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文章来源:xx农业和渔业局发布时间: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发展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2010年12月9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成为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一、园区概况园区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宝安、龙岗、光明和坪山四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建设园区,建设面积为万亩,其中3万亩为基本农田,从2011年到2020年逐步建成。

二、园区规划建设情况(一)目标总体目标是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吸引国内外先进生物育种企业入驻,通过在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畜禽等领域建立1-2个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充分合作,将产业化的新品种推向市场。

通过科研成果和专利有效转化,形成生物育种产业支撑体系,以技术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为依托,构建深圳在国内外农业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育种硅谷”。

(二)发展思路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整合现有生物育种资源,引进国际生物育种科研团队和龙头企业,引领该领域发展,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能力。

建设面向国际的种业技术创新四大平台,以规模化的技术研发创新、产业化推进发展,通过对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让,支撑及催化我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服务。

(三)规划布局根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基础和生物产业现状,空间上将在深圳市内建设核心区和示范区,在深圳市外设立辐射区。

1、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8500亩,是园区创新、研发、科技、服务和管理的高度聚合区域,通过构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平台,组建国际顶尖生物育种专业人才智库,探索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

在核心区,通过技术链、信息链、产业经营链和宏观管理链等动态链条及科技、品牌和服务对接的耦合机制,促使园区在结构、功能方面更趋合理和完善,使核心区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增长极和农业科技的辐射源。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参考格式)园区名称:申报单位:所在市州:年月日-1 -一、编写内容(一)总体规划提要对园区建设内容及规划作简要说明。

(二)园区概况1. 园区建设现状园区基本情况、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建设成效、示范带动作用等。

2. 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从自然资源条件、经济与产业基础、科技服务条件和能力、承担单位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总体目标园区规划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等。

(五)园区的布局与功能规划园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主要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规划等。

(六)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预期考核目标建设期内,各功能区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星创天地”、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农村农业信息化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 -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预期考核指标等。

(七)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园区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具体管理形式,项目建设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园区的经营管理机制、技术承包机制、技术推广机制等园区运行机制。

(八)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园区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经营收入、运行成本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应附必要表格)。

(九)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十)园区建设进度与安排(十一)有关附件(园区规划图、表及文件等)二、编写说明1. 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

2. 编号由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公室统一填写。

3. 总目录中所列项目为基本编写内容,具体编写时可适当把握。

4. 本规划随《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申报书》单独成册一同上报。

5. 本规划按A4纸双面打印,内文用4号仿宋字体,封面为附件的第1页,书脊从上到下为“园区名称、市州、县市(区)”,左侧装订。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滨州总体规划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滨州总体规划

