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浅谈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对策

合集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doc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doc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二大支柱,而作为商业银行来讲,风险管理又是其经营管理的核心。

随着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资产负债管理深化和完善到了资本配置的管理。

(一)树立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就是要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包括各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体制。

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

(二)规范银行信息披露
为规范信息披露工作,商业银行应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资本构成、风险披露的评估和管理程序、资本充足率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准确核算,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动信息披露工作的规范化。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商业银行应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则实施资产配置,这样既决定了不确定性问题。

又可以使银行的经营更加灵活。

其次,建立合理的信息吸收与流动机制。

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在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采取的一种行动。

银行通过搜集及整理相关信息,并在信息中心进行汇总分析后提供给相关决策者,可以减小信息不完全的影响。

再次,提高资产配置质量。

通过实施风险的内部控制措施。

银行强化对债务人的信息披露要求及建立科学系统的分析评估体系,可以减轻非对称信息的影响,提高银行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资产配置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1. 引言1.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存储、信贷资金、汇兑等金融服务。

在当前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作用愈发凸显。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存在制度空白和漏洞,无法有效防范风险。

内部控制责任不明确。

在一些商业银行中,内部控制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责任混淆,难以形成内部控制合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现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内部控制责任、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和审计、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点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字数:227】1.2 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商业银行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喂和不够健全的情况,导致风险管理和监督不够到位,容易发生内部操作失误或者违规行为。

2. 内部控制责任不明确:在一些商业银行中,内部控制责任不够明确,导致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晰,容易产生责任推诿和漏洞利用的情况。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在结束符合同条件后添加句子】2. 正文2.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由于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内部管理混乱,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甚至会引发内部不端行为。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导致银行无法建立起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流程,容易造成决策不科学、风险控制不到位的情况。

在风险管理领域,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能会导致银行无法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贷款违约、投资亏损等问题。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盗窃。

浅谈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相关对策

浅谈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相关对策

浅谈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相关对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控体系的完善对于保障金融安全、提高经营效力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浅谈完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相关对策。

加强内部组织架构和分工。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内控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干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

应当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内部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内外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

在分工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还应当加强各级机构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内部各单位间的互动和合作。

健全制度和规范操作。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对各项业务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确保操作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商业银行还应当加强对制度和规范操作的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制度和业务流程的更新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金融环境。

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

商业银行要完善内控体系,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机制,对各级干部和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银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内控管理等多个方面,帮助员工全面理解和掌握公司的各项规定和流程,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完善对于提高经营效力、保障金融安全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内部组织架构和分工、健全制度和规范操作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等对策,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提高经营效力。

商业银行应当将内控体系与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相结合,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管理,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及治理的具体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及治理的具体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完善及治理的具体措施一、全面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1、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考核和监督。

银行应全面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规定,搭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商业银行各级管理机构和行政人员的行为,切实加强对各类风险点的考核及审核跟踪,坚持以责任、规范和动态的模式进行监督考核,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扑灭,确保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序运行。

2、加强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在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方面,商业银行应逐步发展完善面向企业家、行政管理、市场定价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绩效考核体系。

主要是从建设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入手,完善对业绩、优质客户等各项指标考核及其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护城河才能。

3、提高商业银行审计水平。

银行要注重落实审计实务的专业化、系统化,将审计纳入银行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完善审计机制,合理配置审计人员,加大审计力度,强化审计对各类机构的把控,增强审计执行力度,开展外部审计事务,确保审计制度是有力支撑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二、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1、完善商业银行管理人员体制。

银行要以各自的职能特点,建立管理人员体制,将“一岗双责”、“共同责任”引入,加强对管理人员职责权限、控制范围和考核标准等的明确,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实施商业银行的行政管理。

2、完善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

银行要建立健全以行长为核心的决策机制,以便更加有效地表达行长的权力与责任,促进行长加强对管理层评估及决策行为的间接控制,构建层层检查、阶段签批及双重复核的决策流程。

3、强化商业银行的舆论监督。

银行应强化媒体舆论监督,加强媒体的科学体系化、专业化建设,推动商业银行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策略及有效的伦理管理,建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及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商业银行的良好发展方向。

三、拓展有助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治理的新技术1.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系统逻辑控制。

银行要建立一定的计算机系统和技术控制机制,打造安全、高效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严格权限管理,进行核算及贯穿审计,强化财政部门网上审计的力度,以防止误操作、滥用权限、虚开票据和挪用资金等问题发生。

