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浅论高校人才培养之教学与科研并重
“穷理尽性”是大学理想与使命最好的也是最高度的 概括。『l要想实现大学的理想,“穷理”与“尽性”二者不可偏 废。而现实中,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与 科研的关系失衡。因此,有必要讨论“穷理”与“尽性”并重, 理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立教学与科 研并重的大学理念。 一、西方大学理念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理念是应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121大学理念是人们对 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 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大学 理念的核心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 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 问题,是一种大学哲学观。131大学理念是整体,大学理想和 大学精神是局部,大学理念涵盖了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4I 大学理念研究大学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问题,涉及大学的性质与目的、职能与使命等相关的概念, 从根本上回答大学是什么的问题,它揭示大学的性质,反 映人们对大学的追求。151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本质特征、存 在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也是人们对 大学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教育观念或哲学理论观点,具 有理想性、可实践性。161近代西方大学理念发展至今,在对 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重视教学、重视科 研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三种观点。 1.重视教学的传统。早在古希腊、古罗马就存在着研究 和传播高深学问的教育机构,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于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在中世纪的大学理念中,大学是一个 学者的社团,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和学术自由,是教师和 学生共同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强调探索普遍的学问,并 人单位侵害毕业生权益的行为。 扩招后的就业压力已成为现实,但是,不能把就业的
3—5
作者简介:钱雯娟(1986一),女,汉族,云南楚雄,西南 林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孙昂(1962一), 男,汉族,河南舞阳,西南林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教育管理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应社会 的需求 ,我 国在教育 领域 内也 开始有 了相 应 的调整 , 首当其 冲的就 是教育管 理体制 。管理 , 顾名 思义 , 就是既要有管制也要有治理 。教育管理就是通过 组织学校 日常生活 , 整合 有效资源 , 用一 系列 相关 的 采 管理措施 , 使得学校达到理想上 的教育 目标 。教育管理
一
+
一—卜 一— 一—卜 一— - +- — - +_一— 一—+ - 卜 _一—卜 一 -一+ —+
一 +
-—
一
—-・
卜 一 一一—+ 4- 一- 一—+ —● 一”- - 一 一
师 :仔 细观 察 1 毫升 的水在你们 的针筒里 有多少 ? 伸 出一只手 看过来 , 老师 一样 , 像 五指 并拢 , 把这 一毫 升 的水小 心翼翼地一滴 一滴地滴 在你 的手 凹里 ,边滴
【 科学管理 】
浅论教 育管理 与创新型 人才培 养
何 瑜 ( 四川教育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13 ) 1 10
摘要 : 国现如今 已经走在 了教 育的改革时期 , 我 以往的 那种 “ 师者为大 , 长者为尊” 的传统教 育思想 已经受到 了越 来越 多的挑 战, 园里更 多的 出现 了呼唤 自由、 校 呼唤创新的新 声音 。本文将从 我 国 目前的教 育管理模式和人 才培养方面存 在的问题入 手, 出教 育管理和创新型人 才培 养的途径 , 提 希望能对相关教 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 词 : 教育管理 ; 创新 型人 才培养 ; 存在 问题 ; 解决途径
个学校 。
模 式的可否 ,在 一定程度上决 定 了学 生未来 的发展走 向, 学校 的教育管 理水平 , 会直 接影 响学校的教育成果 和发展 前景。所 以 , 教育管理 , 小觑 。 不容 教 育管理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 ) 一 教育 管理现状 我 国的教育管 理模式在一 定程度上还 保留 了分配 制度下 的管理 影子 ,也就是还 存在一些 惰性和 随遇而
浅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应 的 非学 历培 训 即构成 了 “ 技术 与 职业 教育及 培训 ” (lh j l n V ct nl d ctn nTan g Tcn a e c a d oai a 0 E uao ad rii , i n 简 称
Ab t a t Hi h r e u ai n n o a ie t i i g s r c : g e d c t in v t r n n m0 e 0 l s e t f h g e o a in 1 o e e h V u _’a d e o v a d 1fra1 p cs o ih r Vc t a a 0 c H g s a e p t fI r n w 0w d ma d . No l ie a d ”n 0 ain b 【 n 【 e d v l me t o o ain l e u a in r fr i p n c lr i p r n e Of e ns ” m a v ” n t i n v t ” 0h 0 h e e 叩 o n f v c t a d c t e0 m s a iu a f 0 t c o o n a d v l i g a ” kl — a e n o a in ” mi e e h 0 o y b s d tl ns a te g a . ee叩 n s i s b s d i n v t , s l 0 n w t c n lg — a e ae t s h o 1 Ke wo ( : ih r e u ain e s n e r i i g m0 e el m;i n V t n y r1 h g e d c t ;p r0 n 1 t n n d ;rI r s o a 0 n 0 ai o ’
教育学论文-浅论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浅论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马蓉魏敏李霞【摘要】论文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何培养适应性强的创新型人才,提出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来培养学生,从学生需求出发来开展教学改革,并给出了教改具体方案,三年的实践证明,新方案确实提高了该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能力【Abstract】Considering characteristic of machine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 speciality, a new teaching reforming project according to both market demand and learners’ needs was proposed, which benifit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strong adaptability. Practice for three years proved that the new talent-training plan was effective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foster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Key words】Talent training mod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ve ability一、前言在新时期,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我校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开展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样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由于在传统的模式下,专业培养方案(计划)是静态的,制定一次,使用四年。
在许多应用型的学科领域,譬如机械工程学科,四年内存在较多的知识更新,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浅论大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情 感 、价 值 观 等 方 面 也 要 充 分 考 虑 。 二 要 重 视 实 施 过 程 评
【】 建伟 . 2孟 两种 文化 的 融 合 与人 的全 面而 自由 发展 【 . 京 J北 】 行 政学 院学报 , 0 , ) 2 2( . 0 6
心 ,体 制与机 制的创新 是保 障。大学 教育是 培养创新 能力
道德 、全面 的职业素质 为导 向 ,并注重 企业 文化和校 园文
化 的对 接 。
使教 师把学 习提高和 言传身教 变成 自觉 的行为 。
.
