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01导论精品文档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产业含义、分类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一.产业经济学含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产业经济学学科领域(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等。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定义及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研究以寡头和垄断为主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完全竞争:见课件帕累托最优状态:见课件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课堂PPT
12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组织 产业政策
13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发展
产业是具有同类特征的企业的集合,它有着与单个企 业发展不同的发展规律。
产业发展的主要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 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产业政策 等问题
.
关联方式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 关联方式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 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 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
原料关联分类法(是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 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 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到 产业分析的过程。
3
.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个量分析
个量分析又称为微观经济分析,他以单个经济 为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分析对象,考察厂商如 何将其所拥有的有限资源适当地分配与其准备 生产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以求得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与其准备 消费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取得最大的效用满 足。
广义先行产业包括了先导产业和狭义的先行产 业。
34
.
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 创立。
第一阶段: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以机械大工业迅速发展为标志 第三阶段: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进
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35
.
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
产业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
从英文看,经济学即economics,是从 economy转化来的。意思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学 问。我国学者将economy和economics译为经 济和经济学是参考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田 口鼎轩的译法 我们现在所用的经济学是指研究社会生产、分 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中所存在的经济关系的 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政治经 济学、部门经济学等。西方学者将经济学分为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部分,包括许多分 支学科。
经济学的第二个定义:即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 置方式及其变化的科学。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结构与国民经济的 整体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结构包括资源在产业、企 业以及地区之间的分布,即产业结构、产业组 织(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产业区位(地区结构) 三方面。
产业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是指资源在产业内企业之间的 配置构成及其关联性。又称为企业组织 结构或企业结构。它涉及同一市场上的 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 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渊源: 马歇尔冲突 不完全竞争理论:罗宾逊与张伯伦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 哈佛学派:梅森与贝恩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芝加哥学派 —新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可竞 争市场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区位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构成及其关 联性。 现代产业结构理论主要有两大支系: 一是以里昂惕夫为创始人的产业关联理论。研究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是以科林克拉克为鼻祖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 以大量统计资料为依托,使用时间序列分析和 时点对比分析等经验性归纳方法,总结产业之 间资源配置构成和产业之间关联性的演化规律 及演化原因。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指后者, 广义包括前者。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导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个行业的结构、发展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通过分析产业的内部结构和行业之间的关系,产业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行业的竞争状况、市场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产业是指一组生产相似产品或提供相似服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通过研究行业内部的市场结构、企业间的竞争关系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来揭示产业的规律和特点。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市场集中度、产业链、竞争战略等。
市场集中度是指市场上少数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份额的程度。
市场集中度高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低,参与者少,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和控制力高。
反之,市场集中度低意味着市场竞争程度高,参与者众多,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和控制力低。
市场集中度的不同对于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产业链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各个环节的竞争力和利润分配情况,了解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竞争战略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研究竞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优势,并通过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产业的规律和特点。
其中,比较静态分析、竞争分析和产业演化分析是产业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是通过比较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和利润率等指标的差异,来揭示产业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发展的趋势。
竞争分析是通过研究企业间的竞争策略、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等指标,来揭示企业间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竞争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间的竞争状况以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产业演化分析是通过研究产业的发展历程、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等因素,来揭示产业的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导论在当今的经济世界中,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以及企业决策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和方法。
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经济运行的复杂之门,揭示其中的规律和奥秘。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
它关注的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先来说说产业组织。
这一领域着重分析同一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等因素。
比如,在一个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少数几家大企业可能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从而影响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则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效率来赢得竞争。
企业的市场行为,如定价策略、广告策略、兼并重组等,也会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并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则关注不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
从传统的农业为主导,到工业的崛起,再到如今服务业占据重要地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趋势。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些国家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关联研究不同产业之间在投入产出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产业的发展如何带动或制约其他产业的发展。
比如,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钢铁、橡胶、电子等产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同时也会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
产业布局则考虑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集聚。
一些产业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形成产业集群,这种集聚效应可以带来成本降低、知识和技术的溢出等好处。
例如,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则在汽车、机械等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产业经济学导论》电子教案
02 产业组织理论
市场结构类型及特点
A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上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化,资 源自由流动,信息充分。
垄断竞争市场
市场上存在较多卖者,产品存在差异,资 源流动相对自由,信息相对充分。
B
C
寡头市场
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卖者,产品可能同质或 异质,资源流动受到一定限制,信息不完全 。
垄断市场
行业自律组织的优势与不 足
行业自律组织在产业发展 中的作用
如何完善行业自律组织以 促进产业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兴产业
05
培育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及意义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区域产业现状分析
01
对区域产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
业竞争力等方面。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原则
02
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制定区域
产业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实施
03
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措施,推动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实
施和落地。
04 产业政策与法规环境分析
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 经济问题,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
教材
《产业经济学导论》,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江小涓著,新华出版社;《现 代产业经济分析》,杨治著,中国经济出版社等。
产业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 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的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得以不断深化和 拓展,高技术产业经济学、互联网产业经济学,文 化产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不断涌现。
第十五章主要围绕产业政策的问题展开了详细介绍。
