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规划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基础知识解读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首先,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应该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以便居民能够便利地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

此外,要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休闲区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所。

其次,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交通便利性。

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枢纽,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便捷性,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绿化带和水系,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

同时,要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

最后,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还应该注重社区文化建设。

规划设计中要合理规划社区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总之,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交通便利性、生态环境保护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设计标准,才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各地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能够充分重视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制定,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目标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二章:居住区规划布局2.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类型2.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2.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3.1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3.2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原则3.3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布局形式3.4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4.1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与要求4.2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4.3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形式4.4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概念与要求5.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设计原则5.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布局形式5.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6.1 生态环境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6.2 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6.3 居住区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方法6.4 居住区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筑风格7.1 建筑风格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7.2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基本原则7.3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设计方法7.4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关怀8.1 人文关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8.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原则8.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人文实践方法8.4 居住区规划设计人文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创新9.1 技术创新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9.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技术创新的应用9.3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的未来趋势9.4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与改进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实践案例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策略与措施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要求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第二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关系2.1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环境的关系2.3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第三章:居住区规划布局与形态3.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3.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3.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3.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4.1 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4.2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4.3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4.4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5.1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5.2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5.3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5.4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6.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配置标准6.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原则6.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点与要求6.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设计7.1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7.2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7.3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7.4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设计8.1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8.2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8.3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8.4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设计9.1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9.2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9.3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9.4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前景与发展趋势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估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与目的难点解析: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提升居住区的品质和居住环境。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20212 学分:6 总学时:102居住区规划设计 020212 (a)总学时:51 大纲执笔人:姚栋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于建筑学本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尤其是与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相关的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初步掌握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团队组织等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1.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的基本教学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解并落实相关规范、规划指标等技术要求(包含容积率和建筑面积、退界、间距、朝向和日照、道路组织和分级、停车、绿化、消防、套型,以及空间布局与用地平衡等10个知识点);以及掌握并运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景观要素等设计技能。

2.2.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由基础技能与实验性设计的两个环节组成。

基础技能包括掌握公共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了解住宅建筑与街区的历史演变、类型发展、地区规范、功能要素、空间形态、建筑防火和绿色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具备应对综合问题的设计能力。

实验性设计则强调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对大量性的住宅设计课题提出实验性的解决方案。

2.3.团队组织作为本课程基本要求,不仅取决于建筑学本科设计基础课序列中第一个团队成果的性质,也取决于居住区规划的工作方式。

在教学中应强调团队合作设计的组织与协调,提高田野调查、程序规划、模型制作、汇报交流与成果表达等五个环节中的团队组织与合作能力。

并通过团队合作启发学生对于社会性问题的关注,尝试从专业视角对社会议题做出反馈。

三、课程基本内容课程的设计主题为特定城市地块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单体建筑设计,相应形成两个教学单元,第一个规划教学单元由小组团队合作完成,后一个住宅单体建筑设计单元由个人完成。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居住区原理讲授、基地参观、调研与资料收集、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材料与细部深化与公开讲评等教学环节。

备考干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逐条解读

备考干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逐条解读

备考干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逐条解读导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

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我国城市建设、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8年7月10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发布,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用地与建筑;5.配套设施;6.道路;7.居住环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适用范围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扩展至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调整居住区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标和设置规定。

3.与现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简化了术语概念。

《标准》全文逐条解析1总则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1.0.1 本条是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城市居住区(小区)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原国家经委和1980年原国家建委,先后颁布有关城市规划的文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部分定额指标作了规定。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以下简称93版《规范》)是我国颁布实施最早,也是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是在吸取国外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为规范我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0年,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以及住宅市场化变革,对93版《规范》进行了局部修订,形成了2002年版《规范》。

2013年,为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46]号)要求,2002年版《规范》针对低影响开发再次进行了局部修订,主要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道路、竖向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局部增补和修改,形成了2016年版《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居住区

