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案1主要针对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这些重点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对于一些重点知识还存在着模糊和理解不深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清晰、深入的理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复习,加强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重点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的复习。
2.难点:对于一些重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习题教案、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将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重点知识进行呈现,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学设计1主要针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教材以模块形式编排,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复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按照教材的模块顺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复习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但解题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题目时仍感到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全体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学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难点:对于复杂题目,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全体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2.学生准备: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准备课堂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然后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进入复习状态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复习题,通过投影或黑板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全体学生的解题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教案
34D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学习目标】1、在回顾与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
2、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难点: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应用。
【学习过程】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边);(角);“三线合一”的内容。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边);(角)。
3、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4、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有:(边);(角)。
5、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
三角形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6、角的性质定理:。
逆定理:。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
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
8、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9、方法总结:(1)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可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5)中垂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证明两角相等的方法:1)同角的余角相等;2)平行线性质;3)对顶角相等;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5)等边对等角;6)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3)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邻补角相等;2)证和已知直角三角形全等;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等腰三角形的证明:主要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和三线合一性质解题。
1、填空:(1)△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cm ,最长边AB=。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5cm 、12cm ,其斜边上的高是。
(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点恰好是此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三角形。
(4)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c =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按边分类)一定是________2、已知:如图,是△ABC 的BC 边上的中点,DE ⊥AC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且DE=DF 。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主要包括了三角形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解三角形等内容。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章节。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三角形的证明方法,理解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几何问题,学生可能还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证明方法,能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证明方法2.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3.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几何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3.练习题和测试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逻辑推理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具体的三角形问题,运用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介绍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逻辑推理来理解这些性质。
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总复习框架概讲教案练习
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总复习框架概讲教案练习一、复习目标:1. 回顾和巩固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1. 第一章:实数与代数1.1 实数的概念和性质1.2 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2.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2.1 方程的解法2.2 不等式的解法3. 第三章:几何基础3.1 点的概念和性质3.2 线段和射线的概念和性质3.3 角的概念和性质4. 第四章:三角形4.1 三角形的性质4.2 三角形的判定4.3 三角形的证明5. 第五章:四边形5.1 四边形的性质5.2 四边形的判定5.3 四边形的证明三、复习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知识。
2.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主要概念和技能。
3.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四、复习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2. 例题解析: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讲解。
3.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思路。
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五、复习评价: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情况。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中的表现。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反馈和评价。
教学资源:教材、PPT、练习题、小组讨论材料。
