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思想研究的新探索--读汪高鑫教授《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
中国思想通史 读书报告
中国思想通史读书报告《中国思想通史》作品简析与读后感侯外庐主编。
多卷本中国思想史专著。
内容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涉及范围较广。
共5卷。
其中第1卷为古代编,上自殷代,下至战国时期,题为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著,建国前后1950年三联书店出版。
后来第1、2、3卷曾修订一次,1957人民出版社再版。
第4卷为唐宋元明时期,题为侯外庐主编,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白寿彝杨荣国、杨向奎、诸青(几个青年)执笔。
编写过程前后将近10年,中间曾经过增补和订正。
195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为上下两册。
上册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下册为南宋至明代时期。
第5卷为《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侯外庐著。
是将作者抗战时期由生活书店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一书中1840年以前的部分加以修订而成的。
该书在学术研究、理论观点及编纂体例上,都有很大的创新。
如第1卷《古代思想》分为上中下3篇共17章。
上篇为《中国古代思想绪论》,侧重于对社会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
中篇为《孔墨显学》,共2章,《孔墨显学和前期儒学思想》一章即着重论孔子,《前期墨家的思想》一章即着重论墨子,对孔、墨这两个最重要的大思想家都不以“孔子”、“墨子”名篇。
下篇为《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共10章,依次论述老子、庄子、杨朱、思孟、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荀子、法家以及纵横家、阴阳五行和杂家的思想,大体以人物名篇,且加有论断。
如称庄子为主观唯心主义,思孟学派为唯心主义,惠施为相对主义唯心思想,公孙龙为绝对主义唯心思想等。
而于老子亦列在战国时期,尤与他书不同。
在学术见解方面,如提出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以“贤人作风”著称。
认为:“就历史的属性来看,中国的‘贤人’与希腊的‘智者’同为古代国民阶级的思想代表。
中西两相对勘,我们可以说,希腊古代思想史在起点上,是追求知识、解答宇宙根源问题的‘智者气象’。
而中国古代思想史在起点上,是关心治通、解明伦理的‘贤人作风’。
史学通论书评
史学通论书评《中国史学思想通论》书评书籍版权信息:《中国史学思想通论》一书是由吴怀祺主编,汪高鑫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中国史学起源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其标志是《春秋》、《左传》的完成,中国史学思想渊源流长。
该书主要从以下六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中国史学思想,分别是: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经史关系、经学撰述与史书体裁、《春秋》笔法与史学求真、通经致用与史学经世、近代化过程中的经史关系嬗变。
以下着重从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经史关系和通经致用与史学经世三个大的方面来评价该书。
一、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作者用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来概括传统经史之学的历史观念。
(一)传统经史学的历史观念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二是历史变易思想与理论及其影响,三是古代的大一统思想。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方式。
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征。
从渊源来讲,“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特征,是从“囊括一切的决定论”思维方式发展来的,“六经”元典明显具有一种天人一系的宇宙观念和追求秩序的思维特征。
由于早期人类认识水平有限,其思维方式往往呈现弥漫性的特点,只能“以一种完全彻底的、囊括的决定论为前提”①,古人类早期的理性思维方式,具有“囊括一切的决定论”倾向。
中华民族早起文化自我建构的思维方式,与人类早期建构神话、图腾等原始思维或野性方式相似。
不过这种原始性思维经过加工、升华后,被留在了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中,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学术的一种独特的思维特点,即“囊括一切的决定论”的天人一系的整体思维方式。
“六经”天人一系的思维方式。
先秦道家与魏晋玄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传统史学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通变”与“会通”的思想。
从《周易》到清代《公羊》的“三世”历史变易说,无不贯通着这一思想,“通古今之变”是众多史家撰史的重要旨趣之一。
“大一统”是传统经史之学关于政治格局与民族关系的一种政治历史观点,从汉代《公羊》、《史记》,一直到后世的朱熹的“只天下为一”的正统观,历代统治者花了很大气力来巩固“大一统”的观念。
易学视域下的司马光史学思想
易学视域下的司马光史学思想汪高鑫摘要:司马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易学家。
