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路”与“英国模式”的比较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研究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研究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城市规划。
而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则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
虽然两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文化底蕴,但在城市规划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本文将对这两种规划进行比较研究。
一、背景和特点1.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发展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主要出现在中世纪欧洲地区。
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繁荣迅速崛起,推动了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以保护城市安全为基本要素,因此建造了城墙和城堡,同时也注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道路交通的便利性。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于公元前200年的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不同在于其强调传统文化和哲学,因此,中国城市规划通常以城市中心和城市围合的形式为设计重点,并且注重规划中的未来发展性。
二、城市布局和结构1.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特点是城市经常被包围在城墙之内,城墙有助于保护城市不受入侵。
城墙内的布局通常采用徽型或者方格状布局,城墙内的重点在于街道的宽度和几何形态。
由于城市通常是从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因此,城市中心通常是繁华的商业区,周围是住宅区和工业区。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通常以圆形或者四方形的形式为设计布局,城中心是关键的设计元素。
相对于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城市中心和外围空间的结合性,城市的四条主要街道首尾相连、交汇于城中心,形成了城市的“气脉”和“骨骼”。
三、城市建筑和装饰1.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建筑和装饰以石头、砖块和木材为主要材料,建筑风格也较为保守,少有创新。
建筑通常采用豁口状窗户、尖拱形拱顶和简单的装饰设计。
此外,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建筑多为教堂和城堡等宗教和军事建筑,建筑性质较为单一。
中英园林造园风格比较
中英园林造园风格比较摘要:中英两国的古典园林,相对于法国的规则式造园形式,在造园风格上同属自然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具体风格上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之际逐渐形成其明确的风格,18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成熟期。
而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在18世纪初才突破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束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因此,文章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对18世纪中英两国的造园风格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国造园风格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深入比较中英两国造园艺术的具体风格与造景手法,对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自然式园林风格;比较;中国;英国1 中国式自然山水园林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1.1中国式自然山水园林的形成原因分析中罔古典园林根据中国的地貌特征,形成了多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式园林,这种地理特征同时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南北异同的风格,形成了北方园林山多水少、南方园林水多山少的趋势。
从气候来讲,北方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寒冷,夏季多风沙且降水量小,缺少常绿阔叶树和冬季花木。
因此,北方同林在植物配置上较多使用针叶、阔叶类树种与一些花卉搭配。
例如北京的植物配置方式,与建筑物共同构成了稳重且具封闭感的园林特征。
相比北方而言,江南气候温润多雨,适合花木的生长,建筑物的也以小巧通透为主。
因此,江南同林花木繁多,植物配置较为丰富,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景致。
1.2中国式自然山水园林的主要特点1 .2.1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中罔传统园林借鉴山、水地貌特征,在营造过程中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地加工、改造、调整,从而表现一个精炼的概括的典型化自然。
1.2.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
中国园林建筑能够与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协调、相互补充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消极一面。
并且把其中的不协调装转化为协调,从而在同林整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效果的高度统一,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封建时代中国与西方城市的比较
封建时代中国与西方城市的比较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城市的发展又强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大约已经有5000多年,一般认为,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
而就封建社会时期来说,封建城市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东西方的城市对比来看,两者封建城市的起源、内部社会构成、外部社会关系又有着显著的不同。
这些都是因其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历史社会演变乃至地理形态的不同而导致的。
本文仅就中西封建城市的产生、内部构成等几方面异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中国由“城”生“市”,欧洲由“市”圈“城”中国封建城市形成于奴隶制全盛时期的西周,而大批兴起于奴隶制即将崩溃的东周时期,在那时,封建城市已经在经济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些可以从战国时期的古城一般都有墙垣和街道来证明。
到了战国中期,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
