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辅助国民中小学及幼稚园弱势学生实施要点

合集下载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6.13•【文号】国发〔2016〕36号•【施行日期】2016.06.1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障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广大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生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同时,也有一些儿童因家庭经济贫困、自身残疾、缺乏有效监护等原因,面临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一些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侵害儿童权益,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需妥善解决的突出问题。

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为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关系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谐幸福,关系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为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困境儿童生存、发展、安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家庭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薄弱学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仍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和帮扶工作势在必行。

二、帮扶目标。

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整体发展。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增强学校管理能力,提高学校整体治理水平。

三、帮扶措施。

1. 资金支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用于改善教学条件、购买教学设备、培训教师等方面。

2. 人才支持,组织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到薄弱学校开展支教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3. 教学支持,建立帮扶学校与优质学校的教学合作机制,开展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4. 管理支持,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到先进学校进行学习考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四、帮扶效果。

1. 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成绩稳步提高。

2.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3. 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学习环境明显改善。

4. 学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学校整体治理能力得到增强。

五、帮扶工作保障。

1. 政策支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

2. 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组织协调。

3. 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对帮扶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效果。

六、结语。

薄弱学校帮扶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共同努力,推动薄弱学校帮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措施

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措施

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措施特殊群体学生是指因为身体或智力上的缺陷、经济困难、家庭环境不良等原因,存在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学习困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特殊群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提供一系列帮扶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特殊群体学生帮扶措施。

针对身体或智力缺陷学生,可采取以下帮扶措施:1.提供教育辅助设施:包括无障碍校园设施、特殊辅助工具和设备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2.提供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4.鼓励家长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可采取以下帮扶措施:1.提供资助金和奖学金: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设立资助金和奖学金,给予经济困难学生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2.提供校内兼职机会:学校可以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些校内兼职的机会,如图书馆助手、实验室助理等,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和经验。

3.提供免费教材和学习资源:学校可以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或折扣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4.互助和募捐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互助和募捐活动,鼓励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针对家庭环境不良学生,可采取以下帮扶措施:1.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为家庭环境不良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为家庭环境不良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4.建立社会支援体系: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社会支援体系,为家庭环境不良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帮扶措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七类弱势学生群体面临着种种困境,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为此,我们特制定本方案,旨在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

二、目标定位1.提高七类弱势学生的学习成绩,缩小与同龄学生的差距。

2.增强七类弱势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七类弱势学生的成长。

三、实施策略1.关注贫困学生(1)加大助学金发放力度,确保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开展爱心公益活动,为贫困学生提供生活用品、学习资料等。

(3)鼓励贫困学生参与勤工俭学,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2.关注残疾学生(1)加强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教育质量。

(2)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克服生理缺陷。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

3.关注留守儿童(1)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定期开展关爱活动。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

(3)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关注学习困难学生(1)开展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关注家庭破裂学生(1)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庭破裂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3)建立关爱机制,定期关注家庭破裂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6.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3)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7.关注单亲家庭学生(1)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子女。

(3)建立关爱机制,定期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四、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关爱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024年薄弱学校帮扶计划

2024年薄弱学校帮扶计划

2024年薄弱学校帮扶计划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仍存在许多薄弱学校,他们的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质量低下。

为了推动教育公平,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我们制定了2024年薄弱学校帮扶计划。

一、背景与意义薄弱学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或人口较少的地方,他们的师资力量不足,教科书、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匮乏,致使教育质量严重滑坡。

这不仅影响了薄弱学校学生的发展,也加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因此,制定薄弱学校帮扶计划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

首先,薄弱学校帮扶计划能够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

通过投入资源、提供师资支持等方式,改善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薄弱学校帮扶计划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通过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可以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最后,薄弱学校帮扶计划也有利于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优秀的教育资源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目标与措施为了实现2024年薄弱学校帮扶计划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1. 提供师资支持。

招聘优秀的教师,到薄弱学校执教,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

同时,通过培训、师资交流等方式,加强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2. 投入教育资源。