浅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一篇:浅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析商业银行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商业银行,从它的名词意义来解释就是以吸引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是百姓、企业、政府等最常用的银行,也是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其余还有13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约242家农村商业银行,外加邮政储蓄银行;另外,自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以来,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799家,其中中西部地区481家,占比60%。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有三个基本经营方针,即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也称为银行经营业务的“三性”方针和永恒的主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早产生的一种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它的发展分为三种观点,即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与预期收入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种银行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以增强其流动性。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兼顾了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结构,强调资产与负债两者之间的规模与期限搭配协调,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农”是国之根本,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党的十八大也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对推进“四化同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问题容易被忽视或滑过。

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定期检查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有效执行。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相关规范和制度不够明确。

商业银行应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各项业务运作的规范化和合规性。

3. 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一些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的执行方面存在问题,一些重要的操作程序、审批流程等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导致风险控制不到位。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4. 人员管理不规范:有的商业银行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不足,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到位。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内控意识。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5. 鼓励员工风险报告: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起员工风险报告机制,鼓励员工发现和报告风险,确保风险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处理,避免对银行造成损失。

解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和内控意识,并建立员工风险报告机制,从而确保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执行,实现风险可控和业务健康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问题直接关系到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稳定。

本文将从违规行为、内部风险管理以及监管力度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违规行为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所从事的金融业务复杂多样,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部分银行员工存在假冒客户进行违规操作、内外勾结进行资金挪用等行为;一些商业银行由于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存在过度放贷、隐瞒风险、违规担保等行为,导致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风险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违规行为的监管,加强内部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内部违规行为的举报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打击违规行为的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业务流程、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不到位,导致内部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在面临外部风险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容易导致资金损失和信用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商业银行加强对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风险的预测和识别,对重要风险设置合理的风险防控指标,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和手段相对滞后,存在监管漏洞和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防范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监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存在过度干预和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监管,改革监管机制,提高监管部门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度,增强监管能力,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监测和评估。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我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的存储、支付、信贷等重要职能。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不足、内部管理混乱等。

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进行讨论。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要处理大量涉及客户隐私、资金流动等敏感信息。

由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为普遍。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内部员工不当利用客户信息,造成损失。

2. 风险控制不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面临着市场、信用、操作等多种风险,但在一些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这种问题对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客户的资金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3. 内部管理混乱一些商业银行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混乱的情况,如员工职责不清晰、内部审批流程不合理等。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内部员工作风松懈,职责推诿,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相关建议1.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要求员工明确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内部管理效能。

2. 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要求员工具备风险意识,加强培训,提高员工风险管理水平。

3. 强化内部监督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问题和风险。

要求员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

4. 加强信息保护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保护,保护客户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不正当利用。

要求员工严守保密纪律,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

5. 提高员工素质商业银行应重视员工的素质建设,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不容忽视,对于建设和稳定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重要管理手段,它直接影响着银行的风险控制和运营效率。

有必要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 风险意识不强在某些商业银行内部,存在风险意识不强的问题。

部分银行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认识不足,导致未能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一些银行在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导致后续出现了各种损失。

2. 控制措施不到位在一些商业银行内部,存在控制措施不到位的情况。

部分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短板,无法有效监控各类风险。

一些银行对内部控制流程的规范执行不够,导致控制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 内部协调不畅在某些商业银行内部,存在内部协调不畅的问题。

部分银行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畅,导致信息共享不畅、协同配合不力。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内部控制漏洞和风险积聚,最终影响了银行的稳定运营。

4. 人员风险管控不到位在一些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人员风险管控不到位的问题。

部分银行的员工素质、职业操守存在欠缺,容易造成内部失职渎职、内部违规等问题,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

5. 技术风险控制不足在某些商业银行内部,存在技术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些银行对技术风险的认识仍然滞后,对于网络安全、信息泄露等问题的防范控制不足。

二、相关建议1.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推动全员参与风险防范和控制。

银行管理人员应注重风险管理的全局意识,强化对风险的认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应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人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相应的制度文件。

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内控措施的有效性。

3. 加强内部协调和沟通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协调和沟通,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监管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1.监管部门力量不足我国的商业银行数量庞大,资产规模巨大,然而监管部门的力量相对不足,难以做到对每一家银行的全面监管。

这就给了一些商业银行可乘之机,他们可能会利用监管空白来进行违规操作,而监管部门又很难及时发现和制止。

2.监管法律法规滞后我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而监管的法律法规却显得滞后,无法及时跟上市场变化。