目录一、总体规划提要 (3)1.1背景意义 (3)1.2总体目标 (3)1.3布局与重点 (3)1.4投资概算 (4)二、园区概况 (5)2.1核心区现状 (5)2.2示范区概况 (8)2.3辐射区概况 (10)三、背景与意义 (12)3.1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12)3.2环渤海经济圈、黄河经济带发展的现实需要 (12)3.3中国农业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12)3.4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需要 (13)3.5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 (14)四、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15)4.1指导思想 (15)4.2园区建设基本原则 (15)4.3规划理念 (16)4.4目标 (20)五、产业发展规划 (22)5.1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22)5.2产业发展原则 (24)5.3产业发展定位 (25)5.4重点产业链构建 (26)5.5农业重点技术应用 (33)六、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 (39)6.1园区布局 (39)6.2园区功能 (39)6.3核心区建设 (40)6.4示范区建设 (62)6.5辐射区建设 (67)七、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70)7.1强化组织管理 (70)7.2完善运行机制 (71)7.3建立信息平台 (73)7.4建设物流网络 (81)八、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89)8.1投资估算 (89)8.2资金筹措 (90)8.3效益分析 (90)九、政策与保障 (92)9.1科技保障体系 (92)9.2政策保障体系 (92)9.3投入保障体系 (93)十、建设进度与安排 (94)10.1筹备阶段 (94)10.2建设阶段 (94)一、总体规划提要1.1背景意义建设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对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是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示范区建设背景 (2)1.2 示范区建设目标 (3)1.3 示范区建设原则 (3)第二章示范区布局 (3)2.1 示范区空间布局 (3)2.2 示范区功能分区 (4)2.3 示范区配套设施 (4)第三章科技创新与研发 (4)3.1 创新体系建设 (4)3.2 研发平台建设 (5)3.3 科技成果转化 (5)第四章产业发展 (5)4.1 优势产业培育 (5)4.2 产业链建设 (6)4.3 产业融合发展 (6)第五章基础设施建设 (6)5.1 农业设施建设 (6)5.2 交通设施建设 (7)5.3 信息化建设 (7)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 (7)6.1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6.2 污染防治措施 (8)6.3 生态修复工程 (8)第七章人才队伍建设 (8)7.1 人才引进与培养 (8)7.1.1 人才引进 (9)7.1.2 人才培养 (9)7.2 人才激励机制 (9)7.3 人才交流与合作 (9)第八章政策与法规保障 (10)8.1 政策支持体系 (10)8.1.1 政策目标 (10)8.1.2 政策措施 (10)8.2 法规制度建设 (10)8.2.1 完善农业科技相关法规 (10)8.2.2 加强农业科技执法 (11)8.3 政策宣传与推广 (11)8.3.1 宣传策略 (11)8.3.2 推广措施 (11)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管 (11)9.1 项目申报与审批 (11)9.1.1 申报程序 (11)9.1.2 审批流程 (12)9.2 项目实施与管理 (12)9.2.1 实施计划 (12)9.2.2 质量管理 (12)9.2.3 资金管理 (12)9.3 项目评估与监管 (12)9.3.1 评估体系 (12)9.3.2 监管机制 (13)第十章合作与交流 (13)10.1 国际合作与交流 (13)10.1.1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13)10.1.2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3)10.1.3 国际市场拓展 (13)10.2 国内合作与交流 (13)10.2.1 与国内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 (13)10.2.2 与地方和农业企业合作 (13)10.2.3 与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合作 (14)10.3 产学研合作与交流 (14)10.3.1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14)10.3.2 产学研交流平台建设 (14)10.3.3 产学研政策支持 (14)第一章总体规划1.1 示范区建设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概况与经验做法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概况与经验做法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概况与经验做法一、总体情况(一)发展历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促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建设新模式。

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的功能。

自2000年以来,园区发展经历了试点建设(2001年至 2005 年)、全面推进(2006 年至2011 年)、创新发展(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

(二)发展现状目前,科技部已批准建设1~8批共计27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园区发展格局。

按照建设和运营主体的差异,园区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占87.0%)、企业主导型(占9.7%)、科研单位主导型(占3.3 %)三种模式。

1、园区地域分布情况截至 2018 年底,全国 278 个国家级园区中,东部地区建有55个,约占 28%;中部地区建有 47 个,约占 23%;西部地区建有85个,约占42%;东北地区共建有14个,约占7%。

2、园区评估与验收情况(1)优秀园区情况。

2019 年,科技部组织对第 1-5 批 118个园区开展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估工作,北京昌平等 20 家园区获评为优秀园区,其中江苏省的南京白马和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列。

评估优秀的园区将作为下一步科技项目优先支持对象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优先培育对象。

(2)新批园区的验收情况。

2018 年和 2019 年科技部分别开展了第 6 批和第 7 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验收工作,同时组织对新批园区的绩效评估工作。

第6批共46 个园区全部通过验收;第7 批的82 个园区中,江苏扬州园区等77 家园区通过了验收,其余5 家园区未通过验收。

二、园区建设特点及扶持政策(一)园区建设特点目前我国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存在着多种模式并存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格局,典型园区的特色类型主要包括:都市农业新品牌、特色产业规模化、外向型农业、生产要素型、龙头企业型和技术创新型。

昌吉市总体规划(二)