为薄弱学校提供教科书、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3.加强管理支持。

建立健全薄弱学校的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能。

同时,加强对薄弱学校的督导和评估,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4.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引导薄弱学校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和创新。

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

三、保障措施为确保薄弱学校帮扶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五篇)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五篇)

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

我校将把关爱留守儿童残障、贫困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最近几年,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

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

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

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

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

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

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石横镇南大留小学.12关爱七类弱势学生工作方案(二)一、背景与主题杭州正在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而努力,如何提高生活品质。

帮扶五类学生方案

帮扶五类学生方案

帮扶五类学生方案引言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学生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一些学生面临着各种困境,他们被归为“五类学生”,即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农村学生、残疾学生和进城务工子女。

为了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平等地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方案和政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帮扶五类学生的方案和措施。

一、贫困学生方案1.1 资助政策针对贫困学生,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包括生活费补助、学费减免和优惠贷款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相应的资助,并享受相关权益。

1.2 教育资源保障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投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还鼓励城镇学校开展对口帮扶,为农村学校提供师资和教育设备支持。

1.3 心理辅导和关爱贫困学生往往面临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政府和学校注重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

相关机构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和培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留守学生方案2.1 留守儿童关爱对于留守学生来说,缺少家庭关爱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政府和学校重视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爱,通过开展亲情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家庭联系。

2.2 学校管理改善为了提高留守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学校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留守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

2.3 社会支持与帮助为了解决留守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组织和志愿者团队,提供学习辅导、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等服务。

三、农村学生方案3.1 教育资源投入为了改善农村学生的教育条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改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3.2 职业教育推广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就业能力,政府鼓励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开展职业技能认证和就业指导等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学校帮扶困境儿童措施

学校帮扶困境儿童措施

学校帮扶困境儿童措施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有不少家庭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到困境当中,尤其是一些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中风险较大。

针对这种现象,各地的学校利用自己的资源,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帮助困境儿童尽快摆脱困境,实现自身的价值。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校帮扶困境儿童的措施。

一、资助困境儿童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资助困境儿童,减轻家庭的负担,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

此外,在具体帮助的过程中,一些富有爱心的企业、个人也会加入到这个行动当中,通过捐赠、赞助等方式,为众多困境儿童提供资助。

二、提供学习辅导在学习方面,学校会通过提供学习辅导、个性化指导等方式帮助困境儿童。

通过辅导、补习等形式,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改善其学习条件。

此外,在教育方面,学校会为困境儿童进行职业规划、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组织文体活动学习生活并不仅仅是学习,还有课余时间的生活和娱乐。

学校通过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如音乐会、足球比赛、夏令营等,为困境儿童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愉悦地度过每一天。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也帮助困境儿童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使他们更加积极、自信。

四、心理疏导和关爱困境儿童心理较为脆弱,学校也会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和关爱。

学校设置心理辅导室,派遣心理专家,为困境儿童提供咨询和帮助。

学校也会举办一些关爱行动,组织志愿者走进困境儿童家庭,为孩子们送去慰问和关爱,使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心。

五、鼓励自立和奋斗在帮助困境儿童的过程中,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培养困境儿童的自立意识和奋斗精神才更为重要。

学校通过组织一些自助活动,如劳动练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财务管理、品德修养等方面的素养,帮助他们养成勇敢自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

结语学校帮扶困境儿童,是传递人间大爱,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的生动体现。

论保障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

论保障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

论保障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摘要】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在学前教育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政府应承担起保障其学前教育公平的责任。

现行政策已对弱势群体儿童提供支持,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政府应加强对弱势群体儿童的教育支持,建立公平的学前教育体系。

政府的责任至关重要,未来应着重加强弱势群体儿童教育的政策支持,并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

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国家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弱势群体、公平、政府责任、挑战、现行政策、支持措施、公平体系、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我国,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利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由于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存在,我国一些弱势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

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一些家庭的经济困难、地区落后等原因,一些孩子无法获得良好的学前教育,导致其在后续教育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政府有责任加强对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的支持,保障他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意义在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在学前教育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他们无法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这种现象不仅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也会限制孩子们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挖掘。