六、第六章:函数6.1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6.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3 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七、第七章:数据处理7.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7.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7.3 数据的图表表示八、第八章:全等三角形8.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8.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8.3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九、第九章:相似三角形9.1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9.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9.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十、第十章:圆10.1 圆的概念和性质10.2 圆的方程和圆的周长、面积10.3 圆的弧、弦和圆心角的关系六、复习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第70 课时总复习(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课题:总复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内容:教材253页1、259页24——27题260页28题授课日期:2018年6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八年级(3)班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相关知识要点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组)的解、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认识到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式,发展符号感。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自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形成一定”的建模“意识,感悟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学生常忘记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教学关键:让学生分清方程和不等式的异同点,明确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以及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A、知识要点: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复习题》教学设计2主要针对本册书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九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概率初步、证明与反证、全等与相似、二次函数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困难,如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概率初步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概率初步、证明与反证、全等与相似、二次函数等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2.针对重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自己的学习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测量身高,引入数的开方与平方根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数的开方与平方根、实数与数轴、概率初步等知识点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二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1)
第2单元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③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⑤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本章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本章所有知识.教学难点: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复习本章的相关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完了本章的全部内容,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进行回顾.二、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首先,大家来简要概括一下本章的知识点有哪些?学生回忆回答:由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推导出不等式的意义,并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类比等式的性质,推导不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异同;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并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师]很好.这位同学对本章知识掌握得如此熟悉,下面我们分别详细地回顾总结本章的主要知识点.(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定义一般地,用符号“<”(或“≤”),“>”(或“≥ ”)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符号“>”表示:大于.符号“<”表示:小于.符号“≥”表示:①不大于;②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①不大于;②小于或等于.练一练: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a的2倍比8小(2)y的3倍与1的和大于3(3)x除以2的商加2至多为5(4)a与b两数和的平方不大于2(5)x与y的差为非正数(6)a与4的和不小于2学生自主完成.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练一练:1.设a>b,用“<”或“>”填空:(1)a-3 b-3 (2) a2b2(3)-4a -4b2.单项选择:(1)由x>y 得ax>ay的条件是()A.a>0B.a<0C.a≥0D.a≤0(2)由x>y得ax≤ay的条件是()A.a>0B.a<0C.a≥0D.a≤0(3)由a>b得am2>bm2 的条件是()A.m>0B.m<0C.m≠0D.m是任意有理数学生自主完成.3、不等式的解集:(1)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2)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提出问题: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是一回事吗?学生回忆回答,归纳下表:(3)解不等式:A、实质:就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化为“x>a或x≥a或x<a 或x≤a”的形式.B、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大向右,小向左,注意空实心请同学们注意:有“=”用实心点,没有“=”用空心圈.练一练:1、x<5是不等式3x-5<2x的解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①5是不等式3x-5<2x的一个解;②0是不等式3x-5 <2x的一个解;③x <4也是不等式3x-5<2x的解集;④所有小于4的数都是不等式3x-5<2x的解.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其中错误的是(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请同学们注意:在系数化为1的这一步中,要特别注意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方向.3、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题: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量之间的关系,包括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量关系.(2)设适当未知数,并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3)列出不等式.(4)解不等式.(5)检验并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练一练:1.解不等式2x−23≥54x−5,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高速公路施工需要爆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破前跑到400米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索燃烧速度是1.2厘米/秒,人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问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学生自主完成.4、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练一练:1.作函数y=x+3的图象,并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x取何值时,x+3>0?(2)x取何值时,x+3<0?(3)x取何值时,x+3>2?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总结:利用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是确定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2.作函数y1=x+1,y2=2x的图像,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当x取何值时,y1=y2?(2)当x取何值时,y1>y2?(3)当x取何值时,y1<y2?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总结: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是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①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公共部分;③用不等式表示出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a<b )5、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审题,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2)设:设适当的未知数(3)找:找出题目中的所有不等关系(4)列:列不等式组(5)解: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6)答: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练一练:2.某校在“五一”期间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5座的客车若干辆,恰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的客车,可少租一辆,并且有一辆不空也不满.求外出旅游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学生自主完成.四、本课小结1.解不等式组:()x xx x-≥-+≤+2155342433①②五、课后作业P61页:复习题板书设计:一、简述本章的知识点二、详细回顾本章的主要知识点:1、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内容的选取不够精简.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较少,对一些问题的考虑时间不足,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这对今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影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复习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复习》主要包括了本章所学的重要概念、公式、定理和方法的总结和复习。