昌吉市总体规划(二)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城市广场 文化广场-位于核心区 景观主轴与宁边路的 交汇处,规划面积3.64 公顷. 功能:文化.娱乐. 休闲.集会.演出.纪念 静态交通规划 1.停车场:3处 2.加油.加气站:2处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 143.31公顷.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市政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一.现状概述 1.水源概况 2.现状给水管线网.管 径 二.存在问题 三.给水规划 1.规划用水量估算 2.供水水源的选择 四.给水管网的布置 五.水源地保护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抗震规划 3.乌伊路、中山路、绿洲 路和屯河路为主要对外 通道,沿线桥梁提高一度 设防.园区居民楼、学校、 办公建筑,以不超过五层 为宜。
4.公共绿地、广场、中小 学操场、体育场及外围 田野等开阔空间规划作 为避震疏散场地,按人均3 平米控制,疏散半径小于1 公里.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工业用地:现状保留 工业用地一处,位于 中山路西侧;此外在 核心区东侧结合城市 污水处理厂新规划工 业用地一处,以就地 安置一些现状原有工 业为主,规划工业用 地 10.88公顷.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仓储用地:规划仓储 用地,原为一采石场 废弃地,地质条件相 对较差,考虑到对核 心区土地的充分利用, 同时结合新规划的工 业用地,本次规划将 其定性为仓储用地, 规划用地11.40公顷.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燃气工程规划 一.燃气现状 二.燃气规划 1.燃气消耗水平、气 源结构的确定 2. 规划区管网为中压 系统。 3.燃气管网
第三部分 规划与设计
➢环境保护规划
一类环境保护区:执行 国家大气一级标准,昼 间噪声低于55dB(A)、 夜间噪声低于45dB(A).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

一、农业科技园区的背景在介绍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农业科技园区的背景。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和多样化的需求。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和提升,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需要明确一些具体的目标。

首先,科技园区应当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人民对食品的需求。

其次,科技园区应当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成本。

最后,科技园区还应当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科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科技园区的设施建设是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科技园区应当建设先进的设施,包括实验室、仓储设施、设备和机械等。

实验室可以用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和试验,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仓储设施可以用于储存农产品,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设备和机械的采购应当与农业生产的需求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

四、人才培养计划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应当包括人才培养计划。

科技园区应当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包括技术专家、农艺师和经营管理人员等。

同时,应当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科技园区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五、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应当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

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应当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同时,应当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和农产品的安全。

六、农民参与与利益保障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

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情况汇报

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情况汇报

h
1、产业定位
2、企业孵化
3、科技支撑 4、培训示范 5、带动致富
第7页
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1、产业定位
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加工
特色花卉苗木产业
新余种植葡萄的历史 葡萄果业的巨大市场 葡萄酒的广阔市场前景
江西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新余建设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
《产业总体规划》
农业高新企业的孵化基地
昌坊村:充分依托村庄优美的自然风光、 悠久的农耕文化,建设成度假村,发展休 闲旅游观光业。昌坊村荣膺国家AAA级旅 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 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第12页
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3、科技支撑
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加工
种苗产业
特色花卉苗木产业
第10页
中心由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批准建设,投资 690万元,占地面积65亩,从事以新余蜜桔 为核心,以柑橘、早中晚柚子品种为补充的 柑桔产业脱毒种苗的高标准生产,年设计生 产脱毒苗100万株。
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汇报
2、企业孵化---特色花卉苗木产业
第11页
江西农科农林生态高新技术示范园:浙江商人寿建忠兴建,投 资4.2亿,占地面积312亩,从事花卉苗木、彩页苗木的生产。
有机葡萄观光采摘园
新余天工葡萄酒庄
园区引导当地葡萄种植能手作为投资主体, 管委会干部投资作为补充,建立150亩的 有机葡萄观光采摘园和1500亩的葡萄种 植基地,发展绿色有机葡萄的种植和销售 及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
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方式,园区引进中国农业 大学黄卫东教授等,投资1.5亿元,建设占 地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天工葡萄酒庄,配 套建设800亩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主要开 发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并研发相应的酒种 如干红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等。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1、总体规划指导思想:以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以天山北坡绿色农业带为重点,以推动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突出发展以新疆特色农产品为轴心的物流产业、天山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制种产业、奶牛及乳业为中心的畜牧产业、新疆特色旅游业等,培育以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为主的经济圈。

变资源优势为后发经济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战略定位:建成为西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示范工程。

建成以绿色经济和新疆特色经济为概念的现代产业园和实用新技术的高效推广基地。

坚持两条腿走路,资本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做大做强园区内现有的三大支柱产业,即:制种业、畜牧业、林果业。

园区发展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核心目标。

突出打造和引进一批强势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2、规划布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总规划面积33200公顷,其中核心区2400公顷,示范区30800公顷。

核心区位于昌吉市区东北部,是昌吉市新城东区发展区域,包括核心区龙头企业西域集团和昌吉市六工镇的五个村组。

示范区位于昌吉市北部区域,距市区约30公里。

(附区位图)按照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的补充通知》等文件精神,围绕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战略,突出地方特色,本着“适度超前,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和“内容建设高标准、形象建设精品化”的原则,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制完成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初步论证。