居住区

(8)居住区绿地规划布局
(1)按照绿化用地的权属来看,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 地,以及竖向绿化(半地下或建筑屋顶绿化等)。 (2)按照绿化用地的结构来看,包括点状布置的小游园、组团绿地;线状布 置的道路绿化或其他线状绿带;面状布置中心绿地、居住区公园等。 (3)按照绿化用地的规模来看,包括居住区公园,规模应达到1公顷;小游 园,规模应达到0.4公顷;组团绿地,规模应达到400平方米,可灵活布局。 (4)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原则 :
居住区(小区)规划
(2)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和类型 (1)居住区的用地:一般分五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和配套设 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其他用地。 (2)居住区的类型:
按建设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新建的居住区和城市旧居住区。 按居住区所处位置不同:城市内的居住区、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 区。 按住宅层数的不同: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 层数混合修建的居住区。 按照住宅开发属性不同:商品房为主的居住区和政府主导的政策性 住房为主的居住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其他政策 性住房等)
居住小区及小区以下级的
分类详解
(1)关于居住用地的含义 按照现代居住区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将住宅及服务于基本生活需要的道路、 绿地、日常性生活服务设施等看作一个整体,因此,居住用地应包含住宅、社区 级及以下级别的道路、绿地、配套服务设施等四项用地。本次修订中,还考虑到 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便于实际管理等要求,将中小学用地划入公共管理与公 共服务用地,其他社区级及以下级别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仍然属于居住用地。 (2)居住用地中类的重新划分 本次修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仍按层数、布局、市政公共设施、环境质量 等综合因素,把居住用地分为三个中类: “一类居住用地”是以低层为主的居住用地,包括别墅区、独立式花园住宅 、四合院等,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 “二类居住用地”是中、高密度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相 对完整、环境良好。 “三类居住用地”是指以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宅为主的居住用地,包括市 政公用设施不齐全,环境较差的危改房、棚户区、临时住宅等。这类用地在我国 大多数城市中均有一定数量,通常在现状居住用地调查分类时采用。

详细规划的内容

详细规划的内容

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区内,应根据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和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

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的控制指标,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

2.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3.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4.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1.规划文件包括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2.主要图纸包括:规划范围现状图、控制性规划图则。

3.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

在当前开发修建地区,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如下: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1.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2.主要图纸包括:规划范围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3.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具体来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与用地界线。

(2)确定各地块建筑容量、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

城乡规划实务-居住区规划知识点

城乡规划实务-居住区规划知识点

居住区规划进行居住区的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居民基本居住生活环境、合理、有效的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需要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道路广场和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内也可以考虑设置少量的无污染、无干扰的工业。

一居住区的构成以及规模1.居住用地的组成1)住宅用地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基地占地以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的总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为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以及其他等8类用地。

3)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可以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四季,在应用时还应该包括非公建配建点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停放场地。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有关规定。

居住区级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指路同级。

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道路。

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联宅间小路。

4)公共绿地居住区内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盖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上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公共绿地应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尤其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级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

2.居住规划的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和范围2)确定规模,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3)拟定居住建筑户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不知方式6)拟定公共绿地的数量、分布和不知方式7)拟定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方案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3.居住规划的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应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2)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以及规划用地周围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居住区规划原理笔记

居住区规划原理笔记

第一节相关概念与定义城市中国历史上认为:“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现代城市的定义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的区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区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现代城市远非古代城市的“城”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区域广大、人口密集、功能复杂的综合体。

现代城市所具有的特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

因此居住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一定地域范围中心地;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

包托入口、经济、建筑和文化等方面的高度聚集地;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体现在大规模、高效率、集约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高密度、快节奏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高度组织性、包容性和快捷性的发展方式。

城市居住区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空间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城市居民居住性和日常活动的区域。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教育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区域(即城市中具有一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控制的居住区域)。

居住小区是居住区规模等级划分只能够的第二个结构层次,即不被城市道路所分割、界限明确、地段完整,且具有道路交通系统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区域。

城市居住规划城市居住规划:指专门针对城市居住用地所进行的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与设计为城市居民、经济合理创造一个社会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舒适、卫生、安全、安静和优美的环境。

环境环境原意是生物学范畴用语,可理解为“被围绕、包围的境域”,亦可以理解为“围绕着生物体以外的条件”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而言,环境是指一切影响人类、城市和建筑的时空系统,这个时空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而这个时空系统中的所有物质、能量、信息和精神之间都有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二)课程性质: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绿色建筑等方面。

