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团的发展来看创造社的“转向”

合集下载

创造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创造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创造社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文学社团,一九二一年七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初期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等;后期主要成员有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铁声、阳翰生、李一氓等。

该社从成立到一九三○年三月二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自动停止活动,先后出版过《创作》季刊,《创造》月刊,《创造周报》,《创造日》、《A、11》周刊,《洪水》、《文化批判》、《流沙》、《新兴文化》等十余种刊物,并编辑出版了多种文学丛书,被誉为“异军突起”,在中国文坛上影响很大。

创造社是一个由文艺家自由结合的文学社团。

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五年为前期,一九二五年以后为后期。

前期文学主张“为艺术的艺术。

”常被人称为“为艺术的流派”。

但创造社“为艺术的艺术”,和西方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不同。

西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美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颓废生活,内容空虚、外表华丽。

而创造社处在“五四”运动之后,大革命洪流正在迅速酝酿时期,他们一方面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文艺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精神的感染,目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严酷现实,从而形成了他们自相矛盾的文艺观。

他们既是反对文学功利目的,主张为艺术的艺术的倡导者,又是冲决封建陈规,反对资本主义毒龙的勇士。

他们一方面从小资产阶级思想出发,在超现实的“桃花园”中寻找暂时安慰,另一方面又怀着爱国主义思想反抗黑暗的现实。

从而构成了他们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特色。

创造社后期,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提倡革命文学,翻译介绍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

文学社团——创造社

文学社团——创造社

三、“创造社”创作成就
1、郭沫若的《女神》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第 一部个人白话诗集;
2、郁达夫的《沉沦》是第一部个人现代小说 集; 3、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则是第一部现代 长篇小说。
四、创造社主要刊物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 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 半月刊。 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 月刊、《新思潮》月刊等。 创造社的刊物改竖版为横排,使从上 到下的阅读习惯改为从左到右,这在刊物
创造社文学创作
一、“创造社”
我国第一个现代文学社团, 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由当 时的日本留学郭沫若、郁达夫、 张资平、田汉、成仿吾、郑伯 奇等人共同创建。
二、“创造社”艺术创作主张
(一) 前期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 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 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 “艺术为艺术”的文学 主起了相当大 的促进作用。 (二) 后期 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大力倡导无产阶级 革命文学。 代表人物:穆木天

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社会团体组织和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研究一、社会团体组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社会团体组织是指自愿组织起来的、具有一定社会目标和任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群众性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

社会团体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01年至1949年。

这个时期的社会团体组织主要是宗教团体、龙头会、商会、帮会等,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服务民生的作用。

2.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

这个时期的社会团体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群众组织、学生组织、妇女组织等,主要服务于政府和群众,成为政府的重要社会基础。

3.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这个时期的社会团体组织经历了快速发展,社会团体数量不断增加,类型多样化,服务领域涉及广泛,成为中国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社会团体组织的创新与发展1. 服务创新。

社会团体组织应该以服务为中心,不断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适应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例如,深入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开展公益义诊等。

2. 组织创新。

社会团体应该加强内部建设,推行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定健全的制度,提高组织效率和运作效益。

例如,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3. 合作创新。

社会团体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例如,与政府合作开展社会公益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等。

三、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社会工作是指以人为本的一种专业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它以解决个人、群体、社会问题为主要目标,包括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两个方面。

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初。

这个时期主要表现为慈善救济、社会福利、儿童保护等,解决着贫穷和社会矛盾问题。

2. 第二阶段:6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

这个时期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兴起了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开发了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论,这一阶段社会工作逐渐走上了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八事:1917 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

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

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话,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此“八事”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并粗浅地触及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重要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

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学革命论》:1917年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

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命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学衡派:此派以1922 年9月在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其同仁梅光迪、胡先骕、吴宓都曾留学美国,寝馈西洋文学,多受当时带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是相信启蒙的理性可以导致重大的社会变革的,那么像“学衡派”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则更相信靠伦理道德的理论来凝聚中国,所以他们对“五四”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激进行为甚为反感。