监管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导致了监管的盲区,一些新的金融业务和风险在监管法律法规里没有明确规定,导致监管失效。

3.监管手段落后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金融业务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然而我国的监管手段却显得有些落后,很难做到对新型金融业务的有效监管。

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金融风险的不断上升。

4.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不畅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相对分散,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导致监管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一些跨部门监管的问题往往难以有效解决,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对策1.加强监管部门的力量加强监管部门的力量,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和资源投入,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加快监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加快监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在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做到及时跟进,保障监管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要对监管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更新,以适应金融市场的新变化。

3.加强监管技术手段的建设加强监管技术手段的建设,加大对数字化监管和信息化监管的投入,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以适应金融业务的新发展和新变化。

这样可以更好地抵御新型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监管部门的力量、加快监管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监管技术手段的建设、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对策,可以更好地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壮大,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不够灵活、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等。

我国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导致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标准不够严格,监管盲区较多,监管效果不够理想;二是监管手段不够灵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还主要依靠传统的监管手段,比如审查报表、检查业务等,缺乏灵活的监管手段,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三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一些机制性问题,比如监管权限不清晰、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管协调不畅等,导致监管工作不够顺畅、不够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监管机构的人才储备,提升监管人员的素质,完善监管标准和规范,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提升监管手段。

借鉴国际经验,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手段,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监管的科技含量,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权限和责任,加强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升监管效果和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是加强对银行内部管理的监管。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升对新业务、新产品、新模式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是保障资金安全、风险控制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内部控制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人员管理问题。

在商业银行的日常运作中,人员是最重要的资产,但由于人员管理不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操作不规范、疏于履职等。

这会导致风险的产生和逃避责任的现象,对银行的稳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建议加强对银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能够准确、规范地执行工作任务。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信息系统和技术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

由于技术水平不够高或者信息系统存在漏洞,商业银行的信息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容易被黑客攻击或者发生数据泄露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加强对信息系统和技术的投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存在审计监督不足的问题。

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中,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监督手段,可以及时发现风险和问题,并进行整改和改进。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审计周期过长、审计质量不高等。

建议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的频率和质量,确保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监管缺位的问题。

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中,利益冲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银行员工可能因个人利益而不顾客户的利益进行操作。

监管缺位也使得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和制约。

建议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加大对利益冲突的监督力度,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作。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人员管理问题、信息系统和技术问题、审计监督不足以及利益冲突和监管缺位等问题。

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金融在线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刘荣(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克山县支行,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则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是否满足时代的要求则关系着整个银行行业发展的未来,银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在银行的管理过程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绩效管理是否符合银行发展的大方向等都是当前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商业银行代表的是我国的经济根本,控制的是国民生活■质量以及国民财产安全等问题,因此找到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考评机制;主观能动性;整改责任;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5-0152-02一、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完善的激励与考评机制众所周知,要想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核心要素取决于“人力”。

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竞争力,激发企业员工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不至于被时代的车轮所碾压。

目前,纵观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人力,部分单位重“经济效益”,抓业务,而忽略了对于企业员工的人本管理。

不少单位或部门只是强调企业员工的量化指标,本月的业绩是否达标,工作任务是否完成,而并没有对于员工进行评优评先进,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企业员工会觉得“干好与不干一个样业务能力突出,表现积极,也只是在奖金上有所体现,与提拔与任用毫无关联,这样就会降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不容易形成团结一致的凝聚力与企业氛围,很容易使企业成为一盘散沙,大家都各行其是,没有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部分企业员工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怠工心理,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与深入发展。

2.绩效管理监管工作不到位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来银行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对内部审计问题做到风险预警,为业务部门配备了专业的业务自律监管人员。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和中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部分。

加强商业银行外部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抗御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在我国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无论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都存在着不少欠缺。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一)外部竞争激烈导致经营风险增大。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

有些基层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重业务发展,轻内部控制,致使一些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以扩大资产规模为战略重点的商业银行为获取较高的资产收益和资产增长速度,压低价格和放宽条件发放贷款,使银行资金营运风险程度加大;另一方面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商业银行为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金融新产品和新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迅速滋生,使得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各种潜在风险。

(二)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控制乏力。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权力被滥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的,没有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尽管现已按《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了监事会,但在现行条件下监事会实际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样,国有商业银行的领导就是绝对权威者,他们代表国家利益对其分支机构和所有员工进行控制和监督的同时,缺乏对他们本身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权利被滥用。