……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①就充分说明了与周朝相比,战国时中国城市数量大增,迎来了封建城市发展的高峰期。
可以认为,我国的封建城市不是封建社会形成后才开始出现的,而是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而出现的。
就中国封建城市的产生途径和发展过程来看,对中国封建城市产生起决定作用的是统治阶级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我认为,其经历了由“城”生“市”,以“城”为主的过程。
在上古中国,早期所谓的“城”就是为防御和保卫而建造的防御设施,逐渐变成了用石块建筑的城墙和塔楼。
“天子之城千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雉,高三雉。
”“天子之城高九切,公侯七侧,子男三侧。
”②可见“城”是贵族们四面筑墙,用来防卫的军事政治据点,并且因贵族的等级,“城”也有着不同的规模③。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少数民族的骚扰,统治者也会在一些险要地方筑城,但这些也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到了秦汉时期,封建城市的大批出现则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有关。
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内容提要:16至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未完成的商业革命,其表现是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以及海外贸易的扩张,中国是其时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商业革命的社会经济效应是:一导致中国城市化新进程,二商人社会地位发生历史性变化,三诱发资本主义萌芽。
但这是一场未完成的商业革命。
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一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二封建势力的阻挠,三商业资本控制生产之路狭窄,四没有发生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所谓“英国模式”和“江南道路”只是中、英资本主义萌芽的不同途径。
关键词: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资本主义萌芽16至18世纪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曾经是20世纪下半期中国史学界的热门话题,也几乎成为定说。
然而,这一定说如今却遇到挑战。
挑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理由大致可以归结为三:1.反对以五种社会生产方式斧削中国历史,从而否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2.认为英国产业革命模式不具有普遍性,不适用中国,明清时期中国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而走向近代化,因此资本主义萌芽不可能存在;3.以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本身存在着缺陷,即主要是从生产方式本身的变化,特别是从雇佣劳动的变化,来验证资本主义的萌芽,因而被讥为:从战国至清代的两千年历史,各家各派都可以从中找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史证。
挑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的同时,立即就产生另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16至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变化吗?是什么变化?这是需要回答的。
一、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我们以为,16至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尽管它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这场商业革命的体现是,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扩张。
“商业革命”这一概念马克思用过。
他所指的商业革命是,“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①。
从世界近代史来看,商业革命发生于工业革命之前。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中记载了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 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2.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
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
但到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的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
这一变化(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C.体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残酷性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3.“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
”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进行宗教迫害4.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表所示:A.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B.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C.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D.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5.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
这表明( )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C.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6.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曾经用金钱从城市领主——琅城主教手里买得自治权。
不久,主教出尔反尔,撤销城市自治的权力。
琅城市民发动武装起义,处死主教,迫使法国国王再次颁发了城市自治特许状。
“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