目前正在编制核心区、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建设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和农场庄园规划等控规和详规。

三、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目录一、科技建设现状和特点1、科技创新成绩斐然2、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2、战略定位3、总体发展目标4、主要任务三、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1、抓好科技示范点和科技特派员建设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管理体系建设3、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4、以乌昌经济一体化为契机,加快科技合作与交流四、支撑条件和保障措施、重点措施1、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2、政策环境与制度建设3、资金投入4人才建设五、、园区“十一五”科技重点建设项目1、实施依靠科技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点项目 2加大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实施启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实施一批社会领域项目为加快园区科技事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参照乌昌党委“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区、州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实际,制定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及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及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及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第一章总体规划 (3)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3)1.2 规划原则与策略 (3)1.3 规划范围与布局 (4)第二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4)2.1 土地利用规划 (4)2.2 交通网络建设 (4)2.3 水利设施建设 (5)2.4 能源供应与环保 (5)第三章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 (5)3.1 研发机构设置 (5)3.2 技术研发方向 (6)3.3 技术推广与培训 (6)3.4 成果转化与应用 (6)第四章高效农业生产区建设 (7)4.1 粮食作物生产区 (7)4.2 经济作物生产区 (7)4.3 设施农业生产区 (7)4.4 生态循环农业区 (7)第五章现代农业装备与应用 (7)5.1 农业机械化装备 (7)5.1.1 种类与特点 (8)5.1.2 应用 (8)5.2 农业信息化技术 (8)5.2.1 技术体系 (8)5.2.2 应用 (9)5.3 农业物联网技术 (9)5.3.1 技术体系 (9)5.3.2 应用 (9)5.4 农业废弃物处理设备 (10)5.4.1 种类与特点 (10)5.4.2 应用 (10)第六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0)6.1 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10)6.1.1 平台定位与目标 (10)6.1.2 平台架构与功能 (11)6.2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 (11)6.2.1 创新服务内容 (11)6.2.2 创新服务模式 (11)6.3.1 技术服务内容 (11)6.3.2 咨询服务模式 (12)6.4 农业市场信息服务 (12)6.4.1 市场信息服务内容 (12)6.4.2 市场信息服务方式 (12)第七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12)7.1 农业龙头企业培育 (12)7.1.1 培育背景与意义 (12)7.1.2 培育目标与任务 (12)7.1.3 培育措施 (13)7.2 农业产业链建设 (13)7.2.1 产业链现状分析 (13)7.2.2 产业链建设目标 (13)7.2.3 产业链建设措施 (13)7.3 农业品牌战略 (13)7.3.1 品牌建设背景与意义 (13)7.3.2 品牌建设目标与任务 (13)7.3.3 品牌建设措施 (13)7.4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14)7.4.1 融合发展背景与意义 (14)7.4.2 融合发展目标与任务 (14)7.4.3 融合发展措施 (14)第八章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 (14)8.1 人才引进与培养 (14)8.1.1 人才引进策略 (14)8.1.2 人才培养机制 (14)8.2 农业科技人才培训 (15)8.2.1 培训内容 (15)8.2.2 培训形式 (15)8.3 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 (15)8.3.1 培育企业家精神 (15)8.3.2 建立企业家培训体系 (15)8.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15)8.4.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机制 (15)8.4.2 激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活力 (16)第九章财政与金融支持政策 (16)9.1 财政投入政策 (16)9.1.1 财政投入规模 (16)9.1.2 财政投入方向 (16)9.2 金融支持政策 (16)9.2.1 政策性银行支持 (16)9.2.2 商业银行支持 (16)9.2.3 保险支持 (17)9.3.1 企业所得税优惠 (17)9.3.2 增值税优惠 (17)9.3.3 财产税优惠 (17)9.4 项目资金管理 (17)9.4.1 资金申请与审批 (17)9.4.2 资金使用与监管 (17)9.4.3 资金回收与风险管理 (17)第十章保障措施与监督评价 (17)10.1 政策法规保障 (17)10.2 组织管理保障 (17)10.3 技术保障 (18)10.4 监督评价体系构建 (18)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与目标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手册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手册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手册第一章总体规划 (2)1.1 项目背景与目标 (2)1.2 规划范围与布局 (3)1.3 规划原则与策略 (3)第二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2.1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2.2 交通与物流系统 (4)2.3 供水与供电设施 (4)2.4 环境保护与绿化 (4)第三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3.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5)3.1.1 目标定位 (5)3.1.2 平台构成 (5)3.1.3 建设措施 (5)3.2 研发与试验基地 (5)3.2.1 目标定位 (5)3.2.2 基地构成 (5)3.2.3 建设措施 (6)3.3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6)3.3.1 目标定位 (6)3.3.2 转化与推广模式 (6)3.3.3 建设措施 (6)3.4 国际合作与交流 (6)3.4.1 目标定位 (6)3.4.2 合作与交流内容 (6)3.4.3 建设措施 (6)第四章:种植业发展规划 (7)4.1 种植业结构调整 (7)4.2 高效农业种植模式 (7)4.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4.4 生态农业与绿色生产 (7)第五章养殖业发展规划 (7)5.1 养殖业结构调整 (7)5.2 生态养殖模式 (7)5.3 疾病防控与食品安全 (8)5.4 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8)第六章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8)6.1 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8)6.2 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8)6.3 农业与电商融合 (9)6.4 农业产业链延伸 (9)第七章人力资源与培训 (9)7.1 人才培养与引进 (9)7.2 职业教育与培训 (10)7.3 农业科技成果普及 (10)7.4 农业信息化建设 (10)第八章财务与投资规划 (11)8.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8.2 财务分析与管理 (11)8.3 政策扶持与优惠政策 (12)8.4 风险评估与控制 (12)第九章管理与运营 (13)9.1 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13)9.1.1 管理体制 (13)9.1.2 组织结构 (13)9.2 运营模式与市场开发 (13)9.2.1 运营模式 (13)9.2.2 市场开发 (13)9.3 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 (14)9.3.1 品牌建设 (14)9.3.2 宣传推广 (14)9.4 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 (14)9.4.1 法律法规 (14)9.4.2 政策环境 (14)第十章持续发展与评价 (14)10.1 持续发展战略 (14)10.2 评价体系与方法 (15)10.3 改进措施与建议 (15)10.4 后期跟踪与监测 (15)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与目标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农业科技园区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集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区域。