司马光丰富而深邃的史学思想,是以其易学思想为哲理基础的。
他从“变而通之”的易学变通思想出发,肯定只有变通才能促成事物的发展,变通需俟机而变,变通的原则是“守道不守法”;以此关照社会历史,则重视“通古今之变”,肯定历史变易是“自然之理”,历史变易是盛衰之变,历史变易旨在革除弊法,而礼义纪纲之“至极之道”则亘古不变。
他从易学天人整体思维出发,肯定易道“始于天地,终于人事”,认为“吉凶有命”,而“命”乃“遇时”,提出“修己以俟命”的主张;以此关照社会历史,则强调“僭失”天人之分必遭“天灾”“人殃”,积极宣扬重人事思想,以不书怪诞迷信作为历史撰述的重要原则,肯定仁、明、武“人君三德”是决定历史“治乱、安危、存亡之道”。
他的易学“中正”观赋予“中正”以“化之本原”的本体论、“德之嘉”的道德论与不偏不倚的方法论意义;以此关照社会历史,则肯定人君以秉持“中正”之德而受尊位,“中正”是实现君臣和睦、君民同心、“上下交相爱”的根本方法,“中和”之德是人君修身、治国的“大本”和“达道”。
关键词:易学视域;司马光;史学思想作者简介: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3)02-0104-16司马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所撰《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的杰出代表。
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记闻》等史著中,还大量散见于文集当中。
同时,司马光也是一位易学家,一生好易。
作为一代大儒,他对五经皆有造诣,却唯独只有易学专著,在治易方法上熔象数易与义理易为一炉。
他注释扬雄《太玄》,潜心三十载撰成《潜虚》,在象数易上成就颇丰;著《温公易说》,以易理论人生、政治与历史,开启宋代以史证易先河,在中国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思隔山河,义出尖新——评谷中信一《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
思隔山河,义出尖新——评谷中信一《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 林训涛 郑舒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一大批对人类思想史影响深远的典籍。
长期以来,先秦秦汉时期的典籍进行了不懈地研075书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第一,由“庄周梦蝶”展开毛虫蝴蝶之辩。
在《庄子何故梦中化蝶·寓言中的“物化”思想》一节中,本书突破常规,逻辑紧密地爬梳了历来关于“蝴蝶之梦”的既有解释,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探讨为何庄子所梦是蝴蝶而非他物。
谷中信一明确指出“蝴蝶之梦”是虚构创作,并非作者实际经验,而应是解说“物化”之理而构想的寓言,这是作为寓言独有的妙趣与含蓄。
结合《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动物形象,他引入一个全新的物质存在形态——丑陋的毛虫,认为正是这样的毛虫完成了本质的蜕变:由破茧而化为美丽的蝴蝶。
毛虫化蝴蝶时进入了一种休眠状态,那就是梦的境界,而蝴蝶的诞生如同从梦中苏醒。
谷中信一强调,毛虫和蝴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它们没有意识到互为对方的前世今生,这正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绝佳诠释,这两种生物并未融合为一体,而是彼我分明的物态。
庄子就是从这一生灭变化的“物化”现象中发现了万物齐同之理。
作者的结论是,庄子以观察自然现象的方式来推导“齐物论”这一认识论,而这只是我们所见的表象,归根结底:作者的终极目的还是在阐释作为这种认识论哲学依据的“物化”之理。
这种细腻入微的学术思辨能力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文献收集、归纳功力和独具慧眼的思辨意识。
第二,由墨家空泛的“人性论”及其思想所追求的普遍性出发来探讨其衰落原因。
历来对墨家衰落的原因探讨很多,然多从当时社会政治现实、墨家思想内容固有矛盾等进行总结。
谷中信一则创新性地指出,墨家没有成熟的人性论是使其思想缺乏现实性而不能长久维持其学说的重要原因,而墨家所追求的普遍性理想由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则加速了墨家的迅速消亡。
通过对墨家的天人论、欲望论、性情观三方面逐一探赜索隐,谷中信一巧妙借用儒家有差别的爱来揶揄讽刺墨子理想的局限性和空谈性,以及旁引《荀子》《庄子》《淮南子》《史记》等史书的佐证之言加以批判其不分场合的普遍性执着,同时援用津田左右吉氏和渡边卓氏的论断证明墨子的兼爱说缺乏实践的可能,批驳其整一套学说充斥着盲目的乐观和高调,指责其利用的实证依据也非常粗糙和草率。
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
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本文旨在概括世纪中国古史研究的主要思潮。
通过梳理不同思潮的发展历程、思想内核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史研究的演进和变革。
世纪中国古史研究的主要思潮可以分为五类:疑古派、释古派、考古派、新证派和综合派。
这些思潮在不同历史时期逐渐兴起,对中国古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疑古派兴起于世纪初,受到西方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胡适、顾颉刚等,他们主张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古代文献,认为其中存在大量伪造和夸张的成分。
释古派是世纪中叶兴起的学派,强调对古代文献进行深入解读。
代表人物有章太炎、梁启超等,他们主张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多个角度阐释古代文献,以还原历史真相。
考古派在世纪末开始崭露头角,受到西方现代考古学的影响。
代表人物有夏鼐、郭沫若等,他们主张通过发掘考古遗址和文物,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