内容包括:二次根式、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像、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
本章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二次根式、二次方程、不等式等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这些概念和方法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章所学的重要概念、公式、定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
2.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3.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4.函数图像的理解和运用。
5.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材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呈现(15分钟)介绍本章所学的重要概念、公式、定理和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方式进行展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操练(20分钟)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15分钟)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指出 common mistakes and misconceptions, 并进行解释和纠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复习》主要包括了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的相似、勾股定理、四边形的性质、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
这一章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八年级数学的核心章节。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理解全等和相似的概念,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学知识,对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理解全等和相似的概念,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和相似的概念,勾股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教学案例和问题。
2.学生准备:复习第二章相关知识点,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二章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复习》主要是对第五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位似,平行线与截线,圆的方程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也是中考的热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但一部分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会应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难点:应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准备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让学生进行回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在操练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场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相似三角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编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课题:总复习(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相关知识要点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组)的解、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认识到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式,发展符号感。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自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形成一定”的建模“意识,感悟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学生常忘记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四、教学关键:让学生分清方程和不等式的异同点,明确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以及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4. 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7.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8.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 则a+c>b+c;<2>、若a>b, c>0 则ac>bc;<3>若c<0, 则ac<b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复习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复习》主要包括了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三章《概率初步》、第四章《三角形》、第五章《二次函数》、第六章《数据的整理与展示》五个部分的内容。
本章的复习旨在使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数据处理、概率、三角形、二次函数等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透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三章《概率初步》、第四章《三角形》、第五章《二次函数》、第六章《数据的整理与展示》五个部分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2.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五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巩固所学知识。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章节的知识点梳理资料。
2.准备实际问题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本章复习的主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章的知识点,包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概率初步、三角形、二次函数、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巩固已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些实际问题案例。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5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5,主要是对本册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八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对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知识点的繁多,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性质掌握不牢固,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难点: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问题和案例。
2.学生准备: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主要包括锐角三角函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这一章节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巩固了七年级学过的几何知识,还为九年级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打下基础。
本章节的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富有时代感,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然而,学生在解题技巧、逻辑思维、以及几何证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变换,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剪刀。
3.教学资源:课件、教学案例、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场景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平行四边形的应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