政府在保障我国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公平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政府在儿童学前教育中的责任不仅包括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更需要加强监督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探讨政府如何履行这一责任,加强对弱势群体儿童学前教育的支持,建立公平的学前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改进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为弱势群体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弱势儿童帮扶计划、措施

弱势儿童帮扶计划、措施

弱势儿童帮扶计划、措施前言弱势儿童是我们社会中最需要关注和帮助的一群人。

为了改善弱势儿童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帮扶计划和措施。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提供弱势儿童所需的全面支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

计划内容1. 教育支持提供贫困弱势儿童的教育支持是本计划的重点。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经济援助,确保弱势儿童能够获得基本教育。

- 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和资源,包括提供研究资料和设施改善。

- 提供研究辅导和职业指导,帮助弱势儿童提高学业成绩和就业技能。

2. 卫生保健保障弱势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医疗需求是本计划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免费或补贴医疗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和疫苗接种。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弱势儿童和家庭对健康的认知和意识。

- 建立健康档案,监测弱势儿童的身体状况,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3. 心理支持弱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困扰。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解决弱势儿童心理问题和困惑。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弱势儿童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意识。

-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监测弱势儿童的心理发展,并提供必要的干预和治疗。

成效评估为了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我们将进行定期的成效评估。

评估的指标包括:- 弱势儿童的教育覆盖率和学业表现。

- 弱势儿童的健康状况和医疗使用情况。

- 弱势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问题。

结语弱势儿童帮扶计划旨在为弱势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教育、卫生保健和心理支持等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弱势儿童将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学校困境儿童实施方案

学校困境儿童实施方案

学校困境儿童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困境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孩子由于家庭贫困、家庭不和谐、家庭成员患病等原因,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困境儿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当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

首先,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困境儿童识别机制。

通过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发现困境儿童,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其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帮扶体系。

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为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包括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另外,学校还应当加强对困境儿童家庭的帮扶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家访活动、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意识,改善家庭环境,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帮助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学校还应当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学习指导工作。

可以通过开设特殊的学习班、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等方式,帮助困境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校困境儿童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识别机制,建立帮扶体系,加强对家庭的帮扶工作,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学习指导工作。

只有全面系统地实施这些方案,才能更好地帮助困境儿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希望各个学校都能重视这一问题,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培养和发展国家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部分地区和学校,由于经济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设施等因素的限制,义务教育的质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薄弱环节。

因此,为了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必要开展针对这些薄弱环节的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和提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深化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生的学习效果;2. 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学条件;3. 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4.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项目内容1. 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2. 为薄弱学校提供教师培训机会,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3. 设立专项奖励计划,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并提供额外的激励措施;4. 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渠道,加强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参与;5. 定期进行项目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范围和目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薄弱环节;2.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工、资源投入等;3. 开展硬件设施改善工作,投入资金进行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4. 组织教师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授课、提供教材资料,并进行教学实践指导;5. 开展家校合作活动,举办亲子活动、家长讲座等,加强家校沟通;6. 设立奖励机制,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激励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改进;7. 定期监督项目进展情况,收集反馈意见,修正改进项目计划;8. 对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推广。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学校困境儿童帮扶制度

学校困境儿童帮扶制度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儿童的教育问题。

困境儿童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结构不完整、身体或心理疾病等原因,导致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的学生。

这些儿童往往面临学习困难、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助。

为了保障困境儿童的教育权益,提高其生活质量,我校特制定困境儿童帮扶制度。

二、帮扶目标1. 提高困境儿童的学习成绩,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2. 帮助困境儿童树立自信,增强其心理健康。

3. 关心困境儿童的生活,改善其家庭条件。

4. 培养困境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帮扶措施1. 经济援助(1)设立困境儿童助学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给予一定金额的资助。

(2)联系社会爱心企业,争取企业捐赠,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2. 教学支持(1)为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辅导,确保其跟上学习进度。