二是管理层次过多,导致权利严重分散。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管理层次多达三四级。

这种三级决策、一级经营的纵向组织结构存在两大弊端:1、决策层次过多,管理半径过长,政令和业务信息的传递环节太多,既影响政策指令下达速度,又影响到贯彻落实的质量。

商业银行规范问题解决

商业银行规范问题解决

商业银行规范问题解决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运营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规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银行自身的稳健发展,也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产生着潜在的威胁。

因此,深入探讨和解决商业银行的规范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常见的规范问题(一)风险管理不到位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运营的核心环节之一。

然而,部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漏洞。

例如,信用风险评估不准确,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审查不严格,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市场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不完善,在金融市场波动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资产配置;操作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内部流程不规范,员工违规操作时有发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健全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规范运营的重要保障。

但一些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晰,存在权力过度集中或制衡机制失效的情况。

内部审计监督流于形式,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此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足,容易遭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威胁客户信息安全和银行的正常运营。

(三)合规意识淡薄部分商业银行及其员工对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重视程度不够,合规意识淡薄。

为追求业务规模和利润增长,不惜违反相关规定,开展不正当竞争。

例如,违规收取高额手续费、变相提高贷款利率、误导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等,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四)金融创新与规范失衡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类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

然而,在创新过程中,一些银行未能充分考虑风险和合规因素,导致新产品和服务存在潜在风险隐患。

例如,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风险提示不充分,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风险;部分金融衍生品的设计过于复杂,难以被监管部门有效监管。

二、规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逐利驱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往往面临着业绩增长的压力。

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的策略

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的策略

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的策略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效率,以下是一些优化策略:1.建立“客户至上”理念。

国有商业银行应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注重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可以通过建立投诉处理部门,完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2.完善业务流程。

国有商业银行应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将一些繁琐的手工操作转化为电子化操作,减少办理时间和错误率。

可以推行跨部门协作,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合作机制,减少重复办理和沟通成本。

3.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

鼓励员工参与金融知识培训、创新实践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还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可以通过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审批和监督机制,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可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可以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给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6.加大营销力度。

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市场份额。

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吸引客户的关注和参与。

还可以加强与实体经济企业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国有商业银行要优化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需要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完善业务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营销力度。

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精品范文】

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一、人本管理欠佳,激励措施亟待全面恢复和加强众所周知生产力包含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而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以往计划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在工作和生产中采用的多种激励措施一度发挥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对涌现出的“双先”、“劳模”,不仅给与广播表扬、佩戴红花、上光荣榜、颁发奖状等形式上的肯定和鼓励,而且在人事档案、工资待遇、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与了切实的物质奖励。

从而,使每一位干部员工视荣誉为生命,奋力工作,积极争取;使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及其一个部门的“比、学、赶、帮”蔚然成风,一个个“双先”、“劳模”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并由此克服了种种难关,使得各项艰巨任务圆满、超额完成,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单位只顾抓业务,而放松或丢弃了在人本管理中具有巨大积极作用的激励措施。

不少单位或部门一味强调绩效考核、经济奖罚及其“末位淘汰”,长期不进行综合评比、不评先、不表彰。

比如某商业银行省、市分行会计部门,近三年来对各二级分行、县级支行及其营业网点按照文件评比、推荐的会计、财会监管工作等“先进”,虽然有时还进行了反复的确认,但最终是成大海,杳无音信,不仅没有下文确认、会议表彰,更没有颁发证书和奖金(品)。

个别行有时评了也只是单方面的业务先进,不开表彰大会、不颁发奖状、奖(金)品,只是兑现一下绩效工资或下个表彰文件了事。

选出的“先进”业绩不入人事档案,不与提拔任用挂钩,更有甚者不什么样的“先进”照常下岗、照样被“淘汰等等。

凡此种种极大地打击和伤害了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争先恐后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使广大员工人人自危,干一天算一天,时刻准备着、盼望着内退或买断。

从而,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全行的规范操作、安全营运及其有效发展。

因此,各行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对此给与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必须尽快恢复和利用相应的激励措施,加强人本管理:首先,各级行管理部门在进行相关业务评比的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积极开展各类切切实实的综合评先工作,评出的先进不仅是阶段性、单项任务完成好,而且在政治、思想、品德及其工作能力等方面要有先进性体现。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通过分析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客户服务、优化运营效率等方面。

这些改善措施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现状分析在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经营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存在。

首先,部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的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

