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存货期末计量方法比较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存货期末计量方法比较分析

1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基本介绍

1. 1 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在资产负债表日,为了客观地反映企业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应当对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计量。

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1. 2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方法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而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最初取得时,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入账,反映了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实际成本。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多是在证券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有价证券,其公允价值瞬息万变,为了使资产负债表上所报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其期

末可变现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列示在报表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存货的期末计量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分析

2. 1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可以看出,在新准则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描述注重了该类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因此,针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这种特点,交易性金融资产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价模式。因为在活跃的二级市场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格时刻都在变化之中,如果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出售,为了客观反映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差价给企业损益造成的影响,新准则就设置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用来核算这种其实尚未真正实现却在公允价值变动情况下形成需要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公允价值的引入,是一个进步,一方面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另一方面也为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方法和保障。也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2. 2 存货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方式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第18条规定:“存货在会计期末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这就是说,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该按照存货的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两者中的较低者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其成本计量;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其可变现净值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表明存货能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账面成本,即存货已发生了跌价损失,因而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扣除,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仍然以成本计量,就会出现虚计资产的情况。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对历史成本计价的修正,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谨慎性的原则。

2. 3 采取不同期末计量方式的原因分析

一个项目采用什么计量属性,依赖于其具体性质和计量属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存货期末计量方法所采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体现了

稳健性和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稳健性体现在预计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不预计不确定性的收益。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 在存货市价开始下跌的期间就以可变现净值来取代历史成本作为存货的价值, 并由此确认跌价损失, 而不是把跌价损失推迟计入存货的会计期间, 避免出现存货销售越多, 损失越大的不合理现象。谨慎性体现在当存

货的可变现净值跌至成本以下时, 表明该项存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账面成本, 企业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确认存货跌价损失, 并将其从存货价值中扣除, 以避免虚计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短期投资项目, 采用公允价值期末计量法, 充分体现了会计准则中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 在现行市场上, 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具有一定可靠性, 且在大多数情况下, 现行市场上的公允价格信息的相关性也是比非现行价格的相关性更强的。

综上所述,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价, 侧重于信息的相关性, 而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通过预计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以避免虚增资产和利润, 着重体现了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和稳健性原则。

3 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两种期末计量方式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3. 1 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期末计量对企业会计信息的

影响

从积极影响的角度来说,采用公允价值期末计量法能够使资产投资收益的确认一目了然,既反应了公允价值变动的损失,也反映了收益。属于“既报忧又报喜”。并且明确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调整时间,使得企业更准确地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净资产的贡献,同时体现了会计规则的资产平衡负债观点。

另一方面,从消极影响的角度来说,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项实质上并未真正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会使得利润虚增或虚减。从上市公司2007年中报来看, 共有316家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科目本期发生额不为零, 其中240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76家上市公司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自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 平均为上市公司带来了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 这一科目平均占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59. 44%, 而具有公允价值净收益的上市公司则平均得到了56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平均占税前利润的79. 78%。显然,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的影响很大。同时,采用公允价值期末计量法,也为企业调整账面价值留了余地。由于目前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条件尚未成熟,资产评估随意性较大, 因而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 必然会受到人为的干扰和操纵, 很容易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3. 2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量对企业会计信

息的影响

从积极影响的角度来说,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期末计量,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避免了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并且在损失发生的期间就对其进行了确认, 而不是等其出售时才确认, 这样处理有利于均衡企业各期的利润水平, 并确保利润的真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