(2)开展特色课程,如心理辅导、艺术教育等,丰富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

3. 心理关怀(1)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困境儿童的心理素质。

4. 家庭关爱(1)定期走访困境儿童家庭,了解其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5. 社会实践(1)组织困境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参观企业等,拓宽其视野。

(2)邀请社会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传授人生经验,激发困境儿童的学习热情。

四、帮扶制度实施1. 成立困境儿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帮扶工作。

2. 建立困境儿童信息库,对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

3. 定期召开帮扶工作例会,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

4. 鼓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帮扶工作,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

5. 对帮扶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确保帮扶制度落到实处。

五、结语学校困境儿童帮扶制度是我校关爱困境儿童的重要举措。

通过实施帮扶制度,我们将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他们健康成长,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校五类学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在校五类学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在校五类学生帮扶计划及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学生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完成学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学校中,有五类学生最为需要帮助,分别是贫困生、孤儿、残疾生、流动儿童和返乡农民工子女。

为了保障这五类学生在学习上的权利和利益,学校推出了五类学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让这些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贫困生帮扶计划贫困生帮扶计划是学校通过对贫困生进行精准识别,并经过专业化的评估,对其进行全面帮扶的计划。

具体来说,学校会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家访、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帮助,并在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

此外,学校还为贫困生提供了各种尽可能多的助学机会,包括奖学金、减免学费等。

孤儿帮扶计划针对孤儿这一特殊群体,学校推出了一系列的帮扶计划和措施。

其中最核心的是对孤儿们进行关爱和陪伴。

帮扶措施包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孤儿提供心理疏导和免费疫苗接种等。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孤儿满意度调查机制,不断根据孤儿们的反馈完善帮扶计划。

残疾生帮扶计划针对残疾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学校积极推进残疾生帮扶计划的建设。

此项计划包括为残疾生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配备专门的辅助器具和设施,对残疾学生的体育、音乐等特长进行培养等。

此外,学校还鼓励普通学生参与到残疾生帮扶计划中,帮助残疾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

流动儿童帮扶计划针对流动儿童这一学生群体,学校推出了一系列的帮扶计划,确保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不受影响。

具体来说,学校在办学区域设立特别的流动儿童服务站,为流动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和生活辅导。

此外,还建立了统一的信息采集和交流机制,确保流动儿童的基本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得到记录和传递。

农民工子女帮扶计划针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帮扶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对农民工子女进行资助、为他们提供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助、开展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等。

此外,学校还鼓励农民工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和社会上,并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近距离接触和沟通。

薄弱学校教学帮扶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教学帮扶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教学帮扶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薄弱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育部门制定了薄弱学校教学帮扶实施方案,通过对这些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目标确定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帮扶措施,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2. 改善教学条件: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3. 提升师资力量:加强对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实施方案1. 制定帮扶计划:对薄弱学校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明确帮扶重点和目标。

2. 资源支持:向薄弱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改善资金,保障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3. 师资培训:组织对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引进优质师资支持。

4. 教学指导:派遣教育专家和名校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和交流,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意见。

5. 教学改革:推动薄弱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6. 效果评估:定期对帮扶学校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帮扶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工作,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教育公平得到了有效促进。

五、总结薄弱学校教学帮扶实施方案的实施,对于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持续推进薄弱学校的教学帮扶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双减工作方案

双减工作方案

双减工作方案双减工作方案1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部署,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帮助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学校升级课后服务,实行课后服务“5+2”模式,根据市教体局《平度市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广大家长的切身利益,是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现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践行学校“说得好做得更好”教育理念。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家长自愿原则。

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意愿,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

不得要求学生及家长提供证明材料。

(二)坚持服务、质量最优原则。

学校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并与“十个一”相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服务时间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工作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课时,结束时间与本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对按时接送仍有困难的学生,可实施弹性离校,提供适当延时托管服务,为家长接孩子提供便捷。

对乘坐校车的学生,根据实际,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

四、服务内容完成当日书面作业是课后服务的基本任务,学校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课后服务与“十个一”项目的实施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五、实施步骤(一)成立组织机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各班主任(二)组织实施程序1.宣传发动。