“施坚雅模式”与近代江南市镇的空间分布胡勇军;徐茂明【摘要】During 1960s and 1970s, G.WilliamSkinner, an American historian, put forward a famous theory-the module of G.WilliamSkinner,which is a new analyze module for research of Chinese markets and regional system based on market structure. At the begin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 in Jiangna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natur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structure .However, with increasingly prosperity of towns, market played a greater influe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 In recent period, towns in province Wu experienced transference, and ultimately formed a more mature towns network system, whose distribution is similar with G.WilliamSkinner module in some aspects.%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历史学家施坚雅提出了著名的“施坚雅模式”,这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对中国集市和区域体系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分析模式。
江南市镇的分布最初多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但随着市镇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因素对市镇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史的新视角
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 1 世纪时, 16、 7 它是欧洲最成功的经济, 所以, 它
又被称为 “ 第一个现代经济” 。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 荷兰比 英国的资格更老, 马 克思在 《 资本论》 中讲过, 1 世纪的荷兰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模范国家”。 1 世 “ 7 16、 7
纪是荷兰经济的旺盛期, 那个时期有 “ 黄金时代”(Go d n Age 的美称。当时, fe ) 荷兰
的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荷兰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较早达到较合理的 比 荷兰在其他方面都有优势, 率。 无论在工业还是农业中, 荷兰的经济功能专业化早已 大大地领先, 她拥有优越于英国的国内 交通运输网; 她是欧洲的公共运输人, 资产阶级
有很大的政治影响; 资本主义在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碍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少。
期英国经济正在增长的时候, 就已经有人在思考经济是如何增长的问题了。亚当
斯密发表于 1776 年的著作 《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就探讨了通过市 ,
场来有效地配置资源, 把握经济增长的机会;通过劳动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
斯密所说的这种经济增长, 现在被看成了一种专门的模式, 如果经济的增长是根据
近代早期英国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 化国家,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 “ 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近代早期, 即在工业革
命对英国的社会经济发生决定性影响之前的二、 三个世纪里, 英国经济发展状况
直接关系到它怎样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不仅如此 英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世界其他地方的进行现代 化的参照。 马克思、 恩格斯当年在 《 共产党宣言》 中就 “ 把英国当做资产阶级经济发
展的典型国家” 在今天的学术界, 。 近代早期英国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已 经成为近代
五代十国时期的秀丽江南与漕运道路
五代十国时期的秀丽江南与漕运道路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时代的交替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频繁,但是在这个时期,也有许多地区经济繁荣,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秀丽的江南地区了。
江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繁荣的中心地带,而在五代十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而这一切的基础,正是由于江南地区的独特的水路交通条件和完善的运输体系。
漕运道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交通方式,具有重要的地位。
漕运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河流、运河等水道,将粮食和各种物品,从田野、堆积起来的地方,通过船只运往城市和军队的仓库。
而在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因为地理优势,水运交通十分发达,漕运道路成为了维持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基石。
首先,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江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是长江、钱塘江等河流干流的交汇点。
这个地区因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的农业和商业中心。
同时,随着运河的开挖,江南地区的水运交通更加发达,水上运输的优势愈加明显。
其次,完善的运输体系也使得漕运道路得以建立和发展。
在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物资运输,因此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输体系。
而在这个体系中,漕运道路所占有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运河和河流纵横交错,使得商品和粮食可以通过船运轻松地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而与此同时,由于商业发展迅速,一些商人和商行便借助漕运道路,发掘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并让更多的财富流向江南地区。
最后,江南地区还因为本身的经济繁荣,为漕运道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的粮食和商品的生产力都比较高,而且这些商品在当时的市场上都比较抢手。
这就使得运输物资通过漕运道路带来的收益十分可观,于是许多人都投资建立了自己的商行,由此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综合来看,漕运道路是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独特的一种运输方式,其发展是建立在地理地位、完善的运输体系和经济繁荣三个方面的基础之上的。
英国城市化和中国城市化比较
城市化:从英国的1890到中国的2011王志浩,关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很多担忧,但作为经济增长之根本的城市化却一直发展得欣欣向荣。
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据了多数,而且在未来二十年中,城市人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数以百万计的增长。