他们试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即“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甲寅派:当时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说什么“吾之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甚至断定“白话文学”已成就弩之末,要重新提倡“读经救国”。

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

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

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从1921年初起,外国文学的译介形成高潮,受国外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几乎每一个文学社团都创办一种或数种文艺报刊作为标帜与阵地,到1925年,文学社团和相应刊物激增到100多个。

新文学社团的纷纷建立,标示着新文学运动已从初期少数先驱者侧重破坏旧文学,而转向大批文学生力军致力建设新文学了。

这一时期的文学社团主要有:(1)文学研究会①成立: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②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

③刊物:以《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陆续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

④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⑤特点: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为人生而艺术”。

⑥创作概况初期创作很不成熟、不稳定,成员间的风格不同,但在如何看待文学本质及文学与生活关系问题上,多数成员比较一致:他们都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2)创造社①成立: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②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在日本留学的学生。

③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④主张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

a.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b.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

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

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

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

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

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9、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的基本文体形式有(ABC )。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本科一、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 胡适 。

2、1928 年初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两个社团是 创造社 和 太阳社 。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叶圣陶 ;《月芽儿》的作者是 老舍 ;《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是 沙汀 ;《倾城之恋》的作者是 张爱玲 。

4、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的重要演说的是 鲁迅 。

5、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是沈从文 。

6、《获虎之夜》 的作者是 田汉 ;《一只马蜂》 的作者是 丁西林 ;《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 夏衍 ; 《岁寒图》的作者是 陈白尘 。

7、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 创造社 。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 果戈里 的影响。

9、后期新月派以季刊 《诗刊》 作为阵地。

10、《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 ;《别了、哥哥》的作者是 殷夫 ;《老马》的作者是 臧克家 。

11、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和“美”的观点。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作家鲁迅 的 《狂人日记》 。

13、《雪花的快乐》 的作者是 徐志摩 ;《蕙的风》 的作者是 汪静之 ;《雨巷》 的作者是 戴望舒 ; 《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李季 。

14、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 胡适 。

15、《示众》的作者是鲁迅 ;《春桃》的作者是许地山 ;《华威先生》的作者是 张天翼 ;《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周立波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有( a 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d 青春、爱情的热烈歌唱 e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a 抗战未开始时 b d 抗战后期 e3、《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 a 泥泞 b d 动摇e4、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的是( a 沈从文 b d 刘呐鸥 e5、下列小说不是老舍 20 年代在英国完成的是( a《离婚》 d 《二马》 6、七月刊物的主编是( a 艾青bd 阿垅ABCD )。

第六章 创造社

第六章 创造社

第六章创造社第一节创造社概述一、创造社概述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6月,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郑伯奇、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他们先在上海出版丛书,次年起先后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

192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由于成员的分化和创作倾向的转变,创造社以1926至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早在1922年9月,郭沫若在阐述创造社的宗旨时说:“我们是最厌恶团体之组织的:因为一个团体便是一种暴力,依持人多势众可以无怪不作”;“我们这个小社,并没有固定的组织,我们没有章程,没有机关,也没有划一的主义,我们是由几个朋友随意合拢来的。

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想,并不相同,也并不必强求相同。

我们所同的,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罢了。

”[注]所谓“内心的要求”,就是诗人不受客观世界条件的束缚,自由而真率地表现个人的感情。

郭沫若等人当时所要建立的便是这种不带任何党派性功利性色彩的、纯粹的同人文艺社团,他们几个人之间也完全是由于共同的艺术趣味才结合在一起的。

创造社成员郭沫若在谈到创作的具体过程中说:“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露出来的Strain ,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 ,生之颤动,灵的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的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

”[注]在这里,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是次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主观情绪几乎是唯一的要素。