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详细说明了实施的目标、内容、步骤和计划。

一、实施目标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2.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加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4.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与产业结合。

二、实施内容1.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包括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提供研发、测试、示范等服务。

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

3.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的现代化。

4.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推行合作社、联合经营等新型经营模式。

5.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三、实施步骤1.建立科技创新平台(1)确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提供创新工作场所和设备。

(2)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3)引进优秀的科研团队,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2.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2)组织生产者和科研机构、企业对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3)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产量和质量。

3.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选择具有优势的农产品进行产业化示范,提高附加值。

(2)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和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改造农村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效益。

4.引导企业和农民合作(1)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组织形式。

(2)提供财税和金融支持,推行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模式。

5.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1)建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引进和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2)加强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2018年1月)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01年由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实施。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指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调指导小组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有关部门、地方批准建设的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条园区建设与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农业农村发展页脚内容15新动能,着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四大功能,强化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激活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包括园区申报、审核、建设、管理、验收、监测、评价和评估等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园区协调指导小组,科技部为组长单位,农业部为副组长单位,其他部门为成员单位。

园区协调指导小组负责对园区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组织制定并发布园区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第五条园区协调指导小组管理办公室(简称园区管理办公室)设在科技部农村科技司,负责园区统筹协调和日常管理。

园区管理办公室委托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开展相关工作。

页脚内容15第六条园区管理办公室聘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园区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工作规则另行制定),负责园区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并参与相关论证、评审、过程监管、验收、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园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成立园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制定地方配套政策。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可编辑)

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可编辑)

关键词
关键词一:渝韵.稷城
关键词二:重庆模式
渝韵
Yu yun
重庆特色 山地特色

ji
谷神 农业文化

cheng
现代 聚集 科技 辐射
结合重庆发展条件和需求,提出综合科技、生产、社会、生态、示范、信息等
要素的“重庆模式”。
重庆模式
科技 生产 社会 生态 示范 信息
关键词三:全面辐射
拓展区在科研成果、生产设施、耕作技术、经营模式等多方面为丘陵山地农业 区域做出表率,产生强大的全面的辐射。
1993 年
第一阶段 探索
1997 年 传统农业
科 技 创 新 服 务 管 理 政 府 扶 持
第二阶段
快速发展
2001 年
过去 第三阶段 规范化 制度化