那些认为中国的投资热潮将在2012 年终结的人,请记住,根据联合国的资料、韩国虽然现在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83%,但它直到1977年才超过50%;日本现在的城市化率是67%,但直到1967 年才达到50%。
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投资周期,但是更大的城市及其更多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公路、铁路、房屋和钢铁,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质疑基础设施高投资率的持续性。
推动英国城市化的三大因素英国(也是本文焦点)是第一个城市化率突破50%的国家,大概是在1880-1890年间。
如今,在庆祝中国城市化人口超过50% 这个里程碑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头看看120年前欧洲是如何实现城市化的。
把欧洲的城市化与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较有重要意义,以此可以揭示2012年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英国创造了发展迅速的城市化。
16世纪,荷兰借助与新世界的贸易变得富强,英国17世纪同样走上富裕之路,它们的城市也得到扩张。
但真正启动了英国城市化机器的是其1750-1830年间的工业革命。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更多的人来到人口上万的城镇中,如图1所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600年的6%增加到1700年的13%、1850年的40%。
1500年的伦敦远不如巴黎或者威尼斯大,但到1800年伦敦远超了他们,与此同时,法国和西班牙人口的90%左右仍然集中在农村。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估算英国经济规模在1700-1820 年间增长了三倍,见图2。
英国以及欧洲的其他地区早在17 世纪以前就经历了经济增长,但是他们总是碰到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理论中出现的障碍,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人口会增长,人均食品供给相对变少,实际工资会下降(再或许重大疾病会发生),生活水平会降低,最后人口会减少。
中西方城市的比较
中西方城市的比较
•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特征: • 西方城市发展特征:
• 第三 城市出现开开始,它对农业的依赖程 度很深,却不能为农业提供动力,如唐长 安城市分内城和皇城为了体现皇权,是城 市的军权化
西方城市发展(政治方面)
• 第三 古典时期城市中心是大型公共建筑如他点罗马的城 市结构体现了神人合一的思想
• 第四 中世纪的城市几乎没有经过规划,大部分城市处于 自发形成的状态;城市缺少普通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同时, 教堂处于绝对统治性的位置,它往往处于城市的高地上, 而且其本身的高度也是其成为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统治点。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经济方面)
• 第一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 第二 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 市规模扩大。
• 第三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 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第四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 逐渐发生变化。
正常城市化的衡量:
• 1.城市人口增加 •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3.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 中国滞后城市化但不是严重滞后
• 滞后原因: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 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 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 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 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 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 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这是一种违 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
高考历史主观题设问分类及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主观题设问分类及方法指导高考历史主观题设问分类及方法指导一、背景原因类1.呈现的方式背景原因类设问呈现的方式有宽泛性和限定性两种。
宽泛性的设问,如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因素等;限定性的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或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根源是什么等。
2.路径的选择(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原因、条件、因素等可以从外因、内因,国际、国内,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思考。
如经济方面,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角度;政治方面,可涉及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角度;思想文化方面,可涉及思想、科技、教育等角度。
(2)对于某一具体原因的分析,如根本原因,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生产力的发展、主观需要等方面进行思考;主观原因,可以从领导某一运动(或事件)的阶级或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客观原因,可以从自然或社会环境(或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一个新的时代。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形成一种“超轻结构”。
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摘编自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
英国对代表理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的眼中只有不屑。
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
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郑州模拟)某学者指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
”该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 )A.与技术进步无关B.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条件C.只能发生于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D.是偶然发生的文化现象【解析】选B。