(二)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注重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一)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

(二)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材(可选)。

(二)参考书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

七、教学团队与教学设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准确、生动的授课内容。

(二)教学设施: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八、其他说明(一)本课程标准为参考性文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和便利居住环境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居住区的合理布局和功能配置,提高居住区的品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

二、目标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宜居、宜人、宜业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社区服务,促进居民的社交互动和社区共享,打造一个和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

三、原则1. 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注重居民的需求和舒适感,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2. 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居住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居住区的综合效益。

3.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安全原则:注重居住区的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盗、防灾等方面的设计和规划。

5. 社区化原则:注重社区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进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内容1. 布局设计: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用地,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2. 交通设计:设计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人行道、自行车道等,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3. 绿化设计:合理布置绿地和植被,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改善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和视觉效果。

4. 基础设施设计:规划和设计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居住区正常运行和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5. 社区设施设计:规划和设计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社区设施,方便居民的学习、医疗、购物和休闲需求。

6. 建筑设计:设计合理的住宅建筑,注重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

7. 管理规划:制定社区管理规划,包括居民自治、公共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规划,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五、方法1. 调研分析: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分析居住区的现状和问题。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点

第二章1.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表述,人口规模为主要指标)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户)10000~16000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人)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普通情况下。

我国所在地区纬度越低的南方城市,或者选用住宅层数越高,在同等的人口规模下,其用地规模越小。

2.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①住宅用地1.居住区用地②公建用地③道路用地居住区规划总用地④公共绿地2.其他用地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保留用地不可建用地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内容)①符合城市总体规则要求;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风貌等地方特点和区位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资源、现状道路、建造物、构筑物等。

②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辟、配套建设的原则。

③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和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④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⑤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造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统一的综合效益与持续发展。

4.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5.基础资料依据:(P32 页)①政策法规资料项目(城市规划法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道路交通、住宅建造、公共建造、绿化以及工程管线等有关规范;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等)②人文地理资料项目(基地环境特点:建造形式、环境景观、近邻关系;人文环境:文物古迹、历史传闻、地方习俗、民族文化;居民、政府、开辟、建设等各方要求,各类建造工程造价、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等)③自然地理资料项目(地形图、气象、工程地质、水源)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排水、防洪、道路交通、供电等)6.现状、区位分析(P34 页)7.什么是区位?区位,指某一主体或者事物所占领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优化居住区生活环境和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首先,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利益。

规划者需了解居民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居住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并确保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充足性和合理性,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其次,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互补性。

规划者在确定居住区的用地布局时,要合理确定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并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络,以确保各功能区相互衔接、便捷连通,提高居住区的整体效益和利用率。

第三,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景观的营造。

规划者要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分布,增加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舒适度。

同时,要加强对居住区的环境污染控制和噪音防治,确保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第四,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

规划者应鼓励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规划过程,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加符合居民需求。

此外,还要注重社区公共空间和社交活动场所的建设,促进居住区居民的社交交流和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原理包括考虑居民需求和利益、合理利用空间和功能的互补性、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景观营造、以及加强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可以确保居住区规划的科学性、人性化和可持续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居住区规划的历史发展、规模等级和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的历史发展、规模等级和案例分析
居住区规划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目录
1
绪论
2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3 居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4
实际案例
2
绪论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 一、居住区的由来
1、居住空间:过去分散——集中——密集 2、空间形式:从平面化——立体化发展
3
二、居住区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位置
1、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一般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 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 编制。 (2)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将城市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 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布置(例如:新城开发建设、居住区的 开发与规划、城市中心的规划)。
5. 服务设施用地:学校和其他服务设施围绕着一个中心或 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6. 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 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 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24
邻里单位对我国的影响
25
4、扩大街坊(苏联) 空间秩序: 提高道路间距以保持行车速度,几个小坊合并在一起,周围空间 多做绿化活动用地 物质秩序: 公建设施水平提高,满足人们增长的公共活动需求 社会秩序: 导致人的意识观念和人际观念的彻底变化
33
8、居住综合区 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有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 办公等结合的综合区。
34
35
36
9、 美国的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新传统邻里区开发和公
共交通导向的邻里区开发。它们共同的出发点是建立公共 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 新城市主义带来的新生活是具有传统特色、高密度、小尺 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