现在
生物工程
生态保护
休闲观光
认识篇
2、发展条件分析
2.1 区域条件分析
重庆之于 世 界
重庆是东起上海,途径德黑兰、伊斯坦布尔,直达伦敦的第三条亚欧铁路大陆 桥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点城市。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赋 予了重庆参与跨国区域合作和产业分工,具有跻身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条件。
六、提出实施政策建议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科研及投资环境,鼓励相关 企业进入。同时提升园区人才素养,努力加强软实力。
农业科技园区的价值
总体背景
农业科技园对世界的意义
农业科技园对中Leabharlann 的价值农业科技园在重庆的作用
背景研究 全球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趋势 国内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趋势 区域条件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第一章总体规划 (3)1.1 项目背景 (3)1.2 目标定位 (3)1.3 规划原则 (4)第二章项目布局 (4)2.1 项目区域选择 (4)2.2 功能分区规划 (4)2.3 基础设施布局 (5)第三章技术体系构建 (5)3.1 技术创新与集成 (5)3.2 技术推广与应用 (6)3.3 技术服务体系 (6)第四章产业链建设 (7)4.1 产业链条优化 (7)4.2 农业产业化经营 (7)4.3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7)第五章生态环境建设 (8)5.1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8)5.1.1 生态环境保护 (8)5.1.2 生态修复 (8)5.2 资源循环利用 (8)5.2.1 资源循环利用的内涵 (9)5.2.2 资源循环利用的途径 (9)5.3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 (9)5.3.1 生态农业模式的类型 (9)5.3.2 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措施 (9)第六章农业科技创新 (9)6.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9)6.1.1 建立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10)6.1.2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 (10)6.1.3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10)6.2 科技成果转化 (10)6.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0)6.2.2 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0)6.2.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 (10)6.3 人才培养与引进 (10)6.3.1 加快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 (10)6.3.2 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 (10)6.3.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1)第七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11)7.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1)7.1.2 信息资源建设 (11)7.1.3 信息技术服务 (11)7.2 农业大数据应用 (11)7.2.1 农业生产管理 (11)7.2.2 农产品市场分析 (11)7.2.3 农业科技研发 (12)7.3 电子商务与物联网 (12)7.3.1 电子商务 (12)7.3.2 物联网 (12)第八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2)8.1 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12)8.2 服务内容与方式 (12)8.3 政策与制度保障 (13)第九章政策与法规保障 (13)9.1 政策制定与实施 (13)9.1.1 政策背景与目标 (13)9.1.2 政策制定过程 (13)9.1.3 政策实施策略 (13)9.2 法律法规建设 (13)9.2.1 法律法规体系 (13)9.2.2 法律法规制定 (14)9.2.3 法律法规实施 (14)9.3 政策宣传与培训 (14)9.3.1 政策宣传 (14)9.3.2 培训对象与内容 (14)9.3.3 培训方式与方法 (14)第十章资金筹措与投资管理 (14)10.1 资金来源与筹措 (14)10.1.1 内部资金来源 (14)10.1.2 外部资金来源 (15)10.1.3 资金筹措策略 (15)10.2 投资项目管理 (15)10.2.1 投资项目选择 (15)10.2.2 投资项目评估 (15)10.2.3 投资项目实施 (15)10.3 财务风险防控 (16)10.3.1 资金流动性管理 (16)10.3.2 债务风险防控 (16)10.3.3 投资风险防控 (16)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16)11.1 组织机构建设 (16)11.1.1 组织结构设计 (16)11.1.2 职能分配 (17)11.2 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17)11.2.1 管理制度 (17)11.2.2 运行机制 (17)11.3 监督与考核 (18)11.3.1 监督 (18)11.3.2 考核 (18)第十二章项目实施与进度安排 (18)12.1 项目实施步骤 (18)12.2 项目进度安排 (19)3.1 技术研发与采购:3个月 (19)3.2 项目实施阶段划分:4个月 (19)3.3 风险管理:2个月 (19)3.4 项目监控与调整:3个月 (19)3.5 沟通与协作: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19)12.3 项目验收与评估 (19)第一章总体规划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方案(二)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方案(二)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传统的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和环保要求。

为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决定在部分地区建立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工作原理示范区将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物联网、AI 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通过高新技术的引入,提升农业产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并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

三、实施计划步骤1.规划设计: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功能分区和产业发展重点。

2.技术导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品种,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平台。