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技术的进步,故A错误;“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即工业革命是在欧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故B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向外传播,工业革命也可以在落后地区发生,故C错误;“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发生的,故D 错误。
2.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 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 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这表明( )A.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B.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C.政府领导工业革命的开展D.工业革命完善了专利制度【解析】选B。
材料强调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而非强调发明数量的增加,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命,故A错误;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高峰的到来,故B正确;材料反映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政府的领导,故C 错误;材料反映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专利制度自身的完善,故D 错误。
3.下面是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
此想象画客观上反映了 ( )A.西方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B.工业化导致了劳动力缺乏C.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D.人们对动力革命的探索与向往【解析】选D。
根据题目中“19世纪中期”可知,此时工业革命主要是在英国完成,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工业化下机械化不断实现,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故B错误;C表述与题目中“19世纪中期西方某刊物上”不相符,故C错误;D表述与题目中“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机器人的想象画”相符,D正确。
傅衣凌学派的学术成就与理路拓展定稿(2)
傅衣凌学派的学术成就与理路拓展林爱玲引言傅衣凌教授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主要开创者,他毕生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探索研究工作,力图通过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拓展史料搜讨视角,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同时,作为一代史学大家,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在学界逐渐形成为“傅衣凌学派”。
其弟子追随先师的学术风范和学术路径,继往开来,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做出重要的拓展。
前后几代学者的努力,诸多成就都已成为学界众口称誉的学术丰碑,令中外学界引颈而望,翘首于中国的东南。
傅衣凌先生逝世后,对其遗留下来的宝贵学术财富,史学界历来十分重视。
1998年,北京商学院科研处和厦门大学联合举办“纪念傅衣凌逝世十周年学术座谈会”;2001年,傅衣凌教授90诞辰的纪念活动;2008年,厦门大学还举办了《傅衣凌著作集》出版恳谈会等,对傅衣凌的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和回顾。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缅怀了傅衣凌先生,不少学者专门撰文对傅衣凌的学说进行总结和评述,如吴承明、杨国桢、陈支平、王日根等。
①傅衣凌教授所有论著也得到比较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集大成者当为《傅衣凌著作集》的编撰出版等。
但是,上述工作都只是对傅衣凌先生的学术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
对于“傅衣凌学派”,学界已有名家努力倡导,但至今还缺乏对该学派详细的学术介绍和深入研究。
本文尝试以傅衣凌的学术经历、研究理路和傅衣凌学派重要成员的学术成就为经,以傅衣凌及其学派各重要成员的研究领域为纬,系统全面地勾勒出傅衣凌学派的形成、发展及走向。
欠缺不足之处,敬请师长们批评教正。
一、傅衣凌学派之形成傅衣凌先生(1911-1988),原名家麟,笔名休休生,福建福州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①傅衣凌:《傅衣凌自传》,《文献》1982年第2期。
杨国桢:《不断探索前进的艰辛历程——读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杨国桢:《<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序、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4期;杨国桢、陈支平:《傅衣凌晚年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思想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刘永成:《傅衣凌先生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上的成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吴承明:《要从社会整体性发展来考察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在“纪念傅衣凌逝世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刘秀生:《深切缅怀傅衣凌先生——纪念傅衣凌教授逝世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侧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王日根:《傅衣凌对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贡献及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杨国桢:《傅衣凌先生的明史情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杨国桢:《吸收与互动:西方经济社会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收入侯建新主编《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高寿仙:《发展而又迟滞,早熟而又未熟——傅衣凌先生的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述评》,今据氏著《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39-252页;陈支平:《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陈支平:《<傅衣凌著作集>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陈支平:《探寻傅衣凌先生开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之路——记<傅衣凌著作集>出版恳谈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等等。