1923年,郭沫若在上海大学作了一篇题为《文艺之社会的使命》的讲演,他继续表达了文学只是真情流露的观点:“文艺也如春日的花草,乃艺术家内心之智慧的表现。

诗人写出一篇诗,音乐家谱出一支曲子,画家绘成一幅画,都是他们的自然流露:如一阵春风吹过池面所生的微波,应该说没有所谓目的。

……所以艺术的本身是无所谓目的的。

”创造社其他成员也或多或少地表示过类似的观点。

社团转型总结报告

社团转型总结报告

社团转型总结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总结了某社团在一年内进行的转型工作,以及转型期间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挑战。

该转型的目的是为了使社团更加适应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社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转型背景社团作为学生的社交和学习平台,在过去的几年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社团的活动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元化活动的需求。

另外,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使得社团的知名度不高,招募新成员困难。

三、转型目标社团转型的主要目标是:1.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内容,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2.加强社团的宣传工作,提升社团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建立更加有效的组织架构,提高社团的管理水平。

四、转型策略为了实现转型目标,社团采取了以下策略:1.调研分析社团首先对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解当前社团的症结所在,为后续的转型工作提供了依据。

2.拓展活动内容社团在转型过程中增加了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包括学术讲座、文化交流、户外活动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社团的吸引力。

3.加强宣传工作社团增加了宣传渠道,利用学校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资源,进行更广泛的宣传。

同时,社团也加强了线上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4.组织架构调整为了提高社团的管理水平,社团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设立了专门的活动策划部门,加强了成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五、转型成果经过一年的转型工作,社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1.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化:社团每月都会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涵盖学术、文化、体育等领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好评。

2.知名度提升:通过宣传工作的加强,社团的知名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成员数量增加:社团转型后,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加入,成员的数量得到了大幅增加,扩大了社团的人力资源。

4.管理水平提高: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成员培训的加强,社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活动的组织和执行更加高效。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

周作人起草了《文学研究会宣言》,把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

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2、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

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

他们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流》等十余种刊物。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后期创造社转向革命文学。

3、新月社是稍后出现的一个影响颇大的文学社团。

1923年由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他们多系英美留学生。

新月社开始以聚餐会的形式活动,后来发展成新月俱乐部。

1928年以前的前期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在诗歌创作上卓有建树的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饶梦侃、孙大雨等。

4、其他文学社团。

还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学社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与贡献。

其中有①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语丝社、未名社、莽原社等。

②与创造社倾向相近的有南国社、弥洒社、浅草—沉钟社。

③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1922年4月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

他们被称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问题小说指五四时期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小说群体,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发端,其作家主要由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构成。

现代文学史文学社团及流派归纳

现代文学史文学社团及流派归纳

现代文学史文学社团及流派归纳在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社团和流派的发展演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文学社团和流派的归纳和概述:1.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文学社团。

它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感,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和复古主义思潮。

代表作家有鲁迅、冰心、叶圣陶等。

2.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

3.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主张“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他们的诗歌创作注重形式和韵律,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鲁迅为代表,主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以散文创作为主,关注社会底层生活和民族命运。

5.鸳鸯蝴蝶派:活跃于清末民初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作品大多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和世俗风情。

代表作家有张恨水、包天笑等。

6.左翼文学: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左翼文学流派,主张文学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

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巴金等。

7.京派: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文学流派,主张文学要独立于政治之外,关注民族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

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萧乾等。

8.海派: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文学强调与国际接轨,关注都市生活和现代文明。

代表作家有张爱玲、钱钟书等。

9.七月诗派:以胡风、阿垅为代表,主张诗歌要表现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工农兵的生活。

他们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革命精神。

10.九叶诗派: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诗歌流派,以穆旦、辛笛等九位青年诗人为代表,主张诗歌要表现人民疾苦和反封建精神。

11.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和普通人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12.白洋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作品注重表现战争中的人性和人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一)

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一)

双重挤压中的艰难发展(一)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第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实践中,知识分子话语不仅得以建立,而且确立了文坛的中心地位。

但是,诞生于传统与现代交汇点上的知识分子话语一开始注定了无法摆脱种种困境。

就外部而言,由于知识分子话语的现代精神特质,注定了它必然面临着各种尖锐而复杂的矛盾:一、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呼唤人的解放,坚持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反抗传统,反抗权威,并揭露黑暗,唤醒民众反抗压迫和奴役,因而受到国家权威话语的抵制。