然后,呈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2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2,主要是对本册内容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内容包括:方程与不等式的性质、函数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概率与统计、数据的处理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一个全面提升,也是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基本知识。
但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回顾和掌握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基本性质。
2.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案例分析、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复习相关知识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将本节课要回顾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对遇到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讲解,分享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总结与复习》的内容包括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运算、函数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概率初步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运算、函数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概率初步等知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与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复习。
2.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问题,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梳理,准备典型问题案例。
2.学生准备:复习本册书的相关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对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典型问题案例,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参与讨论,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单元复习 教学设计 教案
第4单元 因式分解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因式分解的概念,以及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概念,能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
2.通过知识结构图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重点:复习综合应用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难点:利用分解因式进行计算及讨论.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 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2. 公因式 在多项式中,如果每一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就把这个因式称为公因式. 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确定应该符合以下三条:(1)所含的字母或因式是每一项都共有的.(2)同一字母或因式的指数是它在各项中是最低的.(3)各项系数为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3. 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②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 b ab a +=++.)(2222b a b ab a -=+-运用公式分解因式要根据多项式的形式和特点,正确的选择公式,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的b a 、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如何正确选用分解因式的方法?由于多项式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因式分解的方法也有多种.要迅速选择恰当的方法,必须注意从多项式的项数、各项符号、各项之间的关系几方面综合分析.一般地可遵循下列步骤进行:(1)先看各项有无公因式,有公因式的先提取公因式;(2)提公因式后或各项无公因式,再看多项式的项数:①若多项式为两项,则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②若多项式为三项,可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③若多项式有四项或四项以上,就考虑综合运用上面的方法.(3)若上述方法都不能分解,则考虑把多项式重新整理、变形,再按上面步骤进行.(4)检查分解后的每个因式是否是质因式.要分解到多项式的每个因式在要求的数的范围内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二)题型、方法归纳考点一:分解因式的概念例1 请指出下列式子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A. 22(3)69t t t +=++ )11(44422aa a a -=- 24(2)(2)x x x -=+- )64(642-=-x x x x解析:(1)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两种互逆的恒等变形的过程.如:22(3)69t t t +=++是整式乘法.反过来,2269(3)t t t ++=+则是因式分解.(2)分解因式的结果中的几个因式必须是整式.而)11(44422aa a a -=-.结果虽然是乘积的形式,但a1不是整式,所以其结果不能算是分解因式. (3)分解因式的结果中各因式中的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而)64(642-=-x x x x .结果中的因式64-x 中4和6的公约数不为1,正确的分解结果应是)32(2642-=-x x x x .故C 是正确答案.考点二:提取公因式法例2 把2234()5()7()m n n m m n -+---分解因式.分析:()m n -与()n m -各项符号都相反,可以通过添括号化为同一因式,[]222()()()n m m n m n -=--=- 解:[]()22322322 4(-)5(-)-7(-)4(-)5(-)-7(-)(-)(45-7(-)(-)9-77m n n m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考点三:公式法例3 把44161a b -+分解因式.分析:观察题中两项符号正好是相反,可以考虑运用平方差公式.先变换两项位置,使之与公式一致,从而得以利用公式.解:44222222161(14)(14)(14)(12)(12)a b a b a b a b ab ab -+=+-=++-考点四:因式分解的拓展例4 求满足4x 2-9y 2=31的正整数解.分析:因为4x 2-9y 2可分解为(2x+3y )(2x -3y )(x 、y 为正整数),而31为质数.所以有⎩⎨⎧=-=+1323132y x y x 或⎩⎨⎧=-=+3132132y x y x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三章复习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学习任务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平移是否改变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旋转呢?请举例说明.2.平移、旋转各有哪些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举例说明.4.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有哪些特征?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5.你能你利用一次平移和一次旋转设计一个图案吗?你想表达什么含义?6.梳理本章内容,用适合的方式呈现本章知识结构,并与同伴交流.(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构建本章知识的网络图,培养梳理知识的能力,核心知识的理解是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2.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坐标系中平移、对称的坐标特征。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与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相关图形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回顾知识、构建网络图、巩固练习、总结归纳。
(一)回顾知识根据以下问题,回顾本章知识。
1.平移是否改变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旋转呢?请举例说明.2.平移、旋转各有哪些基本性质?请举例说明.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举例说明.4.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有哪些特性?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特性?知识点归纳:(1)平移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连接各组对应点所得的线段互相平行且相等。
(2)旋转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课题:总复习(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相关知识要点进一步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组)的解、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认识到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式,发展符号感。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自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形成一定”的建模“意识,感悟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学生常忘记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四、教学关键:让学生分清方程和不等式的异同点,明确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以及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3.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不唯一,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4. 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7.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8.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 则a+c>b+c;<2>、若a>b, c>0 则ac>bc;<3>若c<0, 则ac<bc。