偶然性还是必然性
偶然性还是必然性作者:王丽彦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7期摘要:彭慕兰教授的《大分流》指出,英国在大分流中胜出,主要是因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开发以及优越的煤矿位置,是偶然性因素的结果。
笔者针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大分流》对规范性认识的冲击以及中西比较研究的推进。
关键词:大分流;偶然性;必然性;规范性认识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17-01在过去的近代史研究中,西欧的发展道路一向被认为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
这一发展道路以英国经验为基础,形成了近代化的“英国模式”。
然而彭慕兰教授的研究却表明,英国的近代化过程并不存在什么模式,是偶然的结果。
《大分流》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学界的轰动,该书于2001年获得美国历史研究学会的费正清奖和世界历史学会年度奖。
本文仅针对几个点对《大分流》进行评述:第一,由英国来引导大分流是历史的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这是通过对一连串的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大分流》掀起一场经济史界的规范性认识危机,为经济史的研究提出新的见解,打破原来的即成认识。
一、英格兰真有可能成为江南?在《大分流》中,彭慕兰教授一开始便提出了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问题“英格兰为什么没有成为江南?”那么我们也从这个问题入手,看看英格兰是否真有可能成为江南。
工业革命前夕,中国与西欧都遇到了同样严重的问题。
人口的增长达到了前工业供养能力的顶峰,消费的巨大增长造成生态环境的绝境使经济的发展面临瓶颈。
“要使一场工业革命发生并持续下去,或者即使是为了原始工业的增长能持续得更长久,就必须在某些地方找到燃料、纤维或许还有食物的巨大的横财。
”煤和新大陆的输入明显减少了英格兰用自己的土地生产或从欧洲输入燃料和纤维的必要性。
但是,如果欧洲也没有发这笔“横财”呢?历史研究中最怕遇到“如果”,但它对历史学者却有着永恒的魅力。
彭慕兰教授在文中,也做出了类似的假设。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态比较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图1)。
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学思想。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重礼、崇孝、尚文。
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
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
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
乃至村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是:要顺之以天理,追求与天同源、同构,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始终。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提要: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
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
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
通过对英国模式和中国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江南几乎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实际上是套用英国模式的结果。
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直是我国史坛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曾数度掀起全国性的讨论热潮[注解:讨论的主要结果形成了1957、1960、1981年和1983年出版的4部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
]。
然而到了90年代,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热情逐渐减退,有新意、有创见的论著越来越少见,以往全国性讨论的盛况更已成为明日黄花。
造成这种降温的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存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内部的原因,同时也有发生于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之外的原因。
从内部原因来说,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整个理论构架在80年代中期已完全定型[注解:这种定型,以傅衣凌、吴承明先生于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理论著作为代表。
],以后不见再有发展;同时在史料的发掘方面也未出现突破。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项研究已到达了其顶点。
从外部原因来说,在最近10年中,我国学者对于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的看法有了颇大变化[注解:关于这种变化的最新表述,可见于《历史研究》2000年2期刊载的《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及《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
]。
以往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所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五种生产方式论,现在变成了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
而只有先弄清了这些问题,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也才有可能继续进行。
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出现降温是必然的。
然而,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是我国经济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注解: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000年2期。
明清江南史研究的全球史意义
明清江南史研究的全球史意义明清江南史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江南史研究更加活跃,成为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事实上,明清江南史不仅是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全球史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是沟通、整合中国史和全球史研究一个很好的实例。
本文拟从以明清江南为中心的东亚海域交流史、世界经济贸易环流中的明清江南、明清江南与中外互动、江南文化中的世界元素、中欧比较视野下的明清江南等方面,谈一点想法。