二、现代知识分子话语致力于现代化,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化,揭露和批判国民的落后与愚昧,因而,受到民间大众的抵制和拒绝。

在整个20世纪文学的发展中,这三种话语在相互斗争和联合中矛盾运动着。

就内部而言,五四知识分子话语自身也存在种种潜在的矛盾和危机:一、五四文学革命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一次大革命,但革命本身却明显地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表现了对于民间的特殊热情。

就五四新文化阵营的领袖们来说,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创建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大众话语的矛盾。

所以,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文学革命纲领中,都留下了民间话语生长的广阔空间。

创作中平民生活题材和白话俚语的采用,以及研究中通俗文学史的撰写和民歌的搜集,都打开了文学与民间文化的通路,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二、由于民族所面对的国际处境,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也不能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特别的关注,在致力于思想文化启蒙的同时关心救亡,在致力于人的解放的同时关心民族的解放。

我们习惯于把现代文学概括为反帝反封建的文学。

如果借用这种概括的话,知识分子话语的核心内容是反封建(当然不完全吻合),可是,由于民族的命运问题,它不能不同时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建立民族国家的目的。

这就给文学提供了发展的又一种可能。

三、任何一种运动都有盲目追随者。

他们虽然参与新文学运动,却没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自觉和理论准备,甚至只因为新文化运动的某一点适应了他的需要而欣然相随,感情冲动,盲目地高喊几句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之类的口号,对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并不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题

现当代文学习题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

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

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

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

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

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

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

现当代文学复习 之 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复习 之 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复习之名词解释1.诗界革命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晚清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文化运动。

“诗界革命”为梁启超首倡,黄遵宪为主将。

主张诗歌要有新意境,要有新语句,要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旧瓶装新酒”,要求保留诗歌的旧形式,变革不彻底。

真正以诗人面目畅言诗界革命、以俗白文字入诗的是黄遵宪。

黄遵宪作《杂感》诗,批判沉溺于故纸,以剽盗为创作的俗儒,表示要“我手写我口”。

其目的主要是以诗歌革命的旗帜为政治改革张目。

“诗界革命”在观念上影响到1918年的新诗运动。

2.林译小说指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林纾(字琴南,1852——1924)运用古文,且全部采用合译的形式,即在别人的口头翻译合作下,“耳受手追,声已笔止”译述的西洋小说。

他以极好的古文修养,娴熟的表达技巧和流畅的文笔,形成了他独特的译文风格。

第一部林译小说是1899年出版的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译成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以后著名的如《黑奴吁天录》等。

林纾一生共译出11个国家中98位小说家的163部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林译小说第一次介绍了众多的外国作家及作品,大大开阔了中国作家们的眼界和艺术视野,为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新青年》《新青年》杂志中国现代第一刊《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由陈独秀在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1916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编辑部移居北京,迁入北京后影响力扩大。

其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居上海,实际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意义4.美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

聚焦文学现场探究转向本源--试论创造社之转向

聚焦文学现场探究转向本源--试论创造社之转向
社会历史背景-创造社内 在组织 特征-文化 中介等 方面 展
开论述"意在逐步揭 示这一 历史难 题的谜 底"但仅仅 从以 上 角 度 来 分 析 研 究 似 乎 还 略 显 不 够 "而 且 也 非 常 容 易 陷 入 对创造社’转向(的可 接受性论 证而非 合理性 解析的 窠臼 之中"厘清此问题还必须 寻找新的视角和方法,返回创造 社 ’转 向 (之 前 所 生 存 的 文 学 现 场 也 即 所 创 办 的 刊 物 )创 造 周报*"通过人员构成的变更-栏目 设置的更改等方面来寻 找’转向(的内在原因 及演变 的历程"以此 探究创 造社’转 向 (的 实 质 "这 也 许 是 一 条 解 决 问 题 的 新 途 径 ,
""在进入新世纪后"创造社’转向(这样一个创造社 研究 中的难点问题引起了许多关 注的视野"在#$$+至#$$!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出现了不少有 关此问题的文章!主 要 的 论 文 有 刘 振 强 的 )历 史 文 化 视 野 中 创 造 社 的 ’转 向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 年第 #期&李春 梅 的)论创造社方 向转换 的内 在原 因*")晋 阳学 刊*#$$! 年 第#期&张勇的)创造 社’转向(新 论*")郭沫 若学 刊*#$$+ 年第+期和)突围与 建构+++再论 创造 社的’转 向(*")中 国文学研究*#$$!年第!期#, 相对于 为数不多 的有关 创 造社的研究成果这可谓是比较独特的景观 "这也显现 出了 创造社’转向(问题 研究的 价值和 意义,这 些研究 分别 从