参 考 文献 :
5构 建科学 人文 教育融 合 的评价 机制 ,发挥 评价 的导 . 向功能 。要 完善评价体 系 ,构建能推 动科学 人文教 育融合
2 名 高校 { ce c )论文 的总数 。 0 S in e
二 、教 育 创 新 是 我 国 新 世 纪 教 育 改 革 的 方 向
从 总体 看 ,我 国的科学 技术 仍然 比较 落后 ,创 造性人 才 仍然相 当缺乏 ,这不仅 成为制 约 民族创 新能力 和国际竞 争 力的最 大障碍 ,而且也 如 同一个 巨大 的问号摆在 了 中国 教 育界 的面前 。高等教育 的创新 可分为 国家教育 制度 的创 新 和高校 人才培 养 的创 新 。前 者是宏观 层面上 的 ,主要是
的评 价 机 制 。 一 要 树 立 正 确 的 人 才 观 ,既 强 调 职 业 能 力 的
【】 1 黄克 孝, 业和 技术 教育 课 程概 论[ I 职 M. 上海: 东师 范大 学 华
出版 社,0 1 20.
综 合 表现 ,也不 能 忽视 作 为 一个 完 整 的 “ ” 的全 面评 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激烈的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才思敏捷、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措施科技的前提是人才,当今世界,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经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重视人才的具体而又深刻的表现。
在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怎样选拔人才?如何培养及使用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
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
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
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
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
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
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
只服从真理。
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
浅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摘要:高职人才培养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在阐述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三种典型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并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势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人能否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1)工学结合模式。
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迸行优势互补的合作。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上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能够使更多的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3)松散型合作模式。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不完善,以及外界冗杂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其与企业不能够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
在这种松散的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将无从保障。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高职院校主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因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独具的特征和特点。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和培养方向;(3)采取实践教学等特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5)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浅论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教育文档
浅论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一、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人才学研究认为,杰出科学家创造的最佳年龄区是25- 45岁之间。
美国一位学者在1935年对605位发明家作了考察,得出发明家的最佳创新年龄是25-29岁。
经统计,1901-1979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30岁以下占了39.7%。
发明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最佳年龄并不是成果的同义词,它要比这些数据早得多。
由于科研活动涉及面较大,因而对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创造心理学认为,发表论文(包括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创新能力的高低。
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大都以发表论文表达出来。
因此,提倡和开展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实行大学生参加科研的制度,无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环。
(二)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科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要求研究者不仅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判断力和鉴别力,还要求具有大胆创新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百折不回的精神和敢于承认错误等优秀品质。
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优秀的品质,获取广博知识.以更全面的发展。
大学生的科学活动是他个性的明显的自我表现,是对生活自立的追求。
他活动的动机是与他对待更好学习的活动动机相符合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的具有创造个性的大学生有如下个性特征:目标明确、大胆勇敢、独立性强、思想活跃、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且又集中、有选择地交往等。
可见,积极有效地参加科研创造活动,能使大学生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信念、理想等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又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作基础,特别是一些前人未涉及到的领域的研究工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探索需要经历若干次失败经过否定之否定,最后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浅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导学生 消除对创新 的神秘感 ,告诉学 生们不要 墨守 成规 ,能别
出心裁 、标新立异地提 出合乎 事物发展规律 的新 观点 、新设想 、 新方法都是创新 。 要唤起 学生 的创 新意识 ,要做 到两点 :① 营造 良好 的教 学 环境 。美 国的课堂 ,学生们 可以随 时打断老 师的讲 解 ,提 出问
题或 发表 自己的见解 ,只要 言之有 理 ,都会 得到 鼓励 。相 反 , 我们 的课 堂 ,教师为 了顺利地 完成教 学任务 ,习惯 于按课前 写
好 的教 案机 械地组织 教学 。特 别是语 文教师 ,对学 生提 出的新 观念 、新创 见 ,提 出的不 同看 法和质 疑 ,都 可 以视 为谬误 。这 样的课 堂 ,学生不敢说 ,更不 愿说 ,在这样 的压制 下培养不 出
维普资讯
创新是人 的本质特 征 ,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 一定的创新
浅 论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的 培 养
昊
丽 仙 意识 ,并 大力发挥他们 的创新精神 。
一
固
潜能 ,都 能成 为某方 面的创 新人才 。在语文教学 中培养 学生的创
新意识 ,这不仅是 素质 教育 的需要 ,而且也是语文 教学 的基本要