一、以明清江南为中心的东亚海域交流史海运是古代东亚中国、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国家和地区之间往来的主要方式。
14世纪至20世纪初叶,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居领先地位,因此主导了当时东亚的海上交通。
①明清东南沿海,特别是以江浙为中心的江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各种势力角逐的舞台。
本节以浙江宁波和乍浦为代表,讨论江南在东亚海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宁波在唐宋时称“明州”。
中唐以后,由于海路交通的发达,明州成为江南与日本等地商业运输和人员往来最频繁的港口,也是唐五代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
作为一座濒江近海的港城,宁波不仅发挥着地方行政中心的作用,也扮演了水陆转运枢纽的角色。
宋代以后,随着国际贸易的重心由陆路转向海道,宁波也日益凸显出海疆重镇的风貌。
元代称宁波为“庆元”,明初始以“宁波”为名。
明政府在宁波等地设立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关,浙海关即在宁波。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宁波不仅与北至辽东、南达闽粤澳各地往来频繁,而且与日本等东亚各地均有极广泛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东亚海域交流中举足轻重的枢纽港。
宁波及其附近的舟山群岛有山海相连的优势,虽耕地不足,但多产药草、木材,鱼盐海产也极为丰富,是中国东南以水陆交通要道为连接点、贸易便利的港埠。
舟山群岛的双屿港,在明末麇集了大批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商人,迅速发展为国际贸易中心,被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誉为“十六世纪之上海”。
②活跃在这片海域中的船只,主要有来自上海及长江口的南京船、来自宁波的宁波船以及普陀山船。
三种农业革命道路
比较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农业革命的三条道路概括的说分为:英国式道路、普鲁士道路、美国式道路。
一、英国式道路英国式道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忍的恐怖手段吧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
英国式道路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首先,是庄园经济的瓦解,封建庄园是欧洲传统社会的基层组织。
庄园的领主和他的骑士专门制定保护和维护秩序的习惯法,农奴为此向领主提供劳役。
但是在1348-1354年,英国遭受了黑死病(俗称鼠疫)的袭击,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死亡人数大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种人口的下降使领主和部分农民的地产闲置,为了使闲置的土地得到耕种,领主不得不降低地租、放宽人身依附条件、延长租佃期限。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终身租约出现了,按照租约规定,终身租约上的内容只能在佃户亡故时才能再协商,劳动义务和固定地租合并为习惯租金。
后来由于天灾不断和租约本身习惯的约束力,佃户获得了永久继承权。
其次,英国市场的发育也是庄园经济瓦解的重要因素。
诺曼底征服英国以后,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毛纺织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市场飞速发展,市场的发展使庄园中庄园主和农奴利用市场进行交易的成本降低、可选择性增强,而且在14世纪人口持续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提高和农奴希望摆脱人身依附的愿望加大了领主实行强制劳役制的成本。
领主和农奴越来越愿意将劳役折算成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
所以,在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
再次,庄园制度瓦解之后,英国农村中没有立刻形成明确的所有制制度。
当时很多人都对同一块土地拥有权力,国王、领主、承租人、次承租人、农民都分享从土地中得到的收入,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在封建法律中十分模糊。
当时包括这几种土地状况:份地、自由持有农拥有的土地、公有地。
所以在15世纪英国土地所有权的特点是未确定的土地小私有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享 了“ 江南 道路说 ” 表达 的明清经 济仍在 发展 甚至 相对 所
较快发展 的观点 ⑧, 以此为 基础 , 明清 中国 的经 济 表 并 将 现与“ 国模 式” 英 为代 表 的 当时 西 欧经 济表 现 置于 “ 为 互
被纳 入 比 主体 比较 ” 的框 架下 作相互 对照 , 终说 明“ 国模式 ” 最 英 的 对 复杂性 。与一般研 究对 象 的单 一 层 面不 同 , 较 框架 内的研究 对象 由界域 和对 比两个层 面构 成 。界 域 局 限和现 代化范 式的 多样性 。 对 比较 方法 的应 用 直 接 关 系 到 比较研 究 结 论 的 可靠 层 面指 比较对象 所属 的范 畴及 其事 实 ; 比层 面指 比较 比较 概念 也 由界 域事 实 和异 性 。具 体而 言 , 为主体 比较 方法 的应用 是“ 互 江南道 路一 对象 的异 同属性 。相应 地 ,
关键 词 : 江南道路 ; 英国模式 ; 比较 ; 对应 原则 ; 主位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 19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394(000一19 7 A 17—8121)6 5— O 0
大约 从柯文 提 出“ 以中国为 中心 的中 国史 ” , “ 起 对 欧 英 国模式 ” 比较 研究 所 给 出 的基 本 结 论是 否成 立 或 是 的
② 唐 文 基 认 为 :所 谓 ‘ 南 道 路 质 上就 是 以江 南 为 代 表 的 中 国 资 本 主 义 萌芽 的途 径 。参 见 唐 文 基 :1 “ 江 实 ” 《 6至 1 8世 纪 中 国商 业
革 命 和 资 本 主义 萌 芽 》 《 国 史研 究 》2 0 ,中 ,0 5年 第 3期 。 因此 , 江南 道 路 ” 质 上 是 “ 清 资 本 主义 萌 芽 ” “ 实 明 的另 一 种 表 述 。 ③ 夏 明 方 指 出 :毫 无 疑 问 , “ 以弗 兰 克 、 彭慕 兰等 为 代 表 的 美 国加 州 学 派 在 构建 其 理 论 体 系 时 , 有 关 中 国 的 部 分 特 别 是 江南 地 其 区 的论 述 , 要 依 赖 的 就 是 国 内发 展 论 者 如 吴 承 明 、 伯重 等人 的研 究 成 果 。 主 李 ” ④ 吴 承 明肯 定 加 州 学 派 的 互 为 主体 比较 法 。参 见 吴 承 明 :< 分 流 ) 比较 研 究 方 法 的 贡 献 》 载《 国 学 术 }0 3年 第 1 ; 《大 对 , 中 20 期 王 国斌 :转 变 的 中 国 》 文版 序 , 伯 重 等 译 , 苏人 民 出版 社 ,9 8 《 中 李 江 19 。
第3 6卷
第 6期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r a fS t we t Un v r iy ( o ilS in e ii n o n lo ou h s i e st S ca c e c s Ed to )
21 0 0年 1 1月
N O ., 0 0 V 2 1
① “ 清 中 西 同质 观 ” 本 文 对 王 国 斌 和 彭 慕 兰 的基 本 观 点 的概 念 化 , 为 他 们 在 明 清 中西 经 济 的 比较 中更 强 调 和偏 好 双 方 的 明 是 因 相同性。“ 江南 道 路 说 ” “ 清 中 西 同质 观 ” 统 称 为 加 州 学 派体 系 , 管 彼 此 存 有 某 些 深 刻 的 分歧 。 和 明 可 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o . 6 NO 6 13 .