社团的发展以及工作计划范文

社团的发展以及工作计划范文

社团的发展以及工作计划范文一、社团发展历程社团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壮大、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社团的成立初期,可能只有一小部分热爱某项特定活动或专业技能的人士共同组成,由于与校方合作紧密,得到了一定空间和资源的支持。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社团中来,社团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社团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得到了提升。

那么社团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1.社团的创立与初期发展社团的创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资源支持,例如校方的政策支持、场地、经费等。

社团的创立通常是由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或老师共同发起,目的是为了促进某项特定活动或专业技能的交流和发展。

在创立初期,由于社团规模较小,通常只能在校内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和交流,但是由于成员之间的共同爱好和利益,社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

2.社团的成长与发展随着社团成员的不断增加和活动的不断丰富,社团的规模逐渐扩大,影响力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社团会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例如比赛、演出、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团的知名度,也促进了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社团还会积极与其他社团和学校组织进行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得社团的发展得到了更大的推动力。

3.社团的壮大与完善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社团会逐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例如成立管理团队、设立各项规章制度、拓展社团资源渠道等。

社团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也会不断提高,社团的影响力也会不断扩大。

此时的社团已经成为了学校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不仅在校内活动中游刃有余,而且在一些校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也能够有所表现。

二、工作计划社团的工作计划是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的指导性文件。

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社团的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具体方案和时间安排等内容。

社团的工作计划不仅是社团工作的指导和参考,也是社团成员共同努力的目标和奋斗方向。

下面将结合社团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社团的工作计划。

1.社团的年度工作目标(1)提高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更多的同学愿意加入到社团中来。

社团的发展路线就是社团的灵魂

社团的发展路线就是社团的灵魂

社团的发展路线就是社团的灵魂湖北师范学院电子俱乐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校园里不再是单一的书本学习,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学生有着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然而学生社团正是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就从我当上会长这一学期来说就对我自己产生了重大影响,自己也从之前的基础上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在此就我自己的管理经验拿出来分享一下,有些不对之处还请见谅!确定社团的一个整体发展路线。

社团的发展路线就是社团的灵魂所在,就是一个人的大脑,它社团在茫茫大海当中前进的指南针。

一个社团的发展路线确定要符合社团自身的条件和所在学校的环境,学校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主要是哪一类的学生,以及学校周边的一些地理人文条件等等,这些都是一个社团在确定路线时所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切不能急功近利而把路线定的遥遥不可及,这样的发展是不会前进的,当然更不能不制定路线,这样的社团发展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所以来说制定好一个好的路线是社团发展之根本!制定目标。

制定目标又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所谓的长期目标是指社团一年或者三五年的发展目标。

如要将社团发展到何种规模,要如何建设社团的硬件设施,社团要达到何种水平等等问题都算是长期目标。

而短期则是一个学期或者是一个月甚至是一周的小目标,如社团要举办什么活动,社团内部要增添或者是裁出哪个部门等小事情。

目标虽小,但是小事情都完成不了,又怎能完成大任务呢。

所以社团发展要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完成好每一件小事情之后在谋划大事情。

服务于会员。

社团的发展要明确一点就是始终是为会员服务的。

有句古话:水亦载舟,亦能覆舟。

虽然建设社团不像建设国家那样宏伟远大,但是建设思想却是大同小异。

我们领导层不要想着我是老大,你们一切都得为我服务,光只有领导之名,却无领导之事,这样的社团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我们要时刻想着怎么把社团建设的更加美好,想社团之所想,急社团之所急。

