也可以排除。
排除法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最根本的原因”、“主要原因”等,这可以帮助你确定正确答案。
抓住关键词
对于相互矛盾的选项,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对比分析
填空题攻略
问答题攻略
仔细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
注意审题
应对难度题目
THANKS
感谢观看
三大改造
01
土地改革
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
02
农业合作化
引导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集体农业转变,解决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1966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目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影响。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考虑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冲击,但运动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日本侵占朝鲜,对中国东北地区构成威胁。
原因
经过
影响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03
甲午战争
02
01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原因
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详细描述
封建制度的强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
总结词
宋朝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科技也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元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其文化成就包括马可·波罗的游记等。明朝和清朝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并达到了顶峰,同时在这两个朝代中,儒家文化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历史总复习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讲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历史总复习历史学业考卷参考答案讲义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中国
3. 从政治形态看,以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早期国家旳区
域有B、C、F和 A ;建立城邦制度旳区域文明
有D
古代希腊:斯巴达、雅典等城邦
。(用字母表达)
古代印度、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代中国
4. 从文明成果看,下图示旳成果属于B区域旳 是 Ⅵ ;属于C区域旳是 Ⅱ 。(用罗马数字 表达)
7. 综合上述分析,归纳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 旳关系是: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旳先导, 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旳实践与检验。 (2分)
开卷(二) 思想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旳现实力量。
7. 任举一种世界史旳例子阐明这一关系:
举例: 可从地圆学说与地理大发觉、 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 启蒙思想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与工业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与十月革命等 任举一例阐明。(2分)
1. 传说中,黄帝轩辕氏生活旳时代距今约
………………………………( )
A. 5023年前B. 1年前AC. 10万年前
D. 100万年前
闭卷(二)
对血缘、制度、价值取向和国家旳认同, 便是对文化旳认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8 分)
D 2. 材料中旳“魏”当指(

A. 西周时旳魏国
(1)从事件发生旳时期看,处于“资本主义
制度初创与确立”阶段旳有①② ;属于“资 本主义制度全球性扩张”时期旳有 ③④⑤。
开卷(四) 相同中有区别,不同中见联络,历史旳“比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第1-4题每题 2分,第5小题4分,共12分) 3. 从《申报》头条报道旳标题看,该 报所持 旳立场是?
以为抗战是头等大事;
赞赏中国军队旳抗战努力及成果;鼓舞民众奋

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基础知识分类复习题课件(二) (26张PPT)

人教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基础知识分类复习题课件(二) (26张PPT)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7、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基础知识分类复习题(二)
(33张PPT)
三、法律文件类
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西藏和平解放的标志是签订: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3、“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中美签署发表《联合公报》

中国历史第二册期末总复习PPT学习教案

中国历史第二册期末总复习PPT学习教案
2、人物: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 记》
第22页/共33页
(三)明朝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
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 遣郑和出使西洋。
② 、航海经过
③ 、历史意义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
流和友好关系。 2、戚继光抗倭 3、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唐 日本─阿倍仲麻吕(日本)、鉴真(唐朝)
天竺(印度)─玄奘《大唐西域记》
朝 波斯─波斯商人遍布中国各地。
大食(阿拉伯)─把中国的造纸、纺织、
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许多国家
第21页/共33页
(二)北宋、元朝时期
1、海外贸易: 港口:泉州、广州、明州 管理机构:市舶司 出口商品:瓷器和丝织品(宋、元)
18401840朝代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建立时间5816186189079079609601127112712769161038111518401840朝代明朝清朝建立时间12711368136816441616皇太极都城南京北京沈阳北京一封建社会繁荣一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发展时期隋唐二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三封建社会逐步衰落时期明清1840年11政治方面政治方面22经济方面经济方面33民族关系方面民族关系方面44对外关系方面对外关系方面55文化方面文化方面一政治方面一政治方面1隋朝的统一的条件
2、萨尔浒战役,后金取得对明作战的主动权 。 3、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族改名为满洲,并 改国号为清。
4、顺治帝迁都北京。
第13页/共33页
二、经济方面
(一)农
1、业隋唐:①粮食以粟和稻谷为主, ②饮茶之风到唐朝风靡全
国。 ③农具改进:曲辕犁和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19世纪60年代起,俄国、日本也开始崛起,请问 俄国和日本分别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崛起之路的?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 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的命
(3)运结。合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现象,请你从政治、经济 或科技任一方面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美国独立战争 华盛顿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
指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
么?
林肯 贡献见复习资料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 世纪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干线,到20世纪末,日本建成多 条新干线,其列车时速达200——300千米,大大改善了日 本的交通状况。据统计,1996年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 贡献高达30兆日元。 请回答: (1)火车与电灯的发明分 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政治方面加强民主建设,经济方面加强体制创新,大力发 展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加速发展科技等。
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 “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性!多么伟大的力 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火车和汽船、汽车与飞机、新干线与高铁的交通工具 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分别促进了煤炭、石油、电力的开发和利用。
(3)结合高铁和自己的生活,简述交通的革命对经济和社 会生活的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方便了人们的
生活,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际交往、交流,改 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 4 )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 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①工业革命开始主要在英国进行。(或答“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英国人”) 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 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技师)。 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机器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或答“技术与生产相结合,促进 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历史复习题2答案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 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 资本家瓜分争得的土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 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 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 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变法图强或摆脱危机
随着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 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 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
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 制(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4)交通发展势必影响国家能源战略。请你为解决我国当 今石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节约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新能源,发展公共交通;等。
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 1 )图一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它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里?说
说它的出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 1 )哈格里夫斯。( 1 分)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1 分,答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给 1 分)引发了 棉纺织生产领域和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1 分)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事”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 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 新式学堂等。
材料二:从1868年起,明治天皇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废藩置 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 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等。
—— 莎士比亚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
仁的主张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
(3)材料三表明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 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倡导自由、平等; 《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 (4)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言行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 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 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 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 真正革命的战争”是哪一次?其主要 领导人是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 了什么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奠定了思想基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 到了什么作用?
使日本摆脱了论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 2 )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瓦特。( 1 分)人们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 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2 分)
( 3 )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图二所示机器(蒸汽机)给图三所示机器(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 力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 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 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 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 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 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 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