学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教职工会议,传达上级工作精神,公布学校实施方案,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发放给家长,家长填写《张舍小学课后校内托管申请回执单》,自愿申报,按照“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的程序,确定参与托管的学生名单,并在公示栏公示,确保全校师生及家长知晓。

教育救助如何实施方案

教育救助如何实施方案

教育救助如何实施方案教育救助是指对于生活困难、家庭贫困或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支持,以保障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实施教育救助方案,既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

下面就教育救助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建立健全的救助对象识别机制。

通过学校、社区、乡镇等多方渠道,建立起对困难学生的识别机制,明确救助对象的范围和标准。

这需要各级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参与,确保对困难学生的全面覆盖和及时发现。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救助方式。

救助方式可以包括资金救助、物资救助、心理辅导、志愿者帮扶等多种形式。

在实施救助方案时,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救助方式,确保救助的精准和有效。

另外,建立健全的资金保障机制。

教育救助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建立起来自政府、社会捐助和其他渠道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救助资金的来源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和使用制度,确保救助资金的专款专用,防止滥用和浪费。

此外,加强救助工作的宣传和引导。

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强对救助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同时,加强对困难学生的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权利和获得更多的帮助。

最后,建立健全的跟踪和评估机制。

救助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建立起对救助对象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他们的变化和需求,确保救助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同时,通过对救助工作的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教育救助的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识别机制、多元化的救助方式、资金保障机制、宣传引导和跟踪评估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困难学生,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共同努力,为教育救助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困难学生得到帮助和关爱。

薄弱学校帮扶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帮扶实施方案

薄弱学校帮扶实施方案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较高,但是存在一些薄弱学校,其教育资源缺乏、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较弱等问题,导致教育质量较低。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薄弱学校帮扶工作。

目的薄弱学校帮扶的目的是帮助这些学校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软硬件设施水平;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 3.制定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实施方案对于薄弱学校,实施帮扶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校园环境薄弱学校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校园环境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存在滞后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以改善: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2.与优质学校对接,借鉴其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开展捐助活动; 4.积极争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等各种资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对于薄弱学校,提高教师的水平尤为重要。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2.引进优秀教师,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 3.制定激励政策,提高教师积极性和责任心。

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教育教学改革是薄弱学校帮扶的核心,应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特点和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2.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3.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引进优秀教材和教学资源。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是薄弱学校帮扶的关键,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2.完善考核和评价制度,规范教师行为;3.建立校内质量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总结薄弱学校帮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薄弱学校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輔助國民中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第一章總則一、依據:本要點依據「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教育優先區計畫」、「攜手計畫」、「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及「教育部協助國民中小學急困學生計畫」訂定之。

二、目的(一)扶助滿五歲弱勢家庭幼兒接受優質的學前教育,使其獲得良好的發展。

(二)鼓勵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支持婦女婚育及使父母安心就業。

(三)有效解決地區性教育問題,平衡城鄉教育差距。

(四)提供學習成就低落之弱勢國中小學生課業補救教學及適性多元學習機會,提高學習效果,增進學習成功之信心。

(五)落實國民教育法第五條規定,協助社會福利機制無法照顧之在學學童,發揚教育人文精神;避免在學學童因家庭經濟突發困境而失學,適時給予經濟上之支持,使其順利就學,以達成教育機會均等目標。

第二章補助對象及實施策略一、補助對象(一)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1.參與扶幼計畫之直轄市、縣(市)政府。

2.參與扶幼計畫之幼兒。

(二)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符合下列優先區指標之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屬國民中小學:1.原住民學生比率偏高。

2.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寄)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新移民子女之學生比率偏高。

3.國中學習弱勢學生比率偏高。

4.中途輟學率偏高。

5.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

6.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率偏高。

(三)攜手計畫:直轄市、縣(市)政府(四)國民小學兒童課後照顧服務:1.低收入戶學生。

2.身心障礙學生。

3.原住民學生。

4.其他情況特殊經學校評估須扶助之學生。

(五)國民中小學學生無力繳交代收代辦費計畫:各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所屬國民中小學學生,因家庭經濟突發困境及社會福利機制無法照顧而無力繳交代收代辦費者。