新证派在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兴起,继承了传统考据学和现代科学方法。
代表人物有王国维、陈寅恪等,他们主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对古代文献进行多方位考证和解读。
综合派在世纪中期开始崭露头角,强调跨学科和综合研究。
代表人物有傅斯年、顾炎武等,他们主张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全面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
疑古派的思想内核在于对古代文献的真实性进行质疑,认为历史研究中需要排除其中的伪造和夸张成分。
代表人物胡适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为疑古派的经典口号。
该思潮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世纪初至中叶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成果是批判和否定封建史籍;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开始重视地下考古资料,并逐渐形成了“古史辨”派。
释古派的思想内核在于深入解读古代文献,通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手段还原历史真相。
代表人物章太炎提出的“读古辞以识字为先”成为释古派的指导原则。
该思潮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世纪中叶至世纪末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成果是对《诗经》、《尚书》等文献的研究;世纪初至本世纪初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新经学”派。
论白寿彝先生对汉代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论白寿彝先生对汉代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汪高鑫
【期刊名称】《求是学刊》
【年(卷),期】2005(032)003
【摘要】汉代史学思想在中国史学与史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白寿彝在汉代史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他认为,汉代史学思想史的发展走向,是从西汉正统与异端的对垒,到两汉之际折中主义思潮的出现.司马迁的进步的历史观是正统思想的对立物,折中主义历史观则是作为司马迁进步历史观之对立物而出现的.
【总页数】7页(P122-128)
【作者】汪高鑫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92
【相关文献】
1.白寿彝先生的史学研究现状述评 [J], 赵骞
2.白寿彝先生的史学研究现状述评 [J], 赵骞;
3.展现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的学术风范——瞿林东对白寿彝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与弘扬 [J], 邹兆辰;
4.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教育的思考\r——读《白寿彝史学研究》论白寿彝先
生历史教育思想的启示 [J], 徐德龙;彭忠德
5.史学史研究与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器局 [J], 周文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汪高鑫
【期刊名称】《求是学刊》
【年(卷),期】2012(039)002
【摘要】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正史的创立时期.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这两部正史的民族史撰述,明显体现了汉代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时代特点.从历史编纂而言,两书都重视将民族史撰述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
机整体来加以把握,肯定少数民族对维护大一统政治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大一统视野;从民族观念而言,两书的民族认同思想不尽相同,《史记》不斤斤于夷夏之别,肯定华夷各族同源共祖的思想尤为进步,而《汉书》的“异内外”和“德化四夷”的思想
则较为正统,却都有助于人们对汉代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加强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总页数】6页(P140-145)
【作者】汪高鑫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9
【相关文献】
1.宋元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J], 吴凤霞
2.魏晋南北朝隋唐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合 [J], 许殿才
3.明清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定型 [J], 汪增相
4.知书以达理读史以明智——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设计 [J], 刘红霞