10.不等式的其他性质:反射性:若a>b,则b<a; 传递性:若a>b,且b>c,则a>c11.解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12.解不等式组的步骤: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3.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1.若代数式2151--t 的值不小于-3,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312523-+≥-x x ; 3(1)5123x xx x-<-⎧⎪-⎨<⎪⎩3.如图,1l 反映的是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2l 反映的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该公司盈利时销售量为 ( ) (A)小于4件 (B)等于4件 (C)大于4件 (D)大于或等于4件1.如果0<<n ,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99-<-n m B. n m ->- C. m n 11> D.1>n m2.3x < ). .C.3. 131321≤---x x 解不等式:4. 不等式53-x <x +3的正整数解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 关于不等式22x a -+≥的解集如图所示,a 的值是( )A 、0B 、2C 、-2D 、-46. 解不等式组,23112.2x x x -<⎧⎪⎨-+-⎪⎩, ① ≥ ②并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7. 已知不等式组3210x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8. 将一箱苹果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位小朋友分5个苹果,则还剩12个苹果;若每个小朋友分8个苹果,则有一个小朋友分不到5个苹果。
问有多少苹果多少小朋友?9. 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280 kg ,乙种原料190 kg ,计划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 、B 两种产品50件,已知生产一件A 产品需甲种原料7kg ,乙种原料3kg ,可获利400元;生产一件B 产品需甲种原料3kg ,乙种原料5kg ,可获利350元;(1)请问工厂有哪几种生产方案?(2)选择哪种方案可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1 六、板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4课时课 题:总复习(第四章 分解因式)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2)进一步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3)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分解因式的方法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2.过程与方法: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因式分解概念的基础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数学能力。
2.难点: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1、 ma+mb+mc=2、a 2-b 2=3、a 2±2ab+b 2=二、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为:⑴若有“-”先提取“-”,若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则再提取公因式.⑵若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根据多项式特点,选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a 2+2ab+b 2或a 2-2ab+b 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公式).⑶每一个多项式都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2b 3c +16a 2b 2c 2-24a 3bc 3分解因式,应提的公因式是( ),A.-8a 2bcB. 2a 2b 2c 3C.-4abcD. 24a 3b 3c 32.若16)3(22+-+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1 (B)7 (C)7或-1 (D)5或1.3、分解因式1222-+-y xy x ;→因式分解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为( ) (A )()a x y ax ay +=+ (B )244(4)4x x x x -+=-+ (C )21055(21)x x x x -=- (D )2163(4)(4)x x x x -+=+- 2、分解因式要彻底 一次课堂练习,小敏同学做了如下4道因式分解题,你认为小敏做得不够完整的一题是( )(A )32x x x(x 1)-=- (B )222)(2y x y xy x -=+- (C ))(22y x xy xy y x -=- (D )))((22y x y x y x +-=- 3、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公式要记熟:))((22b a b a b a -+=- 如:2222)](5[)](3[)(25)(9b a b a b a b a --+=--+[][])4)(4(4)82)(28()(5)(3)(5)(3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公式要记熟:222)(2b a b ab a +=++;222)(2b a b ab a -=+- 如: 22222)2(44;)23(4129b a b ab a a a a +=++-=+-已知:x 2+2(m -3)x +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 4、综合应用已知:x +y =1,求222121y xy x ++的值。
分解因式:244x y xy y -+=_________若非零实数a 、b 满足4a 2+b 2=4ab ,则b a=______2 六、板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5课时课 题:总复习(第五章 分式)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乘除运算法则,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熟练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过两个),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数量关系(分式、分式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式、分式方程的概念,体会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维,进一步发展符号感,经历“建模”的过程,解决一些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学习,所获得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感受代数学习的实际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式方程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建立模型的方法A 、知识要点1.方式的定义:整式A 整式B,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
如果除式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BA为分式,其中A 称分式的分子,B 称分式的分母。
注:1°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分式与整式不同的是: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整式的分母中不含字母.3°分式的值为零含两层意思:分母不等于零;分子等于零。
(B ≠0时,分式有意义;当B=0分式无意义;当A=0且B ≠0时,分式的值为零。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法则B 、常考题型1.若分式424--x x 的值为零,则x 等于( ) A.2 B.-2 C.2± D.02.若分式23xx-的值为正数,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3.解关于x 的方程113-=--x mx x 产生增根,则常数m 的值等于( )(A)-1 (B)-2 (C)1 (D)24.若4x-3y=0,则yyx +=__________.5.解分式方程:.41622222-+-+=+-x x x x x C 、课堂检测⑴当x 时,分式11+x 有意义. ⑵若分式293x x -+的值为0,则x =__________ ⑶在代数式23153********a b ab c x xy a y +++、、、、、中,分式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2、分式的基本性质 【同乘同除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式,分式值不变】⑴下列各式与x y x y -+相等的是( )(A )()5()5x y x y -+++(B )22x y x y -+ (C )222()()x y x y x y -≠- D ) 2222x y x y -+⑵如果把分式2x yx+中的x y 和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 ).(A )扩大10倍(B )缩小10倍 C )扩大2倍(D )不变 3、分式的约分【实质:分解因式,约去公因式】⑴化简222a b a ab -+的结果是( ).(A )2a b a - (B )a b a - (C )a b a + (D )a ba b-+4、分式的乘除法:【实质:分解因式及约分】⑴化简:)9(322-•-x xx x5、分式的通分【先分解,分母化为相同】⑴分式1a b +、222a a b -、bb a-的最简公分母为( ).(A )22()()()a b a b a b -+- (B )22()()a b a b -+ (B )(C )22()()a b b a -- (D )22a b -6、分式的加减法 【实质:通分】注意:分式的运算不能去分母】⑴化简24142a a +-+的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