二、實施原則(一)弱勢優先:本補助以補助弱勢地區學校或學生為優先,並視經費狀況及需要擴大補助。

(二)公平公正:本補助應把握公平公正原則,相同條件者應接受相同之補助。

(三)個別輔導:對於需要個別扶助之學生應儘量因應其需要給予個別之輔導。

(四)自願原則:對於需要接受課業輔導之弱勢學生亦應把握自願原則,尊重家長之意願,惟應儘量予以鼓勵接受輔助。

第三章子計畫一、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一)補助項目、額度及標準:1.增班設園:離島三縣三鄉及原住民鄉鎮,因試辦國民教育幼兒班新設幼稚園者,每園(一班)補助新臺幣(以下同)一百五十萬元,每增一班補助三十萬元;其增置幼稚園教師之人事費,由行政院主計處納入地方教育基本需求設算。

2.就讀費用:(1)96學年至97學年度:A.全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家庭、家戶年所得30萬元以下之滿5足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私立幼托機構者,每年最高以等同於公立幼稚園學雜費收費總額補助之。

B.家戶年所得超過30萬元至60萬元以下之滿五足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免學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私立幼托機構者,每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

C.離島3縣3鄉及原住民鄉鎮市家戶年所得超過60萬元以上之滿五足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就讀公立國幼班者1年最高補助5,000元,就讀私立國幼班者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

(2)98學年至99學年度:依家戶年所得及家有子女數區分補助額度。

A.家有1位子女者:(a)低收入戶:「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6萬元。

(b)中低收入家庭、家戶年所得30萬元以下:「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5萬元。

(c)家戶年所得超過30萬元至4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2.6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4萬元。

(d)家戶年所得超過40萬元至5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2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3萬元。

(e)家戶年所得超過50萬元至6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1.4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

(f)家戶年所得超過60萬元:就讀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1萬元。

B.家有2位子女者:(a)低收入戶:「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6萬元。

(b)中低收入家庭、家戶年所得40萬元以下:「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5萬元。

(c)家戶年所得超過40萬元至5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2.6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4萬元。

(d)家戶年所得超過50萬元至6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2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3萬元。

(e)家戶年所得超過60萬元至7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1.4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

(f)家戶年所得超過70萬元:就讀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1萬元。

C.家有3位子女者:(a)低收入戶:「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6萬元。

(b)中低收入家庭、家戶年所得50萬元以下:「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5萬元。

(c)家戶年所得超過50萬元至6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2.6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4萬元。

(d)家戶年所得超過60萬元至7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2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3萬元。

(e)家戶年所得超過70萬元至80萬元以下:就讀公立幼托機構者1年最高補助1.4萬元,至就讀合作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2萬元。

(f)家戶年所得超過80萬元:就讀私立幼托園所1年最高補助新臺幣1萬元。

(3)本項就讀費用所指免費者,不含補助家長會費、學生團體平安保險費及交通車資等費用。

(4)本項就讀費用凡補助對象涉及以家戶年所得認定且年所得為60萬元以下者,排除家戶擁有第三(含)筆以上不動產且其經濟價值(公告現值)合計超過650萬元或年利息所得在十萬元(含)以上者。

但不動產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非屬私權利自主處分經濟價值者,得檢附相關資料,個案認審後,不列入排除之列。

3.開辦費:試辦國幼班者開辦費,開辦前二班者,每班最高補助五萬元;開辦第三班以後,每增一班最高補助三萬元為原則,並得視實際情況酌予調整。

4.交通車:(1)補助試辦國幼班之公立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購車載送因學區內無試辦國幼班需跨區就讀該校幼稚園之幼兒,每部車以補助八十萬元(不含人事費)為原則,並得視實際情況酌予調整。