5.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研究———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例 [J], 谭玉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历史知识社会化的基本原则——以中国历史知识社会化为例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cialization in Historical Knowledge——An Example of Socialization in Historical Knowledge of China 作者: 汪高鑫[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河北学刊
页码: 85-8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历史知识;社会化;普及化;基本原则
摘要:历史知识社会化或普及化主要有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准确性,要向社会大众普及准确的历史知识;二是通俗性,要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历史知识;三是教育性,要重视所普及历史知识内涵的教育价值;四是蓄德性,既要重视提高大众的道德水平,又要重视以史开启民智;五是多途性,这是从普及方式而言的,包括历史知识社会化具体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普及主体的多类性。
新历史考证学与史观指导
新历史考证学与史观指导陈其泰2012-11-02 10:07:13 来源:《中国史研究》2012年2期内容提要:因进步历史观的指导而推动史学研究臻于新境,这是学术演进的通则。
20世纪新历史考证学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前一次是在“五四”前后,后一次是在1949年以后;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历史观的指导使考证学者的治史观念、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产生了重大变化而引起的。
新中国成立初年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马列主义的热潮,一批原先在严密考证上训练有素、重视因果关系等治史观念的学者,接受了唯物史观指导,自觉地探求历史演进的本质性和规律性认识,遂将新历史考证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蒙文通、谭其骧、唐长孺、赵光贤等位学者,分别在通论性研究、民族史研究、历史地理学、断代史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即为其中的出色代表。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又是科学的思想方法论,它与新历史考证学的方法互相贯通,而又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更深刻的洞察力。
精熟典籍、考证严密的学者掌握了它,思想认识能力就能大大得到提升,在学术研究上跃进到新的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史学演进极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高度珍视并予以大力发扬。
关键词:新历史考证学史观指导进化史观唯物史观“十七年”史学道路评价作者简介:陈其泰,193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
新历史考证学的演进是20世纪学术史的重要篇章。
它继承、发展了传统考证学的方法,在“五四”前后形成学术的高峰,名家继出,群星闪耀。
至1949年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达到发展的新阶段,在诸多领域内取得了享誉海内外的出色成就,至今仍然因其见识的卓越和结论的精当而令后学者仰慕不已。
近年来,学界对20世纪历史考证学的成就颇为关注,发表有不少相关论著。
①已有的成果尽管不乏创新之见,但似乎大多偏重于作个案研究,而从宏观上对新历史考证学的演进脉络和阶段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从深度上揭示新历史考证学在其演进历程中是否经历了实质性变化,则尚少见有深入的讨论。
《中国经史关系史》: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力作
《中国经史关系史》:一部深入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力作
程源源
【期刊名称】《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正>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彼此之间是密切
联系、不可分割的文化整体,而''''史''''与其他三部,尤其与''''经''''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正因此,开展对经史关系的系统研究,无疑是推进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汪高鑫教授长期进行中国经史关系问题的研究,所撰《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
论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是目前史学界关于经史关系研究的唯一一部专著,对经史关系的一些基本论
【总页数】6页(P290-295)
【作者】程源源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92-5
【相关文献】
1.一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力作--评刘钰、周毅之著《走进新的理论境界》 [J], 陈兆德
2.一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力作--评刘钰、周毅之著《走进新的理论境界》 [J], 陈兆德
3.一部古代中朝断代关系史的力作--读姜龙范、刘子敏教授合著《明代中朝关系史》
[J], 王臻
4.20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陈其泰教授主编《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 [J], 黎明