“ 江南 道 路 " “ 国 式 " 比 与 英 模 的 较
喻 小 航
( 西南 大 学 历 史 文 化学 院 , 庆 市 4 0 1 ) 重 0 7 5
摘 要 : 江南道路 ” “ 是针对“ 国模式” 英 的学术 回应 , 旨在 比较发掘 明清时期 中英 两 国经 济领域 的相似
性 。一 直 以 来 , 项 比较 研 究 集 中在 以 经 济 领 域 的 异 同 为 核 心 的 事 实 层 面 上 , 评 意 见 也 主 要 是 针 对 经 济 水 该 批
平 异 同 的 确 认 和 如何 解 释工 业 革 命 产 生 的原 因 而 提 出 的 , 不 见 从 其 自设 的 对 象 内涵 和 比较 方 法 方 面所 作 尚 的 专论 。实 质 上 ,江 南 道 路 ” 英 国模 式 ” 一 对 表 达 经 济 转 型 的质 变 动 态 概 念 。转 型 的 巨大 社 会 风 险 决 定 “ 和“ 是 了 经 济转 型是 不 可 自律 的 , 者 经 济结 局 的 背 离 不 能 通 过 过 去 的 经 济 异 同 自我 说 明 。因 此 , 比较 研 究 既要 二 该
论 相 呼应 , 一方 面 , 为批 判 的理性 武 器—— 明清 中 西 比较 方法 给予肯 定④。本 文认 为该 比较对 象所 呈现 的证 经 济的 比较研究 注入 了活力 , 一 方面 也 引发 了更 大 的 据并 不适 合展开 互为 主体 比较 。 另 学术 争议 ,
上述研究 成果 的基本 思 想 可 以概 括为 “ 清 中西 同 明 质观 ” ①。“ 明清 中西 同质 观” 管 不 同 意 存 在着 一 种 从 尽 传统 经济 向现 代 工业 经 济转 型的 “ 江南 道 路 ” 但 却 分 ②,
洲 中心论 ” 的批 判 在欧 美 学术 界再 度 升 温 。其 后 , 转 变 否有 意义 的关键 。令 人不 解 的是 , 《 尚未 见 到对 这 项 比较 的中 国》《 、 白银 资本 》 大 分 流 》 国 内“ 清 中 国发展 研究 所涉 及的方 法 的系 统深 入讨 论 , 和《 与 明 而个 别专 文 则 对其
一
、
比较 对 象 的 经 济 化
“ 江南 道路 ” “ 国模式 ” 对概 念的 比较 对象并 不 与 英 这
是 自明的 。比较研究 的基 本要求 是揭示 出被 纳入 比较的 双方 ( 各方 ) 应领域 的相 同性 和差异性 , 则 , 对 否 就称不 上 比较研究 。因此 , 比较研 究 内在 地 规定 了 比较 对象 的相
面对 转 型前 双 方 经 济 是 否 相 同 的问 题 , 也要 面对 转 型前 的相 同是 否 必 然 产 生 相 同结 局 的问 题 。 由于 缺 乏 主 位
经 验 比较 、 有 严 格 遵 循 比较 对应 原则 和对 影 响 经 济 转 型 的 因 素 的复 杂性 认 识 不 足 , 比较 研 究 在 这 两 个 问 没 该 题 上 所 给 出 的结 论 均 不 具 有 可 靠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