居住区的规划基本知识

居住区的规划基本知识
(1) 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之一。 (2)住宅是居住区的物质细胞,家庭是居住区的社 会细胞,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细胞群。
整理ppt
物质环境 (3) “小社会”
社会环境 (4) 规划具有整体性、地域性、社会性、经济性、政 策性。因此说是一综合性的建设规划。
整理ppt
整理ppt
二、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居住区的含义及功能
一、居住区的含义
一般所称的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的聚 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地形界限所包围的,并与居住人口 规模相对应,配件有一整套完善的、能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二、居住区的功能
功能是与居民的居住生活密切相关的包含居住在内的休憩、 教育养育、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健身体育、商业服务、社会交 往甚至工作等活动。
服务半径:指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 佳时空距离,一般最大步行距离为800-1000M,步行时间在10-15 分钟为宜;地形起伏地区还应整适理p当pt 减少。
服务半径决定了居住区的地域空间规模。居住区的地域
空间规模受到了以经济为下限,以服务半径为上限的约束。 一般合理的服务半径大约在800-1000M之间。
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以人口数作为规模 的标志。合理规模的确定,主要有以下因素决定。
1.1 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
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实施的经济性是 影响居住区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要使服务设施被经济合理的使 用,一般人口规模应在50000人以上。
1.2 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
整理ppt
1. 邻里生活院落
是以宅间 、住宅院落等居民日常生活活动最频 繁、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空间构成 ,可称为 生 活院落。

居住区绿地设计基础知识

居住区绿地设计基础知识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规范
•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 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 1、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
展垂直绿化; • (2) 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宅间绿
地面积的计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 有关规定; • (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绿地设计 基础知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 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 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 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 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 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 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道 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 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
• 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是居住小区级公共 建筑内的绿地。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 所、食堂、饮食店、锅炉房等单位附属的 绿地。
3.居住小区道路绿地
• 居住小区道路绿地是联系住宅组群之间的 道路和通向各户或各居住单元门口的小路。 一即居住小区内主要道路和住宅小路的沿 路绿化。
•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是为居住小区服务的集 中整块面积的公共绿地,包括运动地、儿 童、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老人休息地。它的 位置也常规划在居住小区中心段,服务半 径300-500m,步行约10min可以到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书两证制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红线、蓝线、黄线、紫线、绿线管理 红线:道路红线、建筑红线、用地红线 蓝线: 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 用地控制界限 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优秀历史 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按建设部出台的《城市绿线管理办 法》规定,绿线内的土地只准用于绿化建设,除国家重点建设等特殊用地外,不得 改为他用
1.1. 深圳老照片
中国地产商域网
1.2. 1982年的规划图
中国地产商域网
1.2. 1986年的规划图
中国地产商域网
1.2. 1990年的规划图
中国地产商域网
1.2. 1996年的规划图
详细规划与居住区规划 设计基础知识解读
------结合”深圳市房屋面积测绘技术规范”
中国地产商域网
话题展开: (一) 城市规划编制实践相关理论 (二) 详细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三) 详细规划的内容 (四) 居住区规划设计 (五) 中国城市住区规划与住宅发展
中国地产商域网
其他局部地段规划设计
京 汉 大 道 沿 线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京汉大道沿线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京汉大道沿线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京汉大道沿线
中国地产商域网
首义园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广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步 行 街 规 划 设 计
中国地产商域网
居住区(小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其他局部地段规划设计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4)城市和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经济发展 用什么标准去度量区域发展的水平?数量、质量? 单一指标 总量指标——GDP、GNP、绿色GDP 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收入或消费水平 相对指标——反映增长速度的指标、反映结构的指标(如城市化水平、反映工业化水 平的霍夫曼系数、反映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 综合指标 工业化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水平的度量与评价 ——治安与安全感、城市与区域文化、教育及其普及水平、社会保障制 度、医疗及其保障、社会公平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 ——城镇化的实现形式(方针、道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所处阶段 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 ----防灾及生态环境建设

为“满足市民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对城市物质或非物 质设施和环境的“设计、安排”。
(3)规划的核心
——城市和区域发展