本书的内容共分三篇,除第一章的导论和第二章的产业经济学理论渊源与总体分析框架外作为总领全书理 论和分析方法的章节外,其余十三章分别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三个方面介绍产业经济学的相 关基本理论。
本书的框架与结构
产业经济学
第一章的导论和第二 章的产业经济学理论 渊源与总体分析框架。
产业与产业分类
(二)产业分类及其演变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3.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4.三次产业分类法 5.钱纳里-泰勒产业分类法 6.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7.产业地位分类法 8.技术先进程度进行分类 9.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10.标准产业分类法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第三至十章,市场集中、规模经 济与范围经济,企业的策略性行 为,企业的具体市场行为,包括 产品的差异化、广告策略、产品 选择、成本和生产能力、进入和 退出壁垒、企业并购、研发与创 新等,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市场策略与市场 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十一至十四章,介绍了产业结构 变动的基本规律,产业空间布局和 产业集群,产业关联视角出发,阐 述了产业关联的实质和关联方式, 以及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视角来研 究产业结构的问题。
其中第三章市场集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第四章主要介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第五章至第九章主要介绍企业 的具体市场行为,包括产品的差异化、广告策略、产品选择、成本和生产能力、进入和退出壁垒、企业并购、研发与 创新等,第十章则分析企业市场策略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1产业经济学导论PPT精品文档35页
二、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市市 场场场 结行绩 构为效
产产产 业业业 结关布 构联局 优 化
产市市 业场场 政行绩 策为 效 科 学
图1-2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反
政
垄
府
断
管
法
制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演进过程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渊源 1. 1672年: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出版
《政治算术》,发现“配第定理”; 2. 1758、 1766年:魁奈(Qnesnay) 发表《经济
表》和《经济表分析》,初步奠定了国民经济结构及 产业经济结构研究的基础;
3. 1841年:李斯特(F.List)出版《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提出产业结构演进五阶段论;
4. 1874年:瓦尔拉斯(Walras)出版《纯粹政治 经济学纲要》,创立一般均衡理论,为研究经济结构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方法。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 1. 1931年:霍夫曼(Hoffman)出版《工业化阶
段和类型》,提出“霍夫曼定理” ; 2. 1935年:费希尔(A.G.B.Fisher)出版
4.生产要素分类法 目的:为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 结构的高度化趋势。 标准:根据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比重 或者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分类。 (1)劳动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 (3)知识密集型产业
5、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 目的: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产业政策等。 标准: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 (1)幼小产业 (2)成长产业 (3)成熟产业 (4)衰退产业 (5)淘汰产业
产业经济学 第1章导论[精]
14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
联合国分类标准(ISIC) 中国标准产业分类(P12)
15
(四)其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法
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产业地位分类法
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
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
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8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最优化方法 博弈论方法 投入产出方法 计量经济学方法 案例研究法
9
四、产业的涵义
常见的定义有:
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以 至文化、教育等都可称为产业。
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构成产业。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
准划分的部分。 产业是指那些营利性的行业。
定义: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或劳务上具 有一定替代关系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总和。
10
五 、产业分类方法
(一)生产结构分类方法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11
(一)生产结构分类方法
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对产业分类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18
(一)竞争机制与“马歇尔冲突”
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或具有高度替代性产品的企 业的集合,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 组织结构或者市场关系。
新古典学派马歇尔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 “马歇尔冲突” 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关系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的核心问题。
19
产业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关系,解释了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和垂直一体化现象。 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认为最佳规模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和计量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用“生存者技术”原则来确定最佳厂商规模的观点:即凡是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研究产业组织问题中显示了以下几个特征: 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博弈论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此来研究企业行为。 对经济福利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有许多独到之处。
绩效 价格、生产效率、分配效率、公平、产品质量、技术进步利润
政府政策 规制、反垄断、进入壁垒、税收和补贴、投资激励、就业激励、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形成阶段(1930-1970年)
费歇尔(A.G.B. Fisher),三次产业分类法 克拉克(C. G. Clark), “配第—克拉克定理” 霍夫曼(W.G.Hoffmann), “霍夫曼定理” 列昂惕夫(W.Leontief),投入产出分析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01
02
所以,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市场运行,即产业(市场)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注意:这里的“产业”就是狭义的产业,即“市场”。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 其中,产业组织理论居于中心地位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产业经济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社会经济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从而研究社会经济基本问题的现代经济学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微观层次的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宏观层次的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研究对象,中观经济学则以中观层次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此也称为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以及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2.如何理解产业的概念?有哪些常用的产业分类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1)产业的概念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产业的一般性定义是: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2)产业分类法及其特点①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方法。
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创造的是有形物质财富,第三次产业创造的是无形财富。
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第二次产业的属性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通常还包括采矿业和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指饮食业、旅馆业、修理业、娱乐业)等。
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以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为分类标准,从大项、中项、小项、细项四个层次对产业进行分类,每一项都有统一规定的统计编码。
特点是划分全面,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强。
③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分类法。
该方法可以确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性质,能够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
消费资料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有75%以上用作消费资料的产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等产业;资本资料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有75%以上用作资本资料的产业,包括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化学等产业;其他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产业。
产业经济学 南开大学商学院课件
产业从本质上说是具有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 特性的企业集合。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 国家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两大部类分类法 农轻重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
关联方式分类法就是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 关联方式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 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 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 原料关联分类法(是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 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 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由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到 产业分析的过程。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个量分析
个量分析又称为微观经济分析,他以单个经济 为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分析对象,考察厂商如 何将其所拥有的有限资源适当地分配与其准备 生产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以求得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或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与其准备 消费的各种商品或劳务上,取得最大的效用满 足。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分析
所谓产业分析,就是根据某一特征而形成的企 业群或企业集合即产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和联 系方式、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以揭示产业发展演化的规律。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产业分析的特点
产业分析的经济对象及非纯粹的经济个量,又非国民经济的总量, 而是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子系统及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演化与发 展。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产业组织 产业政策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发展
产业是具有同类特征的企业的集合,它有着与单个企 业发展不同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