知识 、能力 、创新 ,在 教学中 ,要发挥学生 的主体 作用 ,使学生
积极 主动地参 与课 堂教 学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从 而培养学生的
创造意识 。
其次 ,教师要尊重 学生 ,平等对待和欣赏 每位 学生 ,鼓励学 生对 问题提 出不 同的意见 ;鼓励学生 自主学 习 ,自主探 索 ,使学 生学会学 习 ,学会独立 探索 ;鼓励学生学会合作 ,相互竞争 ,共
创新人才 的。学生 只有 在创造 性的班集 体 和宽容理 解创新 的气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 育; 创新人才 ; 培养 党 的十七大报告指 出, 提高 自主创新能 “ 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 才的环境制 _ 3 力, 建设创新 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 约 提高综 合国力 的关键 ” 。而创新 的实 现取决于 社会 上存在 对高等职业 教育认 识还 不到 创新人才 的培养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 位 甚至歧视 的现 象 ,一 些教 育政策 得不 到落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而仓新人才 的培养也决 实 ,教学缺乏统一 的标准 、招生和办学秩序混 定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和发展 。高等 乱 、招生宣传、办学层次 、收费标准等事项没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就被提 到了职业教 有 明确 的规 范 。这些 问题都应 该用 法律来 规 育研究 的重要 日程上来。 范 ,以期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健康有序的发 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 的基本特征 展 。创新意味着打破 常规 、另辟蹊径 ,对创新 创新人才一般具有对 问题 的高度敏感性 、 人才 的任用也应如 此。社会上流行着歧视高职 观念 的高度开放性 、思维的灵活性 、认识 的新 院校毕业生的不 良风气 ,这些陈 旧观念和有偏 颖性 、人格特征的鲜明性 等特点 。高等职业教 见 的社会用人 机制严重地阻碍了高等职业 教育 育培养 的是拥护党的基本 路线 ,适应生产 、建 的发展 ,成 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 人才 的瓶颈 。 设 、管 理、服务第一线需 要的 ,德 、智 、体 、 不打破这些有碍公平竞争 的条条框框 。不改变 美诸 方面全 面发展 的 高等技术 应用 性专 门人 这些有悖于人 才成长规律的选拔 机制 ,不努力 才 。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人才 的基本特征应具有 创造出既嘉勉成功又宽容失败的舆论氛 围 ,创 高等 性 、职业性 、技术 性 、复合性 等个性 特 新人才的培养就难有保障D 】 。 征, 体为: 具 一是具有扎 实的专业理论 基础知识 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人 才的途径 与技 术创新 能力 。现代 社会 已经进 人 了全 球 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改善办学条件 . 1 化 、知识化 、信 息化时代 , 创新人 才不但要 具 方面国家要加大 投资力度, 另一方 面在 有一定 深度 的专 业理论 与技术知识 , 还要 于投入多元化。应积极吸引社会、企业 以及外 而且 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 与职业协作能力。二 是具 国资本 的介 人, 建立人 才培养 投资多 元化 的模 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 。创新人才应熟练掌握 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优化高职 职业 岗位所需要 的各种实践 操作工 具, 备 教育的资源 配置 ,是落实科学发展 观,改善办 并具 定 的知识创新 、理论创新 和技术 创新能力 , 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保证特色质量 ,实现 能根据 工作需要革 新工具 、改 良技术 。 工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 要。 提高 作劳动效率 。三是具有健康 的体魄、 良 的心 好 3 建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 2 积极探索创新 智以及人文 素质【 1 】 。 人才培养模式 2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创新人 才中存在 的 创新 人才 的培养在很 大程度 上取决 于教 问题 师队伍 的创新素质。高职学校要使人才具有创 2 高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 1 新素质, 必须建立一支 有创新 素质 的 “ 就 创新 始 于 2 世纪末 的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 ,虽 型”教师队伍 。作为高职 教师本身来 说, O 应树 然在量 的扩张上成果十分突出 ,但在质 的保 障 立创 新思想 、创新 观念, 用它来 指导教 学活 并 上却 明显滞后 ,问题的根源就是国家对高等职 动,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独特的个性品 业教 育财政拨 款缺 口较 大, 育资金投 人严重 质并 掌握灵 活 的教学艺 术 。作 为高 职学 校来 教 不足 ,这就制约了高等职业 院校 的软硬件教学 说, 应把创新型教 师队伍 的建 立放在 一个重 要 设施 的建设 ,具体表现为不 能建设 良好的师资 的位置上, 要为发展教师 的创新能力创造 条件。 队伍 、不能为学生创造 良 的学 习环境 、无力 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的机制 ;加强学校 好 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 和教学技术等 。高等职业 的精神 环境和物质 环境的建设 , 师创设 优 给教 教育资金投人不足成 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 良的工作环境, 教师 队伍 的稳定 。只有 教 确保 要因素之一。 师队伍稳定 了, 的培养才有保障[ 人才 4 1 。 2 师资力量 薄弱结 构不合理 . 2 要营造 一个崇 尚真知 、追 求真理 的学 习 师资力 量水平 的高低直 接关 系着创新 人 氛围 ,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 , 要注重 培 才的培 养质量 。当前 , 国高等职业 教育发 展 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为学生营造 一 我 面临 的一个 普遍性 问题是师 资力量 薄弱, 资 种发挥潜能 的氛围 。优化课程体系 , 师 结合实 际 学 历结构不合理, “ 双师型”教师比较 缺, 种 及时更新教材 内容。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开发 这 状 况的存在对 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非 常不利 的。 科学 先进的教学模式 和方 法。改革考试 方式 , 因此, 积极 培养和 弓 进具有 丰富实践 经验 的高 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考分离。 l 水 平师资力 量, 一支 “ 建立 双师 型 ”师 资队 伍 3 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的宽松的社 _ 3 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创新型人才素 会氛 围和完善的法律政策 质 的当务之急口 。 我们要加强社 会舆论 的宣 传工作力度 , 打
浅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造 性地 学 习开 阔思路 ; 要调整 教 学计划 , 度减少 必 适 修课 , 设跨 学科 和综 合性课 程 , 增 以适应 学科 相互 交
、
叉、 互相渗透的要求 , 真正把学科前沿理论和综合化 知识提供给学生 , 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 知 识体 系 。 三 、 变教 学方式 转 现在大部分的高等学校采取的是教师授课的方 式 , 堂灌 和注 入式教 学方 式还相 当普 遍 , 满 学生 没有 参 与课 堂教 学 的机 会 , 成 了“ 形 上课 抄 笔 记 , 课 对 下 笔记 , 考完都忘记” 的现象。培养的学生实 际能力
Absr c : Cr aie t ln sa e i r a e d i r e o ma eO1 n to h r ce ie y hih l v lo n ta t e tv a e t r n g e tn e n o d rt k l" ain c aa trz d b s e e fi — 1 n v t n a d c e t i .To i r v he q a i n h u o a i n r ai t o vy mp o e t u lt a d t e n mbe fc e tv a e t t e d v lp n f y ro ra e t ns wih t e e o me to i l h
成都 中医药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
21 0 2年 3月第 1 4卷第 1 期
Ma. 0 2, 0 1 , o 1 r 2 1 V 1 4 N . .