(2)直轄市、縣(市)政府得就購車或承租方式擇一辦理,每所幼稚園補助以一次為限,每次以一輛車為限。

5.交通費:補助學區內無試辦國幼班之學生跨區就讀,其上、下學往返車、船交通費。

但有前款交通車載送者,不予補助。

補助金額由相關縣(市)政府擬訂後,報本部核支。

6.教師進修:補助辦理教師進修、研習,偏遠地區教師參加研習之交通費及膳雜費。

7.巡迴輔導:補助因辦理計畫置巡迴輔導員之經費或輔導費用。

8.評鑑經費:補助辦理本計畫之業務費、支援人力及合作園評鑑經費。

9.本補助經費應依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第九條、教育部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計畫型補助款處理原則規定辦理。

(二)申請及審查作業1.經費來源:由本部編列預算支應。

本要點之補助得依本部預算編列情形、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及因應天災災害或其他特殊需要予以調整。

2.申請方式:(1)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指定期限內研提計畫及經費概算,送本部審查。

(2)本部於審查完竣後,應將結果通知受補助之直轄市、縣(市)政府製據撥款。

(三)經費請撥與核銷1.補助經費核撥後需納入直轄市、縣(市)政府年度預算辦理。

經費請撥、支用、核銷結報依本部補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規定辦理,並應於本計畫結束後一個月內,檢附經費收支結算表(下載網址:.tw/,法令規章點選會計處,下載經費核撥結報表)送本部備查。

2.本補助經費,應專款專用,並依核定計畫內容執行。

(四)成效考核1.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應積極督導所屬學校辦理本計畫,對辦理績效優良之學校及相關人員,應優予獎勵。

2.本部應督導並瞭解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計畫實際執行情況,必要時得請直轄市、縣(市)政府提送計畫辦理之相關資料或進行實地抽訪,發現問題時並應督導改善。

3.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之執行成效將作為往後年度核定補助款之參據,執行成效欠佳者,本部得酌減該直轄市、縣(市)政府下一年度相關補助款額度。

二、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一)補助項目、額度及標準依各申請補助學校符合之優先區指標分別補助,補助項目如下列:1.推展親職教育活動。

2.原住民及離島地區學校辦理學生學習輔導。

3.學校發展教育特色。

4.修繕離島或偏遠地區師生宿舍。

5.開辦國小附設幼稚園。

6.充實學校基本教學設備。

7.充實學童午餐設施。

8.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充實設備器材。

9.交通不便地區學校交通車。

10.整建學校社區化之活動場所。

11.本補助經費應依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第九條、教育部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計畫型補助款處理原則規定辦理。

(二)申請及審查作業1.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計畫年度之前一年度九月三十日前,對各校辦理該計畫年度說明會,並於十月十日前,積極辦理學校指標界定及申請補助項目之調查。

2.學校提出申請:符合第三點規定之學校,得視學校需求,依本計畫作業流程及補助項目內涵,申請當年度之計畫需求補助,並於充分討論後,報直轄市、縣(市)政府初審。

3.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初審及彙整補助需求:(1)於計畫年度之前一年度十月三十一日前初審及實地勘查: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本計畫作業流程規定期限內,完成申請補助案之初審,並視需要實地勘查,依各直轄市、縣(市)之地區整體條件,考量各校計畫之急迫性、優先性及妥適性予以審慎查核。

(2).於計畫年度之前一年度十月三十一日前,彙整各校需求及申請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應依查核結果,將各校之計畫需求數彙整為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之申請計畫,函報本部申請補助。

4.本部複審:(1)本部應於計畫年度之前一年度十一月十五日前,完成直轄市、縣(市)政府補助計畫之複審,並於十一月三十日前,完成直轄市、縣(市)政府補助需求之彙整。

(2)本部應於當年度一月十五日前,核定直轄市、縣(市)政府補助款。

(3)(五)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當年度一月三十一日前,將本部核定結果轉知各校儘速辦理,並督導列管各校辦理情形。

5.審查原則(1)補助項目以能協助弱勢學生學習之方案為原則。

(2)各校申請補助經費,應依本計畫所定指標及補助內容,考量學校實際需求及執行能力,詳擬實施計畫,並依計畫需求編列經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