3.人才培养: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人才,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

4.产业孵化:建立产业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

5.辐射推广:通过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将成功经验和技术推广至全国,带动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适用范围此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具有丰富农业资源和良好农业基础的地域。

五、创新要点1.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2.农业产业模式创新:引入互联网思维和共享经济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和优化。

3.农业金融制度创新: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4.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推动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高效化。

5.农业服务体系创新: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六、预期效果预计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高新技术的引入,预计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0%以上。

2.提升农产品质量:示范区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预计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以上。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业科技园区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实施步骤1.选址规划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地块作为农业科技园区的选址。

在选址规划上,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水资源保障、交通便利等因素,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科技支撑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力量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3.产业培育园区要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为重点,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优势,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5.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出台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园区的顺利建设和运营提供政策支持。

6.人才引进园区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具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园区,推动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四、风险防范在农业科技园区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风险。

因此,要加强风险防范,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五、效果评估要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估体系,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确保园区的长期健康发展。

六、结语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名称:厦门市同安区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单位: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2010年 5 月28 日目录一、总体规划提要(一)总体方向(二)功能区域(三)主要功能二、园区概况(一)地理位置(二)自然条件(三)基础建设(四)农业经济条件(五)科技金融支撑条件(六)园区建设现状三、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一)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二)促进园区企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跨越式发展(三)促进同安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四)促进闽台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四、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二)总体目标(三)具体目标:五、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一)轻工食品工业园(二)果林种植示范区(三)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区(四)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五)生态养殖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六)对台农业示范区(七)休闲农业示范区(八)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六、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一)组织管理(二)运行机制七、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二)资金筹措(三)效益分析八、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二)资金保障(三)管理保障(四)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五)人才保障九、建设进度与安排十、附件一、总体规划提要(一)总体方向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生态立园”为中心,以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为支撑,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及食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带动种、养殖农户生产的集约化生产,并通过强化园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构建科技集成创新的平台,逐步实现园区的农业科技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带动厦门经济特区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同时,对园区龙头企业延伸到省外、市外的各种原料生产基地,加强技术辐射,构建利益补偿机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二)功能区域园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主要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

核心区占地平方公里,位于同安西柯镇,以轻工食品工业园建设为主,辐射到全区六镇三个农场及全国各地和周边地区;示范区总规划面积万亩,已完成万亩,主要建设优质水果及速生经济林种植园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生态养殖畜牧业生产示范区、对台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示范区以及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建成“一园六区一院”格局。

主要分布在同安六镇三场,即莲花镇、汀溪镇、新民镇、洪塘镇、西柯镇、五显镇,凤南农场、竹坝农场、白沙农场等地;辐射区为厦门市周边地区,并通过龙头企业把基地延伸到内蒙、吉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武汉、大庆等地。

(三)主要功能同安农业科技园将具备六大功能:研发功能、生产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示范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生态功能。

通过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强化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园六区一院”是一个整体,“一园”(轻工食品工业园)是园区的核心和建设重点,通过“一园”的建设,一方面直接带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其他几个示范区提供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从而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园区概况(一)地理位置同安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置县,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

同安三面环山,南面朝海,地处福建闽南金三角中心,与金门一衣带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

同安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北邻安溪、南安,南临集美,东连翔安,西接长泰,辖洪塘、汀溪、莲花、新民、五显、西柯6个镇,大同、祥平2个街道办事处,凤南、白沙仑两个农场,以及竹坝经济开发区(竹坝农场),共110个行政村和13个居委会,陆域面积657平方公里,人口万,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祖籍地之一。

同安区隶属于厦门经济特区,依托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实行沿海开放政策。

(二)自然条件1.良好的气候环境。

同安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岛,其中山地面积422平方公里,耕地万亩,浅海滩涂12万亩,海岸线迂回曲折,长达43公里。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晴雨多变,秋凉气爽宜人。

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144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031小时。

温湿的亚热带气候,境内因地形差异而兼具不同特点的小气候环境,使整个区域四季常青,粮油飘香,果蔬满园。

以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温泉为主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2.丰富的旅游资源。

同安生态资源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胜地。

厦门唯一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已勘得景点126处,总面积达3824公顷,整合了莲花山、金光湖原始次生林带、小坪省级森林公园、文山峡谷瀑布群、铜钵岩热带观光果园等五大景区,总面积达3824公顷。