8・
Jun f h nd n e i f C E u aoa Si c dt n ora o C eg uU i r t o T M( dct nl ce e io ) l v sy i n E i
21世纪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自P I S A测试 2 0 0 0年首办以来, 香港在每次测试 中都名列 前茅 , 可见香港在基础教 育方 面取得 了骄人成绩 , 这与其 开展 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是 分不 开的。而在 内地 , 第八次课 程改革 正 处 于瓶 颈期 , 像 其 他 地 区 国家借 鉴 经 验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通过 对香港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增加通识教 育课程 , 社会对学校人 才培养的要 求变得越来越 高。 全 面发展 型人 才 已经成为许 多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 因此香港对通识教 育 日 益重视 。2 0 0 8年 , 香港特别行政 区教 育局发 布 了《 提升 香港 学 童的教 育质素 : 给 家长的课程改革报告》 。 报告指 出香港学生尽
面 的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 实验 验 证 。
而高校重要的是培养有 深刻 思想 内涵的学生, 成为创新人才培
养的最高 目标。 ( 三) 创新人才培养 中, 必须强化人 才的公 正性 和正义性的
培 养 创新人 才在思维标 准, 思 维评估 , 思 维 决 断等 方 面 必 须 体
现其公 正性和 正义性原则 ,这体现 了创新人 才的最高道德 准 则。 优 秀的人 才从不只想着 自己, 他们准会换位 思考 . 优 秀的人 才从 不会 用敌 对 的 方 式 看 待 对 手 , 他 们 准 能 以公 平 正 义 的 思 维 方式找 到双方相处和利益分配的平衡 点, 优 秀人才 总是放眼世 界, 高瞻远瞩 , 他们总会从 民族利益 的角度考虑 问题 , 他们愿 意 奉献 自己, 愿意为社会 的公平和正义执 着努 力。 参考文献 : [ 1 ] 朱素梅( 译) . 批判性思维 : 带你走 出思维的误 区f M】 . 北京:
浅论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型的创新型人才为 目 。例如近几年高校专业型研 标 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 的划分 , 使高校培养学生时有 侧重和倾向 , 明确人才培养 目标 。为了能更好的提 高教育质量 , 高校是否将培养 目 标进行如下尝试。
收稿 日期 :0 2 6 1 2 1—0 —1 作者简介 : 王慧娣( 90 ) 女 , 17 一 , 吉林长春人 ,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 , 助研 硕士研究生 , 究方向 : 究生教 学研究 。 研 研
朴 晶(95 , , 18一)女 吉林长春人 ,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 助工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究生教 学研究 。 研 李淑敏( 97 , , 18 一) 女 吉林长春人 ,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 院, 助工 , 研究方 向: 研究生教学研究。 项目 简介 : 本文为吉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课题成果。
2 1 年第 0 期 02 8
第2 8卷 ( 2 6期 ) 总 9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 ̄ ONAL NS TUTE I TI OF I N J LI PROVI NCE
No 0 2 2 . 8, 01
VO . 8 12
T0 a . 9 t lNo 2 6
当今世界, 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驱 动力 , 创新能力成为 国家竞 争力 的核心要素。高等 学校是 国家创新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基础研究
和 高新技术 领域创 新成果 的重要源 泉 。胡锦 涛总 书
养单位教育理念的科学发展。当前的高校教育由于 旧的教育模式先人为主 , 培养人才时已出现许多思 维定势。从培养 目 标到培养措施 , 包括培养方案、 手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
附件7: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省(区、市)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普通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教曲香竹法研究郑以墨、王阳河北河北科技大学论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生成性研究张晓涧辽宁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现状调查研究马跃陈振濂浙江浙江大学当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反思、学理检验与学科构建黄厚明、王钟涛、陈云海浙江浙江大学大学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公共艺术教学——关于《中国绘画导论》课程教学的思考王豪东、徐琳哲浙江丽水学院浙江两级师范学堂艺术教育对当代高校艺术通识教育之启示浙江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简论美育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应金萍四川四川师范大学以美育为切入点构建素质教育实施体系钟仕伦、康胜、杜伟易希平云南曲靖师范学院高师音乐学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探究与实践——以西部地方师院音乐教学为例二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省(区、市)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刘欣欣北京清华大学音乐与文化并举感性与理性并重——《西方古典音乐文化》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教学观及实践的校本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基于心理调适的高校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吴汉锋、宋振韶、董礼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实证与思辨高薇华、赵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及其教学成果王次炤魏志敏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高校的“美育”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教学与管理模式,提高高等音乐教育质量李爱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启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艺术教育现状及推进措施许晶北京北京舞蹈学院中美舞蹈教育视野中的舞蹈教育功能再认识王欣仝妍北京北京舞蹈学院舞蹈不仅仅是跳舞而已——论当代舞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法规的建设童江梅、张援北京北京农学院高校合唱艺术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及教学应张琳、潘明用程序开发设计的研究高璐、高琳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对天津市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水平提升的反思与策略康爱琪、罗晓颖、纪涛天津天津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调查研究林琳杨立勇河北邢台学院术学并重构建特色——综合性大学美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途径的思考河北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幼师舞蹈创新教学策略研究傅丽娜学校胥丽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音乐教育——基于10所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比较研究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学剧目教材建设与舞蹈人才培养李欣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科建设与课程的价值诉求张晓涧张静内蒙古内蒙古河套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学生立场取向——从现实设计到哲学思考辽宁大连艺术学院高校艺术教育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刘国辉、朵丽尼娅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音乐课程文化选择意义研究金顺爱、吕群、邢祎雯2吉林东北师范大学英国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鲍枫、王以宁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专业学生实践柳轶教育全过程研究龚金平上海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邓佳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试论多元文化舞蹈教育在普通高校舞蹈鉴赏课中的渗透与运用上海上海体育学院我国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征分析杨珏、杨兴权上海上海大学略论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谢晓昱、陈大明江苏南京大学浅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特性李健、翁再红金红江苏苏州科技学院如何走进戏曲经典——从昆曲调查谈高校戏曲艺术教育江苏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教学媒介类型及专业信息构建研究耿涛江苏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当下语境中的中国学院美术黄平桂迎浙江浙江大学大学《教室剧场模式》的教学探索与思考——浙江大学《校园戏剧》公共艺术通识课程实验报告浙江中国计量学院高校中华传统艺术教育创新实践初探连红、姚旭辉陈漪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戏剧渗透——非专业戏剧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实施框架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价值与成效——与高师《即兴伴奏》课程有关陈琼的两个问题浙江温州大学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实践初探吴莉娜汪洋、杨孜孜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浙江省11所高校为例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综合艺术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建设高澄明、黄杭娟张小敏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习社会”和“创意经济”中的英国高等艺术教育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审美教育:艺术消费的伦理救赎胡卓群杨继勇、王小元安徽安徽工程大学论理工科院校专业实施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实施美育促进创新的办学实践及发生学原理研究安徽蚌埠学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王芳、陈华喜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找寻高师美术教育失落的人文精神——美术学郝亚丽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