这样会员也会极力的支持力,整个社团也更加的团结。

有所严,而有所不严。

12.四大文学社团:创造社

12.四大文学社团:创造社

• 沫若的诗作、郁达夫的小说,以及创造社其他成 员的创作,思想内容上大都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 建色彩,所介绍和翻译的欧洲18世纪启蒙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 和个性解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主革命的 要求相一致。虽然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有的作者也 感染了欧洲“世纪末”文学种种现代流派的影响, 但总的说来,创造社的浪漫主义倾向,对“五四” 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郭?沫若的诗作郁达夫的小说以及创造社其他成员的创作思想内容上大都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所介绍和翻译的欧洲沫若的诗作郁达夫的小说以及创造社其他成员的创作思想内容上大都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所介绍和翻译的欧洲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精神和个性解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民主革命的要求相一致
• 过,当她发现是自己误会了别人时,又马上坦率 地检查自己。(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 “我”是一位有才华、潦倒困顿、感情忧郁,对 黑暗的现实有着愤慨,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有 着深切同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表现出“我” 对弱者的同情,对下层劳动者身上美好品性的赞 美,对黑暗的憎恶。(我的感怀与珍惜) • 2.结构严谨,整个故事发展完整自然。不同于其 不重视情节,结构松散的早期小说。 • 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步步设伏,层层推进,前后勾 连,适时解“扣”,不露痕迹,十分自然。
• 一生主要著作有:小说集《沉沦》、《茑萝集》、 《郁达夫短篇小说集》,中篇小说《迷羊》、 《她是一个弱女子》,散文集《屐痕处处》、 《达夫散文集》、《日记九种》等,文艺理论 《戏剧论》、《小说论》、《文艺论集》、《文 学概说》及大量诗词和译作。郁达夫的小说大体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叙传小说,代表作是《沉 沦》;一类是社会问题小说,代表作有《春风沉 醉的晚上》、《薄奠》等。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 应更多地表现作家“自我”,表现作者的“内心 要求”。

社团创新创造

社团创新创造

社团创新创造在当今社会,社团作为校园和社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促进交流与合作、培养各种能力的关键角色。

而“创新创造”在社团的发展中,则成为了引领其不断进步、焕发活力的核心要素。

社团的创新创造首先体现在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推陈出新上。

以往,很多社团的活动可能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比如读书社团就是简单的阅读分享会,体育社团就是常规的比赛。

然而,如今具有创新精神的社团则会打破这种定式。

以读书社团为例,他们可能会组织“书籍角色扮演”活动,让成员们通过扮演书中的角色来深入理解作品;或者开展“盲选读书挑战”,参与者在不知道书籍内容的情况下,根据一些提示来选择阅读,然后分享独特的阅读体验。

体育社团也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比赛,而是引入了“趣味运动挑战赛”,将多种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竞赛形式,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度。

社团创新创造还体现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上。

传统的社团组织架构可能层级分明,决策过程较为缓慢。

而创新型社团则更倾向于采用灵活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比如,一些社团设立了多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能够快速响应成员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成员管理方面,不再是简单地登记和考核,而是通过建立积分系统、荣誉体系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创造也体现在社团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合作上。

过去,社团可能更多地在内部自我发展。

但如今,有创新意识的社团会积极寻求与外部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

艺术社团可以与当地的美术馆、艺术工作室合作,举办展览和工作坊;科技社团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获得实践项目和技术支持;公益社团则可以与慈善机构联手,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和资源获取渠道。

这种外部资源的整合,不仅为社团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让社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社团的创新创造离不开对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社团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团的发展来看创造社的“转向”
作者:刘榴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8期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各种文学社团的林立,一个社团要想在文坛上立足就必须占据“话语权”。