5.中外关系史的一部力作rn——评《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 [J], 王皖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史学思潮与文化解读
中国古代史学思潮与文化解读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其古代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个领域。
其中,史学思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一、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史学思潮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尚书》、《春秋》等历史文献,这些文献中融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貌。
而《史记》则是中国古代史学思潮的重要里程碑。
《史记》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史学思潮的流变和特点,其内容涵盖了人物传记、行政制度、经济地理、神话传说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经世致用派”、“文化名流派”、清末民初的“史学革新派”等,都是史学思潮的演化和发展,对于史学中国化、西学中国化、现代化等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史学思潮对于文化的解读史学思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视角。
1.宗族意识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宗族制度发达,宗族意识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书经》、《春秋》等经典都反映了宗族制度、宗族秩序和宗族内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史学思潮指出,宗族意识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处。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宗族制度所起的作用无可置疑,同时,宗族制度也为传统的道德伦理提供了支持。
2.崇尚“仁政”思想中国古代史学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就是“仁政”,即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经学思想主张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希望借由仁政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从“文化名流派”到“史学革新派”,都对仁政思想有所推崇,将其视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政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3.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史学思潮所强调的历史思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论_通经致用_的经学传统
2009年3月第33卷第2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A nhu iU n i versity(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M arch2009V o.l33N o.2论/通经致用0的经学传统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北京100875)摘要: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通经致用0一直是作为一种中心观念和核心价值被加以标榜和提倡的。
/通经致用0有/内圣0与/外王0两条路径,前者主要是指个人的儒家道德修养,后者则是指用经术经世干政。
自汉朝经学兴起至清末经学式微,随着时代政治的不断变化,经学的/通经致用0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经学;通经致用;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9)02-0096-07所谓/通经致用0,顾名思义,是指通晓经术以求致用。
这个/经0,是指以/六经0经传为主要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这个/用0,其具体内涵即为儒家所说的/立德0与/立功0,或者说/内圣0与/外王0,前者主要是指个人的儒家道德修养,后者则是指用经术经世干政。
在/通经0与/致用0二者关系中,/通经0是/致用0的前提,而/致用0则是/通经0的目的。
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通经致用0一直是作为一种中心观念和核心价值被加以标榜和提倡的。
以往论者往往比较关注通经致用的外王事功,而忽视其内圣的致用价值,并且对于各时代通经致用的特点也缺乏系统论述和整体把握。
本文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对/通经致用0的经学传统作具体论述。
一、/通经致用0的两条路径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将/通经致用0理解为通晓经术以求事功,似乎只有讲究事功的经学,才符合通经致用的治经宗旨。
其实,从中国经学发展史来看,通经致用的经世传统,从来就是/沿着-内圣.和-外王.两个方向朝前发展,二千余年,此伏彼起,却不绝如缕0。
[1]早在经学兴起以前的先秦时代,孔子通过整理和传授/六经0,来阐发典籍的经世大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视二者为 两种 截然 分开 的学 问。因此 , 传 统经 史 对