研究山东山东大学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曾繁仁董明慧河南河南师范大学高校艺术师资培养如何适应当前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需求雷红薇河南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高校艺术教育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的研究思考——基于河南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实证调查河南河南科技学院综合性大学公共陶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商亚敏湖北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新思路高超唐杰湖南湖南理工学院面向基础教育需求,构建实践取向的(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广东暨南大学综合性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现况及对策调查研究叶志海、王红主、吴文霞重庆重庆大学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再定位思考杨尚鸿冯红梅重庆重庆教育学院从中小学教度探析高师“美术鉴赏”课程问题与对策四川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罗布江村四川四川民族学院有效利用民族传统艺术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熊云绯高校艺术教育优势——四川民族地区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四川四川民族学院迷茫与反思——就当代藏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几郭重曦点思考四川成都体育学院我国体育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魏万珍、顾春先、邬红丽张汉东、范玉洁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创建本土教育体系探索非遗传承模式——以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为例陕西西安工业大学扩招以来学院式书法教育教学的几个问题刘天琪陈建玲、贾会敏、卢渊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心理学在写实绘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克服恒常性障碍的初步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学前综合艺术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黄少芸卢小兵宁夏宁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4三等奖(排名不分先后)省(区、市)单位论文题目作者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普通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若干问题浅析王怡北京北京科技大学论艺术教育与创意经济发展韩学周、马萱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美育的文明化巩武天姬沛北京中央戏剧学院逆向思维在导演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画面小品”教学的总结与思考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推动高校艺术教育深入发展杨姿楚、井志伟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价值的研究苏丹娜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比较视野中的“舞蹈鉴赏”课程探究胡伟郭颖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试论音乐实践活动在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兼谈部分理工类高校音乐实践的形式与特点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论公共艺术教育在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功能童江梅杨新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一菁抑或多庸:从短命的北京艺术学院问思艺术教育之真谛天津天津师范大学浅谈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现状与发展陈筱悦天津天津科技大学浅析如何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引领学生精神生活李怡天津天津科技大学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王静天津天津理工大学强化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刘迎钟蕾、朱荔丽、魏雅莉天津天津理工大学新经济形势下高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的思路与实践苑岚冰、秦佩河北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普通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行性的研究河北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特征比较与优化途径朱桃杏、朱正国、赵玉河北河北联合大学论艺术教育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王峥、李丹、吕善辉山西山西大学关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入地方高校公共艺术张瑞蓉、赵海英课程之构想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高师美术教育设计专业“民间美术”课教学探析于平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构建大美育体系的实践与探索张润喜苗金海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艺术院校传承音乐文化遗产的新模式李妮娜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继承革新古为今用——李渔授曲理论对当代声乐教学与表演实践的启迪内蒙古内蒙古赤峰学院美术教育实习去农村初探李国达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大学校园音乐文化质量建设探析毕源红、张震辽宁沈阳师范大学以合唱艺术传播高雅音乐文化的实践研究张会艳辽宁沈阳师范大学室内乐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实践创新程岩辽宁沈阳音乐学院改革发展中的高等艺术教育社会价值思考白玮彭虤虤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育心之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心理治疗取向辽宁大连艺术学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王贤俊亢莹、王铁锋、张朝霞辽宁大连艺术学院明确素质定位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培养路径——艺术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体系构建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基于主体性目标体系的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研究尹爱青、王稼之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师教育的思考与研究潘宏艳、王铁军吉林东北师范大学浅谈学院艺术教育的问题李书春吉林长春工业大学低碳经济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室内樊孟维设计教学探讨毛开宇吉林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艺术教育研究——设计基础视知觉教学实践吉林长春大学盲人视唱练耳教学初探祁欣吉林吉林师范大学论中国本土化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李岩、王楠楠孙先旭吉林吉林艺术学院擦出美的火花——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管理浅谈韩博黑龙江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工程观”理念下的艺术素质教育探究佟强、于巍巍6黑龙江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浅谈艺术教育与司法实践郝瑛陈莉萍上海复旦大学艺术的科学与民主——刘天华艺术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李本乾、陈晓云、杨柳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手脑并重技艺结合——艺术教育跨学科教学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旖上海上海大学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探析——从教学互动到合作学习李敏上海上海大学艺术管理学科中能力型学生培养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上海上海电机学院美育与技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夏建国上海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开展校园舞蹈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曲慧佳上海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试论公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于海生康尔江苏南京大学从艺术创作论中提炼具有普泛价值的创新路径的思考江苏南京大学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六大关系的思考谢白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学涵养与高等书法教育邱世鸿江苏江苏大学让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论高校艺术教育孙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高师民乐教学的文化思考岳峰江苏徐州工程学院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民艺学取向张欧、王湉江苏苏州科技学院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资源对高校创新人才培苏春敏养的实践探究江苏盐城工学院论信息环境下的美术造型教学张军、黄本亮江苏南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路向李纯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高校艺术教育资源库建设探索胡永斌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高校师范美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改革模式研究李英梅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王志军、余少鹏挑战李凌燕江苏常州工学院论本土民间音乐课程资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有机整合“五业贯通”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邓凯、许小婷、徐红江苏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浙江大学综合性大学音乐通识课程中中国本土音乐元素缺位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周聪浙江浙江大学关于情绪的音乐表达