发展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基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阶段更要求一发展为先。 发展是全方位和可持续的,但经济发展是基础的基础,城市规划必须充分领会和Hale Waihona Puke 现这个 道理。武昌临江地区
中国地产商域网
武昌临江地区
中国地产商域网
武昌临江地区
中国地产商域网
武昌临江地区
中国地产商域网
武昌临江地区
中国地产商域网
规划年限
?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一 相关概念
(4)规划的目标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目标

目标是规划设计的依据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布局、规划管理来实现的 目标具有多维性、层次性
(5)规划的合理性
——专业上的科学性与管理上的可行性 符合技术标准规范,经济合理 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具有操作性
(6)规划的实施
——政策、法律和组织的保障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 组织机构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水、地、能源等资源的支撑能力——资源容量 城市及其区域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生态环境容量 城市合理规模——各种条件综合决定的,而非仅由经济效益决定的。
----产业发展方向的决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比较理论 ----城市发展容量的限制 (2)社会背景 ----历史与文化背景 ----人口与劳动力及就业问题 ----政策与制度 ——政策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区域和城市政策的目标 区域和城市政策工具 区域和城市政策效应 ——制度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制度因素的作用分析 制度创新与区域和城市发展
中国地产商域网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和控制要素 -----土地的使用控制 1、用地面积与用地边界 2、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3、土地使用兼容 -----环境容量控制 1、容积率(建筑面积密度)2、净容积率与建设密度3、居住人口密度4、绿地率 -----建筑控制 1、建筑限高2、建筑后退3、建筑间距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 1、建筑体量、建筑形式与建筑色彩控制 2、建筑空间组合控制 3、建筑小品 ------配套设施控制 1、公共设施配套控制2、市政设施配套控制 ------行为活动控制 1、交通活动控制 2、环境保护规定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2.2. 同一角度看城市变迁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3)地理位置的作用 ---- 地理位置的作用 中心位置、交通枢纽位置、战争策源地 ---- 分析思考 问题1: 那些区域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的强烈影响?广东、深圳、上海?地理位置具有动 态性,西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汉唐辉煌,而此后陷入衰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地理 位置的变化是否起了重要作用?汉唐辉煌还能否再现吗? 问题2:为什么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沿海? 问题3:为什么世界上的富国并不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资源丰富的国家却多半是穷国? 即使在一个国家内也是如此?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2)区域规划的实施
中国地产商域网
总 体 规 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main/csgh/ztgh/ztgh/index.htm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
四 规划的实施
(1)城市规划的实施 ——规划与建设管理? 一书两证制度 红线、蓝线、黄线、紫线、绿线管理
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 街面的界线。

建筑红线——指建筑物的外立面所
建筑红线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一般
不能超出的界线。

在新城市中常使建筑红线退于道路 红线之后,以便腾出用地,改善或 美化环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中心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中心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中心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广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广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一) 城市规划编制实践相关理论
一 相关概念 二 规划编制的依据 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目标 四 规划的实施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一 相关概念
(1)规划的主体——政府
——公众利益的代表者 ——有权威对城市内各个体和组织的利益进行分配 ——有能力保证规划的实施
(2)规划的客体 ——城市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城市中心区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三) 详细规划的内容
• • • • • • • • 一.工作层面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 工作内容 1. 居住区规划 2. 城市中心区规划 3. 城市广场规划 4 . 步行街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国地产商域网
/main/csgh/ztgh/ztgh/index.htm
中国地产商域网
(二) 详细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一 、城市规划的工作层面 1.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 2. 建设控制引导---详细规划 二、详细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关系 1.详细规划服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安排 2.详细规划依法对上一层次规划进行调整
2.1. 土地扩张、人口增长
中国地产商域网
2.1. 土地扩张、人口增长
中国地产商域网
2.1. 土地扩张、人口增长
中国地产商域网
2.1. 土地扩张、人口增长
中国地产商域网
2.1. 土地扩张、人口增长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目标
(1)城市与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内涵
----目标的特性 ----目标的制定 ----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2)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
----战略的概念 ----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战略的内涵 ----理论依据
中国地产商域网
中国地产商域网
2.剧变
中国地产商域网
2.1. 土地扩张、人口增长
中国地产商域网
197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