其次,客户服务水平不高,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再者,运营效率不高,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情况。

综合来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还有待改进。

改善建议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同时,要加强信贷审查,规范信贷业务,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保护银行资产安全。

加强客户服务商业银行应注重客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市场份额。

优化运营效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优化运营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实现智能化管理。

加强人才培养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推动银行的长期发展。

结语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实践中需要多方面合力,不断完善和创新。

通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客户服务、优化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对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所裨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管理的对策
'浅谈规范我国商业银行
的对策
商业银行是金融业务范围最广泛、实力最雄厚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骨干,近几年商业银行
规模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

但伴随着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管理中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制约着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发展。

1、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商业银行信贷缺乏营销理念。

许多商行实行的贷款营销都属于浅层次产品推销,没有真正掌握营销理念,认为营销就是推销,利用广告等对销售产品和理财产品进行宣传,为客户提供微笑服务、优美舒适
、拉拢关系寻找客户等浅层次的营销策略。

而真正现代银行营销理念是将市场细分化,定位清晰化、产品创新化、营销控制效率化等等。

贷款营销重心偏向大城市、大企业,可能会增大信贷风险,弱化对中小企业和县级
区域的服务,造成贷款供需相脱节的矛盾。

1.2、商业银行不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

风险度量和管理研究方法随着
环境变迁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受多方面体制因素的影响,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手段较单一、陈旧,限于单变量财务比率等单一定性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金融领域日新月异变化对商业银行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证券市场的发展使银行失去了资信等级较高的贷款客户和一部分传统业务市场份额,商业银行为保持盈利向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授信使银行贷款平均信用质量有所下降。

1.3、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备。

由于缺乏经过系统的、高层次、专业培训的人才,管
理人员的
往往仅局限于完成日常性的工作,对自身要求不高,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独立的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金融业务的发展。

2、原因分析
多年来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始终是在围绕着梳理关系和完善经营机制层面上进行的。

而产权制度以及由产权制度衍生出来的治理结构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动。

2.1、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我国商行人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才管理呈现“金字塔”式的
架构,“官本位”现象非常严重,人才资源匮乏,员工对知识业务的吸收停滞不前,对现代商业银行随着时代变化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带来阻碍。

对商行的发展非常不利。

2.2、财务管理理念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严重不足。

商业银行管理多层次,管理低效率,固定成本的开支较高。

在营业店面网点的设置上,综合性营业网点覆盖面广,自助银行、网上银行还不够发达,管理费用较高,在具体业务经营和管理中还不能实现每一项产品、每一项业务独立、准确地核算其风险、成本和收益。

2.3、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较落后。

商行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大多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反而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防范风险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采用定性分析法,很少使用定量分析法研究,尤其在风险识别、风险度量等方面不够精确。

2.4、营销机制僵化。

在现有商行营销管理中基层行承担营销和管理客户的任务,实际运行操作中呈现“大客户、小银行”的不合理现象,基层行自身拥有的资源、员工素质常常无法满足优质客户对高质量、高效率、多品种、大额度产品的需求。

3、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
3.1、树立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理念。

(1)增强信贷业务的营销意识,树立现代商业银行营销理念。

要拓宽思路,更新观念,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营销应该包括广告宣传、微笑服务、细分市场、产品创新、市场定位、营销控制等一系列的促销活动。

(2)建立信贷营销体系,加强整体策划与系统管理。

一是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责是市场研发,新产品开发,规范操作流程,以及制定营销策略,对信贷营销进行全面的监督指导。

二是要有专业的营销队伍,专职维护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是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办法,促进贷款营销规范化、制度化。

特别是要建立完善贷款营销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并强化考核管理。

(3)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确定目标市场。

把市场细分,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分析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分析、经济、地理、人口、
、竞争对手、社会
等因素,来测算效益期望值,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寻找能给自身带来价值的市场份额。

3.2、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1)银行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2)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如增设独立董事和执行董事及小股东派出的监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与外部监事的作用。

建立对董事、高级管理层人员的问责制度,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尽职情况的管理、考核与监督。

(3)建立现代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要建立一个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银行业要树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垂直的、独立的、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加强银行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监测。

3.3、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完善财务管理目标,将各项财务
管理数据在
系统中体现,使财务管理工作公开、透明,便于银行内部
人员及相关监督检查机构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

要将利润率指标作为基层的任务指标,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机制和分配机制。

4、结束语
随着全球金融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在机遇来临前,及时发现和调整银行管理中的问题,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
,不断创新,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