的实验研究——以及对音乐教育模式变革的思考周慧军、姜勇、符德江浙江浙江大学刍议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功用与实施陈向集浙江浙江师范大学我国高师美术学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以四所高师院校为例徐丹旭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规划纲要视阈下的大学艺术教育丁东澜浙江浙江工商大学论普通高校“完整音乐教育”及其实施邹丽霞浙江中国计量学院理工类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究左冕浙江嘉兴学院创意线描画教学研究覃道义、郝振刚浙江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区域文化课程资源的探究——有感于《舟山海洋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程舟珊浙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技”与“理”结合的高职公共书法教学模式构想倪旭前浙江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罗曼丽浙江浙江传媒学院追寻“美”的境界,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大型原创历史诗剧《梦回圆明园》艺术呈现中的高校美育实践与思考王文科浙江衢州学院大学审美文化教育探索叶碧浙江浙江中医药大学加强和改进中医药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黄文秀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国外艺术教育经验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借鉴意义赵义堃、程军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基于构建主义视角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徐豪安徽淮北师范大学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参与社区音乐教育的思考夏雷英、陈艳丽安徽淮南师范学院新课改背景下对几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反思汪保群福建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音乐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及实践初探刘淘福建黎明职业大学泉州“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泉州高校的传承陈连锦、赖锦标福建黎明职业大学数字技术下《摄影》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伍文华8福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有教无类”与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曾若虹江西南昌大学《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行动研究徐飞江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现状的研究薛莉、陈又林雷敏江西江西财经大学对江西省四所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徐希茅江西江西师范大学创建音乐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实践报告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学院“W.S.O”教学模式在高师《世界民族音乐》课黄苗、刘云、黄玉英程中的实证研究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人文维度的思考王小强、赵玉红山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诗教”传统对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王琳舒、黄立田、吉新宏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用多元化文化来架构高校舞蹈教育的桥梁崔云霞山东山东体育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在舞蹈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初探赵晚霞、崔宗祥、郑亮亮山东东营职业学院网络环境下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研究赵希军山东鲁东大学音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习得途径崔学荣河南河南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电视新闻播音教学创新研究强海峰河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鉴赏》教学探析杨新宇河南郑州大学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教育思考延婧朱英萍、李以明、杨新宇河南中州大学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河南河南科技学院影响美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雷保杰河南河南科技学院当代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之我见张新词李晶河南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省份之比较湖北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科教育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林能杰、邓涛、邓小峰湖北华中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与国家软实力提升战略思考臧艺兵湖北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初探徐帆湖北襄樊学院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大学生民族民间杨秋仪音乐收集与整理能力的培养——以民歌、民族器乐曲和民间歌舞音乐为例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市六所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学习现状调查报告康玲、谢民湖北武汉纺织大学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系统下的美术课程改革严珺、计臣湖南湖南师范大学《西方音乐史与欣赏》课程教学理念改革的思考凌宪初湖南湘南学院论舞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独特性张婧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大众文化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谭学念、曹莉芳喻秋兰、蒋笛湖南长沙学院美善合一——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湖南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论创新型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以湖南艺术职易介南业学院为例邓晨霞广东华南理工大学从就业趋势来反思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寻根传舞在当下——试论中国普通高校的舞蹈姚佩婵本土教育广东广东工业大学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团建设的人文思考王勇杰郑萌广东广东工业大学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热”的文化生态批评广东广州美术学院交叉与互动——中法数码媒体设计教育的比较谭亮分析广东广州大学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金世余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构建书法与设计教育专业研究报告靳继君广西广西大学壮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的思考—叶峰—以广西为例杨慧芳广西广西师范大学独立学院公共音乐课教学现状研究——以广西九所独立学院为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创新思考马学文李虹广西玉林师范学院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广西梧州学院高师舞蹈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蒙妍广西广西工学院建立文化市场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机制的黄蕴兰思考——以广西为例10广西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方高校以艺术教育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几点易忠思考广西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民族地区高职师范专业音乐课引入本土音乐的刘菊探索——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重庆重庆教育学院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素描教学改革探索刘农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理工科院校校园艺术活动的实践探析李谷静、刘惠卓嘎四川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乐器教育发展初论——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视角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基于部颁方案的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陶旭泉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新课改背景下未来教师美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陈宁文晓璋四川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及艺术教师培养模式探索贵州贵州师范大学西部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地方性课程泛论陈忠松贵州贵州民族学院发掘动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将贵州民族文化郭安融入动画教学欧光艳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发建设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的思考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传统民族艺术,构建和谐校园——少数民族地廖锋、杨光区高校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高洪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异化与回归:对高校师范生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西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学校音乐教育之我见——以拉萨为例况云丽陕西长安大学博客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功能探析霍忠义、戴生岐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高校书法教育的思考雷雨王硕陕西西安体育学院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甘肃兰州大学“高水平”艺术教育: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赵宗孝的核心取向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对西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王玉芳王嘉毅、王治和、董瑞甘肃西北师范大学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实施高校艺术教育系统性建设——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策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全球3D影视艺术发展及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陈积银、孟子为、谢致远战略转型新疆新疆艺术学院维吾尔族民间美术的教育价值迪丽努尔•买买提。