竹坝南洋风情生态观光园是集休闲、观光、登山、朝拜、民俗采风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三)基础建设同安是闽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

国道324线、省道206线、福厦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同集城市快速道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滨海大道把同安和厦门半岛连为一体。

现有50万伏、11万伏及3.5万伏变电站6座,有日供水4万吨的同安自来水厂和日处理10万吨的同安污水处理厂,能满足生活、建设开发和工业生产的需要。

(四)农业经济条件1.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同安原为全国重点农业县之一,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是厦门市重要的粮食、花生主产区和肉、蛋、菜、果高产区。

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水果、无公害蔬菜和“放心”猪肉等几大主导产业。

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荔枝、柑桔、蜜柚、香蕉等水果种类繁多,同安也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地之一。

蔬菜、花生是同安的主要经济作物,茶叶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市场运销较为发达。

蔬菜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70多个市、县,并销往香港、日本、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桂圆干销往上海、江苏等地;龙眼鲜果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园区集聚一批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17家企业被授予国家、省、市、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这些企业2009年实现总产值987879万元,建立了农业生产基地万亩,解决农民就业15304人,带动农户生产万户,促进农户增收达13208万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带动作用。

如中盛粮油公司: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西、东北地区,自建或采用“订单”模式共有50万亩基地,主要有玉米、花生、油菜、大豆、油茶品种;银祥食品集团公司:在福建平和县建有生猪养殖基地,年存栏数达5万头;惠尔康公司自建或采用“订单”模式共在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建有花生、燕麦、红豆、绿豆等基地17500亩;厦门好年冬米业有限公司:在福建长汀建有7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青田食品公司:在晋江、上杭、龙岩、漳浦等地建有胡萝卜、辣椒、生姜等生产基地3500亩。

4.侨乡经济特色显著。

同安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同安籍的海外侨、港、澳、台同胞达300多万人,辖区内居住着印尼、越南等八国的归侨,保留着侨居地的文化风情。

2000年,同安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同安联谊会”活动,有力地促进同安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5.对台农业合作优势明显。

同安与金门、台湾仅一水之隔,地处对台交流的最前沿,与金、台经济关联度大,并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

已经形成台湾农业观光果园、果酒、果醋酿造基地。

随着“小三通”出现的机遇,以及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带的环境形成,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配合科技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使同安农业和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分工中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五)科技金融支撑条件1、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同安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福建省亚植所、华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正拟与台湾食品工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联盟,取得良好科技成果。

同安建有比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全区形成了区、镇、村、示范户四级科技、管理、应用服务网络。

同时开通969155服务热线,开展区、镇、村三级155热线服务联动。

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宣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区内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拥有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才,专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组建了各种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有汀溪顶村蔬菜协会、洪塘镇郭山蔬菜协会、五显镇明溪蔬菜协会、西柯镇养猪协会、五显镇上厝畜牧协会、洪塘镇郭山禽业协会、莲花茶叶协会、莲花镇花卉协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5万人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集聚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平台:建立了厦门食品科技孵化园,厦门市食品科技研发检测中心,闽南果蔬批发市场农残检测中心、厦门市菌春食用菌研发中心;厦门饮料罐头科学研究所,厦门肉类食品科学研究所、厦门食用油科学研究所、厦门市同安野灵生物研究所、厦门同安中草药研究所。

2010年元月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了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申请,银祥集团“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银祥集团也成为全国首个承担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民营企业。

另惠尔康集团公司获国家农业部授牌成立了“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中心的成立进一步提高我区粮食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水平。

福建省农科院将在园区设立海峡高科技农业研究所,园区将与南方医科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

3.具备了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

近两年来,园区企业共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获得市科技资金资助2103万元。

4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厦门茶叶公司承担的《“海植保”生产无公害毛蟹茶开发与应用》项目;厦门百穗行实业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效环保型海水鱼饲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厦门好年冬米业有限公司实施的《“佳辐占”优质大米的产业化示范》项目;厦门市绿地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高效、环保、节能农药“蓝胜”(30%碱式硫酸铜杀菌剂)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2项:厦门源利达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实施的“天然茄红素营养米粉生产新技术示范”项目,厦门银祥集团公司承担的“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项目。

同安区《无公害猪肉产业链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项目还被列入国家富民强区计划。

4.加强了政策性金融对园区的支持。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园区内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科技农产品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

建设银行在同安成立厦门市首个食品行业金融服务中心,并于2010年3月26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