本文试图从社团的发展角度来看,创造社如何瞬间从“文学革命”成功转变为“革命文学”的“转向”问题。

关键词:社团的发展创造社“转向”
近期我阅读了一些书籍,如陈安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朱寿桐的《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等。

在阅读过程中,我主要从社团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创造社从“文学革命”成功转变为“革命文学”的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各种文学社团的林立。

在当时文学社团林立的情势下,争夺到“话语权”,就必须既要握住时代的脉搏,又要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

创造社成立后,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这批青年们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了“五四”启蒙的时代精神的脉动——“自立”与“创造”,将一种积极的文学主体性原则和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文学”样态初步落实到了创作实际当中。

他们高度肯定自我,坚持个性主义,甚至达到放任自我的程度。

郭沫若宣称,自我摆脱了对外界自然和社会势力的依赖,不再是“自然的孙子”,“自然的儿子”,而是“自然的老子”。

也就是说,自我在宇宙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具有无限的力量。

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的诗歌集中体现了个体在觉醒之后冲破一切束缚的决绝的反抗力、蓬勃的创造力和人性的恣意状态。

而郁达夫的小说向来以“大胆”著称,他的小说集《沉沦》中体现了对个体的潜意识心理(性的欲望)的“露骨的直率”表现,而这种真率是建立在对自我欲求的肯定和执着追求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这一时期的创造社作家们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乃至行为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在他们认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是无能的、俗气的,唯有创造社表现“内心的要求”的作品,才是“天才的创作”。

创造社成员营造的这种趋新求异,惯于“打破”和“挣脱”社会因袭,“创造”新气象来彰显创作主体意识,享受个体存在快慰的艺术原则成为中国新文坛一帧独异的风景。

于是在瞬时间他们激情洋溢地占据了当时中国文坛的“话语权力”,成为20年代唯一一个可以与文学研究会并驾齐驱的文学社团。

前期的创造社把握了时代和人们的心理,顺利地“打出一条道来”,让创造社发展到了全盛时期。

但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始终是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的。

随着社会革命的发展,尤其是启蒙运动的回落,启蒙理论受到置疑,个性理论遭到批判,革命取代启蒙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于是1923-1924年间,“五四”新文学阵营迅速地分化了,显然,中国社会繁乱复杂的状况远不是单靠“启蒙”的立场就能扭转的。

同时,在这一时刻的知
识青年不再耽于自我囚禁,炫耀孤独感,他们更需要一种“肯定性的理想”来指引着向未来作乐观的展望,去实现对理想社会的那种“实践性”的向往和追求。

时代主题的不同,大众心理的不同,使前期创造社的对话能力明显衰退,他们有着再次紧紧抓住新的“话语权”的义务和责任。

此时,一方面,1924-1925年间,中国当时的两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携手合作,积极筹划发动北伐革命,全国的革命空气空前浓厚。

另一方面,革命文学发端于20年代初期的苏联,它既能配合着当时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情势,而且相对于“五四”时期引进的其他西方文艺理论来说,它又是最新鲜时尚的。

所以,革命文学的这种挑战性和颠覆性恰恰契合了创造社作家们叛逆与好强争胜的个性特质。

而创造社元老如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都在幼年时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他们相继远涉重洋到日本学习医学、经济、兵器等格致之学。

在他们内心是把一己之命运与国家之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的。

因此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对创造社来说是重新获取新的“话语权”,从文坛话语边缘返回中心的捷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创造社接受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的必然性。

创造社从创建初期到最后解散,它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宗旨,就是要把握住时代的“话语权”,才能让社团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而在寻求新的文学话语权时,革命文学正符合了他们的需要,使创造社作家迅速、彻底地实现了方向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刘纳.《社团、势力及其它——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2]刘纳.《“打架”,“杀开了一条血路”——重评创造社“异军苍头突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2期.
[3]李春梅.《论创造社方向转换的内在原因》.晋阳学刊,2004年第2期.
[4]刘振强.《历史文化视野中创造社的“转向”》.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自然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徐敬.《〈洪水〉——中期创造社寻求新型“话语权力”的见证》.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1999版.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