浅论创新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杨 美成 (9 6 , 男,四川岳 池人 ,江苏科 技 大学人 文 学院,讲师 ,法学硕士 ,主要 研 究方向 江 10 5
基 金项 目 :本 文 系江 苏科 技 大 学 高 等教 育科 学研 究课 题 的 研 究成 果 。
的知识、擅长于继 承和 传播人类 已有 文化经验 的知识 型人 才’ 知 识为中心 的目标取 向对 创新人才培 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 明显
也不仅是那种只具备 较强操作 能力 的应用型人 才,而是需要那 的: 一方面在 知识传播 过程中学 生长期处于被 动状 态 ,不动脑 、 种既有渊 博知识,又有较强 操作 能力,且具 有开 拓创新 能力、 不动嘴、不动手,导 致学 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 ; 另一方面 长于在某一 领域进行突破性、开拓性工作的创造型 人才。在 知 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 式的,强化 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而创新所
识经济 时代,知识创新和科技贡献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需要 的思 考力 和判断力被扼 杀了,因而十分不利于创 新人 才的
进而创新能力将成为生产力 中人的作用与价值 之最 高体 现。因 培养。
此,许多发达 国家都在 调整 自己的教育 发展 和人 才培 养 战略 ,
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增强 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 建设创新型国家 ,努力培养 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拔
长期 以来 我国高 等教育 教学 以培养 知识 型人 才为根 本 目
和大量高素质创造型人 才的国家,将具备 巨大 的发展 潜力 ,而 标 ,有人也 称为 “ 识中心论 ” 知识 中心论” 比较强调 知识 知 。“
一
个 缺乏创新人3.科技 活力和创新 能力 的国家 ,将 失去 知识 结 构的系统性 和完备 性 。对 知识 型人 才 的评 价标准 主要 是学 - 历和文凭 ,人们通常认为学历越长文凭越高知识就越 多,也就 创新是知识经济 的灵魂,创 造力是现代生产力的核心。无 越容易 获得较好 的就业机会 ,从而实 现 自己的人 生价 值。为了
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策略论文
浅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策略【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最紧迫的任务。
高校要主动适应正在崛起的知识经济的需要,把创新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高等学校应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全新的教育策略,真正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策略;培养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国家实力提升的根本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该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
德国总理赫尔佐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反复强调:“创新能力将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未来市场上的位置,取决于其人才素质和如何有效地推进创新。
”但在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我国总体排在第31位,其中科技竞争力排在第25位;我国在整体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创新型人才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如何实现以一种切实、高效、科学、可行的创新教育途径,为我国快速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现状分析人才培养机制是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的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人才培养系统运行的条件和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系统、约束系统和激励系统等。
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
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机械地以知识传播为根本任务的教学目标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有人也称为知识中心论。
知识中心论比较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对知识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学历和文凭,人们通常认为学历越长、文凭越高知识就越多,也就越容易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们习惯把那种社会称为文凭社会、学历社会。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关注高等教育,没有把人才培养看成是一个系统。
本文从探析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出发,通过介绍美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来分析我国缺乏创新型人才的原因,最后对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型人才的塑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一、创新型人才及其基本特征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
一般而言,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征:1.富有想像力,善于思考和设计想像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勾划出具体形象的心理活动,想像力是对已有材料经过加工、配置,组合成新形象的能力。
想像是创新的前奏、没有想像力一切创新活动都无法开展。
善于思考和设计,即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情势来调整自己的思维路线和行动方式,采取最有效的行动策略。
2.个性鲜明,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型人才都有很鲜明的独特个性,这些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使他们能够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和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行动上他们敢于冒险,不愿忍受陈旧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成就动机高,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创新型人才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很高的成就欲望,这些成就欲望又激发了他们挑战风险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他们不怕挫折和困难,并经常把挫折和困难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和磨砺,将战胜困难作为一种乐趣。
在失败面前他们能够变挫折为前进的动力,愈挫愈勇,不断调整行动目标,重新选择突破点,积极探索。
浅论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一)
浅论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一)摘要]科技人才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要关注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品质,要有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立足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知识科技人才全面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的生产和科技的创新、传播及应用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所以提高科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关键。
但对于科技人才,我国的创新理论过多地强调创新,而忽视科技人员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个性品质,使我国的很多科技人才成为一种单向度的工具人和机器人,缺乏人文关怀和道德感、责任感,创造力也很难持久。
为此,科技人才应是一个知识、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创新精神与知、情、意完美结合的人,是立足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人,这样的素质才能使科技人才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
一、科技人才要有博、专结合的知识准备近几十年来,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十分明显,科学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往往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突破。
因此,没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就不可能发现新思想、整合新方案、创新新思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科技人才的知识要有宽厚度,要基础扎实,为今后的积累、发展、创造打好基础;其次要有精深度,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只能掌握一些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撷取那些和我们的专业有关的知识深读精研,并注意各种知识比例协调,拓宽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把博和专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自身知识体系的价值。
在当前的创新理论中,有很多的论者忽视了这一点,片面强调创新而忽视知识结构,这是一个错误认识。
虽然知识水平并不能直接标示创新能力的高低,但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必须以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周雪飞张润迪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培养创新人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当前高校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