之学要有更 为深 入 的研究 , 需将 二者 回归到传 统学 术 之 中去 , 深入 民族文化 内来 思考与之 相关 的问题 , 而对 经史关 系的探讨就成 了无法 回避 的问题 。 人们对经史 关 系 的讨 论 由来 已- 早 在 隋代 王通 久,
提出《 尚书》 《 、 诗经》 《 、 春秋》 主经 “ 同出于史 ” 可 以说 , 是开启 了经史 关 系探 讨 之滥觞 , 史关 系也 逐渐 成 为 经
两宋至 明清及 近代 学者们 热衷 于讨 论 的话题 , 别是 特 对“ 六经 皆史 ” 的讨论 就很深 入。建 国后 , 说 对经 史关 系的讨论逐渐冷淡下 来。后来 , 老一辈 经学家周 予 同, 史学家 白寿彝 、 凌云 等先 生多次 强调 对经 史关 系作 许 深入研究 的重要性 , 但并未 引起 足够反 响。近 年来 , 学
为代表 的经部 著作 不仅 具有史 料 价值 , 而且 对经 义探
求需用具体 的历史事实 为载体 , 对其进 行说明 和验证 , 这种与客观历史相结合 的经义常 常包含着 丰富历史见 解和史学观 点 , 中国传统 史学 思想 和史学 理论 的主 是
要来 源 , 也是 中国传 统史学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和 丰厚 的
经史之学 的共 同源头 , 其本身 就具有亦 经亦史 的特点 。 至两汉 , 经学取 得了独尊 的地 位 , 学也 随着 司马迁 撰 史
体系之 中 , 其 研究 还 大体 停 留在 既有 领 域 , 星分 对 零
散, 且成果不多 , 还未有 以经史关 系为主要研 究对象 的
学术专著 , 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当时 , 包括《 史记》 《 、 汉书》 内的史著仍被认 为是 经的 在 “ 注脚” 是解 经之 书。因此 , , 在相 当长 的一 段 时间 内 , 在认 识上还是 经史 未分 。魏 晋 以降 , 经史 子集 四部 分
法的确立 , 者在 目录学 中也 正式 分离 。虽然 经史 之 二 学在研究 对 象 、 内容、 学方 法 和 旨趣 等 方 面均 有 差 治
渗透 到史学之 中 , 是史家需要 努力 阐明的史义 , 也是 其
1 7 2
安徽 史学 2 1 第 5期 0 2年
评价历史 、 进行史学批 评 的价值 尺度 , 对传统史 学与史 学思想 的发展和演变产 生 了极 大的影响 。将 经史关 系 作 为史学思 想 的研 究对 象 , 总结 经部 著作所 蕴含 的史 学思想 , 揭示经史之间的联结 , 其意 义不仅仅 是拓展 了 史学思想 的研 究领 域 , 而是 通过 揭示那 些 隐藏在 史学 发展 表面背后 的 “ 以然 ” 深化人们 对史 学诸 多 问题 所 , 的理解 , 认识史学和传统 文化 的民族特点 。 二是 注重研究 的会 与通 。该著在 体例和 内容安排 上均体现出会通之 意。“ ” 会 的具 体表 现是 : 著采用 该 专题 论述 的方式 , 绪论外 , 分为 六章 , 别从 历史 除 共 分 观念 、 历史编纂学 、 史学 社会功能 以及史学 近代转 向等 多方面解 析二者 因缘 关系 , 基本 上涵 盖 了史 学思 想 主 要的研究 对象 。而所谓 的“ ” 通 则是对 每个专题及所 涉 及的各个 部分 , 作者均注重“ 原始察 终” 本着贯通思想 , 对其发展过程进 行考 察。如通 经致 用 的经 学传统 , 作 者就考察了西汉经学兴 起直至近代 经学 的衰落这段 时 期 内, 各个 时代通 经致用 的 内容 和时代 特征 。可 以说 末体等新史体的产生等等 。中国古代经 学对史学 的影 响是两面的 , 既是其发展 的羁绊 , 但又 为其提供 了创新
福建 人民出版社 2 1 年版 ) 01 则是 对既往该 方面研 究的
一
次大总结。该著用通变 的眼光考察 中国古代两 千多
年经史之学 的时代 特点 , 贯通 了史 学与 经学 之间 的思
想联系 , 揭示 出二者之 间的 因缘关 系 , 在诸多方 面做 出 了新探索 , 对史学 思想 的研究作 出 了新 的突破 , 主要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一
异, 但在 中国古代没有严 格 的学科 区分情 况下 , 二者所
追 求 的 道 器 合 一 的 共 同 倾 向 , 就 了经 “ 理 而 未 尝 离 造 言
事” 史“ 、 言事而未尝离理” 的特点 。这决 定着它们在分
是研究 视角 新颖 。长期 以来 , 经史 关 系讨论 对
・
学 术评 介 ・
中 国 吏 掌 昆 想 研 究 的 新 揉 察
读 汪 高鑫教授 《 国史 学思 想通论 ・ 史 关 系论 卷》 中 经
李孔胜
经史 之学 作 为传 统学 术 中 的两 大显 学 和姊 妹 学
世 。但经史关系的研究还未 正式纳入 到史学史 研究 的
科 , 者因缘颇深 。六 经作为 中华 民族 的元典 , 二 是后世
同倾 向、 相通 之处 。之所 以从史 学思 想角 度看 待二 者
关系 , 其原 因正 如吴 怀祺先 生在《 题记》中所认 为 的那
样 : 经中有史 , “ 有史 之 ‘ ’ 即史 学 思想 ” 第 4页 ) 义 , ( ,
“ 经史相通也在 ‘ ’在经 ” 第 5页) 义 、 ( 。一方 面以六经
汪高鑫教授致力 于经史关 系的研究 已有十多 年时 间, 成果频出 。其 新著《 中国史学 思想通论 ・ 经史关 系 论卷》 吴怀祺 主编 中 国史 学思想 通论 系列著作 之一 , (
《 史记》 而成就了 “ 一家之言 ” 并 在学术 实践 中实现 了 ,
经史分离 。但 由于两 汉史 学具 有浓 厚 的崇 经意识 , 在
离 中又有统一 , 分而不 能完全 分 , 成了 中国传统学术 形
中经 中有史 、 中有经 的现 象 。这是 当今研 究传 统 经 史 史之学 时应 该注 意 的学术背 景 , 而不 能 以现代 学科 分
多集 中在二者地位 、 史学 自主问题 、 经学 的文 献价值 以
及治经与治史 方 法相互 影 响等方 面 , 当然 这些方 面该 书也 有所 涉及 。但作 者又另辟 蹊径 , 学科关 联 出发 , 从 从史 学思想 角度看 待经 史之 间的相互影 响以及二 者共
史 学 遗 产 , 要 系 统 总 结 而 不 应 被 忽 视 。另 一 方 面 经 需
学在 中国古 代 的意识 形态 方面 长期居 于统 治地位 , 其
阐发 的儒 家纲常 伦理 、 法名教 等作 为撰述 指导 思想 礼
者们对经学 在某个 领域 或某 个时 代与史 学 的关 系 , 如
易学 、 春秋学 与 古代 史 学 关系 的 研 究等 , 均有 成 果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