本文论述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Conside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in the University
Zhou Xuefei,Zhang Rundi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100081,China)
Abstract:Creative talents are in great need in order to make our nation characterized by high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the number of creative tal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ploring own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of our universities currently.This paper is aimed to argue and demonstrate some ideas concerning how to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Keywords:University;Creative talents;Cultiv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培养创新型人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当前高校最紧急、最重要的任务。
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应做好如下改革:
一、创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
传统教育观念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只注重受教育者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忽略了他们新知识领域的开拓,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引导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运用,不注意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创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高等教育要在关注知识传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为目标来构建,使受教育者能通过接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贡献社会来满足个人品位提升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二、优化课程设置
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改变过去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教育内容要符合不断创新的要求,改变过去强调基础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传统做法,通过按类教学,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大力传授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开阔思路;要调整教学计划,适度减少必修课,增设跨学科和综合性课程,以适应学科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要求,真正把学科前沿理论和综合化知识提供给学生,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
三、转变教学方式
现在大部分的高等学校采取的是教师授课的方式,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方式还相当普遍,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形成了“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完都忘记”的现象。
培养的学生实际能力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采取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专题研究、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同时要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教育软件等。
四、大力推进实践教学
高校的实习、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要组织好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同时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强实习基地的管理和规范。
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实验(下转第11页)
·8·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3月第14卷第1期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Mar.2012,Vol.14,No.1
作者简介:周雪飞(1978-),男,助理研究员。
于合理。
具体来说,应当不断完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增加课程种类,增强课程效果。
可开设医学历史、哲学、伦理、法学、社会学等课程。
例如,河北北方学院是2003年由张家口医学院与两所专科院校合并组建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医学是学校的优势学科。
合并组建以来,河北北方学院一直重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加大开设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建设力度,举办多种学术文化活动、医疗服务活动,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和公共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之,综合性本科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实际,如师资力量,做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设具有一定特色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机制。
参考文献
[1]唐文.我国医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现状与探讨[J].医学与哲学,1998(6):294.
[2]钟南山.简论医德的内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3):3-4.
[3]黄蕾,等.北美医学生临床经历的现状和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61.
[4]梁莉,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9):66-67.
[5]陈俊国,等.构建军队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107-108.
(收稿日期:2011-10-28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檱
)
(上接第8页)
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要利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尽可能早地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学科的实际业务。
五、改革学业评价的观念和方法
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是看一个人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他的创新能力。
我国长期以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尺度,以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不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还造成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分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应该建立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和体系。
六、树立开放办学的思想
高等学校要改变封闭式的办学观念和方法,树立开放办学的思想,扩大同社会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国际合作,在知识共享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高校要通过教学、科研和各种形式的服务,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高等学校不仅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训基地,还是知识传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文化,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
高校要真正实现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也必须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这种“产、学、研”的结合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高校的发展,而且可以使高校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七、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
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上级领导和教育部门对高校有许多的决策权,对高校管的太多,管的太死。
高校管理者被束缚了手脚,没有提高管理效率的积极性。
高校的管理僵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快速地改变管理策略。
为此,必须对这种管理体制进行变革。
上级领导和教育部门要“放权”,只对高校进行宏观指导。
高校在大的政策框架内,独立自主地进行管理。
要改革和完善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教职工和学生都有适于发挥自己积极性的自主权。
实行人员流动,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明确广大教职工劳动标准和进取目标,进行工资改革,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等。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关系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观念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等,高校的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参与到创新人才培养上来,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定位来建立适合的、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叶中,等.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
[2]许青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收稿日期:2011-09-28)
·
11
·
2012年第14卷第1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